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广东省茂名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281456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55.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茂名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广东省茂名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广东省茂名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广东省茂名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广东省茂名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广东省茂名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曼德拉一个不朽的灵魂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去世,终年95岁。他只任一届总统,却是南非终身荣誉总统;他被称为南非国父,更被选为南非最伟大的人。他的人格与精神是不朽的。纵观20世纪的风云史,无论是民族解放的斗士,还是各国的开国元勋,鲜有如曼德拉者。譬如非洲大陆上的很多领袖人物,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往往一呼百应声望崇高,但是一旦成为独立后的国家元首,则难以摆脱独裁腐败的怪圈,成为人民公敌。只能与民众共患难,无法和国民共福祉,几乎成为难破的铁律。曼德拉实现了黑非洲大

2、陆的政治超越和人格升华,困境时坚守理念,和民众站在一起和种族隔离做不懈的斗争,当选新南非的总统后,则不恋权位,成为新南非政治民主的典范。对此,曼德拉在自传中强调:“在历史上,不断有革命分子被贪婪打倒,他们最终被转移公共财产为己所用的贪念所压倒。他们背叛了曾经让他们名扬天下的高尚目标。”不仅如此,曼德拉在长期的斗争甚至近28年的牢狱生活中,也努力避免使自己走向神坛,因为一旦如此,他将成为道德的符号和象征,削弱了他砥砺政治现实的反种族隔离的勇士和斗士形象。因此,曼德拉和马丁路德金同样伟大,但又比他多了现实主义的色彩;曼德拉崇尚印度圣雄甘地,但在实践甘地的非暴力抗争时,又彰显出他顺应时势的策略智慧,

3、正如曼德拉所言:“我按照甘地的模式看待非暴力。不能把非暴力看作是一种神圣不可违背的原则,而应当把它看作一种根据形势需要而使用的战略战术。”曼德拉的清醒还在于,他个人充满悲悯忠恕情怀,他斗争的目标或者说革命的指向是南非种族政权,而非南非白人。在这点上,他和激进的黑人复仇主义者不同。这个世界,无论是在中东还是前南,抑或是非洲,还无法摆脱民族仇杀的悲剧,国家的分离和政权的更迭已经成为民族间残杀的催化剂。在南非,白人种族政权的暴政,并未激活这位老人心中的仇恨。曼德拉并没有利用其政治威望,掀起以暴制暴的动员力量,而是以隐忍坚守着自己的理想。正如他所言:“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

4、自己若不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在狱中”;“让黑人和白人成为兄弟,南非才能繁荣发展”。曼德拉,以其思想的隽永和身体力行,给人类留下了厚重的遗产。如今,斯人已逝,全球都在默祷其灵魂安息,这才是真正的不朽。17、简述本文的思路。(6分) 18、为了突出曼德拉的不朽,本文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全文具体阐述。(6分) 19、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曼德拉的清醒”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参考答案:2.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各题。探索与美冼鼎昌在许多人的心目中,科学与艺术是很不相干的,二者南辕北辙。其实艺术创作和科学创造是有共性的,有共性就可以来比较。比较科学的美和艺术的美,就是科

5、学和艺术的比较美学。科学和艺术都需要探索,探索与美也有密切关系。在科学领域里,人们越来越多地听到了大爆炸、混沌等新的词句。直到不久前,讨论宇宙的起源和大小似乎还只是哲学家的专利,但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出现了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到了六十年代,科学家直接得到支持大爆炸理论的观察证据。澄明的夜空给予人们宇宙的宁静感是一个错觉,宇宙本身就是从大混乱中诞生,也可能最终走向大混乱的结局。虽然这个理论从根本上背离从古典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关于宇宙是最完美的艺术作品的概念,要接受它有一定的难度,但这毕竟是客观实在。二十世纪物理学大师劳厄说过一番话,对于如何看待物理学中美的观念的发展和变迁是很有见地的。他说:“

