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张家堡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3题。江南三大名楼与中国古典文学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和江西滕王阁,被誉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以下简称三楼)。千百年来,它们虽屡经兴废,却以特有的风貌和魅力,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成就卓然的创作舞台。(一)三楼俱在长江流域,是封建文人官吏南来北往、西去东还的必经之地。岳阳楼和滕王阁傍于洞庭、鄱阳两大淡水湖,黄鹤楼下临长江,都是碧波浩淼、江水奔涌的山水胜地。文人沿江往还,驻足三楼,登临览胜,吟诗作文,自然而然。隋唐以前,中国的经济中心基本上在黄河流域。魏晋南北朝
2、时期,北方连年战乱,大量人口南迁,江南地区迅速得到开发。隋炀帝开通南北大运河,使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到了唐宋,长江流域的人口超过黄河流域,经济中心完全转移到江南。在这样一个繁荣富足的天地里,生长出长盛不衰的文化之树也是理所当然。历史记载和考古发掘都表明,三楼所在的长江两岸地区,曾经产生过以屈原为代表的璀璨无比的楚文化。传说中的“黄帝张咸池之乐于沿庭之野”,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伯牙绝琴谢知音”等故事,也发生在这个区域。如果把这种文化渊流下推到两汉三国,贾谊贬谪于长沙,徐稚高卧于南昌,蜀魏吴之间惊心动魄而又威武雄壮的历史场面,也是在这里展开的。这些都在人们的文化心理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3、中国文学的民族传统之一是触景生情,因事寄兴,寓情于景。这一传统,从诗经就开始了,但是,登楼感赋,到汉魏才出现。汉末王璨,偶登当阳城楼,作著名的登楼赋,借眼前所见景物抒写悲愤,为中国文学创作的借景抒情开拓了新路径。之后,西晋文学家张载、南朝颜延之,刘义隆等人,纷纷有登楼之作。诗人们就登楼所见,联类无穷,得意者忘形,离乱者思乡,忧国者洒泪,厌世者欲仙,都在这高耸凌空、四望八极的楼阁中表现出来。三楼诗文创作之所以这么兴盛,正是因为它继承了中国文学这一富有生命力的民族传统。(二)三楼诗文中那些传颂古今的名篇,早已为历代研究者所重视,它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是不容置疑的。这些诗文为何如此具有生命力
4、?它们的价值体现在何处呢?从三楼诗文的总体来看,诗人们作为主体,总是从不同的角度作用于客体山水与楼阁,以寻求适合于表现自己独特感受的艺术手法。他们有的侧重再现山水的气象,有的看重描绘楼阁的意态,有的则融山水与楼阁为一体,借以展示客观世界所蕴藏的美的魅力。三楼诗文写山水,着力表现它的博大、高远、壮阔,甚至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渲染一种上天入地、越古通今、吐日月而纳星辰、摇河汉而震斗牛的气势,以“地缺湖水补,天高眼界宽”的胸襟和笔力,显示天地万物之大美;同时又将宽广无限的自然山水画图浓缩于有限的尺幅之中,艺术地再现山水的自然美。这时,人们所看到的已经不是自然的景物,而是经过艺术创造的山水画卷了,如
5、:“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唐杜甫登岳阳楼),“ ,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阁序)古语云:“登高望远。”可见欣赏天地万物之大美是需要登高的。而自然山水之博大、高远、壮阔,也只有登高才能感受到。山水之远和楼阁之高都是美,但两者又互为依存,互相衬托。因此,三楼诗文写楼阁,都着力描绘它的高耸崔嵬和峥嵘缥缈。王勃笔下的滕王阁“层峦叠翠,上出重霄, 下临无地”,显出一种凌空欲飞的美。有的三楼诗文,甚至采用虚化和幻变的手法,把真实的物质的楼阁实体,变为存在于精神世界中的“天宫仙宇”。诗人们化物质美为精神美,把飞楼杰阁展于想象之外。如:“楼观
6、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诗人笔下的岳阳楼,不就是“天上人间”的缥缈仙楼吗?那么三楼诗文中的这种山水美和楼阁美,是不是最美的呢?不是。山水和楼阁这两个客体之美是通过人这个主体才变艺术和精神之美的,因此,最美的还是人,是为山水和楼阁增光生色之人。这就包括了诸如屈原、贾谊、王勃、李白、范仲淹等在这个地域生活或与三楼关系密切的杰出人物。明人郭奎为滕王阁写的西江第一楼记云:“地不自胜,因人而胜;楼不自美,因人而美。”既然世间一切美是由人来创造和再现的,人还不是最美的吗?领悟这一点,方可以全面认识三楼诗文的美学
