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货币金融学》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318426 上传时间:2024-07-01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金融学》参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货币金融学》参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货币金融学》参考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货币金融学》参考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货币金融学》参考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货币金融学参考答案第一章参考答案一、关键概念1金银铸币制,就是指由国家统一铸造,具有一定重量和成色,铸成一定形状并标明面值的金属货币。2代用纸币,又称兑现纸币,就是指以纸张为币材印成一定形状,标明一定面额的货币。持有这种货币可随时向发行银行或政府兑换成铸币或金银条块,其效力与金属货币完全相同。3信用货币,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信用货币是指由借贷行为而产生的各种信用凭证,如商业票据、银行券、纸币和政府债券等;狭义的信用货币,又称不兑现纸币,是指货币本身价值低于货币价值,并不能与贵金属兑换的具有普遍接受性的货币。4电子货币是指使用电子计算机系统进行储存和处理的存款货币。5价值尺度,又称价值单位、

2、价值标准、计算单位或记账单位。货币是一种尺度,一种单位,可以衡量所有商品和劳务的价值,从而使其可以方便进行比较,这就是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6流通手段,当货币在商品交易中起媒介作用时,就是发挥流通手段职能。7支付手段,就是指货币充当延期支付的标准。8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而处于静止状态时,就发挥贮藏手段的职能,或者说价值贮藏或财富贮藏。9世界货币,是指随着对外经济往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货币必然要越出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10货币的一般定义:货币就是在商品或劳务的支付中或债务的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11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是指迅速转换成现实购买力或现款而不致遭受名义价值损

3、失的能力。12狭义货币,是指立即可以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它强调的是货币的流通媒介或支付职能。13. 广义货币,是指在狭义货币基础上加上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它强调的则是货币的价值贮藏功能。14货币制度,简称币制,就是指国家为了适应经济的需要,以法律形式所确定的货币发行和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15本位币和辅币:本位币又称主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是用于计价、结算的惟一合法的货币。辅币是主币单位以下的小额通货,供日常零星交易与找零之用。16货币流通规律,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17金银复本位制,是指金和银两种货币金属同时流通,都作为本位币材

4、料,均可自由铸造,均为无限法偿,均可自由输出入国境的一种金属货币制度。根据金、银兑换比例的确定方式,复本位制又可分为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和跛行本位制三种类型。18无限法偿,即无限制偿付能力,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无论每次支付数额如何大,无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支付的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19劣币驱逐良币律,即“格雷欣法则”,是指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良币)必然会被人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劣币)则充斥市场,最后的结果是流通界只有一种货币在流通现象。20金块本位制,又称生金本位,是指国内不直接流通金币,银行券只能有限兑

5、换金块的金本位制。21金汇兑本位制,也叫虚金本位制,是指没有金币的铸造与流通使本国货币依附于某一外国货币的一种殖民地或附庸国的货币制度。二、判断题1、对 2、错 3、对 4、对 5、错 6、对 7、错 8、对 9、对 10、对 11、错 12、错三、单项选择题1.C 2.B 3.B 4.A 5.D 6.A 7.B 8.D 9.D 10.B四、多项选择题1.ACDE 2.BC 3.ABCDE 4.ACD 5.ABCDE 6.BC五、简述题1简述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观。马克思对于货币起源的分析是从商品的内在矛盾着手的。他从是商品为什么成为货币、商品通过什么成为货币、商品怎样成为货币这三个问题进行剖析,

6、指出货币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产生的。由于商品的内在矛盾,商品的价值必须要由货币来表现和衡量;通过等价交换,商品的私人劳动就转化为社会劳动;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四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一种普通商品从最简单最不显眼的样子一直发展到炫目的货币形式。 2、什么是信用货币?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产生的机理和过程是什么?信用货币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信用货币是指由借贷行为而产生的各种信用凭证,如商业票据、银行券、纸币和政府债券等;狭义的信用货币,又称不兑现纸币,是指货币本身价值低于货币价值(面值),并不

