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四川省达州市开江职业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289887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16.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达州市开江职业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川省达州市开江职业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川省达州市开江职业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川省达州市开江职业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川省达州市开江职业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四川省达州市开江职业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这是台湾某教科书对历史上某个时期的解释,该时期是 A.夏商西周 B.春秋战国 C.秦汉三国 D.两晋南北朝 参考答案:【知识点】A1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动荡的局面B 解析:由从世袭、财产共有、阶级制、封建制、宗庙议事到尚贤、财产私有、齐民化、郡县制、庙堂议事,反映此时出现私有制、打破了血缘世袭的局面,。商周时期宗法制和分封制遭到破坏,社会处于大动荡的时期。故选: 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

2、制度的特点的准确把握。2. 下列各项中,如实地反映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群众斗争发展态势的是( )A工界罢工商界罢市学界罢课 B学界罢课工界罢工商界罢市C学界罢课商界罢市工界罢工 D工界罢工学界罢课商界罢市参考答案:C3.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此后,俄国通过改革A.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B.建立了具有近代意义的君主立宪制C.解决了农民暴力反抗的问题D.促进了手工工场向机器生产的过渡参考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1861年农奴制改革。据所学知识可知,“二一九法令”规定土地仍然属于地主所有,故A项错误;农奴制改革后,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沙皇照样拥

3、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故B项错误;这次改革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的掠夺,改革后不久,纷纷举行暴动,故C项错误;农奴制改革推动了封建经济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19世纪后期,在主要工业部门中,机器生产逐渐排挤手工劳动,占据统治地位,故D项正确。4. 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文中所谓“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的历史人物分别是A麦哲伦、达伽马 B哥伦布、达伽马C哥伦布、迪亚十 D迪亚士、麦哲伦参考答案:B5. 在论述古代某朝中央机构时,史学家钱穆说:“有卿而无公,成了一个多头政府。”其所指

4、的朝代是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参考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有卿而无公”,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公”古代指的是三公说明皇帝之下,权力较大,而卿是指具体办事的大臣,即无实权,明朝废除丞相,实施内阁制是加强君主专制的产物,无实权,明朝内阁制符合题目要求。故选D。【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内阁制的理解。6. 1998年初,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国同意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但在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核查危机的议案时,投了反对票。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 B C D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

5、:本题主要考查新时期的外交。中国在安理会投票中的立场体现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说明了中国是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的中坚力量,也说明中国在新时期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是指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使用非武力方式帮助冲突各方、维持和平、恢复和平并最终实现和平的一种行动。故表述错误,应排除。其他均正确,所以应选C项。7. 下列事件不属于冷战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A、德国分裂 B、不结盟运动兴起C、欧共体成立 D、东欧剧变参考答案:D8. 日本右翼教科书篡改甲午战争起因:“清不想失掉最后的朝贡国朝鲜,开始将日本作为敌人。日本

6、进行了日清和日俄两场战争,就是由于东亚的这种国际关系。”这段历史的真实情况是( )朝鲜农民起义威胁到日本的安全 清军协助朝鲜镇压农民起义威胁到日本的安全 明治维新后,日本军事实力上升,制定了侵略中国的政策 日本蓄意挑起战争,袭击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A. B.C. D.参考答案:C9. 明太祖以重刑惩处违禁违制官员,二十年间诛杀贪官上万,结果贪腐现象并未减少,而且还出现了大量的窝案、串案。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A.监察机构严重缺失B.科举制度走向僵化C.权力缺乏有效制约D.程朱理学地位下降参考答案:C10. 1934年食货半月刊创刊,其(编辑)指出:“史学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史学却离不开史料。理论

7、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可以产生,理论并不是原形一摆,就算成功了的。中国社会史的理论斗争,总算热闹过了。但是如不经一番史料的搜求,特殊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那进一步的理论争斗,断断是不能出现的。”这位编辑要表达的是A史学研究即是史料学 B史料学可以取代理论C理论无益于史学研究 D理论建构离不开史料参考答案:D11. 下图是某个历史时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国示意图节选(深色部分为建交国,法国1964年与中国建交)。从中可以看出A.欧共体奉行相对独立的外文政策B.新中国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已得到恢复C.中美关系的缓和对中法关系影响很大D.法国与新中国关系正常化走在西方大国前列参考答案:D12. 晋代博玄

