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1年山东省聊城市郑家中学高二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297679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山东省聊城市郑家中学高二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1年山东省聊城市郑家中学高二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1年山东省聊城市郑家中学高二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1年山东省聊城市郑家中学高二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1年山东省聊城市郑家中学高二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1年山东省聊城市郑家中学高二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从道不从君“从道不从君”这句千古以来曾激励过无数文人士子抱持独立个性与品格的口号,出自荀子臣道。作为口号,这句话挑战君主政治,倡导体制外的独立人格。其精神,是对充溢着民本主义思想元素的古老政治教条的传承和发挥。但需要强调的是,这样的口号和精神既非荀子的发明,也不是荀子的本意。荀子一方面接过了孟子暴君放伐论的旗帜,明确宣称:“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但另一方面又严格界定了君与民的主从身份及地位。称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

2、可见荀子秉承的民本主义主张安政惠民,是以君主对民众的绝对统治为前提和基础的。民众不过是水,而君主则是凌驾其上的舟舆。水是工具或手段,而舟舆才是主体,才是目的。荀子说:“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这最后一句,才是点题:所谓重民爱民,无非是“求其为己用,为己死”。这与西周以来作为统治智慧结晶的敬德保民思想一脉相承。理解“从道不从君”,关键在一“道”字。春秋以来,道在道路、道理含义基础上升华为一个颇具哲学意义且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甚至被称为中国思想传统中最崇高的概念。然而,先秦诸子的

3、“道”具有主观性的终极价值,含摄的乃是最高的政治秩序以及行为与道德的最高原则。这仅限于政术或治道层面,而没有达到政理或政道的境界。对先秦诸子来说,“他们全部思考的是对曾经称为天的权威的道德和政治秩序之瓦解的回应;而且,对于他们所有人来说关键问题并不是西方哲学的所谓真理是什么,而是道在哪里的问题,这是规范国家与指导个人生活的道。”有人将道与真理等量齐观,但我们知道,首先,“道”是主观建构之“路”,其本质是“人道”;而“真理”是客观发现之“真”,具有绝对性和先验性。其次,“道”可以是多元的,可以变化的;而“真理”是唯一的,永恒的。第三,“道”追问“可”与“不可”;“真理”追问“是”与“不是”。荀子

4、之“道”与真理无关,归根结底是超验性的“圣王之道”,就本质而言,在上者乃是君主政治前提下的最高道德原则,在下者则流为具体的安邦治国之道术。在荀子心中,“道”的这种本质属性十分明确。他说:“道也者,治之经理也。”“道者何也?曰:君之所道也。”“道也者何也?曰:礼义辞让忠信是也。”可见荀子的“道”与孔、孟之道一样,属于形下意义的治道,是借助先王的名义而抽象出来的君主政治的一般原则。它不是科学与理性的结晶,而是统治术以及经验的提炼。“从道不从君”是对以君主政治为最高目标的价值认同与道德恪守。先王之道构建了社会的政治秩序,确立了基本的道德伦理原则,明确了个人在宗法人伦关系网络中的名分与地位。“从道不从

5、君”的提出,意味着超越了对具体的君主个人的忠诚,将作为整个君主制秩序与文化象征的君道而不是君主个人奉为终极权威。1.下列对“从道不从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作为口号的“从道不从君”挑战君主政治,倡导体制外的独立人格。B.“从道不从君”的精神,传承和发挥了充溢着民本主义思想元素的古老政治教条。C.“从道不从君”作为精神被推祟,虽不是荀子的本意,但作为口号被提出,却是荀子的发明。D.“从道不从君”的关键在“道”字。春秋以来,“道” 升华为一个颇具哲学意义且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2.下面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荀子主张“安政惠民”,是由他所秉承的民本

6、主义决定的,他并不主张权力回归人民,而认同君主对人民的绝对统治。B.先王之道明确了个人在宗法人伦关系网络中的名分与地位,认可君主政治前提下的最高道德原则。C.“尊重爱民”是指统治者认为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体恤民众,给民众一定的生存空间,让民众心甘情愿为其服务,达到“求其为己用,为己死”的目的。D.荀子一方面接过了孟子暴君放伐论的旗帜,另一方面又严格界定了君与民的主从身份及地位,宣称“天之立君,以为民也”。3.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3分) ( )A.“从道不从君”的观点之所以成了激励无数文人士子抱持独立个性与品格的口号,是因为它符合文人士子的精神追求。B.“从道不从君”超越

