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四川省绵阳市青莲职业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290103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1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绵阳市青莲职业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四川省绵阳市青莲职业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四川省绵阳市青莲职业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四川省绵阳市青莲职业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四川省绵阳市青莲职业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四川省绵阳市青莲职业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天冬草吴伯箫(一)仿佛是从儿时就养成了的嗜好:喜欢花,喜欢草。喜欢花是喜欢它含葩时的娇嫩同初放时的艳丽芬芳。喜欢草则是喜欢那一脉新鲜爽翠的绿同一股蓬勃的氤氲。我还没见过灵芝,也伺候不了兰苣之类,坡野里丛生蔓延的野草而外,以冬夏常青为记,我喜欢天冬草。喜欢天冬草,要以初次见了天冬草的那次始。说来就须回瞩远远的过去了。那还是冬天,在一座花园的客厅里,围炉闲话的若干人中有着园主的姑娘。她是光艳照人的,像一朵春花,像夏夜的一颗星,所以还记得清楚。记得座边是茶几,隔了茶几摆

2、的是翡翠屏,是透剔精工的楷木如意,是漆得亮可鉴人的七弦琴。再就是那么几架盆栽了。记得先是细叶分披的长长垂条惹了我的注意,又看见垂条间点缀了粒粒滚圆的红豆,好奇,因而就问起座侧光艳的主人来:“是什么草?”“这文竹么?噢,叫天冬草。”“可是冬夏常青的?”“嗯,正是,冬夏常青的。”“结种子的吧?”“啊,结种子。这红豆就是。”“红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可就是这?”那边略一迟疑,微微红了脸,像笑出来了几个字似的说:“大概不是。”“种了就出吧?请摘我几颗。”就那样从水葱般的指端接过来,握了一把珊瑚色珠圆种子,天冬与我结了缘。于今,转眼已是十年了。望回去多么渺茫想来又多么迅速的岁月啊!w w w .x

3、k b 1.c o m(二)在故都,毗连的书肆堆里,我曾有过一爿像样的书斋。屋里两三架书,桌一几一,数把杂色座椅。为粉饰趣味,墙上挂了几幅图画;应景儿跟了季节变化也在花瓶水盂里插几枝桃杏花,散乱地摆几盆担子上买的秋菊之类。虽说如此,那自春及冬称得起长期伴侣的却是一盆天冬草。提起那盆天冬草,也是有来历的。原初一个柔性朋友,脂粉书报之暇,很喜好玩那么几样小摆设,窗头床头放几棵青草红花。人既细心,又漂亮,花草都仿佛替她争光,赚面子,凡经她亲手调理出来的,无不喜笑颜开带一副欣欣向荣之气,她有一棵天冬草,就是早早替她结了累累红豆抽了长长枝条的。后来,这位朋友出嫁,屋里的花草就成了九霄云外的玩意了。未能忘

4、情,她才一一替它们另找了主,分送了朋友。结果我有的就是那盆天冬草。一则自己爱好,再则也算美人之遗,那盆天冬草,就在那一个冬天得了我特别的宠幸。梳理垂条,剪摘黄叶,那爱护胜过了自己珍藏的一枝羽箭。朋友来,总喜欢投主人所好,竭力称赞那天冬草,并将话远远牵到那前任的园丁身上,扯多少酸甜故事。因此,天冬草在朋友当中便有了另一番情趣。那绿条红豆间也就常常晃着一个渺不可企的美的影子了。今天卖花担上新买了一盆天冬草,又将旧衣服许多往事给倒了一回箱。实在说,这是多事的。你看,那伊人的馈赠呢?那好人儿呢?那一帮热得分不开的朋友呢?最怕吹旧日的好风啊!(三)现在,且将一盆天冬草摆下,书室里也安排个往日的样子吧。管

5、它外面偷偷挤来又偷偷挤去的是魑魅还是魍魉呢,进屋来好好收拾一下残梦要紧。敝帚千金,自己喜欢的就是异珍。出了门,尽管是千万个人的奴隶,关起门来,却是无冕的皇帝。有天冬草在,我便有壮志,便有美梦,便有做伴丽人;书,文章,爱情友谊也有,自己就是宇宙了呢。怎么样?小气的人啊,你瞧这天冬草!w w w .x k b 1.c o m人,往往为小人伎俩而愤慨,碰了壁便丧气灰心,其实干吗呢?木石无知,小人非人,为什么要希冀粪土里会掏得出金呢?与其有闲去盼黄河水清,乌鸦变白,不如凭了自己的力去凿一注清流养一群白鸽。烦人的事先踢开,且祷祝着心常青。有如座侧天冬草,并以天冬草红豆作证,给一切抑郁人铺衬一条坦荡的路吧

