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第一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289081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第一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第一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第一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第一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第一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山东省滨州市沾化第一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散文,回答1417题: 夜雨扬州千年梦叶延滨对扬州最深的印象,是梦中的扬州雨,雨中的扬州梦。主人说,到了老扬州了,不要住酒店宾馆,走老街,进老院子,住住老房子。果真是青砖青瓦的老街,窄窄的小巷从戴望舒的诗行里铺过来,高高的门牌坊,上书“长乐客栈”四个大字。灯火朦胧,花影摇曳,空气中透出一种古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陈年的普洱,浓浓的夜色中浸润着岁月的墨香。立在土里的青砖砌成小道,夜色藏去花园的七色花彩,草木沁人的清香显出一派宁静。池塘不大,足够灯火闪烁,电灯放在旧式

2、的灯笼里,也就放低了身段,像烛火悄然为人指路。我和散文家王巨才先生住一个小院,一进三间的青砖大屋,中间的堂屋是共用的客厅,我们分别住进两侧厢房。进了卧室,全部摆设都是清式家具,让人想到当年的富商之家。历史街区是古城扬州闪亮的城市名片,长乐客栈无疑是“名片”中的点睛之笔。到其他城市观光也好采风也好,夜里就是睡觉。而在扬州,比观光比采风更有要紧的是做个好梦,梦中还会有另一个千年扬州。扬州一梦,真不知醒着的更美,还是梦里的更真?梦中的瘦西湖和眼前的竟如此相像,我问自己,来过吗?什么时候?前世还是今生?瘦西湖真是个婀娜美女,苗条身段,随风摆动,绿水罗裙,碧波姿影,风韵万千。只是,说的是这瘦瘦的窄小湖泊

3、如果换一个地方,也就是一条不宽的河,和那些流过许多普通村落的河流没有多少差别。瘦西湖美名远播,头一条是沾了扬州的光,瘦西湖是出自名门的大家闺秀。富甲天下的扬州偏说瘦了才美,藏富于民的扬州不夸家产说风景,瘦西湖因瘦而美,借“西湖”而知其名,添一个“瘦”字而藏精巧、精美、精妙,让天下人去猜去向往!瘦瘦的湖水像一条曲折回旋的绿丝带,将一个个珍珠翡翠般的园林串起来,如果只是如此,瘦西湖还缺点什么。缺什么?诗人们都知道,于是有了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佳句之后,扬州和瘦西湖以及挂在瘦西湖头上的月亮都成了诗人们歌咏的主题:“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我

4、不就是在这样的诗行里,一次又一次走近瘦西湖,一次又一次梦中走进扬州月色中?梦让这急匆匆的雨脚踢醒了。这是扬州初夏的夜雨。雨的那一头是高邮,高邮是扬州所辖的一个县级市。有个著名的风景区叫文游台,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原为东岳行宫,因苏轼、孙觉、秦观、王巩等文人会集于此故得名。文游台是筑在土山顶端的高台建筑,登高四望,禾田湖天,水乡景色,尽收眼底。文游台入口侧方有一尊秦观的塑像,汪曾祺的纪念馆恰在塑像右侧。从秦观像到汪曾祺纪念馆不过百步之遥,岁月却走过了千年。秦观以诗传天下,而当代的汪曾祺以文名扬四海,一诗一文,千年之约?上世纪80年代,先生以受戒声震文坛,我也就由此知道先生是扬州高邮人,是秦观

5、的同乡。更有幸在1986年与先生一起参加“中国作家访问团”,在滇西高原转了半个月。此次云南之行,汪曾祺十分高兴,他在抗战时期曾就读于昆明的西南联大。故地重游,感慨万千。那时候滇西没有机场,也没有高等级公路,我们的滇西之旅,大都是坐在中巴车在沙石路上颠簸。好在一路上汪先生谈兴十足,忆旧话当年,山水说典故,让此行成了一次汪曾祺导游之行。我曾用九个字记下了此行对汪先生的印象:讲故事,喝烈酒,写好字。在汪曾祺纪念馆里看到林斤澜先生为汪曾祺写的对联:“我行我素小葱拌豆腐;若即若离下笔如有神”,我就想到那次旅行结束时,汪先生送我的一幅字:刚日读经,柔日读史。呜呼,眼前见字如见人,先生人却驾鹤而去!从秦少游

