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山东省滨州市西小王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3287706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1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滨州市西小王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山东省滨州市西小王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山东省滨州市西小王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山东省滨州市西小王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山东省滨州市西小王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山东省滨州市西小王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什么东西都可以低估,但唯独不能低估青春的能量;青年时期的积累与沉淀,往往影响着个人一生的发展。诗人艾青有句名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家国情怀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也可说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对于当代青年来说,只有常怀感思之心、砥砺家国情怀,才能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铭刻于骨、融化于血。家国情怀既体现为一种民族大义,也是赓续传承的文化传统。

2、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威继光抗倭保家卫国回溯既往,从神话故事到历史典故,浓浓的家国情怀之中,都体现着民族大义。礼记?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家国情怀世代相传,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基因。事实证明,没有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就难言个人的尊严。因此,无论何时,我们都应将家国情怀牢记在心。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家国情怀突出体现为爱国奉献的精神,堪称一种精神坐标。邓小平同志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真挚的话语,饱含着爱与真情,正是浓厚家国情怀的写照。“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3、”爱国不能停留在头上,而应体现在行动之中。西藏玉麦乡牧民?嘎、央宗姐妹的事迹为什么感动了亿万人?就在于她们以行动诠释爱国情感,为祖国守护神圣土地。对于个体而言,要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更要多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可以说,家国情怀需要我们爱国、奉献、担当、作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断升华爱国奋斗精神。今天,家国情怀更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奋进在新时代,亟待我们激荡新气象、成就新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青年强则中国强,只有青年肩负起时代重任,我们未来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对于年轻人来说,“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永远是个观众”,决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平台再

4、好,自己不参与永远是个局外人”,决不能自甘平庸安于现状;“能力再大,自己不行动永远是个失败者”,决不能踟蹰不前、不思进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扬青春、崇尚奋斗,当代青年能不负使命担当,在爱国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什么东西都可以低估,但唯独不能低估青春能量;青年时期的积累与沉淀,往往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用来虚度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更为青年提供了干事创业、成长成才的广阔舞台。厚积薄发、久久为功,当代青年必将在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摘自周德睿青年当永葆家国情怀)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5、青年只要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就能自觉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紧密地融合在一起。B.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将家国情怀牢记在心,因为,没有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就很难说个人的尊严。C.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突出体现为爱国奉献的精神,可以称为一种精神坐标。D. 家国情怀在今天更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只有青年担起时代重任,未来之路会越走越宽广。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引用艾青的诗句引出了家国情怀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种质朴的情感。B. 作者举大禹治水、戚继光抗倭的例子说明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C. 第五段作者论述今天的年轻人应该承担时代责任,

6、在爱国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D. 文章整体由古代到今天,由民族传统到当代实践,逐层深入,呈现总分总结构。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家国情怀深植于我们的灵魂,内化于行、外化于心,既体现为民族大义,又是赓续传承的文化传统。B. 对于个体而言,不是要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而是要多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C. 对于每个人来说,决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也不能自甘平庸、安于现状;更不能踟蹰不前、不思进取。D.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用来虚度的。当代青年应激荡家国情怀,在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参考答案:1. A 2. B 3. D【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

7、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再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只要就”分析错误。原文“青年强则中国强,只有青年肩负起时代重任,我们未来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原文是“只有才”的关系,而非 “只要就”的关系。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

8、,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B项,“说明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分析错误,原文“从神话故事到历史典故,浓浓的家国情怀之中,都体现着民族大义。”,作者举大禹治水、戚继光抗倭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家国情怀体现为一种民族大义”。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明确题干要求,即“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带着选项内容到文中逐一核实表述的正确与否。A项,“内化于行、外化于心”分析错误,原句为“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铭刻于骨、融化于血”,所以选项应改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9、”;B项,“不是而是”分析错误,原文“对于个体而言,要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更要多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原文是递进关系,不是选择关系。C项,“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与原文不符,原文“对于年轻人来说,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永远是个观众,决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所以应是“对于年轻人来说”。故选D。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卢鹤绂:挑战爱因斯坦的人王 煜 1941年,香港机场飞往大陆航班的安检处,一名年轻人被拦了下来,他穿了一件非常臃肿的大衣,在那个季节显得很不正常。安检人员起了疑心,一摸,大衣各处硬邦邦的,打开一看,大衣里密密麻麻全是插袋,里面是英文的物