6、。1934年8月28日,万年兵营雨夜(选自吴伯箫散文,有删改)(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文章一开篇就把“花”和“草”进行了对比,突出了“我”对天冬草的喜爱之情;最后又以天冬草结尾,前后照应,结构完整。B“我”第一次见到天冬草,被其细叶分披的长长垂条和粒粒滚圆的红豆吸引,于是便向主人询问,并由此和天冬草结缘。C“那绿条红豆间也就常常晃着一个渺不可企的美的影子了”的意思是,和天冬草有关的人和事虽已远逝,但已成为美好的形象,常浮现在“我”的眼前。X k b 1 . c o mD文章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仿佛是从儿时就养成了的嗜好”“她是光艳照人的,像一朵春

7、花,像夏夜的一颗星”等。E综观全文,作者主要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通过写天冬草以及相关的人和事,寄托了自己的人生态度,简洁明快,令人感奋。(2)作者说“我喜欢天冬草”,请结合全文概括“我”“喜欢天冬草”的原因。(6分)答:_(3)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分析文章三部分之间的关系。(6分)答:_(4)有人说“管它外面偷偷挤来又偷偷挤去的是魑魅还是魍魉呢,进屋来好好收拾一下残梦要紧”体现了作者虚无、消极的人生态度。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探究。答:_参考答案:(1)BC(2)天冬草冬夏常青,富有生机。天冬草是美人所栽,美人所赠,是美的象征。在“我”失望、寂寞时天冬草能给“我”信心、希望、抚慰

8、。(每点2分)(3)一、二两部分运用了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第三部分运用了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一、二两部分是基础,在这两部分里,作者描写了天冬草的美好,为下文议论和抒情作了铺垫;第三部分是升华,作者通过天冬草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感悟。(4)这种观点不正确。在那个魑魅魍魉横行的社会,作者躲进自己的天地,收拾“残梦”,正体现了作者对美的执著追求和与丑恶的现实势不两立的精神,这种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的。人生有了梦,才会有追求,如果没有梦,才是最悲哀的人生。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36题。我家附近有一座荒废的古园,围墙残败但仍坚固,失魂落魄的那些岁月里我摇着轮椅走到它跟前。四处无人,寂静悠久,寂静的我和寂

9、静的墙之间,膨胀和盛开着野花,膨胀和盛开着冤屈。我用拳头打墙,用石头砍它,对着它落泪、喃喃咒骂,但是它轻轻掉落一点儿灰尘再无所动,天不变道亦不变。老柏树千年一日伸展着枝叶,云在天上走,鸟在云里飞,风踏草丛,野草一代一代落子生根。我转而祈求墙,双手合十,创造一种祷词或谶语,出声地诵念,求它给我死,要么还给我能走路的腿但睁开眼,伟大的墙还是伟大的矗立,墙下呆坐一个不被神明过问的人。空旷的夕阳走来园中,若是昏昏睡去,梦里常掉进一眼枯井,井壁又高又滑。喊声在井里嗡嗡碰撞而已,没人能听见,井口上的风中也仍是寂静的冤屈。喊醒了,看看还是活着,喊声并没惊动谁,并不能惊动什么,墙上有青润和干枯的苔藓,有蜘蛛细

10、巧的网,死在半路的蜗牛身后拖一行鳞片似的脚印,有无名少年在那儿一遍遍记下的3.1415926高考资源网在这墙下,某个冬夜,我见过一个老人。记忆和印象之间总要闹出一些麻烦:记忆对我说未必是在这墙下,但印象总是把记忆中的那个老人搬来这墙下,说就是在这儿。雪后,月光朦胧,车轮吱吱唧唧轧着雪路,是园中惟一的声响。这么走着,听见一缕悠沉的箫声远远传来,在老柏树摇落的雪雾中似有似无,尚不能识别那曲调时已觉其悠沉之音恰好碰住我的心绪。侧耳屏息,听出是苏武牧羊。曲终,心里正有些凄怆,忽觉墙影里一动,才发现一个老人盘腿端坐于墙下的石凳,黑衣白发,有些玄虚。雪地和月光,安静得也似非凡。竹箫又响,还是那首流放绝地、