6、到汪曾祺,扬州高邮一股文脉,是怎样的在人心里穿越千年雨声越来越大。密密的雨脚在瓦屋的顶上敲击,如小鼓棰在鼓面上舞蹈。雨水顺瓦檐倾泻如注,一排瓦檐就成了一面小瀑布,让雨水在小院里放纵喧哗。我有多久没有这样亲近过雨了?住进城市水泥森林的楼房,我们已经忘记了雨打芭蕉的声音,忘记雨点敲击屋顶的韵味,更忘记雨檐流瀑的景象,我们早已习惯在电视天气预报的节目里“听雨”扬州初夏的雨将我唤醒,我醒在一场千年扬州梦里。(文字有删改)14.“雨”和“梦”是贯穿这篇散文的两个主要意象,作者是怎样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的?(4分)_15.这篇散文在写景上有哪些特色,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4分)_16.第段的最后画线句子,作者

7、连用了三个“忘记”和一个“习惯”,说说你对这里“忘记”和“习惯”所引导的文字内在意蕴的理解。(6分)_17.作者花了较多笔墨来写文游台及汪曾祺的旧事,这似乎打乱了“寻梦”的节奏,对此你持怎样的看法,试作探究。(6分)_参考答案:14. 以“戴望舒的诗行”巧妙点出“雨天”,(1分)写古树、泥土、草木都暗扣住“扬州雨”;(1分)入住“长乐客栈”,引出“睡觉”,在“雨中”入梦;(1分)文中多次写“梦”因“雨”而“踢醒”、“唤醒”。(1分)15.从视觉、嗅觉、听觉等多个方面写景物给人的感受,形象性强(1分),如对老街的青砖瓦、空气中的草木清香,屋顶上雨声的描写(1分);运用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增强表现

8、力(1分),其中对瘦西湖的描写最为典型(1分)16.“忘记”意味着身处物质生活,对自然美视而不见;(2分)也意味着身处现代而与传统文化的情韵隔绝;(2分)“习惯”意味着人们被功利化的生活束缚身心,变得平庸,精神上变得愈加贫乏。(2分)17.文章前半部分主要写扬州的自然景观,(1分)“文游台”,是历史上文人会集之处;(1分分)“汪曾祺旧事“表现其独特的人文气质,(1分)上述内容强调了 “扬州梦”,还包括人文底蕴,(1分)使对“扬州梦”的追寻升华到精神层次。(1分)这样安排也体现“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1分)。略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9分,每小题3分)前不久,一项“城镇居民文化消

9、费”调查显示,当前文化消费有以下特点:文化消费水平偏低。理论上的研究数据与实际的消费水平有差距,多年来所预测的“当人均生产总值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时,会出现文化消费的倍增态势”的现实图景并没有出现,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群众对文化消费的热情。实用性文化消费与休闲娱乐消费更受青睐。在促使城市居民参加文化活动和购买文化产品的诸多因素中,以“健身”“技能培训”“教育子女”的选项比例为高;再就是偏重休闲娱乐和学习辅导类阅读。居民文化消费主要目的是放松自我、休闲娱乐,娱乐性、享受性、消遣性的精神文化消费占的比例偏大,相对严肃、高雅的文化消费则表现不足,说明目前居民文化消费尚处于适当改

