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西省萍乡市第七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二(13分)激发“到此一游”的文明耻感埃及卢克索神庙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浮雕上,刻划着汉字“丁到此一游”。近日,有人在微博上贴出这样一幅刺目的照片,发布者“无地自容”的心情,也成为很多网友的一致感受。“没到过卢克索,就不算到过埃及。”神庙与汉字,两大文明竟以如此方式相遇,实在让人尴尬。不管是真心喜爱、跟风模仿还是年幼无知、出于炫耀,这种行为不仅污损了人类文明的瑰宝,也为中国游客添了一笔不良记录。相对大多数中国游客的有序有礼,少数人的不良表现更容易被放在公共外交的聚光灯下。不讲卫生、不遵守公共
2、秩序、踩踏黄线、在飞机上争夺行李架空位因为这些行为,中国游客甚至在国外一家市场调研机构的调查中,名列“最差游客榜”第二名。当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从2000年的1000万人次快速增长至2012年的8300万人次,“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这句提醒更有特殊含义。“到此一游”的风波,理应成为反思文明素养的契机。面对刻字,现场中国游客莫不感觉羞愧,甚至连导游也赶紧走开。微博热议、媒体讨论中,惭愧、耻辱的情绪,谴责、反省的主调,也让人看到整个社会对文明素质的强烈吁求、一个国家文明意识的自我审思。当事孩子的父母也主动联系媒体,流下忏悔泪水,坦言“孩子犯错误,主要责任在大人,是我们监护不到位,平时教育做得不好
3、”,公开道歉。未成年人犯错在所难免,应予以必要宽容并助其改正,但整个社会则应以此为镜、自我检视。的确,“到此一游”远涉重洋,也是国内不文明言行的不自觉“输出”。从被刻字弄得遍体鳞伤的长城,到赫然出现在故宫大水缸上的涂划,都是孩子耳濡目染的“活教材”。习惯了乱闯红灯,出了国可能也会“红绿色盲”;习惯了大声喧哗,在国外也难以主动调低音量。从这个角度说,文明习惯的养成不分海内外,文明素养的提升,更需要每个人的日常践行。有人说,最好的“到此一游”,是把旅途中所有的美好都刻在心上。而提升文明素养,也需在心上刻下这让人蒙羞的“到此一游”。在拥堵的公路上随意并道时,在地铁的长队里加塞插队时,在逃票成功洋洋得
4、意时,在网络空间掐架骂娘时, , ,这几个字就该闪动警示之光,提醒你触碰到了文明的红线。谨记“到此一游”激发的文明耻感,以此自戒自省,以此校言校行,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才能迈进一步。今日中国,吃饭穿衣已经不是问题,甚至海外奢侈品商店促销都会挂上汉语海报。然而,很多人也感觉,“两手满当当,心中空荡荡”。的确,现代化的过程中,怎能少了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识的现代化?国务院会议倡导“健康文明旅游方式”,政府机构出台“文明行为指南”,这些都让人看到,在社会管理者那里,文明素养、人的素质,已越来越成为“发展的必修课”。同样是神庙,雅典阿波罗神庙的一块石板上,刻着这样的铭文:认识你自己。反思埃及神庙刻字事件
5、,以此为契机省察自我文明素养,才能在国际交往中赢得尊敬,更让我们在文明复兴之路上“递进一层”。33. 作者在文中针对“到此一游”这类不文明现象,提出的核心观点是什么?34. 第段中“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这句提醒更有特殊含义。”“特殊含义”怎么理解?35. 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36. 在第段横线处补写两个事例,反思我们身边不文明行为,以此为镜自戒自省。37. 依据本文,你觉得如何才能逐渐消除“到此一游”的不文明行为?参考答案:33. 到此一游的风波,理应成为反思文明素养的契机。(如答“激发到此一游的文明耻感”或“以此为契机省察自我文明素养”也可。) 34. 在国外
6、,每个人的文明程度都影响着公众对中国的印象。或当出国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时,个人的文明程度在国际上产生的正面或负面影响会更大。 35. 举例论证(事实论证),具体有说服力的论述了不文明现象远涉重洋的原因(“到此一游”远涉重洋,也是国内不文明言行的不自觉“输出”) 36. 答案示例: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时;在旅游景点乱扔垃圾时。 37. 家长家人的教育引导、社会及网络舆论的监督、个人有意识自觉地养成良好的文明素养、国家和政府出台相关的行为规范。【3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归纳概括原文的观点态度上,并准确作答。依据第段“到