11、哀而不死的咏颂。原来箫声并不传自远处,就在那老人唇边。也许是气力不济,也许是这古曲一路至今光阴坎坷,箫声若断若续并不高亢,老人颤颤的吐纳之声亦可悉闻。一曲又尽,老人把箫管轻横腿上,双手摊放膝头,看不见他是否闭目。我惊诧而至感激,一遍遍听那箫声和箫声断处的空寂,以为是天喻或是神来引领。那夜的箫声和老人,多年在我心上,但猜不透其引领指向何处。仅仅让我活下去似不必这样神秘。直到有一天我又跟那墙说话,才听出那夜箫声是唱着接受,接受限制。接受残缺。接受苦难。接受墙的存在。哭和喊都是要逃离它,怒和骂都是要逃离它。恭维和跪拜还是想逃离它。失魂落魄的年月里我常去跟那墙谈话,是,说出声,以为这样才更虔诚或郑重,

12、出声地请求,也出声地责问,害怕惹怒它就又出声地道歉以及悔罪,所谓软硬兼施。但毫无作用,谈判必至破裂。我的一切条件它都不答应。墙,要你接受它,就这么一个意思反复申明,不卑不亢,直到你听见。直到你不是更多地问它,而是听它更多地问你,那谈话才称得上谈话。我一直在写作,但一直觉得并不能写成什么,不管是作品还是作家还是主义。用笔和用电脑,都是对墙的谈话,是如吃喝拉撒睡一样必做的事。搬家搬得终于离那座古园远了,不能随便就去,此前就料到会怎样想念它,不想最为思恋的竟是那四面矗立的围墙;年久无人过问,记得那墙头的残瓦间长大过几棵小树,但不管何时何地,一闭眼,即刻就到那墙下。寂静的墙和寂静的我之间,野花膨胀着花

13、蕾,不尽的路途在不尽的墙间延展,有很多事要慢慢对它谈,随手记下谓之写作。3联系全文,对作者笔下“墙”的含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4分)A、荒废古园的围墙。B、作者遭受的不幸。C、人生道路上种种限制、残缺、苦难。高考资源网D、难于突破的陈旧的思想观念。4对第一自然段写自己“掉进一眼枯井”的梦境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 )(4分)A、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掉进一眼枯井”的梦境,实际上是作者生活中经常遭受的挫折不幸的反映。B、井壁又高又滑,上面有苔藓、蜘蛛网、死在半路的蜗牛,这表现了作者面对不幸的绝望心理。C、喊声没人听见,井口上的风中仍是寂寞的冤屈,表现了作者遭遇不幸后的心态:认为自己不被人理解

14、,不被命运眷顾。D、墙上“有无名少年在那儿一遍一遍记下的3.1415926”,表明作者在苦难中只能借这样演算消磨时光。w。w-w*k&s%5¥u5黑衣白发的老人和苏武牧羊的曲子出现在文中的几项作用( )(4分)A、苏武牧羊的曲子流露 苏武流放绝地的悲哀和痛苦,从而慰藉作者遭受不幸之后的痛苦的心灵。B、苏武牧羊的曲子弥漫着哀而不死的抗争精神,营造出高亢顽强的氛围,鼓起了作者战胜不幸的勇气。C、苏武、老人都遭受了苦难,这使作者想到,不幸与苦难并非自己所独有,而是普遍存在的。D、苏武、老人最终都战胜了苦难,这给作者以启示,成为作者思考怎样面对不幸与苦难的动因。E、作者选择逃避苦难,这些是为了解闷。高

15、考资源网6对于墙“知道你不是更多地问它,而是听它更多地问你那谈话才称得上谈话”,这句话包含的意思理解正确的几项是()(4分)A这句话是作者经历反复思索所获得的对待不幸与苦难的宝贵的人生经验:要勇于直面残缺、限制与苦难。B你“问它”是指遭受苦难的人勇于直面苦难,积极思考应对苦难的办法;它“问你”是指遭受苦难的人不能正视苦难,缺乏对于苦难的抗争精神。C对于残缺、限制于苦难,逃避、祈求、害怕都无济于事,这不是应对残缺、限制与苦难的正确态度。高考资源网D对于残缺、限制与苦难,必须承受并接受它的存在,坦然面对、积极思索,才能超越它,使自己的人生充实美好。E面对人生道路上的一堵堵厚重而难以逾越的“墙”,作

