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达州市南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某同学在考察了江南制造总局和大新公司原址,并查阅轮船招商局文献后,思考与之相关的课题。最为恰当的是A近代上海经济的转型 B近代上海市政的发展C近代上海文化的交融 D近代上海都市的变化参考答案:A2. 秦汉以来,灾后君主自谴成为一种常见的历史现象。粗略统计,两汉君主灾后下达的自谴诏书计有30余次,而唐代则达到130多次。直至清代康熙时依旧因为天旱而自责不已。君主自谴的主要意图是A.宣扬“天人感应”理论B.推动科举制发展C.加强对臣民的社会教化D.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参考答案:D君主自谴的主要意图
2、即君主的目的。君主作为统治者的目的就是神化封建统治、稳定封建统治程序,故选D;A吧不是意图是具体的做法而已,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对君主的教化而非对臣民的社会教化,排除C;材料和选官制度无关,排除B。故选D。3. “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简单地说起,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对于上述毛泽东著作中“两类矛盾”学说理解正确的是A分清敌我与是非问题是中国建设道路的核心内容B该学说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起了指导作用C该学说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政治理论准备D该学说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有益的参考答案:【知识点】R4近代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
3、成果毛泽东思想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D 解析:根据材料中“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信息可以推断出该材料出自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它正确分析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有益的。所以答案选D。【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中两类矛盾的理解。4. 20世纪初,欧洲发生这样的文化变迁:“巴黎、柏林或伦敦的嗜好和说话腔调,传播到各国最遥远的乡村,各国生活方式也愈来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是A.电视和电影 B.铁路和飞机 C.报纸和广播 D.网络和漫画参考答案:A5. 184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河道法令,规定授权卫生管理机构对没有实施
4、供水防污措施的机构切断供水。1848年颁布了第一部改善工业城镇环境的公共卫生法。?1956年颁布大气清洁法,1963年颁布水资源法,1974年颁布污染控制法。材料主要表明英国A.环境治理与工业革命并行B.经济发展改善了环境C.环境治理依靠了法制力量D.人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参考答案:C【详解】从题目可知,英国议会通过河道法令公共卫生法大气清洁法水资源法污染控制法法律,其内容是环境治理,这主要表明英国通过法制力量治理环境,故C项正确。题目重在强调法制是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而未提及工业革命,故A项错误。题目未涉及经济发展,故B项错误。题目是英国议会立法治理环境,而未体现人民环保意识,故D项错误。所以选
5、C。6. 1948年,一批输往欧洲的物资上贴有标签(下图)。与此直接相关的历史现象是()A.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签署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大西洋公约的缔结D.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依据图片中的标签“为了欧洲的复兴”,结合所学知识,1947年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经济的发展以遏制共产主义,控制欧洲。故选B。A项与图片无关;C项是1949年成立的;D项是1949年成立的。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马歇尔计划7. 东方卫视壹周立波秀栏目在2011年隆重推出“七一”特别节目国家大事,以其特有的形式纪念中共成立90周年。其中的背景标语就是一
6、部浓缩的中共党史。下列标语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打倒列强,除军阀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A. B. C. D.参考答案:C8. 二战后五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中期,许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纷纷出来论证资本主义的长命百岁,有的称之为“后工业化社会”“后期资本主义社会”或“超级技术社会”。其原因在于A.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B.美苏冷战格局的客观推动C.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参考答案:D二战后五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中期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新的变化,资本主义的寿命又得到了延长,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
7、和材料中的“后工业化社会”“后期资本主义社会”无关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是资本主义自身发展的必然而和美苏冷战推动无关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只是涉及资本主义而和“全球化”无关,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9. 下图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享受民主的主体范围逐渐扩大B.逐步重视参政者的能力与品德C.监督保障机制逐渐完善D.对公民权的限制逐渐松弛参考答案:C从公民大会和民众法庭对议事会的制约、陶片放逐法对危害民主的人的威慑以及实行“公薪制”,说明雅典的监督保障机制逐渐进步完善。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ABD项。10. “有朋自远方