6、物理学从来不具有一种对一切时代都是完美的、完满的形式;而且它也不可能具有完美的、完满的形式,因为它的内容的有限性总是和观察量的无限丰富的多样性相对立的。”如果把劳厄话中“物理学”这个词儿改成“艺术”,把“观察量”这个词儿改成“艺术对象”,这番话对于如何看待艺术中美的观念不是同样很有见地的吗?是不是一切新的探索最终都归结到美呢?不一定。在艺术上如此,在科学上也如此。在科学上一切探索都最终要经受实验的考验,而在艺术上则是时间的考验。如果它们确是被挖掘到的世界的一个新的方面,那它们是美的。美不能先验地规定,就像毕达哥拉斯和开普勒那样。在回顾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时,人类有理由为文明在这一百年里的突飞猛进

7、感到自豪,但是也应当充分地认识到一个事实,就是我们解决的问题远没有我们发现的问题多,我们驰骋过的领域远没有我们未曾涉足的领域大,这就是今后艺术和科学继续发展的根据,也是今后人们美学观要继续发展的道理。也许科学和艺术在这一点上有很大的差异,那就是,重大的艺术成就总是给人们带来慰藉,而重大的科学成就则并非必定如此。无怪乎在深入研究宇宙的起源之后,对于眼前的世界,诺贝尔奖得主温伯格这样写道:“很难理解这只不过是一个充满敌意的宇宙中的一小部分,更无法想象到现在的宇宙是从一个难以言传的陌生的早期状态演化而来,而又面临着无限冰冷的,或是炽热难耐的末日。宇宙越可理解,也就越索然无味。”不过从美的观点来看,怡

8、人的美和悲怆的美同样动人,同样有追求的价值。(选自门外谈美,有删改)18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19文章引用物理学大师劳厄的话,有何作用?(6分)20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文末画线句的内涵。(6分)参考答案:18首先,指出科学和艺术有相通之处,引出科学和艺术探索之美的话题。其次,由物理学的探索联系到艺术的探索,指出并非一切新的探索最终都归结到美。最后,指出科学和艺术在美学探究上的差异,并倡导继续探索和追求科学和艺术领域的美。19引用劳厄的话来论证应以发展和变迁的眼光看待物理学中的美的观念。为下文以科学的探索来类比艺术的探索做铺垫。引发人们对探索与美的思考,使文章论述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2

9、0“怡人的美”指人们探究艺术美和创造艺术成就时产生的精神愉悦。“悲怆的美”指科学探究和重大科学成就常给人难以理解、痛苦和索然无味的感觉。作者认为艺术成就和科学成就都有价值,都值得人们追求。19试题分析:题干中已经给出了答题的对象“漫画的特点”,带着这一问题回归文本,找些漫画的句段。第二节说“漫画的第一件紧要事是诚实,要确切的显示了事件或人物的姿态,也就是精神”,这里得出第一个特点“诚实,确切显示精神”;第四节“漫画要使人一目了然,所以那最普通的方法是夸张,但又不是胡闹”,这里提出第二点“夸张而不胡闹”,第五节“夸张这两个字也许有些语病,那么,说是廓大也可以的”;第七节说“漫画虽然是暴露,讥刺,

10、甚而至于是攻击的”。找到这些内容然后进行概括归纳即可。【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能力层次是C级。【技巧点拨】解答信息筛选类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本题在题干中已经给出了答题的对象“漫画的特点”,回归文本应特别关注概括性的句子,尤其是段首句和段尾句。本题的答案就涉及第二、四、五、七节。2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句子的含义。句子含义的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重点词语分析法,二是句子结构分析法,三是回归语境法,四是句子特色分析

11、法。本题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方法。“笔锋所向”指的是漫画家讽刺的对象,“无拳无勇的无告者”指的是地位低下的人,“衬出”指的是用下等人的可笑来反衬上等人的高尚和完全;“以分得一枝雪茄”,这里的“雪茄”比喻利益,漫画家为了获得利益,来迎合雅人;“像那样”,“那样”所指代的内容应参考文本后面的注释,从注释中可以知道这两个人都担当社会文化责任,“到底还是不可多得的”表达出对中国漫画家的希望。【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技巧点拨】解答句子含义题一定要先浏览句子,确定句子的表达方式,像本题中的句子是属于论述类,故应从句子中找出关键字词,然后到文本中筛选信息,用文本的内容来解答这些关