7、此一游的风波,理应成为反思文明素养的契机”、第段“谨记到此一游激发的文明耻感,以此自戒自省,以此校言校行,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才能迈进一步。”第段“反思埃及神庙刻字事件,以此为契机省察自我文明素养,才能在国际交往中赢得尊敬,更让我们在文明复兴之路上递进一层”可知,针对“到此一游”这类不文明现象,作者反复强调“反思文明素养的契机”“省察自我文明素养”,考生由此容易概括出答案。【34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重要句子的丰富内涵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可依据原文,仔细揣摩句子在语境中展现的内容和作者情感态度,才能准确作答。依据第段“这种行为不仅污损了人类文明的瑰宝,也为中国游客添了一笔不良记录。”、第段“不讲
8、卫生、不遵守公共秩序、踩踏黄线、在飞机上争夺行李架空位因为这些行为,中国游客甚至在国外一家市场调研机构的调查中,名列最差游客榜第二名”可知,“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意思就是说,每个中国人在国外旅游时的文明或不文明行为都影响着公众对中国的印象。【35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关系,论点和论据间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有假设论证、因果论证、对比论证、事例论证等。第段画线句“从被刻字弄得遍体鳞伤的长城,到赫然出现在故宫大水缸上的涂划,都是孩子耳濡目染的活教材”“习惯了乱闯红灯”“习惯了大声喧哗”也是属于事实论证或举例论证,论述了国人的不文
9、明行为也在“远涉重洋”;而“习惯了乱闯红灯,出了国可能也会“红绿色盲”;习惯了大声喧哗,在国外也难以主动调低音量”也论述了不文明现象“出国”,原因在于文明素养不到位。【36题详解】本题考查语意衔接连贯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先看仿写补写句子的位置,依据上下句内容的提示,从中心内容一致、时间逻辑等顺序、词语搭配、情感态度是否一致等角度准确答题。本题要求补写两个事例,反思我们身边不文明行为。注意不要与文中的“在拥堵的公路上随意并道时,在地铁的长队里加塞插队时,在逃票成功洋洋得意时,在网络空间掐架骂娘时”内容重复。又观察句子结构,格式是“在时”,且必须写不文明行为,联系生活,考生容易写出答案,比如:在
10、旅游景点乱扔垃圾时。【37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审准题干很重要,考生应回归材料,逐一筛选原文的措施,并整合为条分缕析的要点。本题要求回答“逐渐消除到此一游的不文明行为”,实际是要求考生回答可行的措施,即筛选“某对象做某事”的措施。依据第四段“面对刻字,现场中国游客莫不感觉羞愧,甚至连导游也赶紧走开”“微博热议、媒体讨论中,惭愧、耻辱的情绪,谴责、反省的主调,也让人看到整个社会对文明素质的强烈吁求”“当事孩子的父母也主动联系媒体,流下忏悔泪水”“孩子犯错误,主要责任在大人,是我们监护不到位,平时教育做得不好”可知,家长的教育引导、周围人的劝诫监督、网络舆论的正确导向
11、都是可行的措施;依据第五段“文明习惯的养成不分海内外,文明素养的提升,更需要每个人的日常践行”可知,个人应在平时努力养成并践行良好的文明素养。依据第七段“国务院会议倡导健康文明旅游方式,政府机构出台文明行为指南在社会管理者那里,文明素养、人的素质,已越来越成为发展的必修课”可知,国家和政府机构可以出台相关的文明规范甚至法律法规来限制不文明行为。【点睛】解答论点论据论证的试题,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出答案。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2、材料一: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
13、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于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
14、其道德沦丧。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一也。(摘自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材料二:北大从来不止是一所学校,她是人们心中的图腾,寄托着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未名湖从来不止是一潭湖水,它荡漾着学者淡泊名利的誓言;静园也从来不止是一席草坪,它承载着学子仰望星空、追求真理的执着!这里的一木一石,即使再普通不过的园林景观,也都被赋予了太多的梦想与期望。的确,世界上恐怕从来没有一所大学能如北大这样,与一个民族的命运如此紧密相连、休戚与共。新文化运
15、动中心、“五四”运动策源地、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学者大师的摇篮,辉煌的历史,使北京大学成为一代又一代人,探求真理、追求理想的精神家园。在我的心中,北大就像是一个大家庭,老师、学生、工作人员和校友都是我们这个大家庭中重要的成员,亲情和规矩把我们紧密联系在一起。师生如父子,老师总是想把他的一切传授给学生,希望他们超越自己;同窗如兄弟,共同的学习生活,使他们心心相印,质朴纯真;同事如亲人,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共同的理想与追求,使我们亲密无间、肝胆相照。大学是传播和创造知识的场所,教学和学术研究都是高度个性化的创造性劳动,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才能碰撞出创造的思想和火花。学生也只有