7、能与贵金属兑换的具有普遍接受性的货币。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产生的机理就在于信心和信用。因为对于个人来说,人们深信这些货币能用来交换有用的商品和服务;人们之所以认定这些货币有价值,完全是因为法律和传统的缘故,加上多少年来的生活经验。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法定货币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成功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从而避免了物物直接交换的局限性。从历史观点看,信用货币是金属货币制度崩溃的直接后果。此外,信用货币的产生也有其经济发展的内在根源。政府和金融机构根据经验发现,只要纸币发行量控制适当,社会大众对纸币和政府保持信心,则法定货币并不需要十足准备。 3、什么是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马克思货币流通规律是指流通中

8、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在当今的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这一规律表述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相对于货币数量成正比变化,即货币数量多了,物价相应上涨;货币数量少了,物价相应下跌。4、货币发挥贮藏手段职能的意义是什么?在不同的货币制度下,货币发挥贮藏手段职能的方式和意义是不完全相同的。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发挥贮藏手段职能其重要意义在于它具有“蓄水池”和“排水沟”的功能。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人们贮藏价值的方式除了少量的金银以外,更多地是以银行存款或手持现金的方式。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这些方式也同样具有储存和积累价值的作用。但从整个社会角

9、度来看,则并不意味着有对应数量的真实价值退出流通过程静静不动。因为个人未享有的商品和劳务却通过各种方式被用于生产、流通、基本建设过程之中,而不像古老储存形态那样,退出经济活动过程。这种变化体现了社会的进步。 5为什么说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带来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在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时,以信用方式买卖商品,就会使债权债务关系错综复杂,构成一条支付链,一旦一个环节失灵,不能如期支付,就会引起连锁反应,使许多人都不能支付,便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这就增加了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因此,在货币广泛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当今社会,必须重视宏观调节。6简述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与意义。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是金融

10、资产流动性的强弱。流动性程度不同的金融资产在流通中周转的便利程度不同,从而对商品流通和各种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其意义在于:可以科学地分析货币流通状况,正确地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及时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7、历史上,货币制度演变的大体趋势是什么?在历史上,各国采取的货币制度因时因地而异,演变过程也不完全一致。但其演变的大体趋势还比较明显,即由银本位金银复本位金本位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纸币本位制)过渡。8、举例说明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律?劣币驱逐良币,又称“格雷欣法则”,它是指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良币)必然会被人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而实

11、际价值较低的通货(劣币)则充斥市场,最后的结果是流通界只有一种货币在流通。这一规律曾在欧美国家的货币史上有所体现。1791年,美国建立金银复本位制,金银的法定比价为115,同时法国的比价为115.5,这说明,美国银价偏高,法国则金价偏高。于是投机活动产生了,人们可以在美国取得1盎司黄金,把它输送到法国去换成15.5盎司的白银,然后又将15盎司的白银运回美国,在美国购买1盎司黄金,就净赚0.5盎司的白银,扣除运输费用,还是有利可图。这样不断循环往复的结果,美国流通的都是银币,法国流通的都是金币 。 9、简述金币本位制的基本精神及其意义?金币本位制是最典型的金本位制,是一种稳定的货币制度。它是以黄

12、金为本位币材料,流通金铸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其基本精神体现在三大自由,即金币可以自由铸造或熔化,可以自由输出输入国境并自动取得国际货币职能,银行券按面额可以自由兑换金币。其意义在于,金币本位制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物价和国际收支的能力。10、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有哪些特点?信用货币本位制即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也叫纸币本位制,是指以不兑现的纸币为本位币,不规定含金量也不可兑换黄金的一种货币制度。其特点是:(1)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货币的发行不以金银为保证,而是依据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由银行系统垄断发行;(2)信用货币都是通过信用程序投入到流通领域。无论是现金货币还是存款货币,都是银行贷款

