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加强新时代“三农”新闻报道探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29029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5.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新时代“三农”新闻报道探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加强新时代“三农”新闻报道探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加强新时代“三农”新闻报道探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8个案评析GE AN PING XI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三农”发展的宏伟蓝图,给“三农”战线以巨大鼓舞,又为“三农”新闻报道提供了广阔的新空间,为“三农”新闻工作者创造了出彩的新机遇。加强“三农”新闻报道意义重大“三农”新闻报道,是新闻报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是农业、农村、农民领域,发生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涉农部门(单位)的新闻报道。伴随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号角,“三农”新闻报道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加强“三农”新闻报道,是客观形势的需要。“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将乡村振兴战略置于民族复兴伟业的大历史格局中,指明了新时代“三农”发展的历

2、史方位。在百年变局和“双循环”战略背景下,“三农”固本夯基稳大局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将迎来重大历史机遇期,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加强,“三农”的基础地位和保障作用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大,“三农”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性随之愈发凸显。加强“三农”新闻报道,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需要。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受城乡对立二元结构影响,受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各媒体的报道重心普遍在城市这一块,对“三农”领域关注少、关注浅。如今,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大大加快,城乡发展交流交融日益深化、日益频繁,而且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大面积向“三农”基层延伸,为适应这种变化,推出更多、更有深度、更有参考价值

3、的“三农”报道,必将吸引各方面更多的关注,也能够展现媒体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担当,发挥其作用。加强“三农”新闻报道,是践行“四力”的需要。新时代,提升宣传报道质量,采编人员素质尤为关键。“三农”一线是采编人员提升素质加强新时代“三农”新闻报道探析 邬洪亮【摘要】加强“三农”新闻报道要重视上情下达、强化舆论引导,提供有用信息、促进经验交流,注重以多视角助推乡村振兴,着力从政治政策高度、日常积累深度、工作拓展宽度、采访写作厚度等方面,研究做好“三农”报道。【关键词】“三农”新闻报道重大意义基本情况重点方向操作途径49个案评析GE AN PING XI江城日报2022年8月30日04/05版50个案评

4、析GE AN PING XI的有效场所,是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树立群众观念的重要平台。采编人员只有更多、更频繁地走出办公室,广泛深入“三农”一线,才能深刻了解“三农”、理解“三农”,才能不断提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进而才能更好地报道“三农”、服务“三农”。国内媒体“三农”报道基本情况“三农”新闻报道是党媒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报、广电、网站均设有“三农”版面、栏目、频道、专题,而且最近几年所占版面位置日益突出、播发时长日益增加、展现形式日益灵活多样。比如,人民日报不定期推出三农专版,央视开设农业农村频道(中国三农报道专题);比如,农民日报吉林农村经济报等专门面向“三农”的报纸及杂志

5、也办得有声有色近年来,随着媒体深度融合以及传播技术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各类媒体宣传“三农”、服务“三农”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三农”新闻传播深入人心、正能量充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监测,2021年全国各类传统媒体播发“三农”相关新闻143.32万篇,推送客户端信息586.89万条,微信信息206.9万条,微博、论坛、博客帖文合计718.3万条。2022年一季度,全国“三农”舆情总量766万篇(条)。其中,新闻媒体发布及转载相关报道38万篇,客户端387万篇,微信142万篇,微博82万条,视频79万条,论坛博客38万篇。江城日报在“三农”领域的报道力度也在

6、加强、报道数量也在增多,并常态化开设了县域纵横专版、乡村振兴进行时专栏。自采的相关报道分布在要闻一版、二版及月均推出2期的县域纵横专版,转发人民日报、新华社的报道分布在要闻一版及时电版。总体上看,量的报道强于质的报道。整体上看,面上的宏观报道、整合报道、深度报道、分析报道还不够;三农专栏、专版刊发的密度及位置还不够固定。做好“三农”报道重点方向与操作途径重点方向重视上情下达,强化舆论引导。在实践当中,要将新闻舆论工作和服务“三农”二者结合起来,要从注重上情下达、做好舆论引导做起,更好地贯彻党的执政理念。提供有用信息,促进经验交流。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广大农民迫切需要及