7、了对具体的君主个人的忠诚,是对以君主政治为最高目标的价值认同与道德恪守,在今天仍有一定进步意义。C.无论是“主观建构之路”的道,还是“多元的,可以变化的”道,抑或是追问“可”与“不可”的道,其本质都是荀子认为的“人道”。D.先秦诸子思考的关键问题不是西方哲学的所谓“真理是什么”,而是“道在哪里”的问题,说明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参考答案:1.C 2.D 3.C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悲剧与人生的距离朱光潜悲剧中有人生,人生中不必有悲剧。我们的世界中有的是凶灾险恶。但是说这种凶灾险恶是悲剧,只是在用比譬。悲剧所描写的固然也不外乎凶灾险恶,但是悲剧的凶灾险恶

8、是在艺术的锅炉中蒸馏过的。像一切艺术一样,戏剧要有几分近情理,也要有几分不近情理。它要有几分近情理,否则它和人生没有接触点,读来兴味索然;它也要有几分不近情理,否则你会把舞台真正看做世界,看奥塞罗会想到自己的妻子,或者老实递消息给司马懿,说诸葛亮是在演空城计。悲剧和人生之间自有一种不可跨越的距离,你走进舞台,你便须暂时丢开世界。悲剧都有些古色古香。希腊悲剧流传于人间的几十部之中只有波斯人一部是写当时史实,其余都是写人和神还没有分家时的老故事老传说:莎士比亚并不醉心于古典,在这一点上他却近乎守旧。他的悲剧事迹也大半是代远年淹的。17世纪法国悲剧也是如此。拉辛在巴雅泽序文里说:“说老实话,如果剧情

9、在哪一国发生,剧本就在哪一国表演,我不劝作家拿这样近代的事迹做悲剧。”他自己用近代的“巴雅泽”事迹,因为它发生在土耳其,“国度的辽远可以稍稍补救时间的邻近”,这是以空间的远救时间的近。悲剧和平凡是不相容的,而实际上不平凡就失人生世相的真面目。所谓“主角”同时都有几分“英雄气”。普罗米修斯、哈姆雷特都不是你我凡人所能望其项背的,你我凡人没有他们的伟大魄力,也没有他们那股傻劲儿。许多悲剧情境移到我们日常世界中来,都会被妥协酿成一个平凡收场,不至于引起轩然大波。如果你我是俄狄浦斯,要逃弑父娶母的预言,索性不杀人,独身到老,便什么祸事也没有。悲剧的产生就由于不平常人睁着大眼睛向我们平常人所避免的灾祸里

10、闯。悲剧的世界和我们是隔着一层的。这种另一世界的感觉往往因神秘色彩而更加浓厚。悲剧压根儿就是一个不可解的谜语,如果能拿理性去解释它的来因去果,便失其为悲剧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人类的普遍希望,而事实往往不如人所期望,不能尤人,于是怨天,说一切都是命运。悲剧是不虔敬的,它隐约指示冥冥之中有一个捣乱鬼,但是这个捣乱鬼的面目究竟如何,它却不让我们知道,本来它也无法让我们知道:艺术往往在不自然中寓自然。一部红楼梦所写的完全是儿女情,作者却要把它摆在“金玉缘”这个神秘的轮廓里。一部水浒传所写的完全是侠盗生活,作者却要把它的根源埋到“伏魔之洞”。戏剧在人情物理上笼上一层神秘障,也是惯技:梅特林克的普

11、莱雅斯和梅丽桑德写叔嫂的爱,本是一部人间性极重的悲剧,作者却把场合的空气渲染得阴森冷寂如地窖,把剧中人的举止言笑描写得如僵尸活鬼,使观者察觉不到它的人间性。悲剧把生活的苦恼和死的幻灭通过放大镜,射到某种距离以外去看。苦闷的呼号变成庄严灿烂的意象,霎时间使人脱开现实的重压而游魂于幻境,这就是尼采所说的“从形相得解脱”。 (选自我与文学及其他,有改动)15“悲剧把生活的苦恼和死的幻灭通过放大镜,射到某种距离以外去看”一句中“放大镜”和“某种距离”分别指什么?(6分) 16“悲剧和人生之间自有一种不可跨越的距离”,“不可跨越的距离”包含哪些内容?(6分) 17文章题为“悲剧与人生的距离”,请简要说明

