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全球光通讯市场预测与分析.DOC

上传人:k****o 文档编号:33315 上传时间:2020-11-2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光通讯市场预测与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全球光通讯市场预测与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球光通讯市场预测与分析   一、光器件光纤市场报告   1、 光器件   我们都知道光器件厂商度过了非常艰难的2002年。随着产品出货量降到不足2000年的五分之一,一些光器件大厂例如杰尔系统公司和北电网络都争相退出此领域,显示出市场的持续低迷。   但2003年将给人们带来几缕希望的曙光。也许要想让出货量达到2000年的历史最高水平尚需待以时日,但很多光器件生产商的营业额将会在2003年出现增长。Strategies Unlimited预计光器件整体销售量将较2002年增长30%,达到21亿美元。这种好转主要归因于产品库存的逐步清空,首先是系统设备,接着是子系统设备,然后是器件,最后是组件和有关的工具。   图1全球光器件出货量预测 资料来源:Strategies Unlimited   今天的库存积压情况减轻了许多,但并不均匀。那些过时的产品、那些瞄准长途市场的器件或是那些处于供应链低端的产品将仍旧处于困境。连续波长激光器、薄膜滤光片、中功率泵浦激光器和大众化产品(例如耦合器或一些无源器件用的材料)都还有较高的库存。而那些处在供应链最高端、致力于城域网市场或是开拓新市场的器件处在最有利的位置。这些器件包括城域网收发器、CWDM、最新的高功率泵浦激光器和40Gb/s系统新产品。   1.1OADM/DWDM   技术和市场需求已经在创造一种新型的动态业务上找到了共同点。这种动态业务将解决成本问题并使网络更高效。光分插复用器(OADM)就是实现这种业务的工具。固定的OADM进入市场已经有几年了,而可重配置的OADM在2002年上市。这些产品在将信号从一个网络向另一个网络传输时不需要先终结再转发,因此削减了光电光转换的成本。   2002年OADM市场销售收入为1亿美元,固定OADM和可重配置OADM几乎各占一半。到2006年,OADM市场将是现在的10倍,达到10多亿美元。届时,可重配置OADM将统治市场,这一期间其年均增长率将达78%。这一增长率远远超过KMI预测的同一期间DWDM 13%的增长率。   通常情况下,在部署新的DWDM网络时也将部署OADM。在今后几年内,DWDM网络中的波长数将增加,OADM的埠数也将增加;系统中OADM与DWDM设备的比率将不断加大;再加上最近部署的带OADM的DWDM网络的更新。所有这些因素都将加速OADM市场的增长远远超过DWDM市场。   DWDM逐渐失宠,纵观整个光纤网络市场,其前景不容乐观。即使是倍受电信低迷打击而幸存的光纤网络也是苦不堪言。IDC高级分析师Sterling Perrin认为:“光纤网络的低迷主要体现在长途(目标距离可取80km)DWDM(密集波分复用)网络上。”据悉,2000年美国市场长途DWDM的设备销售额为60亿美元,而2002年却降到了5亿美元。   另外,根据Insight Research最新的一份名为“下一代分插多路复用器2003-2008”的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光分插复用器(OADM)的市场到2007年将会达到3亿多美元。   图2光分插复用器收入预测 资料来源Insight Research   根据ElectroniCast发表的另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到2006年全球总的OADM消费额将达到10.3亿美元,目前ROADM还占整个市场的一小部分,预计在未来ROADM的增长速度将大大超过其他结构的OADM,到2006年将占据光分插复用45%的市场分额。   此外,在未来的五年里,电话公司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业务的强劲需求,将会在下一代的分插多路复用器(ADM)上投资大约640亿美元.   随着以太技术应用和供应商所需的网络附件的数目的增多,以及终端用户对数据业务持续的强大需求都迫使运营商来升级其ADM设备。