7、价值。(三)如上所述,三楼诗文不仅美在山水,美在楼阁,更美在人。而人是历史的人、社会的人。人登楼赋,天下兴亡,国家治乱,都会感慨系之。三楼诗文的历史价值也正在这里。明方孝孺在黄鹤楼诗卷序中说:“奇伟绝特之观,固无与于人事。然于其兴废,可以知时之治乱焉。”楼阁因治乱而兴废,反映在诗里,自然是可以使人认识历史的,此其一。其二,兵燹(xin野火)战乱,国破家亡,政治腐败,都可能把许多人由异地逼往三楼或由三楼逼往异地,他们登楼感慨,非止一端,这也是可以使人认识历史的。因此,三楼诗文是历史的一面曲折的镜子。以宋史为例,处在内忧外患中的赵宋统治集团,党派斗争一直接连不断,不论哪一派得势,都竭尽全力打击和排
8、挤另一派。北宋时的范仲淹、滕子京、黄庭坚等,都是在政治斗争中遭贬在外而与三楼结缘的。宋人周辉清波杂志云:“放臣逐客一旦弃置远外,其忧悲憔悴之叹,发于诗作,特为酸楚。腾子京守巴陵,修岳阳楼,或赞其落成,答以:落其成,只待凭栏大恸数场。”因此,范仲淹才在岳阳楼记中劝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应当“ ,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是一个三次遭贬的人物,他的这些话,与其说是写来劝导滕子京的,还不如说是他自身经验的总结。黄庭坚也是一位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排挤的人物。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以修史中伤罪被贬黔州(今四川彭水),又迁戎州(今四川宜宾),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东归,经岳阳,作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
9、首,大有死里逃生之感,表现了北宋统治集团政治斗争的残酷。三楼诗文同其他中国文学作品一样,是人们了解历史、认识历史的一面镜子。寓兴亡感慨于山水图画之中,寄优乐情怀于天地万物之间,这就是三楼诗文的历史价值,也是中国文学宝贵的民族传。三楼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不但涉及诗文,也涉及传说、戏曲和小说,尽管后三者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同诗文相比,但它较为全面地说明了三楼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它们时代相传,屡废屡兴,至今,振奋民族精神,绝不是偶然的。(取材于陈裕祯中国文化要略,有删改)1、 阅读第(一)节,回答问题。(1)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 经过碧波浩淼的三楼胜地,人们自然会
10、驻足停留,登临览胜。.B. 在繁荣富足的天地,生长出长盛不衰的文化之树理所当然。C. 三国时期,长江两岸地区曾经展开过惊心动魄的历史场面。D. 触景生情,登楼感赋,这一文学传统出现在我国先秦时期。(2) 文章分别从 , , , 等四方面说明了有关三楼的诗文之所以兴盛的原因。(每空4字以内)(4分)2、阅读第(二)节,回答问题。(1)请在处,填写相应的诗文。(4分)(2)结合文章,分条概述三楼诗文的美学价值。(6分)3、阅读第(三)节,结合(一)(二)节,回答问题。(1)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文意的一项是。(3分)A. 楼阁因治乱而兴废,被诗人通过诗歌表现出来,自然使后人认识了历史。B. 作者认为,
11、范仲淹劝滕子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自身经验的总结。C. 国破家亡,政治腐败,必定把许多人由异地逼往三楼或由三楼逼往异地。D. 范仲淹、黄庭坚等人的登楼作品,抒发了他们在残酷政治斗争中的感慨。(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三楼虽屡经兴废,却以特有的风貌和魅力,吸引着诗人学者登楼览胜,吟诗作赋。B. 三楼诗文的作者,总是从不同角度入手,寻求适宜的艺术手法,展示客观世界蕴藏的美。C. 三楼诗文的历史价值,就在于不同历史时代的文人都会寄忧乐情怀于天地万物之间。D. 关于三楼的诗文、传说、戏曲、小说等文学创作,世代相承,至今振奋民族精神。参考答案:1(1) D。(2)地域
12、(地理位置)、历史(经济发展)、文化(文化渊源)、文学(文学传统)2(1)孤帆远影碧空尽落霞与孤鹜齐飞飞阁流丹先天下之忧而忧(2)将自然万物之大美化为艺术美,将宽广无限的山水图画浓缩于尺幅之中。答案要点:自然之大美(山水的特色:博大、高远、壮阔也可),艺术加工。都表现楼阁的高耸崔嵬和峥嵘缥缈,化物质美为精神美,把飞楼杰阁展于想象之外。答案要点:楼阁之高耸(楼阁的特色:峥嵘、崔嵬、缥缈也可),精神。山水和楼阁通过人才变为艺术和精神之美的,美在人的艺术创造力。答题要点:人的艺术创造力3(1)C。(2)C。1(1)登楼感赋,到汉魏才出现。(2) 从文章的第一部分可以分析出答案。如“三楼俱在长江流域,