16、在错误和失败中,才能成长和坚强。大学有责任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校长院长,没有高低贵贱,不论学派亲疏,大家都心平气和,平等地争论学术,探讨学校发展。(摘自林建华大学是个大家庭北大新校长就职演讲)7. 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材料一中蔡元培认为,大学与专科学校之间最大的区别是,大学是研究学问的地方,而专科学校是谋求做官发财的地方。B. 材料一中蔡元培认为,如果一个人求学的宗旨不正确,就会在学习中不问学习之有无,只在考试中追求分数的多寡。C. 材料二中林建华回顾了北大与中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历史,认为北大在中国不止是一所学校,更是人们心中的图腾。D.
17、 材料二中林建华表达了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不分高低贵贱和学派亲疏,平等地争论学术,共谋学校发展的美好愿景。8. 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材料一中演讲者要求青年学子端正对大学性质的认识,抱定认真求学的正大宗旨,为做学问、为今后的发展打基础而来,而不是为做官发财而来。B. 材料二中演讲者饱含深情地赞美了北大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的巨大功绩,把北大比作一个家,体现了演讲者的家国情怀。C. 两位校长在演讲中都要求北大的学者应该淡泊名利,执着地追求真理,这体现了他们都有着教育家的眼光和智慧。D. 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演讲对象,所以两位校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但这些要求都体现
18、他们改革的勇气和实干的务实精神。9. 请根据上面两则材料概括演讲词的主要特点,并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参考答案:7. A 8. A 9. 参考答案:(1)观点鲜明:材料一在开头和结尾两次强调求学应该抱有正确的宗旨,材料二表达了北大的发展需要的是友爱、平等、自由的观点,两篇演讲稿的观点都十分鲜明。(2)针对性强:如材料一中蔡元培针对当时中国道德和信仰的危机,提出了改革北大必须从改革学生的观念入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3)饱含情感:材料一中有对学生有批评和担忧,对社会有不满和愤怒,爱之深,方能责之切;更有对学生的激励和期望之情。材料二表达了对北大礼赞之情和未来美好愿景的期盼之情。【7题详解】试题分析:
19、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比如本题中,“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项,“专科学校是谋求做官发财的地方”不正确,作者并没有阐述这一点。材料一第一段说的是“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作者说在“专科学校”学成之后“任事”,“任事”意思是“担任大事”,但不一定是“谋求做官发财”。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B项,“饱含深情地赞美了北大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的
20、巨大功绩”不正确,材料二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是回顾北大与中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历史。C项“两位校长在演讲中都要求北大的学者应该淡泊名利,执着地追求真理”不准确;材料一中没有表达出“执着地追求真理”的希望。D项,“都体现他们改革的勇气和实干的务实精神”与原文内容不符,如材料一中蔡元培针对当时中国道德和信仰的危机,提出了改革北大必须从改革学生的观念入手,材料二中就没有,故D项错误。【9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根据上面两则材料概括演讲词的主要特点,并结合选文简要分析”。这是考查学生对文体特征的理解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首先要了解“演讲词”的特点,然后再结合材料有针对性的分析。演讲词的特点如
21、下:首是针对性,撰写演讲词,要考虑听众的需要,讲话的题目应与现实紧密结合,所提出的问题应是听众所关注的事情,所讲内容的深浅也应符合听众的接受水平。其次是鲜明性,演讲的内容不能只是客观地叙述事情,还必须表明自己的主张,阐明自己的见解。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均应做到立场鲜明、态度明确,不能含糊。第三是条理性,要使讲话易被听众听清、听懂,就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第四是通俗性,演讲的语言,总是说来应该通俗易懂,明白畅晓。要做到这一步,关键是句子不要太长,修饰不要太多,不宜咬文嚼字,要合乎口语,具有说话的特点。同时,也应该讲究文采,以便雅俗共赏。第五是适当的感情色彩,演讲既要冷静地分析