8、提出:“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后魏农学家贾思勰进一步提出“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的经营思想是 ( )A趋利避害 B精耕细作C量力而行 D扬长避短参考答案:B13. 西方学者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该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B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参考答案:D考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C不属于小农经济;A 是将小农经济改造成集体经济

9、;D属于小农的经济行为,且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故应选D。14. 有学者认为,“家”字在商周时期具有“氏族宗庙”的含义,春秋末战国初开始具有“个体家庭”的含义。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强化 B小农经济逐步形成C社会政局动荡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参考答案:B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小农经济。关键信息:春秋末战国初开始具有“个体家庭”的含义。小农经济是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男耕女织是其基本模式。B项正确。15.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A.已

10、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C.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D.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参考答案:D本题考查了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内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当时中国并没有完成军队的西式改革,排除A项;由“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可知,他们判断的依据主要是他们认为洋务运动收到较大成效,故选D。BC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16. 古代儒者在阐述政治思想时往往将“君”与“国”混为一体,君主在统治理念上常常将“国”视为放大的“家”。这说明A.儒家思想促使“家国一体”观念的产生B.“家天下”取代“公天下”是历史进步C.君主借助家庭伦理强化统治D.“家国同构”体现专制集权参考答案:C家国一体的思想

11、来源于宗法制,君主将国放到大家,显然是借助家庭伦理来强化君主专制,故C正确;家国一体的思想来源于宗法思想,故A错误;B与材料信息主旨不符;D中专制集权与家国一体的特征不符。点睛:宗法制影响了后世人们对列祖列宗的崇拜。(1)后世的百家姓系列丛书、家族家谱的修订、各地宗祠家庙的建立以及民间存在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都是宗法制的历史遗存。(2)当今,其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等思想,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3)但它过分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使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17. 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

12、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A. 郡县制 B. 察举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参考答案:C18. “如果个体意志之间的碰撞使建立社会成为必要,那么,个体意志之间的一致则使建立社会成为现实可能。”这从本质上体现了18世纪某思想家()A.否定封建王权的坚定信念B.摧毁教会神学世界观的迫切心愿C.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深刻认识D.认识到无产阶级是旧制度的掘墓人参考答案:A材料反映的是卢梭对公意的理解,他认为公意是集道德与政治于一体的公共意志,是法律与主权的来源,其公共利益性是建立社会的基础;卢梭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意在否定封建

13、王权,A项正确。B项所述符合文艺复兴的矛头所向,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卢梭的观点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愿望,并不是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深刻认识,排除C。D项是共产党宣言的内容,且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19. 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评论:“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这本质上A、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B、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功效C、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 D、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最主要的不同点参考答案:B20. 有学者研究指出,西周政体用模拟血缘的方式,通过联姻等手段将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放到家族性血缘亲属的“位”上,人的“位关系”才是构建政权的纽带和维持政权的根

14、基。这说明西周统治方式A.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B.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权力C.推动全社会血缘关系趋同D.有利于政治和文化认同参考答案:B【详解】据材料“西周政体用模拟血缘方式,通过联姻等手段将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放到家族性血缘亲属的位上”可知,通过联姻等手段建立了血缘亲疏关系;据人的“位关系”即血缘亲疏关系才是分配政权(分封制)的纽带和维持政权的根基(宗法血缘),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A错误;全社会血缘关系趋同说法是不正确的,C错误;据材料强调的是维护政权的根基(血缘),没有体现文化认同,D错误。【点睛】周礼分封制实质上是以国造家,构造“家邦”。用模拟血缘的方式,将没有血缘关

