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河北省承德市上谷乡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3286783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5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承德市上谷乡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河北省承德市上谷乡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河北省承德市上谷乡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河北省承德市上谷乡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河北省承德市上谷乡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河北省承德市上谷乡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乡贤,旧时又称乡绅,是指在本乡本土知书达理、才能出众、办事公道、德高望重之人。在传统中国,乡村的基层建设、社会秩序和民风教化等,主要由每个村落和地方的乡贤担纲。这些乡贤或以学问文章、或以清明善政、或以道德品行等赢得乡邑百姓的高度认同和效仿,从而形成植根乡野、兴盛基层的乡贤文化。乡贤文化大体属于地域文化,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特色,共同演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绚丽多彩。乡贤文化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和积累,在乡村治理、文明教化、谋利桑梓等方面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传统,对中国社会

2、的基层稳定、中华文明的赓续传扬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乡贤文化的核心和基础是乡贤,乡贤的流失,必然导致乡贤文化的式微。 传统乡贤文化的兴盛,在于乡绅在传统基层社会具有广阔的用武之地。在古代社会,中国历代统治者对基层社会控制相对较松,不少朝代是县以下不设治,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皇权不下县”。县以下的广大区域没有国家权力组织,主要依靠乡绅发挥作用来有效填补国家权力的空白。地方乡绅在国家行政体制之外代替或配合官府处理大量社会公共管理事务。这些事务涉及诸多内容,如基础设施建设、救灾、教育、维护社会秩序等。清代实行较为严密的保甲制度,官府在基层推行保甲法时,常常不得不借助乡绅及宗族组织完成,多半“责成本乡

3、绅士,依照条法,实力举行”。由此可见乡绅对基层社会控制力之强和乡绅的作用之大。因此,在传统中国社会,乡绅在国家政权与基层民众之间扮演着协调两者矛盾、促进双方良性互动、维护社会平稳发展的关键角色。传统乡贤文化蔚为壮观,还有另一关键原因,这就是古代官场的“告老还乡”制度,保证了乡贤人才的绵绵瓜瓞,代不乏人。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有官吏退休的“退而致仕”、“还禄位于君”的记载。唐宋以降,官吏退休还乡渐成规矩,至明清时期,已成雷打不动的制度。官吏退职返乡,积极意义十分明显。其一,进则为官、退则为绅的返乡模式实现了人才资源从乡村流出到返回乡村的良性循环,使社会人才分布结构趋于合理,有利于整个社会可持续发

4、展。其二,官吏回乡后为建设故里出力,治理乡村、造福桑梓,崇文兴学、教化一方,保障了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兴旺发达,也使乡贤文化在乡村代代相传。其三,退职官员返乡,将毕生所学和积累的经验用于建设家乡,在维系乡村和谐稳定的同时,也促进了城市与乡村的平衡发展。 如今,各级领导干部退职后在城市养老的多,通过各种关系设法牟利者也不少,告老还乡建设乡村者少。如今的乡村再也无法像过去那样,实现人才从流出到流入的良性循环。当“告老还乡”被摈弃以后,乡贤的重要来源枯鱼涸辙,乡贤文化的凋敝也就在所难免了。反观当今,国家在县级政府以下设有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三级权力组织,对基层社会的掌控基本做

5、到全覆盖。由于国家从组织机构上编织了较为完善的乡村管理系统,今天的乡贤很难像过去的乡绅一样,在乡村治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无疑是乡贤文化衰落的又一不可忽视的因素。 (选自钱念孙乡贤文化为什么与我们渐行渐远,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贤是指在地方上知书达理、才能出众、办事公道、德高望重之人,这些人和乡贤文化能否兴盛密切相关,他们是乡贤文化的核心和基础。B带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乡贤文化是博大精深和绚丽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C在古代中国,历代统治者对基层社会的控制相对较松,基础设施建设、救灾、教育、维护社会秩序等大量社

6、会公共管理事务都由地方乡绅完成。D“告老还乡”制度在我国源远流长,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制度保证了乡贤的来源,使古代乡贤文化能够在乡村代代相传。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乡贤凭借不同的特质,如学问文章、清明善政、道德品行等赢得百姓的高度认同,并对百姓产生影响,从而形成了乡贤文化。B如今乡贤文化走向衰落,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家在组织机构方面组织了较为完善的乡村管理系统,乡贤的作用已大不如以前。C清代官府在基层推行保甲法时,经常不得不借助乡绅的力量。乡绅对基层社会控制力之强和乡绅的作用之大由此可见一斑。D在古代,“告老还乡”制度实现了人才资源从乡村流出到返回乡村的良性循环;而如今,

