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安徽省宣城市高级职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3288887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1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宣城市高级职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安徽省宣城市高级职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安徽省宣城市高级职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安徽省宣城市高级职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安徽省宣城市高级职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安徽省宣城市高级职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追风筝的人【美】卡勒德胡赛尼斗风筝比赛是阿富汗古老的冬日风俗。比赛一大清早就开始,直到仅刺一只胜出的风筝在空中翱翔才告结束。每个斗风筝的人都有助手,帮忙收放风筝线。我的助手是哈桑。若有风筝被割断,真正的乐趣就开始了。这时,该追风筝的人出动,那些孩子追逐那个在随风飘扬的风筝,在临近的街区奔走,直到它盘旋着跌落在田里,或者掉进某家的院子里,或挂在树上,或停在屋顶上。对追风筝的人来说,最大的奖励是在冬天的比赛中捡到最后掉落的那只风筝。那是无上的荣耀,人们会将其

2、挂在壁炉架之下,供客人欢欣赞叹。每当满天风筝消失得只剩下最后两只,每个追风筝的人都厉兵秣马,准备摘取此项大奖。他们会朝向那个他们预计风筝跌落的地方,绷紧的肌肉蓄势待发,脖子抬起,眼睛眯着,斗志昂扬。当最后一只风筝被割断,立即一片骚动。我记得有个阴暗的冬日,哈桑和我追着一只风筝。我跟着他,穿过各处街区,跳过水沟,侧身跑过那些狭窄的街道。我比他大一岁,但哈桑跑得比我快,我落在后面。“哈桑,等等我。”我气喘吁吁地大喊,有些恼怒。他转过身,挥挥手:“这边!”说完就冲进男外一个拐角处。我抬头一看,那个方向与风筝跌落的方向恰好相反。“我们追不到它了!我们跑错路了!”我高声叫道。“相信我!”我听见他在前面说

3、。我看到我们最终停在一条车辙纵横的泥土路上。路边有块田地,夏天会种满莴苣;路的另外一边有成排的酸樱桃树。只见哈桑盘起双腿,坐在其中一棵树下,吃着手里的一捧桑椹干。“我们在这干吗呢?”我上气不接下气,胃里翻江倒海,简直要吐出来。他微笑:“在我这边坐下,阿米尔少爷。”我在他旁边颓然倒下,躺在一层薄薄的雪花上,喘着气。“你在浪费时间。它朝另外一边飞去了,你没看到吗?”哈桑往嘴里扔了一颗桑椹:“它飞过来了。”我呼吸艰难,而他一点都不累。“你怎么知道?”我问。“我知道。”“你是怎么知道的?”他朝我转过身,有些汗珠从他额头流下来,“我骗过你吗,阿米尔少爷?”刹那间我决定跟他开开玩笑:“我不知道。你会骗我吗

4、?”“我宁愿吃泥巴也不骗你。”他带着愤愤的表情说。“真的吗?你会那样做?”他疑惑地看了我一眼:“做什么?”“如果我让你吃泥巴,你会吃吗?”我说。我知道自己这样很残忍,好像以前我总是拿那些他不懂的字眼来戏弄他,但取笑哈桑有点好玩虽然是病态的好玩,跟我们折磨昆虫的游戏有点相似。不过现在,他是蚂蚁,而拿着放大镜的人是我。他久久看着我的脸。我们坐在那儿,两个男孩,坐在一棵酸樱桃树下,突然间我们看着,认真地看着对方。“如果你要求,我会的。”他终于说,眼睛直看着我。我垂下眼光,时至今日,我发现自己很难直视像哈桑这样的人,这种说出的每个字都当真的人。“不过我怀疑,”他补充说,“你是否会让我这么做。你会吗,阿

5、米尔少爷?”就这样,轮到他考验我了。如果我继续戏弄他,考验他的忠诚,那么他会戏弄我,考验我的正直。要是我没有开始这场对话就好了!我勉强露出一个笑脸,“别傻了,哈桑,你知道我不会的。”哈桑报我以微笑,不过他并非强颜欢笑。“我知道。”他说。这就是那些一诺千金的人的作风,以为别人也和他们一样。“风筝来了。”哈桑说,指向天空,他站起身来,朝左边走了几步。我抬头,望见风筝正朝我们一头扎下来。我听见脚步声,叫喊声,一群追风筝的人正闹哄哄向这边跑来。但他们只是白费时间。因为哈桑脸带微笑,张开双手,站在那儿等着风筝。(节选自长篇小说追风筝的人,有删改)【注】文中的阿米尔是阿富汗的一个富家少爷,哈桑是他的仆人。

