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 0 2 3年6月第3 9卷 第6期V o l.3 9成都师范学院学报J OUR NA LO FCHE N G DU NO RMA LUN I V E R S I T Y2 0 2 3年6月J u n.2 0 2 3教育社会学视域中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困境及超越陆 韵(湖州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湖州 3 1 3 0 0 0)*摘 要:在教育社会学视域中,公共精神培育内嵌于具体社会时空背景之中。当前,我国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面临理念冲突、制度阻滞和文化消解等方面的困境。培养具有公共品格与责任担当意识的时代新人,需在学校与社会的联合之下寻求教育变革出路、超越多方面社会因素对
2、公共精神的遮蔽。据此提出以下策略:强化个人追求与公共理想相统一的价值导向;构建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融通的制度保障;营造适度竞争与互利共生相依存的文化氛围。关键词:公共精神;公共精神培育;大学生;教育社会学;教育公平;立德树人;公共理想d o i:1 0.3 9 6 9/j.i s s n.2 0 9 5-5 6 4 2.2 0 2 3.0 6.0 0 2中图分类号:G 6 4 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 0 9 5-5 6 4 2(2 0 2 3)0 6-0 0 1 0-0 7大学生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的形成离不开公共精神培育,即认同公共身份、维护公共秩序、追求公共价值和践行公共事务的社会
3、主义合格公民品格培养。恩格斯指出:“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1道德植根于人的社会性,公共精神培育无法脱离具体社会时空背景而抽象地、孤立地展开。教育社会学旨在从社会学层面分析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探讨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提供了独特的分析视域。改革开放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大增加了青年群体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人生逆袭”的流行话语助推年轻一代为争取个人地位的改变而奋斗,却掩盖了公共德性养成对他们的重要性。在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面临怎样的困境?如何破解与超越?这是新时期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亟需慎思的问题
4、。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缺失现象颇受学界关注,已有研究论证了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价值,认为它不仅能促进大学生个体的社会化转变,还有助于推进和谐社会构建并克服全球化进程对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2;有研究分析了公共精神缺失的根本原因,包括“人己分离”的自我主义、市场经济的趋利特质、“公平公正”生存体验的缺乏及学校德育目标与内容的错位断层等3;还有研究从高校协同共治管理理念的更新、社会公共文化空间的塑造及师生公共交往实践的优化等方面探寻了公共精神培育的策略4。由此可见,将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问题纳入宏观社会变迁背景下加以考量,紧密关联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现状及需求,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一种可行思路。一、
5、我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公共精神的阙如与异化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发生着整体性变革。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社会结构也随之调整,社会流动的渠道越来越公平开放,“职业”替代“身份”成为人们确立社会地位的主要依据,个人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其社会地位。马克斯韦伯(M a xW e b e r)提出了阶层划分的三大依据,即财富、声望和权力,不同阶层群体存在资源与地位方面的差异。因此,从社会和谐与公平的角度来看,合理的垂直流动是社会良01*收稿日期:2 0 2 2-0 6-1 7 修回日期:2 0 2 3-0 3-0 8 基金项目:2 0 2 1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2 0 2 1 S B