7、广大乡村输出的人才很少会再回到乡村。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没有乡贤,乡贤文化就无法形成。乡贤的流失,必然导致乡贤文化的衰落,要传承和弘扬乡贤文化,就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乡贤。B“皇权不下县”使乡绅在基层社会有了施展才华的广大舞台,县以下广大区域的国家权力的空白主要通过基层乡村发挥作用来有效填补。C在古代,国家政权和基层民众之间的矛盾主要通过乡绅来调解;如今,乡贤文化衰落,使得这方面的工作主要依靠国家权力组织来完成。D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告老还乡”传统对如今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城市和乡村的平衡发展仍能具有积极意义。参考答案:1C 2B 3C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8、成6-8题。有些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让人产生了它们好像很聪明的感觉,它们似乎能思考,能对自己的生长发育做出合理计划。难道植物真的有思想?植物是自主思考,还是受机械指令控制,这是科学家一直争论的问题。也有科学家认为,植物的复杂行为只不过是机械式的指令,更多的是来自遗传。科学家发现,芥草是一种只能存活六周的普通植物,如果其根尖上的平衡石,一种用来与其它植物进行沟通的淀粉状“大脑”被切断后,它就无法存活。而且这种颜色淡淡的寄生小植物似乎能感知周围朋友、敌人或食物的存在,并且迅速做出相应决定。一种生活在美国西北部沙漠地区的植物盾叶鬼臼能根据对天气特征的估计,计划未来两年的生长状况。由于这些很有价值的发现,

9、即使那些对“植物智力”持怀疑态度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下至最简单的木兰、蕨类,整个植物群都对大森林里的情况“了如指掌”。一些科学家认为,植物能够审慎地考虑生存环境,预测未来,征服领地和敌人;有时让人觉得它们有未卜先知的神力。从园丁到哲学家,很多人都从植物那里得到极具价值的启示。 植物“大脑”的主题在植物学已经成为争论焦点,有关植物如何“研究它们所处的环境并做出反应的一些非同寻常的新发现,为这个争论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植物智能学者特莱瓦斯说:“人们对待智力的态度发生了实质性转变,人们对智力的概念正从狭隘观点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有人对此表示怀疑,植物当然不会谈恋爱、烤面包或吟诵优美的诗句,那么仅仅通过

10、对环境做出的简单反应,就能断定植物具有活跃的、有意识的推理能力吗? 但达尔文就曾写过有关根尖“大脑”的文章,诺贝尔奖得主麦克托克也称植物细胞具有思想性。植物不仅能彼此间交流,通过编制气体蒸发密码与昆虫交流,还能通过“细胞计算方法”完成欧几里得几何学的计算,植物似乎还能像易怒的老板一样,把芝麻大的一点小事牢记在心。 科学家致力于探讨如何证明植物也有智力,而不只是养在花盆里的简单生物。对生物学家而言。知道植物可以对其它物种提出挑战并施加影响这个事实,本身就足以证明植物具有基本智力。如果智力指的是掌握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那么,植物绝对具有智力。对于“植物智力”,其中一个重要发现是,从同一个母体植物上切

11、下来的两个切片或从同一个母体植物上克隆的两株小植物,即使在相同条件下培育,它们也会表现各异。6、下列对“植物智力”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植物很聪明,能思考问题并能对自己的生长发育做出合理的计划。B. 植物能感知周围情况的差异或食物的存在,并迅速做出相应决定。C. 植物能审慎地思考和预测,有时让人觉得有未卜先知的神奇力量。D. 整个植物群,包括最简单的植物,都对大森林里的情况了如指掌。7、对“人们对智力的概念正从狭隘观点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人们对待智力的认识,发生了实质性转变,突破了狭隘观点。B. 人们认识到不只人类才拥有智力,其它生命体同样拥有智力。C.

