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年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宝晖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295769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2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宝晖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2年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宝晖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2年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宝晖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22年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宝晖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22年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宝晖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2年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宝晖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龙是虚构的吗?1987年,在河南省濮阳市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里的第445号墓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三组用蚌壳材料拼接、镶嵌起来的动物图案。第一组图案中有龙和虎,第二组图案中有龙、虎、鹿和蜘蛛,第三组图案中竟然出现了人骑龙的奇特场面。 三组图案出现的年代距今大约6400年左右。这三组与龙有图案至少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在那个时期,龙是与虎、鹿、蜘蛛为伍的,它们都是真实存在的动物。 最早关于龙的比较详细的论述出现在距今2300多年的管子水

2、地篇里面。文中对龙的习性特点作了详细介绍,说龙诞生在水里,体表能变化出五种色彩,它能大能小,上能腾云驾雾,下能潜入深渊。最早的、也最具考据色彩的关于龙的论述出现在距今约19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的说文解字里面。该书在讲解“龙”的时候说,龙是有鳞动物之王,春天来临的时候飞到天上,秋天来临的时候就潜入深渊。据宋书符瑞志记载,公元233年,就是魏明帝青龙元年正月,青龙出现在一个叫摩陂井的上空。魏明帝得到消息后立即带领朝中全体大臣前往观赏,并下令让擅长绘画的工匠到现场临摹,但让人遗憾的是青龙没有现身多久就不见了。据唐年补录记载,公元873年的一天,有青龙突然坠落在桐城县境内,这条青龙身上的鳞片跟鱼差不多

3、,头上有双角,口须长达6米多。由此可见,龙似乎并不是古人虚构的动物,而是古已有之的真实动物。近百年来,关于龙的目击报道不时见诸报端。在有关报道中,龙要么“在渊”,要么“在天”。“天池水怪”就是关于龙在“渊”的一个典型。有学者对有关长山“天池水怪”的目击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天池水怪”频频出现,目击者多达数千人次。对于“天池水怪”面目,目击者说它头呈方形,头顶有角,嘴旁有须。近时期关于龙“在天”的报道比较多。2000年12月12日17时,庄河市北部山区的天空突然黑龙现身,有10多人到了“龙颜”,时间长达20分钟。据目击者王长国说,当日17时,他在厂门口发现在天空的西北部有一条长约300米、形状像

4、蛇一样的长龙。如果目击者不是在有意编造事实,那就有力而生动地说明:龙是真实存在的。 现在在日本大阪市的瑞龙寺里,就收藏有一个“龙”的标本。相传大约370多年前,这个标本是一名日本商人从中国的一个农民手里买到的。这个龙标本身长1米左右,头上有角,嘴边有须,眼形巨大,后脚比前脚短小,背脊像蛇,全身附有鳞片。长久以来,人们一直对这样一种奇特现象感到迷惑:为什么现实生物圈里一直难觅龙的踪迹,而中华文化里的龙却活灵活现?一些学者对此提出了一些假说,其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假说是“龙图腾说”。“龙图腾说”认为,龙是古代华夏民族崇拜蟒蛇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他们用许多不同动物图像把蟒蛇美化起来后而塑造出来的一种

5、生物图像,命名为龙,并把它当成民族的标志、象征和保护神。 “龙图腾说”提出后,因缺少事实依据相继遭到了其他一些学者的质疑。人们知道,在原始社会,氏族在其形成过程中往往采用一种和她最有利害关系的自然物作为本氏族的名称或标志,这就是图腾。氏族成员甚至认为他们的祖先就是从图腾的那种自然物变来的,因而把这种自然物看做是保护本氏族的神灵,是神圣不可侵犯的。1下列不能作为“龙是真实存在”的依据的一项是() A、考古工作者发现的三组用蚌壳材料拼接、镶嵌起来的动物图案。 B、管子水地篇对龙的习性特点的详细介绍。C、日本大阪市瑞龙寺收藏的一个龙标本。 D、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假说“龙图腾说”。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