8、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是2007年祭孔大典推荐的五句奥运会迎宾语,这五句迎宾语体现的人文奥运理念包括( )北京奥运开幕式中的“孔门弟子” 平等团结 友好相处 以礼治国 和平发展A B C D 参考答案:A11. 2011年以来占领华尔街运动由一小批年轻人发起,发展成全美的大规模抗议活动,并蔓延至欧洲,引发对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反思。其中有一些人认为可以从马克思身上开始反思,因而产生了一股 “重新发现”马克思的激情耐人寻味。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经济危机的发生说明资本主义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B这种现象说明经济危
9、机下西方社会普遍向往社会主义C这种现象说明西方社会认为马克思主义可以阻止经济危机的出现D这种现象说明马克思主义在经济危机的形势下引起人们的进一步关注参考答案:M3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斯大林模式D 解析:材料“对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反思”“ 可以从马克思身上开始反思”表明资本主义国家面对经济危机试图借鉴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故D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信息的正确反映,B项“普遍”说法过于绝对,C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正确解读材料信息的同时结合相关所学知识斯大林模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12. 尚书.召诂曰:“武王崩,成
10、王年少)呜呼!有王虽小,元子哉!上述史实体现了中国古代某一制度,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纷争 B.体现了血缘和政治的关系 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D.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参考答案:B13. “春秋时代灭国在六十以上,但其中大部分是以夷灭夏,和以夏灭夷。诸侯国之间相灭的只占少数,姬姓国相灭的例子更是少数。而在列国内部,大夫固然有时逐君弑君,却还要找一个比较合法的继承者来做傀儡。”材料中的这种现象最能反映A春秋时期夷、夏之间矛盾尖锐、战争频繁B宗法制仍是春秋时期维系政治秩序的基础C春秋时期分封制已经开始逐步地走向崩溃D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在春秋时期已经确立参考答
11、案:B14. 宋仁宗曾说:“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自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则台谏公言其失,改之为易。”该言论突出反映了宋代A.监察机构的多元化B.相权与君权的相互抗衡C.削弱地方割据势力D.君主专制下的理性精神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材料中认为是君主理智地处理国家事务,都需要臣僚的参与。尤其是重大事务的决策,皇帝与宰执近臣核心圈子里反复讨论,集体商议是经常的事,这体现了理性的精神,故D项正确;监察机构的多元化、相权与君权的相互抗衡,与材料的意思不符,故A、B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了中央问题,没有涉及地方
12、的信息,故C项错误。15. 罗马帝国虽然瓦解了,但罗马人却把他们的文明留给了欧洲人。这主要是指A它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 B它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C它最先建立了相对民主的政治制度 D它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源头参考答案:D16. 中国早期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A.沿海地区便于发展工业B.沿海地区的人们思想开放C.开埠最早,小农经济瓦解最早D.沿海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参考答案:C【详解】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开埠最早,较早受到列强经济侵略,小农经济瓦解最早,这为中国早期民族工业诞生提供自由劳动力和市场。故答案为C项;A项是自然条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13、;B项是思想条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资本主义萌芽因列强侵华而中断,排除D项。17. 下图为某时期的招贴画,从中可知(新三民主义) A作者反对袁世凯独裁卖国B作者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国民党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参考答案:D18. 摇滚乐是由黑人音乐“节奏布鲁斯”演变而来的音乐,其中也整合了白人乡村音乐的元素。有学者指出,摇滚乐繁盛与当时政治和文化领域内的革命有很大的关联。这说明摇滚乐A.推动了美国社会的思想解放B.体现了美国民权运动的成果C.导致了美国下层社会的动荡D.见证了美国种族主义的破产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摇滚乐繁盛与当时政治和文化领域内的革命有很大的关联”
14、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摇滚乐体现了美国民权运动的成果,故B项正确;摇滚乐的出现与当时美国民权运动的成果有关,而不是推动了美国社会的思想解放,排除A项;结合所学内容可知CD项均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19. 罗斯福新政期间,政府给演员支付工资,让他们搞免费演出;也曾雇佣研究人员专门去研究曲别针的历史。这些做法A.实现了充分就业目标B.推动了福利制度建设C.体现了以工代赈思想D.证明了新政的可行性参考答案:C【详解】从材料中的“政府给演员支付工资”“也曾雇佣研究人员”等信息可以看出,这一做法通过政府提供工作岗位减少失业人口,体现了以工代赈思想。故答案为C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充分就业”,排除A项;材料中
15、的做法不属于福利制度,排除B项;新政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国家干预,实现生产和销售的相对平衡,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排除D项。20. 伏尔泰不同意欧洲一些传教士以及孟德斯鸠对中国专制制度的看法,指出:“传教士们都认为(在中国)到处看到的是专制制度。这些人从表面现象判断一切:看到一些人跪拜,便认为他们是奴隶,而接受人们跪拜的那个人必定是1.5亿人生命财产的绝对主宰,他一人的旨意便是法律。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而这正是我们将要讨论的。”由此说明伏尔泰A赞成君主专制 B主张君主立宪C与孟德斯鸠根本对立 D深谙中国国情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伏尔泰的思想主张。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从材料中的“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而这