12、键词的意思,最后在连缀成句。如本题“怡人的美”指人们探究艺术美和创造艺术成就时产生的精神愉悦。“悲怆的美”指科学探究和重大科学成就常给人难以理解、痛苦和索然无味的感觉。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含蓄即含而不露、隐晦曲折,它是中国古典诗歌追求的一种美学境界。诗歌的含蓄包括两层内涵:一是内容上的含蓄,一些题旨,诗人不愿明言、不能明言或不敢明言;另一种是手法上的含蓄,诗人采用借代、暗示或象征等手法,造成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使读者从中获得无穷之意蕴。含蓄的手法,早在先秦诗歌中就有运用,如诗经蒹葭,那种“宛在水中央”的朦胧,“所谓伊人”的隐约,都带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在先秦至六朝的典籍中,虽未具

13、体提及“含蓄”一词,但已推许类似的手法,文心雕龙有隐秀篇,认为“情在词外曰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这为含蓄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含蓄”成为一种美学形态和诗学概念,大致起于中唐皎然的诗式,他在解释“辨析”十九字时,在诗学领域第一次提到 “含蓄”。晚唐的王睿将含蓄正式尊为一种诗歌体式。含蓄风格也成为唐代诗人的一种创作追求,刘禹锡就深为“言不尽意”而苦恼。他说:“常恨语言浅,不如人意深。”认为诗人应该在诗歌中营造“象外之象”,这样才会“言有尽而意无穷”。晚唐司空图的含蓄理论可以说是“言外之意”说的集大成者。他认为具体的“象”、“景”、“味”、“韵”是有限的,要获得无限的意蕴,就要从中超脱

14、出去,在“象外”、“景外”、“味外”、“韵外”的更大的空间作无待的逍遥之游,以有“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到了两宋,含蓄作为一个主要的批评标准被广泛运用。梅尧臣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现于言外,若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则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现于言外乎?”梅尧臣的话可说是对司空图的一种补充。之后,含蓄美已成为诗、文、绘画创作的一条基本准则,并推至艺术创作的最高追求之一。至南宋的严羽,他在沧浪诗话中把“言有尽而意无穷”这种含蓄之美推至极致,还提出了“得鱼而忘筌”“得意而忘言”“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等说法。降及明清,以含蓄评诗文更成为惯则。清代“神

15、韵”领袖人物王士祯直承了严羽“得意忘言”的含蓄说。他盛赞盛唐诗“蕴藉含蓄,意在言外”,认为“唐人五言绝句,往往入禅,有得意忘言之妙”。王 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认为诗要“神寄影中”,所以须“脱形写形”,说谢灵运诗就是“多取象外,不失环中”。明人胡翰认为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就是以有限的语言表达无限的“言外之意”,惟有“象外“言外”才会“四表无穷”。以上论述,说明不同的时代都在强调含蓄所具有的笔墨寥寥、意溢千里的美学价值。崇尚深情绵邈、含蓄蕴藉,富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神韵天然之佳作,便形成了一股文学潮流,至今不衰。(摘编自中国古典诗词的显隐)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含蓄表

16、现在诗歌内容上是指诗人把不愿明言、不能明言或不敢明言的旨意说得隐约模糊,让人捉摸不透,如李商隐的无题。B. 手法上的含蓄,是指诗人采用借代、暗示、隐喻、象征等手法,造成弦外之音,使读者从有限的描述中获得无穷的意蕴。C. 早在先秦诗歌中,含蓄手法就有运用,但“含蓄”一词真正作为一种美学形态和诗学概念,应该源于中唐时期的诗歌理论专著诗式。D. 先秦六朝典籍中,虽没有提及“含蓄”一词,但朦胧隐约手法的运用却受到推崇赞许,这也为含蓄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先秦诗歌中就有含蓄手法的运用,例如诗经?蒹葭中就有“所谓伊人”“宛在水中央”的朦胧之美,可