10、理研究书籍和资料。安检员还从来没见过带这么多书的。“正在打仗的时候回国,你真是连命都不要了,还要带这么多书?”这个拼死要回国,用教学和科研来抗战的人,就是后来被国际学界公认为“中国核能之父”“第一个揭露原子弹秘密”的卢鹤绂。 卢鹤绂1914年6月7日生于辽宁沈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家庭的熏陶下,卢鹤绂从小热衷于钻研理工科学。l936年9月,卢鹤绂于燕京大学物理专业毕业,前往美国深造。 1941年卢鹤绂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越工作条件和舒适生活,毅然回到了正在进行着抗战的祖国。他退出了自己与另外两名物理学家正在进行的课题,而不久后另外两位物理学家就凭该课题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也是为什么上世纪80年代,诺

11、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物理学家巴丁在上海科学会堂作报告时会说:“如果卢鹤绂当年留在美国的话,肯定会获得诺贝尔奖。” 当时内地生活十分艰苦,为了讲授量子力学、近代物理、力学和地球物理探油术等课,他常常只能在点灯草的油灯下备课,在古庙里给学生讲课。在这样的环境中,卢鹤绂一边讲课,一边还密切关注国际学界的动向,能获得的学术杂志,他全部手写抄录下来。他于1 944年在国内科学上发表的重原子核内之潜能及其利用一文,被学界认为是“第一个给中国读者全面介绍原子能物理知识及其应用”的科学著述。 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卢鹤绂预言“浓厚之能源”的“特殊之用途”得到应验。1947年,他

12、在国内期刊上发表原子能与原子弹和从铀之分裂谈到原子弹,对原子弹的发明做了介绍。此文一出,被美国文献和专著广泛采用,国际学界轰动,卢鹤绂因此被称为“第一个揭露原子弹秘密的人”“中国核能之父”。 新中国成立后,他进入到抽调全国院校教师办起来的绝密的“546培训班”任教。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培训班:学员中有90名工程师,还有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包括日后的核基地司令。在后来的11位“两弹元勋”中,就有7位是卢鹤绂在“546培训班”的学生。 1958年,培训班的任务结束了,许多师生分配到原子弹实验基地。如果卢鹤绂也到核弹基地,将来极可能成为钱三强式的人物。但是,卢鹤绂认为他所专长的基础理论,只有在大学才能发

13、挥作用;他一辈子教书,希望回到复旦继续从事教育工作。l958年,卢鹤绂回到复旦讲坛。 1980年,卢鹤绂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一直到晚年,卢鹤绂从未停止过在科研创新上的步伐。1995年,81岁的卢鹤绂与他的弟子王世明撰写的对马赫原理的一个直接验证在美国伽利略电动力学发表,该杂志的主编评价这篇论文:“开辟了挑战爱因斯坦的新方向。”这篇文章之前曾被美国物理学刊拒绝刊登,对此,卢鹤绂坦然说:“一般编辑部都不敢登这种文章,他们迷信爱因斯坦,怕人家说他们不懂物理学。”他不怕自己被人认为是疯子,关于这篇论文,他说,“我不过是把天空戳了一个洞罢了!”正当研究要继续时,卢鹤绂于l997年病故,为世

14、人留下8大提纲44项研究进展,已发表的论文仅仅是他研究内容的十分之一。 关于这项对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质疑,美国科学院在2002年投入巨资,用发射卫星的手段,深入这方面的实验。 卢鹤绂除了是一名全球闻名的物理大师,还是著名的京剧票友。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更增添了他的人格魅力。 他对京剧的痴迷源于年幼时在舞台下的耳濡目染,入门完全是无师自通,唱功、演技都是听来的、看会的。他曾自豪地说,他不用任何准备即可登台上演40出谭派戏。 有人问卢鹤绂为什么如此酷爱京剧,他回答说:“中国的传统京剧蕴含着人生哲学,它宣扬的忠孝节义、礼义廉耻,这些并非封建糟粕,我们绝对没有必要抛弃,因为它对社会安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15、再说,繁忙紧张的工作之余,吟唱京剧,心情特别轻松愉快,不啻是种醒脑剂。” 正因为在科学和人文上的深厚积淀,卢鹤绂去世以后,美国休斯敦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均为他树立铜像,美国檀香山市还把每年的6月15日定为“卢鹤绂日”。近期,卢鹤绂百年诞辰之际,复旦大学也为其在校园里树立了铜像。在纪念大会上,复旦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杨玉良说:“卢鹤绂先生不仅是学术的大师,同时是一个有情怀的人,这是最为珍贵的,是我们最为敬仰的。” (节选自新民周刊)2014年7月)(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卢鹤绂是一名全球闻名的物理大师,他在量子力学、近代物理、力学和地球物理探油术