6、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从阿富汗古老的斗风筝风俗写起,其追风筝的热闹场景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情,也为下文的情节展开营造了氛围。B. “让绷紧的肌肉蓄势待发,脖子抬起,眼睛眯着,斗志昂扬”,这些动作和神态的描写,渲染了一种激动人心的气氛。C. “哈桑往嘴里扔了一粒桑葚干”,表现了他的悠然自得和信心满满,这种近乎戏谑的动作也流露出他对“我”的轻视。D. 小说中叙述了哈桑带“我”追风筝的一次经历,通过“我”与哈桑的对比,可以看出哈桑追风筝的高超本领。8. 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1)这就是那些一诺千金的人的作风,以为别人也和他们一样。(2)不过现在,他

7、是蚂蚁,而拿着放大镜的人是我。9. 小说在塑造哈桑这个人物形象方面有哪些巧妙的安排?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7. C 8. (1) “我”认识到哈桑是忠心而又真诚善良的人,这句话体现了“我”内心的愧疚之情。(2) “我”对哈桑的问话,就像折磨昆虫的游戏一样。“我”有种身份上的优越感,对哈桑有戏弄的意味。 9. 用当地古老的斗风筝风俗自然引出哈桑,并交代了他的身份,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特殊的背景。重点通过“我”与哈桑的对话,结合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等,塑造人物形象。详写了一次追风筝的经历,通过“我”以及其他追风筝的人与哈桑的对比,凸显人物形象。【7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

8、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C项,“这种近乎戏谑的动作也流露出他对我的轻视”错误,这体现了哈桑追风筝的轻松与自信。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了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体会句子含意的原则:从词语到句子,即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来理解。从形式到内容,即根据句子的结构特点、修辞手法及句子的语言气势,对它表达的内容来理解与把握。从篇章到语句,即联系文章主旨来理解句子的真实含意。(1)“这就是那些一诺千金的人的作风,以为别人也和他们一

9、样。”这句话是小说中“我”的内心想法,根据前面“我”与哈桑有关忠诚于正直的对话,以及“哈桑报我以微笑,不过他并非强颜欢笑”的表现,让“我”认识到哈桑是忠心而又真诚善良的人,结合“要是我没有开始这场对话就好了!我勉强露出一个笑脸”一句理解,“这就是那些一诺千金的人的作风,以为别人也和他们一样”也体现了“我”内心的愧疚之情。(2)“不过现在,他是蚂蚁,而拿着放大镜的人是我。”这句话运用的是比喻修辞,这是小说中“我”对哈桑的想法,结合前面语境“好像以前我总是拿那些他不懂的字眼来戏弄他,但取笑哈桑有点好玩虽然是病态的好玩,跟我们折磨昆虫的游戏有点相似。”体现了“我”与身俱来的身份上的优越感,以及对哈桑

10、戏弄的意味。【9题详解】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征要从两点入手: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与他人的关系等的间接描写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本题要求思考小说在塑造哈桑这个人物形象方面的巧妙的安排,从小说内容看,小说先为哈桑的出场设置一个背景,即用当地古老的斗风筝风俗,然后交代哈桑是“我”的助手兼朋友,接着通过“我”与哈桑的对话,结合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等,塑造哈桑的形象,如从文中个性化的语言“我宁愿吃泥巴也不骗你。他带着愤

11、愤的表情说”,体现了他自信、忠诚;另外,还将“我”与哈桑在追风筝的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对比,来突出哈桑形象。【点睛】“重要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它或揭示文章主旨,或表达作者情感,或有着丰富内涵。常见的有如下几类:意蕴丰富的哲理句、揭旨明理的议论句、观点鲜明的抒情句、语意深长的双关句、生动形象的修辞句。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云空和尚老马下岗了。他的腿受过伤,做不了重体力活,表哥在天岩寺给他找了个打扫卫生的工作。工资虽不高,但是够给他读高中的儿子交学费,也够他和媳妇的生活了。老马很满意。老马是个勤快人,总是把寺院打扫得干干净净。没事的时候,老马喜欢听和尚念经。寺里会念