6、,正确的一项是() A、管子说文解字宋书唐年补录等史书对龙均有记载。B、关于龙的记载,最早的要数距今2300多年的管子水地篇。 C、作者在论述“龙是真实存在”的问题时,不仅列举了书证,还列举了人证与物证。 D、“图腾”可以是某种自然物或几种自然物的综合形象。3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龙”都是头呈方形、头有双角、嘴边有须、身上有鳞、腹部有足、体表可变化五种色彩的。 B、龙是真实存在的,它不仅在历史上存在过,而且至今还没有灭绝。C、已有记载与目击都表明“龙”总是“在天”或“在渊”。 D、作者引用说文解字对龙的讲解,是因为这本书在对字词的解释上具有权威性,并且为读者所熟悉。参

7、考答案:1.D 2.C 3.C略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狗鼻子苏左琴科商人叶列麦伊巴勃金有件貂皮大衣被人偷走了。商人叶列麦伊巴勃金嚎了起来,他很心疼那件貂皮大衣。他说:“诸位,我那件皮大衣可是好货啊,太可惜了。钱我舍得花,我非把那个贼抓到不可,我要啐他一脸唾沫。”于是,叶列麦伊巴勃金叫来警犬搜查。来了一个戴鸭舌帽、打裹腿的便衣,领着一只狗。狗是个大个头,毛是褐色的,嘴脸尖尖的,一副尊容很不雅观。便衣把那条狗推到门旁去闻脚印,自己“嘘”了一声就退到一边。警犬嗅了嗅,朝人群扫了一眼(四周有许多围观的人),突然跑到住在五号的一个叫费奥克拉的女人跟前,一个劲儿地闻她的裙子下摆。女人

8、往人群里躲,狗一口咬住裙子。女人往一旁跑,它也跟着,咬住女人的裙角就是不放。女人“扑通”一声跪倒在便衣面前。“完了,我犯案啦,我不抵赖。”她说,“有五桶酒曲,这不假,还有酿酒用的全套家什,这也是真的,都藏在浴室里,把我送警察局好了。”人们自然惊得叫出了声。“那件皮大衣呢?”有人问。她说:“皮大衣我可不知道,听都没听说,别的都是实话。抓走我好了,随你们罚吧。” 这女人就给带走了。便衣牵过那只大狗,又推它去闻脚印,“嘘”了一声又退到一旁。狗转了转眼珠,鼻子嗅了嗅,忽地冲着房产管理员跑过去。管理员吓得脸色煞白,摔了个仰面朝天。他说:“诸位好人呀,你们的觉悟高,把我捆了吧。我收了大伙儿的水费,全让我给

9、乱花了。” 住户们当然一拥而上,把管理员捆绑起来。这当儿警犬又转到七号房客的跟前,一口咬住他的裤腿。这位公民一下子面如土色,瘫倒在人们面前。他说:“我有罪,我有罪。是我涂改了劳动履历表,瞒了一年。照理,我身强力壮,该去服兵役,保卫国家。可我反倒躲在七号房里,用着电,享受各种公共福利。你们把我逮起来吧!”人们发慌了,心想:“这是条什么狗,这么吓人呀?”那个商人叶列麦伊巴勃金,一个劲儿眨巴着眼睛。他朝四周看了看,掏出钱递给便衣。“快把这只狗牵走吧,真见它的鬼。丢了貂皮大衣,我认倒霉了。丢就丢了吧”他正说着,狗已经过来了,站到商人面前不停地摇尾巴。商人叶列麦伊巴勃金慌了手脚,掉头就走,狗追着不放,跑

