1、目 录1编制依据及原则11.1编制依据11.2 编制原则11.3编制范围12工程概况12.1项目概况12. 2设计概况22. 3重要工程数量23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性33.1桥址概况33.2水文资料33.3工程地质33.4地震动参数33.5交通运送情况43.6施工用水、用电43.7施工用燃料、材料43.8沿线通讯条件44资源配置44.1劳动力配置计划44.2机械配置计划54.3工期安排55连续梁施工方案65.1施工工艺流程75.2地基解决75.3支架搭设及预压85.4模板安装115.5钢筋、波纹管及钢绞线安装125.6混凝土浇筑及养护135.7拆内、侧模145.8预应力施工155.9拆除支架、底
2、模165.10 基坑回填及边坡顺接防护166安全保证措施176.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176.2安全管理人员配备175.3安全保证体系图186.4施工中具体安全保证措施207质量保证措施257.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257.2质量管理人员配备257.3建立质量保证体系257.4施工中具体质量保证措施268雨季施工措施288.1 雨季钢筋施工安排及措施288.2 雨季混凝土工程安排及措施289夏季施工措施2910环境保护措施2911应急预案3011.1应急预案目的3011.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3011.3应急救援组织及职责响应3011.4 防止与预警3311.5 信息报告程序3311.6 应急处置3411
3、.7应急保障措施39G320国道公跨铁立交桥(30+32+20)m连续梁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及原则1.1编制依据(1)国家、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政策、法规、条例的规定;(2)本项目采用的施工图、设计文献、技术交底、纪要等;(3)新建怀邵衡铁路6标2023年实行性施工组织设计;(4)本项目采用的现行公路技术标准,设计规范,施工规范,施工指南,验收标准和相关规定;(5)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1.2 编制原则(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准则、技术标准;地方政府及行业有关规范、标准、规定、行业审批文献规定。(2)合理部署、调配施工力量。涉及人力、材料、设备、机具。(3)按照实行性施组工期、
4、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工期。(4)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原则。根据项目所处地区自然和气候特点合理安排受季节影响较大的施工,做到均衡施工,充足运用本地资源减少施工运送及投入。(5)满足本桥施工的安全、质量总体规划规定,无安全事故,无质量事故,圆满完毕本桥施工任务。1.3编制范围本施工方案编制范围重要是G320国道公跨铁立交桥(30+32+20)m连续梁施工。2工程概况2.1项目概况G320国道公跨铁立交桥为新建铁路怀邵衡线怀化至衡阳段DK157+254.60处G320国道跨新建怀邵衡铁路而设,位于邵阳市隆回县滩头镇。桥面为沥青路面,桥梁全长为82m,怀邵衡铁路与本桥夹角54度,交点处铁路里程
5、DK157+254.60。全桥桩基共计34根,桩径分别为1.0m、1.25m、1.5m;地系梁6个,墩身共计8个;桥台2个;盖梁4个;连续梁2处(30322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2. 2设计概况桥梁孔跨布置:本桥孔跨布置双幅为(303220)混凝土连续梁。桥梁全长为82m,单幅宽度14m,全桥总宽28m,梁高1.8m。桥梁墩台及基础设立:本桥桥台采用桩柱式桥台和肋板式桥台;桥墩采用板式实体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0#、3#桥台处设D80伸缩缝。桥梁支座布置:本桥支座采用GPZ(II)盆式支座,连续梁固定支座设立于1#墩。梁体结构:左右幅梁采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联系箱梁,箱梁横坡内防撞墙内设1
6、.5%的单面坡,内、外防撞墙之间设1.5%的横向坡。箱梁标准为单箱双室截面,箱梁顶板厚25cm,底板厚25cm,腹板厚45cm,梁高1.8m。墩顶设一道横隔梁,边横隔梁宽度1.5m,中横隔梁宽度2.0m。纵向预应力束设立分为顶板束、腹板束、底板束三种,采用s15.20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锚具采用M15-12型群锚。桥面布置:0.5m(SS级防撞护栏)+1.5m(人行道兼防撞墙缓冲平台)+0.5m(SS级防撞护栏)+11.0m(机动车道)+1.0m(SS级防撞护栏)+11.0m(机动车道)+0.5m(SS级防撞护栏)+1.5m(人行道兼防撞墙缓冲平台)+0.5m(SS级防撞护栏)=28m。2.
