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年河北省邯郸市涉县河南店镇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3295170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6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河北省邯郸市涉县河南店镇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2年河北省邯郸市涉县河南店镇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22年河北省邯郸市涉县河南店镇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22年河北省邯郸市涉县河南店镇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22年河北省邯郸市涉县河南店镇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2年河北省邯郸市涉县河南店镇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列小题。爱无灵犀朱砂国庆节,因为要接待几个俄罗斯客户,他打电话回老家,跟母亲说自己6号才能回去,公司越做越大,越来越忙,回老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他知道,母亲想他,每时每刻。事实上,俄罗斯客人4号就走了,5号一大早,收拾停当,他开车带了妻儿踏上了回家的路。他撒了谎,因为他知道,只要说自己回家,母亲一定会到村口接。前些天下了雨,虽然这会儿天已放晴,可山里气温低,加上雾气正浓,一早一晚很是阴冷。母亲已经78岁了,腿脚又不好,总在风口里站着,身体哪受得了?然而,他还是失算了,车还没

2、下公路,他便远远地看到了站在村口的母亲。母亲站在那棵大槐树下,不时地踮起脚,向公路方向张望。一头萎散的灰白头发在风中摇曳,整个身子像一株深秋被摘去了果实的玉米秸,干瘪的躯干没有一丝水分,看上去单薄而脆弱,仿佛稍有风吹草动,随时都可能零落成泥。母亲的左眼去年查出了白内障,在县医院看的。医生说老太太岁数大了,不适合开刀,再说也不敢给她开刀,怕老太太的身体吃不消。母亲自己也不肯再治疗了,说好歹还有一只眼,将就着得了,况且,这辈子该看的都看过了,临死再挨一刀,不值得。可他知道,母亲是心疼钱。母亲总说他们挣钱不容易,不要大手大脚。很早以前他想了,等再过一段时间,母亲的眼睛适合手术了,自己就带她去市里做了

3、。他告诉母亲,手术的几个钱对自己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他说这话时,母亲笑了,笑得很灿烂。儿子出息了,做母亲的一辈子盼的,不就是这个吗?村口离公路还有两三百米的距离,这么远,母亲昏花的老眼根本看不清,可母亲依旧固执地伸长了脖子,不时向这边张望着。他的眼有些潮湿。远远地,他停了车,妻子和女儿下车,一溜小跑过去。女儿大声喊着奶奶,犹如天籁,喜得老太太合不拢嘴。把母亲扶到车上,他问母亲:“不是打电话说6号才回家吗,今天才5号,怎么就知道我回来了呢?”“我是你娘,你那点儿心思我还不知道?”母亲咧着缺了牙的嘴,笑着,有些得意,有些狡黠,“不就是怕我出来接你们会染了风寒,故意跟我撒谎吗?我这掐指一算,就知道你

4、们今天回来。要不,怎么叫母子连心呢?”“奶奶,您真是比如来佛还神,不用猜就知道我们今天回来。”女儿撒娇似的挽着奶奶的胳膊。?这一刻,他忽然就相信了妻的话。妻说,爱,是有灵犀的。以前,每次往老家打电话,十回倒有九回是母亲接的。家里的电话没有来电显示,他一直纳闷儿,怎么每次不等他开口,母亲便知道打电话的人是他呢?莫非这爱的灵犀就真的这般灵光?不知不觉中,车进了胡同,嫂子笑着迎了出来。哥哥比他大9岁,三个孩子,一个女儿嫁在本村,一个儿子大学毕业在北京工作,另一个还在读书。?女儿拉了奶奶去表姐家串门儿,妻和嫂子择菜做饭,他无所事事,一路闲逛着去菜园找哥哥。?哥哥正在园子里侍弄白菜,见到他,喜上眉梢。哥

5、俩你一句我一句闲聊着。问及母亲的近况,哥不觉叹了一口气:“娘越来越糊涂了,天天守着电话,不管谁打进来,张嘴就是一句二小儿啊,娘就知道是你,弄得俩孩子都不敢往家里打电话了,怕娘一听打电话的不是你,失望”?他愕然,怪不得每次打电话母亲一猜一个准呢。?哥哥抬头看了他一眼,顿了顿,接着说,“自从去年你去省城办事顺便回了趟家,娘想起来便到村头儿站会儿。国庆节这7天假,你明明说6号才回来,可娘愣是从1号起便天天去村口等”?他的心一阵阵痉挛。他一直都以为母亲接电话和去村口等他,不过是一种巧合,或者如妻子所言,是一种母子间的灵犀。原来,这爱里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灵犀,那不过是一个母亲,日复一日固执的牵挂与守候的结

