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309088 上传时间:2024-07-01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21.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园 林 设 计 理 论主讲:宁崴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园林规划设计教研室绪 论一、概 念1.园 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地形地貌和水体,建筑物和道路,植物和动物等素材,根据功能规定,经济技术条件和艺术布局等方面规定,综合组成的统一体。 园林的两种重要形式:规则式园林、自然式园林2.园林设计就是园林的筹划策略,是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建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涉及前期图纸设计和后期施工设计-造园。3.绿地广义上,绿地就是被绿

2、色植物覆盖的地面。涉及森林、农田、自然草地、园林绿地等。狭义上,专指园林绿地:G1公园绿地: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重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G2生产绿地: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G3防护绿地: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涉及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G4附属绿地: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涉及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 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G5其他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

3、影响的绿地。涉及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 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4.绿化人工栽种植物的过程二、本门课的性质和内容性质: 边沿性强-面广、各学科。 综合性强-综合个学科于一身,研究如何应用艺术和技术手段解决自然、建筑和人类活动之间复杂关系。内容:设计原理、设计布局、设计程序、设计图纸及说明书等。 三、学习设计艺术理论和园林设计的创作方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动手、动脑、多看、多问敢于实践、敢于创新第三章 园林设计的依据与原则 第一节 园林设计的依据一、科学依据 二、社会需要 三、功能规定 四、经

4、济条件 1、科学依据依据相关科学原理和技术规定。如该地段的水文、地理、地貌、水位、封冻线、土壤等,植物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园林建筑和园林工程的设计规范等2、社会需要园林是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与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园林是城市4项基本职能(1933年雅典宪章,工作、居住、交通、游憩)中游憩职能的基地。满足不同年龄、爱好、文化层次所有人的需要。是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本质区别之一3、功能规定广义-改善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狭义-满足人们的需要,涉及游览、休息、健身娱乐活动。如功能分区、各功能区的布局等4、经济条件重要依据和基础条件,涉及设计依据、材料选择、施工管理等。第二节 园林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合用、经

5、济、美观是园林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三者互相依存、不可分割、辩证统一关系。 一方面要考虑合用,另一方面是经济,然后是美观。根据园林的性质、类型、环境不同而各有侧重。一、合用一是因地制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二是其功能适合于服务对象1.因地制宜充足运用原地形条件,先运用后改造。如颐和园的建设,明代就原有地形和水体建园,清代改建,通过挖湖筑山的造园手法建清漪园,后由慈喜该名颐和园。根据功能、景观规定,合理组织空间。例如留园2.适合服务对象不同性质、功能园林的设计手法是有区别的。湛江市儿童公园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二、经济1.使用材料上2.日后管理方面3.直接、间接经济效益上三、美观园林设计要在合用和经济的前

6、提下,尽也许做到美观。美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不可或缺的。园林是艺术,美是其组成部分。第四章 风景园林艺术设计原理园林艺术是园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关于园林规划、设计的理论体系,是美学、艺术、绘画、文学、行为学、心理学、建筑学等多学科理论的综合运用。本章重要讲述园林美学、园林形式美法则、中国传统艺术原理、园林造景艺术手法、园林空间艺术原理和园林色彩艺术构图等。第一节 园林美学概述一、古典美学依附于哲学春秋末期.孔子中国美学理论奠基人统一、和谐、尽善尽美战国.庄子无为、自由物与我的统一汉.董仲舒天地之美阴阳二气协调统一古希腊.毕达哥拉斯美的本质使和谐亚里士多德美是“秩序、匀称

7、、准确”美凡是可以使人得到审美快乐的欣赏对象。审美对象、审美性质、美的本质。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形成一门独立学科各门社会科学(心理学、伦理学、人来学等)和各门自然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的综合运用真、善、美统一于艺术的思想鲁迅。二、现代美学三、园林美学园林美是园林师对生活、自然的审美意识(感情、趣味、抱负等)和优美的园林形式的有机统一,是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高度融合。园林美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是自然美的再现,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高度统一。(一)园林美的属性和特性园林属于五维空间的艺术范畴,有两种提法:长、宽、高、时间空间、联想空间线条、时间空间、平面空间、静态立体空间、动态流动空间