16、正是我们将要讨论的”反映其并不反对君主制,君主制与君主专制的外延有所区别,排除A项;C项说法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21. 英国哲学家怀海特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中写道:“伽利略说地球是动的,太阳是固定的;宗教法庭说地球是固定的,太阳才是动的。而牛顿派的天文学家则采取了一种绝对空间的理论,认为地球与太阳都是动的。”作者意在说明A宗教法庭观点都是错误的 B科学家与宗教是敌对的C地球与太阳的运动关系不重要 D近代科学理论在不断发展参考答案:D伽利略通过实际观测得到的太阳中心说的观点;而牛顿的绝对空间的理论,认为地球与太阳都是动的有发展了伽利略的观点;这充分说明近代科学理论在不断发展。A、B两项表述错误;C
17、项与题干无关。故选D项。22. 木兰辞是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南北朝诗歌。其中有“东市买逸马,西市买鞍鞠,南市买巒头,北市买长鞭”的诗句。下列各项对这一-时期“市”的解读,正确的是A.南北朝时期固定的“市”已经广泛存在于城乡B.“市”的商品主要是为了满足全国各阶层的需求C.商品品种繁多,北方地区的商品经济非常发达D.当时的商业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涉及的是古代经济,其中A中的遍布城乡的应是草市;B不是各个阶层,表述绝对化;C在南北朝时期国家政局动荡,北方不可能商品经济非常发达;D表述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南北朝时期的商业。23. 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
18、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导致表1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表1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山东直隶河南1926年6月647,766814438,150412011532841342270,0001927年6月700,00081444,517,1402,502,600382,617284360245,500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C北伐战争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参考答案:C略24. “近代以来,任何国家政治生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政治和行政的分野。中国传统政治也强调分野,王权就是政治权力,相权就是行政权力。”中国传统政治最早分野是A三公九卿制 B中外朝制度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参考答案:B
19、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根据材料“王权就是政治权力,相权就是行政权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三公九卿制下丞相帮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是百官之长,此时二者尚未分野,排除A;汉朝时,皇帝重用身边的亲信,成立内朝,丞相变成纯粹的执行机构外朝,这是二者的最早分野,故B项正确;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不符合题意,排除C;明朝出现内阁,只是皇帝的顾问内侍机构,排除D。25. 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 )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扩大企业职权,增强企业活力 D.完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B26. 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
20、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归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 )A反对郡县制 B主张郡县制 C反对中央集权 D主张中央集权参考答案:A27. 1903年,清政府在中央设立财政处,全面负责筹备整顿全国财政和统一币制;1906年,设立度支部,管理全国的田赋、税收、漕运、仓储等事宜。这些措施A.开启了近代化的财政转型B.确立了中央对地方的财政控制C.加强了清朝皇权专制制度D.延续同光时期集权型财政制度参考答案:A和过去朝代相比,清朝对于财政实行分开管理,体现出近代财政管理的特点,A正确;材料中属于对于全国的管理,并不是
21、确立了中央对地方的财政控制,B正确;财政管理与皇权专制信息不符,C错误;没有比较前朝财政信息,D错误。28. 古代官员的补服上分别绣有禽或兽,“衣冠禽兽”一词最初即是赞语。但明清以来,该词逐渐有了贬义。这一变化折射出A.反封建民主思想萌芽B.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C.封建政治的腐朽黑暗D.社会价值取向的逆转参考答案:C【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衣冠禽兽”从赞语到贬义词的变化反映出人们对于封建政府官员态度的变化,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衣冠禽兽”一词源于明朝官员的服饰,明朝中期后,由于官场贪污腐败,某些官员贪赃枉法、欺压百姓、为非作歹,如同畜生,百姓渐渐将“衣冠禽兽”这个词语作为贬义词使用,因此C选项正确。
22、依据上述分析可知,该词汇含义变化与反封建民主思想的萌芽无关,A选项错误;依据上述分析可知,该词汇含义变化与商品经济发展无关,B选项错误;D选项错误,对封建政府官员态度的变化并非是社会价值取向的逆转。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29. 古罗马法律裁判官曾宣告:“对于任何以违反善良风俗进行聚众侮辱的人或者其所为之事导致违反善良风俗的侮辱,我给予一个针对他的诉权。”这表明罗马法 A注重法律程序 B追求公平正义 C保护公民人格权 D已经十分完善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对于任何以违反善良风俗进行聚众侮辱的人或者其所为之事导致违反善良风俗的侮辱,我给予一个针对他的诉权,这表明罗马法保护公民人格权,即使是