12、经的和尚有三个,念得最好的是法号云空的和尚。云空和尚念的经,让人听了心里特别敞亮,凡来寺里进香的香客,都希望听到云空和尚给自己念经。云空和尚为人随和,容易接近,老马经常问他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从来不恼。老马很喜欢和云空和尚在一起,俩人关系也很好。一天,云空和尚病了,吃了几天药不见好转,只好去山下医院就医,好多天没回来。寺里少了云空和尚,显得很忙乱,香客多要求念经,两个和尚应付不过来。寺主一时找不到会念经的和尚,忽然想到经常和云空和尚在一起的老马,问他会不会念经?老马说,我念得不太好。寺主说,你念一段我听听。老马就念了一段。寺主听后喜出望外,说,太好了,从明天开始,你就代替云空和尚给香客念经。老马

13、说,我又不是和尚,我不念!寺主说,谁让你当和尚了,你不用剃头,也不用穿僧袍,只是在两位师傅忙不过来时,帮着念一会儿就行。老马还是不同意。寺主说,不让你白念,念一天给你五十块钱。老马有点心动,因为念经的收入比他扫院子多得多。寺主见老马还在犹豫,又说,你要是不愿意念,等云空和尚病好了,你就可以不念了。寺主把话说到这份儿上,老马就不好再推辞了。于是从第二天起,老马学着云空和尚的样子给香客念起经来。香客竟然很喜欢老马念的经。渐渐地,来找老马念经的人越来越多。寺院又恢复了从前的样子,寺主很高兴。有一天闲着没事,寺主跟老马说,要不,你把头发剃了吧,我一个月给你两千。老马很生气,说,我又不是和尚,干吗剃头?

14、!说完,不等寺主再说什么,当即回了家。媳妇见老马为这事生气,说老马,你可真傻,让你剃头又不是让你当和尚,天底下剃光头的男人多了,难道都是和尚?再说,咱儿子马上就要上大学了,我正愁没处张罗学费呢。老马叹了口气,又回到了寺院,把头发剃了,成了假和尚。云空和尚得了不治之症,老马经常下山去看他。这天老马去医院看他时,忘了换下僧袍,云空和尚见到老马,愣了一下,说,你,皈依佛门了?老马摸着自己的光头说,没有,我是假的,我老婆孩子都指靠我呢,我怎么能出家呢。云空和尚笑笑,没再说什么。老马说,对了,我一直想问你,你当初为什么出家啊?老马听别人说过,云空和尚出家前有老婆孩子的。云空和尚摇摇头,什么也没说。老马想

15、,肯定是发生了什么让他伤心的事,要不然,好好的谁会出家呢。云空和尚日渐消瘦,他知道自己日子不多了,所以不肯再住院,执意回到山上。老马每天照顾云空和尚的饮食起居,还问他想不想见家人,云空和尚总是摇头。云空和尚圆寂前,把他那件最好的袈裟和那串他挂了一辈子的佛珠,还有一柜子的经书都给了老马。老马为云空和尚的离去流了很多眼泪。老马想好了,等儿子毕业工作后,他就不在这干了,回家享受天伦之乐去。他可不想像云空和尚似的,到最后连个送终的人都没有。儿子终于毕业工作了,老马很高兴。正打算回家享清福呢,媳妇来找他,说儿子想买个房子结婚用,让咱们帮筹点钱。老马说,我上哪筹去?媳妇说,你去寺里问问。老马问寺主能不能借