8、、心理思维空间总的来说,园林美是物质与精神空间的总和。涉及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三种形态。(二)园林美的重要内容山水地形美、借用天象美、再现生境美、建筑艺术美、工程设施美、文化景观美、色彩音响美、造型艺术美、旅游生活美、联想意境美第二节 形式美法则景物是由外形式和内形式组成。外形式景物的材料、质地、线条、形态、光泽、色彩和声响等因素构成。内形式是上述外形式按不同规律而组织起来的结构形式或结构特性所构成。形式美具有变移性、相对性、差异性。一、形式美的表现形态1线条美线条是构成景物外观的基本因素,是造园家的语言。不同的线型其性格特性也不同。用直线类组成的图案和道路,表现出耿直、刚强、秩序、规则和理

9、性。弧形曲线则表现柔和、流畅、细腻、活泼。2图形美由各种线条围合成的平面形。规则式和自然式规则式稳定、有序、规律、庄严、有一定的轴线关系和数比关系自然式自然、流动、不对称、活泼、抽象、柔美、随意3体形美由多种界面组成的实体,它给人以更深的印象表现于山石、水景、建筑、雕塑、植物造型等不同景物或相同景物都可以有不同的形态美。4光影色彩美色彩是造型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能引起人们生理和心理感应,从而获得美感。色彩的冷暖和感情,必然引起丰富的联想或精神满足。5朦胧美产生于自然界,是形式美的特殊表现形态。产生虚实相生、扑朔迷离的美感,给游人留有较大的虚幻空间和思维余地。二、形式美法则与应用(一)多样统

10、一法则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过度统一则呆板,疏于统一则杂乱。多样统一原则是其他原则的“统领”。1形式与内容的变化统一规则式和自然式内容与形式容易达成变化统一。混合式中规则与自然的过渡不要太忽然,一般采用用弧形道路进行过渡。建筑的形式与其功能要达成变化统一。2局部与整体的多样统一同一园林中,景区、景点各具特色,但就全园而言,其造型、色彩、风格均应保持基本协调,寓变化于统一整体之中。3风格多样与统一风格因人、因地而逐渐演进形成。具有历史性和地区性,与气候、国别、民族、文化、历史背景有关,同时有深深的时代烙印。杭州聚贤亭静心斋山亭芳秀园亭东莞可园亭4形体的多样统一单一形体统一形体,大小、位置变

11、化多种形体主体的重要部分去统一次要部分,次要部分服从或类似主体,烘托、呼应主题。整体体形去统一各局部体形或细部线条,以及色彩、动势。5图形线条的多样统一指各图形自身总的线条图案与局部线条图案的变化统一。6材料与质地的变化与统一材料选择既要有变化又要保持整体的统一。选择多种材料时,要有主次,切不可等量分布7线型纹理的变化统一着重考虑局部线条纹理与整体线条的协调与变化(二)整齐一律景物形式中多种相同或相似部分之间的反复出现,或是对等排列,其美学特性是发明庄严、威严、力量和秩序感。(三)参差率与整齐一律相对,指各风景要素和要素中的各部分之间,有秩序的变化与组合关系,形成无秩序的秩序,不整齐的整齐。一

12、般通过高低、起伏、大小、前后、远近、疏密、开合、浓淡、明暗、冷暖、轻重、强弱等物规定周期的连续变化和对比。(四)均衡法则均衡感是人体平衡感的自然产物,它是景物群体的各部分之间前后、左右对立统一的空间关系,一般表现为两大类型,即静态均衡和动态均衡。1静态均衡游人视点不动状态下(即景物相对静止),观测景物所表现出的均衡状态。分为对称式和非对称式均衡两种。对称式均衡景物各组成部分为对称关系,表现的理性、庄重。非对称式均衡景物各组成部分之间为非对称关系,但通过位置和体量的解决,仍让给人以均衡之感。解决方法如下:构图中心法:群体景物中有一是突出强调一个实现构图中心,而使其他部分均与其取得相应关系。杠杆均

13、衡法:又称平衡法,通过质量和距离相应不置取得均衡。惯性心理法:又称运动平衡法,根据人的习惯性重心感产生的动势倾向而形成的均衡。2动态均衡游人视点移动状态下(即景物相对运动),观测景物所表现出的均衡状态。运动存在,均衡存在,运动消失,均衡消失。游人在运动过程中欣赏景物要达成均衡状态(五)稳定法则指景物上下部分的关系,涉及稳定的布局和不稳定的布局。(六)对比法则借景物之间形式和内容的对比关系,使彼此的特点更加明显和突出,产生强烈的风景感染力。对比律运用于形体、线型、空间、数量、动静、主次、色彩、光影、虚实、质地、意境等多方面的对比。1适于用对比的场合园林布局中,可以说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存在对比,只是