Insight Research的总裁Rosenberg说:”绝大多数业界关注的是以太边缘交换机,但在地方贝尔公司的带动下,SONET将逐步推出历史舞台,我们预计未来WDM技术将与下一代SONET共同使用,从而使运营商无须中断现有网络也能够增加传输带宽,这种无中断升级技术受到RBOC的青睐,而RBOC也将成为推动该技术的主要力量。”   预计ADM器件的年销售收入将从2003年的14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225亿美元.。   1.2 光开关与MEMS   从事光学市场研究的CIR公司最近的研究报告指出:2003-2006年间,光开关器件市场将以每年高于24%的速率增长。但报告亦提醒:光学开关器件生产者在市场的成功将很大程度地取决于生产开关器件所选择的技术和产品发放的时效。   光器件快速发展时期有一个共识:在光开关器件领域,成功将属于拥有最先进技术的产品供应商。相比较,近来在所有层次的光学用途连接器中,CIR的用户调查显示:在今后的几年里,对光开关器件,市场增长最快的将是那些有最具传统技术者。   ——OEO开关辅助系统被发现将是市场的最快增长部分,最主要是由于受在公共网络上OEO交叉连接器增长需要的驱动。   ——在可重配置的OADMs中,液晶技术的复兴将使得这一部分从现在到2006年健康地增长。   ——甚至光机械部分也能希望出现增长,由于这一部分的开关器件至今是最受欢迎的技术型号(对于保护开关器件)。   但CIR看不出光开关器件能永远地保持传统技术。而注意到在接下来两年里有重要的新的收入机遇产生于旧的光开关器技术改进,CIR新的报告也声明:对于在小脚注、其他元件的集成和迅速的时间反馈上出现的顾客需求将最终导致旧的光开关器技术下滑。例如,在一些时间以后,无所不在的新的光机械开关,顾客确实将不再想需要:——它们是巨大的,缓慢的并难以连接到其他器件上。   这些旧技术的替代品或者是MEMS(微机电系统)开关, 根据市场调查公司In-Stat/MDR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虽然2002年整体电信器件开支持续低迷,但应用于光网络市场的MEMS却保持强大的市场需求.   该报告称,虽然基于光网络的MEMS市场低于预期的设想,但预计还是会从2003年的1.20 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5.25亿美元 保持41.8%的年复合增长率.   该公司称现在的问题已不是器件的稳定性,而是公司的稳定性了,因为目前所了解已有50%的研发MEMS公司倒闭了,但尽管如此,2002年依然有5,500万美金的风险基金投入该领域,另一个明显的改变是进入量产的器件的类型明显增多,如许多公司现在能提供可调光衰减器,可调滤波器,以及小型3D交换机.另外亚太地区公司的存在也是不能忽视的. 另外,光学MEMS市场的应用市场不断扩展,已经不仅限于电信领域。例如光的控制和存储,传感以及制造工业,显示行业等。而其中最大的应用可能来各种显示子系统,包括集成式可配带的便携式设备。其它应用领域有条码扫描、自适应光学系统、商用印刷等等。   In-Stat/MDR表示,在过去的1年中,许多基于电信解决方案的MEMS器件,一直努力在其它市场中寻找更好的发展空间,因为光学网络应用市场大幅下滑,在近期内难以复苏。   图3 非电信光MEMS市场预测   1.3 FSO   20世纪90年代末,自由空间光通信(FSO)吸引了电信业的目光。此后,FSO系统的厂商围绕着技术的经济性来发展他们的业务,因为安装屋顶到屋顶的FSO链路比挖掘城市街道、安装光纤线路便宜很多。然而,在当前经济低迷的状况下,这一理由不再像过去那样有说服力。   “仅仅比光纤的成本低不算什么优势”,Terabeam公司总裁Dan Hesse说,“运营商对投资回报的要求无疑极大地抬高了门坎。一些电信公司要求在第一年就能得到回报,这对任何技术而言都是很难实现的。”   据称,今年FSO市场之所以比其它通信技术市场活跃,部分原因在于这项技术成本低而且简单易行。去年9.11恐怖袭击后,FSO在重建企业的通信联系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得到了用户们的进一步认可。   今年,运营商们也开始考虑使用FSO。Lightpointe市场总监Lawrence Prior称,2001年他们公司绝大多数的合同都是和企业用户签订的,但今年已有约30%的合同来自运营商,其中包括英国运营商Red Spectrum和Telekom South Africa。Lightpointe通信公司还与Qwest 通信公司签订一个合同:在12个城市安装FSO。中国宽带服务供应商长城宽带网络公司(GWBN),日前也宣布将选用Terabeam的自由空域光通讯产品(FSO)来拓展其在中国15个城市的宽带网络。