12、全文的思路。(6分) 参考答案:15. “放大镜”喻指一定的艺术提炼和加工。“某种距离”是指时间上记载的是古代的事,如果时代较晚,则往往发生在别的国度。(每点3分)16.悲剧描写的内容经过了艺术的加工和渲染,比人生的实际情况更凝练和感人。悲剧的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大都距离观众较远。悲剧的主人公有平凡人缺少的英雄气和伟大魄力。悲剧往往充满神秘色彩,将自然寓于不自然之中。(答出三点给6分。)17.(1)先从悲剧与人生的关系谈起,提出“悲剧中有人生,人生中不必有悲剧”,(2)再说到“戏剧要有几分近情理,也要有几分不近情理”,(3)悲剧和人生之间自有一种不可跨越的距离,(4)再说明艺术往往在不自然中寓自

13、然,(5)最后阐明悲剧使人脱开现实的重压而游魂于幻境。(答出一点给1分,答全给满分)(注意:思路的顺序不能颠倒)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每小题3分,共9分。)数字地球近来媒体的有关报道引起了人们对“数字地球”这一概念的兴趣,那么究竟什么是数字地球呢?为有效研究和解决有关地球的重大问题,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发展和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为代表的地球信息技术,以数字的方式获取、处理和应用关于地球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空间数据。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科学方案和有力措施,增强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与此同时,信息技术革命席卷全球,使人类对

14、地球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的技术手段和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人们设想有关地球的大量的多分辨率的、三维的、动态的数据按地理坐标集成起来,形成一个数字地球。借助于这个数字地球,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按地理坐标了解地球上任何一处、任何方面的信息。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核心思想有两点:一是用数字化手段统一性处理地球问题;二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数字地球由下列体系构成:数据获取与更新系统、数据处理与存储体系、信息提取与分析体系、数据与信息传播体系、数据库体系、网络体系、专用软件体系等。数字地球可以包容80以上的人类信息资源,是未来信息资源

15、的主体核心,是信息资源高速公路上的“车”和 “货”。币流通专家指出,数字地球这一概念的提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本世纪7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的一个自然发展。无论是否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地球信息集成和整体化工作都是当前地球科学和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数字地球并非一个孤立的科学项目和技术目标,而是以信息高速公路和国家空间数据基地设施为依托的具有整体性、导向性的战略思想。9关于“数字地球”一词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以数字的方式获取、处理和应用关于地球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空间数据。B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认识。C人类对地球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技术手段。D全球定位系统为

16、代表的地球信息技术。 10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数字地球将增强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B人们借助数字地球可以按地理坐标随时随地获取来自全球各地全方位的信息。C数字地球主要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用数字化手段统一性处理地球问题。D数字地球可以包容80以上的人类信息资源,人类中尚有20的人还不能利用信息资源。11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形成数字地球的设想已变成现实。B数字地球是新千年信息资源的主体核心。C信息高速公路的主体核心是数字地球。D数字地球是一种战略思想,它具有整体性和导向性,任何一个科研单位只有通力合作才能形成。参考答案:9B。(A、C、D概括不当或

17、以偏概全。)10D。(80指的是人类信息资源而非人类。)11 C。(A尚未变成现实; B中的新千年缺乏根据;不是一个科研单位能够完成的。)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李弼字景和,辽东襄平人也。六世祖根,慕容垂黄门侍郎。祖贵丑,平州刺史。父永,太中大夫,赠凉州刺史。弼少有大志,膂力过人。属魏室丧乱,语所亲曰:“丈夫生世,会须履锋刃,平寇难,安社稷以取功名;安能碌碌依阶资以求荣位乎?”魏永安元年,尔朱天光辟为别将,从天光西讨,破赤水蜀。以功拜征虏将军,封石门县伯,邑五百户。又与贺拔岳讨万俟丑奴、万俟道洛、王庆云,皆破之。弼恒先锋陷阵,所向披靡,贼咸畏之