22、即晓之以理,又要有诚挚热烈的感情即动之以情,这样才能使讲话既有说服力,又有鼓动性。明确了这些之后,再分析这两篇演讲词,以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上面所说的特点。如针对性,材料一中蔡元培针对当时中国道德和信仰的危机,提出了改革北大必须从改革学生的观念入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如鲜明性,材料一在开头和结尾两次强调求学应该抱有正确的宗旨,材料二表达了北大的发展需要的是友爱、平等、自由的观点,两篇演讲稿的观点都十分鲜明;如饱含情感,材料一中有对学生有批评和担忧,对社会有不满和愤怒,爱之深,方能责之切;更有对学生的激励和期望之情。材料二表达了对北大礼赞之情和未来美好愿景的期盼之情。考生结合这些方面分析即可。3.
2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乡绅消失后的乡村命运传统中国乡村,在当代人的眼里,可能是与贫穷、饥饿联系在一起的地方,然而无论是在古代文人的笔下,还是在乡村耆旧的心中,乡村更多的是充满温情和诗意的祥和。如果从读书人的数量来说,当代中国农村绝对是古代农村的几倍乃至几十倍,然而为什么却没有从前的典雅,而且也失去了传统农民的道德坚守与精神追求?由此我们想到了传统中国农村的乡绅。所谓“乡绅”,就是乡间的绅士,即士大夫居乡者。这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有官职而退居在乡者,此即所谓的“绅”或“大夫”;一部分是未曾出仕的读书人,此即所谓的“士”。由乡间士大夫组成的“乡绅”群体,他们有高于普通民众的文化知识
24、和精神素养,有着为官的阅历和广阔的视野,在官场有一定的人脉,对下层民众生活有深刻的了解。他们既可以将下情上达于官府甚至朝廷,也可以将官方的意旨贯彻于民间。乡绅们在乡间承担着传承文化、教化民众的责任,同时参与地方教育和地方管理,引领着一方社会的发展。他们可以说是乡村的灵魂,代表着一方的风气和文化。“乡绅”的核心是“绅”,即退居官员,他们在这个群体中起着主导作用。乡绅群体形成的基础是“农业文明”。自周代始,即把村落称作“里”。“里”字从田从土,即反映了“恃田而食,恃土而居”的农业型经济生活特征。从事农业的人群,不像游牧民族或商业人群那样四处行走,而是世世代代守护在土地上,他们像庄稼一样,把根深扎在
25、了乡土里,对乡土充满了感情。虽说“大丈夫志在四方”,不免要宦游他乡,但“ 叶落归根”则成了农业文明滋养的人群颠扑不破的信念。这种传统在周代就已出现。从“二十五史”到各地方志,以及通俗小说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大量官僚告老还乡后,与当地“士”一同教授乡里,行化一方的故事。像汉代以力谏皇帝折断殿槛而闻名于世的朱云,退居乡里后,即教授诸生,“择诸生,然后为弟子”,培养出了两个著名的博士(后汉书?朱云传)。蜀中司马胜之,辞官不做,“训化乡闾,以恭敬为先”(华阳国志卷十一)。宋吕大防兄弟四人,大防曾为尚书右丞,大钓嘉佑进士,大忠曾为河北转运判官,大临曾为秘书省正字,都曾是“国家干部”,但中国乡村的第一份民规
26、却出自他们之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蓝田吕氏乡约。南宋朱熹又对这乡约作了增损,由此而传播开来,对明清乡村社会产生了极大影响。有人对明代初期百年间的城乡中举人数作过统计,发现乡村多于城市。这反映了在以农业为主体的传统社会中,乡村比城市有更旺盛的造就人才功能。然而,近百年商业经济和“新式教育”的发展,打破了中国社会城乡平衡格局。城市的经济收入、教育资源配制以及高知识含量的工作性质等等,使乡村中的优秀人才开始流向城市。“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在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的诱惑下开始动摇,部分退休官员开始失去还乡的热情,在城市安置家眷。这种单向流动,在民国时期曾使一批有志之士深为担忧,而为乡村重建作过呼吁。到上
27、世纪后半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高潮,乡村的命运便急剧直下。乡绅群体的消失,使乡村失去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凝聚力也随之消失。对于乡绅的消失,可以归咎于社会近代化变革中“工业文明”的冲击,但更重要的是这场变革对传统价值观的摧毁。虽然近代出现的新型知识群体和有理想的革命者,其初皆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但面临自己最后归宿选择时,在城市良好的医疗条件保障下安享晚年,成了他们最合理的生活选择。“叶落归根”的传统价值观被彻底抛弃,长期的城市生活,使他们失了“根”的记忆,而殊不知他们的选择,比之自己曾经批判过的“封建士大夫”,显得是多么卑微!于此,我不得不礼敬中国传统的乡绅,磬折于