16、点钱给他。寺主说,一万以内可以,多了不行。老马又问,那能不能给我涨点工资?寺主说,涨倒是能涨,不过有条件。老马问,什么条件?寺主说,你得做真和尚。老马说,我现在和真和尚有什么区别?寺主说,当然有。真和尚要守清规戒律,不能有老婆。老马说,做真和尚,一个月给多少?寺主说,五千。老马默默地走回家,把这事跟媳妇说了。媳妇听后,也沉默了。老马说,你要是没意见,我就去当真和尚了。媳妇就哭了。老马说,你别哭,我还能还俗的。媳妇说,我等你,我一定等你。老马和媳妇离了婚,在头顶烧了戒疤,成了真和尚。那天老马第一次穿上云空和尚送给他的那件袈裟,戴上了云空和尚送给他的那串佛珠,大家都说,老马的身形和气度,俨然另一个

17、云空和尚。老马每天念经诵佛,但他心里仍想着老婆孩子。后来,他老婆和一个胖男人来往了。老马心痛不已,万念俱灰。不知过了多久,一个女人和一个年轻人来到天岩寺找老马。老马面对他昔日挚爱的妻儿,像不认识似的。凝视很久后,只说了一句话:贫僧法号云空。 (摘自世界微型小说选刊)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 “老马”的儿子为了凑够上大学的费用,为了买房子结婚,逼迫老马去当和尚,可见“老马”的儿子是个唯利是图的人。B. 作者写云空和尚对老马为僧不言语,死后却将一切都留给了老马,是为下文老马终将接下云空的衣钵这个情节做了铺垫。C. 作品通过写“老马”这一典型人物命运的异变,向

18、我们揭露了寺庙的黑暗,具有强烈的情感表现力和极强的现实批判意义。D. “老马”的妻子上山来探望“老马”,表明她已经对当初的背叛心生愧悔,这给“老马”绝望的生活添上了一丝温情,作者写得温馨动人。5. 小说中的主人公“老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 小说最后一个自然段颇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从不同角度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4. B 5. 知足, 寺庙的工资虽不高,但老马很满意。勤快,老马总是把寺院打扫得干干净净。有责任心,为了家庭竭尽所能、默默奉献。善良、有情有义,探望生病的云空和尚,为云空和尚的死伤心。 6. 从文章结构来看,最后一段老马真正成为了第二个“云空和尚”,照应了小说的题目,

19、构思巧妙。从情节设置的角度来看,这个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老马本来不想做个真和尚,每天念经诵佛,心里仍想着老婆孩子,最后决意出家在意料之外。然而妻子的背叛令他心痛不已,万念俱灰,所以最后他真正遁入空门又在情理之中。从刻画人物的角度来看,从老马成为第二个“云空和尚”看出残酷的现实生活已经使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的老马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揭示主题的角度来看,热爱家人和现世生活老马最后被生活逼成云空和尚,表达了作者对处在社会底层的人们深切的同情和对这个物质社会的反思,耐人寻味。【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从考查的范围来看

20、,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此类试题答题时一般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结构,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A项,“逼迫老马去当和尚”分析不正确,从小说情节来看,“老马”的儿子并没有直接“逼迫老马去当和尚”;“儿子是个唯利是图的人”分析不正确,文中写老马儿子上学需要钱,家中生活需要钱,老马受雇于寺庙以及他出家,也都是生活所迫,虽然儿子买房要老马帮忙筹钱,但并不能由此就说老马的儿子是唯利是图的人。C项,“揭露了寺庙的黑暗”分析不正确,小说写了寺主雇老马给香客念经的事,但并没有“向我们揭露了寺庙的黑暗”之意。D项,“表明她已经对当初的背叛心生愧悔”分析不正确。小说结尾写只“老马”的

21、妻儿来天岩寺找老马,并没有说她来的目的,所以也体现不出“心生愧悔”。故答案为B项。【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此类题目在解答时,一般要先对小说的情节进行梳理,找出小说中关于该人物的相关描述,然后进行概括。小说第一段写老马刚下岗时到天岩寺打扫卫生,工资不高,但够给儿子交学费的,够家用,他就很满意,表明他是一个知足的人。第二段写老马是个勤快人,总是把寺院打扫得干干净净。从全文来看,老马初到天岩寺打扫卫生,到当假和尚给香客念经,再到出家当真和尚,都是为了妻子和儿子的生活,为了家庭,表明他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云空和尚生病之后,老马经常下山去看他,为云空和尚的去世流了很多眼泪,表明

