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江门市潮连中心学校2020年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多余一句话秋林那天我坐公交车去找朋友。车上人不多,但也没有空位子,有几个人还站着吊在拉手上晃来晃去。一个年轻人,干干瘦瘦的,戴个眼镜,身旁有几个大包,一看就是刚从外地来的。他靠在售票员旁边,手拿着一个地图在认真研究着,眼不时露出茫然的神情,估计是有点儿迷路了。他犹豫了半天,很不好意思地问售票员:去颐和园应该在哪儿下车啊?售票员是个短头发的小姑娘,正剔着指甲缝呢。她抬头看了一眼外地小伙子说:“你坐错方向了,应该到对面往回坐。”要说这些话也没什么错了,大不了小伙子下一站下车
2、到马路对面坐回去吧。但是售票员可没说完,她说了那多余的最后一句话:“拿着地图都看不明白,还看个什么劲儿啊!售票员姑娘眼皮都不抬。”外地小伙儿可是个有涵养的人,他嘿嘿笑了一笑,旁边有个大爷可听不下去了,他对外地小伙子说:“你不用往回坐,再往前坐四站换904也能到”。要是他说到这儿也就完了那还真不错,既帮助了别人,也挽回北京人的形象。可大爷一定要把那多余的最后一句话说完:“现在的年轻人呐,没一个有教养的!”站在大爷旁边的一位小姐就忍不住了:“大爷,不能说年轻人都没教养吧,没教养的毕竟是少数嘛,您这么一说我们都成什么了!”这位小姐穿得挺时髦,两细带子吊个小背心,脸上化着鲜艳的浓妆,头发染成火红色。可
3、您瞧人这话,不像没教养的人吧,跟大爷还“您”啊“您”的。谁叫她也忍不住非要说那多余的最后一句话呢:“就像您这样上了年纪看着挺慈祥的,一肚子坏水儿的可多了呢!”没有人出来批评一下时髦的小姐是不正常的。可不,一个中年的大姐说了:“你这个女孩子怎么能这么跟老人讲话呢!要有点儿礼貌嘛,你对你父母也这么说吗?”您瞧大姐批评得多好!把女孩子爹妈一抬出来,女孩子立刻就不吭气了。要说这会儿就这么结了也就算了,可大姐的“多余的最后一句话”还没说呢。“瞧你那样,估计你父母也管不了你。打扮得跟狐狸精似的!”后面的事大家就可想而知了,简单地说,出人命的可能都有。这么吵着闹着,车可就到站了。车门一开,售票员小姑娘说:“
4、都别吵了,该下的赶快下车吧,别把自己正事儿给耽误了。”当然,她没忘了把最后一句多余的话给说出来:“要吵统统都给我下车吵去,不下去我车可不走了啊!烦不烦啊!”烦不烦?烦!不仅她烦,所有乘客都烦了!整个车厢这可叫炸了窝了。骂售票员的,骂外地小伙子的,骂时髦小姐的,骂中年大姐的,骂天气的,骂自个儿孩子的,真是人声鼎沸,甭提多热闹了!那个外地小伙子一直没有说话,估计他受不了了,他大叫一声:“大家都别吵了!都是我的错,我自个儿没看好地图,让大家跟着都生一肚子气!大家就算给我面子,都别吵了行吗?”声音很快平息下来,但你们不要忘了,外地小伙子的多余的最后一句还没说呢:“早知道北京人都是这么一群不讲理的王八蛋
5、,我还不如不来呢!”想知道事情最后的结果吗?我那天的事情没有办成,大伙儿先被带到公安局录了口供,然后到医院外科把头上的伤给处理了一下,我头上的伤是在混战中被售票员小姑娘用票匣子给砸的。你们可别认为我参与了他们打架,我是去劝架来着。我呼吁他们都冷静一点儿,有话好好说,没什么大事儿,没什么必要非打个头破血流。我多余的最后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不就是售票员说话不得体吗?你们就当她是个傻瓜,和她计较什么呢?” (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以我的所见所闻作为线索,以外地年轻小伙子的问话为开端,然后以售票员、大爷、时髦小姐、中年大姐的话语将故事推向高潮。B
6、. 小说中的人物基本上前一句是好话,后一句却让人反感,这说明人们既有讲理的一面,也有修养缺失的一面。C. 小说情节,并不复杂,以对话为主,也存少许议论,中间穿插人物外貌、神情、动作等描写,突出了不同人物的身份特点。D. “我”本是旁观者,而在结尾的时候也成为事件的参与者,读来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既幽默有趣,又引人深思。5. 从小说中看,你觉得造成“多余一句话”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6. 小说情节中每当事情要解决时却被“多余一句话”打破,这样安排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参考答案:4. A 5. 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之间的歧见。从售票员身上可以看出职业精神和服务规范缺失。自控力较差。个人