7、3重要工程数量序号类型工 程 项 目单 位数 量1连续梁C50混凝土m32083.2钢绞线t39.985普通钢筋t461.5波纹管m8504.8锚具套108支座个162桥面系C40混凝土m3184防水79.33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性3.1桥址概况G320国道公跨铁立交桥为新建铁路怀邵衡线怀化至衡阳段DK157+254.60处G320国道跨新建怀邵衡铁路而设,位于邵阳市隆回县滩头镇。桥面为沥青路面,桥梁全长为82m,怀邵衡铁路与本桥夹角54度,交点处铁路里程DK157+254.60。桥址区位于丘间谷地区,地面高程347350m,谷地狭长,较平坦,多辟为旱地、村庄,沿线有乡村公路通过,交通便利。3.
8、2水文资料地表水:地表水系发育为沿线分布数条小沟及零星分布的水塘等。地下水:重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重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桥址区地表水、地下水无化学侵蚀性,无氯盐侵蚀性,无盐类结晶破坏作用。3.3工程地质地层岩性:场区地层岩性:表层Q4a1+p1粉质黏土,硬塑,厚815m,土石等级II级;承载力150kpa;下伏Cs灰岩,弱风化,土石等级V级,承载力800kpa,岩溶较发育。3.4地震动参数该段区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地震动反映谱特性周期为0.35s。3.5交通运送情况沿线有G320公路通过,交通便利。桥梁地段的施工便道设立在线路红线以外,距承台边不小于3m距离。施工便道原
9、则上设立在线路左侧,路基宽4.5m,便道路基填高H大于40cm,高于原地面。其中路面底层填筑厚度20cm AB组料或片石、泥结碎石等,填筑后碾压密实,表层填筑20cm厚泥结碎石填料,填筑后碾压密实。3.6施工用水、用电沿线施工用水采用从水井抽水进行使用;本段只要为桥梁工程用电设备统一标准、均匀布置、施工用电量大,施工时供电采用以地方电源供电为主、自发电为辅的方案。3.7施工用燃料、材料项目部与多家油料供应商签订油料供应协议,保证油料能及时供应;砂、石、矿渣粉等本地材料供应商比较多,物设部及实验室进行走访调查根据运距、单价、材料质量及信誉度综合评估就近选用供应商。3.8沿线通讯条件本段工程沿线通
10、讯网络发达,电信、移动、联通等通讯网络均已覆盖所经地区,施工通讯较为便利。4资源配置4.1劳动力配置计划根据本工程施工数量及工期规定,拟先后投入总计80名专业施工人员,各施工队互相协作,共同配合,并由项目分部统一指挥、协调,负责本桥连续梁的施工和完善。拟投入本工程的施工队伍均由我单位近年来参与过类似工程项目施工,且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和管理经验的工程管理、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组成。现场合有施工人员均在岗前进行所在岗位和工序的应知应会教育。项目分部拟安排管理、工作人员8人,其中技术人员2名、专职安全员2名,负责本桥梁的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工程管理和过程控制。各专业施工队的具体施工任务安排如下:
11、连续梁施工人员:施工人员60人,负责本桥连续梁施工;桥面系施工人员:施工人员20人,负责本桥桥面系设施的施工。4.2机械配置计划根据工程特点及施工工期,合理配置机械设备,机械设备配置见表: G320国道公跨铁立交桥重要机械设备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1钻机各类台5250t履带吊台23混凝土输送泵台24混凝土搅拌运送车辆85地系梁模板套26墩身模板套27发电机台28吊车25T台49挖掘机台210运送汽车辆611张拉设备套24.3工期安排跨G320国道公跨铁立交桥特大桥施工工期表序号施工部位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月数功效分析1施工准备2023年3月10日2023年5月10日22桩基2023年5月10日
12、2023年8月1日3 10d/个 ,4台冲击钻3地系梁2023年7月1日2023年9月1日210d/个4墩身及肋板2023年7月10日2023年9月10日25d/个5盖梁2023年8月1日2023年10月1日215d/个6垫石2023年9月1日2023年10月10日165+4010连续梁2023年10月10日2023年2月1日4基础解决15天,支架搭设10天,底模安装5天,预压15天,底腹板浇筑10天,顶板浇筑10天。11桥面铺装2023年2月10日2023年4月10日25连续梁施工方案箱梁采用支架法现浇施工,采用碗口支架搭设,箱内顶板采用门式脚手架支撑。底模、侧模及内模均采用优质竹胶板,方木