18、,曰“莫当李将军前也”。天光赴洛弼因隶侯莫陈悦为大都督加通直散骑常侍太昌初授清水郡守恒州大中正寻除南秦州刺史随悦征讨屡有克捷。及悦害贺拔岳,军停陇上。太祖自平凉进军讨悦。弼谏悦曰:“岳无罪而公害之,又不能抚纳其众,使无所归。宇文夏州收而用之,得其死力,咸云为主将报雠,其意固不小也。今宜解兵谢之,不然,恐必受祸。”悦惶惑,计无所出。弼知悦必败,乃谓所亲曰:“宇文夏州才略冠世,德义可宗。侯莫陈公智小谋大,岂能自保?吾等若不为计,恐与之同至族灭。”会太祖军至,悦乃弃秦州南出,据险以自固。翌日,弼密通使太祖,许背悦来降。夜,弼乃勒所部云:“侯莫陈公欲还秦州,汝等何不束装?”弼妻,悦之姨也,特为悦所亲委

19、,众咸信之。人情惊扰,不可复定,皆散走,争趣秦州。弼乃先驰据城门以慰辑之,遂拥众以归太祖。悦由此遂败。太祖谓弼曰:“公与吾同心,天下不足平也。”破悦,得金宝奴婢,悉以好者赐之。仍令弼以本官镇原州。寻拜秦州刺史。弼每率兵征讨,朝受令,夕便引路,不问私事,亦未尝宿于家。其忧国忘身,类皆如此。兼复性沉雄,有深识,故能以功名终。元年十月,薨于位,年六十四。世宗即日举哀,比葬,三临其丧,给大辂、龙旗,陈军至于墓所。谥曰武。寻追封魏国公,配食太祖庙庭。(节选自周书李弼传,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天光赴洛弼/因求侯莫陈悦/为大都督加/通直散骑常侍/太昌初/授清水郡守/

20、恒州大中正寻/除南秦州刺史/随悦征讨/屡有克捷B. 天光赴洛/弼因隶侯莫陈悦/为大都督/加通直散骑常侍/太昌初/授清水郡守/恒州大中正/寻除南秦州刺史/随悦征讨/屡有克捷C. 天光赴洛弼/因隶侯莫陈悦/为大都督/加通直散骑常侍/太昌初/授清水郡守/恒州大中正/寻除南秦州刺史/随悦征讨/屡有克捷D. 天光赴洛/弼因隶侯莫陈悦/为大都督加/通直散骑常侍/太昌初/授清水郡守/恒州大中正寻/除南秦州刺史/随悦征讨/屡有克捷11. 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侍郎,中国古代官名,西汉时为郎官之一,掌守宫廷门户,充当车骑随从皇帝。从隋唐开始,为六部的副长官,地位次于尚书。B.

21、丈夫,古代指成年男子,多指有所作为的人,如“大丈夫处世,当横行天下”等,这种用法沿用至现当代,如鲁迅“怜子如何不丈夫”。C. 社稷,谷神和土神的总称。分开说,社为谷神,稷为土神。谷神和土神是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后来专指国家。D. 拜,指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义或职位,或结成某种关系。指授予官职时,“拜”与下文“寻除南秦州刺史”的“除”用法基本相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李弼身出名门。李弼的六世祖是慕容垂的黄门侍郎,祖孙六代都受到过皇室的青睐,均担任过不同地区的刺史等要职。B. 李弼少有大志。李弼少时正值魏室衰亡之际,他曾对亲近的人说:“大

22、丈夫活在世上应当不畏艰险,以安定社稷求取功名。”C. 李弼屡建战功。从魏永安元年开始,李弼随军攻打赤水蜀,讨伐万俟丑奴等,随侯莫陈悦出征,均取得了重大胜利。D. 李弼足智多谋。太祖征伐侯莫陈悦期间,侯莫陈悦放弃秦州,在李弼的诱导下,其部下归附太祖,侯莫陈悦最终失败。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翮译成现代汉语。(1)岳无罪而公害之,又不能抚纳其众,使无所归。(2)宇文夏州才略冠世,德义可宗。侯莫陈公智小谋大,岂能自保?参考答案:10. B 11. C 12. A 13. (1)贺拔岳没有罪,可是您却杀害了他,您又不能安抚、收编他的部众,让(他们)没有可以归顺、依附的人。(2)宇文夏州才智和谋略超过