7、素质不高等。 6. 使情节跌宕起伏,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正是有了多余一句话,才会不断出现新的矛盾,有助于推动情节发展。通过不同人物多余的一句话说明这种现象的普遍性,有助于突出主题。【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对小说的阅读理解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一般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结构,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A项,“然后以售票员、大爷、时髦小姐、中年大姐的话语将故事推向高潮”分析不正确,售票员、大爷、时髦小姐、中年大姐的话语使故事情节进一步发展,并没有“推向高潮”。故此题答案为A项。【5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
8、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然后结合文章内容或现实进行分析。本题题干问的是“你觉得造成多余一句话的主要原因有哪些”,需要结合文本内容来分析。解答时需要通读全文,找到文中出现“多余一句话”的位置,再结合“多余一句话”的具体内容、说话人的身份、说话的场合来分析。从说话人的年龄来看,文中出现的售票员、外地小伙子、大爷、小姐、中年大姐、“我”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对事物的理解和看法不同,可总结出原因之一是不同年龄的影响;从说话人的身份来看,有的是北京人,有的是外地人,故可总结出原因之二是不同地域的影响;这些人说出的“多余一句话”内容都是对他人批评否定,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歧视;文中故事最开始是因为售
9、票员歧视外地人的“多余一句话”引起的,故可以总结出原因之三是职业精神和服务规范缺失;小说中每一个出场的人物都说了“多余一句话”,可以看出人们的自控力较差,个人素质不高。【6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小说情节结构和鉴赏写作技巧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然后结合文本内容来分析。本题题干问的是“小说情节中每当事情要解决时却被多余一句话打破,这样安排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解答时需要在文中找到这些“多余一句话”,然后结合文章的具体的内容,从情节发展、主题表达等角度进行分析。小说中售票员“多余的最后一句话”“拿着地图都看不明白,还看个什么劲儿啊!”引出了大爷对外地青年
10、的关心,然而大爷“多余一句话”又引出了后面那位小姐的不满,小姐的话本来合情合理,但是“多余一句话”又引出了中年大姐的意见中年大姐以及外地年轻人也都是因为“多余一句话”引发了后续的系列故事,这样一来,新的矛盾不断产生,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能够很好地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推动情节发展。从表达主题的角度来看,小说中不同身份和年龄的人都有“多余一句话”,说明这种现象具有普遍性,有助于突出主题。【点睛】第1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语言和手法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通读全文,关注细节。(1)快速通读全篇,依据写作顺序理解思路;