13、是封建文人官吏南来北往、西去东还的必经之地”“历史记载和考古发掘都表明,三楼所在的长江两岸地区,曾经产生过以屈原为代表的璀璨无比的楚文化”“中国文学的民族传统之一是触景生情,因事寄兴,寓情于景”。2(1)此四处为识记,所以应该熟背诗歌。(2)第二节解答“这些诗文为何如此具有生命力?它们的价值体现在何处呢?”这两个问题的,所以解答本题应概括后面各自然段的大意,再组织答案。关键的信息如“显示天地万物之大美;同时又将宽广无限的自然山水画图浓缩于有限的尺幅之中,艺术地再现山水的自然美”,“有的三楼诗文,甚至采用虚化和幻变的手法,把真实的物质的楼阁实体,变为存在于精神世界中的天宫仙宇。诗人们化物质美为精
14、神美,把飞楼杰阁展于想象之外”,“最美的还是人,是为山水和楼阁增光生色之人”“既然世间一切美是由人来创造和再现的,人还不是最美的吗?”3(1) “必定把许多人由异地逼往三楼或由三楼逼往异地”错,应为“都可能把许多人由异地逼往三楼或由三楼逼往异地”。(2)三楼诗文的历史价值在于寓兴亡感慨于山水图画之中,寄忧乐情怀于天地万物之间。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3题(6分)近年,中国的选秀文化在相当程度上进入了困局。这既是近年唱片业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问题所致,也是由于歌手的形象风格接近,观众的印象模糊,难以脱颖而出,通过选秀的梦想舞台选出青春偶像的情况已经不再出现,而且,观众对于选秀的形式相当熟悉
15、,各个电视台的选秀节目又都有重复之嫌,使得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造成了选秀节目的瓶颈。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身份、经历等方面的争议。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中国近年选秀文化发展变化状况的折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投影。中国好声音之所以一出现就引发轰动效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不靠选手搞噱头,不靠评委博出位,也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是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力图回到尽可能纯粹的音乐的本质,力图让“好声音”成为唯才是举最重要的砝码。让刘欢、那英这些当代流行歌坛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指点新人。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进入音乐
16、专业领域深造从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他们得以成为好的歌唱家、艺术家,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和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今天的“80后”、“90后”处在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而自身的适应和抗压能力相对较弱的矛盾之中,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情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所在。选秀节目尚未从这一方面加以具体的指点,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中国好声音中却得到了展现。这很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对于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更艰苦地磨炼,给他们提供更加积极向上的价值,具有重要