10、到他跟前就闻他那双鞋。商人吓得脸色刷地就白了。他说:“老天有眼,我实说了吧,我自己就是个混账小偷。那件皮大衣,说实话也不是我的,是我哥哥的,我赖着没还。我真该死,我真后悔啊!”这下子人群“哄”地四散而逃。狗也顾不得闻了,就近咬住了两三个人,咬住就不放。这几位也一一坦白了:一个打牌把公款给输了;一个抄起熨斗砸了自己的太太;还有一个,说的那事简直叫人没法言传。人一跑光,院子便空空如也,只剩下那条狗和便衣。这时警犬忽然走到便衣跟前,摇着尾巴。便衣脸色陡地变了,一下子跪倒在狗跟前。他说:“老弟,要咬你就咬吧。你的狗食费,我领的是三十卢布,可自己私吞了二十卢布” 后来怎样,我就不得而知了。是非之地,不可

11、久留,我便赶紧溜之大吉。(1)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简要分析。(3分) 答:_(2)这篇小说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举一例并赏析。(3分) 答:_ (3)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角是警犬,有人认为是事件中的所有的当事人。你赞成哪一种观 点?请表明观点并阐述理由。(4分) 答:_参考答案: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2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近年来有关部门和企业持续推出网络提速降费举措,对推动经济升级、促进创业就业、拉动消费、便利和丰富群众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会议要求有关方面进一步顺应社会期盼,继续深挖潜力,抓紧再出台一批提速降费新措施,加大电信基

12、础设施投入,提高网络服务能力和质量。在一个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网络提速降费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公众要理解这一过程的复杂和艰辛,多一些“过程意识”;另一方面,相关方面也要增强“等不及”“伤不起”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多一些“问题意识”。只有将“问题意识”与“过程意识”有机结合起来,网络提速降费才能凝聚更多的价值共识。世界日益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网络提速降费不仅有助于建设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社会,也有助于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让网络更加便民、利民,进一步促进创业就业和经济转型,整个社会将继续保持生机与活力。(摘自2017年2月24日新华网)材料

13、二自提速降费提出以来,我国相关部门、三大运营商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我国网络架构和网络运行监测手段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到去年底,三大运营商共建设4G基站超过2456万个,发展4G用户685亿户;光纤宽带普及率不断攀升,流量单价持续降低;推动取消长途漫游费“近年来提速降费工作得到稳步推进,国务院、工信部的计划目标运营商都达到了。”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表示,进一步推动提速降费依然面临严峻挑战。当前,我国电信和互联网行业整体正在向专业化、规范化发展,移动互联网推动消费模式共享化、设备智能化和场景多元化的趋势正在显现,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于网络支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信基础建设和服务上依然存在部

14、分服务项目不合理、光纤入户难、普惠范围有限、创新乏力等问题。付亮表示,提速降费工作开展以来,运营商在规划制定套餐时,往往会在套餐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流量,比如赠送本地流量和闲时流量等,虽然流量平均单位价格下降了,但还是有部分用户感受不明显。在下一步调整资费时,应更多从民众感受入手,选择用户群规模较大的资费种类加以调整,让更多人感受到电信普惠服务的便捷和实惠。目前,我国网络覆盖正在逐步完善,农村宽带普及度逐年提升,但在部分城市核心地带,光纤难进小区“最后一公里”等“卡脖子”老大难问题仍然不少,政策的落实和推进尚存不小提升空间。(摘自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7.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

15、是A. 材料一指出网络“提速降费”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公众要多一些“过程意识”,相关方面多一些“问题意识”,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网络提速降费才能凝聚更多的价值共识。B. 材料一强调有关部门提出“提速降费”举措的意义并提出了具体措施。C. 材料二指出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于网络支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信基础建设和服务上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服务项目不合理、光纤入户难、普惠范围有限、创新乏力等。D. 材料二认为运营商在规划制定套餐时,虽然流量平均单位价格下降了,但套餐价格根本没有给人们带来便捷和实惠。8.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最为合理的一项是A. 两则材料均以“降费提速”为中心论述,但重点不同,材