13、框架支撑体系,模板及支撑体系现场制作安装。钢筋由工厂集中加工制作,运至现场由汽车吊提高、现场绑扎成型。混凝土由搅拌站集中供应,灌车运送,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捣固,采用覆盖塑料薄膜养护。先施工左幅连续箱梁,后施工右幅连续箱梁。5.1施工工艺流程图5.1-1施工工艺流程图5.2地基解决施工前先对梁底地基进行解决:承台基坑分层回填夯实,同时进行地面平整,并采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地坪标高以承台顶面为基准。地基承载力要采用动力触探进行检测,跨中两侧要达成200Kpa以上,梁端4.6米范围达成200Kpa以上。当承载力达成规定后,在梁面投影两侧宽20cm范围内进行C20混凝土垫层施工,垫层厚度20cm。本
14、桥地势起伏较大,可采用挖台阶搭设支架,台阶高度不大于4m,台阶宽度不小于2m,每级台阶边坡垂直,每级边坡防护采用0.5m厚混凝土护墙,墙高与台阶平齐,第一台阶护墙基础深度不小于50cm。台阶开挖要结合永久边坡防护设立。用平板振动机夯实基础,并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且不低于220Kpa,在台阶上浇筑50cm厚C20砼,浇筑顺序从下往上逐次浇筑,且规定台阶浇筑混凝土应与护墙混凝土同时浇筑连成整体,否则凿毛植筋后浇。台阶上做好防排水。为保证公跨铁3号台锥坡安全,该侧台阶开挖时应严格控制,保证锥坡填筑设立的脚墙或端墙埋置深度及离台阶状边坡不小于3m。地面硬化应设立1%单面坡排水,同时开挖30*30cm排
15、水沟养护用水、雨水等引出排放。基坑四周各设立一个集水井,集水井尺寸为1m*1m*0.5m(长*宽*深)。5.3支架搭设及预压5.3.1满堂支架设计支架采用碗扣式支架,支架平面布置梁底板下纵横间距60*90cm,腹板下纵横间距60*60cm,翼缘板下纵横间距60*90cm,步距1.2m。底面板采用15mm厚竹胶板,纵梁铺设1010cm的方木,下铺横向I10工字钢,间距60cm。(支架图、支架计算见满堂支架计算书)以长6米的钢管作为斜撑,支架剪刀撑横向与纵向均为倾斜45-60角布置,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设立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立,每隔四层设立一道水平剪刀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
16、,应采用不少于3个扣件固定,以增强支架的整体稳定性。在桥梁端部设立一道之字形人行爬梯(宽度不小于1m,坡度不大于13),人行爬梯为独立脚手架,并在坡道脚手板下增设横杆,拐弯处设立2m宽平台,其宽度不小于斜道宽度,斜道两侧及休息平台外围均设防护栏杆,栏杆高度为上1.2米,下0.6米,栏杆上布置密目网,踢脚板高度不得小于18cm。斜道的脚手板上每隔30cm设立一道防滑条,木条厚度为20-30mm。5.3.2满堂支架搭设根据支架搭设方案,放出支架立杆纵向中轴线位置和立杆横向端点位置,插入钢筋,放样挂线。先搭设纵向中间一排底层的立杆及底托,底托下铺设20cm宽,5cm厚木板。连接好水平杆后以此为基础向
17、两侧进行。当底层支架搭设好后应调整立杆纵横向成排,竖向垂直。根据计算所拟定的立杆搭配高度、数量和规格将支架搭设至顶层。装上顶托,将顶托螺帽顶面调至施工标高处。顶、底托外露螺杆不得大于25cmm。支架整体拼装完毕后,应对支架进行以下项目的检查:(1)检查每根立杆底座下是否松动、悬空。否则应予以旋紧或用钢板填充垫实。(2)检查所有上碗扣是否扣紧,松动的应加固牢固。(3)检查斜撑钢管的底部是否触地生根,扣件螺帽是否拧紧,否则应调整生根和用扳手拧紧。(4)检查用扣件连接的接高钢管的扣件是否拧紧。连接扣件的间距是否过大;接高钢管顶部的悬臂是否过长;否则应加密连接扣件和减少接高钢管顶部的悬臂长度。(5)检
18、查斜撑数量是否满足纵、横向整体稳定性规定。5.3.3安装底模和支座底模模板采用1.2*2.4m,厚15mm的优质竹胶板,具体的布置按箱梁的截面尺寸拟定。梁底两侧模板要各超过梁底边线不小于5cm,以利于在底模上支立侧模。模板之间的错台不超过2mm。模板拼接缝要纵横成线,避免出现错缝现象。模板铺设完毕后,进行平面放样,全面测量底板纵横向标高,纵横向间隔5m检测一点,根据测量结果将底模板调整到设计标高。底板标高调整完毕后,再次检测标高,若标高不符合规定进行二次调整。保证梁底纵向线形顺直,横坡满足设计规定。连续梁支座采用GPZ()型盆式橡胶支座,严格按设计规定,分清支座位置、方向,一次安装到位。安装支