15、系的人放到家族性血缘亲属的“位”上,人的“位关系”才是构建周礼的纽带和维持周礼的根基。天子与万民共享天下,也就是权力分配的主要特征有二:一是治权的逐级分割;二是主权与治权相分离。由此形成周礼体制最为重要的特征:主权在上,治权在下。21. 唐在隋的基础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度,在礼部的下面又特设了“采风使”一职,主要的任务是到民间去采集民歌民谣,以观地方吏治与民风。这反映了唐朝A.礼部执掌官员监察B.政府关注民情民意C.文化建设得到加强D.儒学地位更加突出参考答案:B根据材料中的“主要的任务是到民间去采集民歌民谣,以观地方吏治与民风”,说明唐朝在不断完善政治制度的同时,注重了解民情民意。故答案为B项。

16、礼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和科举考试,以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宜,排除A项;根据“以观地方吏治与民风”来看,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22. 元朝立国,将民间工匠强制征调,为官府服务,编入“匠籍”。清初宣布废除“匠籍”,工匠在法律上获得了一般民户的地位。乾隆帝说:“国家兴修工作,雇募人夫,原欲使小民实授价值,以为赡养身家之计。”这一变化A.打破了官营手工业的垄断地位B.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巩固C.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促进了民营手工业发展参考答案:D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的民营手工业。清代手工业者法律地位得到提高,并不能说明官营手工业的垄断地位被打破,故排除A;手工业者法律地位的

17、提高与小农经济的发展无关,故排除B;手工业者法律地位的提高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所以C不符合题意;手工业者法律地位的提高有利于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故选D。23. 中科院自然科学所研究员宋正海认为,即使郑和航海到达西欧,今日世界历史格局也不会有根本性不同。下列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中国是小农经济和专制制度B.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C.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D.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参考答案:A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根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我国当时已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小农经济和专制制度仍然占绝对的统治地位,新经济因素和社会力量微弱,不可能改变世界格局,因此A项说法正确;B、C项政策是由A项决定的

18、,可以排除;D项说法在我国始终是萌芽,根本没有成为决定性因素,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A。24. 进步思想家认为秦始皇掀翻了一个世界,又创立了一个世界,是圣又魔,未可轻议,秦始皇创立的“世界”不包括( ) A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B统一了度量衡 C建立了一整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制度 D实行了郡县与封国并存的制度参考答案:D25.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据此判断A.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B.中美两国仍然互相敌视C.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D.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参考答案:D中美建交

19、是在1979年,排除C选项;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缓和,结合材料有分歧还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排除B选项;中美两国不是战略同盟,排除A选项。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点睛:本题以尼克松的言论为切入点,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可知美国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说明中美关系出现转机,故本题选择D项。26. 中国历史通论认为: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对“地方分权体制”的认识正确的是A.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B. 维护了周王的专制统治 C. 形成了官僚政治 D. 实现了权利的

20、高度集中参考答案:A27. 晚清诗人赵函在长诗哀金陵中写到“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吁嗟呼!城中歌舞庆太平,城外盗贼仍纵横。”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此事件是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B诗人抨击清政府的腐败无能C“城外盗贼”指英法侵略者 D“华夷观念”开始被冲破参考答案:C28. 建国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是 A“教育要面向现代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C“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期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D“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参考答案:B考察

21、新中国的教育。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这种思想反映在生产、生活得各个方面。反映再教育方针上就是“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29. 下列主张最有助于“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的是( ) A因信称义 B先定论 C王权高于教权 D圣经参考答案:A本题考查学生史料解读及史实再现和再认能力。“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是指人与上帝直接对话,据所学知是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30.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美国人民之所以服从法律,不仅因为法律是他们自己制定的,而且因为当法律偶尔损害他们时他们也可以修订。”这体现出其法律思想是A法律至上 B以人

22、为本 C人人平等 D天赋人权参考答案:B解析:代议制都是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近代民主政体,当法律与人民的利益不相符是人民可以修改法律,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据题干提示反映的是人民和法律的关系,突出的是人民的需要才是法律制订的根本。故选B。A项错误,材料主要说的是人民可以修改法律;CD项材料并未体现。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美国民主制度的理解和把握。二、 非选择题(共40分)3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 中国的城郡自古以来就是以政治军事为主要功能。先秦的城郡是侯国的都城,是独立的地方政治中心;秦以降,城郡改为地方政府的治所,是全国性行政系统的网点,或是重兵