23、世人,他的品德仁义值得世人师法。侯莫陈公才智很小而图谋很大,哪里能够保全自己呢?【10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首先注意主语和事件来断句“天光赴洛”是一件事不可断开,“弼因隶侯莫陈悦”句中 “李弼”为主语,另起一事,两个句子要断开,可以排除AC,“加通直散骑常侍”中“加”表示加封官职,和后面的官职不可分开。可以排除D。原文是:天光赴洛,弼因隶侯莫陈悦,为大都督,加通直散骑常侍。太昌初,授清水郡守,恒州大中正。寻除南秦州刺史。随悦征讨,屡有克捷。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

24、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11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古代文学常识知识的识记。C项,“社为谷神,稷为土神”错,应该是“社为土神,稷为谷神”。【12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意,概括文章内容。A项,担任刺史只有李弼祖父、父亲和他三代,不是“六代”;同时“祖孙六代都受到过皇室的青睐”文中无此信息。【13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重要句子的翻译。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得分点:(1)“又不能抚纳其众”

25、省略主语“您”;抚纳其众:安抚、收编他的部众;使(之)无所归,省略宾语“他们”;无所:没有人。(2)才略:才智和谋略;冠世:超过世人;宗:师法,尊崇;自保:保全自己,宾语前置。参考译文:李弼字景和,是辽东襄平人。他的六世祖李根,是慕容垂的黄门侍郎。他的祖父李贵丑,任平州刺史。他的父亲李永,任太中大夫,被追赠为凉州刺史。李弼从小就有远大抱负,体力超过一般人。当时正处于魏室衰亡祸乱时期,李弼对亲近之人说:“大丈夫生在世上,应当亲历战阵,荡平寇贼,安定国家,以博取功名,怎么能碌碌无为,仅靠着官阶资历求得荣耀之位呢?”魏永安元年,尔朱天光任命他为别将,他随从尔朱天光西征,打败赤水蜀。以战功升征虏将军,

26、封石门县伯,食邑五百户。又与贺拔岳讨伐万俟丑奴、万俟道洛、王庆云,都击败了他们。在作战时,李弼常常率先冲锋陷阵,所向无敌,贼众都惧怕他,说:“不要阻挡在李将军的军队前面呀!”尔朱天光前去洛阳,李弼隶属侯莫陈悦,任大都督,加授通直散骑常侍衔。太昌初年,被任命为清河郡守、恒州大中正。不久又任南秦州刺史。跟随侯莫陈悦征战,多次取得胜利。到侯莫陈悦杀害死贺拔岳后,军队驻留在晚上。太祖从平凉进军讨伐侯莫陈悦。李弼劝告侯莫陈悦道:“贺拔岳没有罪,可是您却杀害了他,您又不能安抚、收编他的部众,这使他们没有可以归顺、依附的人。宇文夏州将他们收编并利用他们,得到他们的拼命效力,都说要为主将报仇,他们的用意自然就

27、不小。如今应当解除兵权谢罪,不这样的话,恐怕必然受祸。”侯莫陈悦惊慌不定,拿不出主意来。李弼知道侯莫陈悦必败,就对左右亲近的人说:“宇文夏州才智和谋略超过世人,他的品德仁义值得世人师法。侯莫陈公才智很小而图谋很大,哪里能够保全自己呢?我们如果不想办法,恐怕要同他一起被诛杀灭族。”恰好宇文夏州军队开到,侯莫陈悦就放弃秦州南逃,据守险要之地以自守。次日,李弼偷偷派使者告诉宇文夏州,许诺背叛侯莫陈悦前来投降。当夜,李弼集合部众说道:“侯莫陈公想回到秦州,你们为什么还不收拾行装?”李弼之妻是侯莫陈悦的姨妈,所以特别受侯莫陈悦亲信重用,部众都相信李弼的话。人心惊慌,无法安定,纷纷溃散逃走,争着往秦州去。

28、李弼驰马先到秦州,在城门前对他们尽情安抚,于是(侯莫陈悦的部下)带领部众归顺宇文夏州。侯莫陈悦因此失败。太祖(宇文夏州)对李弼说:“只要您和我一条心,即可平定天下。”击败侯莫陈悦以后,所俘获的金银财宝和奴婢,都是挑选好的赏赐给李弼。命令李弼仍然以原来官职镇守原州。不久,任命他为秦州刺史。李弼每次征讨,都是早晨受命,晚上便出发,从不过问个人私事,也不曾在家里住宿过。他忧虑国事、忘记自身,大多是这样的情况。加上他性情沉稳果敢,卓有见识,所以能以功名告终。元年十月,他在职位上去世,享年六十四岁。周世宗当天就为他举哀。等到下葬的时候,三次亲临葬所,并赐给他大辂车、龙旗,从住宅到墓地都陈列兵卒,谥号为武