16、等基础学科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尤其是在核能方面颇有建树,被称为“中国核能之父”。 B本文既叙述了卢鹤绂的家庭出身、求学以及事业成就,同时也写出了他在自己人生经历中展现出的人格魅力。 C本文引用美国物理学家巴丁在上海科学会堂作报告的话,介绍卢鹤绂任教的培训班的成员,都从侧面展现了卢鹤绂的人物形象。 D“546培训班”任务结束后,许多师生被分配到原子弹实验基地。如果卢鹤绂不回到复旦大学继续当老师而是也到核弹基地,就不会成为挑战爱因斯坦的人。 E卢鹤绂酷爱京剧,可登台上演40出谭派戏。他认为中国的传统京剧没有必要抛弃,因为其蕴含着人生哲学,它宣扬的忠孝节义、礼义廉耻对社会安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2)

17、请简要分析第一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6分) (3)卢鹤绂说“我不过是把天空戳了一个洞罢了!”这句话意蕴丰富,手法巧妙,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4)“卢鹤绂先生不仅是学术的大师,同时是一个有情怀的人”,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8分) 参考答案:(1)B. 3分C. 2分E.1分A. “基础学科方面成就显著”错。D.得不出“就不会成为挑战爱因斯坦的人”。E“他不用任何准备即可登台上演40出谭派戏”“没有必要抛弃”的内容表述含混。(2)第一段写了卢鹤绂回国时带了大量的研究资料。表现了他的学者的身份和爱国精神。(2分)在引出了传主的同时,引出下文内容。(2分)同时吸引读

18、者的阅读兴趣。(2分)(结合文本,适当分析)(3)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用“天空”比喻权威,用“洞”比喻开辟的新境界,(2分)表现了卢鹤绂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2分)从语气中可看出卢鹤绂的强大的自信。这份自信源于他多年的深厚的学术积淀。(2分)(4)首先卢鹤绂是一位学术精湛的大师,被称为“中国核能之父”、“第一个揭露原子弹秘密”的人。(2分)他是一个富有情怀的人:他有爱国情怀,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越工作条件和舒适生活以及获得诺贝尔奖的机会,毅然回到了正在进行着抗战的祖国;他有淡泊名利的情,放弃成为专家的机会,继续从事教育工作;他有热爱生活的情怀,喜欢京剧,在京剧中体味人生哲学。(6分)(其他言之成理

19、,酌情给分。)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寒冷也是一种温暖迟子建年是新的,也是旧的。因为不管多么生气勃勃的日子,你过着的时候,它就在不经意间成了老日子了。在北方,一年的开始和结束都是在寒冷时刻,让人觉得新年是打着响亮的喷嚏登场 的,又是带着受了风寒的咳嗽声离去的,但在这喷嚏和咳嗽声之间,还是夹杂着春风温柔 的吟唱,夹杂着夏雨滋润万物的淅沥之音和秋日田野上农人们收获的笑声。沾染了这样气 韵的北方人的日子,定然是有阴霾也有阳光,有辛酸也有快乐。故乡是我每年必须要住一段时日的地方。在那里,生活显得格外有韵致。八月,我回 到那里。每天早晨,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打开窗,看青山,呼吸着从山