22、老马是一个善良有情义的人。【6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要求谈出对小说最后一段的看法,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可从小说的情节结构、人物塑造、主题表达等角度分析。小说结尾老马对妻儿说“贫僧法号云空”表明他已经真正皈依佛门,是真正的和尚了,从结构上来看,这就与标题“云空和尚”形成了照应。从情节发展来看,老马最初到天岩寺干活是为了妻子儿子、为了家庭,后来出家也是为了帮儿子,他一直是牵挂着家庭,牵挂着妻子儿子的,所以真正皈依佛门的结局在意料之外,但上文说妻子的背叛使他“心痛不已,万念俱灰”,所以他成为真和尚又在情理之中。从主题表达看,小说的结尾表明老马已经从一个热爱妻

23、子儿子、热爱家庭的人变成一个对生活完全丧失热情、万念俱灰的人,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就是当今社会人们对物质的无尽欲望,因此小说的结尾段一方面表达出作者对像老马一样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的同情,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作者对这个物质社会的反思。【点睛】第2小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鉴赏人物形象是高考小说阅读常考题目,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3. 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一: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

24、历史机遇,河北易县找准发展定位,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战略,把旅游业作为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来抓,在全省率先提出“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旅游+美丽乡村”、“旅游+优势产业”等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被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为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易县积极推广“旅游+扶贫”模式,把特色扶贫产业发展成特色旅游项目,形成了“旅游经营、旅游务工、旅游产品、旅游分红”四种旅游扶贫业态:通过建立旅游扶贫试点村,贫困群众可以自己汗办采摘园、农家乐,可以在“家门口”的园区、商户里打工,可以制作、销售农家特色旅游产品,还可以加入旅游扶贫合作社,以资金、

25、人力、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旅游产业获取分红。(摘编自中国财经时报,2016年11月14日)材料二:2002年,江西赣州市规划开发脐橙基地,鼓励引导农户发展种植脐橙。几年后,单家独户零散经营的局限性显露:资金少、无技术、无销路、风险大赣州市高度重视,市里积极引导果农建立16家脐橙合作社,全面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测 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实施农资供应、技术培训、管理技术、开拓市场、果品销售“五统一”,同时引进脐橙加工企业,兴建大型保鲜库和分级包装车间,帮助果农包装销售,仅此一项每公斤可增收08元由“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增强了果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赣州市积极发挥产业发展对脱贫增收的带动作用,20

26、15年,全市脐橙种植面积157万亩,脐橙产量128万吨,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市场营销体系,实现脐橙产业总产值105亿元,70万果农增收致富,解决了100万农村劳动力就业如今,漫山遍野的脐橙已成为赣州百姓脱贫致富的“摇钱树”。(摘编自人民日报,2016年11月15日)材料三:贫困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仅表现在物质层面,而且表现在精神、能力等层面,背后的致贫原因更是纷繁复杂。从这个角度看,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从经济维度出发进行政策设计,可能会“治标不治本”,难以确保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因此,应从单一经济维度的扶贫政策转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维度有效衔接的系统扶贫政策。一方面,要对贫困地

27、区的社会发展、文化习俗、生态环境等给予高度关注,有序推进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同步改善;另一方面,应将营养健康、教育、医疗、就业等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机有序串联起来,更加注重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让贫困地区实现彻底脱贫。(摘编自人民日报,2016年11月14日)材料四: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落实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一些地方形式主义比较严重。驻村干部“走读式”“挂名式”帮扶,聪明才智没放在踏实帮贫困群众勤劳致富上,却花在怎么通过“巧算”收入账把贫困群众“算脱贫”。作为精准扶贫的责任主体,地方政府不认真想办法、出实招帮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却为完成任务搞“数字脱贫”。一些扶

28、贫主体功利主义严重。比如,在贫困地区投资兴业的一些企业,以扶贫为名要优惠要政策扶持,实际上却“扶富不扶贫”,还往脸上贴“扶贫济困模范”“社会责任楷模”的标签。抢摘贫困帽凸显政绩的冲动在一些地方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西部某深度贫困县,目前贫困发生率依然高达30%,却提出今年要“摘帽”。(摘编自“新闻网”,2016年11月12日)7.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材料一和材料二以具体实例来阐明易县和赣州如何准确定位,发展特色产业,从而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B. 材料三阐明应建立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维度有效衔接的系统扶贫政策,高度关注贫困地区的社会发展、文化习俗、生态环境等