29、。不久,追封他为魏国公,又配飨魏文帝的庙庭。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杨业,并州太原人。父信,为汉麟州刺史。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太宗征太原,素闻其名,尝购求之。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继元既降,帝遣中使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师还,授郑州刺史。帝以业老于边事,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会契丹入雁门,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陉而出,由小径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以功迁云州观察使,仍判郑州

30、、代州。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业副之。未几,诏迁四州之民于内地,令美等以所部之兵护之。时契丹国母萧氏与其大臣耶律汉宁、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隐领众十余万,复陷寰州。业谓美等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监军王侁曰:“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业曰:“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将行,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因指陈家谷口曰:“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美即与侁领麾下兵阵于谷口。自寅至已,侁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

31、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业力战,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见无人,即拊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4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业幼倜傥任侠 倜傥:性格豪爽B尝购求之 购求:追购捉拿C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 引去:退兵逃走D其子延玉亦没焉 没:通殁,死亡,牺牲5下列各组加点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所获倍于人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以功

32、迁云州观察使 去以六月息者也C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D 因指陈家谷曰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6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杨业有先见之明的一组是()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 由小陉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 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 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A B C D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杨业少年时善于骑马射箭,喜欢打猎,他曾对同伴说以后当将军领兵打仗,也会像(打猎时)用鹰犬去追逐野鸡和兔子一样。最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B太宗认为杨业在边防事务方面有经验,升任他为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

33、部署。恰逢契丹侵入雁门关,杨业率军大败契丹军。C杨业说现在辽国军队士气旺盛,不能同他们交战,但监军王侁认为杨业有谋反图谋,杨业为表明清白决定首先出战。D杨业兵败至谷口,不见埋伏的援军,心知必死无疑,反身与辽兵力战,后被擒,杨业感叹奸臣逼迫出兵,绝食而死。8、把文言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 (2)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 (3)即拊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 参考答案:4、B(出重金搜求,悬赏征求。)5D于是;因为(A均为“比”。 B凭。C均为转折关系。)6D(是说杨业善于骑马射箭;是说杨业出奇制胜;

34、是王侁的行为。)7C(错在“王侁认为杨业有谋反图谋”,王侁猜测杨业有其他的意图。)8(1)他青年时代侍奉北汉皇帝刘崇,担任保卫指挥使,并凭勇猛矫健而闻名。(关键字:弱冠 闻)(2分)(2)等我战败退到这里时,你们就用伏兵从左右两边夹击敌军救援我。不然的话,只怕我会全军覆灭,不剩一人了!(关键字:俟 即 遗类)(4分)(3)立刻捶胸悲痛,再次率手下士兵奋力战斗,身上受伤达几十处,士兵们也几乎全部战死。(关键字:膺 被 殆)(4分)6. 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毛颖传 韩愈 毛颖者,中山人也。其先明眎,佐禹治东方土,养万物有功,因封于卯地,死为十二神。尝曰:“吾子孙神明

35、之后,不可与物同,当吐而生。”已而果然。 秦始皇时,蒙将军恬南伐楚,次中山,将大猎以惧楚。召左右庶长与军尉,以连山筮之,得天与人文之兆。筮者贺曰:“今日之获,不角不牙,衣褐之徒,缺口而长须,八窍而趺居,独取其髦,简牍是资。天下其同书,秦其遂兼诸侯乎?”遂猎围毛氏之族拔其豪载颖而归献俘于章台宫聚其族而加束缚焉。秦皇帝使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日见亲宠任事。 颖为人,强记而便敏,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无不纂录。阴阳、卜筮、占相、医方九流百家、天人之书,及至浮图、外国之说,皆所详悉。又通于当代之务,官府簿书、市井货钱注记,惟上所使。自秦皇帝下及国人,无不爱重。又善随人意,正直、邪曲、巧拙,