14、对比的强弱不同而已。特别强调的是入口、景点、建筑等位置。2获得对比的方法水平与垂直对比形体大小对比形体形状的对比色彩与明暗对比空间对比通过空间序列的开合、曲直、明暗、大小的对比,使空间对游人的感觉发生强烈的变化,达成小中见大、豁然开朗、变化万千等效果。疏密对比宽处可容走马,密处难以藏针。无论建筑、树木、山石在不同空间解决上皆应疏密有致,形成对比,方使全园景观变化多端。虚实对比虚予人以轻松,实予人以厚重,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生。如山水对比,粉墙与门窗、月洞门的对比,建筑的墙体与门窗的对比,景物自身与水中倒影的对比,苏州怡园面壁亭的镜借法等等质感对比不同质感的景物搭配对比,可收到强烈的艺术效

15、果。可运用植物与建筑、道路、广场、山石、水体等不同材料的质感形成对比。动静对比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再如动水和静水的布置等。(七)和谐(调和)法则借景物之间共同点的搭配,使各种景物形成统一的整体。在色彩、体形、线条、时间和空间上给人一种和谐感。和谐源自同类景物或不同景物之间。通过相似与近似两个途径取得和谐。1相似协调法形状基本相同的几何形体、建筑体、花坛、树木等,其大小及排列不同而产生的协调感。2近似协调法也称微差协调,互相近似的景物反复出现或互相配合产生的协调感。3局部与整体的协调园林空间中局部景区景点与整体的协调,某一景物的各组成部分与整体的协调。(八)比例法则在

16、人类的审美活动中,客观景象和人的心理经验形成合适的比例关系,使人得到美感,这就是合乎比例了。世界公认的最佳数比关系是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创建的“黄金分割”理论b:a=a:(a+b) ,b=1 a=1.618或a:b=1:0.618 弗帮那奇级数:1、2、3、5、8、13、21、4317世纪法国建筑师布龙台:某个建筑体或景物,只要其自身的各部之间有互相关联的同一比例关系时,好的比例就产生了,这个实体就是完美的。动态比例理论:一个正方形对角线展开的矩形系列,其长宽比是协调的。有共同方向或互相垂直对角线的矩形系列,其长宽比是协调的。现代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提出人体比例模度数列理论。相同与不同景物之间都存

17、在比例局部与全局、景物安排与地形解决、分区规划、种植设计等方面都要考虑到比例。“约十亩之基,须开池者三,余七分之地,为垒土得四,”(园冶相地)北方常绿:落叶=1:3;乔木:灌木=7:3南方常绿:落叶=2、3:1;乔木:灌木=1:1(九)尺度法则尺度一般指反映景物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数比关系,不涉及具体尺寸。尺度是景物和人之间发生关系的产物,凡是与人有关的物品或环境空间都有尺度问题。尺度的分类:不变尺度(合用尺度,辅助标尺):栏杆、扶手、窗台、踏步、桌椅等可变尺度:建筑体量、道路长度等夸张尺度:不变尺度的故意放大或缩小,以达成某种特殊的效果。如台阶等园林中运用尺度规律进行设计的方法1.单位尺度

18、引进法引用人们所熟悉的景物作为尺度标准2.人的习惯尺度法以人体各部分尺寸及活动习惯规律为准,拟定风景空间及各景物的具体尺寸。3.景物与空间尺度法景物与空间环境的尺度相协调与统一4.模度尺设计法运用好的数比系列或被认为美的图形,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作为基本模度,进行多种划分、拼接、组合、展开或缩小等。建筑空间1/10理论:建筑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比景物高度与场地宽度1:31:6地与墙的比例关系墙或绿篱的高度在空间分隔上的感觉规律H30cm时,有图案感,无空间隔离感,多用于模纹。H=60cm时,稍有边界划分和隔离感,多用于台边、建筑边沿的解决。H=90120cm时,具有较强的边界隔离感。H160