12、 人们认识到植物可能也有智力,从而使智力的概念得到解放。D. 人们对植物智力的研究和认知,是解放智力束缚取得的成果。8、 下列推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芥草能存活,全靠根尖上的平衡石,一旦平衡石被切断,它就无法存活。B. 盾叶鬼臼能估计天气,计划未来的生长状况,是在沙漠存活的重要原因。C. 达尔文和麦克托克都认为植物具有思想性,可见“植物智力”可能存在。D. 如果对“智力”概念做出某种合理的限定,那么可以肯定植物具有智力。参考答案:6、C(符合第三段对应文句“植物能够审慎地考虑生存环境,预测未来,征服领地和敌人,有时让人觉得它们有未卜先知的神力”的意思。A. 不符合文意,第一段相应文句说

13、的是“好像很聪明的感觉”“似乎能思考”。B. 不符合文意,第二段对应文句只是就“芥草”而言,而且说的是“似乎能感知”。D. 不符合文意,第二段对应文句的“了如指掌”带引号,是比喻的说法。)7、B(这里谈的“人们对智力的概念”,是就植物是否有“大脑”而言的,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智力”概念本身,而是“智力”具有者的范围。A、C都理解为“智力”概念本身,D. 理解为“对植物智力的研究和认知”,也不正确)8、D(文中说“如果智力指的是掌握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那么,植物绝对具有智力”,可推断出“如果对“智力”概念做出某种合理的限定,那么可以肯定植物具有智力”。A. 不符合文意,文章说“如果其根尖上的平衡石

14、,被切断后,它就无法存活”并不意味着“芥草能存活,全靠根尖上的平衡石”。B不符合文意,文章说“沙漠地区的植物盾叶鬼臼能根据对天气特征的估计,计划未来两年的生长状况。并不意味着“盾叶鬼臼能估计天气,计划未来的生长状况,是在沙漠存活的重要原因” C. 不符合文意,文中说达尔文写过有关根尖“大脑”的文章,麦克托克也只是说植物“细胞”具有思想性,说“达尔文和麦克托克都认为植物具有思想性”没根据)略3.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愉快时面呈笑容,哀痛时放出悲声,这种内心情感也能在中国书法里表现出,别的民族写字还没有能达到这种境地的。唐代韩愈说张旭善草书,“有动于心,

15、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张旭的书法不但抒写自己的情感,也表现出自然界各种变动的形象,但这些形象是通过他的情感所体会的,因而能形成情景交融的意境。 汉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可以用字的结构表达物象的结构和生气勃勃的动作,使写的字成为一种表现生命的艺术。元代赵子昂写“子”字时,先习画鸟飞之形,从中吸取对生命形象的构思,使“子”字有着鸟飞形象的暗示,成为一个表现生命的单位。书法家要想使字表现生命,就要用他所具有的方法和工具在字里表现出生命体的骨、筋、肉、血的感觉。许慎说:“书者,如也。”书的任务是如,写出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于物象的把握和理解。但这里并不是

16、完全像绘画那样直接模示客观形体,而是通过较抽象的点、线、笔画表现的。 中国人写的字,能够成为艺术品,使用毛笔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毛笔铺毫抽锋,极富弹性,所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这是欧洲人用管笔、钢笔、铅笔及油画笔所不能比的。正是这个特殊的工具使中国人的书法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独特的艺术。中国书法用笔有中锋、侧锋,方笔、圆笔,轻重、疾徐等各种区别,皆是运用单纯的点画而成其变化,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世界诸形相;就像音乐运用少数的乐音,依据和声、节奏与旋律的规律,构成千万乐曲一样。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里说张芝学习草书之法,“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石涛画语录也说,“人能以一画具体而微,意明笔透