6、0 2 6);2 0 2 1年浙江省第一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2 0 2 1-2 2 2)作者简介:陆 韵(1 9 8 6),女,浙江湖州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社会学。第3 9卷(总第3 6 4期)陆 韵:教育社会学视域中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困境及超越性运行的主要标志。我国众多民众的身份从农民到市民、生活从温饱到小康的转变无不证明了社会流动带来的发展活力。然而,作为一种个体利益的实现途径,社会转型的实际影响却很复杂,努力向上流动、追求地位跃升的个体奋斗过程,往往潜藏着公共精神阙如与异化的隐忧。(一)关系疏离导致公共关怀意识淡漠社会流动渠道的畅通旨在形成包容
7、、开放的分层结构,然而该渠道本身却包含着下层者跃升与上层者排斥间的巨大张力。西方冲突论学者认为,上层者会通过构建阶层壁垒、保持自身地位优势来应对下层精英的挑战,从而导致阶级地位代际复制的不平等现象;国内也有社会学者指出,我国社会存在阶层之间的血缘排斥、地位排斥、财产排斥与教育排斥5。人群区隔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离,不同人群生活在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环境中,彼此之间成为“原子化”的陌生人。人群中的竞争排斥意识与公共意识是相悖的,当青年人聚焦切身利益积极谋划人生,接近、认同并推崇优势群体的文化品位与价值观念时,往往容易忽略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对公众利益的关心和对多样化群体的包容;同时,在信息化时
8、代,大学生容易陷入算法推荐构筑的“信息茧房”之中,因沉浸于娱乐而忽视对现实问题的思考6,进而陷入公共视界窄化的困境。(二)空间延展导致公私领域边界模糊虽然我国传统文化提倡“重义轻利”“舍身成仁”,但在家国同构的治理模式下公与私并无明确分界。费孝通指出,中国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中不存在西方“团体格局”那种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7。社会的现代化与城市化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这种变革的催化作用可以使人们从血缘、地缘群体的羁绊中挣脱出来8。开放社会中的人群流动促进了生活空间的延展与行动选择的自如,人们脱离相对固化的乡土社会,从而导致传统家庭领域中长久稳定的初级群体关系渐渐淡漠。代际关系的弱化与个
9、人权利的扩大使传统文化中的公私领域边界模糊现象愈加明显,集中表现为私人领域向公共领域的蔓延。在这种情况下,如将私人领域的行事规则带入公共领域,就容易引发公共场合中的公德缺失和秩序失范。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私人领域对公共空间的占据,公众媒体不断被私人化,非理性言论不断混淆公众视听。正如哈贝马斯(H a b e r m a s)所指出的那样,“随着私人生活走向公共化,公共领域自身则染上了内心领域的色彩”9,在生活空间延展背景之下,公共秩序的建立和公共价值的推广显得十分必要。(三)“精英”培育导致青年学子价值偏离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千年古训到“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信念,无不凸显教育在实
10、现身份跃迁中的“阶梯”作用。布迪厄(B o u r d i e u)将这样的教育系统视为权力的生成机制,指出学校造就的“精英”不仅有权享受权力位置中的特定等级,而且还有权得到认同和尊敬。自2 0世纪9 0年代末起,应经济快速发展之需,我国高校扩大了招生规模,大大增加了一般学生进入大学的机会,使他们能够突破家庭背景的限制,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获得体面职业、实现社会地位跃升。然而,这种精英培育方式在加强国家人力资源储备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青年学子公共精神的担忧,如钱理群就把“精致利己主义者”描述为“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1 0的人。通过接受教育而拥有了
11、一定社会地位并享有知识权威的青年学子,只有形成超越一己私利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关怀意识,才能承担国家和社会对知识分子的重托。培养真正具有公共精神的社会精英,是当前高等教育理应承担的重要职责。二、当前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三重困境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旨在将超越个人功利目的和促进社会整体发展的价值、准则与规范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意识并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培养学生参与公共事务、建构公共秩序和创造公共利益的能力,使之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期的社会发展现实需要公共精神的构筑,但公共精神培育又面临理念冲突、制度阻滞和文化消解等方面的困境。(一)理念困境:“独善其身”对“相善其群”的冲击梁