29、,更加注重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C. 材料四提出在扶贫、脱贫方略落实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批评了形式主义倾向,搞虚假的“数字脱贫”,甚至突击搞政绩抢摘“贫困帽”。D. 材料一和材料二树立两个正面的典型,从积极的方面阐明了脱贫致富的策略和效果;材料三和材料四从反面列举了一些不当脱贫的现象,起到了一定的劝诫作用。8. 比较材料三和材料四,简要说明人民日报和“新闻网”记者报道的侧重点有哪些不同。9. 根据以上四则材料,请说明如何做好扶贫工作。参考答案:7. D 8. (1)材料三侧重于报道贫困形式、脱贫政策设计及具体措施。(2)材料四侧重于报道扶贫、脱贫方略落实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9. (1)学习易

30、县和赣州准确定位,发展特色产业,创意脱贫致富。(2)制定多维度有效衔接的系统扶贫政策,有序推进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同步改善,将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机有序串联起来,更加注重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3)不搞形式主义,摒弃功利主义,不抢摘“贫困帽”。【7题详解】试题分析:材料三不是从反面列举了一些不当脱贫的现象,而是指出脱贫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8题详解】试题分析:比较类的题目是新闻调查类试题查年的题型,主要有比较观点的异同和报道的侧重点的异同,此题是侧重点的异同,注意从什么方面进行报道。【9题详解】试题分析:注意对各则材料额要点进行分析概括并梳理。学习易县和赣州;制定多维度

31、有效衔接的系统扶贫政策;不搞形式主义,摒弃功利主义,不抢摘“贫困帽”。点睛: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针对文章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实际对文章的内容的提炼的过程,答题方式是观点+原文例证。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此题属于向内挖掘的类型,和足以观点明确,分析透彻。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8分)题李将军传唐崔道融猿臂将军去似飞,弯弓百步虏无遗。汉文自与封侯得,何必伤嗟不遇

32、时。凭吊李将军清张维翰石马秋风郁古坟,城南来吊李将军。好奇未遂封侯愿,留得丰碑向夕曈。(1)题李将军传前两句描写了李将军射技的什么特点?(2分)答: (2)简要分析“城南来吊李将军”在诗中的作用。(2分)答: (3)结合两诗的三、四句分析两首诗不同的感情。(4分)答: 参考答案:(1)快、准(狠)、力量大(2分。一点1分,答对两点即可)(2)点题,承接上句“石马”“古坟”,为后文议论做铺垫。(2分。答对两点即可)(3)崔诗借责怪汉文帝不直接封侯,表现对李将军不遇时的惋惜;张诗对比李将军未封侯却树立了后人凭吊的丰碑,表达敬仰赞叹之情。(4分。每点2分,其中情感、结合诗句分析各1分)5. 阅读下面

33、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秦废封建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 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

34、不能为时者也。周衰,诸侯相并,齐、晋、秦、楚皆千馀里,其势足以建侯树屏。至于七国皆称王,行天子之事,然终不封诸侯。久矣,世之畏诸侯之祸也,非独李斯、始皇知之。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所谓不失时者,而学士大夫多非之。汉高帝欲立六国后,张子房以为不可,李斯之论与子房无异。高帝闻子房之言,知诸侯之不可复,明矣。然卒王韩信、彭越、英布、卢绾,岂独高帝所为,子房亦与焉。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昔之论封建者甚众,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故吾取其而附益之,曰:凡有血气必争,争必以利,利莫大于封建。封建者,争之端而

35、乱之始也。自书契【1】以来,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父子兄弟相贼杀,有不出于袭封而争位者乎?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至汉以来,君臣父子相贼虐者,皆诸侯王子孙,其馀卿大夫不世袭者,盖未尝有也。近世无复封建,则此祸几绝。仁人君子,忍复开之欤?故吾以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论,当为万世法也。(取材于宋苏轼东坡志林)注释:【1】书契:指有文字记载。9.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然后属疏远 属:亲属B. 诸侯更相诛伐 更:交替C. 子房亦与焉 与:参与D. 不能易也 易:交换10.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以有侯王 争必以利