11、(2)找出议论性的段落和语句,快速把握作者情感及全文思想主旨;(3)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揣摩挖掘内涵,品味语言特色及创作风格;(4)分析写作手法;(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骗子徐常愉寒风凛冽的大街上,我架着双拐艰难地向前挪动着步子。此时的我身无分文,肚子咕咕直叫,身体瑟瑟发抖。不过我的脑子还算清醒,我清醒地意识到,必须尽快弄到食物来填饱自己的肚子,否则,我恐怕熬不过接下来的这个夜晚了。怎样弄到食物呢?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直接向过往的行人伸出乞讨的手。这一点,我心里非常清楚。可我又觉得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还不能使用这个方法。这是不是我心里仅存的
12、一点儿自尊在作怪?我一时还无暇思考这个问题。而除此之外,我惟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卖掉我身上惟一值钱的东西皮大衣。别看我身上这件皮大衣看上去肮脏不堪,可它是山羊皮做的.我想它至少值20美元,不过为了尽快出手,我决定10美元就卖了它。于是,我停下来,脱下皮大衣。寒风立刻刺透我的脊背,我狠狠地打了一个寒战。没办法,我只能暂且忍受寒冷了。我撤出一条拐杖,把皮大衣挂在上面,开始向过往的行人出售我的皮大衣。开始的时候,我在叫卖,而且声音还算洪亮:“卖皮大衣啦,只要10美元!”可是没过多久,我意识到,必须保存自己仅存的一点点体力了。我环顾四周,找来了一块硬纸板和一根炭木棍,制作了一个广告牌挂在了皮大衣上。做
13、完这一切,我已经抖作一团。我不知道,我还能坚持多久。幸好,一位先生在我面前停住了。那位先生看了看广告牌和皮大衣,又看了看我的脸,从兜里掏出10美元,递给了我。我难以掩饰内心的兴奋,急忙伸手接过了钱,正要把皮大衣从拐杖上摘下来给他,那位先生却转身走了。我急忙喊道,先生,您的皮大衣!那位先生边走边回过头来冲我摆了摆手。我明白了,他并不屑于要我的皮大衣。虽然,这让我感到有些尴尬,但我的心里还是充满了对那个人的感激。我发誓,我一定会在上帝面前替他祈祷的。10美元,足够让我三天不挨饿了。我重新穿上皮大衣,向一家食品店走去然而,因了那10美元,时间似乎突然变快了。我还没有做好迎接第四天的准备,三天的时间就
14、匆匆过去了。当我再次饥肠辘辘地流浪在大街上时,我不得不再次脱下我的皮大衣,向过往的行人出售。我的运气还算不错!当又一位先生给了我10美元而且仍然没有拿走我的皮大衣时,我不得不这样认为。然而,没想到,我的好运气三天后却离我而去了。当我第三次向行人出售我的皮大衣时,我遇到了麻烦。我发现许多人远远地瞅着我,一边指点着我,一边匆匆地走开,目光中似乎还有一丝愤怒。人们这是怎么了?我正迷惑,见两个年轻人向我走过来,我暗自庆幸终于有人来买我的皮大衣了。没想到,他们却让我好失望。这两个年轻人并没有像头两位先生那样从兜里掏出10美元给我,他们其中的一位一把揪住了我的脖领子,大声呵斥我是一个骗子。我很害怕,但又觉
15、得委屈,便小心地申辩道,我不是骗子。那人恶狠狠地说,你还敢说你不是骗子?我明明看见你在这里卖了一个星期皮大衣了,怎么至今没有卖掉?怕是在用皮大衣做诱饵来骗取人们的同情心和钱财吧!我幡然醒悟。虽然自己被误会了,但是,我觉得他们是有权利而且有充足的理由这样想的。于是,我没有继续申辩下去。那个揪我脖领子的年轻人以为戳穿了我肮脏的伎俩,摆出一副大义凛然为民除害的姿态,恶狠狠地从嘴里吐出一个字滚!其实,他不这样说,我也是要离开这里的。因为我已经意识到,我必须到另外一个陌生的地方去寻找生机了。于是,整个冬天,我辗转于整个城市的各条街道。然而,每一条街道,我最多只能呆上一个星期,因为人们的洞察力似乎越来越敏
