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第三高级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3280931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7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第三高级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第三高级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第三高级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第三高级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第三高级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第三高级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夜行列车胡炎漆黑黑的夜,列车像一条泅渡的鱼,游向看不见的远方。疲倦像一只无形的手,合上了一双双沉重的眼睛。几个精力过剩的民工,脱下臭烘烘的鞋子,两脚盘坐在座位上,饶有兴致地打着扑克。间或有列车员走过车厢,逡巡着那些睡意朦胧的旅客,提醒他们看好行李。她也困了,哈欠又深又肥,不时迷迷糊糊地打一个盹。身旁,老伴儿歪着头已经睡熟了,嘴角垂下一条黏亮亮的口水,偶尔砸巴砸巴嘴,似乎在梦里尝到了什么美味。她撩起襁褓的一角,婴儿,酣酣地睡在怀中。手机震动起来:“路上没堵车吧?”这已

2、经是老黑第三次询问了。“堵车”,这是只有他们之间才能够听懂的暗语。“没堵,准点到。”她答得心不在焉。仿佛怕婴儿飞了,她下意识地把婴儿抱得更紧了些。此刻,她与婴儿的体温融在了一起,那娇嫩的肌肤和柔弱的心跳,也似乎与她密不可分了。“况且况且”车轮与铁轨,反反复复地重复着这个词,“况且”什么呢?似梦非梦,恍惚中她好像已经回到了家乡,那座皑皑雪山下古朴而贫穷的山村。山上的寺庙里,梵音袅袅,木鱼声声。缭绕的白云间,回荡着天籁般的歌声。可是,那歌中所唱,她此刻居然记不清了。漆黑漆黑的夜,列车像一条不安的鲸,狂燥地扑向无边的黑暗。“哇”的一声,婴儿突然哭闹起来。她一个激灵坐直了,掀开襁褓,婴儿的小脸通红通红

3、。是饿了吗?可是,她的胸脯是干瘪的。她慌忙把备好的奶嘴塞进婴儿口中,但婴儿摆脱了,哭声越来越大,仿佛要把人心撕碎了。“怎么了?”老伴儿也给惊醒了,有些紧张地问。她茫然地摇摇头,突然若有所悟,拿手试下婴儿的额头,火辣辣烫。“天哪,孩子发烧了!”老伴儿给这突然的变故搞得手足无措。旅客们纷纷醒来,那几个打扑克的民工扔下手里的纸牌,拿着仅有的一袋饼干簇拥过来。其他人也纷纷围拢上来,七嘴八舌地询问着婴儿的情况。“没事,喂喂就好了。”老伴儿故作轻松地回答,一面向她使着眼色,示意她赶快离开。她抱起婴儿,向大家讪笑着,贼一样躲进了卫生间。老黑的电话又来了,显然,他听到了孩子的哭闹声:“怎么回事?“孩子病了,烧

4、得很厉害。”她的嗓音有些发抖。“笨蛋,连个娃子都看不好!老黑骂起来,“快捂住他的嘴!”她哆哆嗦嗦地伸出手,捂在婴儿的口上。婴儿拼命地转动着脑袋,两脚狂乱地蹬着襁褓。她的心一阵战栗,手不自觉地松开了。“怎么还没捂住,没用的东西!“孩子孩子会憋死的。”不知为何,她的泪潸然而下,沿着风吹日晒的深深皱纹,冰凉地滑下面颊。“他不死,大伙儿都得死!”老黑气急败坏了,“动静这么大,早晚得出事。给老子听好了,这单生意废了,把这鬼娃子给我隔窗扔出去!”她楞着,像一截枯木。“听好了,敢连累老子,今晚就让你老娘上西天!”她的头一阵晕眩,趔趄了一下,差点跌倒。她想到了卧病在床急等救治的老娘,想到了一脸苦相还在打光棍的