16、料一重点说的是“提速降费”的意义,而材料二重点说明“提速降费”的具体问题和措施。B. 材料一中提出只要网络“提速降费”举措能落实,就会推动经济升级、促进创业就业、拉动消费、便利和丰富群众生活。C. 材料一认为网络“提速降费”有助于塑造低成本、高效率社会,是进一步促进创业就业和经济转型,乃至整个社会继续保持生机与活力的前提。D. 材料二是新华社的评论,代表政府的声音,相比材料一,逻辑性更强,措辞更加谨慎,但在“形象性”上就逊色得多。9. 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提速降费”?参考答案:7. A 8. A 9. 国家持续重视网络提速降费并关注相关政策的落实和推进。有关方面抓紧再出

17、台一批提速降费新措施,并加大电信基础设施投入,解决“卡脖子”问题,提高网络服务能力和质量,让更多人感受到便捷和实惠。公众要多一些“过程意识”,相关方面也要多一些“问题意识”,把“问题意识”与“过程意识”有机结合起来,凝聚更多的价值共识。【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B项,“材料一并提出了具体措施”说法有误,从材料一来看,并没有提出具体措施,而是宏观提出。C项,“服务项目不合理” 说法错误,材料二

18、第三段原句是“电信基础建设和服务上依然存在部分服务项目不合理”,可见应是“部分服务项目不合理”。D项,“但套餐价格根本没有给人们带来便捷和实惠”说法有误,材料二第四段原句是“虽然流量平均单位价格下降了,但还是有部分用户感受不明显”,可见应是“部分用户感受不明显”。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最为合理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B项,“材料一中提出只要,就会”有误,选项强加条件关系;材

19、料一第一段原句是“近年来有关部门和企业持续推出网络提速降费举措,对推动经济升级、促进创业就业、拉动消费、便利和丰富群众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文中的意思是网络提速降费举措发挥了积极作用。C项,“材料一认为网络提速降费是的前提”有误,材料一第三段原句是“网络提速降费不仅有助于建设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社会”,可见不是前提,只是“有助于”。D项,“但在形象性上就逊色得多”评价不准,材料二中的“卡脖子”就比较形象。故选A。【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针对材料中某一问题提出自己见解能力。属于探究能力考查。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针对文章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

20、实际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提炼的过程,答题方式是观点+原文例证。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章和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本题题目是: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提速降费”。属于向内挖掘类探究题,仔细阅读题干所给的两则材料,根据材料中“2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近年来有关部门和企业持续推出网络提速降费举措,对推动经济升级、促进创业就业、拉动消费、便利和丰富群众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会议要求有关方面进一步顺应社会期盼,继续深挖潜力,抓紧再出台一

21、批提速降费新措施,加大电信基础设施投入,提高网络服务能力和质量”“在一个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网络提速降费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公众要理解这一过程的复杂和艰辛,多一些过程意识;另一方面,相关方面也要增强等不及伤不起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多一些问题意识。只有将问题意识与过程意识有机结合起来,网络提速降费才能凝聚更多的价值共识”“我国电信和互联网行业整体正在向专业化、规范化发展,移动互联网推动消费模式共享化、设备智能化和场景多元化的趋势正在显现,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于网络支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信基础建设和服务上依然存在部分服务项目不合理、光纤入户难、普惠范围有限、

22、创新乏力等问题”“目前,我国网络覆盖正在逐步完善,农村宽带普及度逐年提升,但在部分城市核心地带,光纤难进小区最后一公里等卡脖子老大难问题仍然不少,政策的落实和推进尚存不小提升空间”等信息,分析概括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提速降费”。【点睛】探究的题目,答题时注意首先明确探究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具体明确答题的方向。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针对文章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实际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提炼的过程,答题方式是观点+原文例证。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章和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

23、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本题属于向内挖掘类探究题,答题时仔细阅读题干所给的两则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涉题信息,根据所提取的涉题信息分析概括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提速降费”。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日:“臣与将军戮力而攻泰,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酃。”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24、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日:“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