19、cm时,具有空间隔离感和封闭感,多用于障景、隔景等。(十)节奏与韵律法则节奏音乐中音响运动的轻重缓急,指节拍的强弱或长短交替出现合乎一定规律韵律诗歌中的声韵和节律,指音的高低、轻重、长短组合,均匀的间歇或停顿,在一定位置上相同音色反复出现节奏与韵律在园林布局上的应用-布局中把节拍和音转换为景物,使同样、相似、有关联的景物在一定位置上反复出现给人以节奏韵律变化的美感。绿篱乔灌木交替配置花坛花期、花色交替变化林冠线、林缘线变化道路起伏、曲折变化踏步与台地交替栏杆喷泉地面铺装地形起伏水面涟漪1.园林中的节奏与韵律构成因素2园林中的韵律设计规则韵律:严整规定性、理智型不规则韵律:自然多变性、感情性半规

20、则韵律:显示前两种的共性连续韵律:一种或多种景观要素有秩序的排列延续,保持相对稳定的距离关系。渐变韵律:连续出现的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有大到小或有小到大的排列。突变韵律:景物以较大的差别和对立形式出现,产生突变的韵律感。交错韵律:两组以上的要素按一定规律互相交错变化。旋转韵律:要素或线条按照螺旋状方式反复连续进行,向上或向左右发展,从而得到旋转强烈的韵律特性。自由韵律:某些要素或线条以自然流畅的方式,不规则但有一定规律地婉转流动,反复延续,出现自然优美的韵律感。(十一)主次法则(主从原理)主次法则重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1主景和配景主景:是某一范围内景观和构图的重点或核心景物,是控制点,是主题

21、或主体所在。配景:陪衬或烘托主景的景观,使主景更加突出,如图1、2、3背景:为主景和配景存在提供条件,同样烘托主景。关系:主景要突出,配景起到陪衬的作用。不能孤立无援,更不能喧宾夺主,所有景观的布置要围绕主景进行。突出主景的常用方法(1)主景升高 把主景至于地势较高处或置于基座上。如红军纪念碑、佛香阁、孤植树等。(2)中轴对称 在主体的前方两侧配置一对或一对以上的配体,主体常在中轴线的终点。 分为绝对对称和拟对称。如故宫博物院内部和天安门广场周边,佛香阁两侧的转轮藏和铜亭,门前植物对植等。(3)轴线和透景线的焦点 规则式-轴线焦点,如道路交叉口 自然式-透景线焦点,如北海白塔(4)环拱水平四合

22、空间的交汇点 也叫动势集中,即四周皆有高于视平线景物所围合起来的构图空间,主景布置在动势集中的焦点上。如杭州西湖的孤山,树林环抱的林间空地等(5)构图的重心位能 即重心解决。把主景置于整个构图的重心上,起到最佳的位能效益。 规则式-几何重心,如人民英雄纪念碑、广场的雕塑等。 自然式-自然重心,如万寿山、佛香阁、自然广场的雕塑等(6)渐变法(渐层、级进) 色彩-由浅级逐渐升至深级 景物-由次要逐渐升到重要,如佛香阁、柏林苏联烈士纪念碑等(7)抑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有一村。即欲扬先抑的手法。如障景的使用,留园入口处的空间解决等。(8)对比解决 即用另一景物的对比,使主景的特点和地位更加突出

23、。如黑松和京桃的搭配。2重要景区和次要景区根据功能和艺术构图把园林提成若干个景区每个景区既独立又互相联系每个景区有自己的主景和配景景区有主次之分,重要景区要突出,次要景区起陪衬和烘托作用全园的主景在重要景区当中第三节 园林空间艺术原理西方把空间理解为一个三向量(长、宽、高)的盒子,从外面看是实体,从内部看就是空间,可以用代数、几何学及物理学进行求证。东方理解空间为不定的、模糊的或有限空间象征为一种宏大的空间概念意念。总之,我们所看到的、所处的、所想象到的都可以理解为空间。园林空间艺术布局是在园林艺术理论指导下对所有空间进行巧妙、合理、协调、系统安排的艺术,目的在于构成一个既完整有变化的美好境界