10、善生活环境、休闲减压的初级阶段,结构单一,层次偏低。文化消费品价格与家庭经济收入严重影响文化消费。在所有影响当前文化消费的诸多因素中,价格占据重要位置。文化消费费用高成为制约文化消费的重要因素。正因为如此,需要提高文化消费的自觉意识,转变文化消费观念,提高文化消费能力。要培养文化消费主体,提高文化消费的自觉性。要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多种手段,对文化消费加以引导与培养,转变文化消费可有可无的观念,营造良好的文化消费环境,形成良好的文化消费氛围。还要通过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培养等提高民众的文化素质,引导积极健康的消费理念,形成文化消费的习惯。要研究大众文化趣味,提供适销对路的娱乐性强的文化产品。针对当

11、前偏重娱乐文化的消费倾向,文化产品要放下架子轻装上阵,在不媚俗、不庸俗、不低俗的前提下,娱乐大众并提升大众的文化趣味。在大力发展趣味性、消遣性、休闲性、参与性强的大众文化、休闲旅游、网络服务、城市会展类项目的同时,加大创意力度,创造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符合当代时尚审美要求的原创产品,形成创意文化新品牌。要降低文化产品的价格,并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扩大文化消费空间。政府要补贴文化消费,降低文化产品价格,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消费的愿望,维护群众文化权益。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提高版权保护意识,形成健康有序的文化消费市场。对消费者来说,要树立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同时在

12、全社会大力宣传知识产权文化,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摘自 “人民网”,有删改)15.下列对“文化消费”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是人们使用文化产品、享受文化服务以满足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B.是人们用于健身、技能培训、教育子女、学习辅导类阅读等活动的消费。C.是人们休闲娱乐消费与因购买文化产品而形成的实用性文化消费的总和。D.是人们以休闲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消费和相对严肃、高雅的文化消费的总和。16.下列现象,不符合“当前文化消费”特点的一项是( )A.城镇居民青睐休闲娱乐一类的精神文化消费,相对严肃、高雅的文化消费则表现不足。B.健身、技能培训、教育子女,是城镇居民参加文化活动和购买文

13、化产品的重要内容。C.文化消费费用高,城镇居民家庭经济收入相对较低,严重制约了文化消费。D.城镇居民中购买盗版文化产品者所占比例高,知识产权的意识比较淡薄。17.下列“提高大众文化消费”的具体设想,与原文所述不符合的一项是( )A.调动多种手段,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健康的消费理念,提高民众的文化素质,营造良好的文化消费环境和氛围。B.根据人民大众的文化趣味,积极提供娱乐性强的文化产品,加大力度创造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符合当代时尚审美要求的原创产品。C.人民政府要努力提高民众的收入水平,补贴文化消费,降低文化产品的价格,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消费的愿望,维护群众文化权益。D.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

14、体系,同时引导消费者树立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参考答案:15.A(BCD,内容概括不完全)16.C(是造成“当前文化消费特点”的一个原因)17.B(忽视了“不媚俗、不庸俗、不低俗”这个前提)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中华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经历了长达数千年不间断的发展过程。中华传统文化蕴藏着生生不息的自我更新能力,能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获得新生。今天,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中华传统文化面临新的挑战。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解答的时代课题。众所周知,文化是民族自身的烙印。在形成一个民族的

15、诸多因素中,地缘、血缘因素都不如文化来得重要。这个观点虽然是现代西方的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提出来的,但事实上,中华民族的先贤早就有所认识。例如,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可见,孔子并不是从地缘、血缘的角度来认同周王朝的,而是着眼于文化。那么,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特性是什么呢?应该说是以人为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到人类自身创造力的民族。火是人类最早掌握的自然力。古希腊人认为火种是普罗米修斯从天庭盗来馈赠给人类的,而中华民族的先民则认为取火方法是他们中的一员燧人氏发明的。这非常典型地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传统文化的精神差异:西方人把崇拜的目光投向天庭,中国人则对自身的力量充满了自信。在中