16、锐了,他们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我判断成一个骗子。不过,我还是固执地认为自己的运气一直是不错的。因为我总能在饥肠辘轆时得到10美元,而且不失去我的皮大衣。哦,或许这样说对于那些掏钱的人不够公平,应该说,是那些掏了钱的好心人又把他们的皮大衣施舍给了我。为此,我时刻提醒自己绝对不能真的变成骗子。为了做到这一点,我曾不止一次试图让那些掏了钱的人把我的皮大衣拿走,可是,我一直是个失败者。无奈,我只得采取另外一个办法:我坚持三天才卖一次皮大衣,而且只接受一位好心人的钱。尽管如此,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我还是被迫要到另外一座城市去了。因为几乎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认识了我用皮大衣来骗钱的骗子。他们已经把戳穿我骗
17、人的把戏当作十足的乐趣了。(节选自天池小小说)(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文章开头“寒风凛冽的大街上”的环境描写,为故事提供了背景及发生的地点,另外有渲染悲凉凄清气氛的作用。B.小说讲述了“我”沦落为骗子的故事,既没有复杂的情节,也没有高大的人物形象,但是却反映了深刻的主题。C.“我”无偿得到10美元后,向一家食品店走去,看出其有惰性,“我”在别人不断地怜悯和施舍中失去底线与自尊。D.小说结尾“当春天到来的时候”,巧妙呼应了开头内容,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春天”意在指“我”的人生迎来转机。E.作者的笔调冷静客观,只用简单的动作和语言描写
18、,可在平静的表面下,却翻腾着感情的巨浪,给读者强烈的震撼。(2)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写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这种写法的妙处。(6分)答:_(3)请简述小说中“我”的形象特点。(6分)答:_(4)对于本文的主题,有人说小说鲜明地呈现一个人堕落的过程,有人说小说是对社会人情淡薄的批判。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_参考答案:(1)BC 答B给3分,答C给2分,答A给1分,答D、E不给分。A项“为故事提供了背景”系无中生有。D项中“春天”,仅仅指表层含义,季节而已。E项“只用简单的动作和语言描写”错误,还有心理等描写。(2)拉近读者与作者的距离,使读者身临其境,仿佛看到“我”由不想成为骗子到
19、最终沦为骗子的全过程。第一人称写法便于进行心理描写,充分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本文中“我”出售皮大衣时的心理描写细腻真实就得益于此。使情境更为真实,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感染力与可读性。(每点2分,共6分)解析:第一人称写法的好处可从以下三方面考虑:一.拉近读者和作者的距离,使读者感同身受,身临其境;二.便于进行心理描写,充分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三.使情境更为真实,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感染力与可读性。(3)“我”是一个流落街头的穷困平民。开始时还有感恩之心和些许自尊,但它们随着时间而流逝。好逸恶劳,仅靠一次次出售皮大衣来维持生计。结果自尊尽失,沦为笑料,辗转各地。(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解析:抓
20、住”我“的出场和遭遇,分析”我“的心理变化和最终的结局,即可概括、归纳”我”的形象特点。(4)示例一:小说鲜明地呈现一个人堕落的过程。文中的“我”在饥寒交迫之时没有低下身段向人乞讨,也许是仅存的自尊心在作怪,“我”决意卖掉自己的皮大衣来维持生计。第一次得到10美元时“接过了钱,正要把大衣从拐杖上摘下来给他,那位先生却转身走了”,内心充满感激,还感到有些尴尬,并决意祈祷。一次次地卖皮大衣后,“我”内心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虽然也“时刻提醒自己绝对不能真的变成骗子”,并愿意让对方拿走皮大衣,但一次次的行为和一次次的改换地方本身就说明“我”的自尊心的消失和底线的丧失。示例二:小说是对社会人情淡薄的批判,