17、”,“一画之法立而万物著矣”。但这里所说的一笔、一画,并不真是一条不断的线纹,而是如郭若虚所言,“自始及终,连绵相属,气脉不断”。中国书画家正是运用这一笔的点画,构成万千的艺术形象,创造中国特有的书画艺术。 中国书法从一笔入手,但一笔不能摄万象,须要变动而成八法,才能尽笔画的“势”,以反映物象里的“势”。这“永字八法”由“永”字的笔画而,为侧(点)、勒(横)、努(直竖)、超(钩)、策(提)、掠(长撇)、啄(短撇)、磔(捺)。这些笔画,悬腕中锋,运全身之力以赴之,笔迹落纸,反映着生命的运动,显示着力量。点,不称点而称为侧,是说它的“势”,左顾右瞰,欹侧不平。卫夫人说“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18、,一点之力真是石破天惊。横画称为“勒”,是说它的势,牵缰勒马,跃然纸上。书法的“美”就是势、是力、是虎虎有生气的节奏,它倾向于壮美。 字由点画连贯穿插而成,点画的空白处也是字的组成部分,和笔画具同等的艺术价值。所以大书法家邓石如曾说书法要“计白当黑”,无笔墨处也是妙境!虚实相生,才完成一个艺术品。中国书法艺术里这种空间美,在篆、隶、真、草、飞白里有不同的表现,尚待我们钻研。 (摘编自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1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本文作者所理解的“一笔”“一画”的一项是A王献之的行草被称为“一笔书”,其代表作中秋帖字字相连,笔势连续不断,宛如滔滔江河,一泻千里,纵然偶有不连,但气势不断。B东汉

19、书法家张芝将杜度、崔瑗等的草书笔法加以变化,创造“今草”。其草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贯通,隔行不断,被称为“一笔飞白”。C南朝画家陆探微的“一笔画”将草书行笔运势的特点引入绘画,使绘画的线条彼此呼应,灵活运转,气脉相连,给人以浑然一体的艺术享受。D北宋画家戚文秀的清济灌河图中有一笔长线从画的边际起,通贯于波浪之间,随波曲折翻腾,绵延五丈余,却并没有扰乱整个画面中的其他线条。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张旭有动于心时就写草书,看到天地间各种可喜可愕的变化时也会寓之于书,这证明中国书法确实可以用表现书写者的喜怒哀乐等情感。B中国人写的字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独特的艺术,使用毛笔是一个重要原因

20、。毛笔的特点使其可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这是管笔、钢笔、铅笔和油画笔所不能比的。C于“永”字笔画的“永字八法”,如高峰坠石、牵缰勒马,反映着物象里的“势”和生命的运动,显示着力量,使中国书法具有了壮美的倾向。D汉字点画间的空白处也是妙境,与笔画具有同等的艺术价值,二者虚实相生,使汉字成为一个艺术品,并在各种不同的字体里表现出不同的空间美。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字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能从观察、感受各种生命形态中获得启发,这是中国书法有可能形成情景交融的境界,成为艺术品的一个重要原因。B“书者,如也。”书的任务就是如,因此书法家要像赵子昂写“子”字时习画鸟飞之形那样,通过

21、模写客体的形象准确表现文字所象之形。C中国书法与绘画、音乐等有相通之处,它们都是运用较少的基本元素,如笔画、线、条、乐音等,加以千变万化,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世界诸形相。D中国书法的用笔变化多样,讲究以笔画之“势”传达出物象之“势”,而悬腕中锋,有助于将全身之力集中于笔端,使柔软的毛笔能写出具有力度感的字。参考答案:1.D2.C3.B略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山涛,字巨源,河内怀人也。涛早孤,居贫,少有器量,介然不群。与嵇康、吕安善,后遇阮籍,便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康后坐事,临诛,谓子绍曰:“巨源在,汝不孤矣。”涛年四十,始为郡主簿。久之,

22、拜赵国相,迁尚书吏部郎。与钟会、裴秀并申款呢。以二人居势争权,涛平心处中,各得其所,而俱无恨焉。时帝以涛乡闾宿望,命太子拜之及羊祜执政,时人欲危裴秀,涛正色保持之。由是失权臣意,出为冀州刺史,加宁远将军。冀州俗薄,无相推毂注。涛甄拔隐屈,搜访贤才,旌命三十余人,皆显名当时。人怀慕尚,风俗颇革。入为侍中,迁尚书。以母老辞职,帝未之许。涛心求退,表疏数十上。除议郎,帝以涛清俭无以供养,特给日契,加赐床帐茵褥。礼秩崇重,时莫为比。后除太常卿,以疾不变,会遭母丧,归乡里。涛年逾耳顺,居丧过礼,负土成坟,手植松柏。以涛为吏部尚书。前后选举,周遍内外,而并得其才。咸宁初,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