25、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成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成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通“隙

26、”,隔阂,嫌怨。 B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翅膀。 C刑人如恐不胜 胜:尽。 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封为王。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B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C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D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沛公一句“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郁”的话语,就从项羽口中得到自己内部 的奸细。 B范增富有才智谋略和政治远见。他深知刘邦将来对于项羽集团的威胁,所

27、以一再 暗中努力,想利用鸿门宴这一绝佳时机除掉刘邦。 C项羽缺乏政治斗争策略,麻痹轻敌。对刘邦的假意谦卑,心慈手软,放松戒备,有意 把曹无伤告密之事透露给刘邦,以显示自己对刘邦的信任。 D樊哙从秦王的暴行,起义各方的盟约,自己一方的作为三方面说明了自己一方的所 作所为是从大局考虑,间接批评了项羽“欲诛有功之人”。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2)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参考答案:5. 课内文言文阅读(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

28、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

29、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 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 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

30、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14.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其文漫灭 模糊 B、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走到尽头C、有怠而欲出者 怠慢 D、则或咎其欲出者 责怪15.下列各项中“其”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其孰能讥之乎C、则或咎其欲出者 D、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16.下列各项中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而其见愈奇 B、则其至又加少矣C、火尚足以明也 D、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17.选出对加点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浮图,梵语(古印度语)音译,也写

31、作“浮屠”或 “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B、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庐冢,也叫做“庐墓”,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C、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阳:古时称山的南面,水的北面。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学者:此文“学者”与师说中古之“学者”的意义相同,同现代汉语中的“学者”也相同。18.下列语句对课文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A、本文是一篇游记,但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之美的描写和景物的叙述,或者寄托某种情致怀抱,而重在借景生论,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B、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

32、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C、文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D、 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人生的最高境界,但这种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有力(不断的艰苦努力)、有物(一定的物质条件)的人才能到达。参考答案:14.C 15.C 16.D 17.D 18.D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王猛,字景略,北海剧人也,为中书侍郎。秦王坚行至尚书,以文案不治,免左丞程卓官

33、,以王猛代之。猛日亲幸用事,宗亲勋旧多疾之,姑臧侯樊世,本氐豪,谓猛曰:“吾辈耕之,君食之邪?”猛曰:“非徒使君耕之,又将使君炊之!”世大怒曰:“要当悬汝头于长安城门;不然,吾不处世!”猛以白坚,坚曰:“必杀此老氐,然后百寮可肃。”会世入言事,与猛争论于坚前,世欲起击猛,坚怒,斩之。于是群臣见猛皆屏息。 八月,以猛为中书令,领京兆尹。光禄大夫强德,太后之弟也,酗酒豪横,掠人财货,为百姓患。猛下车收德,奏未及报,已陈尸于市。坚驰使赦之,不及。与邓羌同志,疾恶纠案,无所顾忌,数旬之间,权豪贵戚杀戮刑免者二十余人,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坚叹曰:“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 秦丞相猛至长安,复加

34、都督中外诸军事。猛辞曰:“元相之重,复总督戎机,以伊、吕、萧、邓之贤,尚不能兼,况臣猛之无似!”章三上,秦王坚不许。猛为相,刚明清肃,善恶著白,劝课农桑,练习军旅。由是国富兵强,战无不克,秦国大治。建元十一年六月,猛寝疾,秦王坚亲为之祈宗庙。猛疾少瘳,上疏曰:“臣闻报德莫如尽言,谨以垂没之命,窃献遗款。伏惟陛下,威烈振乎八荒,声教光乎六合。夫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是以古先哲王,知功业之不易,战战兢兢,如临深谷。伏惟陛下,追踪前圣,天下幸甚。”坚览之悲恸。七月,坚亲至猛第视疾,访以后事。猛曰:“晋虽僻处江南,然正朔相承,上下安和,臣没之后,愿勿以晋为图。鲜卑、西羌,我之仇敌,终为人患,