19、座前复测桥墩中心距离及支承垫石高程,检查锚栓孔位置及深度要符合设计规定。在模板安装前具体检查支座位置,检查的内容有:纵、横向位置、平整度,同一支座板的四角高差,四个支座板相对高差。 支座安装后即按规定锚固支座螺栓,灌浆固定。5.3.4预压观测及卸载为消除支架在搭设时接缝处的非弹性变形和地基的非弹性沉陷获得稳定的支架、应进行预压。为拟定合理的施工预拱度,获得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数据,使梁板在卸落支架后获得符合规范规定的标高和外形,应进行沉降观测。预压重量按照最大施工荷载的1.1倍进行预压,采用1m见方的素混凝土块作为预压材料,混凝土块的堆积高度按梁体自重分布曲线图变化取值从而使预压荷载的分
20、布与梁体荷载的分布相吻合。加载顺序:采用分级均匀加载,按三级进行,即50%、100%和110%的加载总重。预压前在每跨设立五个观测断面,即两端、1/4处、1/2处、3/4处,每个观测设立左、中、右三个观测点,在支架顶部及支架基础部位均应布置测点,预压实测释放实测分析弹性变形情况。采用水准仪进行沉降观测,布设好观测杆钉,加载前测定出其钉顶标高。第一次加载后,每2小时观测1次,连续两次观测沉降量不超过3mm;沉降量为零时,进行第二次加载,按此环节,直至第三次加载完毕。第三次完毕后,3个小时观测一次,连续三次观测沉降不超过1mm,经监理工程师批准,逐级进行卸载。测量监控环节:堆载前,布置测量标高点并
21、记录每点的初始标高值H1。堆载结束后立即进行观测各测量点标高值H2.卸载前测量各点标高值H3.卸载后测量出各测量点标高值H4,计算出各观测点的变形如下:非弹性变形1=H1-H4,弹性变形2=H4-H3,根据H2和H3的差值,可以大体看出连续荷载对支架及地基变形的影响限度。根据计算出的2平均值调整底模标高。用支架上顶托螺旋准确调整支架和底模标高,并在底模上进行箱梁线型放样。5.4模板安装外侧模板、内侧模板、横隔梁模板均采用采用1.2*2.4m,厚20mm的优质竹胶板,整体制作成形,具体的布置根据箱梁截面尺寸拟定。外侧模安装:根据测量放样定出的箱梁底板边沿线,在底模板上弹上墨线,然后用吊车将侧模板
22、吊装到位,安装时采用“底包边”的形式直接安放在底模上,在外侧用钢钉将55cm方木和底模和侧模钉牢固定。侧模楞木为30cm一道,用钢管及扣件将侧模楞木与支架连接,用以支撑固定侧模板。每侧支撑间距90cm,每处支撑为底部、中部、顶部三道。内模安装:箱梁内模采用20mm厚的木胶板拼装。根据箱室尺寸,分块加工模板。模板加工好后进行拼装。顶板内模的上层方木顺桥向布置,采用1010cm方木,间距30cm;下层方木横桥向布置,采用1010cm方木,间距120cm,放于立杆顶托上,与立杆间距一致。顶板斜倒角顺桥向方木间距30cm,横桥向方木间距90cm。侧模紧贴模板的方木竖向布置,间距30cm,侧模顺桥向方木
23、间距与钢管架水平杆步距一致,为90cm。腹板底部斜倒角处方木布置与侧模相同。方木与木胶板用钉子连接,要密贴,不得有缝隙。内模支架采用483.5钢管。立杆横向间距90cm,顺桥向间距120cm。水平杆步距90cm,设两层,纵横贯通,增强支架整体稳定性。模板斜倒角处设斜撑,用转向扣件与立杆或水平杆连接,并与斜角模板垂直,间距90cm。立杆顶端设顶托,顶托卡于顶板横向骨架方木上,用8#铁丝与方木绑扎,以防吊装时脱落。横隔梁内侧模板安装:可参照腹板内板支模方法。端模安装时,采用端模包底模方法,但应提前在接缝处粘好双面胶,具体可参照侧模支模方法,端模与侧模的夹角处可用铅丝绑扎加固。模板接缝要严密,无错台
24、,线形平顺。接缝用双面胶条或原子灰解决,以防止漏浆。5.5钢筋、波纹管及钢绞线安装5.5.1钢筋制作及安装所有钢筋的加工安装和质量验收等均应严格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23)等相关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梁体钢筋应整体绑扎,先进行底板及腹板钢筋绑扎,然后进行顶板钢筋绑扎,绑扎铁丝的尾段不应伸入保护层内。所有梁体预留孔处均增设相应的环状钢筋,钢筋的焊接和绑扎接头应设立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桥面通风孔,泄水孔处钢筋可适当移动,并增设螺旋筋进行加强。当钢筋和预应力管道或其他重要构件在空间上发生干扰时,可适当移动普通钢筋的位置,以保证钢束管道或其他重要构件位置的准确,钢束锚固处