6、果。?他眼前不由浮现出秋风中母亲翘首企盼的身影,那颤颤巍巍的身体,令他的心,刹那间,一片濡湿。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作者依据“心有灵犀”而“反弹琵琶”,亮出“爱无灵犀”的旗帜,可谓推陈出新,独出心裁。B这篇以“母爱”为题材的小说,除了表现母子之间的深情外,还表现了兄弟之间、祖孙之间、妯娌之间、夫妻之间、母女之间平淡而真挚的亲情。C母亲博大的爱、深沉的情,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小说在“爱无灵犀”中塑造的母亲真实、鲜明、感人。D从母亲对儿子长期执著的守候和牵挂中,我们感受到母爱之心的律动,体察到母爱之情的温热。8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爱有灵犀”

7、的说法,来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小说中的主人公“他”和“他”的妻子,以及年迈的母亲都相信爱是有灵犀的。B在治疗母亲左眼患白内障的问题上,母子俩各有各的想法:母亲不愿做手术,是害怕临死再挨一刀,不值得;儿子“他”迟迟没带母亲去市里做手术,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C在“他”回家日期的问题上,母子俩都撒了谎。“他”撒谎,目的是想给母亲意外的惊喜;母亲撒谎,目的是不想让儿子知道自己天天都去村口等儿子,不想让儿子为自己操心。D勤劳、简朴的母亲,为养育儿女操劳一生,如今年迈,又疾病缠身,却还在为儿子牵肠挂肚,以至于不顾风烛残年之躯在村口守候。E小说结局部分将“母爱”

8、升华到了较高的境界,哥哥揭开了事实真相,使弟弟推翻了“爱有灵犀”的说法,认识到母亲对儿子的爱是没有灵犀的,而是母亲固执的牵挂与守候。9第五自然段的景物和人物描写分别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参考答案:7B8DE 9交代秋天的季节特征;母亲在寒冷的秋风中等儿子,说明母亲爱子心切;用“落光了叶子的槐树”象征母亲衰老的形象;槐树落光了叶子,母亲单薄而脆弱,二者相互映衬,渲染了悲怆苍凉的气氛。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

9、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小说的景物描写的作用类试题,这类试题一般要从手法、人物形象的塑造、情感主题等方面考虑作答,根据对题意的理解和文本的解读,本题可以作答为,交代秋天的季节特征;母亲在寒冷的秋风中等儿子,说明母亲爱子心切;用“落光了叶子的槐树”象征母亲衰老的形象;槐树落光了叶子,母亲单薄而脆弱,二者相互映衬,渲染了悲怆苍凉的气氛。2

10、.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5题。(14分)荷塘清韵季羡林楼前有清塘数亩。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可我们楼前池塘中独独缺少荷花。每次看到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病。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

11、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但莲芽能不能长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由命了。于是,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人力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

12、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最初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我总嫌这有点太少,总希望多长出几片来。于是,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边上去观望。有校外的农民来捞水草,我总请求他们手下留情,不要碰断叶片。但是经过了漫漫的长夏,凄清的秋天又降临人间,池塘里浮动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的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

13、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行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的扩大,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

14、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荷花接踵而至,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它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它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是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前年和去

15、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今年夏天,天气异常闷热,而荷花则开得特欢。绿盖擎天,红花映日,把一个不算小的池塘塞得满而又满,几乎连水面都看不到了。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然是绿油一片

16、,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花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我为我的“季荷”祝福。 (内容有删改) 23阅读全文,请用四个两字词语概括作者情感起伏变化的具体过程。(4分)24.触动作者情怀的荷塘清韵到底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6分)25.对这散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A作者笔下的荷花红艳耀目,迎风弄姿与众不同,从中感受到的是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B作者在文中为表现荷韵,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多种表现手法。C本文语言空灵飘逸、含蓄