16、者选择接受它,在接受的心态中求索,在接受中超越。参考答案:3、D(文中并没有突破旧思想的意思)4AD(A写梦境实际上是作者遭受不幸后的心理描写。D表明缺少人生经验的人,只能在苦难中转圈子而走不出苦难)5BCD(A项以他人的痛苦来慰藉自己不合文意。E不合文意) 高考资源网6ACDE(B“问它”与“问你”意思表述反了)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内圣外王”之说不符合孔子圣人观现代新儒家喜以“内圣外王”四字综括孔子之道及其所开创的儒家思想。殊不知,“内圣外王”之说实有悖于孔子圣人观。孔子本人未以内、外之分来定“圣”“王”之别。他所视之为最高境界的“圣”,内在之德与外化之功必须兼备,即必须内

17、外兼通。论语雍也载:“子贡日: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日: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孔子以“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为“圣”,“圣”显然并非仅指个人的内在之德,而更重外在的惠民济众一甚至连王天下之尧舜都不足以当此。此“圣”虽然远超仁境,但却以仁为根本,仁即“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而立人、达人至其极,即是“博施于民而济众”,亦即“圣”。可见,即使是仁境,孔子也不认为其仅指个人的内在之德,而还必须有外在的立人、达人之功,至于作为仁之极的圣境,其必备化人之功,自不消说。这一思想,孔子在他处还有更明确的表达。在他与子路的一段对话中,孔子认为“修已以敬”是成为君子的必由之路,

18、但却远未臻圣境。“ 修己以安百姓”方可成圣。显然,孔子所谓“圣”是指内外兼通的内德外化,而不仅仅是指与外王之化有别的“内圣”之德。说文解字训“聖(圣)”为“通”,则孔子以内德外化兼通为“圣”,可谓不违训诂。如认为“内圣外王”意指内修圣德而外施王政,是仅把“圣”解作圣德,此解既不合训诂,又违背孔子的思想。儒家经典五行以“闻而知之”为圣,此解与“圣”之本义正相通。说文认为“聖从耳”,段玉裁注引风俗通曰“聖者,声也,言闻声知情”。“聖”之甲骨文像人上着大耳。可见,圣之本义当与听闻相关,而能闻声知情则可谓之通,故“通”乃“圣”之引申义。五行所谓“圣”近乎其本义,而孔子则取其引申义。无论本义抑或引申义,

19、“圣”都不能直接解作圣德。故以“内圣外王”概括孔子思想,“圣”之义即无着落。孟子已视孔子为内怀圣人之德而外无王者之位之圣人,且其圣人观已有异于孔子。荀子欲合“尽伦之圣”与“尽制之王”为一体,以成“圣王”之教。然荀子此“圣王”之“圣”仅为“尽伦之圣”,显然异于孔子所谓内德外化兼通之“圣”。正因受孟、荀圣人观之影响,故“内圣外王“之语虽始出于庄子天下而非孟、荀之口,然现代新儒家却仍喜以之概括孔子及儒家思想。只是他们未曾顾及,虽可以内修其德、外以德化统括孔子及儒家思想,然无论就训诂抑或思想层面而言,皆难以将孔子之_所思简约为“内圣外王”。(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

20、析, 正确的一项是A. 由“聖”的甲骨文可知“通”应是其引申义,因此孔子视为最高境界的“圣”,必须内外兼通。B. 孔子认为王天下的尧舜都不可称为“圣”的原因是其内在之德与外在惠民济众之举是并重的。C. “仁境”不及“圣境”,但也必须有外在立人、达人之功;而圣境,自然更该具备化人之功。D. “修己以安百姓”方可成“圣”,这里所说“圣”是完全不同于与外王之化有别的“内圣”之德的。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否定现代新儒家概括的孔子之道及其儒家思想。B. 文章以孔子与子贡子路的对话来论证孔子未以内外之分来定圣王之别。C. 本文从训诂和思想的层面论证了“内

21、圣外王”的思想并非孔子的圣人观。D. 作者引经据典,引用了一些先秦经典篇章,可谓材料丰富,论证有力。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孔子与说文解字两者在对于“圣”字训为“通”的理解上是一致的。B. 五行和孔子对“圣”的解释使得“内圣外王”概括孔子思想缺乏依据。C. 孟子、荀子所理解的“圣”与孔子所认为的“圣”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D. 正因为受孟、荀二人影响,现代新儒家喜以“内圣外王”来概括儒家思想。参考答案:1. C 2. A 3. C【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