25、的普通钢筋如影响预应力施工时,可适当弯折,预应力施工完毕后应及时恢复原位。施工中如发生钢筋空间位置冲突,可适当调整位置,但应保证钢筋净保护层厚度。钢筋绑扎时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绑扎分布水平筋。腹板和底板钢筋安装时,应将底板钢筋和腹板钢筋连接牢固,箍筋应采用闭合式,其末端应做成1350弯钩,相邻箍筋的弯钩接头,其纵向位置应交错布置。在钢筋骨架和模板之间错开放置数量为每平方米不少于4个的高强度水泥垫块,呈梅花型布置,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5.5.2波纹管定位管道安装前检查管道质量及两端截面形状,碰到有也许漏浆部分应切除,整形和扣除两端毛刺后使用。底、腹板部分钢筋绑扎完毕后,按照图纸钢束
26、的定位坐标,加密定位钢筋,直线段每隔0.8m一道,曲线段0.5m一道,穿入金属波纹管,保证在砼浇筑期间不产生位移。接头管长度应保证每端与管道各重叠10厘米,用胶带缠牢,以防漏浆。钢束位置如未按设计规定施工,钢束轴线出现较大偏差时则会在预应力张拉中引起混凝土产生裂纹。焊接定位钢筋时,用耐火的胶皮覆盖需焊部位的波纹管,以免焊接火花烧破波纹管。若与钢筋发生冲突应调整钢筋来保证钢绞线位置的准确。焊接要牢固,定位要准确。波纹管安装最大允许偏差为:管道坐标在梁长方向30毫米;在梁高方向10毫米;同排管道间距10毫米;上下层管道间距10毫米。5.5.3钢绞线制作、穿束预应力钢束下料采用砂轮切割机,严禁用电、
27、气焊切割。下料长度按设计图中给出的下料长度进行下料,下料时考虑张拉需要的工作长度为1m。钢绞线应梳整分跟、编号、编束,每隔1.5m左右绑扎铁丝,使编扎成束顺直不扭转。穿束采用卷扬机牵引穿束,用塑料带包裹以减少阻力,并设立一钢挂钩,穿束前用输线器先将卷扬机钢丝绳穿过预应力管道,然后将挂钩与钢丝绳连接,用卷扬机牵引缓慢穿入。浇筑混凝土时,用卷扬机小幅度抽动钢绞线。5.6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混凝土浇筑前,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符合规定后方可浇筑。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由混凝土运送车运至施工现场,测定其坍落度在12-16cm时方可进行浇筑。每座箱梁纵向浇筑
28、顺序,由梁端开始向中心浇筑,横向由外侧向梁中线浇筑。混凝土浇筑采用混凝土输送泵车,浇筑采用斜向分段,水平分层的方法连续浇筑,分层厚度不得大于30cm,先后两层混凝土的时间不得超过初凝时间;横向先底板、后腹板的顺序浇筑混凝土。要平衡内外侧腹板砼的浇筑高度。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间距控制在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作业半径为型号的89倍),振捣棒垂直插入砼中,缓慢拔出,严格按振捣间距均匀振捣,防止过振或漏振。振捣时严禁振动钢筋及侧模,棒离模板间距5厘米,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宜为20-30s,以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在浇筑过程中,派专人检查模板、支架,对支架的变形及沉
29、降进行观测,以避免梁体倾斜。检查模板的稳固性,注意是否出现跑模、涨模、漏浆等现象,及时发现及时采用措施纠正。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按控制标高准确抹平,为防止桥面产生干缩裂缝,要进行二次收浆,并及时用钢刷进行拉毛,清除表面浮浆,保证与桥面砼结合良好。混凝土浇注完待混凝土初凝后用土工布覆盖,覆盖时不得损伤污染混凝土表面,及时洒水养护,防止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发生干裂。养生工作专人看管,严禁施工人员在上行走。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泵送浇水养护,浇水要充足,保证混凝土始终处在潮湿状态,为混凝土的硬化提供足够的水分。保证混凝土结构及模板24小时处在湿润状态,其中箱室亦进行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5.7拆内、侧模混
30、凝土梁施工完毕后,内模中的侧向模板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成2.5Mpa后,顶面模板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成设计强度等级的75%,并且保证梁体混凝土芯部与表层、箱内与箱外、表层与环境温差不宜大于15方可拆除。拆内模时应先拆内支撑、再拆模板,先从预留的人孔处附近拆除,逐渐向箱室里面推动,直至拆完。从人孔处由人工拖运出去。拆内模时由于箱室内温度高,应采用吹风、降温的措施,如在箱室内启动吹风机、向箱室内吹风等以减少室内温度,防止人员在里面中暑。拆侧模先拆除螺杆和拉杆,然后用吊车拆除每节模板。模板拆除后应按顺序运出、对号拼装、摆放,并及时清理内模上的杂物,整齐堆放在存放场地上。模板拆除完毕后,应及时清理出箱