17、的意义。它所标举的脚踏实地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正面和积极的价值观。这里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瞬间实现的地方,而是一个走向梦想实现的起点,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幸福感自奋斗和梦想的力量,而这一切都在公平和公开的程序中进行,这是节目具有魅力的地方。但这个节目引起的质疑也值得反思。尤其是几位选手的经历描述引发了一些争议,这其实说明,这些年公众对于诚信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年轻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只有更加真实,让每一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住追问,节目才可能赢得更多的观众,梦想才有价值,也凸显了今天社会的必然要求。 (选自人民日报)1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
18、意思的一项是( )(3分)A中国好声音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力求改变旧的选秀节目存在的种种弊端,将选手的“好声音”作为选秀的最重要依据。B中国好声音避免了选手通过粉丝热捧而成为超级明星,也不让选手能在舞台上一展即毕走过场,这些新的变化也是该节目赢得公众的原因。 C中国好声音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引导、激励他们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个人实实在在的努力,这使得它很像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D中国好声音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瞬间实现的地方,是一个走向梦想实现的起点,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但只有那些成功的选手才有幸获得这种幸福感。13近年,各大卫视之间展开了激烈而纷乱的选秀之
19、争,请结合本文的观点,简述怎样让选秀节目走上良性的发展之路。(3分)参考答案:12D(D项“但只有那些成功的选手才有幸获得这种幸福感”表述有错,与原文“幸福感自奋斗和梦想的力量”表述不一致。)13注重唯才是举;应该在形式、程序上不断创新,避免重复;应该引导公众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学习的长期努力的过程;应该关注公众的需求(如青年一代的焦虑),标举脚踏实地,倡导正面而积极的价值观;应该严格自律,自觉奉行诚信的社会准则。(1点1分,任选三点即可)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从周公制礼作乐开始,诗便是周代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诗的传播呈现一时的一致性,诗与乐、舞在从典
20、礼祭祀到宴飨礼仪的广泛场合中承担着告慰先祖、合乐亲亲的实际作用。在礼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乐舞,诗在其中承载的内容意义并不彰显。与其它方式相比,仪式的特殊性在于它能够原原本本地把曾经有过的秩序加以再现。在祭祀仪式中以诗乐舞的形式叙述和再现祖辈的丰功伟业,通过重复某些颂或雅诗篇目一方面实现宗族的认同,另一方面也明确了一种既定的等级制度。这种借助仪式来传承宗法观念与文德武功思想的形式,使得周民族获得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一种集体认同。正是这种集体认同,使得周人在取代殷商政权及其后很长一段统治时间内能够持续保持民族的自信心与凝聚力。到春秋时期,乐舞制度发生了新的变化。诗与乐舞逐渐分离,并最终促使仪式一致性的解
21、体。与仪式的逐渐解体同时发生的是仪式背后所体现的周礼的陌生化。僭礼、违礼这种“礼崩乐坏”现象普遍发生,这就可能带来文化一致性的消解。在周代礼乐制度的变革中,诗开始承担起独立的价值。与之前仪式中歌诗不同,春秋时人用诗,对诗文本意义给予了更大的重视,在赋诗、引诗中需要直接依托的便是诗的文本意义。但当时,对诗的权成性解读尚未产生,其文本一致性尚未出现,这就容易使诗所承载的宗法思想与文德观念出现传承上的断裂现象。恰恰是春秋赋诗中遵循的相关原则,暂时承担了文化传承的责任。“赋诗断章” 是春秋赋诗最突出特点,用诗者只选择适用自己的章节进行某种意义的传达。与“赋诗断章” 这一方法密切相关的是春秋赋诗的目的,