13、的结果。货币发行量的大小,不再受金准备的限制,而主要受制于货币当局调控经济和实施货币政策的需要;(3)国家对货币进行宏观调控已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由于信用货币制度本身具有较大的盲目性,银行放款的过多或过少,都会使商品的价值不能得以实现。因此,必须由国家对信用活动加以控制,以保持适度的货币供给量,因而这一制度又称“管理本位制”。 六、论述题1论述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关于货币职能的不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货币的职能概括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早产生的货币的基本职能,其它三个职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西方经济学家则

14、用交换中介、价值标准、延期支付标准、财富贮藏手段来表述。表面上看,两者只是措词和排列顺序有所不同,但实质上内涵也有差别。(1)价值尺度。货币为什么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马克思的解释是基于其劳动价值学说,商品之所以能作为价值相互比较,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而用货币所表示出来的比例正是生产它们的劳动耗费的比例。而西方经济学中的价值标准,则是建立在货币名目论基础上的,他们强调货币只是计量商品价值的一种符号,而货币之所以成为货币,与货币本身的价值无关。(2)流通手段。马克思所说的流通手段与西方经济学的交易中介职能从含义上没有区别,可以概括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但是,在与价值尺度、价值标准的关系上有所不同。

15、马克思认为:流通手段与价值尺度是相互独立的,价值尺度是先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而存在的。西方经济学认为,货币交换中介职能与价格标准职能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其思路是:信用货币本身没有价值,只有进入流通以后才有价值,货币发挥价值标准职能,是在货币发挥交换中介职能过程中同时完成的。(3)支付手段。马克思经济学中的支付手段,主要是从货币充当延期支付的标准这个意义上来阐述的。西方经济学中的延期支付标准,是把凡是一切具有时间间隔的货币收支都视为货币发挥延期支付标准的职能。(4)贮藏手段。马克思分析的贮藏形式是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以贮藏金银这种方式来作为积累和储存价值的典型模式。而在现代西方,

16、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人们贮藏价值的方式除了少量的金银以外,更多地是以银行存款或手持现金的方式。2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如何理解这些要素?货币制度,简称币制,就是指国家为了适应经济的需要,以法律形式所确定的货币发行和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货币制度主要有货币材料和货币单位,流通中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准备制度等要素构成。(1)规定货币材料, 确定何种金属作为货币的币材,是整个货币制度的基础。选择不同的货币金属,就构成不同的货币本位制度。现在各国都使用不兑现的无价值的纸作为货币币材,则称为纸币本位或不兑现本位制。(2)确定货币单位,就是规定货币单位的名

17、称和货币单位的币值。货币单位的币值在不同的货币流通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含义。在铸币流通时,货币单位的币值就是指单位货币所包含的货币金属重量;当兑现纸币流通时,确定币值就是规定本国货币的含金量含银量,或是确定本国货币与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的货币(如美元)的固定比价;当不兑现的纸币即信用货币流通时,确定币值实际上就是维持国内物价水平以及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比价的稳定。(3)各种货币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本位币与辅币具有不同的特征。而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分为现金货币和存款货币。现金货币,来源于早期的银行券和政府纸币,其发行权目前大多由各国的中央银行所垄断,现金货币中的本位币与辅币的名义

18、价值都高于其实际价值,无限法偿与有限法偿的界限也不同于过去。存款货币,特别是能够签发支票的活期存款,其发行、创造、流通、消灭的程序则完全是与银行的业务经营活动及中央银行对银行业的管理结合在一起。(4)建立准备制度,包括黄金准备制度和外汇准备制度。金属货币制度中,黄金准备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国家的黄金储备,保存在中央银行或国库,用途有:作为兑付银行券的准备金;作为货币量调节准备金;作为国际支付准备金。现代的黄金准备制度已经没有前两方面的用途了,只是形成国家储备中的黄金储备,作为国际支付的最后手段,用于国际购买、国际支付和国际转移等。外汇准备制度是指作为国际支付和结算手段的外汇必须集中保存在中央银