23、驻守的战略要地。苏州能够兴盛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交通便利。“无险可守”正显示此特点,苏州四通八达,任何交通工具皆可以长驱直入。此一特色在隋炀帝修凿京杭大运河以后,变得格外突出。苏州是南北交通的枢纽,商业随运河交通而起飞。苏州很早就有发达的手工业。明清时期,棉纺织业也在这一地区兴起,号称衣被天下。明中叶时,苏州东半城比户皆工织作,转贸四方。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1)依据材料一概括推动我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原因。(4分)材料二 1932年,安庆发布皖省第一个近代化城市建设规划安徽省会建设规划,内容包括城市分区及功能、市政道路交通、供水与排水、供电系统、通讯设施、医疗机构分布等方面。其中的供水供电、通讯及

24、医疗体系的规划,在古代城市规划中未曾有过,即便是城市分区及功能,也与古代城市规划截然不同。沈葵科技在近代安徽城镇变迁中的作用(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的新特征。(4分)材料三 日本工业化首先从政客和商人集中的大中城市出发,最后再逐步向外辐射到其周围地区,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分别以东京、大阪、名古屋为核心的东京、大阪、名古屋大都市圈。尽管日本的大城市圈在其城市化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地方小都市的功能也不能忽视。这些小都市都是包括一、二、三产业在内的综合经济体。在其形成及发展过程中,政府、企业及当地民众都十分重视发挥其综合功能,包括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及社会功能。付恒杰日本城市化模式及

25、其对中国的启示材料四 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城市迅速膨胀,人口向东京等大城市集中,加上工业化的影响,出现环境恶劣、人口过密、交通拥挤、效率降低等“城市病”。为解决这些矛盾,东京将企业和居民向周围区域迁移扩散,形成了首都都市圈,面积为13138平方公里,占日本总面积的3.5%,共有3188万人,占日本总人口的四分之一。除原有的中央区、千代田区作为“都心”外,东京又陆续规划建设了新宿、池袋、涩谷等7个“副都心”。与京都、名古屋及东京老市中心不同,新都心打破日本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风格,克服“城市病”的影响,引进国际化、现代化的理念和规划手法,初步展现出21世纪现代化城市的框架。百度文库(3)依据材料

26、三概括日本城市化发展的因素。(6分)综合以上四则材料谈谈对中国新型城市化的启示。(4分)参考答案:(1)原因:军事要地、政治中心,交通便利,工商业的发展。(4分)(2)近代服务业的初步建立,城镇功能的扩展。(4分)(3)因素: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推动;发挥大城市的辐射作用,小城市与大城市互补联动;政府在城市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6分)启示:政府充分发挥有效职能;工业化推动城市化进程;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4分)(言之有理即可)32. 阅读下以材料,回答问题(24分)材料一、 图片二上文字是“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主管并同见钱七百七十陌流转行使。”(陌,100文)

27、(1)图片一和图片二反映的货币各出现于什么时期?图片2中的货币与图片一中的货币相比有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6分)材料二、解放战争时期,上海五家专门印刷钞票的印刷厂,一分钟就印刷1600万元,日夜赶制,仍不能满足需要,甚至还要到英国和美国去印。那时货币贬值速度惊人。同样的100元钞票,1937年可买一头牛,到1947年只能买三分之一盒火柴。(2)材料二的文字资料和表格资料反映了什么情况?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和影响。(5分)材料三、1933年3月9日,美国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授权财政部长把所有黄金和黄金证券转入国库,用纸币与之兑换;禁止金币、金条和黄金证券的出口,停

28、止国外美元兑换黄金,放弃金本位制。此后,联邦政府多次以不断上涨的价格购买黄金。由于每一盎斯黄金所值美元的数量持续上调,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也就不断增加,而美元的价值则不断下降。从政府购买黄金开始,到美元重新定值的三个月中,美元贬值40.94。美元贬值使美国的商品获得更大的海外市场,使国内商品价格有了一定的提高。美元贬值使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而国库则由于保有黄金,从美元贬值中获利28亿美元。这笔款项除主要部分20亿美元被用作稳定国际汇兑中美元比价的稳定基金外,6.45亿美元被用来付清国民银行的债券,1.39亿美元用作联邦储备银行向工业贷款的基金。摘编自胡国力塑造美国现代经济制