28、他们“归根”的壮举与高尚精神!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当代人联想的贫穷落后的印象可能不同,传统中国乡村在古代文人及乡村耆旧的心中更多的是充满温情和诗意的祥和。B如果从读书人数量上来说,中国当代农村远远多于古代农村,却失去了从前的典雅与传统农民的道德坚守和精神追求,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C被农业文明滋养的人群信奉的“叶落归根”的信念在周代就已出现,这一点从很多经典正史、各地方志以及通俗小说中,都可以得到印证。D中国乡村的第一份民规蓝田吕氏乡约出自乡绅之手,南宋朱熹又作了修改,更有利于其传播,乡约对明清乡村社会产生了极大影响。1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9、 ( )A“乡绅”就是士大夫居乡者,由有官职而退居在乡者和未能出仕的读书人组成的“乡绅”群体,有高于普通民众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素质。B“乡绅”的核心是“绅”,即退居官员,乡绅们在这个群体中起着主导作用,乡绅群体形成的基础是“农业文明”,他们在乡间承担着传承文化,教化民众的责任。C“恃田而食,恃土而居” 作为农业型经济社会特征,由“里”字从田从土的文字现象即可看出,把村落称“里”自周代开始。D华阳国志中记录的汉代以力谏皇帝折断殿槛而闻名于世的朱云,退居乡里后,择选诸生,教授弟子,培养出了两个著名的博士。1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以农业为主体的传统社会中,乡村比城市有
30、更旺盛的造就人才功能。根据有关统计,明代初期百年间的城乡中举人数乡村多于城市。B虽有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但近百年商业经济和“新式教育”的发展,使部分退休官员开始失去了还乡的热情,飘于城市不思归,失去了根的记忆。C到上世纪后半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乡村的命运便急剧直下,乡绅的消失可以归咎于社会近代化变革中“工业文明”的冲击及这场变革对传统价值观的摧毁。D“叶落归根 ”的传统价值观被彻底抛弃,长期的城市生活,让近代出现的新型知识群体及有理想的革命者丧失了“根”的记忆。参考答案:9C10D11B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词语、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
31、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这类题目编题者会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副词。经比较即可得知C项曲解文意,根据原文第三段末及第四段第一句可以看出,原文表述的意思是很多资料印证官僚告老还乡,叶落归根,而非印证这一信念在周代就已出现。考点: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试题出题者常常故意设置错误选项,往往偷换概念或以特殊代替一般等等,这就要求考生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速读选项,找到选项所在的内容区间,以此圈定范围,并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即可得知D项结合文本第四
32、段信息内容“像汉代以力谏皇帝折断殿槛而闻名于世的朱云,退居乡里后,即教授诸生,择诸生,然后为弟子,培养出了两个著名的博士(后汉书?朱云传)”可知,信息错位,朱云的例子选自后汉书。考点:归纳和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分析理解的能力。此题会出现的干扰项有以下类型:以偏概全,张冠李戴,胡乱猜测等等。学生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比较、推断。B项强加因果,原文第五段,“近百年商业经济和新式教育的发展,打破了中国社会城乡平衡格局”,打破格局不是官员们选择的直接原因。“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在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的诱惑下开始动摇,部分退休官员开始失去还乡的热情”。
33、考点:分析理解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
34、五载复还。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35、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永初中,谒者仆射刘珍、校书郎刘騊駼等著作东观,撰集汉记,因定汉家礼仪,上言请衡参论其事,会并卒,而衡常叹息,欲终成之。及为侍中,上疏请得专事东观,收捡遗文,毕力补缀。又条上司马迁、班固所叙与典籍不合者十余事。又以为王莽本传但应载篡事而已,至于编年月,纪灾祥,宜为元后本纪。又更始居位人无异望光武初为其将然后即真宜以更始之号建于光