22、即“赋诗言志”。用诗者借助诗表达自己的态度。通过分析春秋用诗的事例可以发现,这一时期赋诗所言的“志” 并非赋诗者个人的情感,而多是其所属的集团或国家的群体态度与心声。从实际来看,与仪式化用诗的内容相似,仍然不出西周礼乐所讲究的宗法观念与文德武功思想。另外,伴随着赋诗出现了大量解诗、评诗现象。这些解诗、评诗者多是具有丰厚素养的诗礼名家,他们的解诗、评诗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诗的文本意义进行限定,在避免诗文本意义的多样化解读的同时,也对维护诗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一致性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个时期没有有效的传播机制将这些解诗、评诗话语传播开来,或传承下去。诗所承载的礼乐文化的一致性传播尚需经典阐释与经典传播
23、机制的出现。而其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则肩负起了诗文本意义传承的责任,不断尝试对其进行经典化阐释,并以学派的机制承担起传承周代礼制背后的宗族观念与文德思想的担子,为构建诗文本的一致性而不懈努力。直至诗的经典化阐释出现,诗上升为诗经,诗才具有了文本一致性,才能独立承担起传承民族文化精神的沉重责任。(摘编自刘彦青、张新科仪式向文本的过渡春秋赋诗的诗学传播价值)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乐舞仪式中歌诗,只关注诗乐舞三位一体所传达的意义,并不关注诗本身的意义。B. 诗的传播经历了从重仪式到重文本的过程,伴随其间的是有关文化一致性传承的问题。C. 用诗者只选择适用自己的章节进
24、行意义传达,直接造成了诗文本意义的多样化解读。D. 解诗、评诗在保障文化一致性传承中的作用,比不上遵循“赋诗言志”原则的用诗。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以集体认同对文化传承作用为前提,论证春秋赋诗在文化传承中的价值与局限。B. 文章用对比论证方法,以突出西周仪式中歌诗与春秋赋诗两种诗学传播形式的差异。C. 分析出现“礼崩乐坏”的原因,为论述周代礼乐制度与文化一致性的关系提供例证。D. 文章从诗的仪式意义和文本意义两方面入手,分析诗的传播与周代礼乐制度的关系。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的内容因与乐舞结合得到稳固,使得诗背后的宗法观念与文德思想
25、获得集体认同。B. “赋诗断章”“赋诗言志”的用诗原则,避免了春秋时文化一致性被消解现象发生。C. 春秋时期人们在不同场合引诗,赋诗的现象表明,诗的仪式一致性已经彻底解体。D. 春秋文本化用诗过程中对诗的权威性诠释,产生了诗由文学发展到经学的必然结果。参考答案:1. B 2. B 3. C【1题详解】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仔细区分选项表述与文中内容的差别。题中A项,“并不关注诗本身的意义”错误,根据原文“与之
26、前仪式中歌诗不同,春秋时人用诗,对诗文本意义给予了更大的重视”,意味着之前“没有更重视”,并不是“不关注”;C项,“直接造成了诗文本意义的多样化解读”错误,原文“他们的解诗、评诗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诗的文本意义进行限定,在避免诗文本意义的多样化解读”;D项,“在保障文化一致性传承中的作用,比不上遵循赋诗言志原则的用诗”错误,原文“这些解诗、评诗者也对维护诗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一致性起到了重要作用”。故选B。【2题详解】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论证的方法等。答题时注意
27、根据文章内容具体分析。题中B项,“突出西周仪式中歌诗与春秋赋诗两种诗学传播形式的差异”错误,目的是突出二者在“承载的文化一致性”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故选B。【3题详解】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重点在对文中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主要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设错方式一般为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近几年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推断成为一个热点,重点注意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混淆。题中C项,“在不同场合引诗,赋诗的现象表明,诗的仪式一致性已经彻底解体”