35、宜渐除之,以便社稷。”言终而卒。坚比敛,三临哭,谓太子宏曰:“天不欲使吾平一六合邪,何夺吾景略之速也?”葬之如汉霍光故事。 (选自三国志、资治通鉴,有删改)7.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宗亲勋旧多疾之 疾:憎恶B. 善恶著白,劝课农桑 课:征税C. 猛日亲幸用事 用事:当权D. 葬之如汉霍光故事 故事:旧例8. 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猛以白坚 作师说以贻之B. 与猛争论于坚前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 权豪贵戚杀戮刑免者二十余人 客有吹洞箫者D. 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9.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6、 ( )A. 尚书:文中指尚书省,官僚机构。南朝宋得名,前身为“尚书台”。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B. 领:文中指兼职,与官员任职相关。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语还有“拜”“除”“辟” “致仕”“乞骸骨”等。C. 社稷:本是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后用“社稷”来借指国家。D. 下车:是古代作殉葬用的粗陋的木制车。初即位或到任也称为“下车”,源于礼10.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七月,坚亲至猛第视疾,访以后事。(2)天不欲使吾平一六合邪,何夺吾景略之速也?(3)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11. 王猛病中给秦王苻坚进献了哪些建议?请

37、简要概括。参考答案:7. B 8. C 9. B 10. (1)七月,苻坚亲自到王猛的宅第探望他的病情,并拿身后国事询问他。(2)上天不想让我平定统一天下吗,为什么这么快就夺走了我的王猛呢?(3)陈涉、吴广号召起义,函谷关被攻破(被攻占),项羽(楚人)放了一把火,可惜阿房宫变成(化为)了一片焦土。 11. 建功立业要善始善终;我死后暂不要攻打晋;逐步消灭鲜卑、西羌,以保江山安定。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题干要求选出“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B项,“善恶著白,劝课农桑”,“课”如解释为“征税”,则与语境不合,从文中来看,第五段说“猛为相,刚明清肃,善恶著白,劝课

38、农桑,练习军旅。由是国富兵强,战无不克”,意思是“王猛担任宰相,刚正贤明,清廉严肃,褒贬鲜明,劝勉督促农耕桑蚕,训练军队。因此国富兵强,战无不胜”,由此可知,“课”应解释为“督促”。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

39、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C项,两个“者”都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A项,“猛以白坚”,“以”后省略代词“之”,“以”是介词,把;“作师说以贻之”,“以”是连词,来。B项,“与猛争论于坚前”,“于”是介词,在;“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于”是介词,比。D项,“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之”处于主谓之间,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之”放在动词后,是代词,代秦。点睛: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注词性差异。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

40、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三、理解用法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本题中,比如“之”,前者放在主谓之间,后者放在动词之后,故用法不同;如“于”,前者前面是动

41、词,后者前面是形容词,故用法不同。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B项,“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语还有致仕乞骸骨等”错误,“致仕”、“乞骸骨”并非指授予官职。“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乞骸骨”,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至”,到;“第”,名词,宅第,府第;“视”,探望;“访以后事”

42、,介宾短语后置句,应为“以后事访之”,拿身后国事询问他。第二句中,“平”,平定;“一”,统一;“六合”,天下;“何也”,为什么呢。第三句中,“函谷举”,被动句,“举”,被攻占;“炬”,名词做动词,放火;“可怜”,古今异义,可惜;“焦土”,名词做动词,变成焦土。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首先审题,把握题干的要求,“王猛病中给秦王苻坚进献了哪些建议?请简要概括”。考生可以先到文中找到王猛病中的内容,再圈出他对秦王苻坚所上奏折或所说的话,该信息主要在最后一段,如“夫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是以古先哲王,知功业之不易,战战兢兢,如临深谷。伏惟陛下,追踪前圣,天