17、知含蓄手法当时已得到人们的推重。B. 作者引刘禹锡的“常恨语言浅,不如人意深” 是为了证明在唐代营造含蓄风格已成为诗人的一种创作追求。C. 梅尧臣的“含不尽之意,现于言外”的主张是对司空图倡导在有限的“象”、“景”之外营造更大的空间,来传达“不尽之意”等的补充。D. 严羽提出了“得鱼而忘筌”“得意而忘言”等说法,王士祯继承了严羽的含蓄说,可见严羽对后世的文学批评理论有着较大的影响。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思路,以时间为序,具体论述了“含蓄”作为一种美学追求在不同时代的发展,以及为后人的创作提供了借鉴。B. 唐代是诗歌的巅峰期,也是“含蓄”发展的

18、重要时期,它从诗学概念到被尊为一种诗歌体式,含蓄风格也成为唐代诗人的一种创作追求。C. 含蓄美不仅是诗歌创作的一条基本准则,同样适用于散文、绘画等艺术形式,可以说含蓄美是艺术创作的普遍追求。D. 王士祯认为盛唐诗“意蕴含蓄,意在言外”,王夫之说谢灵运诗“多取象外,不失环中”,说明在含蓄理论出现之前,诗人们对含蓄手法的运用已较成熟。参考答案:1. D 2. A 3. C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筛选概括能力。答题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具有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选项中D项,由原文可知道,奠定含蓄理论基础的是文心雕龙,张冠李戴。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题中A项,先

19、秦诗歌中就有含蓄手法的运用,例如诗经?蒹葭中就有“所谓伊人”“宛在水中央”的朦胧之美,可知含蓄手法当时已得到人们的推重。“含蓄手法当时已得到人们的推重”于文无据。点睛:这类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文章内容把握的能力。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

20、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本题考查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题中C项,含蓄美不仅是诗歌创作的一条基本准则,同样适用于散文、绘画等艺术形式,可以说含蓄美是艺术创作的普遍追求。“含蓄美是艺术创作的普遍追求” 过于绝对化。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文言文阅读 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锥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始皇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

21、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圮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圮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日:“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

22、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居下邳,为任侠。项伯常杀人,从良匿。 后十年,陈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余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不去见景驹。 及沛公之薛,见项梁。项梁立楚怀王。良乃说项梁曰:“君已立楚后,而韩诸公子横阳君成贤,可立为王,益树党。”项梁使良求韩成,立以为韩王。以良为韩申徒,与韩王将千余人西略韩地,得数城,秦辄复取之,往来为游兵颖川。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1

23、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东见仓海君 东:到东方 B、良因怪之 怪:认为奇怪C、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 衣:衣服D、父曰:“履我!” 履:动词,穿鞋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笑而去 因人之力而敝之 B、父以足受 敢以烦执事C、故遂从之 邻之厚,君之薄也 D、良为他人言 且君尝为晋君赐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张良曾在淮阳学习礼法,到东方见到仓海君。仓海君得到张良这个大力士后,就把一个一百二十斤重的铁锤给了张良。B、老人故意把鞋甩下桥,让张良替他捡鞋并为他穿鞋,张良怕老人

24、身怀绝技,使自己吃亏,故只好忍气吞声,给老人穿鞋。C、张良先打算跟随景驹,半路上遇上了沛公,就归附了沛公。这说明张良是一个“一心事二主”的人。D、张良与老人约会的情节很具有传奇性,为本文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积累与鉴赏1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及课文中句子。(10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5分)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5分)参考答案:C/D 11、 B 12、D13翻译张良多次拿太公兵法来劝说沛公,沛公认为他说得好,常采用他的计策。在东边把郑作为边境后,又想扩张它西边的边邑。如果不减损秦的土地要到哪儿去获取他想的土地呢?略5. 阅读下面的