19、行或国库的制度。建立国家的外汇储备,以用于国际交往的需要和平衡国际收支等 3如何理解马克思的货币本质。马克思是从商品价值表现形式的演变过程中系统地揭示出货币的本质,概括为: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并能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其分析是:(1)货币是商品。马克思认为,货币是从商品界分离出来的,来源于商品。货币与普通商品有共性,都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都是人类劳动的结晶。货币是在交换过程中逐步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2)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货币与普通商品相比,其特殊性在于,货币是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特殊商品,是社会劳动的物化形式,它以自己的自然形式作为其他一切商品的等价形式

20、,即把自己作为反映其他商品的一面镜子。其一般等价物作用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或工具,二是具有与其他一切商品直接相交换的能力,成为一般的交换手段。这两个方面的作用,实质上是货币直接代表社会劳动这一本质特征从不同侧面的反映。(3)货币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马克思指出,货币不是自然物,而是代表着一种社会生产关系。考察这种关系,就要从商品经济中货币所体现的“商品生产一般”这样的抽象角度去理解。商品与货币关系的背后,反映的是各个商品生产者各自按社会的客观比例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生产关系,反映产品由不同所有者所生产、所占有、并通过等价交换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的生产关系。第二章参

21、考答案一、关键概念信用: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这是信用被普遍接受的含义。信用工具:信用工具是证明相关主体之间债权债务关系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凭证。高利贷:以极高利息为特征的信用形式。金融:狭义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即通过信用形式,主要是通过银行信用,对货币资金的调剂。广义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金银的买卖等有关的各种经济活动。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进行商品交易时,以延期支付或预付形式提供的信用。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是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提供的信用。国家信用:国家信用是以国家为主体筹措或运用资金的信用活动

22、。消费信用:消费信用是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是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股份公司。二、判断题1.对 2.错 3.对 4.对 5.错三、单项选择题1.B 2.A 3. A 4.D四、多项选择题1.ABC 2.BCD五、简述题1.如何理解信用的本质?答:从本质上看,信用是在不同的经济主体之间进行的一种资源有偿再分配活动。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偿还和付息是信用最基本的特征;信用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信用是价值单方面的转移,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2. 不兑

23、现信用货币制度条件下,货币流通与信用的内在联系有何表现?答: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取代了金属货币流通制度,货币流通与信用活动的内在联系有了质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信用货币都是通过银行贷款的程序投放到流通中去的。货币是在银行信用活动基础上产生并与其债权债务关系的消长相一致。流通中要求追加新的货币,也要借助于银行信用关系来实现。六、论述题试述在信用关系和信用活动的普遍存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信用对经济的积极意义和推动作用?答:信用关系和信用活动的普遍存在,对现代经济具有积极意义。信用对现代经济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信用活动实现资源再分配商品货币关系的普遍存在,

24、会带来资源在时间与空间分布上的不均衡,在一定的时期内,一些经济主体的资源可能处于闲置状态,而另一些经济主体可能暂时缺乏急需的货币或商品。信用活动可以起到蓄水池的作用,使暂时闲置的资源以实物形态或货币形态集中起来,再通过货币使用权的重新分配,促使社会资源合理流动。信用的资源再分配功能的主要特点是:(1)信用机构与不断创新的信用工具为闲置资源的聚集提供了保障。同时,也实现了短期闲置资源的连接。(2)信用活动可以转换资源的性质,从消费性资源转换为积累性资源。2.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广泛的信用活动可以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具体表现在:(1).现代经济中的信用活动越有效,越有利于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同时,