通过Terabeam的系统,GWBN将为那些大中型商业用户和大型住宅社区提供可靠的宽带服务,尤其是在那些光纤光缆很难达到或者铺设起来成本昂贵的地方。   在最近的报告中,美林公司宣称FSO今年的产值约1亿美元,到2005年时将增长到20亿美元。这项技术确实吸引了电信业几家巨头的巨额投资。Lightpointe公司获得了515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其中有3300万来自Corning Inc.和Cisco Systems。AirFiber公司则赢得9250万美元的投资,其中Nortel Networks投资了5000万。Terabeam公司则筹集到5亿8600万美元的巨资,其中Lucent Technologies就投资了4亿5000万美元。   1. 4光放大器和收发器   根据CIR公司最近发布的光放大器市场预测报告中称,2006年的光放大器总的市场(包括EDFA,Roman放大器,SOA以及lOA)将达到3.4亿美元,另外该公司还对未来5年里发射器件作了预测,包括发射接收光源,光电二极管,收发器和转发器,CIR预计这部分市场到2006年的产值可达到30亿美元。尤其是收发器市场会增长迅速。长途大容量收发器市场方面当前的热点是10 Gbit/s 和40Gbit/s,据ElectroniCast最新的市场研究,10 Gbit/s数据通信收发模块的全球总消费量将从2001年的6870万增长到2006年的32.6亿美元。2001年早期使用10 Gbit/s数据通信收发器的数量不到10万个,但到2003年,10 Gbit/s数据通信收发模块将增加到200万个。在接下来的几年内仍将会猛烈增长,2005年将会达到700万个。在整个消费领域,继10-gigabit 光纤通道之后,10-gigabit以太网将会有强劲增长。   在光收发器的市场上,日本无疑是一举足轻重的市场,日本政府近年来积极规划2005年“光纤到户(FTTH)”之计划,即使近几年景气不佳,日本对光纤到户的脚步依然不曾减缓过,根据台湾工研院IEK的统计,2000年时已完成43%的建设,因此,全球厂商对于光收发器市场的再度燃起生机,如Intel已并购New Focus旗下激光器科技部门,取得可调式激光技术,以利其发展体积更小、成本更低的光收发器;日商OMRON计划推出生产成本低的光交换机等光通讯相关设备;SONY推出能转换电器信号与光信号的光收发器产品等等。以全球厂商相继投入此市场的积极态度,台湾的厂商当然不能错过,目前生产的厂商有台达电子、旺铼科技、新怡力科技、前鼎光电、嘉信光电、谊虹科技、华敏光纤与亚洲光学……等众多供应厂商。台湾光收发器产品(Transceiver)自今年第二季起的平均单月出货量已破二十万个,目前台湾的光收发器产品全球市占率已冲破10%。   超过20万个光收发器的出货量,已使得台湾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表现上首度突破10%,其中占市场量达约60%的OC-3产品,更已抢下全球20%以上的市占率,惟由于OC-3产品的单价较低,光收发器产值仅占约5%的市场占有率,目前OC-3光收发器单价视出货客户与规格不同,价格范围从15至30美元都有,但相对于Gigabit等络传输速度的光收发器来看,单价则仅有三分之一不到。   以客户来看,今年台湾光收发器出货量倍增主要还是拜日本FTTH商机所赐,值得注意的是,台达电是直接出货给日本光通讯设备商富士通(Fujitsu)与NEC,而旺铼则是交货智邦与友讯,以间接取得日本FTTH商机订单。除台达与旺铼专攻于日本FTTH订单外,其他业者的客源则相当分散,包括美国、大陆与欧洲客户都有,而从出货量来看,日本确实是今年光通讯市场的生机所在。业者表示,在供应高单价的Gigabit以上传输速度等级光收发器仍困难下,下半年出货除视日本FTTH商机外,就看OC-3产品主力供应商安捷伦(Agilent)是否因不敷成本而退出市场(目前安捷伦已拿下OC-3光收发器市占率近70%)。   而在国内,在2003年中国IT市场年会上获悉,赛迪顾问2002年中国光器件市场研究年度报告中显示,烽火网络在2002年度全国光纤收发器市场中,获得销售量排名第一的业绩。   1. 5激光器   据美国Strategies市场调查公司统计,全球光通迅用LD市场规模2000年为29.2亿美元。年增长率达50%。预计今后每年将以22%的速度递增,2004年可望达53.5亿美元。在美、日、加、英、德、法、瑞士的众多厂商及科研机构加大对光通迅用LD研制的投入,特别是对1310~1550nm波长光通迅低损耗窗口产品的研发,不断地进行着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创新研发,有力地支撑了光通迅技术的高速发展。   