25、文言文,完成各题。英烈夫人祠记去扬州西北三十里有得胜山,故韩蕲王讳世忠破金兵处也,有英烈夫人祠,土人谓之异娼庙。内供英烈夫人戎装像、旌旗、剑印,其位曰“英烈杨国夫人五军都督梁”。英烈夫人者,韩蕲王妾梁氏也。梁氏祖池州,父祖皆行伍。梁氏多力通技击,能开强弓,射二百步无不中的。以父罪连坐没入教坊,梁氏曰:“恨身不为男儿,乃至如此。”流寓京口为伎,有侠气,以角抵技闻。宣和初童贯破方腊归至京口设宴世忠以承节郎列席梁氏进酒时世忠厕于诸公英姿勃发佼佼不与众人同也梁氏异之,询左右,知是独擒方腊之韩校尉也。梁氏乃自赎以妾之。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反,囚高宗,改元明受。时世忠在秀州,以兵少不得进,乃修器械,以疑

26、叛逆。傅等恐惧。梁氏与子亮时在临安,为傅所质,防守严密。太后用平章事朱胜非计欲召四方勤王。胜非谓傅曰:“秀州方疑惧不前,为未得明诏,无封赏故。今白太后,遣梁氏慰抚世忠。”于是太后召梁氏入,封安国夫人,速其勤王。即领命,梁氏疾驱一日夜会世忠于秀州。面陈临安虚实利害,固言必勤王者三。世忠挥军急进,乱乃平。高宗复辟,梁氏以殊勋进护国夫人。梁氏数战金军于山阳,宿迁,皆胜。于是意少懈。八月丁卯,率轻骑袭金人粮道,遇伏。金以精兵铁浮图十倍围之。梁氏身被数创,腰腹为敌刃割裂,肠流三尺,忍痛纳回,以汗巾裹腹。知不免,乃顾左右曰:“今日报国”。语毕再突敌阵。敌矢如雨,猬集甲上。梁氏血透重甲,入敌阵复斩十数人,力

27、尽落马而死。金人相蹂践争其首级,裂其五体,后得其首者进两阶,得其四肢者进一阶。梁氏既死,金人曝其胴于淮市三日,函其首以报北国,金帝命悬于都门。兀术闻之,感其忠勇,敛梁氏遗体,遗世忠。拼合之际,验梁氏全尸,创伤数十,致命者七,皆在身前也。世忠大恸。朝廷闻讯大加吊唁,诏赐银帛五百匹两,追封“英烈杨国夫人”。立祠。(选自英烈夫人祠记,有则改)【注】铁浮图:铁浮屠又称为铁浮图,浮屠是佛语中铁塔的意思。根据记载,属于具装重骑兵,即人马俱披重型盔甲,对敌阵发起冲击的骑兵。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宣和初/童贯破方腊归/至京口设宴/世忠以承节郎列席/梁氏进酒/时世忠厕于诸公/英

28、姿勃发/佼佼不与众人同也/B. 宣和初/童贯破方腊归/至京口设宴世忠/以承节郎列席/梁氏进酒时/世忠厕于诸公/英姿勃发/佼佼不与众人同也/C. 宣和初/童贯破方腊/归至京口设宴/世忠以承节郎列席/梁氏进酒/时世忠厕于诸公/英姿勃发/佼佼不与众人同也/D. 宣和初/童贯破方腊/归至京口设宴/世忠以承节郎列席/梁氏进酒时/世忠厕于诸公/英姿勃发佼佼/不与众人同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校尉,古代武官官职名称,汉朝时已有此官,其职位仅次于将军。后世其地位虽有降低,但还是一直作为高级军官的称号。B. 改元,古代新君即位的第二年,改用新的年号,称为“改元”,也称