36、武之初书数上竟不听及后之著述多不详典时人追恨之(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又更始居位/人无异/望光武初为其将/然后即真/宜以更始之号建于光武之初/书数上/竟不听/及后之著述多/不详典/时人追恨之B又更始居位/人无异望/光武初为其将/然后即真/宜以更始之号建/于光武之初书数上/竟不听/及后之著述/多不详典时/人追恨之C又更始居位/人无异望/光武初为/其将然后即真/宜以更始之号建于光武之初/书数/上竟不听/及后之著述/多不详典/时人追恨之D又更始居位/人无异望/光武初为其将/然后即真/宜以更始之号建于光武之初/书数上/竟不听/及后之著述/多不详典/时人追恨之(2)下列对文中加横
37、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游于三辅”意为在三辅一带游学。“游”与“观太学”的“观”意思一样。汉朝以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这三个地区在今陕西西安附近。B“举孝廉不行”意为张衡被举为孝廉,他却不去应荐。汉朝由各地学校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C“阳嘉元年”中的“阳嘉”,是汉顺帝的年号,文中的“永和”“永初” 是汉代帝王的年号,用以纪年。年号纪年法是我国古代常见的纪年方法。D“上书乞骸骨”意思是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
38、一项是 A张衡为人谦虚,洁身自守,辞谢了多次征召,“不行”“不就”“不应”等词语,强调了他的不慕利禄,无意仕途。B传记从地动仪的质地、尺寸、规模、形体、文饰以及制作过程的精细、测定时的效验,做了井然有序的说明介绍。C永和初年,张衡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当张衡狠狠打击了河间王的恶势力后,他就急流勇退,做出了极明智的决策。D最后一段是补叙的内容,其中说到张衡分条上奏指出司马迁、班固所写的有十几件事与典籍不相符。(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上言请衡参论其事,会并卒,而衡常叹息,欲终成之。参考答案:(1)D(2)B(3)B (4)汉安帝常
39、听说张衡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迁升他担任太史令上书朝廷请求让张衡参与讨论著述之事,不巧这二人一齐辞世,因而张衡常常感慨叹息,希望最终能够完成这件事(1)此句译为:再者更始帝(刘玄)身居帝位,众人并没有谋叛的意图,光武皇帝当初是他的部将,在此基础上后来登上了皇帝位,所以应该将更始年号作为光武年号的开端奏书多次上呈,始终不被朝廷所采纳到了后来著述的时候,都不了解典据所在,当时的人们追溯都感到悔恨这段话断句的标志有:人名词,比如“更始帝”“光武”动词“上”“听”,时间词语“初”借助这些内容即可断开联系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再者更始帝(刘玄)身居帝位,众人并没有谋叛的
40、意图,光武皇帝当初是他的部将,在此基础上后来登上了皇帝位,所以应该将更始年号作为光武年号的开端奏书多次上呈,始终不被朝廷所采纳到了后来著述的时候,都不了解典据所在,当时的人们追溯都感到悔恨”A项“异/望”“多/不”断句不当;B项“将/然”“建/于”断句不当;C项“为/其”“数/上”断句不当(2)B“汉朝由各地学校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错,应为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3)B项根据文本第四节可知,没有介绍“制作过程”,更没有介绍“制作过程的精细”(4)雅,向、常常;特征,特地征召(古今异义词);拜,授官;迁,升迁译为:汉安帝常听说张衡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
41、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迁升他担任太史令参论,参与讨论;并卒,齐辞世;终成,最终完成(古今异义词);衡,张衡译为:上书朝廷请求让张衡参与讨论著述之事,不巧这二人一齐辞世,因而张衡常常感慨叹息,希望最终能够完成这件事【翻译】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于是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比一般的人高,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他)平时举止从容,态度平静,不喜欢与世俗之人交往永元年间,他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度奢侈的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二京赋,