31、室内的施工垃圾(如凿除多余的混凝土、清除混凝土残渣、内模材料等)。并检查内外壁混凝土是否有蜂窝、麻面等现象,若有应及时采用高标号的混凝土或环氧树脂砂浆(掺入部分小石子)进行修补解决。张拉完毕后,支立人孔处的底模,绑扎人孔钢筋,及时浇筑混凝土,并洒水养生。5.8预应力施工5.8.1张拉预应力张拉应在梁体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达成设计强度的100%且龄期不小于7天后方可进行张拉。安装锚具,将锚具套在钢绞线束上,钢绞线按照编号穿入相应的锚孔中。将清洗过的夹片,按顺序依次嵌入锚孔钢绞线周边。夹片嵌入后,人工用手锤或套管轻轻敲击,使其夹紧预应力钢绞线。预应力张拉左右对称进行,最大不平衡束不应超过1束,张拉
32、顺序按照设计图纸进行,两端张拉应保证钢束在预应力过程中两端伸长量基本一致。预应力张拉前应先用初应力(10%20%con)张拉一次,再开始测伸长值。张拉力:0 初应力100%con(持荷5min锚固)根据理论伸长量,两边对称张拉。张拉时以应力控制为主,实测伸长值和理论伸长值进行比较,两者之差不应超过设计伸长值的6%。实行伸长值与张拉力双向控制。张拉过程要及时测量伸长量,并与理论计算值做比较。5.8.2孔道压浆和封端钢绞线张拉锚固后,应在48小时内完毕孔道内的压浆工作,以防止预应力钢绞线锈蚀,并与箱梁混凝土联成整体。张拉完毕后,观测预应力钢材和锚具稳定后,进行孔道压浆,孔道压浆采用PE真空辅助压浆
33、技术。压浆完毕后应先将锚具周边冲洗干净,锚头与垫板接触处四周应进行防水解决,对锚具应进行防锈解决。并对梁端、貓穴混凝土凿毛,然后绑扎封锚钢筋,浇筑C50无收缩混凝土。在封锚及封锚范围内应进行防水解决。5.9拆除支架、底模当管道压浆强度均达成设计强度时进行落架和模板拆除。支架拆除时按照先中跨、后边跨,先上后下,后装先拆、先装后拆,先水平杆后持力杆的顺序全孔、多点、对称、缓慢、均匀和分级拆除,卸落量开始宜小,以后逐渐增大。落架时,应设立警戒区和警戒标志,并由专职人员负责警戒。应在统一指挥下,工人必须站在临时设立的脚手板上进行拆卸作业,并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用品。拆除顺序为安全网防护栏杆活动顶托连接棒
34、小横杆大横杆剪刀撑立杆固定底托。在松掉立杆顶托、去掉连接棒,工作人员有足够的操作空间时,轻轻撬动模板接缝使底模脱落,再取出模板。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粘连物,涂刷脱模剂,集中码放整齐。长立杆、斜杆的拆除应由二人配合进行,不宜单独作业,下班时应检查是否牢固,必要时应加设临时固定支撑,防止意外。同一层的构配件和加固件应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顺序进行,一步一清,不得采用踏步式拆除,不准上、下同时作业。拆除工作中,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击打、撬挖,拆下的各种材料必须由上向下传递至地面,防止碰撞,严禁抛掷,集中收集管理。5.10 基坑回填及边坡顺接防护连续梁施工完毕后,应完毕桥梁范围边坡防护。按照设计规定桥墩边坡
35、采用1:1.75放坡防护,但支架施工时桥面宽度投影范围内形成台阶状且形成凹槽,该范围跌水台式边坡防护与投影范围以外边坡放坡防护进行圆顺过渡。为保证防护效果,在施工支架台阶时已设立混凝土护墙,台阶浇筑50cm混凝土,横向边坡已保证稳定。公跨铁3号台锥坡填筑时应设立脚墙或端墙防护,保证脚墙或端墙埋置深度及离台阶状边坡不小于3m。6安全保证措施6.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成立以分部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副经理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和施工队重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见安全保证体系框图)。设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平常工作。图7.1-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6.