21、小说中的“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虽有一些人施以援手,但更多的人却冷眼旁观,以至于“我”在第三次出售皮大衣时被赶走。文章结尾处更鲜明地体现这点。“人们的洞察力似乎越来越尖锐”,“我”的痛苦竟然成为了他们的笑料,戳穿“我”被他们当作十足的乐趣了。人情淡薄可见一斑。小说就是借这些人的表现来对社会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观点明确2分,分析合情合理6分,酌情给分)解析:分析小说情节,把握“我”在事件发展变化中的言行、心理以及周围人对“我”的反应,从而得出文章的主题。3.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16-19题寂寞书院冷叶文玲四月间,走洛阳,途经嵩山,发现了一处“新大陆”嵩阳书院。驻足留连时,相识恨迟的感慨油
22、然而生。这处在我是第一次见识的所在,早在宋代就享有盛名,是与庐山白鹿洞书院等齐名的我国四大书院之一。可是,它如今悄悄立于深山的清高,它少有游迹的冷寂,令我讶然。书院和寂寞,本是绝不相称的对立词,可是,寂寞于书院,在特定的时代和情境中,仿佛是注定的宿命。古往今来,人们无不知嵩山,知它崛立中原,峻崖千仞。是名贯中外的中华四大名山之一;如今年轻人也知嵩山,只知它脚下的名刹少林寺,一场电影教少林寺跻身为全国旅游点之最;牧羊女的歌声至今绵绵不衰,李连杰因为少林寺而成为武林和影坛双杰,投身商海引起的商业效应也为别的从商者望尘莫及。同样位于嵩山怀抱中的书院,就全然不是如此了。我无法得知书院的当年规模,但见它
23、选择在这样一处深山腹地辟地起宅,是很见开辟者的一番苦心的。它所背倚和面朝的,都是壁立千丈的嵩山,巍巍嵩岳,是喻示学问的高深,还是比拟攀登的艰难?门前门后那早已湮没却依稀可辨的荒草小径,院里那两棵历时千年几人抱不过来的汉柏“大将军”和“二将军”,都增加着它无以言喻的苍凉。书院古老矣,但它曾经在人们心里生下的根,却不会衰败;它曾经传道解惑所立下的功德,也应为所有的受惠者铭记不忘。 我在那两棵古意森森的汉柏间徘徊,诚如我在嵩山古柏中所叙,这两棵古树是我平生所见最具生命象征的老树,它虬枝盘曲,清气自流,越时千余年而依旧岁岁华生翠叶,遭大雷击劈而临绝不毙!当在书院留连良久后,我更觉得它们的存在,就是书院
24、的天然见证和最佳伴侣,它们已到龙钟之年却巍然挺拔的身躯,它们多皴而苍黑的树纹叶脉,无一不是中华民族文化教育史的生动具象。书院的现址只剩下了前后两进的小小屋舍。是否是当年院舍自然也难考究。历尽风霜,几经浩劫,价值连城的国宝文物尚且荡然无存,何况这几近湮没的书院?因此,空落的院舍中,诸如什么先贤手译文书宝卷自然是没有的。但是,我依然钦佩那些想到要标识它尊奉它的有识之士,钦佩努力设法恢复它的旧迹的人们,他们毕竟想到在热热闹闹的少林寺高处,还有这处对世人有所教益的所在。世上事也许就这样:越不是行中人,越能激发新鲜的刺激和感触。我也如是。越对照少林寺的热闹,我越为这书院的清冷而感到不是滋味在我留连的个把
25、小时中,几乎没有第二茬游人光顾此地。我在想,假如改一个字将书院的“书”改为“寺”;假如将这张讲案换成几尊红头赤面的什么菩萨大佛,这儿肯定香火袅袅,游人不绝,门票高昂,收入丰盈。管理员或主持者肯定也会成为如今的小康人物。而与此相应的,书院所代表的历史文化,书院的教学精神,却就真的从此湮没无闻,而烛火阑珊中,再也无人记得嵩山深处曾经有过这么一所不凡不俗的嵩阳书院。看来,寂寞和清冷果真是书院和做学问者的宿命。话又说回来,与其向热闹得不伦不类亵渎了精神品格的世俗投降,我宁可见它继续清冷下去。因为,背倚高山的它,至少承载过光荣的使命,至少贮留了我们对它的怀念和思考,至少拥有山中高士的那份清雅胸襟,至少还