22、确结论。A项,“由聖的甲骨文可知通应是其引申义,因此孔子”错误,强加因果。B项,“孔子认为王天下的尧舜都不可称为圣的原因是”错误,原因的表述与原文相反。D项,“这里所说的圣是完全不同于与外王之化有别的内圣之德的”错误,从原文“而不仅仅是指与外王之化有别的内圣之德”,可知二者有区别但不是“完全不同”。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A 项,“否定现代新儒家概括的孔子之道及其儒家思想”错误,原文“内圣外王之说实有悖于孔子的圣人观”

23、并没有“否定”。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C项,“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错误,表述绝对,原文说的是“然荀子此圣王之圣仅为尽伦之圣,显然异于孔子所谓内德外化兼通之圣”,并不是完全不同。故选C。【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

24、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下列各句和“欲洁其身,而乱大伦”中词类活用方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既来之,则安之B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C何以利吾国?D斗且出,提弥明死之参考答案:D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张敬达,字志通,代州人也,小字生铁。少以骑射事唐庄宗为厅直军使。明

25、宗时,为河东马步军都指挥使,领钦州刺史,累迁彰国、大同军节度使,徙镇武信、晋昌。清泰二年,契丹数犯边,废帝以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兼大同、彰国、振武、威塞等军蕃汉马步军都总管,屯于忻州,屯兵聚噪遮敬瑭呼“万岁”,敬瑭斩三十余人以止之。废帝疑敬瑭有异志,乃以敬达为北面副总管,以分其兵。明年夏,徙敬瑭镇天平,遂以敬达为大同、彰国、振武、威塞等军蕃汉马步军都部署,敬瑭因此遂反。即以敬达为太原四面招讨使。六月,兵围太原,敬达为长城连栅,云梯飞炮以攻之,所为城栅将成,辄有大风雨水暴至以坏之。敬瑭求救于契丹。九月,契丹耶律德光自雁门入,旌旗相属五十余里。德光先遣人告敬瑭曰:“吾欲今日破敌可乎?”敬瑭报曰:“大兵

26、远来,而贼势方盛,要在成功,不必速也。”使者未复命,而兵已交。敬达阵于西山,契丹以羸骑三千,革鞭木镫,人马皆不甲胄,以趋唐军。唐军争驰之,契丹兵走,追至汾曲,伏发,断唐军为二,其在北者皆死,死者万余人。敬达收军栅晋安,契丹围之。废帝遣赵延寿、范延光等救之。延寿屯团柏谷,延光屯辽州,相去皆百余里。契丹兵围敬达者自晋安寨南长百余里阔五十里敬达军中望之但见穹庐连属如冈阜四面亘以毛索挂铃为警纵犬往来。敬达军中有夜出者,辄为契丹所得,由是闭壁不敢复出。延寿等皆有二心,无救敬达意。敬达犹有兵五万人、马万匹,久之食尽,削木筛粪以饲其马,马死者食之,已而马尽。副招讨使杨光远劝敬达降晋,敬达自以不忍背唐,而救兵

27、且至,光远促之不已,敬达曰:“诸公何相迫邪,何不杀我而降?”光远即斩敬达降。契丹耶律德光闻敬达死,哀其忠,遣人收葬之。(选自新五代史)【注】五代指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契丹兵围敬达者/自晋安寨南长/百余里/阔五十里/敬达军中望之/但见穹庐连属如冈阜/四面亘以毛索/挂铃为警/纵犬往来B. 契丹兵围敬达者/自晋安寨南/长百余里/阔五十里/敬达军中望之/但见穹庐连属如冈阜/四面亘以毛索挂铃/为警纵犬往来C. 契丹兵围敬达者/自晋安寨南/长百余里/阔五十里/敬达军中望之/但见穹庐连

28、属如冈阜/四面亘以毛索/挂铃为警/纵犬往来D. 契丹兵围敬达者/自晋安寨南/长百余里阔五十里/敬达军中望之/但见穹庐连属如冈阜/四面亘以毛索挂铃/为警纵犬往来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B. 领,指兼任,多指兼任相对高的官职,如三国志“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C. 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可全权调度,故称“节度使”。D. 万岁,千秋万世永远存在,表示祝颂、欢呼;也可以表示封建时代臣民对帝王的称