36、2安全管理人员配备表7.2-1安全管理人员配备表序号部门安全管理岗位人员配置(人)备注安全负责人安全工程师专职安全员兼职安全员1项目分部1122各作业队122每个队3各作业班组12每个班组5.3安全保证体系图分部和各施工作业队分级负责,以加强施工作业现场控制和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为重点,开展创建安全标准工地活动,保证单元工程的施工安全。安全保证体系框图:(见下页)实现安全目的十二项安全生产制度:1.安全生产责任制;2.班前安全发言制;3.周一安全活动制;4.安全设计制;5.临时设施检查验收制;6.安全教育制;7.安全技术交底制;8.交接班制;9.安全操作挂牌制;10.安全生产检查制;11.职工死
37、亡事故报告制;12.安全生产奖惩制。施工过程中检查:1.安全设计、安全技术措施是否人人明白,心中有数;2.安全操作挂牌制度是否贯彻;3.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执行情况;4.现场事故隐患整改情况;5.现场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监督检查;6.周一安全活动及班前发言是否正常;7.搞好信息反馈工作。建立组织保证制度,做好职工安全思想教育,把安全生产列入议事日程,经常了解安全生产情况,从中了解党组织保证监督作用和党员先锋作用,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安全工作的措施。建立健全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组织,积极开展群众性安全活动,实行推广红、黄告知书,参与安全检查,参与事故调查分析解决,筑起安全生产第二道防线。
38、安全生产委员会:项目经理、副经理、总工程师、安全总监。开工前检查:1.施工组织是否有安全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2.施工机具是否符合技术和安全规定;3.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定;4.施工人员是否通过培训;5.施工方案是否通过交底;6.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贯彻;7.施工中也许发生的危险是否有防止措施。1.抓好安全平常管理;2.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3.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4.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活动。1.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2.组织职工开展群众性监督检查活动;3.组织开展防止事故的群众活动;4.加强技术业务培训指导,努力发挥群众劳动保护组织作用;5.发挥和组织职工学习劳动保护的法律、政策知识,提
39、高自我防护能力,对对法规实行全过程的实行,全员监督和群防群治。安全保证体系组织保证工作保证制度保证群众组织监督贯彻党员在安全生产中的模范作用,安排检察总结,总结月、季、年度思想政治工作同时安排检查总结安全生产中的好人好事好经验,批评揭露违章违纪的人和事,发明工地及驻地安全宣传开展党员双带和党员身边无事故活动,坚持党内团内评先安全有否决权。竣工检查:1.总结施工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经验,对成功经验和控制办法进行推广;2.找出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薄弱环节,制定对策转入下一PDCA循环;3.做好总结批评工作。图7.3-1 安全保证体系图6.4施工中具体安全保证措施6.4.1作业人员安全保证措施(1)进入
40、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对的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帽、高处作业系好安全带)。(2)重视施工全过程的安全控制,对全体职工进行连续梁施工安全知识教育,加强现场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对现场施工的防火、防暑、防冻、防雷、防风、防雾等采用切实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3)强化施工安全教育程序,贯彻贯彻安全生产方针,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4)教育广大职工严格按照国家和有关部门、市安监站和沪昆公司及项目经理部的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现场操作。(5)各工种和各道工序进入现场施工前,由技术主管、技术员、安全员组织学习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具体研究施工过程中也许出现的安全隐患,制
41、定出切实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严格进行施工过程控制。(6)各道工序开工前,对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严格的技术交底的同时,进行具体的安全交底。(7)加强职工的“三不伤害”安全意识教育(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8)施工现场进行起吊作业时,必须设立有操作证的人员专人采用有效信号指挥,起吊索具必须经常检查,不符合规定的及时更换。(9)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6.4.2支架搭设、使用、拆除安全措施(1)根据批准的支架施工方案进一步细化制定支架搭设的作业指导书,严格交底制度。项目总工对支架搭设的技术方案负责,现场工地负责人对执行搭设方案保证支架搭设质量负责。(2)支架搭设前,项目总工要组