36、B. 三代之兴 知诸侯之不可复C. 而学士大夫多非之 而诸子之论废矣D. 袭封而争位者 君臣父子相贼虐者11.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请立诸子请立各位皇子为诸侯王。B. 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诸皇子和功臣们皆封侯并用国家的赋税重赏他们。C. 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君主即使想要废除封侯的制度设置郡守,能行得通吗。D. 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分封诸侯的制度不是圣人的本意,而是时势使然。12.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题“秦废封建”意指秦王朝建立后废除了三代以来分封诸侯的国家制度。B. 始皇不急于说出己见,而让群臣议论丞相的谏言,群臣多赞成丞相的意见。C. 廷尉

37、李斯深谙时移世变,以史为鉴,力排众议,反对恢复分封诸侯的制度。D. 苏东坡学养深厚,纵论古今,鞭辟入里,指出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各有优劣。13. 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时非圣人之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参考答案:9. D 10. C 11. B 12. D 13. 时代不是圣人所能造就的,圣人能把握时势,不违背时势罢了。自夏商周起圣人用礼乐教化天下,曾经达到了刑罚可以搁置不用的程度,但是最终不能终止篡位弑君的祸患。9.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

38、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D项,易:改变。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的,一句语段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是否通顺。此题C项,前句表转折,然而;后句表承接,就。A项,因为 。B项,主谓之间取独。D项,的人。11. 试题分析:B项,“皆封侯”句中没有此信息,应为“朝廷可以用公家的赋税分别重重地赏赐他们”。12. 试题分析:这是

39、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此题D项,“指出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各有优劣”不当,该文主要分析了分封制的弊端,至于其他并无过多的论述,此处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1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

40、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时:时代;能为:能造就;失时:违背时势:措:搁置;已:终止。同时注意(1)句判断句的翻译。参考译文 : 苏轼说:圣人不能创造时代,也不能不错过时代。时运不是圣人所能左右的,(圣人)只是能够不失去时运罢了。三代兴盛的时候,诸侯如果无罪就不可剥夺(他们的封国),因而国君即使想废除诸侯设置郡守,可能做到吗?这就是所说的不能创造时代。周朝衰落了,诸侯互相吞并,齐国、晋国、秦国、楚国都达到方圆一千余里的国土,他们的势力足够来分封诸侯树立屏障。到了七国都称了王,做(以前)天子(才能做的)事。然而终就不能分封诸侯,不立强势家族为世卿

41、,可以把鲁国的三桓、晋国的六卿、齐国的田氏当作警戒。(这是已经被验证)很久了的事情,世人害怕诸侯造成的灾祸,不仅李斯和秦始皇知到这一点。秦始皇吞并天下以后,划分郡县,设置郡县的守吏,道理本来就应当这样,(这就)像冬天穿皮袄夏天穿葛衣,是时令所应当的事情,并不是某些人的个人智慧或独到见解,(一般)所说的不错过时代的情况,求学者和士大夫大多非议它。汉高帝想封六国的后人,张良认为不行,而李斯的意见与张良有什么不同?汉高帝听了张良的话,知道分封诸侯不可恢复,这是非常明显的了。然而最终还是分封韩信、彭越、英布、卢绾,(这件事)岂只是汉高帝,张良也参与了。所以柳宗元说:“分封诸侯并不是圣人的意思,是情势造

42、成的。”过去议论分封诸侯的人很多,柳宗元的议论一出,而其他诸人的议论都被废弃了,即使是圣人再复活,也不能改变了。所以我采用他的说法,又增补了一些,说:凡是有血气的人一定会争夺,争夺一定会因为利益,而利益没有比分封诸侯再大的了。分封诸侯,是争战的开端、战乱的开始。从有书面文字记载以来,臣下弑杀他的国君,儿子弑杀他的父亲,父子兄弟互相残杀,有不是因为袭取封国和争夺王位的情况吗?从三代以来圣人用礼乐教化天下,以至于刑罚放置不用,但最终也不能终止篡权弑君的祸患。到汉代以来,君臣父子互相残杀的情况,都是诸侯王的子孙,其余的不能世袭的卿和大夫,从未有过。近世不再分封诸侯,所以这种祸事差不多绝迹了。仁人君子