12、启超曾有言:“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1 1修养自身与兼济天下都应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美德。培育现代公共精神的要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命题相呼应,其核心是塑造11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 0 2 3年6月以公共利益和社会需求为依归的道德规范,包括对开放包容、公平自由和团结互助等基本理念的认同与追求。然而,现代社会在弘扬个人理性与自由的同时,也使一些人更加专注于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切身利益,“相善其群”的公共精神受到了“独善其身”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的冲击。大学生群体中存在部分“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他们在聚焦个人未来发展的同时也框限了自身格局与视野,形成了对外界事物漠不关心的
13、态度,这也影响了他们社会参与意识与公共责任意识的养成。“相善其群”面临的理念冲击源于社会分层结构中不同群体之间的排斥与分化。布迪厄从冲突论视角揭示了阶层之间的对立紧张,具体表现为存在支配者和被支配者,存在旨在篡夺控制权与排斥他人的斗争,存在自身的再生产机制1 2。我国的社会制度决定了社会中不存在根本的阶层对立关系,也不存在完全意义上的个体,但改革开放以来不同群体获得的物质财富、文化资源和机会资源并不均衡,这一现象刺激了部分人群对个人权利与利益的敏感需求,影响了他们对共同体利益与公共价值的追求。利益和价值取向在共同体内相互冲突,要达成共识就需要加以均衡,而这一点单靠道德话语是无法完成的1 3。(
14、二)制度困境:“文凭筛选”对“社会认同”的阻滞公共精神的养成要以社会认同为基础。个体对社会的承认、接纳与融入是社会成员团结、凝聚并发生情感联系的重要前提。中考和高考制度下的学校教育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一种人才筛选输送和社会地位获得的机制,它们在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人力资本红利”的同时,也使教育文凭成为获得较优受雇机会和挑选较优职业条件的依据1 4。制度形塑人们的习惯性思维方式并为行动提供合法性依据和适当性逻辑,因此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离不开制度的支持与保障,但“文凭筛选”制度却对大学生社会认同感的形成造成了一定阻滞。一方面,中考普职分流与高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社会接触面,接受职业教育
15、者进入生产劳动场域,接受普通高等教育者进入学术文化场域,彼此之间的疏离隔绝不利于学生对社会生活和多样化群体形成全面认识;另一方面,高校以学分绩点为核心依据的考评机制,劳动力市场偏好名校学历的用人机制,易使学生封闭在“象牙塔”中,影响他们对社会公共生活的体验和对共同价值的理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制度困境与学校教育促进社会分层与流动的功能有关联。新制度主义学者迈耶(M e y e r)认为,现代教育是一种制度神话和理性仪式,对公民身份和精英权威进行合法化诠释,对不同个体进行分类培养,以使个体获得独特的社会化经验,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1 5。在影响人们社会地位的后天因素中,受教育程度极为关键。学校教
16、育既能使下层群体摆脱家庭背景等先赋性因素的制约,向上流动至社会精英阶层,又能使中上层群体实现地位优势的代际再生产与延续。高等教育作为阶层流动的必经途径,会形成一种制度化区隔,影响大学生对社会生活多元丰富表象的体认。(三)文化困境:“碾压逆袭”对“天下大同”的消解文化包含社会生活与历史发展中的时代精神,以丰富多变的形式贯穿于生活与实践。我国古代儒家追求“天下大同”的文化包含人与万物和谐共生的思想,与现今社会民主、平等、公正等诉求紧密契合,大大丰富了公共精神的内涵。公共精神的培育需要文化的熏陶与滋养,使学生在认识、感悟和理解文化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然而,当前时代背景下“碾压逆袭”的流行思潮却
17、对“天下大同”的价值造成威胁。民间话语中的“草根逆袭”被用来形容出生卑微者于逆境中反击成功的状态,在教育领域尤指寒门子弟奋力拼搏实现阶层跃迁的过程。“逆袭”承载着普通人不甘于命运的顽强斗志,但也极度强化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甚至对立关系,削弱了包容体恤、互助关爱的社会伦理。筛选性和排斥性的学业竞争虽然能使部分学生脱颖而出,但却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取向背道而驰,对大学生的公共精神教育造成了干扰。“逆袭”之风盛行与传统“和”“合”文化的流失,揭示了社会分化与阶层流动下的文化危机。城镇化进程引发乡土文化式微与传统价值消解,熟人构成的亲密地缘关系逐渐转变为疏离的陌生人关系。不同境遇群体之间的情绪
18、张力虽能激起向上流动的动力,但也容易使青年产生要“碾压”同伴的负面思想。抵御当前社会背景下的不良亚文化对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负面作用,无疑是值得深思的紧迫课题。三、教育社会学视角下对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困境的超越教育作为人自身的发展建构活动,本质上具有超越性,体现在人对自身、对社会不断超越的否定性统一21第3 9卷(总第3 6 4期)陆 韵:教育社会学视域中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困境及超越之中1 6。因此,培养具有公共品格与敢于担当责任的时代新人,需在学校与社会的联合下寻求教育变革并突破社会问题对公共精神的影响,从弥合理念冲突、破除制度屏障和重塑文化空间等方面作全面深入的思考。(一)强化个人追求与