23、违反善良风俗之人,也有公民人格权,故C正确。材料主旨不在于注重法律程序,故A排除。材料也无法体现追求公平正义,故B排除。材料不能说明罗马法已经十分完善,故D排除。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特点30. 关于雍正的死因,古今有不同的记载。雍正的起居手册记载:“八月二十一日,上不豫。戌时,上疾大渐,召诸王、内大臣及大学士至寝宫授受遗诏。到二十四日子时,龙驭上宾。”清帝外纪记载:“惟世宗(雍正)之崩,相传修炼丹饵所致,或出有因”。这反映出A.历史叙述中不会有客观性的记载B.不同历史记载使史学呈现多元化C.当事人记录的历史才具有真实性D.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总会有差异参考答案:B材料中
24、两则史料对于雍正皇帝死因记载完全不同,说明不同历史记载使史学呈现多元化,故项正确;历史叙述中有的是历史客观史实记载,故项错误;当事人记载历史往往带有主观性,不一定具有真实性,故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历史叙述与史实的差异性,故项错误。二、 非选择题(共40分)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现代中国的生活巨变围绕材料,结合中国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达须史论结合。)参考答案:示例:论题:现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巨大变化。阐述: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不仅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也不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再加上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大跃进”和人
25、民公社化等“左”倾错误的影响,粮食短缺,物质匮乏,人们生活困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涌动改革春潮。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2001年,中国加人了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巨变,物资充裕,中国正在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总之,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腾飞,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变。从图示信息来看,图一图二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物资匮乏和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带来的社会现象,当时粮食短缺,生活困难。图三图四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巨变,物资充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因
26、此可以确定论题“现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巨大变化”“新中国政策与生活巨变”“现代中国饮食观念的变化”“改革开放与现代中国的生活巨变”等等。然后联系史实来说明,需要论述清楚新中国成立后直至改革开放前物资匮乏的原因,也需要论述清楚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原因。要明确写出论题,阐述必须史论结合。点睛: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根据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可以得出两个以上的观点,每种观点都有其道理,考生可以确定一种观点,并对相应观点进行分析说明。解答开放型题,要防止感情用事,即使你确实认为某种观点是最正确,但真正作答时却拿不出太多的证据。因此,选取所要阐述的观点对答好开放题特别重要。从高考得分的角度讲,应遵循以下
27、原则:(1)选择与教材观点相近的论点为阐述对象,这样论证起来可以从教材中获取较多的相关历史资料,以说明相应的观点。(2)选择历史材料与理论依据最多的论点为阐述对象,可以看一下哪一种观点可以从材料中获得更多的资料支持。32. 1787年美国制定的联邦宪法,体现了加强集权与分散权力的双重倾向。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革命确立的邦联共和制,特别是各州以立法机关为主导的分权体制,是属于美利坚民族的。因为它是在民族革命情感炽热的大环境下,作为英国集权体制的对立物而出现的。这种体制相对英国而言,它张扬了美利坚民族精神,但就美利坚内部而言,权力软弱的邦联政府逐渐难以维系享有独立与主权的各州,分裂危机日益威
28、胁着国家的统一。张定河美国政治制度的起源与演变材料二、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在共和国里极其重要的是,不仅要保护社会防止统治者的压迫,而且要保护一部分社会反对另一部分的不公。汉米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材料三、政府权力的制衡和分散性以及利益集团的多元性等等常使联邦政策步履维艰,事倍功半,或因立法软弱无力而治标不治本。同时,各级行政部门作为执法者,不时地自作主张,越俎代庖;其“一仆侍二主”的性质及彼此间围绕资源和权力所展开的竞争
29、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政府政策的有效性。 梁茂信略论美国政府解决城市社会问题的效用有限性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美国加强集权的原因,结合1787年宪法内容,指出有利于美国加强集权的规定。(4分)(2)与集权相反的是分权。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多角度论述“美国政府权力结构的分散性”。(10分)(要求:论述角度多重,层次分明;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300字左右。)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原因:邦联体制威胁国家统一。(1分)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总统掌握最高行政权,对立法有否决权。(3分)(2)水平与评分论述的视角史实的举例答题的总体表现水平
30、1(810分)政府权力结构的分散性是美国历史发展的产物(1分)如:在民族独立斗争中确立起州的分权体制;邦联体制的影响。(2分)充分、有效地提取材料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立论角度多重,层次分明,观点与史实相统一,行文流畅,论述结构严谨。(1分)政府权力结构的分散性体现在美国政治体制的各个方面。 (1分)如:联邦制使得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享国家权力;三权分立体制规定各级政府的权力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2分)政府权力结构的分散性对美国政治造成影响。(1分)积极影响:地方分权有利于地方积极性的发挥,三权分立体制保障人民权利,防止了专制的出现;(1分)消极影响:联邦立法和行政效率低下;行政部门滥用职能,权力