1.6 厂商方面,为增加竞争力,光通讯元件厂商纷纷加强整合   鉴于目前光通讯元件市场的低迷,业内许多厂商纷纷思索对策,欲通过整合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度过这一艰难时刻。   上半年Avanex公司收购了阿尔卡特光电公司(Alcatel Optronics)和美国光纤厂商康宁(Corning)的光学元件部门。预计将增强其在光电元件市场的地位。   Avanex通过这次收购,获得了许多产品线和数千项专利,并将增强其财力,并使其成为一个产品线较广的光电模块和子系统供应商。Avanex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Walt Alessandrini介绍,通过此次收购,Avanex获得了康宁的光学放大器、散射补偿模块和调制器业务;得到了阿尔卡特的微光学产品、激光器、光电探测器、转发器和光栅滤波器业务。 作为交换,阿尔卡特和康宁将分别拥有Avanex股权的28%和17%,并合计向Avanex支付1.3亿美元,使Avanex的现金增加至2.5亿美元。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上述交易使Avanex成为顶级光学元件供应商。纽约Needham公司发表的一份报告估计,按销售额排名,Avanex将成为第三大光学元件供应商,仅次于JDS Uniphase和Bookham Technology。   获得Avanex的股权后,阿尔卡特和康宁仍然有微弱希望可在通信市场有所斩获。它们在最近几年里向该市场投入了数亿美元,但市场长期下滑,使其回报迅速萎缩。两公司都认为光学元件不是其核心业务,并在稍早时曾表示,死守着这些业务将阻碍其实现恢复获利的目标。   2002年康宁的光电元件销售额降至1.11亿美元,而2001年高达5.47亿美元。分析师指出,这是康宁最后一批亏钱的业务之一。阿尔卡特的光学部门同样表现糟糕,2002年销售额为9,660万美元,亏损4.813亿美元。这家法国公司已关闭或卖掉了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一些公司。“阿尔卡特光电部门的规模太小,没达到可以赚钱的程度。”阿尔卡特的一位发言人说。“Avanex的规模现在得到壮大,可以与对手一搏。”   Avanex的收购活动只是光学产品市场整合现象的一个缩影。供应商感觉到,独自承担技术投资越来越不划算。杰尔系统有限公司(Agere)今年初将光学元件部门出售给了TriQuint Semiconductor。去年11月,加拿大的北电网络((Nortel Networks)将光学收发器和光学放大器业务卖给了英国的Bookham Technology,换取了后者30%的股权。   而Bookham公司日前也宣布收购薄膜滤波器供应商Cierra光子公司 。此次收购将以股票的形式兑现。 据了解Cierra位于美国的旧金山, 现有员工39人。该公司的主要产品四采用高级活性沉淀(Advanced Energetic Deposition ,AED)技术制造的薄膜滤波器,AED技术允许在晶圆上直接实行高精度的镀膜,具有很好的良品率,性能和较低的生产成本。Bookham公司的一位发言人表示此次对Cierra的收购将有助于该公司打开新的市场空间,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帮助很大,这将加强他们在光器件市场的领先地位。   另外,Bookham还跟BTI光子公司达成战略同盟,共同来研究,生产和销售优化的光子系统。通过此次合作,两公司将可很快地推出高级光解决方案,这些方案的主要技术来自Bookham的EDFA技术和光分插复用器(OADM)技术,同时也利用了BTI的智能链路系统技术。   JDS Uniphase的发言人认为,可能还会有更多的购并活动。他说:“我们的客户在试图减少供应商的数目,以使其更有效率。”在过去一年中,JDS Uniphase收购了IBM的光学收发器事业部,以及OptronX的光学收发器/转发器部门。   2、光纤光缆   据美国KMI公司在日前发布的新的名为“世界光纤光缆市场:市场发展与预测”的市场预测报告中称世界光纤需求在经过连续两年的下降之后,将在2004年恢复增长。   据KMI称, 2001年光纤和光缆生产过剩影响到2002年的需求量, 2002年全球光纤需求量下降了38%,今年将再下降2%,世界光纤光纤光缆的销量从2001年的78亿美元下降到2002年的35亿美元,主要原因是光缆需求的急速下降,特别是美国和欧洲的光纤敷设量较少。