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四川省遂宁市桂花中学2021年高二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289410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遂宁市桂花中学2021年高二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川省遂宁市桂花中学2021年高二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川省遂宁市桂花中学2021年高二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川省遂宁市桂花中学2021年高二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川省遂宁市桂花中学2021年高二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四川省遂宁市桂花中学2021年高二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985工程”是1998年中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建设工程。国家启动这一工程具体是为了A.落实过渡时期总路线B.贯彻“双百”方针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实现“十二五”规划参考答案: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5年中共中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有力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C项说法符合题意;A项说法发生在19491956年,B项提出是在1956年,D项说法的起止时间是2011至2015年,均与材料信息时间不符,

2、可以排除。2. 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商代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B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参考答案:B3. “百家争鸣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材料中“争”的实质是A.确立自己的学术霸主地位B.争夺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力C.寻求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途径D.促进社会的顺利转型参考答案:C依据所学,“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按照本阶

3、级的利益和要求,主要是对社会问题阐述自己的见解,寻求稳定社会秩序的途径,故C项正确。建立自己的学术霸主地位;争夺国家主导思想的特权;促进社会制度的顺利转型并非百家争鸣的“核心问题”,故A,B,D项与题意不符。4. 古希腊的先哲苏格拉底与柏拉图都认为人生来是善良的,这与我国战国时期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不谋而合。为了扩充人的善性,在伦理观上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A王道和民主政治 B仁政和道德教育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实行人治和法制 参考答案:B5. 方汉奇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中指出,同盟会一国民党系统新创报纸民生报、民立报、民强报,共和党一进步党民声日报、共和民报,自由党民权报,国家

4、学会国权报,国民联合会中华日报,中华民国工党觉民报。这些报纸的创办( )A表明中国民主政治步入正常发展轨道 B推动了新文化运动民主思想传播C反映出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初步尝试 D说明三民主义革命任务基本完成参考答案:考点:辛亥革命解析:材料中没有表明“正常”的信息,也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新文化运动的民主思想是由资产阶级民主派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集中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民主精神,与题干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列举了一批政党和它们创办的报纸,作为各自的喉舌,报纸和党派名称中的“共和”、“民权”等关键词反映出它们存在并活动的立足点,故C项正确;三民主义的革命任务是否完成在题干材料中反映

5、不出来,也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6. 请观察下边两幅人物及其活动的照片。它们所包含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思想创新成果丰硕 C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思想解放潮流涌动参考答案:D7. 欧洲的启蒙运动发生在法国大革命之前,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这反映了思想启蒙运动和社会大变革的基本关系和规律,然而新文化运动却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主要是因为它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彻底完成了辛亥革命未完成的任务C.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的大旗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刺激了资产阶级爱国知

6、识分子的反思,他们认为只有破除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才能建立真正民主自由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所以新文化运动带有为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故答案为D;A是辛亥革命的影响,排除;辛亥革命未完成的任务是反帝反封的任务,这一任务直到新中国成立才彻底完成,B排除;李大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排除C。【点睛】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民主科学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了思想解放潮流。8. “它使几百万人改变了信仰的形式和对命运的认识,它提出了百家争鸣和信仰多样这两个问题;它培育了一种新的国家感,它提高了方言的地位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它通过促进向海外新世界的移民使西方和西方文明的势力得到了空前的扩

7、展。”文中的“它”是()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新航路的开辟 D工业革命参考答案:B考点:西方人文精神起源和发展宗教改革人文主义【名师点睛】宗教改革可归纳为“一、一、二”一个核心:人文主义。一大推动:推动了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两大改革:马丁?路德改革;加尔文改革。9. “他提出了人是目的而非手段,实现了将人从单纯因果必然性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他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属于A.人文主义B.理性主义C.自由主义D.社会主义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人是目的而非手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是德国思想家康德,他的思想属于理性主

8、义。故选B项。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理性主义10. 国家政治体制的基本内容及其演变历程是历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在解决私人争端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材料三 光荣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摆脱了专制统治的国家。它这样做的时候采用了不流血的方法。此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与渐进的制度改革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从1689年起,英

9、国正式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原则,并在以后的几十年里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据大国崛起解说词整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4分)(2)观察材料二的三幅图,说明每一幅图反映当时中国政治政体发展的主要特征,并归纳中国政治体制发展的趋势。(8分)(3)根据材料三,说明英国政治体制创新的特点和表现。(4分)(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外政治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的认识。(2分)参考答案:(1)表现:主权在民(全体人民掌握国家权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注重为国家献身。(回答两点即可得4分)Ks5u(2)图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君主专制)(2分);图二:资