19、公共理想相统一的价值导向当青年一代专注于职业、荣誉和财富等个人追求时,就会淡化个人与共同体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相关的公共理想。然而,社会情境不仅仅是一种个体之外的环境,个体在致力于解决个人问题的同时,也在积极主动地重建其周围的社会活动领域1 7。高等教育在个体社会化进程中起关键作用,需不断强化大学生个人追求与公共理想相统一的价值导向,使自我价值与公共价值的实现相融共促、同向同行。1.确立公共知识分子培育目标为防止大学生个人价值追求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割裂,高校应将公共知识分子培育作为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公共知识分子既具备专业知识能力与科研学术素养,又热心参与公共事务、捍卫公共利益与公共价值。
20、知识分子若要有效介入公共领域,就必须依赖他们对正义与公平的坚定不移的信念,才能不被框定于隐藏的等级、偏好与评价之中,从而更好地创建公共生活的秩序并使之维持与延续1 8。公共知识分子的培育目标需全面细化到高校的专业培养方案中,将公共精神的涵养作为一项通识性教育任务,与专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增强学生运用知识技能服务社会的意识与能力,如引导大学生参与为公共利益服务的义务劳动、志愿服务等1 9。同时,还需将公共知识分子培育目标细化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将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引导到为社会公共利益尽己所能的公共精神上来。2.注重课程教学的公共价值渗透课堂教学是隐性的高校德育途径,教师应将
21、公正、民主、和谐等公共价值观渗透在教学内容中,引领学生将个人知识学习目标与国家事业发展目标相统一。知识社会学学者戈德曼(G o l d m a n)认为知识体系的功能在于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将知识转化为对社会适宜的可信赖的真理2 0。各门学科的知识并非抽象的主观创造,而是产生于发展的社会需要。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学需开拓学生的公共视野,将时事新闻、社会焦点、学习问题和生活困惑等内容及时融入教学之中2 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公共话题、养成公共关怀意识;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学应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专业知识传授与公共价值渗透相结合,挖掘并呈现教学内容与社会之间的紧密关联,在教学中融入鲜活的社会生活素材以
22、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把握,培养学生从公共视角运用知识理性分析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同时,应充分拓展课程教学的社会功能,激发学生灵活运用专业知识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发挥专业特长为社会服务,同时,还要运用个人主义对社会造成危害的反面案例来警示学生。3.树立大学生学习的典范社会分工发展和专业化程度增强使人才选拔标准日渐提高。在岗位饱和、文凭贬值的严峻形势下,大学生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难。为防止学生卷入过度的证书考取与成绩比较的恶性竞争,高校需借助社会精英模范人物的典范形象,以鲜活实例诠释何为“成功”、何为“人生赢家”、何为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统一。社会精英具有适应时代需求的知识储备和专业优势,勇于参与社会
23、治理方面的改革实践,在脱贫攻坚、慈善公益、技术创新和学术研究等公共领域充分释放活力、奉献智慧,他们既是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也是增进社会共同体利益的贡献者。围绕精英模范展开的价值引领应侧重人物社会价值的彰显,将学生的关注点从社会精英模范人物的名誉、地位和财富等转移到他们关注和服务公共利益、共同价值等公共性品格上来,从而开阔大学生的奋斗视野,树立更为高远的人生理想。(二)构建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融通的制度保障大学承担着培养社会精英的使命,也被人们视为改变命运的途径。如果优秀文化与权威知识的精神圣地日渐脱离基层社会,学生便无法形成丰富完整的社会生活体验,也难以形成造福社会的责任感。高等教育若要实现大
24、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就必须面向社会,脚踏实地地通过制度创新在学校教育与广阔的社会生活之间建立联结。31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 0 2 3年6月1.建立专业学习场域扩展机制伯恩斯坦(B e r n s t e i n)从关怀社会公平正义的角度出发,发现不同阶层之间存在精致型语言编码和限制性语言编码的区隔。在大学精英场域中,学生获取的专业知识以学术话语呈现,与其他群体的语言形式有所不同,而语言形式与社会关系的联动将拉大学生与多样化社会群体之间的距离。高校应在复杂社会场域中开展专业知识教学,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使学生所学能更符合社会的共享性需求。一方面,高校可以在政府支持下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