24、。空间的分类:静态空间相对固定的空间动态空间相对流动的空间一、静态空间艺术布局(一)静态空间的类型按照活动内容:生活居住空间游览观光空间安静休息空间体育活动空间按照地区特性:山岳空间台地空间谷地空间平地空间按照开朗限度: 开朗空间 半开朗空间 闭锁空间 纵深空间按照构成要素: 绿色空间 建筑空间 山石空间 水域空间按照大小: 超人空间 自然空间 密切空间按照形式: 规则空间 自然空间 半规则空间(二)静态空间艺术布局1.风景界面与空间感 局部空间与大环境的交接面就是风景界面,风景界面是由天地及四周景物构成的。2.不同视距的风景感染力视力:人眼看清物体的能力。视距:人眼于物体之间的距离。正常人清

25、楚视距2030cm看到景物细部视距3050m辨认景物类型视距150270m能辨认景物轮廓视距500m能明确发现物体视距12002023m视域、视场、视角、中视线、视平线 最大视场: 水平视角160,垂直视角130 清楚视场: 水平视角45 , 垂直视角30 景物的适宜视距:D=3.5H室内景物适宜视距2H室外景物适宜视距3.7(H-h)景物的适宜视距:D=1.2W适宜视距以H、W数值大者拟定视距为1倍、2倍、3倍H的不同风景感染力,分别是:。意义:设计合适视点位置,拟定景物周边的布局,拟定景物的体量、高度。静态空间尺度规律景物高度与水平空间的宽度关系1:31:6时景观效果最佳。3不同视角的风景

26、感染力平视风景:中视线水平向前-安静、安宁、深远、放松-安静休息区仰视风景:中视线上仰-高度感强烈-1倍h内安排视点-强调景物的高度俯视风景:中视线向下-惊险、满足、自豪、兴奋-风景区、较大公园中应用较多开敞空间与开朗风景:视平线高于四周景物的空间是开敞空间,所见的风景是开朗风景。心胸开阔、壮观豪放。闭合空间与闭锁风景:视线被周边景物所屏障的空间是闭合空间,所见的风景是闭锁风景。亲切、安静感,近景感染力强。纵深空间与聚景:两旁有建筑、密林或山丘等景物的道路、河流、峡谷等形成的狭长空间叫纵深空间;把视线引向端点,这风景叫聚景。有强烈的深度感。4.静态艺术布局的景观组织手法(1)主景与配景(2)借

27、景与障景借景:将视线所及的园外景观组织到园内来“园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俗则屏之,嘉则收之。”(3)对景与添景对景位置上互相相应的景观,通常运用运用环路、水面、大草坪、广场等等开朗空间。添景对景之间设一配景,以丰富对景的画面效果。(4)前景与背景(5)抑景与扬景(6)实景与虚景(7)夹景与框景(8)俯景与仰景(9)透景与漏景(10)藏景与隔景二、动态序列的艺术布局(一)空间的动态序列园林对于游人是一个流动的空间,随着游人运动而变化的风景布局叫动态布局,而游人的运动是沿着游览线有始有终、有规律变化的,风景与游人的相对关系也不断的、有规律的发生变化,对游人构成丰富的连续

28、景观,所以称之为动态(连续风景)序列布局1.园林空间的展示序列(1)一般序列两 段 式:起景高潮三 段 式:起景高潮结束丰富序列:序景起景发展高潮过渡结束(2)循环序列:现代综合性公园多采用主景区领衔,次景区辅佐,多条展示序列环状沟通,以各自入口为起景,以主景区景物为构图中心,以综合循环游憩景观为主线,以方便游人、满足园林功能需求为重要目的来组织空间序列,这已成为现代综合性园林的特点。(3)专类序列:以专类活动内容为主的专类园林有着他们各自的特点。植物园:裸子被子单子叶双子叶动物园:低等动物鱼类栖类爬行类鸟类食草、食肉哺乳动物灵长类高级动物盆景园:盆栽花卉与树桩盆景树石盆景山水盆景水石盆景微型

29、盆景根雕艺术2.园林道路系统布局的序列类型空间序列的展示重要依靠道路系统的导游职能。多种类型的道路体系为游人提供了动态游览条件,因地制宜地园景布局又为动态序列的展示打下基础。园林道路系统的类型3.风景园林景观序列的创作手法风景序列由多种风景要素有机组合逐步展现出来的,在统一基础上求变化,又在变化之中见统一,这是发明风景序列的重要手法。风景序列的构成可以是地形起伏、水系围绕、植物群落或建筑空间,无论是单一的还是复合的,总有头有尾、又收有放,这也是发明风景序列的常用手法。(1)植物景观的序列布局主调、配调、基调植物景观转调的运用:急转调、缓转调急转调-由一个主调立即转为另一个主调,一般急转调出现在