43、,难道忍心再开始这种祸事吗?所以我认为李斯、秦始皇的意见和柳宗元的意见,应当成为万世万代的法则。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李鸿章,字少荃,安徽合肥人。父文安,刑部郎中。鸿章,道光二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从曾国藩游,讲求经世之学。咸丰十一年,国藩既克安庆,谋大举东伐。会江苏缺帅,奏荐鸿章可大用,江、浙士绅亦来乞师。同治元年,遂命鸿章召募淮勇七千人,率旧部刘明传等以行。时沿江贼屯林立,乃赁西国汽舟八,穿贼道二千馀里,抵上海,特起一军,是为淮军。外国人见其衣装朴陋,辄笑之,鸿章曰:“军贵能战,非徒饰观美。迨吾一试,笑未晚也。”旋诏署江苏巡抚。美国华尔募洋兵数千,号南路军。(程)学启等

44、将湘、淮人攻南汇,号北路军。四月,贼悉众战败南路军,华尔弃青浦走保松江。学启将千五百人屯新桥,贼围数十重,蹀尸进。鸿章亲督军来援,贼大奔,解松江围。外国军见其战,皆惊叹。自此湘、淮军威始振。七年,西捻平,加太子太保衔,以湖广总督协办大学士。八月入觐,赐紫禁城骑马。拳匪肇乱,八国联军入京,两宫西狩。诏鸿章入朝,充议和全权大臣,兼督直隶,有“此行为安危存亡所系,勉为其难”之语。鸿章闻警兼程进,先以兵剿畿甸匪,孑身入京,左右前后皆敌军,日与其使臣将帅争盟约,卒定和约十二款。大乱之后,公私荡然。鸿章奏陈善后诸务。开市肆,通有无,施粥散米,中外帖然。积劳呕血薨,年七十有九。事闻,两宫震悼,锡祭葬,赠太傅

45、,晋封一等侯,谥文忠。并命於京师特建专祠。汉臣祀京师,盖异数也。及八国定盟其使臣大将多后进视鸿章皆丈人行也故兵虽胜未敢轻中国。自壮至老,未尝一日言退,尝以曾国藩晚年求退为无益之请,受国大任,死而后已。马关定约还,论者未已,或劝之归。鸿章则言:“於国实有不能恝然之谊,今事败求退,更谁赖乎?”其忠勤皆类此。既平大难,独主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身当其冲,国家倚为重轻,名满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惟才气自喜,好以利禄驱众,志节之士多不乐为用,缓急莫恃,卒致败误。疑谤之起,抑岂无因哉? (节选自清史稿李鸿章传)【注】贼:太平军。恝(ji):忽视,不

46、在意。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及八国定/盟其使臣/大将多后进/视鸿章/皆丈人行也/故兵虽胜/未敢轻中国B. 及八国定/盟其使臣/大将多后进/视鸿章皆丈人行也/故兵虽胜/未敢轻中国C. 及八国定盟/其使臣大将多后进/视鸿章皆丈人行也/故兵虽胜/未敢轻中国D. 及八国定盟/其使臣大将多后进/视鸿章/皆丈人行也/故/兵虽胜/未敢轻中国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庶吉士, 中国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在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B. “署江苏巡抚”的“署”,即署

47、理,凡官员出缺或离任,某人代理、暂任或试充其官职,是为署某职。C. “加太子太保衔”中的“加”,是指“加官”,即于原有官职外,兼领的其他官职,以示尊崇。如北宋蔡京,本职为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右相),加太师衔。D. 社稷,分别是谷神和土神。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此二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后来人们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如,“江山社稷”、 “社稷之危”等。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李鸿章文武双全,道光二十七年中进士后,因颇具潜力而入馆阁修文,受曾国藩影响,学问思想甚务实。后更受曾国藩提携,建立淮军以安天下。自此发迹,甚为朝廷倚重,得以叱咤军政两界。B. 李鸿章行事务实,淮军初建,器物寒陋,甚为外国人所讥。然其着力于根本,攻杀骁勇,战绩斐然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