但PFay Patrick Fay预测,2004年,光纤光缆市场将开始乐观增长,2004年全球光纤需求量预计将增长2%。   近两年光纤需求下跌的另一主要原因是产业调整对全球电信业的影响。对1999~2001年光纤市场繁荣起过重要促进作用的许多长途网运营公司已经破产,它们的资产被出售给竞争者。2002年,陆地长途应用使用了1200万公里的光纤,比2001年的2600万公里和2000年的3600万公里下降了许多。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在2000和2001年电信业“泡沫”期间,有很大一部分已成缆光纤都没有被敷设安装。KMI估计这些未敷设的或缆光纤多达1500万光纤公里,其中很多又是高芯数的 NZDSF 光缆,而这种光缆已不再适用于现在许多网络建设的要求。   长途网的过度建设,意味着在近期和中期那些较成熟的市场将重点转向地区电信应用。一个重要方向是从北美和西欧向亚太地区转移。20世纪的90年代包括2000年,美国占据了整个光纤光缆铺设的37%的分额。2002年下降到21%。美国和西欧2000年所铺设的光缆数量占全世界的59%,2002年下降到34%。2002年亚太地区所铺设的光纤占整个世界的54%。这种比例在未来5年内将继续保持,中国、印度、日本将成为世界上4大主要市场的三剑客。   图4:2000到2004年全球个地区光纤光缆铺设情况 资料来源:KMI   2002年,全球陆地光缆光纤的使用量为5720万光纤公里,比2001年下降了38%,其中北美和欧洲下降幅度更大,两地分别下降了54%和62%。2002年,北美或缆光纤需求量为1360万光纤公里,占全球需求量的24%(见图2),而西欧为740万光纤公里,占全球需求的13%。光纤需求正在向亚太转移,亚太地区2002年的敷设量为3160万光纤公里,占全球需求量的55%。   随着过去两年光纤市场的变化,人们长期以来对光纤产业的一些观念也应有所改变了。首先,什么是现实的年增长率?要重新考虑。例如,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1年,成缆光纤敷设量复合年增长率是25%,而从2002年到2008年,就只能达到6%到10%了。第二,目前成缆光纤敷设量的下降,意味着今后5年的年需求量为5000~7000光纤公里。这样的增长率和年敷设量看起来较低,但如果看一下1995~2007年的累积的敷设量,那么绝对量的增长仍是很可观的。全球光纤累积敷设量达到1亿光纤公里的时间是1995年。到2001年底已超过4.5亿光纤公里,而到2007年将超过8亿光纤公里,也就是说在2002~2007年这6年时间内全球累积光纤敷设量差不多要翻一番。第三,1999~2001年光纤产业那种空前繁荣的局面已一去不复返。电信业的自由化、市场开放和 Internet通信的崛起,曾对网络建设的热潮起了需要作用,导致1998年~2001年全球光纤年敷设量翻了一番,但这些都只是“一次性”因素。   KMI指出,今后网络建设的机会在新兴市场或欠发达市场,那些地方的基础设施需要更新。那些在公用事业管线和铁路上拥有通行权的运营商将允许建设骨干线路,但其距离和光缆芯数将大大低于北美和欧洲在光纤市场繁荣时间通常具有的水平。北美和西欧将把重点放在地区电信和CATV领域。   方案的调整、市场、投资和技术因素等的集中,曾推动了1996-2000年光纤光缆的增长。不过,这一期间的过快增长对现在的市场造成了不良影响。“目前的问题是新型光纤网的投资过剩、相关企业过多。因此,整个市场今后将对过剩问题进行调整”,KMI分析师及该报告的作者Patrick Fay如是说。   2.1中国光纤光缆市场   根据信息产业部日前发布的《2002年通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2002年,通信业光缆线路长度达225万公里,比上年底新增43万公里,增长42%。   其中:长途光缆线路长度达51万公里,新增10万多公里;本地中继光缆线路长度达128万公里,接入网光缆线路长度达46万公里,共新增32万公里;数字微波线路长度达19万公里。   中国电信光缆线路长度新增8.7万公里,达到90多万公里,其中:长途光缆线路长度达17万公里,本地中继光缆线路长度达47万公里,接入网光缆线路长度达26万公里。   中国网通光缆线路长度新增2万公里,达到53万多公里,其中:长途光缆线路长度达9.2万公里,本地中继光缆线路长度达29万公里,接入网光缆线路长度达15万公里。中国移动光缆线路长度新增15万公里,达26万公里。   中国联通光缆线路长度新增16万公里,达48万公里。