25、加快商品、货币的流通速度,有效地促进交换和消费的扩张。(2)信用交易方式的产生可以推动消费,有助于商品价值的迅速实现。(3)信用的特点决定了债务人必须还本付息,因此,通过信用活动进入生产领域的资源必须慎重选择资源利用效率更高的投向,客观上提高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3.节约流通费用(1)节约货币流通费用。借助于现代信用机构和信用制度体系,大量的交易活动可以通过转账结算等方式完成交易,从而节省了与现金结算有关的各种费用。在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汇票、支票、银行卡等信用工具,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职能,也有效地控制了现金的制作、保管、运输等费用。(2)节约商品流通费用。信用交易缩短了商品的销售

26、过程,因而也就减少了商品储存、保管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商品流通费用,也就加速了资金周转过程,这些都会促进社会再生产的发展。4.信用是宏观调控手段信用对国民经济有着广泛的影响。因此,政府部门可以充分利用各种信用手段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进行宏观调控,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1)对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调节。在现代信用制度下,政府可以通过调节信用规模的扩张与收缩,达到调节货币供给量的目标,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银行信用的派生功能使信用调节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功能更为明显。例如,当通货膨胀危险出现时,政府可以利用货币和信用制度制定或调整经济政策,通过收缩信贷资金规模,减少货币供应量。

27、反之,当出现通货紧缩时,可以通过增加信贷资金投放规模,配合其他经济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增长。(2)对产业结构的调节。政府可以通过不同的经济政策,影响信贷资金流向,对不同的产业施加不同的影响,帮助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例如,对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产业,或影响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瓶颈产业,可以通过政策的调整鼓励信贷资金的投放,推动这些产业的发展。5.通过信用影响国际收支政府相关部门可以通过调节本国国际信用的方向和规模,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保证对外经济协调发展。例如,在其他政策措施的配合下,可以利用国际间的政府信用,通过国际金融市场,调节国际资本流入或国内资本流出,达到影响国际收支的目的。国际间

28、金融机构信用也有类似的作用。第三章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利息:利息是与信用相伴随的一个经济范畴。它是指债权人贷出货币或货币资本而从债务人手中获取的超过本金部分的报酬。2、利率:利率即利息率的简称,是指用百分比表示的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本金的比率。3、单利:单利是指在计算利息额时,不论期限长短,仅按本金计算利息,所生利息不再加入本金重复计算利息。其计算公式为:IPin4、复利:复利是指计算利息时,要按定期限,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再计算利息,逐期滚算,俗称“利滚利”。其计算公式为:SP(1十i)n5、基准利率: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所谓起决定作用的意思是:这种利率变动,

29、其它利率也相应变动。从理论上来说,基准利率应该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无风险利率。6、利率的风险结构:期限相同的金融资产因风险差异而导致的不同利率称为利率的风险结构。7、利率的期限结构:在金融市场上,品质(风险、流动性、税收等)基本相同但期限不同的债券其利率水平也往往不同,这种差异我们称之为利率的期限结构。8、收益的资本化:任何能够取得收益的东西,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倒推出它的资本金额,这就是收益的资本化。9、利率对储蓄的替代效应:一般将储蓄随利率提高而增加的现象称为利率对储蓄的替代效应。替代效应表示人们在利率水平提高的情况下,愿意增加未来消费储蓄,来替代当前消费。这一效应反映了人们有较强

30、的增加利息收入从而增加财富积累的偏好。10、利率对储蓄的收入效应:一般将储蓄随着利率提高而降低的现象称为利率对储蓄的收入效应。收入效应表示人们在利率水平提高时,希望增加现期消费,从而减少储蓄。这一效应反映了人们在收入水平由于利率提高而提高时,希望进一步改善生活水准的偏好。二、判断题1、错 2、错 3、错 4、对 5、对 6、错 7、对 8、对 9、错 10、对三、单项选择题1、C 2、B 3、B 4、A 5、A 6、B 7、D 8、B 9、C 10、D 四、多项选择题1、A C 2、A B C D 3、A D 4、B A 5、A B C 五、简答题1、什么是基准利率?它起什么作用?答:基准利率