17、多情,描写生动有趣,给人一种禅境的理趣和强烈的美感体验。D荷花从无到有,从稀少到繁茂的发展历程,表现莲荷顽强的生命力,给人以欣慰和希望。E此文与朱自清荷塘月色比,创作背景不同但描写重点一致,手法和情趣大同小异。参考答案:23围绕“恋荷(或者念荷)种荷盼荷(或者等荷)护荷赞荷(或者悟荷)赏荷祝荷”的过程(答对四个表感情的词语即可,如:希望(盼望)、失望(灰心)、惊喜(狂喜)、祝福(快意),一个词语1分)24答案:一种不畏艰难的惊人的生存力量;一种与众不同的超凡的精神境界。25.CE(C“含蓄”的评价不准确。应该是清新自然、淳朴清纯。E.描写重点不一致、手法不尽相同:朱自清比下的荷塘月色重点是描写

18、月光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荷塘与月色。从视觉、嗅觉、听觉的角度来写的。而季羡林塘荷清韵,重点是写荷塘的清韵,侧重荷塘韵味之美韵味。)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殷商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朝代,时间约从公元前17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现存的殷商文学文献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别:第一类是直接传承于今的第一手的殷商文学文献,即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第二类是经过后世传抄,但是早在春秋以前就已经被时人所认可的殷商文献;第三类是在周汉时代的历史文献中记载下来的有关殷商时代的遗诗遗文、神话传说等。甲骨卜辞、铜器铭文、记载中的典册文献,它们之间互相发明、互相印证,共同构建了殷商文学的历史。从此,中国文学脱离了

19、传说的时代,步入了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新的时代。甲骨文带给殷商文学的意义,首先是它的文字载体意义。这些文字数量庞大,结构完整,它们不仅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而且已经具有相当的叙事条理,甚至有了基本的文例程式。一篇典型的甲骨卜辞会同时包括叙辞、命辞、占辞、验辞四大部分,有着完整的叙事结构,辞汇丰富,语言简洁,体现了叙事文的初步技巧。因而我们可以将其纳入早期的文学范畴,它本身就构成了殷商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与甲骨文相提并论的是铜器铭文。将殷商铜器铭文上的文字与甲骨文字进行比较,会发现二者在字形结构的组合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是作为铸造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因为其书写工具不同,方式不同,记述功能不同,二者

20、之间又有不同的文字特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殷商铜器铭文中,几十字以上的铭文很少见到,大多数只有几字,而且好多字是合体字,具有鲜明的图案特征。因而,铜器铭文代表了殷商文字书写的另一种情况。占卜在殷商王朝的生活中虽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它毕竟只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在青铜器上铸字的活动更是如此。那么,当时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无数重要的事情,又记载在哪里呢?尚书?多士曰:“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多士为周初时文献,是周公训诫殷商旧臣的记录。“册”与“典”乃是殷商时代更为重要的文字文献。甲骨文中已经有“册”字发现。商代重要的文献资料还有“书”。左传中,对尚书盘庚多有引用,如:“恶之易也,如火

21、之燎于原,不可乡迩,其犹可扑灭?”以此可知,殷商时代记载日常政治文化生活更为重要的文献应该是这些典、册和书。现存的盘庚一篇完全可以作为最有力的证明。甲骨卜辞、铜器铭文、记载中的典册文献,三者共同呈现了殷商文学的书写形态。从此以后,中国文学有了自己的成熟的文字载体。文学史可以有多种断代方法,但无论如何,从口传时代进入文字时代,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飞跃。和后世文学相比,殷商文学的内容虽然还远不够丰富,文体形式也相对简单,但是它却展示了作为书写形态的早期文学的基本特征,为周代以后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说,商代以前是中国文学的传说时代,商代以后是中国文学的文字书写时代。这就是商代文学在中国

22、文学史上的开创意义。(摘编自赵敏俐殷商文学史的书写及其意义,略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甲骨文具有重要的文字载体意义。它文字数量庞大、结构完整,而且具有相当的叙事条理与文例程式,因而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B. 铜器铭文篇幅短小,大多数只有几个字,其中包括很多合体字,这些字都具有的鲜明图案特征代表了殷商时代文字书写的另一种情况。C. 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比,“册”是殷商时代最为重要的文字文献,记载了日常政治文化生活中发生的无数重要的事情。D. “书”和“册”“典”一样,也是商代记载政治文化生活更为重要的文献资料。留存至今的尚书盘庚,就是其中最有力的证明。2.