28、错误,原文“诗与乐舞逐渐分离,并最终促使仪式一致性的解体”,“在不同场合引诗,赋诗的现象”是“诗与乐舞”的表现,不是“诗的仪式一致性已经彻底解体”的表现。故选C。【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
29、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芋老人传周容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雨止,别去。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
30、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而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获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辨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是犹可言也,老人邻有西塾,闻其师为弟子说前
31、代事,有将、相,有卿、尹,有刺史、守、令,或绾黄纡紫,或揽辔褰帷,一旦事变中起,衅孽外乘,辄屈膝叩首迎款,惟恐或后,竟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焉。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赞曰:“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奇已!不知相国何似,能不愧老人之言否?然就其不忘一芋,固已贤夫并老人而视芋之者。特怪老人虽知书,又何长于言至是,岂果知道者欤?或传闻之过实耶?嗟夫!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者,往往而然。注:周容,明清之际文学家,有民族气节,明亡后,一度为僧,康熙时拒应博学鸿词科。8对下列句
32、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生用甲第为相国 用:任用B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移:改变C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 廉干:廉洁而有才能D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 谢:谢罪、道歉。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衣湿袖单,影乃益瘦。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B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C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 遂自投汨罗以死。D然就其不忘一芋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写书生在饥饿时饱食芋老人之芋,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是入情入理的致谢语,也为第二段写他为相国
33、后再次食芋埋下了伏笔。B书生成为相国后先后说“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和“何向者之香而甘也!”首句是相国认为厨者所进之芋,味道不及芋老人的;后一句,是相国感觉现在所食之芋不及过去的。表达的侧重点不同。C芋老人列举了富而弃妻、贵而绝交、为吏而背学、为官而失节等四个“以今日而忘其昔日”的例子,作者着力鞭挞最后一种情况,充分表现出亡国遗民对卖国士大夫的愤怒和鄙夷。D芋老人身处微贱,而出言发语惊世骇俗,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常有这样的形象。作者常常用以表现下层人民的智慧、道德和精神力量,并与达官贵人形成对比。本文中芋老人就和忘本的相国形成鲜明的对照,作者对平步青云的相国的批判是尖锐的。11.把文言
34、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 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3分)(2) 特怪老人虽知书,又何长于言至是,岂果知道者欤?(3分)参考答案:8A(“用”应该解释为“因为”)9B(B,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为“就、于是/才、这才”。C项为“因为/相当于而,表顺承”。D项为“表转折/表顺承”)10D(文中相国并未忘本,他发迹还没有真正忘记芋老人,可见尚算重情;相国听了芋老人的说话后马上道歉,表示他还有良知。作者在论赞中认为他好过其他易于忘本的人。)11 (1)(3分)当地郡县的官员听到这事情之后,都以为老人和宰相有旧交情,纷纷邀请芋老夫妇来