25、搭建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公益福利机构等社会组织的协同育人平台,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将课堂拓展至行业生产实践第一线,培养学生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构建学生与基层民众之间的沟通互动机制,引导学生以“深度在场”的方式关注基层民众生活状态与利益诉求,运用专业知识来探索解决基层民众面临的问题。2.健全公共生活育人长效机制劳动力市场的学历筛选规则使上大学成为一种摆脱不利处境的途径。但是,如果大学生远离公共领域,陷入一种专注个人成就、囿于私人空间的大学生活,就会丧失对公共事务的应有关切。公共生活是孕育公共精神的基本条件,高校应健全公共生活育人的长效机制,使学生走出自身封闭的
26、单子式自我存在状态,在充分的人际交互活动中形成公共意识并践行民主平等、合作共享的公共价值。一方面,高校可以制定学研共同体管理机制,将学生的学习生活塑造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公共生活,为团体成员开展常态化的信息沟通与经验交流提供保障,通过学习资源共享与学习任务共担,帮助学生形成并遵守和谐互助的公共生活交往规则;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建立大学生民主参与引导机制,保障学生参与学校内外事务决策的渠道与空间,使大学生在公共生活中接受民主与法治精神的熏陶,形成个体对社会的责任担当。3.完善学生服务基层激励机制基层是大学生熟悉当代社会民情、养成公共服务意识的现实课堂。赴基层岗位就业有助于大学生实现个人理想追求与国家民
27、族事业的融合统一。在阶层流动背景下,越来越多大学生以在城市从事体面的管理或技术工作为求学目标,这就阻滞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惠及落后偏远地区。因此,引导毕业生担起社会责任、投身基层,仅凭口号式的道德呼吁是不够的,还需切实完善学生服务基层的激励机制。一方面,要完善关于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奖励补贴制度,增加对在欠发达区域就业学生的学费补偿、生活补助和社保补贴等,使提升社会公共福祉的行为建立在消除个人后顾之忧的前提之下;另一方面,要构建科学的职业流动制度,在学习进修、职称晋升和岗位调动等方面给基层服务者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与选择机会,使奉献自我的社会使命感与个人对社会地位的合理诉求能够并行共存。(三)营造
28、适度竞争与互利共生相依存的文化氛围虽然当前社会开放程度增加、机会更为平等,但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依然强化了竞争。“内卷化”一词凝聚着沉重的竞争焦虑,极度比拼下的学校与职场大有异化为激烈竞争的场域之势,利己主义也对社会成员间的团结共享机制造成消解,使公共信念与公共伦理逐渐弱化。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离不开对其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高校需以一种和谐共生的文化氛围缓释个人成就动机导致的紧张焦虑,最大程度地凝聚共识、增进团结。1.遵循多元异质人才培养理念围绕资格证书与学分绩点展开的量化竞争,将大学生局限于消弭个体差异的同质化发展路径。但是,在这种激烈竞争中取得优势并不意味着能对社会作出卓越贡献。自改革开放以来,
29、新的社会阶层在各大前沿领域积极创新创业、发挥个性活力,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生力量。为激发青年一代的独特潜能与公共意识,高校应围绕培养多元异质人才更新教育理念。一方面,需营造适度竞争的价值导向,在纵向的等级衡量体系之外鼓励开拓横向多元的评价体系,使合作性、独创性和公益性等有利于公共参与和公共福利的个性品质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嘉奖;另一方面,需营造鼓励进取、包容失败的良好风尚,培养人才须着眼于整体社会效应,打破学生群体内部保守封闭的紧张竞争格局,为勇于创新突破、追求公共利益的学生提供基本的风险保障和制度支持。41第3 9卷(总第3 6 4期)陆 韵:教育社会学视域中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困境
30、及超越2.激发共创共享集体行动意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使越来越多的学子有望通过个人奋斗实现人生理想,但一味想要“碾压逆袭”的观念不仅会使个人脱离社会共同体而陷入“原子化”的孤独焦虑之中,同时也不利于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马克思指出,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的,而是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2 2。高校应激发学生群体共创共享的集体行动意识,将彼此间的竞争关系转化为互利共赢的协作关系。一方面,可以为学生的学习研究与实践训练搭建集体行动平台,使学生在平等的交流互动中启迪思维、碰撞观点、分享成果,构建一种超越个人私利的新型学习网络;另一方面,可以围绕公共利益树立学生集体行动的目标愿景,在取得个人成