42、织对支架施工人员要进行具体的书面技术交底,工地负责人及技术人员应对交底的贯彻情况进行检查,由安全员监督操作工人严格按交底规定施工。(3)支架搭设严禁随意更改搭设方式、间距、数量和结构件型号等。(4)支架搭设人员必须是通过考核合格的架子工担任,搭设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5)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规定,不得偏载、超载,严禁悬挂起重设备。(6)支架在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剪刀撑。(7)不得在支架基础及其邻近处进行挖掘作业,否则应采用安全措施,并报主管部门批准。(8)在支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9)支架在搭设及使用前要进
43、行检查验收,要由项目部主管生产的副经理、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质检工程师和领工员联合检查验收,验收发现问题时,要责成工地负责人限期整改,整改完毕后验收小组组织复验,直至符合规定为止。基础竣工后及支架搭设前;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每搭设完1013m高度后;达成设计高度后;遇有六级大风与大雨后;寒冷地区开冻后;停用超过一个月。(10)安装后的扣件螺栓也应进行检查,不合格的必须重新拧紧,直至合格为止。(11)支架的平常检查由领工员、班组长和安全人员负责。(12)在搭设支架和使用期间必须派专人时刻盯控,发现变形不稳定期(如出现纵向或横向位移超标、弯曲变形、连接脱落等现象)立即将人撤离到安全地段,并采用
44、解决措施后再进行施工。(1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设立观测点,及时观测、记录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支架变形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用措施,以保证支架在整个施工过程处在完好状态。 (14)支架拆除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拆除时须划出安全区,设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看管。拆除前应清除支架上的杂物及地面障碍物。(15)支架拆除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按先横杆,后立杆的顺序逐层往下拆除,严禁抛掷,拆除后的构配件应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并按品种、规格随时码堆存放。6.4.3高空作业的安全措施(1) 高空作业前,项目分部必须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对用于高处作业的设施、设备和安全标志,在投入使用前,
45、必须经检查拟定完好后才干使用。(2)用于高处作业的防护设施,不得擅自拆除,确因作业需要临时拆除必须经项目分部经理批准,并采用相应的措施,作业后应立即恢复。(3)高空作业的人员必须通过体检,接受高空作业安全知识的教育,做到持证上岗,无证者一律不得上岗。在作业前必须配备合格的安全带,安全帽等必备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作业人员必须对的佩戴和使用。(4)高处作业人员按规定着装,穿软底防滑鞋,严禁穿拖鞋、硬底鞋和带钉易滑的靴鞋。(5)高空作业必须设立可靠、牢固的爬梯,作业人员必须沿着爬梯上下,不得沿立杆或者栏杆攀登。供人上下的踏板承载力不应小于1.1KN。(6)高处作业中所用的工具,材料严禁投掷,物料均应
46、堆放平稳,不得置放在临边或洞口附近,更不得妨碍通行和装卸,对于有坠落也许的任何物料、工具,都应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7)发现安全设施有隐患时,立即采用措施,消除隐患,必要时停止作业。碰到各种恶劣天气时,必须对各类安全设施进行检查,校正,修理使之完善。(8)高处作业不易上下重叠。确需在高处上下重叠作业时,应在上下两层中间用密铺棚板隔离或采用其他隔离设施。(9)高处作业遇有架空输电线路时,要与电线路保持规定安全距离。当保持安全距离有困难时,要停电或采用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10)碰到6级及以上大风、大雾、暴雨等恶劣天气时,停止作业。 6.4.4预应力工程中的安全措施(1)操作千斤顶和量测伸长值的人员,应站在千斤顶侧面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连接器、夹具、锚具进场分批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裂纹,伤痕,锈蚀,尺寸不得超过允许偏差,对其力学性能应根据供货情况拟定是否复验.(2)张拉工作属高空作业,必须按高空作业规定,实行安全措施与事前对脚手架等进行检查且带安全带,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