29、度之路 (3)材料三反映了美国金融改革的哪些内容?(2分)并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这次金融改革出现的背景及影响。(6分)材料四、 (4)图三的货币是什么时候发行的?它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有什么影响?(5分)参考答案:(1)秦、北宋(2分)由金属到纸质,由铸造到印刷(2分)北宋商品经济较为发达,印刷技术提高(2分)(2)通货膨胀。(1分)原因:蒋介石发动内战,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为支持战争,聚敛财富。(2分)影响:市场混乱,国统区人民生活更加困难,加剧了国民党统治的危机。(任意两点给2分)(3)放弃金本位,国家控制黄金、禁止黄金外流、美元贬值。(2分)背景:1929年开始美国出现了

30、“大危机”。罗斯福入主白宫,实行改革。(2分)影响:美国商品国内外市场扩大;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国家储备增加,促进金融、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工业发展。(4分)(4)1999年发行。(1分)反映了区域经济集团化和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2分) 便利了欧洲各国经济的联系,有利于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发展。(2分)33.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 在巴黎和会上,法国以最明确的方式提出要求,主要有两点:第一,阿尔萨斯必须归还我们,但归还是不应该像根据1815年条约那样分割得支离破碎,应按照1790年前的边界归还我们。这样,我们将在地理上以及矿藏上拥有萨尔盆地。”第二,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

31、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国的国家。” 摘自【英国】莫瓦特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材料二 在巴黎和会上,美国主张吸收世界各国包括战败的德国加入国际联盟;联盟各会员国应保证“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如果发生领土争端,国联有权干预;国联应负责处理战败国的殖民地。摘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一战后法国和美国对德国政策的区别,并分别指出其原因。(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和会无法实现真正和平的原因。(5分)参考答案:(1)法国:严厉制裁德国和肢解德国。(2分) 原因:法德之间宿敌;法国为防止德国东山再起,企图独霸欧洲大陆(3分) 美

32、国:主张吸收德国加入国际联盟。(2分) 原因:在联盟内部利用德国对抗英法;通过控制国际联盟进而称霸世界。(3分) (2)原因:国家之间矛盾重重;国联缺乏权威性,存在制度缺陷;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导致战争的因素。(5分)【试题解析】(1)第一小问对德国政策的区别,根据材料一中在巴黎和会上,法国以最明确的方式提出要求这样,我们将在地理上以及矿藏上拥有萨尔盆地。第二,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国的国家。”可知法国的对德政策是严厉制裁德国和肢解德国,根据材料二中“在巴黎和会上,美国主张吸收世界各国包括战败的德国加入国际联盟”可知美国的对德政策是吸收德国加入国际联盟

33、;第二小问原因,法国方面结合法德历史关系分析作答即可,美国方面结合美国企图称霸世界的目的分析作答即可。(2)结合当时的国际关系状况,国联特点等方面分析作答即可。34. (16分)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是促进人类进步的重要阶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黄仁宇万历十五年(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为什么在李贽的时代“无法孕育”?(6分

34、)材料二、日本学者福泽渝吉在文明论概略中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福泽渝吉文明论概略(2)结合欧洲和中国近代化的史实评述材料中的观点。(10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参考答案:(1)李贽时代: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经济:小农经济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思想:封建专制思想根深蒂固。(6分)(2)观点:福泽渝吉认为,学习欧洲文明,应先学思想,再改制度,最后学习技术。如果改变学习顺序,则很难行得通。欧洲的近代化先是经历了思想启蒙(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继而是制度建设(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最后是器物阶段(通过工业革命,欧美国家相继实现工业化)。近代中国的近代化过程则完全把这个顺序颠倒过来,即:由器物(洋务运动)到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再到思想观念(新文化运动),结果未能成功。正如福泽渝吉所言:“看似容易,实则不通”。所以,作者的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失败与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密切相关。未能实现民族独立,成为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最大障碍。(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