36、一随其人。虽见废弃,终默不泄。惟不喜武士,然见请亦时往。累拜中书令,与上益狎,上尝呼为中书君。上亲决事,以衡石自程,虽宫人不得立左右,独颖与执烛者常侍,上休方罢。颖与绛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褚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上召颖,三人者不待诏,辄俱往,上未尝怪焉。 后因进见,上将有任使,拂试之,因免冠谢。上见其发秃,又所摹画不能称上意。上嘻笑曰:“中书君老而秃,不任吾用。吾尝谓中书君,君今不中书邪?”对曰:“臣所谓尽心者。”因不复召,归封邑,终于管城。其子孙甚多,散处中国夷狄,皆冒管城,惟居中山者,能继父祖业。 太史公曰:毛氏有两族。其一姬姓,文王之子,封于毛,所谓鲁、卫、毛、聃者也。战国时

37、有毛公、毛遂。独中山之族,不知其本所出,子孙最为蕃昌。春秋之成,见绝于孔子,而非其罪。及蒙将军拔中山之豪,始皇封诸管城,世遂有名,而姬姓之毛无闻。颖始以俘见,卒见任使。秦之灭诸侯,颖与有功,赏不酬劳,以老见疏,秦真少恩哉!明眎:眎,通视。礼记曲礼中写道:“兔曰明眎。”趺(f)居:踞坐。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遂猎/围毛氏之族/拔其豪载颖而归献俘/于章台宫聚其族/而加束缚焉/B.遂猎/围毛氏之族/拔其豪/载颖而归/献俘于章台宫/聚其族而加束缚焉/C.遂猎围/毛氏之族拔其豪/载颖而归献俘/于章台宫聚其族/而加束缚焉/D.遂猎围/毛氏之族拔其豪/载颖而归/献俘于章

38、台宫聚其族/而加束缚焉/5.下列与本文相关的文化知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春秋,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作为鲁国的编年史,由孔子修订而成。因其字句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B.毛颖的祖先就是兔子,十二生肖中的兔子,对应十二地支中的卯,以此类推,龙对应十二地支的寅。C.古汉族自称华夏,便把华夏周围四方的民族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夷狄是对这些非华夏民族的泛称。D.“封邑”是古代君主封赐给臣下的田邑,受封者对该田邑范围内的百姓有管辖权,并课征租税。也叫“采地”、“食邑”。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毛颖

39、被蒙恬俘虏后,秦始皇以礼相待,日益亲宠,毛颖的命运由逆境往顺境转化,此后,平步青云,愈见发达,君臣、国人,无不喜爱,最后获得封邑,告老还乡,官运亨通。B.秦始皇赐恩毛颖,让蒙恬带他入汤池沐浴,暗指毛笔之沐于砚中;并赐他封地管城,赐名管城子,暗指做成毛笔必需竹管。C.毛颖传犀利而深刻地讽刺了统治者的薄义寡恩,为历史上有类似遭遇的人鸣不平,抒发作者心中之积愤。D.明明是写毛笔这一物的特性,韩愈却把它当作人来写,而且郑重其事地为之立传,煞有介事地考其先祖,篇末还有太史公的议论,这种内容与形式的矛盾,构成了文章的寓庄于谐的喜剧性。7.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0分)(1)秦始皇时,蒙将军恬南伐楚,次中山,将

40、大猎以惧楚。(5分) 秦之灭诸侯,颖与有功,赏不酬劳,以老见疏,秦真少恩哉!(5分) 参考答案:4.B遂猎,围毛氏之族,拔其豪,载颖而归,献俘于章台宫,聚其族而加束缚焉。5.B辰龙6.A官运亨通7.(1)秦始皇时期,蒙恬将军向南方讨伐楚国,在中山驻扎,准备举行大型的狩猎行动来使楚国恐惧。(2)秦灭诸侯,毛颖参与有功劳,得到的赏赐不能够报答他的辛劳,还因为老迈而被疏远,秦始皇真是薄情寡义啊。文言文译文:毛颖是中山(地名)人。他的先人叫明眎(是兔子),辅佐大禹治理东方,(因)养育万物有功,因此在卯地获得封地,死后成为十二神之一。(他)曾经说:“我的子孙是神的后代,不可以和其它生物相同,(生产)是从