20、野间吹 拂来的清新空气。吃过早饭,我一边喝茶一边写作,或者看书。累了的时候,随便靠在哪 里都可以打个盹,养养神。大约是心里松弛的缘故吧,我在故乡很少失眠。每日黄昏,我 会准时去妈妈那里吃晚饭。我怕狗,而小城街上游荡着的威猛的狗很多,所以我走在路上 的时候,手中往往要攥块石头。妈妈知道我怕狗,常常在这个时刻来接我回家。家中的菜 园到了这时节就是一个蔬菜超市,生有妖娆花纹的油豆角、水晶一样透明的鸡心柿子、紫 莹莹的茄子、泛着蜡一样光泽的尖椒,全都到了成熟期,不过这些绿色蔬菜只是晚餐桌上 的配角,主角呢,是农人们自己宰杀的猪,是刚从河里打捞上来的野生鱼类。这样的晚 餐,又怎能不让人对生活顿生感念之情

21、呢?吃过晚饭,天快黑了,我也许会在花圃上剪上 几枝花:粉色的地瓜花、金黄色的步步高或是白色的扫帚梅,带回我的居室,把它们插入 瓶中,摆在书桌上。夜深了,我进入了梦乡,可来自家园的鲜花却亮堂地怒放着,仿佛想 把黑夜照亮。如果不是因为十月份要赴港,我一定要在故乡住到飞雪来临时。 我去香港两次,唯有这次时间最长,整整一个月。浸会大学邀请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八位作家进行文学交流,主题是“大自然和写作”。为此浸会大学组织了一些亲近大自然的活动,如去西湾爬山,去大屿山的小岛看渔民的生活。香港的十月仍然炽热,阳光把我的 皮肤晒得黝黑。运动是惹人上瘾的,逢到没有活动的日子,我便穿着一身运动装出门了。 去海边,去钻

22、石山的禅院。有一天下午,走出地铁站后,觉得困倦难当,就到对面的公园睡觉去了。别看街上车水马龙的,公园里游人极少。我躺在回廊的长椅上,枕着旅行包,听着鸟鸣,闻着花香,睡着了。等我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向西了,我听见有人在喊“迟迟”,原来是爱尔兰女诗人希斯金,她正坐在与我相邻的椅子上看书呢。我有些 不好意思,因为在国外,蜷在公园长椅上睡觉的,基本都是乞丐。在香港,我每天晚上跟妈妈通个电话。她一跟我说故乡下雪的时候,我就向她炫耀香 港的扶桑、杜鹃开得多么鲜艳,树多么绿。但时间久了,尤其进入十一月份之后,我忽然 对香港的绿感到疲乏了,那不凋的绿看上去是那么苍凉、陈旧!我想念雪花,想念寒冷 了。当参加座谈

23、被问起对香港的印象时,我说我可怜这里的“绿”,我喜欢故乡四季分明 的气候,想念寒冷。他们一定在想:寒冷有什么好想念的?而他们又怎能知道,寒冷也是 一种温暖啊!十一月上旬,我返回哈尔滨。当我终于迎来了对我而言的第一场雪时,兴奋极了。我 下楼,在飞雪中走了一个小时。能够回到冬天,回到寒冷中,真好。年底,我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礼物,是艾芜先生的儿子儿媳为我签名寄来的艾芜先生 的两本书南行记和艾芜选集,他们知道我喜欢先生的书,特意在书的扉页盖了一 枚艾芜先生未出名时的木头印章。这枚小小的印章,像一扇落满晚霞的窗,看上去是那么 灿烂。新近出版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他们都没有要稿费,只是委托新华书店发行,这让

24、 我感慨万千。在我们这个时代,那些垃圾一样的作品,通过炒作等手段,可以获得极大的 发行量,而艾芜先生这样具有深厚文学品质的大家作品,却遭到冷落。这真是个让人心凉 的时代!不过,只要艾芜先生的作品存在,哪怕它处于“寒冷”一隅,也让人觉得亲切。 这样的“寒冷”,又怎能不是一种温暖呢!19.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A. 第段中用“老”字修饰“日子”,强调生活中总有具有恒久价值的东西,奠定全文深沉忆旧的基调。B. 作者自述怕狗的这件小事,表明了作者的胆小和家乡生活的不尽如人意。C. 描写“公园长椅上睡觉”是为了表现在香港的流浪感,如同乞丐一样。D. 结尾批判某些垃圾作品通过炒作等手段获得极大发