29、呼。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张敬达仕途顺利。他年少时因为善于骑马射击而效力于庄宗,被提拔担任刺史、节度使等职务。B. 张敬达深受倚重。废帝怀疑石敬瑭有二心,张敬达受命分散其兵权,石敬瑭造反,张敬达又受命招讨。C. 张敬达尽忠职守。在晋安被围困时,他奋力阻敌,援军不至,直至粮马殆尽,依然对朝廷忠心耿耿。D. 张敬达颇有气节。他宁死不屈,忠烈感动了耶律德光;耶律德光得知张敬达死讯,派人来为他收检埋葬。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敬达阵于西山,契丹以羸骑三千,革鞭木镫,人马皆不甲胄,以趋唐军。(2)敬达军中有夜出者,辄为契丹所得,由是闭壁不敢复

30、出。参考答案:11. C 12. B 13. A 14. (1)张敬达在西山摆开战阵,契丹凭着羸弱的三千骑兵,皮革做的马鞭,木头做的脚蹬子,人马都不披上铠甲,来向唐军进攻。(2)张敬达军中有晚上出去的人,就被契丹军抓获,因此封闭军营不敢再出来。【1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长”“阔”应该是对称的,表示长度、宽度,排除A项、D项。“挂铃为警”是挂上铃铛做警报的意思,结合句意分析,排除B项。句意:契丹兵包围张敬达的军队,从晋安寨往南,长一百多里,宽五十里,张敬达从军中望去,

31、只见帐篷相连,如同冈峦起伏,四面用毛绳贯穿,挂上铃铛做警报,放出狗来回巡逻。故选C。【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项,“多指兼任相对高的官职”错误,多指兼任相对低的官职,“领钦州刺史”和“顷之,又领益州牧”两个例子都可推测出是兼任低一点的官职。故选B。【1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

32、,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A项,“被提拔担任刺史、节度使等职务”并不是“庄宗”时,原文是在“明宗”时,与原文不一致。故选A。【1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阵于西山”(状语后置句),“羸”译为羸弱,“趋”译为奔赴、奔向。(2)“辄”译为就,“得”译为获得、得到、抓获,“由是”译为因此,“壁”译为营垒。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

33、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参考译文:张敬达,字志通,是代州人,小字生铁。年轻时因擅长骑射效力于唐庄宗,任厅直军使。明宗时,担任河东马步军都指挥使,兼任钦州刺史,连续升任彰国、大同军节度使,调任武信、晋昌节度使。清泰二年,契丹多次侵犯边境,唐废帝让河东节度使石敬

34、瑭兼任大同、彰国、振武、威塞等军蕃汉马步军都总管,屯驻在忻州,屯驻的士兵聚众鼓噪围住敬瑭高呼“万岁”,敬瑭斩杀三十多人才制止他们。唐废帝怀疑敬瑭有二心,就派敬达担任北面副总管,用这种办法分散石敬瑭的兵权。第二年夏天,调石敬瑭为天平节度使,任用敬达为大同、彰国、振武、威塞等军蕃汉马步军都部署,敬瑭因此造反。废帝任命张敬达为太原四面招讨使。六月,率军包围太原,张敬达修筑长城连栅,用云梯飞炮进攻,城栅将要造成,狂风暴雨突然到来,毁坏了城栅。石敬瑭向契丹求救。九月,契丹耶律德光率军从雁门入关,旌旗前后相连五十多里。耶律德光先派人派人告诉石敬瑭说:“我想在今天破敌行不行?”石敬瑭派人回报说:“大军远道而

35、来,而贼军气势正盛,关键是要成功,不必速战。”使者还没有回报,两军已经交战。张敬达在西山摆开战阵,契丹凭着羸弱的骑兵三千人,皮革做的马鞭,木头做的脚蹬子,人马都不披上铠甲,来向唐军进攻。唐军争相追逐他们,契丹军队逃跑,追到汾曲,契丹伏兵出击,把唐军截成两部分,在北面的唐军都被杀死,死了一万多人。张敬达集合军队在晋安扎寨,契丹军队包围他们。唐废帝派起延寿、范延光等人救援。起延寿屯驻在团柏谷,范延光屯驻辽州,距离张敬达都有一百多里。契丹兵包围张敬达的军队,从晋安寨往南,长一百多里,宽五十里,张敬达从军中望去,只见帐篷相连,如同冈峦起伏,四面用毛绳贯穿,挂上铃铛做警报,放出狗来回巡逻。张敬达军中有晚