30、道路交叉口位置,如行道树的变化。缓转调-由一个主调逐渐转为另一个主调,一般缓转调出现在景区内部或自然式园林中。( 2 )水体风景序列的起结开合水之来源为起,水之去脉为结,水面扩大或分支为开,水之溪流又为合。用来龙去脉表现水体空间之活跃,以收放变换而发明水之情趣。(3)地形地势风景序列的断续起伏运用地形地势变化而发明风景序列,其景区景点拉开距离,分区分段设立,在游览路引导下,景观断续发展,游程起伏高下,而取得引人入胜、渐入佳境的效果。(4)建筑群组的动态序列布局由于建筑使用功能和建筑艺术的需要,对建筑群体组合的自身及对整个园林中的建筑布局,均应有动态序列的安排。建筑群:入口门庭过道次要建筑主体建

31、筑全园建筑:大门入口次要景区重要景区 4. 空间组织各种空间都有其特点,也有局限性之处,只有把不同空间按艺术规律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半开半合,互相穿插、嵌合、叠加,是空间变化产生一种韵味,收到山重水复的效果。与此同时,通过空间大小、虚实、开合、收放的对比,进一步加强空间变化的艺术效果。(1)空间的分隔: “园林空间隔则深、畅则浅,斯理甚明”-陈从周。使园中有园、景外有景以地形地貌分隔,如万寿山、西堤,杭州西湖苏堤、白堤运用植物分隔,最为常用以建筑和构筑物分隔,如墙、廊、架、桥、亭、堂、楼、阁、轩、榭等以道路分隔,普遍应用的(2)深度和层次a) 尽量选择绝对透视距

32、离大的方向做欣赏方向b) 层次解决,即在主景前后布置前景(近景)和背景(远景)c) 色彩及明暗解决,饱和色调和不饱和色调的运用d) 地形要有起伏,起伏的地形配以各种景物,是之互相穿插、层层推远,富有层次e) 空间互相叠加、嵌合、穿插及贯通f) 对比,通过开合、收放、明暗、深浅、虚实等对比产生层次和深度g) 曲折,“景贵乎深,不曲不深”,但应因地制宜,不可矫揉造作h) 景物,山石、树木等交叉错落布置,产生深度i) 透视原理,短路可采用近粗远细的设计,远景淡、近景浓的方法(二)时间的动态序列1.近、中、远期规划植物是园林布局的重要要素,植物不断生长和发育的特点,使园林景观在几年或长一些时间就要发生

33、变化,所以要考虑到设计布局的近远期效果。2. 季相交替布局把植物景观一年四季中的变化,根据园林布局多种功能的综合规定与节奏结合起来,做出多样统一的安排,叫园林季相构图(布局);而植物的季相变化是一年一度、周而复始的,所以又叫季相交替布局。第四节 园林色彩艺术布局一、相关概念1. 色彩:所有可见波长的色光在视网膜上引起的一切色觉,统称色彩。2. 色相:某一单色光引起的色觉。3. 对比补色、邻补色、邻近色4. 色度:纯度或饱和度。日光光流量为饱和流量,引起的色觉为饱和色彩,被其他光或物体吸取之后,为不饱和的色度。5. 色调:明色调由于被其他光或物体吸取或综合呈现灰色调或暗色调。6. 亮度:各种饱和

34、度相同的色光,对人眼引起的主观亮度。人对亮度的敏感度不同。白天:绿、黄、橙、红、紫;傍晚:绿、蓝、黄、橙、紫、红。依次由强到弱。二、色彩的感觉性质温度感距离感运动感方向感面积感重量感色系橙色系高(强)暖色系接近强烈散射大青色系低(冷)冷色系后远较弱吸取小同一色相色调明色调近前强烈散射大轻暗色调近前较弱吸取小重灰色调退远较弱吸取小重色度饱和近前强烈散射大重不饱和退远较弱吸取小轻亮度亮度强强烈散射大轻亮度弱较弱吸取小重特殊色白色强烈散射大黑色较弱吸取小互为补色接近强烈散射强烈互大绿色冷暖之间园林应用季节变化景深解决不同景区草地花丛水面绿地比较建筑的色彩红色:兴奋、欢乐、热情、活力及危险、恐怖橙色:

35、明亮、华丽、高贵、庄严及焦躁、卑俗黄色:温和、光明、快活、华贵、纯净及颓废、病态青色:希望、坚强、庄重及低贱蓝色:秀丽、清新、宁静、深远及悲哀、压抑紫色:华贵、典雅、娇艳、幽雅及忧郁、恐惑褐色:严厉、浑厚、温暖及消沉白色:纯洁、神圣、清爽、寒凉、轻盈及哀伤、不详灰色:安静、稳重、朴素及悲观、憔悴黑色:肃穆、安静、坚实、神秘及恐怖、忧伤三、色彩的空气透视与色消视空气透视:当光线通过空气的时候,部分波长的色光被散射,使物体固有的颜色发生变化。色消视:视点离景物愈远,景物色彩的亮度和饱和度愈低,最后与天空同色。四、色彩构图的因素自然色彩:地形(地面、山石)水体、天空、植物、动物等人文色彩:建筑、道路

36、、广场、小品等五、色彩构图的解决方法1. 单色解决:各种景物的色彩基本相同,更注重形体的对比。感受:单纯、大方、宁静、豪迈、有气魄。2. 多色解决:色彩丰富。感受:活泼、兴奋、刺激。3. 对比色解决:极其兴奋,动感强烈。运用不好易产生失调或过于刺目,注意使用环境和位置。4. 类似色解决:协调、和缓,给人以柔和、安静之感。六、欣赏植物的色彩搭配1. 补色的运用:效果强烈,气氛热烈。2. 邻补色的运用:由于条件限制,用邻补色布局,也能起到较强烈的效果。3. 冷色与暖色的运用:根据季节变化来布局,色彩与季节、环境相适应,并有改变。4. 白色花卉的运用:调和对比色;和冷暖色一起使用更增强效果。5. 类

37、似色的配合:比单色活跃,更显华丽、富贵。第五章 园林造景技巧第一节 地形、山体、置石、理水一、地形不同的地形地貌反映不同的景观特性,影响着园林的布局和风格,是良好景观和园林造景的基础。师法自然是地形改造的原则,要更精练、更概括、更典型、更集中。地形改造的基本类型:台地式、平面式、丘陵式、自然山水式、微地形解决二、山体(一)假山艺术1.要有宾主: “众山拱状,主山始尊,群山盘互,祖山乃厚”旨在突出群山中的主山和主峰,宾主相得益彰.2.要有层次:“山不在高,贵有层次”层次有三:一是前低后高的上下层次,山头做之字,用来表达高远;二是两山对峙中的峡谷,犬牙交错,用来表达深远;三是平岗小阜,错落蜿蜒,用

38、来表达平远。3.要有起伏 :一座山从山麓到山顶,起伏上升,有山麓、山腰、山肩、山头、山坳、山脚、山阳、山阴之分。山与山之间有宾有主,有支有脉是全局的大起伏。4.要有来龙去脉:有来龙去脉便有一气呵成之势。孤峰不符和地貌形成规律,除非用做园林入口处的对景或障景。5.要有曲折回抱:形成开合收放、大小不同、景观各异的空间境域,与水体配合的艺术效果更强烈。6.要有疏密、虚实:密是集中,疏是分散;实是有,虚是无,当景物密到不透时,便是实,疏到无时便是虚。疏而不见空旷,密而不见拥斥。山为实,盆地为虚;重山为实,距离为虚;山为实,水为虚;有山之壁为实,无山之壁为虚。片石山房假山月影综上所述:宋.郭熙林泉高致“

39、山近看如此,远数里看又如此,远数十里看又如此,每远每异,所谓山形步步异也。山正面如此,侧面又如此,每看每异,所谓山形面面看也。如此是一山兼数百山之形状,可得而不悉呼”,所谓“横当作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 )堆山时,石材不可杂,纹不可乱,块不可匀,缝不可多,要有地方特色,最佳就地取材;造型忌矫揉造作,忌烦琐,忌如香炉蜡烛,忌如笔架花瓶,忌如刀山剑树,忌如铜墙铁壁,忌如鼠穴蚁蛭,力求自然朴素,手法简练。常用石材:太湖石、黄石、英石、石笋、房山石、青石、黄蜡石、大卵石(石蛋)(二)假山在园林中的布局1.把假山作主体建筑的对景解决考虑山的体量时,要连同花木同时考虑,使之与建筑和空间