25、行量,揭示了主旨。E. 温暖和寒冷是一对反义词,既指自然界的温度,又指现实社会的某种现象。20. 作者写了赴港一月的生活,请联系全文,谈谈作者写这些内容的用意是什么。21. 赏析文中画线句子。(1)新年是打着响亮的喷嚏登场的,又是带着受了风寒的咳嗽声离去的。(2)这枚小小的印章,像一扇落满晚霞的窗,看上去是那么灿烂。22. 联系全文,请简要探究作者说的“寒冷也是一种温暖”,具体缘由有哪些。参考答案:19. AE 20. 香港生活虽然美好,却让作者感到单调疲,与上文作者沉浸在有 韵致的家乡生活中形成鲜明对比,引出下文的议论,点明“寒冷 也是一种温暖”。 21. (1)比拟,赋予新年以生命。生动写

26、出了新年喧闹与寒冷的特点,寄寓 北方人的欢乐与辛酸。(2)比喻,形象地表现了艾芜先生及其作品成就的辉煌,寄寓了作者的赞 美、崇敬之情。 22. 在故乡,天气虽然寒冷,但感受到了故乡的热闹与亲情的温暖。在香港, 总不凋谢的绿会显得那么陈旧,让人感到疲乏,故乡寒冬飞雪万木凋零也是一种让人怀念 的美景,有一种变化的美。在大师作品倍受冷落而让人心凉的时代,收到朋友 寄来的心仪已久的大师的作品,感受到大师无私奉献精神的激励与温暖。【1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语言的分析;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此类试题答题时一般首先要通读全文,

27、整体感知;其次明确结构,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B项,“表明了作者的胆小和家乡生活的不尽如人意”不正确,文中写到“怕狗的这件小事”是为了表现母亲的温情。C项,“是为了表现在香港的流浪感,如同乞丐一样”分析不正确,描写“公园长椅上睡觉”是为了表现在香港的惬意生活。D项,“揭示了主旨”不正确,结尾批判某些垃圾作品通过炒作等手段获得极大发行量,是为了反衬“艾芜先生这样具有深厚文学品质的大家作品,却遭到冷落”。故此题答案为AE两项。【2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可结合上下文,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分析。从内容上来看,作者写初到香港生活是惬意的,“

28、听着鸟鸣,闻着花香”,然而时间久了就感到了“疲乏”,感到“那不凋的绿看上去是那么苍凉、陈旧”。从结构上看,作者写香港生活的部分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写了作者在家乡生活的“韵致”“心里松弛”,与香港生活的感受形成了对比,正因为作者在香港感到单调疲乏,才引出了下文“想念寒冷”,对“寒冷也是 一种温暖”的议论,也起到了点题的作用。【2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赏析句子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内容和手法两方面来分析。(1)句,“打着响亮的喷嚏”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本来该属于人的“打喷嚏”的特点赋予了“新年”,使“新年”具有了生命。“喷嚏”一般是因为受寒而产生的,是有声音的,何况还是“响亮”的,这就写

29、出了新的喧闹与寒冷的特点,再结合下文“北方人的日子,定然是有阴霾也有阳光,有辛酸也有快乐”,可知此句在内容上还反映出北方人的欢乐与辛酸。(2)句,“印章,像一扇落满晚霞的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内容上来看,“印章”是艾芜先生未出名时的木头印章,代表的是艾芜先生及其作品,“落满晚霞”“灿烂”意思是艾芜先生及其作品影响世人,取得了辉煌成就,表达出作者的赞美和崇敬之情。【22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作品标题的鉴赏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从标题的含义和文章内容等角度来分析。从标题的含义来看,“寒冷也是一种温暖”,在本文中“寒冷”是故乡天气的寒冷,“温暖”是指故乡在心理上给作者以温暖的感觉,这

30、种感觉来自亲情和乡情。从文章的内容来看,作者用几段内容写了香港的生活,写香港常年不凋的绿色让自己感到单调疲乏,在对比中,突出了家乡四季分明的特点,表达对家乡“寒冷”时节草木凋零之景的怀念之情。文章结尾处写到自己接到艾芜先生作品的感受,此处的“寒冷”指的是当今时代大师作品“遭到冷落”“让人心凉”,“温暖”指的是大师作品给人的“亲切”之感,让人受到激励。【点睛】第3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一般的解题思路是:对内涵比较丰富的语句要注意联系上下文,抓关键词进行分析,答题步骤:抓关键词上下勾连;对使用特殊表现手法的语句,就要抓住它使用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答题步骤:还原手法作用情感(把握修辞由表及里);对结构