29、“建元”。有些帝王在位而多次改用新年号的,亦称“改元”。C. 勤王,指为王事尽力;也指君王有难,而臣下发兵救援君王,文中即为此意。D. 丁卯,在文中属于干支纪日;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古人拿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共配成六十组,用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京口的酒席上,韩世忠在众人中显得格外威武,不同于其他参加宴会的官员,后来韩世忠就为梁氏赎身并娶她为妾。B. 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谋反,囚禁了宋高宗,改年号为明受。当时韩世忠在秀州,认为兵力不够而没有进攻临安叛军。C. 太后为了能够安抚韩世忠,让他出兵救驾,封梁氏为安国夫人;宋高宗在

30、韩世忠平定叛乱后重新恢复了帝位,因梁氏勤王有功,封她为护国夫人。D. 梁氏在山阳、宿迁两地多次与金兵交战,全部取得胜利,思想上有些松懈轻敌,在一次率轻骑攻取金兵粮道时,遭遇埋伏遇难。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父罪连坐没入教坊,梁氏曰:“恨身不为男儿,乃至如此。” (2)秀州方疑惧不前,为未得明诏,无封赏故。今白太后,遣梁氏慰抚世忠。参考答案:10. C 11. A 12. A 13. (1)因为父亲犯罪而连带受罚被没收入教坊,梁氏说:“遗憾的是自己不是男儿,才到如此境地。”(2)秀州的韩世忠正怀疑恐惧不敢前来,因为没有得到明确的诏书,没有封赏的原因。现在禀报太后,派遣梁

31、氏安抚韩世忠。【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画线句子中“童贯破方腊”“归”是先后发生的行为,中间应断开,排除AB两项。再比较CD两项,“佼佼”的意思是“十分独特”,“不与众人同也”是对“佼佼”的进一步解释,故“佼佼不与众人同也”应断在一起,排除D项。画线句子标点为:宣和初,童贯破方腊,归至京口设宴。世忠以承节郎列席,梁氏进酒。时世忠厕于诸公,英姿勃发,佼佼不与众人同也。答案为C项。【1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

32、根据平时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A项,“后世其地位虽有降低,但还是一直作为高级军官的称号”不正确。校尉一职在汉朝时是高级武官,但到了后世如文段中所说的朝代却已是低级武官的称号。故选A项。【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A项,“后来韩世忠就为梁氏赎身并娶她为妾”不正确,由原文“

33、梁氏乃自赎以妾之”可知,应是梁氏把自己赎了出来,嫁世忠为妾。故选A项。【1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以”,因为;“连坐”,连带受罚;“没”,被没收;“恨”,遗憾;“为”,是;“乃”,才。(2)“方”,正;“前”,动词,前来;“为”,因为;“明诏”,明确的诏书;“故”,原因;“白”,禀报;“慰抚”,安抚。【点睛】第1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常用的断句方法有:根据

34、文意断句。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对话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何如、奈何、如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文言翻译:距离扬州西北三十里的地方有座得胜山,是已故韩蕲王世忠攻破金兵的地方。旁边有座英烈夫人祠,本地人叫它异娼庙。里面供奉着英烈夫人穿戎装的像、旗帜、剑印,她的牌位上写着

35、“英烈杨国夫人五军都督梁”。英烈夫人梁氏,是韩蕲王的妾。梁氏的祖籍在池州,祖父与父亲都出自军队。梁氏力气大,精通击敌技术,能挽强弓,在两百步内射击没有不中的。因为父亲犯罪而连带受罚被没收入教坊,梁氏说:“遗憾的是自己不是男儿,才到如此下场。”梁氏沦落京口成为歌舞伎,有侠气,凭借角抵这项技艺闻名。宣和初年,童贯平定方腊,回朝到京口设庆功宴。世忠凭借承节郎的身份在座,粱氏在一旁斟酒。当时,世忠坐在众公卿的旁边,英姿勃发,十分独特,与其他人不一样。梁氏十分诧异,询问左右的人,原来是独自一人擒住方腊的韩校尉。梁氏于是把自己赎了出来,嫁给世忠为妾。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谋反,囚禁宋高宗,改元明受。当时世