40、相适应。山与建筑之间应有一定的距离,并在视距范围内布置草坪、水体,形成虚实、垂平两重对比,更显高耸灵秀。主峰切忌正对大厅,应稍偏离,使对景之具有画面布局的意趣。远香堂对面假山2.把假山布置在园地的周边配以花草树木,在布景之余,起到隔断园内外的作用。也起到给人一种山外有山,景外有景的效果,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效果”。3.把假山布置在园的一角,并建以平岗坡坂,把地形的起伏之势,逐渐消失到平洼地。4.把假山“之”字形布置,把园提成互相独立、封闭又有沟通的大小空间,深度感强烈,林泉丘壑之美亦然。5.山水结合的布局。 以山为主,水为辅时,山宜临水面,导致峭壁悬崖,悬葛垂萝与水中倒影,虚实相辅,景色更加深

41、沉。计成.园冶“池上理山,园中第一胜也。若大若小,更有妙境。就水点其步石,山巅加以飞梁,洞穴潜藏,穿岩经水,峰峦飘渺,漏月招云;莫言世上无仙,斯住世之瀛壶也”。如瞻园以水为主,山居辅助,应离水岸有一定距离,用平岗缓坡相连系,山水之间要有过度。如孤山之于西湖。 6.把假山布置于重要出入口对面,筑成丘陵坡坂,向两侧延伸,其上布置树木,林木森森、郁郁葱葱,使园景莫测高深。7.峭壁山。 园冶“峭壁山者,靠壁理也。借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理者相石皴纹,仿古人笔意,植黄山松柏、古梅、美竹,收之园窗,宛然镜游也”,具有三度空间的山石,作二度空间的反映,可产生更浓的画意。三、置石1.特置:亦可称为孤置。特置

42、的山石也称为孤赏石。其形式为模仿自然而作。如避暑山庄的磬锤峰,绍兴的“云骨”等。大部分特置石为峰石,对其形态和质量规定很高,体量宜大,轮廓清楚,或清奇古怪、或浑圆厚重、或倒立或斜偃横卧均可。如太湖石,以瘦、透、漏、皱、丑为品评标准,留园的冠云峰、瑞云峰,杭州的皱云峰,豫园的玉玲珑,瞻园的秀云峰,颐和园的青芝岫等。特置的岩石要有较完整的形象,一般为单块石,也可用两三块或三四块拼合而成,但务须做到天衣无缝,不露一点人工痕迹。凡有缺陷之处,可用攀援植物掩之。特置石要配特置的基座,可规则可自然岩石,以自然岩石多,称之为“盘”。特置石宜上大下小,似有飞舞势。布局中做主景,常做入口的对景、障景、庭院和小院

43、的主景,道路、河流、曲廊转弯处的对景,作厅堂无心画的框景。2.对置:并非对称布置。位置:门庭、路口、道路两侧及桥头等处。岩石的数量、体量及形态上无须对等,可挺可卧,可坐可偃,可仰可俯,只求构图上的均衡和形态上的呼应,而不求对称,给人以既稳定,亦有情的感染。3.群置(聚点):应用多数山石互相搭配点置。配石要有主次,主从分明、层次清楚。配置时宜三不等原则:石之大小不等,石之高低不等,石置间距远近不等。石组配成后石旁可配置欣赏植物。可布置在山顶、交叉路口、大树下、水草旁,还可以与峰石组合在一起。配置方式可分为墩配、剑配和卧配等。4.散置:模仿自然散置的岩石为蓝本,涉及孤置和群置,其艺术规定是“似多野致”。置石多间土坡,可配置植物,或坐卧水边林下。与溪水结合产生了迎流石、抱角石、劈水石、护岸石以及基底石,导致流水的千姿百态。5.山石与其它景观要素的配合(1)与墙面结合明.计成- 园冶:“借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理者相石皴纹,仿古人笔意,植黄山松柏、古梅、美竹,收之园窗,宛然镜游也。”李渔:“筑墙如峭壁,蔽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园林绿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