23、拟数人,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故帝之所用,或非举首,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涛所奏甄拔人物,各为题目,时称山公启事。太康初,迁右仆射,加光禄大夫,侍中、掌选如故。涛以老疾固辞,手诏曰:“君以道德为世模表,况自先帝识君远意。吾将倚君以穆风俗,何乃欲舍远朝政,独高其志耶!吾之至怀故不足以喻乎,何来言至恳切也。且当以时自力,深副至望。君不降志,朕不安席。”涛又上表固让。以太康四年薨,时年七十九,诏赐甚厚,谥曰康。左长史范晷等上言:“涛旧第屋十间,子孙不相容。”帝为之立室。初,涛布衣家贫,谓妻韩氏曰:“忍饥寒,我后当作三公,但不知卿堪公夫人不耳!”及居荣贵,贞慎俭约,虽爵同千乘,而无嫔

24、媵。禄赐俸秩,散之亲故。初,陈郡袁毅尝为鬲令,贪浊而赂遗公卿,以求虚誉,亦遗涛丝百斤,涛不欲异于时,受而藏于阁上。后毅事露,槛车送廷尉,凡所以赂,皆见推检。涛乃取丝付吏,积年尘埃,印封如初。(节选自晋书卷四十三,列传第十三) 【注释】推毂:推荐,推举。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俱无恨焉 恨:怨恨 B居丧过礼 过:超过 C独高其志耶 高:使高 D子孙不相容 容:包容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山涛“贞慎”和“俭约”的一组是 A涛平心处中,各得其所 虽爵同千乘,而无嫔媵 B积年尘埃,印封如初 涛旧第屋十间,子孙不相容 C受而藏于阁上 负土成坟,手植松柏 D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

25、意所欲为先 禄赐俸秩,散之亲故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涛深得朋友信任,嵇康因为有山涛这样的朋友而不担心自己死后儿子无人照顾。 B山涛长期执掌吏部要职,搜访贤才,遍及朝野,选拔任用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C山涛多次要求辞官,均未获晋武帝司马炎的批准,可见武帝对他的信任与倚重。 D面对袁毅的贿赂,山涛觉得拒绝不合时宜,才勉强接受,又担心事发而藏之于阁上。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帝之所用,或非举首,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 (2)忍饥寒,我后当作三公,但不知卿堪公夫人不耳!参考答案:8D(容纳)9“贞慎”意为守正谨慎,ABCD四项中,

26、仅B项首句能体现贞慎之意;至于“俭约”,ABCD四项中,也仅B项次句能体现其含意。10D(“担心事发而藏之于阁上”在原文中没有依据)11(10分)(1)因此皇帝所任用的人,有的不是(最初)优先举荐的,众人不清楚缘由,认为山涛选人随意轻重。(5分) (2)暂时忍着饥寒吧,我以后将做三公,只是不知道你能否当公夫人!(5分)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到彦之,字道豫,彭城武原人,楚大夫屈到后也。宋武帝讨孙恩,以乡里乐从,每有战功。义熙元年,补镇军行参军。后以军功封佷山县子,为太尉中兵参军。武帝受命,进爵为侯。彦之佐守荆楚,垂二十战,威信为士庶所怀。及文帝入奉大统,以徐羡之等新有篡虐,惧,欲

27、使彦之领兵前驱。彦之曰:“了彼不贰,便应朝服顺流;若使有虞,此师既不足恃,更开嫌隙之端,非所以副远迩之望也。”会雍州刺史褚叔度卒,乃遣彦之权镇襄阳。羡之等欲即以彦之为雍州,上不许,征为中领军,委以戎政。彦之自襄阳下,谢晦已至镇,虑彦之不过己,彦之至杨口,步往江陵,深布诚款,晦亦厚自结纳。彦之留马及利剑名刀以与晦,晦由此大安。元嘉三年讨晦进彦之镇军于彭城洲战不利咸欲退还夏口彦之不回会檀道济至晦乃败走江陵平因监荆州州府事改封建昌县公其秋,迁南豫州刺史、临六州诸军事,镇历阳。上于彦之恩厚,将加开府,欲先令立功。七年,遣彦之制督尹冲、朱修之等北侵,自淮入泗。泗水渗,日裁行十里。自四月至七月,始至东平须