31、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所谓起决定作用的意思是:这种利率变动,其它利率也相应变动。从理论上来说,基准利率应该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无风险利率。一般来说,利息包含对机会成本的补偿和对风险的补偿。利率中用于补偿机会成本的部分往往是由无风险利率表示。在这个基础上由于风险的大小不同,风险溢价的程度也千差万别。相对于千差万别的风险溢价,无风险利率也就成为“基准利率”。在实际当中,基准利率还有另外一种用法。传统上,西方国家所说的基准利率一般是指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但现在已经有所变化,各国也不尽相同。美国主要是联邦储备系统确定的“联邦基金利率”。欧洲中央银行则发布三个指导利率:有价证券回

32、购利率、央行对商业银行的隔夜贷款利率和商业银行在央行的隔夜存款利率。我国中央银行体制建立以后,为充分发挥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作用,正尝试实行以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的利率体制。货币当局发布的这些利率,对于诱导市场利率的形成具有关键意义。2、利率的主要种类有哪些?答:利率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根据计息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单利和复利。根据利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可以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根据借贷期限内利率是否能调整可以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根据利率制定和形成的主体可以分为市场利率、官定利率和行业利率。根据利率的作用和影响的不同可以分为基准利率和普通利率。3、什么是利率的期限结构?运

33、用期限结构理论解释为什么收益率曲线会有不同的形状?答:在金融市场上,品质(风险、流动性、税收等)基本相同但期限不同的债券其利率水平也往往不同,这种差异我们称之为利率的期限结构。利率的期限结构可以形象地以收益率曲线表示出来。利率的期限结构是由投资者对未来利率、尤其是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期决定的。在自由套利的情况下,长期利率由现时短期利率和预期未来短期利率决定的。当投资者预期未来短期利率上升时,作为现时和未来短期利率平均数的长期利率就会高于现时的短期利率,从而形成上升的收益率曲线;当投资者预期未来短期利率下降时,长期利率就会低于现时的短期利率,从而使收益率曲线下降;当投资者预期未来短期利率与现时的短期

34、利率持平时,就会形成一条水平的收益率曲线;如果投资者预期未来短期利率先上升后下降,那么就会形成一条先升后降的收益率曲线。4、什么是利率的风险结构?导致利率风险结构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答:期限相同的金融资产因风险差异而导致的不同利率称为利率的风险结构。导致利率风险结构的主要原因有:第一,违约风险。违约风险是债券的发行者不能支付利息和到期不能偿还本金的风险。企业债券或多或少都会存在违约的风险,而国债的违约风险很小。由于企业债券的违约风险较大,因此债券的持有者就必然要求更高的利率,这是对其承担更多风险的补贴,称为风险升水。第二,流动性风险。流动性的差异也是造成相同期限的不同债券之间利率不同的一个重要原

35、因。流动性较差的债券其利率水平一般较高。第三,税收因素。投资者在进行债券投资时,更关心的是税后的预期回报,而不是税前的预期回报。所以,如果一种债券可以获得税收优惠,就意味着这种债券的预期回报率会上升,因此,其利率就可以低一些。5、试述决定和影响利率水平的各种因素。答:马克思认为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因此,认为利息率主要是由平均利润率和借贷资本供求关系这两个因素决定的。此外,法律、人们的道德观念、传统习惯等对利率也有影响。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分析了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市场利率决定和变动的一般规律,以及利率变动的影响因素。根据马克思利率决定理论,以及现代世

36、界经济的特点,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还有:风险程度、国际利率水平、国家经济政策、物价水平等。6、马克思是如何分析揭示利息本质的?答:马克思是通过分析利息的来源来揭示利息的本质的。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利息指出:“贷出者和借入者双方都是把同一货币额作为资本支出的。但它只有在后者手中才执行资本的职能。同一货币额作为资本对两个人来说取得了双重的存在,这并不会使利润增加一倍。它所以能对双方都作为资本执行职能,只是由于利润的分割。其中贷出者的部分叫利息。”通过对利息来源的剖析可以看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它体现了借贷资本家与产业资本家共同剥削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在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利息的来源