7、时了解国家出台的各项惠农政策。党报一方面有责任、有义务把党的方针政策传播下去,把农民的愿望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反映出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也要把实用的市场与经济信息及时反馈给农民,使农民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市场信息,从而更好地保障农民的利益。注重视角全面,助推乡村振兴。乡村“五大振兴”,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非常广泛。就内涵层面来说,其可以作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建设目标;而从外延的角度看,“三农”报道也不仅仅是把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事简单叠加,它们三者之间各有特性,都是作为单个个体事物而存在,同时又独自对外发生复杂多样的联系。正是因为如此,更要把人民群众作为服务的主体,把群

8、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原则,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用事实说话,去报道农村发生的新变化,用报道的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51个案评析GE AN PING XI操作途径从政治政策高度,研究做好“三农”新闻报道。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部分中,用一大段描述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举措,标志着“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地转向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报告的第九大部分“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第十部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有关于“三农”领域具体工作的论述。这些重大观点、重大举措,为我们从事“三农”报道

9、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后几年乃至更长时期,“三农”领域是出好新闻的领域,这一领域也有助于采编人员成长、出彩。要把预期变为现实,就要深入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中央一号文件、相关涉农的政策文件以及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等会议的精神。这些是做好“三农”报道的理论依据、政策依据。实际工作中,可以按照“三点一线法”去找线索。比如,从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农村厕所革命进展,黑土地保护落实举措和成效,农民市民化进展(如某县进城务工农民变成市民数量),未来谁来种地,未来耕地怎样种等话题中找线索。从日常积累深度,研究做好“三农”新闻报道。比如某县全部耕地有多少万亩,每年产

10、粮有多少万斤,有多少万亩高标准农田,机械化率有多少?比如,某县GDP是多少,财政收入有多少,每个季度、每半年、每年的数字变化是否都掌握?这些基本情况,既要掌握自己负责的这个县,也要掌握全国的、全省的、全市的情况,必要时横向的也要掌握。有比较,才有角度。同时,要加强日常积累,多看自己的稿子,多看别人的稿子,多看各种汇报材料。深度的体现,在写综述通讯、写评论时体现得非常明显,不能就事论事、平铺直叙,适当加些平时掌握的关键性数字、思辨性语言、横向地方事例,文章就会增色。从工作拓展宽度,研究做好“三农”新闻报道。有的记者报道领域原来多为线条式的,一人一片,横向联系不够。工作中,各位记者之间要互相提供支

11、持,还要深入熟悉掌握农业生产四季运转基本节奏。以水稻为例,3月育苗,4月中下旬插秧,5月中旬分蘖,7月中旬扬花,8月底9月初早稻收割,9月20日左右开始大面积收割与这些节点关联的选种、整地、田间管理以及晾晒、加工、销售、收支成本、结余以及外地先进耕作方法等情况,都要从宽的角度、从服务的角度做好采访准备。从采访写作厚度,研究做好“三农”新闻报道。报道如何吸引人?如何提高服务性?报道富有感情、富有文采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采写的新闻有没有内容、有多少内容、有多少服务“三农”发展的内容。为此,首先要对一些政策性报道适当增强超前性、服务性,比如一些农业预警信息报道,比如气象服务报道,比如粮食储存、收购信息等报道。再深入一些,比如在春耕生产启动前,向农民宣传当年春耕有什么政策、新要求、新特点,有什么新方法、新技术、新品种。其次,要在常年的“四季歌”中寻找变化,及时应变,常做常新。再次,要探索综合稿件写作方法和通过强化训练让稿件内容丰厚起来,让稿件有正确观点、传递发展经验。总之,要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时,把学习所得转化为继续奋斗前行的动力,切实增强为人作文的志气、骨气、底气,在切实做好“三农”新闻报道的同时,为推动“三农”发展贡献党报力量。(作者为江城日报社编委、农村部主任)编辑:明嘉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