10、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2分);图三:人民民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分).趋势:从专制走向民主(2分)Ks5u(3)特点:采用和平渐进的方式;议会高于王权。(2分)表现:建立君主立宪制。(2分)(4)认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不同,没有优劣之分;要尊重不同的政治文明;要从本国国情出发,选择合适的政体;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等。(2分)11. 当今,QQ聊天成为人们相互沟通的时尚方式,一个小小的企鹅改变了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这应该感谢A.电视机的发明 B.量子理论的提出C.互联网的出现 D.航天技术的应用参考答案:C12. 荀子提出“不登高山,不知

11、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A.“天地为万物之本” B.“夫形于天地之间,物也”C.“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D.“心外无物”参考答案:D13. 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为此而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功绩是 A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 B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C推动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参考答案:B14. 1787年宪法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美法两国民主共和制。下列关于两国总统相同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国家元首 B是军队最高

12、统帅 C对议会负责 D.掌握国家行政权参考答案:C15. 汉代察举制注重德行和才能选纳贤才;魏晋九品中正制靠德才与门第“计资定品”,隋唐科举制按年开科,不受私家经济限制,全国统一公开竞选。这一变化A.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B.提升了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了世家子弟入仕D.有利于消融社会阶级参考答案:D本题考查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科举制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无关,A项排除。纵观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尤其是科举制的出现,提升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不是道德水平,B项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科举制的推行,与之前的选官制度相比,使庶族地主成为统治

13、阶层,有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D项正确。16. 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两位的心动。与慧能思想相通的是A.道法自然B.天行有常C.格物致知D.发明本心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是两位的心动”可知慧能主张心是主宰,与陆王心学的思想相通,即发明本心,故选D项;道法自然是道家思想,天行有常是荀子的主张,格物致知是朱熹的主张,都没有强调“心”的决定性作用,与慧能思想不符,故排除A、B、C项。【点睛】“是两位的心动”为本题的关键信息,由此可推知慧能认为带来纷扰的根源在于内心,因此要保持内心的平静。17. 周先慎在其明清小说里说到“从思想内涵和题材

14、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据此,说明“明清小说”能够“走进了千家万户”的主要原因是( )A传统文化的包容性B封建君主制的需要C商品经济的开放性D自身较强的适应性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提到的是明清小说对传统文化中精华部分的包容,而不是包容整个传统文化,故A错误;题干中提到明清小说经过世俗化走进千家万户,并不是为了满足君主专制的需要,故B项错误;题干中没有提到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故C错误;题干中提到明清小说通过包容传统文化精华,进行世俗化图解,从而

15、走进千家万户,说明了明清小说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故D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学成就?明清小说18. “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这是下列哪一国际文献的规定( )A.大西洋宪章 B.联合国家宣言 C.德黑兰会议决议 D.开罗宣言 参考答案:D19. 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的A.均田制B.三长制C.新租调制D.汉化政策参考答案:D20. 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旨在A 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B 强调文艺必须为工

16、农兵服务C 提高人民群众水水平 D 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参考答案:D21. 去年以来,西南地区持续干旱,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五个省区市旱情不断加重,受旱面积占到全国的83%。下面是灾区广大军民开展生产自救时用到的工具,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联系的是官兵用塑料桶挑水抗旱 飞机进行人工增雨 村民用柴油抽水机抽水 用汽车将水运到田间A. B.C. D.参考答案:D22. 南宋绍熙年间,四川眉州人程舍人,刻印了王称所著的东都事略,在目录页上印有“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许覆板”的声明。这说明当时A.书商版权意识明显B.活字印刷得到推广C.民间文化市场繁荣D.通俗文学作品普及参考答案:A23

17、. 将下列四段历史材料所反映的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始皇初并天下,罢诸侯,置守尉,遂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每郡置一守、一丞、两尉以典之。”“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藩国大者,夸(跨)州兼郡,连城数十”A、 B、 C、 D、参考答案:A24. 王安石颁行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主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A政府财政收入问题 B大地主的特权问题C农业

18、生产发展问题 D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参考答案:A25. 商鞅变法推行县制,对此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加强中央对基层的控制B它的推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商鞅是中国推行县制的第一人D县的长官由国君直接进行委派参考答案:C解析秦国在春秋时期开始设县。A、B两项是县制推行的影响,D项是县制推行官吏产生方式的变化,这、三项都与县制相符。26. 1909年,一个署名“兰陵忧患生”的人写了多则咏叹,涉及报馆、高楼、电灯、银行、纸烟、打球房、马路、洋车等。这反映了,当时()A.新生活方式对传统的冲击B.近代民族工业较快发展C.封建陈规陋俗逐渐被破除D.民主科学思想广为传播参考答案:A【考点】新潮冲击下的