其中长途光缆线路长度达10.8万公里。   铁通公司光缆线路长度约8万公里。   据业内人士透露,今后3年内,我国电信基础建设仍将突出光纤传输网络的发展。3年内我国将继续新建20万公里的国内长途光缆,使国内的光缆总长度达到250万公里。大力构建全光网络,进一步完善光缆中继网,还将加大国际海光缆建设的力度,以提高通信网的国际地位。   作为集最新光电子、微电子、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于一身的高新技术产业,光通信如今已成为全球信息产业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是当今社会信息传输的主要手段和信息高速公路的主干道。目前,世界光通信产品的市场规模已达到370亿美元,全球光纤累计用量已突破3亿公里。   目前,我国的光缆线路长度已达到225万公里,其中长途干线51万公里,本地中继128万公里,接入网线路46万公里,长途光缆网已通达全国除少数偏远地区外的县级以上城市。此外,我国还先后参加了26条国际海光缆的建设和投资。这些数据和成果表明,光传输网仍将是我国基础传输网建设发展的重点。   另外,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国内光纤产业的技术水平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从产业规模上看,我国光纤制造业的产能已经完全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长飞公司的产能已经跨入世界光纤单一工厂前五名的行列。在产品品种上,目前世界上商用的主要通信传输用光纤我国企业都能够生产;在质量管理上,我国光纤厂家均通过了ISO9000系列认证;在产品质量上,我国生产的光纤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并已经在我国一级干线上广泛大量采用。   2.2印度光纤光缆市场   据KMI最新的市场调查报告《印度单模光纤光缆》显示,印度已成为继日本,美国,中国的世界上第四大光纤市场,尽管今年的长途光纤铺设开始出现减少,但该国在可预期的将来对光纤和设备制造商而言依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印度是世界上电话普及率最低的国家,平均每100人拥有4.2部电话,市场潜力巨大.早在1999年,印度就成立了新的电信局,目的是把电话普及率提高到2010年的每100人拥有15部电话.   在1995年底,印度总共只铺设了283,600 公里的光纤,但到了2000年,光纤的安装达到250万公里,到2002年底光纤的总量又增加了一倍多,达到了670万公里。   但到今年年底,绝大多数长途网将完工,届时将会导致市场的饱和,据KMI报告称,印度的运营商在2003年将铺设12.5万公里的光缆,比去年的18.24万公里下降32%.从2003年到2007年间,印度的光纤光缆将会年平均下降15%。然而,尽管光纤铺设开始减少,但在未来五年里印度依然会有强大的市场需求,印度仍将是一个重要的市场。北电网络近来已与Bharti达成设备交易,与此同时BSNL也采用Juniper网络的M系列路由器用于印度的首个全国性的IP/MPLS网.思科系统和Sycamore网络也已从印度赢得合同,据传Atrica也快进入该市场.   图5印度光纤铺设预测 资料来源:KMI   虽然印度的城域和接入网市场在可预期的未来仍将保持较小的规模,但对他们的逐渐重视仍会带来额外的机会。KMI预测,到2007年,城域和接入应用方面将共铺设26,500路由公里的光缆,仅占全部810,000路由公里光缆的3.2%。总之,印度政府关于增加电信密度的计划对厂家很有吸引力,光纤和设备厂商都把它看作一个极好的机遇。.   2.3日本   日本电线工业会日前发表日本市场光纤需求报告显示,2002年度(2002/4~2003/3)市场规模衰退7.8%,约为1598万公里,2003年度则将进一步减少1.3%,达到1578万公里。   近年来在企业与家庭对于高速通讯需求尽速攀升的带动下,2001年度(2001/4~2002/3)日本市场光纤需求达到1700万公里,创下历来新高。不过受到全球IT景气低迷与通讯市场疲软的影响,2002年度市场转趋萎缩。   不过电线工业会同时表示,去年以来,NTT西日本等电信厂商积极布建家庭用途的光纤网络,因此市场虽然衰退,但需求减少的幅度仍低于预期。   根据日本总务省于7月31日公布了“因特网接入服务用户数变化”的快报值。截止到6月底,日本国内的宽带线路总数达到了1093万9411。