23、 下列理解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全文围绕商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开创意义进行论述。文章首先将殷商文学文献分为三类,然后分别阐述了其在殷商文学中的作用。B. 多士盘庚均出自尚书,多士记录了周公训斥殷商旧臣的情形,盘庚则被左传多次引用,二者都属于殷商文学的珍贵史料。C. 第二段围绕甲骨文字载体意义阐述。甲骨文可纳入早期的文学范畴,构成殷商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D. 第三段中,作者将殷商铜器铭文与甲骨文进行比较,是为了论证了二者在字形组合上的许多共同之处及不同的文字特征。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殷商王朝之所以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朝代,是因为它实现了人类

24、历史的一次飞跃,将中国文学从口传时代带入了文字时代。B. 甲骨卜辞、铜器铭文和记载中的典册文献,三者共同呈现了殷商文学的书写形态,它们是中国文学有了自己成熟的文字载体的标志。C. 殷商文学虽然内容与文体形式都相对简单,但却展示了我国书面形态的早期文学的基本特征,为后来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D. 殷商文学的历史是由甲骨卜辞、铜器铭文、记载中的典册文献共同构建的,除了各自独立的意义,它们之间还可相互发明、相互印证。参考答案:1. D 2. D 3. A2.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

25、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D项,是为了论证“铜器铭文代表了殷商文字书写的另一种情况”。3.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A项,因果表述不当,选项后半句表述的是殷商文学的意义,它不能成为“殷商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朝代”的充分理由。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

26、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武对曰:“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太子曰:“然则何由?”太傅曰:“请入图之。”居之有间,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鞫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委肉当馁虎之蹊,祸必不振矣!虽有管、晏,不能为谋。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讲

27、于单于,然后乃可图也。”太子丹曰:“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惛然,恐不能须臾。且非独于此也,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丹命固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鞫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太子曰:“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鞫武曰:“敬诺。”出见田光曰:“愿图国事于先生。”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盛壮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

28、!”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选自战国策)10.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今太子闻光盛壮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B. 今太子闻光盛壮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C. 今太子闻光盛壮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D. 今太子闻光盛壮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B. 质,指人质,两国交

29、往,派世子或宗室子弟留居对方作为保证,叫“质”或“质子”。C. 避席,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自己的谦逊,离开坐席而伏于地,这种做法便叫做避席。也指离开席位。D. 骐骥,千里马的别称。12.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鞫武认为燕国在西边与韩、赵、魏三国结盟,在南边与齐国和楚国联合,在北边与匈奴单于结交,然后可以想办法对付秦国。B. 太子知道有位田光先生,深谋远虑,勇敢沉着,因此就请他并和他商量国家大事。C. 樊将军从秦国逃到燕国,燕太子接待了他,并拒绝了太傅将他送往匈奴的主张。D. 面对强大的秦国,燕太子希望太傅帮助他,为他出谋划策。太傅向他推荐了田光,田光觉得自己已老,无能为

30、力,就向太子推荐了荆轲。13. 翻译。(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2)课内翻译。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参考答案:10. A 11. A 12. B 13. (1)何必(怎么能)因为被凌辱的怨恨而去触犯秦王呢?(2)项伯于是连夜骑马到沛公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项羽将发动进攻的事全都告诉了他,想叫张良跟他一同离去。【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所给画线句子是田光回答太子丹的话,“之”在句中是

31、助词,“盛壮之时”指年轻力壮的时候,中间不能断开,据此可排除BD两项。再比较AC两项,“消亡”的主语应为“吾精”,“吾精已消亡”又是“不知”的宾语,因此“不知吾精已消亡矣”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答案为A项。【1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平时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A项,“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不正确,太子只能指皇位继承人。故此题答案为A项。【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文章要点的能

32、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B项,“太子知道有位田光先生,深谋远虑,勇敢沉着”分析不正确,由原文“鞫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可知,不是太子知道,而是鞫武认为。故此题答案为B项。【1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

33、)“奈何”,何必、怎么能;“以”,因为;“见陵”,被凌辱;“之”,助词,的;“批”,触;“其”,他的;“逆鳞”,倒生的鳞;“批其逆鳞”,比喻臣下直言劝谏,触犯君主,也比喻弱国侵犯强国。(2)“乃”,于是;“夜”,名词做状语,在夜里;“之”,到;“具”,都,全部;“具告以事”,状语后置句,省略句,正常的语序应为“具以事告(之)”把事情都告诉了张良;“俱”,一同;“与俱去”,省略句,应为“与(之)俱去”,同他一起离去。【点睛】第1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常用的断句方法有:根据文意断句。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对话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