31、复杂的句子,对句子每一部分都要给以解释,答题步骤:复杂句子简单化写关键解析作用情感。此题考察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该句属于文中含义丰富类句子,理解时要从全文的主旨出发,再结合上下语境作答。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

32、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沈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且称:“琯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体,时论许琯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观其深念主忧,义形于色,然性失于简。酷嗜鼓琴,廷兰托琯门下,贫疾昏老,依倚为非,琯爱惜人情,一至玷污。臣叹其功

33、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然帝自是不甚省录。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因客耒阳。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甫旷放不自

34、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新唐书杜甫传)10下列对文章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B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C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D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

35、怜其忠云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上疏”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B“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的叫及第,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C“天宝”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共计15年。是用干支纪年法来纪年的。D“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擢”是提升官职。“迁”是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

36、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杜甫少时家贫不能够养活自己,旅居于吴、越、齐、赵之地。李邕对他的才学感到惊奇,先前去见他。参加科举考试落第,困居长安。B唐玄宗朝拜献祭于太清宫,祭祀天地和祖宗,杜甫进献了三篇赋,后又多次献上赋和颂,大力赞扬自己。C杜甫和房琯是平民之交,房琯因为受他的门客董延兰牵累,被罢黜了宰相职务。杜甫为他求情惹怒唐肃宗。D严武和杜甫是世交,所以严武对待杜甫很优厚,在很多时候

37、也能原谅杜甫的放肆行为。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2)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参考答案:10D11C12D13(1)然而衣不蔽体,常常靠人接济生活,私下里担心会死在荒郊外,还希望皇上同情、怜爱我。(采分点:“然”1分,“窃”1分,“伏惟”1分,“之”1分,句意1分)(2)从京城回来,出任华州司功参军一职。适逢严武统辖剑南东西二川兵马,杜甫前往归附他。(采分点:“出”1分,“会”1分,“节度”1分,“焉”1分,句意1分)10试题分析:做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

38、,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一般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的充当的成分,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如此题注意并列的谓语和人称的转换。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11试题分析:C古人纪年主要有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天宝是帝王纪年法。考点:理解常见古文常识。能力层级为理解B。12试题分析:D原文:严武也是暴躁勇猛的人,表面上看不在意,可是内心恨杜甫。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3试题分析: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

39、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 (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文言文译文:杜甫字子美,少

40、时家贫不能够养活自己,旅居于吴、越、齐、赵之地。李邕对他的才学感到惊奇,先前去见他。参加科举考试落第,困居长安。天宝十三年,唐玄宗朝拜献祭于太清宫,祭祀天地和祖宗,杜甫进献了三篇赋。皇上对这几篇赋感到惊奇,让他在集贤院等待诏命。命令宰相考试文辞,提拔为河西尉,杜甫没有接受任职,后来改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杜甫)多次献上赋和颂(两种文体),于是就自己大力赞扬自己,并且说:“臣的先祖恕、预以来,继承儒学保有官位十一代,等到(祖父)审言时,凭文章显扬于中宗时。臣依赖继承的祖业,从七岁开始写文章,将近四十年,然而衣不蔽体,常常靠人接济生活,私下里担心会死在荒郊外,还希望皇上同情、怜爱我。如果让臣继承先

41、祖的旧业,改变地位低下的长时间的屈辱,那么臣的著述,即使不足以宣扬六经,极为含蕴深刻、感情抑扬,切合时宜、文思敏捷,可以企望赶得上扬雄、枚皋。有这样的臣子,陛下怎能忍心舍弃呢?”适逢安禄山叛乱,杜甫避乱奔走于泾、渭等三江流域。唐肃宗即位,杜甫疲困衰弱想要从鄜州投奔皇帝临时的临时驻地。(中途)被寇贼捉住。后来杜甫逃了出来,逃往凤翔拜谒唐肃宗,被授右拾遗的官职。杜甫和房琯是平民之交,房琬因为受他的门客董延兰(牵累),被罢黜了宰相职务。杜甫上疏说:“罪行小,不应该罢免大臣。”唐肃宗大怒,召见三司来质问。宰相张镐说:“如果让杜甫抵罪,这是在断绝言路。”唐肃宗(怒气)才缓解。杜甫谢罪说“琬,是宰相的儿子