31、就这一价值目标之外确立更高的价值追求,并适当扩大学业评价体系中团队合作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指标权重,强化合作交往关系对扩大个体活动成效的重要意义。3.引领平等互助自治管理风尚公共生活是生发公共精神的丰厚土壤,当大学生为改变自身处境而卷入激烈竞争,聚焦于对个体权益的考量维护,在公共事务面前呈现超然冷漠之态时,他们将渐渐远离学校生活的公共性。高校应在不威胁个人自主性与独立性的前提下,引领平等互助的自治管理风尚,使学生摆脱私人视界的限制,增强人与人之间横向联系中的相互关怀。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的公共交往,促进不同家庭背景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通过同伴互助弥补弱势家庭背景的学生在文化资本和社会关系资本等先
32、赋性要素上的不足,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并实现专业成长;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的公共事务体验,充分发挥学生自治组织在学校公共生活中的作用,强化服务职能并避免行政化倾向,使学生在参与学校事务管理的过程中形成责任意识、规则意识与奉献意识。四、结语大学生公共精神不仅是个人素质的体现,更深切关系到社会文明程度与国家发展前景,因此公共精神培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应在社会发展变迁的宏观背景下加以考量。在当下充满活力的社会体系中,不同社会群体都有向上发展的空间与机遇,然而由此衍生的人群关系疏离、公私边界模糊与精英教育弊端使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面临理念冲突、制度阻滞和文化消解等困境。单凭学校自身的力量难以超越这
33、些困境,一切价值引领、制度保障和文化熏陶都需植根于现实的社会土壤,这就有赖于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合贯通与彼此渗透。这需要高校坚持价值引领、制度创新与文化塑造同步推进,在大学生课堂教学、专业实践、思想教育、课余活动、日常生活与人际交往等方面都注重公共精神的传递,使大学生在公共生活中担负起责任,实现个人理想,并在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坚持对公共价值的不懈追求。参考文献: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9:9 9.2 徐锋华,祁正新.论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价值J.江苏高教,2 0 1 2(5):1 4 4
34、-1 4 5.3 高石磊.中国社会公共精神的缺失与构建J.求实,2 0 1 4(6):4 0-4 4.4 李小兰.协同治理视域下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J.当代青年研究,2 0 1 4(3):2 5-2 8.5 刘精明.国家、社会阶层与教育:教育获得的社会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5:7.6 于 文敬,廖小琴.网络“泛娱乐化”现象对当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消极影响及其应对策略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 0 2 3,3 9(1):1-6.7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1 5:3 9.8 闫云翔.中国社会的个体化M.陆洋,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 0 1 2:
35、3 3 0.9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王晓珏,刘北城,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 9 9 9:1 8 5.1 0 熊丙奇.警惕厚黑土壤J.中国新闻周刊,2 0 1 2(1 6):9 1.1 1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 9 3 6:1 151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 0 2 3年6月1 2 布尔迪厄,华康德.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1 5:1 3 2.1 3 哈贝马斯.包容他者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2:2 8 5.1 4 柯林斯.文凭社会M.刘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1 8:5
36、.1 5 ME Y E RJW.T h ee f f e c t so f e d u c a t i o na sa n i n s t i t u t i o nJ.Am e r i c a nJ o u r n a l o fS o c i o l o g y,1 9 7 7,8 3(1):5 5-7 7.1 6 冯建军.从实践的观点看教育的超越性J.江西教育科研,1 9 9 9(4):1 2-1 4.1 7 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晚期现代中的自我与社会M.夏璐,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1 6:1 2.1 8 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单德兴,译.3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