35、见面,和他们行平等的礼节;芋老人的儿子也不再到外面当佣工赚钱了。评分建议:“旧”“钧礼”“佣”各1分,“旧”译为老交情、旧交情,“钧礼”译为平等的礼节,“佣”译为做工、被人雇佣。(2)(3分)只是奇怪芋老人虽然读过些书,又怎么擅长说话到这样的地步呢?难道他真是懂得道理的人吗?评分建议:“特”译为“只是”“不过”“仅仅”1分,“知道”译为“懂得道理”1分,语句通顺1分。附:参考译文芋老人,他是慈水县祝家渡人。儿子出外当佣工赚钱,自己和老妻住在渡口边。有一天,有名书生在他家屋檐下躲雨,衣袖单薄而且都湿透了,身影非常瘦弱憔悴。芋老人请他进屋里坐坐,(闲聊中)知道对方是刚到郡城参加童生考试完,要回家去
36、的读书人。芋老人略懂诗书,和书生聊得很久,就叫老妻煮芋头拿来请书生吃,书生吃光了满满的一碗;芋老人又为他盛一碗,书生吃得肚子饱饱的。笑着说:“我以后一定不会忘记老人家您请芋头的恩情啊!”雨停了后,书生就告别离开。 十多年后,书生因为考取一甲进士而官至宰相。偶尔一次,他吩咐厨师煮芋头给他吃,吃了吃,他放下手中的筷子而感叹说:“为什么从前祝家渡那老人家的芋头是那么香,那么甜呢!”于是就派人去找那渡口边的老夫妇,用车马载他们来。当地郡县的官员听到这事情之后,都以为老人和宰相有旧交情,纷纷邀请芋老夫妇来见面,和他们行平等的礼节;芋老人的儿子也不再到外面当佣工赚钱了。 到京城后,宰相慰劳他们说:“我一直
37、忘不了老人家您以前请的那顿芋头,今天还想再麻烦您妻子为我煮一次芋头呢!”不久,芋老妻煮好芋头端给宰相吃,宰相吃了吃,也放下手中的筷说:“为什么从前吃的芋头就那么香,那么甜呢!”芋老人向前说:“都是同样的芋头啊!从前芋头之所以那么香甜,并不是烹调有什么两样,而是时势地位改变人的口味啊!从前(那时候),相公您从郡城出来,走了几十里路,又被雨淋得湿透了,(又饿又冷),吃东西是不会挑剔的。现在您的厨房多的是精美的食物,又有朝廷当赐的膳食,经常摆设酒席,陈列食物,那里还吃得出芋头的甘甜呢?(不过),我还是很高兴相公您的改变仅仅止于芋头而已呢!我的年纪老了,听到的事情实在太多太多了。我村子南边有对贫苦的夫
38、妻,妻子每天织布纺纱,取水舂米,勤苦地帮助丈夫读书;丈夫幸运地考中科举,得到功名后,就宠爱其它的姬妾,抛弃家里的妻子,以致妻子忧伤过度,郁郁而终。这种情形,就是把他的妻子看成像芋头一样啊!城东边有甲,乙两名同学,共享一方砚台,一盏灯火,住的地方只有一扇窗户,一张床铺,连早晨起来穿的衣服,鞋子都不分彼此。后来乙先考中及第,进入官场当了官,听说甲落魄潦倒,还讥笑他,不管他。两人的交情因此断绝了。这种情形,就是把他的朋友看成像芋头一样了。我更听说过某某谁家的孩子在读书的时候,立志说未来自己如果得志显达的话,就要廉洁干练如某某古人,就要忠孝如某某古人。可是真的做了官后,却因为贪污不检点,操守不佳而被罢
39、官。这种情形,就是把他所学的道理看成像芋头一样了。这些还说的过去。我老人家邻居有家私塾,听里头的老师向学生讲述前代(明朝末年)的事情,有将相,卿相,卿尹,刺史,太守,县令,他们有人腰佩紫绶金印,有人上下轿由仆从折帘撩幔。然而一旦国内发生事变,异族自外入侵,他们往往就下跪叩头,争先恐后地投降了,竟然把宗庙,社稷(整个国家),自己的名誉,君王的荣宠,统统等同于芋头了。这么说来,世人由于眼前(的遭遇)而忘掉了过去,哪里单单只是一双筷子之间而已呢!”老人话没说完,宰相赶紧向他道歉说:“老人家您真是个明白道理的人啊!”宰相就优厚地赏赐芋老人,派人护送他回去,于是芋老人的名声大为显扬。 评论说:“芋老人能
40、够在无意中遇到宰相,一见如故,进而和他结缘,真是奇特的事情哪!不知道宰相如何能否不愧对老人家的话呢?不过,从他能够不忘怀那顿芋头看来,应该是好过那些连老人都看成像芋头一样的人吧!只是芋老人虽然读过些书,又怎么擅长说话到这样的地步了吧!难道他真是名明白道理的人吗?或许是传闻失实?唉!天下道理,有些是达官贵人与读书人所说不出来的,然而乡下老人,粗鄙百姓却能够说得出来,往往就是这个样子。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8分) 十一年,高后诛淮阴侯(韩信),(黥)布因心恐。阴令人部聚兵,候伺旁郡警急。 布所幸姬疾,请就医,医家与中大夫贲赫对门,姬数如医家,贲赫自以为侍中,乃厚馈遗,从姬饮医家。
41、姬侍王(黥布),从容语次,誉赫长者也。王怒曰:“汝安从知之?”具说状。王疑其与乱。赫恐,称病。王愈怒,欲捕赫。赫言变事,乘传诣长安。布使人追,不及。赫至,上变,言布谋反有端,可先未发诛也。上读其书,语萧相国。相国曰:“布不宜有此,恐仇怨妄诬之。请击赫,使人微验淮南王。”淮南王布见赫以罪亡,上变,固已疑其言国阴事;汉使又,颇有所验,遂族赫家,发兵反。反书闻,上乃赦贲赫,以为将军。 上召诸将问曰:“布反,为之柰何?”皆曰:“发兵击之,坑竖子耳,何能为乎!”汝阴侯滕公召故楚令尹问之。令尹曰:“是故当反。”滕公曰:“上裂地而王之,疏爵而贵之,南面而立万乘之主,其反何也?”令尹曰:“往年杀彭越,前年杀韩