43、下幸甚”,这是说建功立业要善始善终,如“晋虽僻处江南,然正朔相承,上下安和,臣没之后,愿勿以晋为图。鲜卑、西羌,我之仇敌,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这是让秦王苻坚暂时不要攻打晋,同时逐步消灭鲜卑、西羌,以保江山安定。参考译文:王猛,字景略,北海郡剧县人,担任中书侍郎。前秦王苻坚巡视到了尚书省,因为文牍案卷凌乱,便罢免了尚书左丞程卓的官职,任命王猛取代他。王猛日益受到宠幸执掌政权,王室亲属以及有功的旧臣都十分憎恶他。姑臧侯樊世,本是氐族的豪强,他对王猛说:“我们耕种土地,你坐享其成吗?”王猛说:“不仅让你耕种土地,还要让你做成熟食!”樊世勃然大怒,说:“一定要把你的脑袋悬挂在长安城门上,不

44、这样,我就不活在人世!”王猛把这些告诉了苻坚,苻坚说:“一定得杀掉这个氐族老夫,然后群臣百官才能恭敬从命。”恰好这时樊世进宫商讨事情,和王猛在苻坚面前争论起来,樊世想起身击打王猛,苻坚大怒,把樊世杀了。从此,群臣百官见到王猛都连大气也不敢出。 八月,任命王猛担任中书令,兼任京兆尹。光禄大夫强德是太后的弟弟,他借酒逞凶,骄纵蛮横,抢人财物,是百姓的祸害。王猛一上任就拘捕了强德,奏章上报(请求处理)没等回复,(强德)就已经陈尸街市。苻坚(见到奏章后)迅速派使者来要赦免强德,但为时已晚。(王猛)与邓羌志同道合,痛恨邪恶,纠正冤案,没有所顾忌的事情,几十天时间,被处死和依法黜免的权贵豪强、王公贵戚有二

45、十多人,朝廷震动,奸猾之辈屏声敛气,境内路不拾遗。苻坚感叹地说:“我到如今才知道天下有法律了!”前秦丞相王猛抵达长安,又加任都督中外诸军事。王猛推辞说:“丞相已经事务繁重,又总领督察军务,凭借伊尹、吕望、萧何、邓禹那样的才能,尚且不能兼备,何况臣王猛这样不肖呢!”(表示辞让的)表章呈上了多次,前秦王苻坚不同意。王猛担任宰相,刚正贤明,清廉严肃,褒贬鲜明,劝勉督促农耕桑蚕,训练军队。因此国富兵强,战无不胜,秦国很太平。建元十一年六月,王猛患病卧床不起,前秦王苻坚亲自为他向宗庙祈求神灵。王猛的病情稍有好转,就上疏说:“臣听说回报恩德没有什么能比得上尽情直言,谨以我行将完结的生命,私下里向陛下进献剩

46、下的一点忠诚。臣想到陛下威德功业震动八方,声望教化照耀天下。善于开创的人不一定善于完成,善始的人不一定善终,所以古代的圣哲帝王,知道建功立业的不易,都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臣盼望陛下能够追随前代的圣哲帝王,这是天下的大幸。”苻坚看了王猛的上疏,十分悲痛。七月,苻坚亲自到王猛的宅第探望他的病情,并拿身后国事询问他。王猛说:“晋朝虽然偏居长江以南,但他们是正宗相沿,上下安定和睦,臣死了以后,愿不要把晋朝作为图谋的对象。鲜卑、西羌,是我们的仇敌,最终也要成为我们的祸患,应该逐渐消灭他们,以使江山安定。”说完这话,王猛就死了。苻坚亲自参与王猛入殓仪式,多次前往痛哭,并对太子苻宏说:“上天不想让我平定统一天下吗?为什么这么快就夺走了我的王猛呢?”依照汉代霍光的旧例安葬了王猛。三、 语言文字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