37、主要是体现国民收入或者社会财富的增殖部分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所进行的再分配。7、简要说明西方利率理论中古典利率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与借贷资金理论的异同。答:西方的利率决定理论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二是凯恩斯学派的流动性偏好理论,三是新古典学派的借贷资金理论。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利率决定的理论全都着眼于利率变动与供求关系的对比,但观察的角度则各不相同。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认为,利率决定于资本的供给与需求。资本的供给来源于储蓄,储蓄取决于“时间偏好”、“节欲”、“等待”等因素。资本的需求取决于资本的边际生产率与利率的比较。储蓄与投资的均等决定均衡利率。均衡利率不受任何货币数量

38、变动的影响,储蓄与投资都是实物性的,因此利率为实物利率,或称自然利率。凯恩斯认为利率是放弃流动偏好的报酬,是一种纯货币现象,利率与实质因素、节欲和生产率无关,因此利率就不是由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来决定,而是由货币市场的货币供求关系来决定,利率的变动是货币的供给和货币的需求变动的结果。凯恩斯认为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关系,货币供给为外生变量,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货币需求则是一个内生变量,由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决定。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公众愿意持有货币资产的一种心理倾向。借贷资金理论认为,在利率决定问题上,古典利率理论肯定储蓄与投资的交互作用是对的,但完全忽视货币因素则是不妥当的。凯恩斯学派完全否定实物因

39、素(节欲和生产率)的存在是不对的,但它指出的货币因素对利率的影响则是可取的。因此应该将货币因素和实物因素统一起来加以综合分析。其基本主张是:利率为借贷资金的价格,借贷资金的价格决定于金融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关系。而借贷资金的供求既有实物市场的因素又有货币市场的因素,既有存量又包括流量。8、利率发挥作用的条件是什么?答:要使利率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利率市场化。利率的作用能否发挥出来,发挥到什么程度,与利率管理体制是否合适密切相关。很多国家都曾在不同时期在不同程度上运用不同的手段对利率实施过管制,但从20世纪70年代未80年代初开始在国际范围内形成了一股利率自由

40、化的潮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验都表明,当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只有通过放松利率管制,从制度上保证利率的灵活变动和结构合理化,才能充分发挥利率的功能,这就要求国家(通过中央银行)只能够采取经济手段间接作用于利率,而不能依靠强制力量和行政手段直接规定、限制利率。2、资金借贷双方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主体利率是通过利益机制的传导而发挥作用的,只有资金的借贷双方都是具有健全的利益驱动和风险约束机制的法人主体,它们才会对利率变化信号做出灵敏的反应,相应调整自己的经营和投资行为。3、完善的金融市场 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是以金融市场的存在为前提,并且只有市场上有足够多的买者和卖者,

41、有充足的交易对象资金,金融资产的种类和数量有了一定的规模,利率杠杆才会有广阔的作用天地。 六、计算分析题1、假定一项工程需要10年建成。有甲、乙两个方案。甲方案第一年初需要投入5 000万元,以后9年每年年初追加投资500万元,总计9 500万元。乙方案是每一年年初投入1 000万元,共计1亿元。试比较两个方案的优劣。答:从投资总额来看,甲方案少于乙方案;但从资金占压的时间来看,乙方案似较甲方案好一些,但是单纯从这样的角度来看,还说不清楚,第一年的投入甲方案虽明显大于乙方案,第二年以后每年的投入,乙方案又大于甲方案。现值的观念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假定市场利率为10,分别将甲、乙方案各年投资额