与截止到5月底的数据相比,增加了45万638线。FTTH(fiber to the home)服务的用户数为45万8293线。与5月底相比增加了5万9957线。4月份的增加速度增加多达5万1400,将接近6万。在宽带环境日渐普及的情况下,预料今后家庭用途的光纤网络需求将会持续成长。   2.4海底光缆市场报告   据总部设在美国新泽西州Cedar Knolls的市场研究公司Probe Research发表的研究报告称:由于容量供过于求,2003年全球海底光纤传输市场预计将继续处于下降的周期中。   根据这篇报告,海底光纤传输市场销售收入2003年将继续下滑。但是,该市场在2004年将开始缓慢复苏,预计从2002年至2007年的总增长率为39%。   Probe Research研究公司分析师Maria Zeppetella表示,同陆地干线网络一样,海底网络也是由于预期将会出现很的高通信量而进行了过度的建设,而预期的通信量却从来没有出现。他认为,在2005年之前穿越大西洋的线路不会进行重要的网络升级。在2006年之前,穿越太平洋的线路也不会进行重要的网络升级。   许多海底电缆运营商的资金匮乏还将对海底光纤传输厂商造成不利的影响。例如,一些海底电缆运营商由于资金匮乏而破产,如360networks网络公司、FLAG Telecom公司和环球电讯公司等。   分析师Zeppetella表示,今后海底电缆传输市场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无转发器系统的应用、海岛连接和无线运营商需要的短距离海底电缆连接。不过据研究公司TeleGeography发表的报告称,海底光缆建设高潮已告一段落,近期Tyco Telecom and Cable & Wireless 的跨洋系统的完工标志着一个建设狂潮(自1998年来,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通讯带宽提高了30倍)的终结。预计2003年在新海底光缆接入服务方面的支出仅为10亿美元,与2001年的130亿美元相比相差很大。   TeleGeography的高级分析家Alan Mauldin解释说:“建设高潮过去的原因是现在的海底光缆运营商拥有大量低成本尚可升级的传输带宽”。“加之谨慎投资环境的影响以及对长途能力需求方面的普遍萎蘼,我们不可能在2006年之前看到任何新的光缆铺过大西洋或太平洋”。   虽然建设高潮的终结会有助于减缓海底带宽的供应量,但TeleGeography通过对带宽需求和价格的研究认为那些主要网络运营商前景仍不明朗。2002年海底带宽购买仅上涨30%,相比前几年的200%增长率下降很多.并且,价格的跳水比四年前预期的要快,特别是在许多竞争激烈的路线方面更超过90%.   以下是近几年(1998-2003)海底光缆的建设费用 (US$ billions)   图6:1998-2003年海底光缆的建设费用图 资料来源TeleGeography   二、光网络传输设备的市场现状与预测   1、 光网络市场将在2004年开始复苏   据KMI最新的一份关于全球光网络设备市场报告显示,光网络设备市场将会继2003年的6%的下降后在2004年开始轻微反弹。   图7:光网络设备市场预测2002-2007 来源:KMI   今年的下降相比2002年应该是比较轻微的,去年全球光网络设备的市场(包括SONET, SDH, DWDM, DXC, 和 OXC)下降了53%,降到了100.1亿美元。而2001年与2000年相比也下降了29%。   KMI的市场分析师Arden先生说:“不同的光网络设备下降幅度都不一样,我们预计2003年最大的输家将会是传统的SONET和SDH以及交叉连接的设备。”   “2004年绝大多数的产品将会出现增长,其中DWDM和交叉连接设备将会出现强劲增长。下一代的SONET和SDH设备也将会继续增长。”   2002年城域和其他短距离设备的铺设增长较快,北美和西欧在电信泡沫中收到的打击最大,但中国和韩国的市场增长减轻了一部分的压力。结果,一些亚洲本土公司如华为,在2001年到2002年相关的设备销售增长很快,一跃成为世界上主要的设备供应商。   另外随着局域和长途市场商机的出现,下一代SONET和SDH设备将会加快取代传统的传输系统的步伐。传统的SONET和SDH设备的市场将会逐步萎缩,同时下一代的SONET和SDH设备也会相应地增长。   预计光网络市场将会从2002年的100.1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120亿美元。按以往经验,2004年的反弹增速将会低于2000的增长速度。   