37、联书店,2 0 1 6:9 7.1 9 徐晓倩,孙迪亮.列宁青年劳动教育思想探析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 0 2 2,3 8(6):8 4-8 9.2 0 富勒.智识生活社会学M.焦小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1 1:5 3.2 1 宋中发,张明.基于“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课供给侧教学改革思考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 0 1 8,3 4(8):3 1-3 5.2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 6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7 9:2 2 0.D i l e mm aa n dT r a n s c e n d i n
38、 go fP u b l i cS p i r i tE d u c a t i o no f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f r o m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E d u c a t i o n a l S o c i o l o g yL UY u n S c h o o l o fT e a c h e rE d u c a t i o n H u z h o uU n i v e r s i t y H u z h o u Z h e j i a n g3 1 3 0 0 0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39、 F r o m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 e d u c a t i o n a l s o c i o l o g y t h ec u l t i v a t i o no fp u b l i cs p i r i t i se m b o d i e d i nt h ec o n c r e t es o c i a la n ds p a t i o t e m p o r a lb a c k g r o u n d C u r r e n t l y t h ep u b l i cs p i r i te d u c a t i o no f
40、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 i nC h i n af a c e st h ed i l e mm ao na s p e c t so fv a l u es h o c k s y s t e mb l o c ka n dc u l t u r ed i s p e l l i n g T oc u l t i v a t ean e w g e n e r a t i o no fy o u n gp e o p l e w i t hap u b l i cc h a r a c t e ra n ds e n s eo fr e s p o n s
41、i b i l i t y i ti sn e c e s s a r yt os e a r c ht h ew a yo fe d u c a t i o n a l r e f o r ma n dt r a n s c e n dt h es h e l t e rf r o ms o c i a l f a c t o r so np u b l i cs p i r i tw i t ht h eu n i o no f t h es c h o o l a n ds o c i e t y T h e r e f o r e s t r a t e g i e sa r ep u
42、 t f o r w a r di n c l u d i n ge n h a n c i n gt h ev a l u eo r i e n t a t i o no f t h eu n i t yo fp e r s o n a lp u r s u i ta n dp u b l i c i d e a l c o n s t r u c t i n gt h es y s t e mg u a r a n t e ew i t ht h e i n t e g r a t i o no fs c h o o le d u c a t i o na n ds o c i a l l
43、 i f e a n dc r e a t i n gac u l t u r a la t m o s p h e r ew i t ht h ec o-e x i s t e n c eo fm o d e r a t ec o m p e t i t i o na n dm u t u a l i s t i cs y m b i o s i s K e y w o r d s p u b l i cs p i r i t p u b l i cs p i r i te d u c a t i o n 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 e d u c a t i o n a ls o c i o l o g y e q u i t y o fe d u c a t i o n f o s t e r i n gv i r t u e t h r o u g he d u c a t i o n(责任编辑:赵 华 校对:王有春)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