19、社会生活和交通通讯的变化【分析】根据材料“涉及报馆、高楼、电灯、银行、纸烟、打球房、马路、洋车等”可知:新的生活方式的出现,引发了人们诗词内容的变化,体现了新生活方式对于传统的冲击,A正确;B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C错误,材料中体现了新事物的出现,但并没有提及封建陈规陋俗逐渐被破除;D错误,民主科学思想广泛传播使新文化运动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相符;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近代物质生活的变迁,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近代新式的生活方式产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也丰富了文学创作的内容。27. 1517年马丁路德在维登堡大教堂门口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标志宗

20、教改革的开始,下列内容不属于九十五条论纲内容的是()A、没有教会的传统,上帝的话在世界上就不会有很大的力量。B、那些因购买赎罪券而确信自己得救的人,将同他们的教唆者一起受到永罚。C、基督徒须知,赒济穷人,或贷款给缺乏的人,比购买赎罪票好得多。D、教皇除凭自己的权柄或凭教条所科的惩罚以外,既无意也无权免除任何惩罚。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没有教会的传统,上帝的话在世界上就不会有很大的力量”体现了教会的中介作用,与路德的思想相反,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B项、C项和D项反映了路德反对赎罪券和因信称义的思想,故B.C.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A。考点:西方

21、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九十五条论纲28. 公元前1046年,武王率兵在牧野打败商军,建立周朝这一年处在()A公元前10世纪上半叶B公元前10世纪下半叶C公元前11世纪上半叶D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参考答案:考点:3W:历史纪年方法分析:本题以牧野之战为切入点,考查公元纪年法解答:首先明白一个世纪为一百年,1100年为1世纪 101200年为2世纪,前20年为世纪的初期,后20年为世纪的末期,值得注意的是公元后的大数为末期,小数为初期,公元前则相反,然后进行推算题干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因为是公元前,应属于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故D项正确故选D【点评】考查学生对公元纪年法的掌握程度,

22、纪年法我们在历史教材中经常遇到,但学生很少知道这种纪年法的由来,所以不好判断,提醒同学们要注意平时对历史知识的积累,积累多了才能轻松面对各种试题29. 2008年12月12日,中央政策研究室社会局有关负责人在参加“社会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论坛时透露,户籍改革将逐步取消农村户口,按居住地登记户籍。这一改革思路 直接消除了城乡差异 有利于城镇化的迅速发展 适应了人口大规模流动的现实需要 有利于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A B C D参考答案:D30.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前,有人问丘吉尔对苏德战争持什么态度,他说:“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至少要发表一篇同情魔王的声明。”这说明丘吉尔的外交准则是A放弃绥

23、靖政策B根据英国利益调整外交政策 C仇视社会主义苏联D对德国入侵苏联表示同情参考答案:B二、 非选择题(共40分)3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德意志放弃它在东非的要求承认英国保卫桑给巴尔英国把海利哥兰岛让给德意志德意志应对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反法政策在亚洲的反俄政策给予帮助。引自1890年7月1日英德关于殖民地的协定材料二:我们德意志人相信我们的力量我们必须用尽一切办法,努力争取适合我们实际情况的政治权威如果我们只是欧洲大陆的强国,并偎依英国的恩惠而求得一些殖民地的话句我们将限在1866年的政治卑微地位。引自1911年4月本哈第著我们的前途 材料三:德国要求法兰西共和国把广大地区(注:这里指刚果

24、)让出。法国放弃它在那块 土地邻近区域享有的权利,而由德国控制这一区域,这将会使英国的北非与南非分离开来。德国当政人士必须明白,任何一个英国政府也不会容许在分配非洲政权上有这样巨大的变更!引自1917年7月14日泰晤士报 请回答:(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英国对德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据材料三说明英国对德政策的实质是什么?(4分)(2)材料二中本哈第的态度反映了什么问题?为什么?(4分)(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分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有何特点?(4分)参考答案:(1)由勾结德国反对法俄到支持法国反对德国。(2分)实质:表面上维护法国的殖民地,实际上是勾结法国抑制自己的劲敌德国,以维护其既得的

25、殖民霸主地位。(2分)(2)德国不再满足于欧洲大陆强国的地位,而要求成为世界帝国,夺取英国的殖民地。(2分)原因:因为随着德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对外扩张的野心也急剧增强。(2分)(3)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彼此之间勾结与斗争变幻无常;它们之间关系的不稳定性是由各自的侵略利益决定的。(4分)32. 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拙,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

26、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材料二 受制于“皇帝制度”两千年,是这个民族不能逃避的命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比如“德先生“赛先生”迟迟不能落脚,比如公民意识、规则意识、宽容意识的缺乏,比如“熟人社会”,比如“守旧症”、“非我症”、“不合作症”、“麻痹症”,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时代或者更远的尧舜禹。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转型的艰难。张宏杰十国皇帝的五种命运序(1)材料一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哪个三阶段?其实践和