36、上出去的人,就被契丹军抓获,因此封闭军营不敢再出来。赵延寿等人都有二心,没有援救张敬达的意思。张敬达还有士兵五万人、战马一万匹,时间久了,粮食吃完,只能削树木筛粪来喂马,军士吃死马,不久马吃完了。副招讨使杨光远劝张敬达向晋投降,张敬达自以为不忍心背叛唐,而且救兵快到了,杨光远不断催促他,张敬达说:“各位为什么逼我呢?为什么不杀了我然后向晋投降?”杨光远就杀死张敬达投降晋。契丹主耶律德光听说张敬达死了,哀怜他的忠诚,派人收葬了他的尸体。6. 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魏瓘,字用之。父羽奏补秘书省校书郎、监广积仓,知开封府仓曹参军。持法精审,明吏事。上元起彩山,阙前张灯,与

37、宦者护作,宦者挟气,视瓘年少,辄诛索侵扰。瓘密以闻,诏杖宦者遣之。 瓘门人魏纲上疏诋天书,流海岛,瓘亦坐是停官。复监邓州税、鄂州茶,以大理寺丞知衡山县,通判寿州,历知循、随、安州,提点广南西路刑狱。邕州獠户缘逋负没妇女为佣者一千余人,悉奏还其家。就除转运使。刘鋹时计口以税,虽舟居皆不免,至是而雷、化、钦、廉、高州犹未除,瓘为除之。减柳州无名役四百人。召权度支判官。寻以罪降知洪州,江、淮制置发运使,自主客郎中迁太常少卿,知广州。筑州城环五里,疏东江门,凿东西澳为水闸,以时启闭焉。拜右谏议大夫,再任临江军判官。 史沆性险诐,尝为瓘所劾免。会广州封送贡余椰子煎等饷京师,辄邀留之,飞奏指以为珍货,诏遣

38、内侍发验无有,沆坐不实废,瓘亦降知鄂州。未逾年,复为陕西转运使,徙河北。以给事中知开封府,政事严明,吏民惮之。内东门索命妇车,得赂遗掖庭物,付府验治,狱未上,内降释罪。谏官吴奎言法当执奏,而瓘不即奏行,请以废法论,降知越州。 侬智高寇广东、西,独广州城坚守不能下。于是论筑城功,迁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复知广州,兼广东经略安抚使,给禁卒五千,听以便宜从事。属狄青已破贼,召还,纠察在京刑狱。议者请开六塔河,塞商胡北流,宰相主其说,命瓘按视,还奏以为不可塞。下溪州蛮彭士羲叛,将发兵讨除。瓘以为:“五溪之险,师行鸟道,诸将贪功生事,于国家何所利?”因条上三策,以招徕为上,守御为下,功取为失。不报。后卒

39、如瓘议。(节选自宋史 魏瓘传)4. 对下列句子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瓘亦坐是停官 坐:由于B. 寻以罪降知洪州 寻:不久。C. 侬智高寇广东、西 寇:盗贼D. 因条上三策 条:分条陈述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魏瓘精于政事的一组是(3分)( )瓘密以闻,诏杖宦者遣之 邕州獠户缘逋负没妇女为佣者一千余人,悉奏还其家。召权度支判官。寻以罪降知洪州 飞奏指以为珍货减柳州无名役四百人 因条上三策 A. B. C. D.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魏瓘的父亲魏羽曾请朝廷任他为秘书省校书郎、监管广积仓,任开封府仓曹参军一职。他通

40、晓法令,精通政务。B. 雷州、化州、钦州、廉州、高州沿用刘鋹当时按人口收税的办法,即使船民也都难以幸免,魏瓘给他们免除了这一苛税。C. 史沆曾被魏瓘弹劾过,为了报复,在广州密封送贡余的椰子煎等供给京师时,史沆就诬告魏瓘截留下来珍贵的宝物。D. 有人建议请开凿六塔河,堵塞商胡使河水向北流,练宰相也赞成这一观点,魏瓘前往察看后。回来报告说不能堵塞。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1)谏官吴奎言法当执奏,而瓘不即奏行,请以废法论,降知越州。 (5分)译文:(2)五溪之险,师行鸟道,诸将贪功生事,于国家何所利?(5分)译文:参考答案:4. C(寇:在这里作动词,是“侵犯”的意思)5