26、拥有“尽收城廓归檐下,全贮湖山在目中”的那份怡然和旷达。(有删节)16、文章的题目是“寂寞书院冷”,请结合全文概括“冷”字在文章中有哪几层含义?(4分) 17、作者写嵩山及少林寺的热闹,其用意是什么?(4分) 18、结合语境,谈谈画线句子在文章中的寓意。(4分) 19、作者在全文中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有哪些?(6分) 答: 参考答案:16一是书院的冷清,二是历史文化、高尚精神受到冷落,三是作者感到心寒。(4分)17用嵩山和少林寺游人如织的热闹,反衬嵩山书院的寂寞,表达对历史文化、高尚精神遭到冷落的激愤,对功利世俗的抨击。(4分,反衬手法及作用各占1分,深层用意2分)18古柏就是书院所传承的历史文
27、化和教育精神的象征,永远生机勃勃,虽历经劫难而生生不息,厚重而有底蕴。(大体意思对即可。难点在对“见证”和“伴侣”的理解上,应结合上文考虑。答出“象征手法”得2分,答出象征意义得2分)19要继承书院的历史文化和教育精神,(2分)不向世俗的物质主义低头,(2分)坚守清雅、怡然、旷达的高尚精神品格。(2分)(大体意思对即可。这是对全文旨要的总括,最后两节也是作者思想的真实流露)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耶律履字履道,辽东丹王突欲七世孙也。父聿鲁,早亡。聿鲁之族兄兴平军节度使德元无子,以履为后。及长,博学多艺,善属文。初举进士,恶搜检烦琐,去之。荫补为
28、承奉班祗侯、国史院书写。世宗方兴儒术,诏译经史,擢国史院编修官,兼笔砚直长。一日,世宗召问曰:“朕比读贞观政要,见魏征嘉谋忠节,良可称叹。近世何故无如征者?”履曰:“忠嘉之士,何代无之,但上之人用与不用耳。”世宗曰:“卿不见刘仲诲、张汝霖耶,朕超用二人者,以尝居谏职,屡有忠言故也。安得谓之不用第人材难得耳履曰臣未闻其谏也且海陵杜塞言路天下缄口习以成风愿陛下惩艾前事开谏诤之门天下幸甚。”二十六年,进礼部郎中,兼同修国史、翰林修撰,表进宋司马光古文孝经指解曰:“臣窃观近世,皆以兵刑财赋为急,而光独以此进其君。有天下者,取其辞施诸宇内,则元元受赐。”俄以疾,乞补外,遂授蓟州刺史。无几,召为翰林待制,
29、同修国史。明年,擢尚书礼部侍郎,兼翰林直学士。世宗崩,遗诏移梓宫寿安宫。章宗诏百官议,皆谓当如遗诏。履独曰:“非礼也。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其可使万国之臣朝大行于离宫乎?”上曰:“朕日夜思之,舍正殿而奠于别宫,情有所不忍,且于礼未安。”遂殡于大安殿。二十九年七月,拜参知政事,提控刊修辽史。明昌二年六月,薨,年六十一。谥曰文献。初,德元未有子,以履为后,既而生子震,德元殁,尽推家赀与之。其自礼部兼直学士为执政,乃举前代光院故事,以钱五十万送学士院,学者荣之。 (节选自金史耶律履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安得谓之/不用第人材难得耳/履曰臣未闻/其谏也/且海陵
30、杜塞言路/天下缄口/习以成风/愿陛下惩艾/前事开谏诤之门/天下幸甚/B.安得谓之不用/第人材难得耳/履曰/臣未闻其谏也/且海陵杜塞言路/天下缄口/习以成风/愿陛下惩艾前事/开谏诤之门/天下幸甚/C.安得谓之不用/第人材难得耳/履曰/臣未闻/其谏也且海陵/杜塞言路天下缄口/习以成风/愿陛下惩艾前事/开谏诤之门/天下幸甚/D.安得谓之/不用第人材难得耳/履曰/臣未闻其谏也/且海陵杜塞/言路天下缄口/习以成风/愿陛下惩艾前事/开谏诤之门/天下幸甚/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以前,只有贵族才能称自己为朕,自秦始皇统一六国称帝后,朕才成为皇帝的专称。B.翰林
31、是我国古代官名。它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唐朝。北宋时,翰林学士开始设为专职。C.百姓是古代常用来称呼普通民众的词,除此之外,还有元元、黎元、黔首、布衣等。D.古人对“死”有多种称谓,如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甍,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A.耶律履身世坎坷,自幼而孤,被伯父收养,因厌恶烦琐的搜检制度而罢考,后来才凭借祖上荫功入仕。B.耶律履博学多艺,关爱百姓,曾多次参与编写国史,而且劝谏世宗要以古文孝经指解的精神治理天下。C.耶律履忠贞事主,敢于直谏。世宗驾崩后,他附和众议,最终让章宗同意在大安殿为世宗设灵。D.耶律履轻视钱财,在养父死后,将全部