27、结果如何?(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分析近代中国文化转型难得原因。(3分)(3)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有学者认为中国文化转型呈现出“传统文化现代化,西方文化本土化”的趋向。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2分)参考答案: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黄宗羲认为,“自私”“自利”是“有生之初”人的本性,指责君主以个人的“大私”“大利”侵吞“天下之人”的“自私”“自利”。他反对“臣唯君命是从”,主张臣者“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强调“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以群工”。卢梭认为专制制度带给人民的是一种灾难。他

28、指出“人们共同的约定才可以成为人间一切合法权威的基础”,“每个人都必须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摘编自赵子平与材料二西方封建君主的权力是有限的,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是世俗权力,教权是精神权力。还有,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而中国封建时代的皇帝,既是君,又是圣,君神合一,一切权力都掌握在他手里。此外,中国还有一个关于君权的理论,叫做“君者,法之原也”中国明清时期进步思潮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得多。摘编自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黄宗羲和卢梭的思想主张。(2)

29、根据材料二,说出“中国明清时期进步思潮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得多”的理由,并结合16至17世纪中西方经济文化发展史实进一步说明。参考答案:(1)黄宗羲:为私正名,挑战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明辨君臣关系,提出君臣共治天下的平等分工思想。卢梭: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依照社会契约原则结成人们相互关系的社会理想。(2)理由:西方君权与教权平列,中国是君权与神权合一;西方法律来自社会,中国法律出于君权。史实:经济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欧洲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有较大发展。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欧洲人文主义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启蒙思想家宣扬平等与自由,成为资产阶

30、级革命的思想武器。(1)本题根据材料一“指责君主以个人的大私大利反对臣唯君命是从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以群工人们共同的约定才可以成为人间一切合法权威的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为私正名、挑战程朱理学、明辨君臣关系;反对君主专制、社会契约原则等方面分别概括黄宗羲和卢梭的思想主张。(2)本题根据材料二“西方封建君主的权力是有限的,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而中国封建时代的皇帝,既是君,又是圣,君神合一,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西方君权与教权平列、中国是君权与神权合一;西方法律来自社会、中国法律出于君权等方面说出

31、“中国明清时期进步思潮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的理由。在结合16至17世纪中西方经济文化发展史实从经济、文化等方面进一步说明。34. 斗争和妥协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经常出现的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材料二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杨和平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

32、制的确立材料三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从来不懂得妥协退让,即便是对内部的改良力量也压制打压,直到那些疥癣之疾发展成为心腹之患,逼得在朝与在野的双方兵戎相见。卢伟懂得妥协很重要(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各举一例说明古希腊民主政治和古罗马法律制度的实践是如何体现伊壁鸠鲁的主张的。(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近代英国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妥协的表现。(3)你是否赞同材料三的观点,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史实予以说明。(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参考答案:考点: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罗马法;近代西方民主政治;新民主主义革命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民主政治和古罗马法律制度的实践

33、是如何体现伊壁鸠鲁的主张的,伊壁鸠鲁主张在政治上相互妥协,依据契约的建立国家,制定法律(2)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英国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妥协的表现,主要考查学生材料分析概括和知识迁移的能力(3)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近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相关知识点答案:第(1)问,本题的中心是政治妥协伊壁鸠鲁主张在政治上相互妥协,依据契约的建立国家,制定法律实践和史实符合伊壁鸠鲁的部分主张即可古希腊有梭伦改革,缓和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最终建立民主制度来维护全体公民的利益;古罗马,则是完善法律,协调各方利益英国有光荣革命和权利法案,是贵族与资产阶级妥协的结果美国的1787年宪法,体现了大小州、南北方的妥协第(2)问,据材料

34、信息回答,“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 “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是19世纪70年代的“一票共和”经济因素结合时间回答,工业革命已经完成,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第(3)问,妥协的意义一是避免国家陷入战乱;二是维护统一防止分裂;三是保存民主革命力量;四是加快结束清朝统治;五是避免列强武力干涉观点根据材料概括即可,中国缺乏妥协传统,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史实突出暴力不妥协即可,如国民大革命、国共十年对峙、解放时期的国共内战等故答案为:(1)古希腊:梭伦改革坚守中立政策,既不迁就贵族

35、,也不偏袒平民(或者:梭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伯利克里改革进一步提高了公民的民主权利,削弱了贵族的政治权力,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古罗马:十二铜表法是贵族和平民的妥协;罗马法的不断完善,也是各种力量调和的结果(2)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保留了议会和国王;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肯定议会权力,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王权;1701年颁布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了王权,扩大了议会的权力;乔治一世时期,形成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惯例,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18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最终形成,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国王“统而不治”(3)赞同:国民大革命采用暴力革命形式;国共十年对峙;抗战胜利后,内战全面爆发不赞同: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共同领导国民革命;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取得了全民族抗战的胜利;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进行了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