42、的现值计算出来,就可以看出来,采用乙方案较之甲方案,投资成本可以节约1 000万元。其主要原因在于甲方案初始投入的5 000万元其现值就是5 000万元。2、如果你刚刚中了100万元的福利彩票,该彩票将分5年向你支付20万元(免税),你真能获得100万元吗?答:由于货币的时间价值,明年的20万元和今天的20万元是不等值的。将这5年的现金流分别乘以相应的贴现因子,计算出现值然后相加,在利率大于零的情况下,贴现因子肯定小于1,因此计算出来的现值总额肯定就会小于100万元。七、论述题1、利率的经济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题要点: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利率的影响是相当广泛的,利率的作用也体现在经济生活

43、的多个方面。无论是在宏观经济学中,还是在微观经济学中,利率都是经济模型里最主要的、不可或缺的变量之一。利率作为借贷资金的价格在经济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上进行考察。从微观角度考察,利率的经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财富分配,2、激励与约束。从宏观层次上看,利率是宏观经济的重要调节杠杆,要理解这一点,需要考察利率与消费、储蓄、投资及资源配置等的关系。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把社会资源分配给效率较高的企业,这种调节从总量上看是抑制社会对资源的总需求;从结构上看是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以达到最优的资源组合。同时,应注意利率杠杆的特点:它首先是市场形成的,然后在一定程度上

44、又可为货币当局所左右,这样,利率的调节过程就有较为复杂的一面:既涉及货币领域与实际经济领域的配合,又涉及多个经济主体(如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工商企业等)的相互作用,还涉及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相配合等。2、我国实施管制利率的原因是什么?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你是如何看待的?答题要点: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的利率基本上属于管制利率类型,其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政府采取了系列严格管理措施,其中也包括利率管制。物价基本稳定后,人民银行总行统规定各种贷款利率的最高限;同时,对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实行不同的存贷款利率,以配合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随着生产资

45、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建立,管理利率的做法进一步强化,成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特征是:利率档次少、利率水平低、利差小、管理权限高度集中。从19571978年间,20年时间里只对利率进行过两次调整。直至经济体制改革后,这种局面才有所改变。近年来,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利率水平;放开同业拆借利率;放开国债市场利率;允许金融机构对贷款利率有一定幅度的浮动权;放开对金融机构外币业务的利率管制等。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利率由市场决定。具体来说,就是逐渐过渡到中央银行不再统一规定金融机

46、构的存贷款利率水平,而是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直接调控货币市场利率,进而间接影响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实现上述目标需要相对较长的过渡时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央行为此确定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路线图”:从货币市场起步,二级市场先于一级市场,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后短期,其中贷款利率先扩大浮动幅度,后全面放开,存款利率先放开大额长期存款利率,后放开小额和活期存款利率。第四章参考答案 一、关键概念1、金融中介机构,是指处在借款人(即资金短缺方)与贷款人(即资金盈余方)之间,为两者提供中介服务的企业,最重要的金融中介机构就是各类吸收存款机构,通常被泛称为银行,如商业银行、储蓄银行等。2、货

47、币市场基金,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创新出来的一种新型金融中介机构,向投资者出售股份,然后把资金用于投资货币市场工具,如国债、商业票据等,股份持有者可按其股份价值签发支票。3、单元制银行,是指那些不设立或不能设立分支机构的商业银行,这种银行主要集中在美国。4、政策性银行,是指由政府投资创办的,按照政府的意图与计划从事信贷活动的金融机构,不同于无偿的财政,也不同于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银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种特殊金融机构。5、缺口管理法,是根据期限和利率等指标将资产和负债分成不同的类型,然后对同一类型的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差额,即缺口进行分析管理。二、判断题1错 2对 3对 4错 5对三、单项选择题1.A 2.B 3.C 4.D 5.C 6.B 7 .B 8.C 9.A 10.B四、多项选择题1.ABC 2.BDE 3.ABCF 4.BCEF 5.ABCE 6.ABCDEF 五、简述题 1、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业务,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前提和条件。主要包括自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