31、斗争影响政策的有效性。(1分)其他言之有理的,可酌情判分,。水平2(67分)能从水平1中的任意2个角度论述,能有效提取材料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观点、史实较一致,层次较分明,论述结构较严谨。水平3(35分)能从水平1中的任意1-2个角度论述,观点、史实相对一致,层次不分明,论述结构不严谨。水平4(02分)没有科学的论述视角,仅列举个别史实。考点:本题主要考查1787年美国宪法,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试题分析:(1)第一问原因依据材料“权力软弱的邦联政府逐渐难以维系享有独立与主权的各州,分裂危机日益威胁着国家的统一”分析。第二问需结合1787年宪法中关于联邦制和总统制的相关内容区
32、分析。(2)本题可从政府权力结构的分散性的形成原因、具体内容以及产生的影响方面去分析,再列举相应的史实的来论证即可。注意充分、有效地提取材料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立论角度多重,层次分明,观点与史实相统一,行文流畅,论述结构严谨。33. 中央与地方关系处理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态中的重要一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
33、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材料二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
34、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1)据材料一,比较唐朝中后期与宋朝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不同,并指出各自产生的后果。(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元代行省的特点以及它形成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行省制度形成的积极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应采取策略是什么?参考答案:(1)不同:唐朝设置节度使,重外轻内;宋朝厉行中央集权,强干弱枝。后果:唐朝藩镇割据;宋朝积贫积弱。(2)特点:管辖区域大;权力大但受中央节制;民族控制。原因:元朝疆域辽阔;吸取前朝管理地方的历史教训;民族征服。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
35、族国家的统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3)策略:平衡与协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详解】(1)不同:材料“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可知,唐朝设节度使,地方权力大;材料“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可知,宋朝中央集权,强干弱枝;后果:材料“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可知,唐朝藩镇割据;材料“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可知,宋朝积弱局面。(2)特点:材料“行省的辖
36、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可知行省管辖区域大;“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可知行省权力大;“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可知民族控制;原因:结合特点分析原因,如“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可知元朝疆域辽阔,“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可知吸取前朝教训;“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可知民族征服;积极影响:结合行省制度形成的原因和制度特点,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民族融合等角度作答。(3)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单一的集权与分权都不能很好地治理国家的教训中,得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策略。3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9世纪中叶以后,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挑战,中、日两国都进行了
37、改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日本明治维新时依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等;参照法国模式变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德国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确立了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材料二、19世纪末,光绪帝意识到有必要对帝国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革。1898年夏他颁发了一系列的改革法令,该段日子被称为“百日维新”。他们将地方政府集中在北京的领导之下,建立新学校传播欧洲的学风,鼓励西方式生产方法,按西方方式建立一支军队。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与
38、局限性。(6分)(2)据材料二,概括“百日维新”学习西方的主要措施。与材料一相比,其最大的不同是什么?(9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特点:全面向西方学习;有选择地学习。局限性:保留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2)措施:设立新学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建立西式军队。不同:未涉及政治制度改革。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对明治维新的分析与掌握。归纳特点要结合材料“日本明治维新时依据英国模式参照法国模式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归纳总结。分析局限性要结合日本的历史发展回答。第(2)问,主要考查维新变法的内容。从材料“他们将地方政府集中在北京的领导之下,建立新学校传播欧洲的学风,鼓励西方式生产方法,按西方方式建立一支军队”及所学归纳总结。9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