16、华传统文化中,人不是匍匐在诸神脚下的可怜虫,更不是生来就负有原罪的天国弃儿,相反,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人的道德准则并非来自神的诫命,而是源于人的本性;人的智慧也并非来自神的启示,而是源于人的内心。先秦的诸子百家虽然议论蜂起,有的甚至势若水火,但他们都以人为思考的主要对象,其智慧大都是关于人生的智慧。这种思维方式为中华传统文化打下了深刻的民族烙印,那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当其他民族对各路神灵的至高权威顶礼膜拜时,中华民族的先民则把人间的圣贤当作崇敬和效仿的对象;当其他民族把人生的最高目标设定为入天国以求永生时,中华民族的先民则以“立德、立功、立言”等生前的建树来实现生命的不朽;当

17、其他民族从宗教感情中寻求灵魂的净化或愉悦时,中华民族的先民则从日常人伦中追求仁爱心和幸福感。既然中华民族的先民以人为万物之本,他们的理想国就在人间。孔子为了实现其政治理想,栖栖遑遑,席不暇暖;庄子热爱个体生命,对自然界的生命现象也抱着爱惜态度。如果说儒家更注重整个民族和社会的群体利益,那么,庄子更重视的就是个体生命的价值和尊严。儒、道两家相辅相成,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人生思想,他们对人生价值的把握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心理。显然,这种文化心理既有丰富内涵,又有积极意义,可以滋润当代中国人的心灵。对于当代中国人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宝贵遗产需要我们继承:一是重视自然环境的

18、生命观,以“民胞物与”的态度看待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二是既重物质又重精神的价值观,不会在追求物质文明时丧失对精神境界的追求;三是既重视群体又重视个体的道德观,儒家的大公无私与道家的个性自由形成互补;四是见贤思齐的学习态度,随时准备学习其他文化的长处;五是见隐知微的忧患意识,重视国家和民族可能面临的祸患而绝不讳疾忌医。今天,西方文化依然风靡全球并对其他文化强势入侵,许多民族都对如何维护本民族的文化忧心忡忡,我们当然也不例外。既然如此,我们在努力学习其他民族文化优长的同时,更要从本民族的文化遗产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资源。只有当我们在这两方面都取得成就时,才能打造出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软实力,进而为实现全人

19、类的美好未来作出更大贡献。(摘编自莫砺锋以优秀传统文化滋润心灵,2017年6月20日人民日报)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古老中华传统文化几千年不间断地发展,中华民族有了生生不息的自我更新能力,并最终获得了新生。B. 中华的先贤早就认识到,形成一个民族的诸多因素中,地缘、血缘因素加起来都不如文化因素来得重要。C. 中西方传统文化对生命认知完全不同,中华先民效仿圣贤求得生前建树,西方膜拜神灵求得死后入天国。D. 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特性是以人为本,理想国就在人间,以儒、道两家为代表,都有对人生价值的把握。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旨在

20、阐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当代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B. 文章兼用事例论证和对比论证,将中西方传统文化作比较,论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特性应是以人为本。C. 文章通过剖析中西方传统文化差异,即人的精神崇拜、道德准则等源自人还是神,阐明中华文化的先进性。D. 文章比较论述儒、道两家均以人为本,其思想同中有异而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人生思想。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化是一个民族自身的烙印,孔子从文化的角度来认同周王朝,支持了这一历史观。B. 中西方传统文化的精神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火种来源认知的不同表现得最为典型。C.

21、中华先民从日常人伦中追求仁爱心幸福感,与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心理有很大关系。D. 需要我们继承的中华传统文化中五个方面的宝贵遗产,其核心应是人生价值的把握。参考答案:1. D 2. C 3. B【1题详解】试题分析:A.偷换概念。据原文,中华传统文化“能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获得新生”,此“新生”是传承意义上的创新;说“最终获得了新生”,此“新生”则有焕然重获新生的意思。B.外加信息。据原文,“地缘、血缘因素都不如文化来得重要”,并无“加起来”的意思。C.过于绝对。据原文,“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到人类自身创造力的民族”,是说“认识最早”,即便是“对生命的认知”,也没说“完全不同”。【2题详解】试