不同的设备增长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预计下一代SONET和SDH将会出现最强劲的复合增长率,从2002年到2007年每年平均增长17%。DWDM也将以11%的年复合增长率紧随其后,光交叉连接设备以9%的增长率排名第三。   数字交叉连接和传统的SONET和SDH设备将会在2002年到2007年这段期间里逐步丧失其市场价值。传统的SONET和SDH设备市场将会以38%的复合速率下降,同时DXC也会以5%的速度下降。在两种设备下降的同时,下一代SONET和SDH设备将会取而代之。   另外,根据Insight Research一份新的市场调查报告显示,随着Verizon和其他电信公司对宽带铺设的速度加快,对SONET/SDH系统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加.   Insight Research在这份关于《光网络:DWDM与SONET2003-2008》的市场分析报告中指出:运营商将会逐步地恢复对网络的基础投资,估计最早可能2003年的第四季度就会开始。其实早在2001年运营商逐步减少资本支出时,有宽带需求的终端用户数量就一直持续增加,虽然目前运营商通过现有网络的剩余带宽能满足用户对宽带的需求,不过这只是权宜之计,如今,美国政府已改变了策略,鼓励本地运营商继续进行投资,这对运营商来说是一强心剂,纷纷计划对其网络进行重新的投资,Insight Research预计这将导致光设备市场出现真正的增长。该公司预计从2003年到2008年SONET/SDH终端市场将出现50%的年复合增长率,光纤光缆市场也将出现18%的复合增长。   Insight Research认为近期UNE-P政策的出台是导致本地运营商二次投资的重要原因,而本地接入是推动整个电信行业发展的火车头,预计运营商最优先考虑升级的是城域网中的SONET/SDH设备。   这其中发展速度最快的就属SONET/SDH中的多服务供应平台(MSPP),该市场2002年公布营收比2001年增长了25%达到14亿美元。IDC的最新研究显示,最早在本年底,多服务供应平台市场将成为新一代光纤网络领域最大的部门。   IDC 旗下光纤网络部 (Optical Networks) 的高级研究分析师 Sterling Perrin 表示,“在三年的时间中,一个从加州开始起步的市场部门现已成长为新一代光纤网络的基础。继续进军多服务供应平台市场仍可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IDC 预测,2003 年期间全球多服务供应平台市场的营收将接近16亿美元,至2007年底将增长至32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8%。   多服务供应平台是最新的网络成分,主要基于新一代的 SONET/SDH 技术,并设计用于取代营运商网络中传统的 SONET/SDH 分插多路复用器 (add/drop multiplexers)。就在其它部分光纤领域衰落之时,数项因素却联合推动了多服务供应平台市场的发展。这些因素包括:   * 背离新兴地区电信营运商 (CLEC) 并回归现有电信运营商的市场转变对多服务供应平台的发展有利,因为基于 SONET和SDH 技术的多服务供应平台对现有运营商的吸引力最大。   * 数据流量的持续增长和针对数据服务的增强的策略焦点将促使运营商选用多服务供应平台,而非传统的SONET/SD分插多路复用器。多服务供应平台价值体现的关键是其相比传统的SONET/SDH设备更有效、更廉价地处理数据流量的能力。   * 传统的电信厂商致力于将多服务供应平台推向市场,从而使他们现有的营运商客户制定转向多服务供应平台市场的决策看来更加安全。   * 多服务供应平台具有全球范围的吸引力。尽管该产品最初是在北美电信产业繁荣之时推出的,但其厂商2002年期间所产出的营收的64%来自北美以外的国家。   这些调查结果包含在IDC一份题为《2003年至2007年期间全球多服务供应平台市场的预测和分析》的最新报告中。这份研究报告预测了多服务供应平台设备从 2003 年到 2007 年五年期间的营收增长机会,并根据地理位置将多服务供应平台市场进行了划分。此外,该研究报告还确定了2002年度全球和北美市场中占据领先市场份额的公司。   2、光交换市场将在2004年恢复增长   根据Pr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财经 > 市场/行业分析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