42、,年轻时就建立有远大理想要成为纯儒,有大臣的体器。时人认为房琬有三公之才。陛下果然委以宰相一职。我看他深切地为陛下担忧,形色中显出大义,可是他的性情有些傲慢。我感叹他功名没成,志气被挫败,非分地希望陛下您弃小错取大德,所以冒着死罪称述,我直言激怒、违背了圣意。陛下赦免了罪当百死的我,又赐我还乡,这是天下的大幸,不仅我独自蒙受圣恩。”这样皇帝从此很少和录用人才了。当时,杜甫所在的地方到处是盗寇抢掠,而杜甫家眷寓居于鄜州,生活终年艰难贫穷,小儿子甚至被饿死。于是杜甫自身前往鄜州探视。从京城回来,出任华州司功参军一职。适逢严武统辖剑南东西二川兵马,杜甫前往归附他。严武再次统领剑南时,表荐杜甫为参谋,

43、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因为与杜甫是世交老友,对待杜甫非常友好,亲自到杜甫家探望。杜甫见严武,有时竟不穿衣服,而性格褊狭放诞,曾经酒醉登上严武床,瞪着眼说:“严挺之竟然有这样的儿子”,严武也是暴躁勇猛的人,表面上看不在意,可是内心恨杜甫。有一天想要杀杜甫和梓州刺史章彝。将出去的时候,帽子被帘子的钩钩住好几次,左右的人(把这件事)告诉严武的母亲,严武的母亲跑去相救严武才作罢,只杀了章彝。严武死后,崔旰等作乱,杜甫往来于梓州、夔州之间。于是客居耒阳,当地县令送给他牛肉和白酒,一天大醉后死去,时年五十九。杜甫为人旷达放荡不能自我约束,喜好谈论天下的大事,高谈而不贴合实际。年轻时与李白齐名,当时号称为“李

44、杜”。多次饱尝寇贼作乱的痛苦,坚持自己的气节不被玷污。做诗歌,感伤世事同情弱者,忠诚不忘君主,人们爱他的忠义。5. 本大题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游虞山记 沈德潜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未及登。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诡云:“距剑门二十里。”仍未及登。壬子正月八日,偕张子少弋、叶生中理往游,宿陶氏。明晨,天欲雨,客无意往,余已治筇屐,不能阻。自城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也。遂从破龙涧而上,山脉怒坼,赭石纵横,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相传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说近荒惑,然有

45、迹象,似可信。行四五里,层折而度,越峦岭,跻磴道,遂陟椒极。有土垤磈礧,疑古时冢,然无碑碣志谁某。升望海墩,东向凝睇。是时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顷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驻足,得少休憩。雨歇,取径以南,益露奇境:龈腭摩天,崭绝中断,两崖相嵌,如关斯劈,如刃斯立,是为剑门。以剑州大剑、小剑拟之,肖其形也。侧足延伫,不忍舍去。遇山僧,更问名胜处。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沓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少

46、霁,自山之面下,困惫而归。自是春阴连旬,不能更游。噫嘻!虞山近在百里,两经其下,未践游屐。今之其地矣,又稍识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历,心甚怏怏。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选自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有改动)【注】榜人:船夫。椒:山顶。垤磈磊:垤,小土丘;磈磊,成堆的石块。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虞山去吴城才百里 去:离开 B余已治筇屐,不能阻 治:治理C山脉怒坼,赭石纵横 坼:裂开 D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 识:体会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辛丑秋,将之江阴 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B龙不胜,破其山而去 今之其地矣,又稍识面目C取径以南,益露奇境 以剑州大剑、小剑拟之D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 自山之面下,困惫而归7下面的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作者登山所见情景的一组是(3分)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 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 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龈腭摩天,崭绝中断 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A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