22、题分析:C外加信息。据原文,“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到人类自身创造力的民族”,不能借此说“中华文化的先进性”。【3题详解】试题分析:B曲解文意。据原文,古希腊人认为火种是普罗米修斯从天庭盗来馈赠给人类的,而中华民族的先民则认为取火方法是燧人氏发明的,“这非常典型地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传统文化的精神差异”,而说“火种来源认知的不同表现得最为典型”是曲解文意。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恶吴起曰:“

23、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起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

24、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公叔之仆曰:“起易去也。”公叔曰:“奈何?”其仆曰:“吴起为人节廉而自喜名也。君因先与武侯言曰:夫吴起贤人也,而侯之国小,又与强秦壤界,臣窃恐起之无留心也。武侯即曰:奈何? 君因谓武侯曰:试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则必受之,无留心则必辞矣。以此卜之。君因召吴起而与归,即令公主怒而轻君。吴起见公主之贱君也,则必辞。”于是吴起见公主之贱魏相,果辞魏武侯。武侯疑之

25、而弗信也。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强兵,破驰说之言从横者。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害吴起。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暴卒,吴起终遭杀害。 注释:司马穰苴:春秋时齐国名将 尚:娶公主为妻。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有删节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鲁人或恶吴起曰 恶:说人坏话。 B以明不与齐也 与:结交、亲附。C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 害:陷害。D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 却:打退,打败。1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

26、分)A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B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C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D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齐国进攻鲁国时,鲁国想用吴起做将军,又因吴起娶了齐国女子为妻而猜疑他。吴起为谋取将军职位,就杀掉自己的妻子,以表明他不依附齐国的立场。 B魏文侯听说吴起贤明,通过李克了解到吴起的军事才能在司马穰苴之上,于是重用吴起为将军,让他率兵进攻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 C、魏文侯病

27、逝后,吴起又辅佐魏武侯。并且建议国君“国家政权的稳固,在于修养德行,而不在于地理形势的险要。”魏武侯对此很赞同。 D吴起在楚国担任相职时,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东征西讨,加强了楚国的军事力量。然而也给楚国带来了隐患,诸侯各国对楚国的强大感到忧虑。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 (2)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 参考答案:10C 害:忌恨 11B12B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是吴起听说魏侯贤明。13译文(1)吴起做主将,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睡觉不铺垫褥,

28、行军不乘车骑马,亲自背负着捆扎好的粮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为 最下者 乘 赢 ”各1分, 句意1分(2)他使法明确,依法办事,令出必行,淘汰并裁减无关紧要的冗员,停止疏远王族的按例供给,来抚养战土.“捐 不急 以” 各1分,“废公族疏远者”定语后置1分,省略主语“他”1分。默写答案:附译文:吴起是卫国人,善于用兵。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君想任用吴起为将军,而吴起娶的妻子却是齐国人,因而鲁君怀疑他。当时,吴起一心想成名,就杀了自己的妻子,用来表明他不亲附齐国。鲁君终于任命他做了将军,率领军队攻打齐国,把齐军打得大败。鲁国有人诋毁吴起说:“吴起为人,是猜疑残忍的。他年轻的时候,家里积蓄足有千金,在外

29、边求官没有结果,把家产也荡尽了,同乡邻里的人笑话他,他就杀掉三十多个讥笑自己的人。然后从卫国的东门逃跑了。吴起到鲁国去,学习兵法来奉事鲁君。鲁国虽然是个小国,却有着战胜国的名声,那么诸侯各国就要谋算鲁国了。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国家,鲁君要是重用吴起,就等于抛弃了卫国。”鲁君怀疑吴起,疏远了吴起。这时,吴起听说魏国文侯贤明,想去奉事他。文侯问李克说:“吴起这个人怎么样啊?”李克回答说:“吴起贪恋成名而爱好女色,然而要带兵打仗,就是司马穰苴也超不过他。”于是魏文侯就任用他为主将,攻打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吴起做主将,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睡觉不铺垫褥,行军不乘车骑马,亲自背负着