36、忠在秀州,因为兵力少不能进攻,于是修理兵器,来使叛贼疑惧。苗傅等人十分恐慌害怕。梁氏与儿子韩亮当时在临安,被苗傅俘虏,成为人质,防守十分严密。太后采用平章事朱胜非的计谋想要召唤各方救驾。朱胜非对苗傅说:“韩世忠正怀疑恐惧不敢前来,因为没有得到明确的诏书,没有封赏的原因。现在禀报太后,派遣梁氏安抚韩世忠。”于是太后召梁氏入宫,封为安国夫人,派她速去救驾。梁氏立刻领命,迅速驾马奔驰一日。到了晚上,梁氏在秀州与世忠会面。当面陈述了临安的实际情况和其中的利害关系。梁氏多次坚决主张救驾。世忠指挥军队快速前进,于是叛乱平定了。高宗复位,梁氏因为特殊的功勋进封为护国夫人。梁氏在山阳、宿迁与金军多次交战,都获

37、得了胜利,于是心里渐渐懈怠下来。八月丁卯日,梁氏率领轻骑兵袭击金国人的粮道,遭遇对方的伏击。金国派出十倍人数的精兵“铁浮图”将梁氏包围。梁氏身受多处创伤,腰腹被敌人的兵器割裂,肠子流出了三尺长,她忍着疼痛把肠子装了回去,然后用腰带裹住腹部。梁氏知道自己此次不免一死,就对身边的人说:“今天我将以死报国。”说完再次冲向敌阵。敌人的箭像雨一样密集,射在梁氏的铠甲上就像刺猬一样。梁氏的血浸透了几重铠甲,她冲入敌阵又杀死十几个敌人,最终气力衰竭,落马而死。金人竞相践踏、夺取她的首级,分裂她的五肢,后来,得到她首级的人晋升两级,得到她四肢的人晋升一级。梁氏死了之后,金人把她的身体放在淮市暴尸三天,把她的首

38、级用盒子装着送到金国。金帝命令把她的首级悬挂在城门上。兀术听到这件事,感念梁氏的忠武勇敢,聚集梁氏的遗体,送给世忠。拼凑尸体的时候,检验梁氏的全尸,有数十处创伤,致命的有七处,都在身前的部位,世忠大哭。朝廷听闻这个消息大加吊唁,下诏赐银五百两、帛五百匹,追封梁氏为“英烈杨国夫人”,设立祠堂。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舒化,字汝德,临川人。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衡州推官。隆庆初,三迁刑科给事中。帝任宦官,旨多从中下。化言:“法者天下之公,大小罪犯宜悉付法司。不当,则臣等论劾。若竟自敕行,则喜怒未必当,而法司与臣等俱虚设。”诏是其言。冬至郊天,闻帝咳声,推论阴阳姤复之渐,请法天养微阳,词

39、甚切直。有诏言灾眚洊至,由部院政事不修,令厂卫密察。化偕同列言:“厂卫徼巡辇下,惟诘奸宄、禁盗贼耳。驾驭百官乃天子权而纠察非法则责在台谏岂厂卫所得干陛下不信大臣反信若属耶?”御史刘思贤等亦极陈其害。帝并不从。时高拱当国,路楷、杨顺以构杀沈炼论死。拱欲为楷地,谓顺首祸,顺死,楷可勿坐。化取狱牍示拱曰:“狱故无炼名。有之,自楷始。楷诚罪首。”拱又议宥方士王金等罪,化言:“此遗诏意,即欲勿罪,宜何辞?”忤拱,出为陕西参政。万历初,累擢太仆少卿。由南京大理卿召拜刑部左侍郎。云南缅贼平,帝御午门楼受俘。化读奏词,音吐洪亮,进止有仪,帝目属之。会刑部缺尚书,手诏用化。化言:“陛下仁心出天性。请饬大小臣僚各