41、. D(是魏瓘用密报的方式惩治宦者,与为政无关;写魏瓘被贬官的事情;是史沆的行为。)6. C(应该是史沆截留下来。)7. (1)谏官吴奎说,依法魏瓘应当在逮捕后便上奏,而魏瓘没有马上上奏,请按执法废弛论罪,(结果)魏瓘被降任为越州知州。(2)五溪地区地形险要,军队行走在鸟飞不过的山路上,将领贪功生事,对国家有什么好处? 评分:(1)译出大意给2分;“执”“即”“降”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译出大意给2分;“险”“鸟道”“何所利”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略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在诗词间徜徉,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星罗棋布的中国人

42、文景观,恰恰是因为有了历史与人文的熏染,才在百阕千词中,焕发出诗性的力量。今天,当阳市烟集花海天色碧蓝,格桑花、薰衣草盛放,引来大量游客赏花、观景并立此存照。一些直播平台,以猎奇低俗内容取悦观众、吸引眼球,从长远看,是一种饮鸩止渴的错误路径,对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无益。戴望舒的雨巷哀而不伤,有一种中性美,在新年朗诵会上,他对雨巷的朗读,恰到好处地诠释了这首经典的意蕴。宜昌司机邓艾民舍己为人、忠于职守,受到省政府的表彰,给我们树立了榜样。长此以往,更多的人们在他的激励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传统家书离我们越来越远,然而,家书寄寓着历史、亲情、文学、道德、礼仪、艺术等丰富内涵

43、而历久弥新,愈加珍贵。A. B. C. D. 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星罗棋布:像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立此存照:原义是写下字据保存进来,以作将来查考的凭证。望文生义。饮鸩止渴:用毒酒解渴,比喻只顾解决目前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哀而不伤:原来指悲伤不至于使人伤害身心。后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情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长此以往:老是这样下去(多就不好的情况而言)。不符合语境。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走进石景林,景区内石峰如林,随处可见的是各种_的

44、石头,在绿树的掩映下,在湖水的环绕间,山石或连绵成丛,或孤峰挺立;在大自然的作用下,这些石头以千奇百怪的造型,为_的游客呈现精彩、书写神奇。徜徉其间,只见湖泊、石峰、幽洞、峭壁、曲径、小溪、藤蔓、芳草组成各种奇观异景,令人眼花缭乱。石景林的岩溶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看不到数百米厅堂式的大溶润,也见不到_的钟乳石、石笋。这里的溶洞通常都不算太大,一般宽只有几米,长10多米。溶洞有“几多”,即天窗多、出口多、一线天多,敲之咚咚响的乐石多。( ),大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石景林地处南亚热带,地表水及地下水丰富,景区内的水池因而常年不竭,特别在雨季,在水面之上可见一度座大小峰显现,整个

45、石林像假山在巨型池塘中,倒影点点于水中,美不胜收。节假日期间,_的壮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相聚在石景林内,以歌会友,摆台打擂,绣球抛飞,为游客打造出浓郁的壮族风情文化盛实。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奇形怪状 慕名而来 琳琅满目 能歌善舞B. 奇光异彩 慕名而来 纷繁芜杂 能歌善舞C. 奇形怪状 蜂拥而来 琳琅满目 载歌载舞D. 奇光异彩 蜂拥而来 纷繁芜杂 载歌载舞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人在洞中穿梭仿佛进了迷宫,是洞道断续延伸方向多变的缘故B. 由于断续延伸方向多变的洞道,人在洞中穿梭仿佛进了迷宫C. 因为洞道断续延伸方向多变的缘故,

46、在洞中穿梭的人如进了迷宫一般D. 由于洞道断续延伸方向多变,人在洞中穿梭如进了迷宫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在水面之上可见一座座大小峰浮现着,整个石林像假山在巨型池塘中,倒影点点于水中B. 可见一座座大小峰浮现在水面之上,整个石林如同巨型池塘中的假山,水中倒影点点C. 可见一座座大小峰出现在水面之上,整个石林像假山在巨型池塘中,倒影点点于水中D. 可见水面上一座座大小峰展现着,整个石林如同巨型池塘中的假山,水中倒影点点参考答案:17. A 18. D 19. B【17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词语的能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奇形怪状:不同一般的,奇奇怪怪的形状。奇光异彩:奇特瑰丽的光芒和色彩。依据“山石或连绵成丛,或孤峰挺立这些石头以千奇百怪的造型呈现精彩、书写神奇”可知语意强调石头的形状奇怪,故用“奇形怪状”,排除BD;慕名而来:指仰慕名声而来。蜂拥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