42、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文章的组织、布局、命意、修辞,用了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能奇特出众,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后来迁升为太史令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核阴阳之学(包括天文、气象、历法诸种学问),精辟地研究出测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制作浑天仪,著成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汉)顺帝初年,(张衡)又两次转任,又做了太史令之职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总是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他从太史令上离任后,过了五年,又回到这里
43、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这个地动仪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8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样子像个大酒樽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内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铜柱,铜柱的周围伸出八条滑道,还装置着枢纽,用来拨动机件外面有八条龙龙口各含一枚铜丸,龙头下面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巴,准备接住龙口吐出的铜丸仪器的枢纽和机件制造得很精巧,都隐藏在酒尊形的仪器中,覆盖严密得没有一点缝隙如果发生地震,仪器外面的龙就震动起来,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铜丸震击的声音清脆响亮,守候机器的人因此得知发生地震的消息地震发生时只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另外七个龙头丝毫不动按照震动的龙头所
44、指的方向去寻找,就能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还看不到曾有这样的仪器有一次,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可是洛阳并没有感到地震,京城的学者都责怪它这次没有应验几天后,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来了,证明果然在陇西地区发生地震,大家这才都叹服地动仪的绝妙从此以后,朝廷就责成史官根据地动仪记载每次地震发生的方位当时政治昏暗,中央权力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后来被升为侍中,皇帝让他进皇宫,在皇帝左右,对国家的政事提意见皇帝曾经向张衡问起天下人所痛恨的是谁宦官害怕张衡说出他们,都给他使眼色,张衡于是没对皇帝说实话但那些宦党终究害怕张衡成为祸患,于
45、是一起诋毁他张衡常常思谋自身安全的事,认为福祸相因,幽深微妙,难以看清,于是写了思玄赋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思(汉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又有很多豪族大户,豪门大户他们一起胡作非为张衡上任之后治理严厉,整饬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政事处理得好(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朝廷任命他为尚书张衡活了六十二岁,于永和四年去世永初年间,谒者仆射刘珍、校书郎刘騊駼等人在洛阳南宫东观从事著述工作,修撰集录汉记,据此来制定汉代的礼仪制度,上书朝廷请求让张衡参与讨论著述之事,不巧
46、这二人一 齐辞世,因而张衡常常感慨叹息,希望最终能够完成这件事等到他担任侍中的时候,上疏皇帝请求能够专门在东观行事,收集并查看前代留下的条文制度,尽全力来修补完善又分条上奏陈述司马迁、班固所叙说与典籍不相符合的十多处事项又认为“王莽本传”中应该只记载篡位事件就足够了,至于按年月顺序编排史实,记录吉凶灾变,应该放置到“元后本纪”之中再者更始帝(刘玄)身居帝位,众人并没有谋叛的意图,光武皇帝当初是他的部将,在此基础上后来登上了皇帝位,所以应该将更始年号作为光武年号的开端奏书多次上呈,始终不被朝廷所采纳到了后来著述的时候,都不了解典据所在,当时的人们追溯都感到悔恨5. 参考答案:9-13 B B A
47、 D C14.(1)(汉军)暗地准备船只打算逃离。 (2)将要征召张堪,正赶上(张堪)病死,皇上深切地痛惜哀悼他,颁下诏书褒扬他,并且赏赐上百匹丝织品。6.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每题3分)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
48、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太史公曰: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