41、嘴里吐出来的。”后来果然是这样。秦始皇的年代,蒙恬将军在南方讨伐楚国,在中山停留,准备举行大型的狩猎行动来威吓楚国,召集左右的庶长(官名)和军尉(军官名)一起,用连山占卜这次行动,预测天时和人和的预兆。占卜者恭贺道:“这次要捕获的,是没有角牙齿不锋利,穿短布衣的动物,缺嘴并且颈脖子长,有八窍象打坐一样坐着,就取他的毛,可以用来作为形成(写)书册的东西,天下都用它来书写(书字一字双意,书写、文字,又指统一文字),秦将兼并诸侯吗?”于是开始狩猎,围捕毛(毛颖)家一族,拔下它们的毛,将毛尖(颖:原意是尖端。此处还暗指毛颖即兔子)装车带回,到章台宫将俘虏献给皇帝,聚集他家族的人将它们束缚起来(暗指束缚

42、兔毫做笔)。秦始皇恩赐让蒙恬将它放入汤池沐浴(汤:洗澡的池汤。到过西安的华清池的人就明白了。)(暗指毛笔之沐于砚中),并赐它封地管城(暗指:做成毛笔,必需竹管),(赐)名字管城子(子:尊敬的意思,先生),逐渐得到(皇帝)的恩宠并管理事务。毛颖这个人记忆力非常强并且敏捷、敏锐,从结绳记事的年代起直到秦代的事,没有不编纂记录的;阴阳、卜卦、占卜相术、医疗方术、三教九流诸子百家等天下的书,乃至佛学、老子、外国的各种学说,全都详细地记下;还通晓当代的各种事务,官府公函,市井中货物钱财的账目记录,全都为皇上服务。从秦始皇下到国民百姓,没有不爱重他的。又善于随人的意,正直、邪恶、委婉、巧妙、拙朴的,全都随

43、人的意。虽然有时被废弃(一边),始终沉默但不泄气。惟有(一点)不喜欢武士,但是如果被请也经常前往。毛颖长期被封为中书令(官名。掌管传递、宣示皇帝命令。)和皇上更加亲密,皇上曾经称他为中书君。皇上亲自决断公事,每天阅览公文以达到规定的重量来限定自己,就是宫里的人也不得站在他的旁边,惟独毛颖和拿蜡烛的奴仆经常在旁边侍奉,皇上休息时才完。毛颖和绛县人陈玄(陈:旧、玄:黑。指墨。墨以时间久为好。绛县以产墨著名。)、弘农县(当时产砚台)的陶泓(砚台)和会稽县(当时产纸)褚先生(指纸)友好相善,互相推崇备至,他们出现的地方必定互相偕同。皇上召见毛颖,(他们)三人不等皇帝召见,一动就是一起前往,皇上从没怪罪

44、过他们。后来一次进见时,皇上要委任、重用他,于是脱下帽子谢恩。皇上看见他的头发秃了,并且所画的画不能如皇上的意。皇上讥笑道:“中书君老并且秃头,不能胜任我的任务了。我曾经称您是中书(中:中用。书:书写。),您现在是不中书啊?”回答说:“我就是尽心啦(暗指:用尽笔心)。”于是(皇上)不再召见,(他)回到封地,在管城终老。他的子孙很多,分散在中国和外地,都冒充是管城人,惟有住在中山的后代能够继承父辈祖宗的事业。太史公说:“毛家有两族,其中一族是姬姓,周文王的儿子,封为毛,就是所谓的鲁、卫、毛、聃。战国的时候有毛公、毛遂(人名)。惟有中山这一族,不知道他们的祖宗,子孙最兴旺。孔子作春秋,是见捉到麟(

45、春秋时,鲁哀公十四年捉到一只麟(麒为公,麟为母。它们是象征仁义、祥瑞的兽),孔子当时正在写春秋,听到这个消息,认为麟出现不是时候,于是绝笔,停止写春秋)而停笔的,而不是他(毛颖)的罪过。蒙将军拔中山(兔子)的毛,秦始皇赐封管城,于是世代有名,而姬姓的毛族默默无闻。毛颖起始于俘虏的样子出现,完结于任命和重用。秦灭诸侯,毛颖肯定有功劳,没有赏赐和酬劳,还因为老迈而被疏远,秦始皇真是薄情寡义啊!”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 下面是某校一则倡议书的片段,其中有多个不恰当之处,请指出其中五处并修改。亲爱的同学们:生命重于天,暑假将至,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防溺水已成当务之急的大事。校学生会倡议:全体同学要充分认识溺水事故的危害,率先垂范,拒绝野泳,并号召家人亲朋远离危险水域,大家必须以跑步,打球等安全方式锻炼身体,避免溺水事故不再发生。(1) 改为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