40、遵律例,毋淫刑。大明律一书,高皇帝揭之两庑,手加更定。今未经详断者或命从重拟议,已经定议者又诏加等处斩,是谓律不足用也。去冬雨雪不时,灾异频见,咎当在此。”帝优诏答之。十四年,应诏陈言。请信诏令,清狱讼,速讯谳,严检验,禁冤滥,而以格天安民归本圣心。帝嘉纳焉。帝虑群下欺罔,间有讦发,辄遣官逮捕,牵引证佐,文案累积。化言:“主术贵执要,不当侵有司;徒使人归过于上,而下得缘以饰非。”遂三疏乞归。帝不许。寻称病笃,乃听归。卒,赠太子少保,谥庄僖。(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零八)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驾驭百官/乃天子/权而纠察非法/则责在台谏/岂厂卫所得/干陛下不信大

41、臣/反信若属耶B. 驾驭百官/乃天子权/而纠察非法则/责在台谏/岂厂卫所得干/陛下不信大臣/反信若属耶C. 驾驭百官/乃天子权/而纠察非法则/责在台谏/岂厂卫所得/干陛下不信大臣/反信若属耶D. 驾驭百官/乃天子权/而纠察非法/则责在台谏/岂厂卫所得干/陛下不信大臣/反信若属耶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冬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气,在古代,有在冬至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的习俗,谓之“冬至郊天”。B. 辇,秦以后特指天子所乘车辆;辇下,常常成为天子所居的宫廷、京师等的代称。C. 赠,指在官员生前或死后赐以官爵或荣誉称号,以表彰其对朝廷的贡献。D. 刑部是古代“

42、六部”之一,明清两代,刑部是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舒化坚持原则,敢于据理力争。皇帝信任宦官与厂卫,处理罪犯、纠察百官等重要事务要跳过相关部门交付其直接办理,舒化等表示反对,皇帝并没有听从他们的意见。B. 舒化刚正不阿。执掌大权的高拱想为路楷开脱罪责,而后又想加罪于王金,舒化都进言反驳并出示相关证据,由此得罪高拱,被外放任陕西参政。C. 舒化崇尚法治。他任刑部尚书,向皇帝进言,建议皇帝命令大臣各自遵从法律,不滥用刑法,得到了皇帝的首肯。D. 舒化正直敢言,得到皇帝信任。他应皇帝要求陈列多项刑律措施,以感动上天,安定百姓

43、为宗旨,皇帝都高兴地采纳了,他多次请求退休,皇帝都极力挽留。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法者天下之公,大小罪犯宜悉付法司。不当,则臣等论劾。(2)去冬雨雪不时,灾异频见,咎当在此。帝优诏答之。参考答案:10. D 11. C 12. B 13. (1)法律是天下的公理,大小罪犯应该全部交付给法律部门。不恰当的地方,则由我们论告弹劾。(2)去年冬天不按时节下雨下雪,灾异频繁出现,过错就在此处。皇帝下褒扬的诏书答复他。试题分析:10.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做此题时一是要注意文句的连贯性,不割裂文句,保持句子的整体性。二要注意每句表达时的主语。正确的断句“驾驭百官/乃天子权/而纠察

44、非法/则责在台谏/岂厂卫所得干/陛下不信大臣/反信若属耶”, 抓住虚词“乃、而、则”和反问句“岂”即可断句。注意句中“法则”不是一个词,排除BC;“陛下”不是“干”的宾语,而是后两句的主语,排除A。【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技巧点拨】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本题就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抓住虚词“乃、而、则”和反问句“岂”即可断句。断句有一个

45、重要的方法,抓虚词看位置:“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

46、。(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11. 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C项中“生前或死后”解说不准确,赠,是指死后赐以官爵或荣誉称号。【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师点睛】赠,追赠,赐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子熙卒,遗戒不求赠谥。魏书韩子熙传”步夫人卒,追赠皇后。“三国志吴主传”赠太子太保。“明史如:赠谥(帝王和大臣死后,依其生前功绩赐赠称号);赠公(帝王时代称官员已死的父亲为赠公);追赠(在人死后授予某种称号);赠官(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赠典(古代朝廷推恩重臣,把官爵授给官员已死父母及祖先的典礼)12.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B“想加罪于王金”有误,原文是“拱又议宥方士王金”意为“高拱又提议宽恕方士王金等人的罪过”。【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