34、语省略。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何如、奈何、如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参考译文:燕太子丹被质押在秦国,逃回燕国,眼看秦国就要灭掉六国,秦兵已经逼近易水,害怕亡国之祸就要降临燕国。太子丹为此而担忧,对他的太傅鞫武说:“燕国和秦国势不两立,希望太傅能为国家出谋划策。”鞫武回答说:“秦国占领的土地遍布天下,如果秦国出兵胁迫韩、魏、赵三国,那么易水以北的燕国土地未必能保得

35、住。您怎么能为了被凌辱的怨恨而去触犯秦王呢?”太子丹说:“这样,那该用什么办法呢?”太傅说:“请让我深入考虑考虑。”过了一些日子,樊於期将军从秦国逃到燕国,燕太子接待了他,太傅鞫武劝他说:“您不能收留。秦王暴虐无道,一直怨恨燕国,本来就很让人害怕的了,更何况又听说樊将军躲在我们这里呢!这就是所说的把肉扔在饿虎出没的小路上,祸患一定无法挽救了!即使有像管仲、晏婴那样的谋士,也不能为您出谋划策。希望太子赶快送樊将军到匈奴去,以便消除秦国进攻燕国的借口。并且向西与韩、赵、魏三国结盟,南边与齐国和楚国联合,北边与匈奴单于结交,这样才可以想办法对付秦国。”太子丹说:“太傅的计划要实现所需的时间太久,我心

36、里忧闷烦乱,恐怕等不及了。而且不只是这样。樊将军在诸侯中走投无路,投靠到我这里来,我总不能因为受到强秦的胁迫,便抛弃我所同情的朋友,把他推到匈奴去,现在是我拼命的时候了。希望太傅重新考虑。”鞫武说:“燕国有位田光先生,他深谋远虑,勇敢沉着,可以和他商量。”太子说:“希望通过太傅结交田先生,可以吗?”鞫武说:“遵命。”鞫武出来去见田光说:“太子想跟先生商量国家大事。”田光说:“遵命。”于是就去拜见太子丹。太子跪拜上前迎接,很恭敬地退着走为田光引路,跪着把坐席擦干净。田光坐好以后,看左右没有人,太子便离开座位,毕恭毕敬地请教说:“燕国和秦国势不两立,希望先生能够想想办法。”田光说:“我听说,千里马

37、精力旺盛的时候,一日可行千里,到它精力衰退的时候,劣马也可以跑在它前面。现在太子听到的是我精力旺盛的情况,却不了解现在我精力已经消耗完了。即使如此,我不能因为精力已经消亡就耽误国家的大事。我的好朋友荆轲可以担当这个使命。”太子说:“希望能够通过先生结交荆轲,可以吗?”田光说:“可以。”5.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20-23题。(12分)郑伯克段于郑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今京不度

38、,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1111书曰:“郑伯克段于郑。”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

39、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遂置姜氏于城颖,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既而悔之。颍考叔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君子曰:“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有删减)20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孝子不匮,用锡尔类。B狙公卒馁而死。C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D段不弟,故不言弟。21先秦诸子召开一场学术思想座谈会,

40、根据甲、乙、丙三则发言内容,推断依序应是何人的主张,正确的一项是( )(3分)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我们应该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乙:我不求富贵利达,不做自欺欺人瞒心昧己的丑事,无须装成一副伪善者的面孔。丙:世上事物纷繁复杂,只要反复实践,掌握其客观规律,就能得心应手,迎刃而解。A韩非子/孟子/老子B孔子/荀子/老子C韩非子/荀子/庄子C孔子/孟子/庄子2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23请分析文中你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3分)参考答案:20D21D22如果挖地深到地下泉水处,然后钻一条隧道下去(与母亲)相见,谁又能说您(违背誓言)

41、的不对呢?23略。20【名师点睛】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在高考中主要在解释词语意思和文言翻译中考核,平时注意积累。一般通假有两类:同音(或音近)通假和形声通假(相同的声旁的字或声旁)。21试题分析:注意“符合礼的要求”“不求富贵利达”“客观规律”。【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师点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考核文化经典中的百家思想。22试题分析:重点词语:“阙”“隧”“不然”。【考点定

42、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23试题分析: 注意指出人物,然后分析原因。【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名师点睛】注意观点明确,论证充分。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3题。郝杰,字彦辅,蔚州人。父铭,御史。杰举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隆庆元年,巡抚畿辅。冬,寇大入永平,疏请蠲被掠地徭赋,且言:“比年罚行于文臣而废于武弁,及于主帅而略于偏裨,请饬法以振国威。”俱报可。已,劾蓟督刘焘、巡抚耿随卿观望,寇退则断死者报首功,又夺辽东将士棒槌崖战绩,帝敕焘、随卿还籍听勘。诏遣中官李祐督苏、杭织造。杰言:“登极诏书罢织造甫一年,敕使复遣,非画