42、信,此三人者,同功一体之人也。自疑祸及身,故反耳。”滕公言之上曰:“臣客故楚令尹薛公者,其人有筹划之计,可问。”上乃召见问薛公。薛公对曰:“布反不足怪也。使布出于上计,山东非汉之有也;出于中计,胜败之数未可知也;出于下计,陛下安枕而卧矣。”上曰:“何谓上计?”令尹对曰:“东取吴,西取楚,并齐取鲁,传檄燕、赵,固守其所,山东非汉之有也。”“何谓中计?”“东取吴,西取楚,并韩取魏,据敖庾之粟,塞成皋之口,胜败之数未可知也。”“何谓下计?”“东取吴,西取下蔡,归重于越,身归长沙,陛下安枕而卧,汉无事矣。”上曰:“是计将安出?”令尹对曰:“出下计。”上曰:“何谓废上中计而出下计?”令尹曰:“布故丽山之
43、徒也,自致万乘之主,此皆为身,不顾后为百姓万世虑者也,故曰出下计。”上曰:“善。”封薛公千户。乃立皇子长为淮南王。上遂发兵自将东击布。 注:敖庾:粮仓。重:辎重,此指贵重财物。(选自史记黥布列传,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候伺旁郡警急 候:侦察 B言布谋反有端 端:征兆C誉赫长者也 誉:推荐 D何谓废上中计而出下计 废:废弃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薛公擅“筹策”的一组是 ( )布使人追,不及 自疑祸及身,故反耳上读其书,语萧相国 归重于越,身归长沙,陛下安枕而卧,汉无事矣是计将安出 此皆为身,不顾后为百姓万世虑者也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
44、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黥布惊恐于淮阴侯的被杀,暗中令人部署军队,后又怀疑宠姬和侍中贲赫与朝廷勾结,便要逮捕贲赫。B朝廷派人暗中查验黥布的谋反传闻,黥布认为自己的举动已经败露,便杀了贲赫家人,公开起兵造反。C针对黥布造反,汝阴侯滕公曾问计于门客薛公,并对薛公对局势的见解大为欣赏,滕公因此向高祖举荐薛公。D面对高祖刘邦的征询,薛公分析黥布可能采取的三种策略及其结果,并胸有成竹地断定黥布会采用下策。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布不宜有此,恐仇怨妄诬之。(2)上裂地而王之,疏爵而贵之。(3)发兵击之,坑竖子耳,何能为乎!参考答案:4. 答案C 誉:称赞,夸
45、赞。 5. 答案D 是黥布的行为。是皇上的行为。6. 答案A“怀疑宠姬和侍中贲赫与朝廷勾结”错,原文说淮南王黥布怀疑姬妾与贲赫有淫乱关系。7 .(1)黥布应该不会做这样的事,恐怕是和他结有怨仇的人诬陷他。(不宜,仇怨,妄诬)(2)皇上分割土地立他为王,分赐爵位让他显贵。(裂,王,贵)(3)出兵打他,活埋了这小子,还能怎么办!(坑,竖子,何能为乎)(每句3分,共9分)参考译文: 汉十一年,高后诛杀了淮阴侯,淮南王黥布因此内心恐惧,暗中派人部署集结军队,窥探邻郡是否有危急情况。黥布宠幸的爱妾病了,请求治疗。医师的家与中大夫贲赫家是对门,爱妾多次去医师家治疗,贲赫认为自己是侍中,就送去了丰厚的礼物,
46、随黥布爱妾在医师家饮酒。爱妾侍奉淮南王,闲谈之中,称赞贲赫是个情性谨厚的人。淮南王生气地说:“你怎么知道的?”爱妾就把他们交往的情况全都告诉了他。淮南王怀疑她跟贲赫有淫乱关系。贲赫害怕,借口有病(不去见他)。淮南王更加愤怒,就要逮捕贲赫。贲赫要告发黥布叛变,就坐着驿车 前往长安。黥布派人追赶,没有追上。贲赫到了长安,上书告发,说黥布有造反的迹象,可以在叛乱之前诛杀他。皇帝看了他的报告,对萧相国说了这件事。相国说: “黥布应该不会做这样的事,恐怕是和他结有怨仇的人诬陷他。请把贲赫关押起,派人暗中侦察淮南王。”淮南王黥布见贲赫畏罪潜逃,上书告发自己要叛变,本就怀疑他会说出自己暗中部署的情况;汉朝的
47、使者又了,很有侦察他情况的样子,就杀了贲赫全家,起兵反叛。造反的消息传到长安,皇帝就释放了贲赫,任命他为将军。 有同样的功劳,是结为一体的人。黥布自然会怀疑祸患会牵连到自身,因而造反了。”滕公把这些话报告皇帝,说: “我的门客原楚国的令尹薛公,这个人很有韬略,(黥布的事)可以问问他。”皇帝就召见了薛公问他。薛公回答说:“黥布造反是不足为怪的。如果黥布采用上策,山东地区就不是汉朝所有了;采用中策,谁胜谁败就难以预料了;采用下策,陛下就可高枕无忧了。”皇帝 问:“什么是上策?”薛公回答说: “向东攻取吴国,向西攻取楚国,吞并齐国,夺取鲁国,传一纸檄文,叫燕国和赵国坚守他们的本土,山东地区就不再归汉朝所有了。” “什么是中策?” “向东攻取吴国,向西攻取楚国,吞并韩国,夺取魏国,占有粮仓的粮食,封锁成皋的要道,谁胜谁败就难以预料了。” “什么是下策?” “向东攻取吴国,向西攻取下蔡,把贵重财物搬到越国,自己跑到长沙,陛下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