28、昌县。魏滑台、虎牢、洛阳守兵并走。彦之留朱修之守滑台,尹冲守虎牢,杜骥守金墉。十月,魏军向金墉城,次至虎牢,杜骥奔走,尹冲众溃而死。魏军仍进滑台。时河冰将合,粮食又罄,彦之先有目疾,至是大动,将士疾疫,乃回军,焚舟步至彭城。初遣彦之,资实甚盛。及还,几百荡尽,府藏为空。文帝遣檀道济北救滑台,收彦之下狱,免官。九年,复封邑,固辞。明年卒,谥曰忠公。 (节选自南史到彦之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元嘉三年讨晦进彦之镇军于彭城洲战不利咸欲退还夏口彦之不回会檀道济至晦乃败走江陵平因监荆州州府事改封建昌县公B. 元嘉三年讨晦进彦之镇军于彭城洲战不利咸欲退还夏口彦之不

29、回会檀道济至晦乃败走江陵平因监荆州州府事改封建昌县公C. 元嘉三年讨晦进彦之镇军于彭城洲战不利咸欲退还夏口彦之不回会檀道济至晦乃败走江陵平因监荆州州府事改封建昌县公D. 元嘉三年讨晦进彦之镇军于彭城洲战不利咸欲退还夏口彦之不回会檀道济至晦乃败走江陵平因监荆州州府事改封建昌县公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夫,是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处于卿、士之间的重要官职,可世袭,有封地。B. 朝服,指在重大典礼时所使用的礼服,主要用于朝会,是君臣百官的议政之服。C. 开府,建立府署并自选僚属之意,汉朝三公等可以开府,后世资格有时会放宽。D. 封邑,指君主赐以领地或者食

30、邑,并将封邑内的所有权力转让给封君作为奖赏。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彦之屡立战功,逐渐成就威名。他因为与宋武帝是同乡,所以跟随着宋武帝参与讨伐孙恩;后来他凭借军功被封为佷山县子,担任了太尉中兵参军。B. 彦之沉着冷静,辅佐文帝登基。针对文帝心有畏惧之事,他剖析了形势,进行了劝导;针对谢晦心有疑虑之事,他亲自拜访并赠送礼物,进行了安抚。C. 彦之奉命北伐,取得初步成功。元嘉七年四月到七月之间,他率军从淮河流域进攻到泗水流域,一路行军迅速,陆续攻占北魏滑台、虎牢、洛阳等地。D. 彦之陷入困境,北伐最终失败。北魏军队能够趁冬寒反击成功,主要原因是刘宋军队粮食

31、耗尽、将士疾疫,彦之此时又目疾发作,难以有效指挥作战。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武帝受命,进爵为侯。彦之佐守荆楚,垂二十战,威信为士庶所怀。(2)初遣彦之,资实甚盛。及还,凡百荡尽,府藏为空。参考答案:10. D 11. D 12. C 13. (1)武帝即位,晋升彦之为侯爵。彦之辅佐镇守荆楚,作战接近二十次,威信被士人与百姓怀念。(2)当初派遣彦之北伐,军需物资非常充足。等到败归,各种物资荡然无存,朝廷府库因此空虚。10. 试题分析: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

32、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特别注意“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于战”意思是“在作战”,意思相对完整,后面断开。“不利”省略的主语是作战,前面要断开。“彦之不回”“会檀道济至”结构相对明确,前后断开。“晦”是所在句子的主语,前面断开。“江陵”是所在句子的主语,前面要断开。“改封建昌县公”前面省略的主语是彦之,前面要断开。因此选D项。11.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情况。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面广量大,涉及的点和面很多,需要考生平时做个有心人,随时看到随时

33、积累,并能举一反三进行记忆。D项,封就是分封,邑就是城市。就是说君主把自己国土中的一部分的财政收入奖励给某一个人。并非选项所说的“并将封邑内的所有权力转让给封君作为奖赏”。12. 试题分析: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C项,“一路行军迅速”理解有误,文中是“日裁行十里”,比较慢。13. 试题分析: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

34、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该题第一句中,受命,即位;垂,接近,将近;威信为士庶所怀,被动句。第二句中,资,军需物资;盛,充足;还,回来,此处指败归;凡百,所有的,指各种物资。这些词句都是翻译的关键处,要用心翻译。翻译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流畅。6. 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澍疏劾河工冒滥,及外省吏治积弊巡南漕,革陋规,请浚京口运河。二十四年,出为川东道。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道光三年,陶澍就擢巡抚。安徽库款,五次清查,未得要领。澍自为藩司时,钩核档案,分