43、一之政。且内臣专恣,有司剥下奉之,损圣德非小。”帝终不听。驾幸南海子,命京营诸军尽从。徐阶、杨博等谏,不听,杰复争之,卒不从。刑部侍郎洪朝选以拾遗罢,上疏自辨,杰等劾其违制,遂削职。以尝论高拱非宰辅器,为所嫉。及拱再召,杰遂请急去。十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以督诸将击敌,录一子官。时李成梁为总兵官威望甚著然上功不无抵欺寇入塞或敛兵避既退始尾袭老弱或乘虚捣零部诱杀附塞者充首功习以为常。督抚诸臣庇之,杰独不与比。帝谓成梁前功皆由巡按勘报,卒置成梁等不问,而心以杰为不欺。旋就进右副都御史。日本陷朝鲜,朝鲜王避难将入辽,杰请择境外善地处之,且周给其从官、卫士,报可。寻迁兵部右侍郎,总督蓟、辽、保

44、定军务。召理戎政,进右都御史。日本封贡议起,杰曰:“平秀吉罪不胜诛,顾加以爵命,荒外闻之,谓中朝无人。”议不合,徙南京户部尚书。移疾归。起南京工部尚书。就改兵部,参赞机务。卒官。赠太子少保。 (节选自明史?郝杰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时李成梁为总兵官威望甚著然上功不无抵欺寇入塞或敛兵避既退始尾袭老弱或乘虚捣零部诱杀附塞者充首功习以为常B. 时李成梁为总兵官威望甚著然上功不无抵欺寇入塞或敛兵避既退始尾袭老弱或乘虚捣零部诱杀附塞者充首功习以为常C. 时李成梁为总兵官威望甚著然上功不无抵欺寇入塞或敛兵避既退始尾袭老弱或乘虚捣零部诱杀附塞者充首功习以为常D.

45、时李成梁为总兵官威望甚著然上功不无抵欺寇人塞或敛兵避既退始尾袭老弱或乘虚捣零部诱杀附塞者充首功习以为常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行人:官职名。春秋战国时各国都有设置,明代设置行人司,掌管传旨、册封、抚谕等事。B. 畿辅:畿,取其“京畿”一词中的含义;辅,相当于汉代所说的“三辅”之地。合指京都附近的地区。C. 移疾: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请求辞官的委婉说法。相同的说法还有“移病”“告病”。D. 赠:文中指赐给死者官爵。只用于帝王死后,依其生前事迹评定相应的称号,是为“赠谥”。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郝杰爱

46、护百姓,敢于为民请命。贼寇入侵永平,他上书请求免除被劫掠地区百姓的徭役和赋税,并得到了皇帝的应允。B. 郝杰正直耿介,弹劾有罪之人。蓟督刘焘、巡抚耿随卿消极抗敌,贪取功劳,郝杰上书弹劾,使二者受到应有的惩处。C. 郝杰屡有谏言,但不为皇帝采纳。他认为恢复织造,是前后不一的政令;他反对皇帝命京营各军护驾至南海子,但都未被听从。D. 郝杰对待邻国,态度迥然不同。对避难的朝鲜王,郝杰建议朝廷善待他;对日本想要受封和朝贡的请求,他则认为应该拒绝。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尝论高拱非宰辅器,为所嫉。及拱再召,杰遂请急去。(2)杰请择境外善地处之,且周给其从官、卫士,报可。参考答案

47、:10. C 11. D 12. B 13. (1)(郝杰)因为曾经评论高拱没有辅政大臣之才,被高拱嫉恨。等到高拱第二次被召回,郝杰就请求赶快离开朝廷。(2)郝杰请求在境外选择合适的地方安置(朝鲜王),并且接济他的随从、卫士,皇帝回复可以。【10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找出句中名词代词“李成梁”“总兵官”“威望”“功”“寇”“塞”“兵”“老弱(老弱之兵)”“零部(零散的敌人)”“首功”“”,虚词“为”“既”“者”“以为”,“威望”作“甚著”的主语,意思是“威望很高”,意思独立,结构完整。前后断开,排除BD两项。“寇”意思是“敌寇”,作主语,“入”意思是“攻入”,作谓语动词,“塞”指关塞,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