30、捆扎好的粮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吸吮浓液。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就放声大哭。有人说:“你儿子是个无名小卒,将军却亲自替他吸吮浓液,怎么还哭呢?”那位母亲回答说:“不是这样啊,往年吴将军替他父亲吸吮毒疮,他父亲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就死在敌人手里。如今吴将军又给他儿子吸吮毒疮,我不知道他又会在什么时候死在什么地方,因此,我才哭他啊。”魏文侯死后,吴起奉事他的儿子魏武侯。武侯泛舟黄河顺流而下,船到半途,回过头来对吴起说:“山川是如此的险要、壮美哟,这是魏国的瑰宝啊!”吴起回答说:“在于施德于民,不在于地理形势的险要。如果您不施恩德,即便同乘一条船的人也会变成您的仇敌啊!”武

31、侯回答说:“讲的好。”田文死后,公叔出任国相,娶了魏君的女儿,却畏忌吴起。公叔的仆人说:“吴起是不难赶走的。”公叔问:“怎么办?”那个仆人说:“吴起为人有骨气而又喜好名誉、声望。您可找机会先对武侯说:吴起是个贤能的人,而您的国土太小了,又和强大的秦国接壤,我私下担心吴起没有长期留在魏国的打算。武侯就会说:那可怎么办呢?您就趁机对武侯说:请用下嫁公主的办法试探他,如果吴起有长期留在魏国的心意,就一定会答应娶公主,如果没有长期留下来的心意,就一定会推辞。用这个办法能推断他的心志。您找个机会请吴起一道回家,故意让公主发怒而当面鄙视您,吴起见公主这样蔑视您,那就一定不会娶公主了。”当时,吴起见到公主如

32、此地蔑视国相,果然婉言谢绝了魏武侯。武侯怀疑吴起,也就不再信任他。吴起怕招来灾祸,于是离开魏国,随即就到楚国去了。楚悼王一向就听说吴起贤能,刚到楚国就任命他为国相。他使法明确,依法办事,令出必行,淘汰并裁减无关紧要的冗员,停止疏远王族的按例供给,来抚养战土。致力于加强军事力量,揭穿往来奔走的游说之客。于是向南平定了百越;向北吞并了陈国和蔡国,打退韩、赵、魏三国的进攻;向西又讨伐了秦国。诸侯各国对楚国的强大感到忧虑。以往被吴起停止供给的疏远王族都想谋害吴起。公元前381年,楚悼王突然死去,吴起最终遭到杀害。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

3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34、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危,端正B举匏尊以相属 属,致意,引申为劝酒C抱明月而长终 长终,这里指精神不朽D洗盏更酌 更酌,重新斟酒1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B顺流而东也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C驾一叶之扁舟 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D虽一毫而莫取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17对上面选文的赏析不正确的

35、一项是 ( )A主客问答是赋体中传统的表现手法,主和客都是作者的化身,一问一答展示了作者内心激烈的矛盾冲突。B作者塑造曹操的形象,意在表达英雄豪杰无非过眼烟云,不能与天地共存的感慨,并借此感叹人生短暂而无常。C作者借用江水、明月这些意象,阐明了事物皆具“变”与“不变”的二重性,并由此得出结论:水月是不值得羡慕的,人生在世,应当忘怀得失,纵情享乐。D作者最终完成由悲到喜的情绪转变,充分体现了自然美在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方面的作用。18简要分析选文第一段画波浪线句在写法上的特点。(3分)_参考答案:15C(长久存在)16D(即使,表假设。A表被动/比;B表修饰/表承接;C音节助词/助词,取消句子独立