32、家产给了耶律震;他重视教育,曾将五十万钱送给学士院,受到了学界的称赞。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见魏征嘉谋忠节,良可称叹。近世何故无如征者?(5分)(2)臣窃观近世,皆以兵刑财赋为急,而光独以此进其君。(5分)参考答案:4.B。(“哪里叫不用,只是人才难得罢了。”耶律履说:“臣没听到他们的谏言。海陵皇帝闭塞言路,天下人都闭口不言,已经成风。希望陛下引以为戒,广开言论劝谏之门,那么天下都很幸运了。”)5.A。(“只有贵族才能称自己为朕”错误)6.C。(“他附和众议”错误,原文是“皆谓当如遗诏”)7.(1)(朕)见魏征足智多谋、忠心耿耿,实在值得称赞。近世为什么没有像魏
33、征那样的人?(关键词:“嘉”“良”“如”各1分,句子大意2分)(2)我私下看近世,(官吏)都把兵、刑、财、赋税作为重要的事情,而司马光只把这本书献给他的国君。(关键词:“窃”“急”“进”各1分,句子大意2分)参考译文:耶律履字履道,辽东丹王耶律突欲的第七世孙。其父耶律聿鲁,早年去世。耶律聿鲁的族兄兴平军节度使耶律德元没儿子,把耶律履作为后人。等到耶律履长大了,他博学多艺善于作文。起初推举为进士,他厌恶那种烦琐的方式,辞去不受。后耶律履受荫恩补为承奉班祗侯、国史院书写。金世宗皇帝刚刚提倡儒家思想,诏令耶律履译经史,擢升为国史院编修官,兼笔砚直长。一天,世宗召唤他问:“朕接连地读贞观政要,见魏征足
34、智多谋、忠心耿耿,实在值得称赞,近世为什么没有像魏征那样的人?”耶律履说:“忠心多谋的人士,哪代都有,只是皇上用与不用罢了。”世宗说:“你不见刘仲诲、张汝霖吗?朕破格任用这两人,因为他们曾居谏职,多有忠言。哪里叫不用,只是人才难得罢了。”耶律履说:“臣没听到他们的谏言。海陵皇帝闭塞言路,天下人都闭口不言,已经成风。希望陛下引以为戒,广开言论劝谏之门,那么天下都很幸运了。”大定二十六年,耶律履晋升为礼部郎中,兼同修国史、翰林修撰,他上奏章进献宋朝司马光的古文孝经指解说:“我看近世,都以兵、刑、财、赋税为重,而司马光却写这本书献给他的国君。当政的人按照这本书中的精神统治国家,老百姓就幸运了。”不久
35、耶律履因为有病,请求外出任职,于是授予他蓟州刺史。不久,他又被召为翰林待制、同修国史。第二年,升为尚书礼部侍郎,兼翰林直学士。金世宗皇帝去世,遗诏把灵柩移到寿安宫。章宗下诏百官议论此事,都说应当按遗诏说的做,只有耶律履说:“这样不合礼节。天子七月才安葬,难道让万国之臣在离宫里行悼念礼吗?”皇帝章宗说:“朕日夜考虑此事,舍弃正殿而在别宫祭奠,感情上不忍心,礼节上也不合。”于是停殡在大安殿。大定二十九年七月,耶律履被授予参知政事,掌管刊修辽史。明昌二年(1191)六月,耶律履去世,终年六十一岁。起初,耶律德元没有儿子,把耶律履当作后代。不久耶律德元生了儿子耶律震,耶律德元死后,耶律履把家财都给了耶
36、律震。他从礼部兼直学士到执政,拿五十万钱送给学士院,学习的人引以为荣。 5.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郭常者,饶人,业医,居饶中,以直德信。饶江其南导自闽,颇通商外夷。波斯、安息之货国人有转估于饶者,病且亟。历请他医,莫能治。请常为诊。曰:“病可去也。”估曰:“诚能生我,我酬钱五十万。”常因舍之。先以针火杂治,导其血关,然后辅以奇药。诚曰:“第橐虑。”块居月余,估称愈。欲归常所许财。常不听。估曰:“先生以为寡欤?”常曰:“不也。吾直吾之药,计吾之功,不能损千钱,而所受非任,反祸耳。”卒不内。人以常为诈而责常。常曰:“夫贩贾之人,细度而狭见,终日希售榷买,计量于毫铢之间,所入不能补
37、其望。今暴夺之息财五十万。财必追吝郁惋,宁能离其心?且药加于人,病新去而六腑方惫,复有悒然之气自内而伐,即不可救。奈何?彼方有疾时,知我能活而告我,我幸免之,因利其财又使其死,是独不畏为不仁,而神可欺者。吾何敢欺?”(节选自全唐文?医表者郭常)注:橐虑:多虑。块居:独自一人住居。榷买:专卖。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业医( ) 今暴夺之息财五十万 ( )常因舍之( )复有悒然之气自内而伐( )18、选出下列各组中句式不同的一项:( )(2分) A、波斯、安息之货国人有转估于饶者 蚓无爪牙之利 B、然后辅以奇药 耻学于师 C、先以针火杂治 折藏之,归以示成 D、以直德信 吾长见笑