35、别应劾、应偿、应豁,于是三十余年之纠葛,豁然一清。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劝捐数十万金赈务核实,灾民赖之无失所。又怀远新涨沙洲阻水,并开引河,导之入淮。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束水,保障农田。各县设丰备仓于乡村,令民秋收后量力分捐,不经吏役,不减粜,不出易,不假贷,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道光五年,调江苏。先是洪泽湖决,漕运梗阻,协办大学士英和陈海运策,而中外纷议挠之。澍毅然以身任,亲赴上海,筹雇商船,体恤商艰,群情踊跃。事竣,优诏褒美,赐花翎。 江苏频遭水患,由太湖水泄不畅。疏言:“太湖尾闾在吴淞江及刘河、白茆河,而以吴淞江为最要。治吴淞以通海口

36、为最要。”于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择贤任事,至八年工竣。澍自巡漕时,条奏利害,至是先浚徒阳河,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后在总督任,与巡抚林则徐合力悉加疏浚,吴中称为数十年之利,语详则徐传。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后咸丰中乃卒行之。十九年,卒。遗疏上,优诏轸惜,称其“实心任事,不避嫌怨”。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用人能尽其长,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并赖王凤生、俞德源、姚莹、黄冕诸人之力。左宗棠、胡林翼皆识之未遇,结为婚姻,后俱为名臣。(选自清史稿陶澍传有删节)【注】漕:水道运粮。社仓法:用义积谷备荒的方法。风痹:手足麻木不仁之症。轸:痛。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

37、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陶澍就擢巡抚 擢:提升B、分别应劾、应偿、应豁 豁:免除C、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 举:推举D、后咸丰中乃卒行之 卒:最终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出为川东道 结为婚姻B、于是三十余年之纠葛,豁然一清并开引河,导之入淮C、灾民赖之无失所 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束水D、澍毅然以身任于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陶澍调查了安徽的账务账目,解决了财务上的难题;他还鼓励老百姓修筑堤坝以防止水灾。B、陶澍在担任安徽巡抚的时候,在各县乡村设置了丰

38、备仓,命令老百姓在秋收后量力捐献,丰备仓中的粮食不得拿出去交易或借贷。C、道光五年,在漕运受阻的时候,陶澍首先倡导了以海运代替漕运。D、陶澍除了有很强的办事能力外,还善于发现人才,善于利用人才。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4分)译文:_ (2)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3分)译文:_ (3)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3分)译文:_ 参考答案:4. 【答案】C本题考察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做题时需要根据上下文,并结合语境来确定实词义项,力求做到“信达雅”。举,兴起,发动。5. 【

39、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项第一个“为”均是动词,成为;B项第一个“之”是助词,的,第二个“之”是代词,沙洲阻水;C项第一个“所”是名词,处所,第二个“所”是所字结构,不译;D项第一个“以”是连词,表修饰,第二个“以”是介词,把。6. 【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由原文“先是洪泽湖决,漕运梗阻,协办大学士英和陈海运策,而中外纷议挠之”可知,首先倡导了以海运代漕运的是协办大学士英和而非陶澍。7. (1)收成不好(就把粮食储存起来)以备赈灾,等到丰年再捐出粮食,此法大略像“社仓法”,但是去除了“社仓法”的弊端。(2)

40、(陶澍)创作编辑了安徽通志一书,表彰忠臣孝子节妇烈女,来勉励人们崇尚好的风气和沿袭好的习俗。(3)(陶澍)晚年的时候打算在淮南推行淮北的政策,后来生了中风麻痹的病症,没有能实施这政策。【解析】本题考察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翻译时要结合上下句读懂大意,抓住古汉语特殊句式及重点实词和虚词等。(1)“歉”,粮食歉收;“乐岁”,丰年;“去”,除去;(2)“旌表”,表彰;“以”,目的连词,用来;翻译时需要补充被省略主语;(3)“已”,后来,“风”,中风,“竟”,完成。此句中“于淮南”句为倒装句,翻译时需要调整到正常语序。【参考译文】陶澍,字云汀,是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进士,被选任庶吉士(官名),传