36、性)17C(“纵情享乐”错)18赋的写法:铺陈排比,大肆渲染。先扬后抑:先勾画曹操的盖世英雄形象,充分蓄势;再以“而今安在哉”一跌,说明人生短暂、无常。运用了排比、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来塑造曹操的形象,用对比来引人思考。(能从两个角度分析,言之成理即可)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张翥,字仲举,晋宁人。其父为吏,从征江南,调饶州安仁县典史,又为杭州钞库副使。翥少时,负其才隽,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不以家业屑其意,其父以为忧。翥一旦翻然改曰:“大人勿忧,今请易业矣。”乃谢客,闭门读书,昼夜不暂辍,因受业于李存先生。存家安仁,江东大儒也,其学传于陆九渊氏,翥从之游,道德性命之说,多所研

37、究。未几,留杭,又从仇远先生学。远于诗最高,翥学之,尽得其音律之奥,于是翥遂以诗文知名一时。已而薄游维扬,居久之,学者及门甚众。至元末,同郡傅岩起居中书,荐翥隐逸。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分教上都生。寻退居淮东。会朝廷修辽、金、宋三史,起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史成,历应奉、修撰,迁太常博士,升礼仪院判官,又迁翰林,历直学士、侍讲学士,乃以侍读兼祭酒。翥勤于诱掖后进,绝去崖岸,不徒以师道自尊,用是学者乐亲炙之。有以经义请问者必历举众说为之折衷论辩之际杂以谈笑无不厌其所得而后已。尝奉旨诣中书,集议时政,众论蜂起,翥独默然。丞相搠思监曰:“张先生平日好论事,今一语不出,何耶?”翥对曰:“诸人之议,皆是也

38、。但事势有缓急,施行有先后,在丞相所决耳。”搠思监善之。明日,除集贤学士,俄以翰林学士承旨致仕,阶荣禄大夫。 孛罗帖木儿之入京师也,命翥草诏,削夺扩廓帖木儿官爵,且发兵讨之,翥毅然不从。左右或劝之,翥曰:“吾臂可断,笔不能操也。”天子知其意不可夺,乃命他学士为之。孛罗帖木儿虽知之,亦不以为怨也。及孛罗帖木儿既诛,诏乃以翥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仍翰林学士承旨致仕,给全俸终其身。二十八年三月卒,年八十二。 翥长于诗,其近体、长短句尤工。文不如诗,而每以文自负。常语人曰:“吾于文已化矣,盖吾未尝构思,特任意属笔而已。”它日,翰林学士沙剌班示以所为文,请易置数字,苦思者移时,终不就。沙剌班曰:“先生于文

39、,岂犹未化耶,何思之苦也?”翥因相视大笑。盖翥平日善谐谑,出谈吐语,辄令人失笑,一座尽倾,入其室,蔼然春风中也。所为诗文甚多。无丈夫子。及死,国遂亡,以故其遗稿不传。其传者,有律诗、乐府,仅三卷。翥尝集兵兴以来死节死事之人为书,曰忠义录,识者韪之。 (节选自元史卷一百八十六列传第七十三)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负其才隽 依恃,凭仗 B. 诱掖后进 引导扶持C. 绝去崖岸 山崖、堤岸D. 俄以翰林学士承旨致仕 交还官职,即退休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有以经义/请问者必历举众说/为之折衷/论辩之际/杂以谈笑/无不厌其所

40、得而后已B.有以经义/请问者必历举众说/为之折衷/论辩之际/杂以谈笑无不厌/其所得而后已C.有以经义请问者/必历举众说/为之折衷/论辩之际/杂以谈笑无不厌/其所得而后已D.有以经义请问者/必历举众说/为之折衷/论辩之际/杂以谈笑/无不厌其所得而后已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张翥年少时,虽有才华,但豪放不羁,不以家业屑其意,其父以为忧。B. 至元末年,张翥受同郡傅岩的举荐,担任国子监的助教,分教上都的学生。C. 在一次朝议时,张翥认为国事有缓有急,实行起来有先有后,关键在于丞相的决断。D. 张翥在诗歌方面,尤其在近体诗和词上很擅长,平日喜欢开玩笑,诙谐