38、于大方之家19、郭常不愿收取商人五十万钱的直接原因是 (用文中语句回答);他替人治病,一是以 来治疗,二是以 来治疗。(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诚能生我,我酬钱五十万。 奈何?彼方有疾时,知我能活而告我,我幸免之。 21、“人以常为诈”,你以为如何?请说明理由。(3分)参考答案:17(4分)业:从事职业(行当) 暴:突然 舍:安置;安排住下伐:发作;攻出18(2分)C 19(4分)“病新去而六腑方惫,复有悒然之气自内而伐,即不可救”(2分)药物、器 械 心理安慰(2分)20.(4分) 如果真能使我活命,我给你酬金五十万古,:,(关键词:“诚”、“生”。2分
39、) (像这样),可怎么办?他刚有病的时候,认为我能治他的病而来央求我,我侥幸使他的病好了。(关键处:“奈何”“幸”。 2分)21(3分)不虚伪。(1分)首先他有适度的收费标准:“吾直吾之药,计吾之功,不能损千钱”;(1分)其次他懂得病人心理,替病人着想,诚心为病人创设安心养病的好境况。(1分)略6.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东郡某人,以弄蛇为业。尝蓄驯蛇二,皆青色,其大者呼之大青,小曰二青。二青额有赤点,尤灵驯,盘旋无不如意。期年大青死。一夜寄宿山寺,既明启笥(笥:箱笼),二青亦渺,蛇人怅恨欲死。冥搜亟呼,迄无影兆。然每至丰林茂草,辄纵之去,俾得自适,寻复返。以此故冀其自至。坐伺
40、之,日既高,亦已绝望。出门不远,闻丛薪杂草中寒率作响,停趾愕顾,则二青来也。大喜,如获拱璧。视其后,小蛇从焉。抚之曰:“我以汝为逝矣。小侣而所荐耶?”出饵饲之,兼饲小蛇。小蛇虽不去,然瑟缩不敢食。二青含哺之,宛似主人之让客者。食已,随二青俱入笥中。荷去教之旋折,辄中规矩,与二青无少异,因名之小青。大抵蛇人之弄蛇也,止以二尺为率,大则过重,辄更易。缘二青驯,故未遽弃。又二三年,长三尺余。卧则笥为之满,遂决去之。一日至淄邑东山间,饲以美饵,祝而纵之。二青在山中数年,渐出逐人,因而行旅相戒,罔敢出其途。一日蛇人经其处,蛇暴出如风,蛇人大怖而奔。蛇逐益急,回顾已将及矣。而视其首,朱点俨然,始悟为二青。
41、呼曰:“二青!”蛇顿止。昂首久之,纵身绕蛇人如昔日状。又以首触笥,蛇人悟其意,开笥出小青。二蛇相见,交缠如饴糖状,久之始开。蛇人乃祝小青曰:“我久欲与汝别,今有伴矣。”谓二青曰:“原君引之来,可还引之去。更嘱一言深山不乏食饮,勿扰行人,以犯天谴。”二蛇垂头,似相领受。此后行人如常,不知二蛇何往也。异史氏曰:“蛇,蠢然一物耳,乃恋恋有故人之意,且其从谏也如转圜(如转圜:如同转动圆物那样简单)。独怪俨然而人也者,以十年把臂之交,数世蒙恩之主,转恩之主,转思下井复投石焉;又不然则药石相投,悍然不顾,且怒而仇焉者,不且出斯蛇下哉。(选自聊斋志异有删节)17、聊斋志异的作者是 (1分)18、解释下列句中
42、加点的词语(4分) A二青亦渺( ) B俾得自适,寻复返( ) C缘二青驯,故未遽弃( ) D因而行旅相戒( )1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东郡某人,以弄蛇为业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子路侍坐) B与二青无少异,因名之小青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并序) C且怒而仇焉者 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左忠毅公逸事) D乃恋恋有故人之意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一气之余烈。秋声赋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抚之曰:“我以汝为逝矣。小侣而所荐耶? (2)一日至淄邑东山间,饲以美饵,祝而纵之。21、请结合文本的最后一段,简析作者的写作意图。(3分)参考答案:17、蒲松龄(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