41、授编纂修书的知识,后升任御史、给事中。陶澍弹劾治河的工人不合格而被滥予任用,以及外省吏治的诸多积久相沿的弊病。视察南漕时,革除不好的惯例,招工疏浚京口运河。二十四年,出任川东的道台(官名)。总督蒋攸铦推荐陶澍的治理能力为四川第一。道光三年,陶澍被提拔为巡抚。安徽公库款项,经过五次清查,都没有头绪。陶澍从任藩司开始,就核实档案,分别给他们弹劾的弹劾,赔偿的赔偿,豁免的豁免,于是三十多年的纠缠不清的事情,一下子就被厘清了。江边发生水灾,陶澍买了十万石的粮食赈灾,仔细核对赈灾的细目,受灾民众因此而受益。又怀远初次出现涨水,水流被沙洲堵塞,陶澍一并将它们凿开,并引导水流入淮河。淮河流经的地方,陶澍告诫

42、民众修筑堤坝贮存河水,用来保障农业用水。每个县都在乡村设立储备粮仓,命令民众秋收后量力捐出公粮,捐粮不经过官吏之手,粮食不能出售,不能与别的商品交换,也不能借贷给别人,收成不好(就把粮食储存起来)以备赈灾,等到丰年再捐出粮食,此法大略像“社仓法”,但是去除了“社仓法”的弊端。陶澍创作编辑了安徽通志一书,表彰忠臣孝子节妇烈女,以此来勉励人们崇尚好的风气和沿袭好的习俗。道光五年,陶澍被调任到江苏任职。一开始洪泽湖决堤,漕运不通,协办大学士英和上书提出海运策略,但是朝廷内外纷纷议论并阻挠他。陶澍毅然承受了这个重任,亲自去上海筹措雇佣商船,他能体恤商家的艰难,所以得到了商人的热烈支持。海运开通之后,被

43、皇帝重赏赐予花翎。由于太湖水流不畅通,江苏多次遭遇水灾。陶澍上书说:“太湖下游在吴淞江和刘河、白茆河,其中吴淞江是最重要的。治理吴淞江又是以通海口为最重要。”于是把海运节省下来的二十余万的银两用于治理吴淞江,选择贤能之人来负责事务,到了道光八年竣工。陶澍当初巡视南漕时,就条分缕析陈述利害上奏皇帝,到这里就先疏通徒阳河,要依次发起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这些工程。后来在总督任上,和巡抚林则徐戮力同心疏浚诸河,吴中人称他们做了利在数十年的好事,此语在则徐传中有详细记载。陶澍晚年的时候打算在淮南推行淮北的政策,后来生病且中风麻痹,没有能实施这政策,后来咸丰年间才最终施行。道光十九年,逝世。临终奏表,皇

44、帝下诏褒奖,称他“实心任事,不避嫌怨”。陶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用人能让他充分展示他的才能,在江南治理河水,漕运,管理盐铁贩卖上面成就斐然,也依赖王凤生、俞德源、姚莹、黄冕这些人的帮助。和左宗棠、胡林翼在未做官时就认识了,他们结为儿女亲家,他们后来全都成为一代名臣。【解析】略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的一生是一个猜不透的谜,看得见从童年到老年,但是这个过程却是 。人说心路历程,什么样的心什么样的路。心有 ,路有曲曲折折。生命就是生老病死,听起来简简单单,( ),或喜或忧又或者灾难福报。每天都有不同的境况,心思也是 ,事实上人生几十载谁都会经历生经历

45、成长经历病痛直到归去,可是这其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谁又能看得清道得明。人活着不是每天都顺心如意,也不是每天都苦痛缠身,世界每天在改变,人心也在变,本来简单的人生却随着改变变成复杂。生命就是这样,看起来就是一条经历生长经历衰败的路,但路上却又有 的事物在等着你。今天你或许一无所有,但或许明天你可以荣华富贵;今天你荣华富贵,但明天你指不定一无所有。谁也不能完全掌握世间所有事情的变化,每个人都将经历着不同的喜怒哀乐,百态人生。17. 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可这一路上却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将等着你B. 可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在这一路上等着你C. 可这一路上等着你的却有意想不到的事情D. 可这一路上却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在等着你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扑朔迷离 千姿百态 变幻无常 千奇百怪B. 扑朔迷离 变幻无常 千奇百怪 千姿百态C. 千姿百态 变幻无常 扑朔迷离 千奇百怪D. 千姿百态 扑朔迷离 千奇百怪 变幻无常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