41、,幽默。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不以家业屑其意,其父以为忧。翥一旦翻然改曰:“大人勿忧,今请易业矣。”(5分) (2)吾于文已化矣,盖吾未尝构思,特任意属笔而已。(5分) 参考答案: 4C(崖岸:矜庄,孤高) 5D 6. B(张翥担任“国子助教”,”分教上都生”是在至正初) 7(1)不屑于把学业放在心上,他父亲为此而担忧。张翥一天幡然醒悟,改过说:“父亲不要担忧,现在请(让我)改变,(专心于)学业.”(“屑”“翻然改”“易业”各1分,大意对可酌情给分,句意2分) (2)我在写文章(或散文)方面已经出神入化了,我不曾(认真)构思,只是(或不过)随意地写作(或用笔写)罢

42、了。(“化”“特”“任意”各1分,句意2分,“盖”翻译成“大概”不扣分)参考译文 张翥,字仲举,是晋宁人。张翥年轻时,自恃才能出众,豪放而无拘束,喜好蹴鞠、音乐,鄙视经营家业而不以为意,他的父亲对此很担忧。一天,张翥翻然改变,说:“父亲大人不必担忧,从今起就让我改变行为吧。”于是谢绝客人,闭门读书,夜以继日,毫不松懈,并接受李存先生的教导。李存家住安仁,是江南的大儒,学问得自于陆九渊的传授,张翥跟随他学习,对于道德性命的学说,多有研究。不多久,张翥滞留在杭州,又跟从仇远先生学习。仇远在诗歌方面成就最高,张翥跟他学作诗,完全掌握了他运用音律的奥秘,这时张翥就以诗文知名于当世。随后来到扬州附近,在

43、此居住了很久,到张翥家来学习的学者很多。 至元末年,与张翥同郡的人傅岩起在中书省任职,以隐逸之士推荐张翥。至正初年,征召张翥入朝任国子助教,分掌教育上都的学生。不久辞官隐居在淮东,适逢朝廷修纂辽、金、宋三史,起用张翥任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史书完成后,升任礼仪院判官,又调任翰林国史院,历任直学士、侍讲学士,于是以侍读学士兼任国子祭酒。张翥热心奖掖年轻学者,抛弃高傲的态度,不仅靠师道尊严维持自己的威信,因此学生都乐于亲近他。只要有向他请教经义的,张翥必然一一列举各家的说法,为他们提取合理的结论。讨论的时候,经常穿插着谈笑,直到满足他们的要求才罢休。张翥曾经奉旨到中书省,与朝臣议论当时的政事,各种建议

44、纷纷提出,唯独张翥沉默不言。丞相搠思监对他说:“张先生平日喜欢议论事情,今天却一句话不说是什么缘故?”张翥回答说:“众人的议论,都是对的。但事情的性质有缓有急,施行起来有先有后,取决于丞相的裁决罢了。”搠思监认为他说得好。第二天,授予集贤学士,不久以翰林学士承旨退休,官阶为荣禄大夫。孛罗帖木儿进入京师,顺帝命令张翥草拟诏书,削夺扩廓帖木儿的官爵,并且调集军队讨伐他,张翥毅然不答应。身旁有人劝张翥,张翥说:“我的手臂可断,这笔我是不会拿的。”顺帝知道张翥的意志不可强迫,于是命令别的学士草拟。孛罗帖木儿虽然知道了这件事,也不因此而怨恨张翥。等到孛罗帖木儿被处死后,于是下诏任命张翥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仍以翰林学士承旨退休,终身给予全俸。二十八年三月去世,享年八十二岁。张翥擅长作诗,其中近体诗、长短句作得尤其好。文章不如诗,然而却每每以文章自负。经常对人说:“我对于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