5、儿子,想到这是人贩子老黑交给她做的第一手活儿,想到婴儿那痛不欲生的年轻的妈妈在婴儿已经沙哑的哭声里,她咬咬牙,狠狠地关掉了手机。敲门声,一声紧似一声。她仰起头,长舒一口气,然后,打开了卫生间的门。她看到了一个个旅客关切的眼神,看了面色煞白的老伴儿,也看到了神情冷峻的列车员和乘警。她跪下了,嘴里只有四个字:“救救孩子!”列车,停靠在灯火通明的小站。一辆120急教车,一辆闪着警灯的警车,静静地停在站外。“老伴儿,回家了。”她说。漆黑漆黑的夜里,地觉得自己像一只鸟,穿过黑色的迷雾,飞向遥远的黎明。黎明中,她真真切切地听到了萦回在雪山上的歌声:圣洁的雪山啊离太阳近的地方我追逐着飘扬的经幡回到梦中的家乡

6、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题目中,“夜”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列车”是故事展开的动态场所,特殊的环境有利于营造特殊的故事氛围。B. 小说运用对比手法。对于生病的孩子,看似粗鄙的民工却充满仁爱;车上旅客充满关切,“老黑”却是冷酷无情。C. 小说“救救孩子”一语是小说的关键,它不仅表现出女主人公人性的复苏,也是孩子转危为安、自己重返故园的关键。D. 小说运用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手法,在环境烘托、彼此衬托中,完成了一组人物群像的塑造。5. 小说着力刻画了一位农村妇女的形象,简要概括她的形象特征。6. 小说以一首歌词收束全篇,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谈谈理解。

7、参考答案:4. C 5. 不失良知。在老黑巨大的压力下,一直以照顾孩子为最大的准则。胆小懦弱。面对老黑的声声质问,六神无主,顺从老黑“用手捂住孩子的嘴”以制止孩子发声的命令。知错能改。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发出“教救孩子”的呼声。 6. 含蓄地表现主题。小说结尾的歌声,用“圣洁的雪山”“经幡”等含蓄地表达了心灵在四处飘荡之后最终“回家”,突显了“心灵皈依”的主题。完成了形象塑造。歌声艺术化地彰显了山河故乡农村妇女人性的复苏,言有尽意无穷,韵味深远。情节上前后对照(照应)。小说开篇写到女主人公记不清“歌中所唱”,结尾写到“听到了真真切切的歌声”,前后呼应,形成对照,体现了女主人公从“迷失”到“回归

8、”的心路历程。【4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 C项,“也是孩子自己重返故园的关键”错误,这是考察到对小说细节情节的理解,从文中来看,后文说“老伴儿,回家了。她说。漆黑漆黑的夜里,地觉得自己像一只鸟,穿过黑色的迷雾,飞向遥远的黎明。黎明中,她真真切切地听到了萦回在雪山上的歌声:圣洁的雪山啊离太阳近的地方我追逐着飘扬的经幡回到梦中的家乡”,

9、可见,应该是女主人公回到故乡,而非说孩子。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小说着力刻画了一位农村妇女的形象,简要概括她的形象特征”,然后要到小说中圈出直接描写人物言行举止的内容,还可以圈出对该人物起到衬托作用的内容,最后根据这些内容概括人物特点。本题中,这位农村妇女第一次参与人贩子的活动,如当老黑让她“快捂住他的嘴!”时,她“哆哆嗦嗦地伸出手, 捂在婴儿的口上”,这表现出人物的胆小懦弱;如当老黑命令她捂住孩子的嘴、扔掉孩子时,“她的心一阵战栗, 手不自觉地松开了。不知为何,她的泪潸然而下, 沿着风吹日晒的深深皱纹,冰凉地滑下

10、面颊”、“她楞着,像一截枯木”,这说明主人公虽然参与人贩子的活动,但良知未泯;如“在婴儿已经沙哑的哭声里,她咬咬牙,狠狠地关掉了手机”、“她仰起头,长舒一口气,然后,打开了卫生间的门”、“她跪下了,嘴里只有四个字:“救救孩子!”,这些内容表现出主人公知错能改的特点。【6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掌握段落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结合句子或段落在文章中位置来回答。有指定就问题回答,没有指定,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回答。内容上,内容的充实作用;主题的深化、升华作用;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等。结构上,开头,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制造悬念,推动情节发展等。中间,过渡照应,承上启下。结尾,呼应

11、前文,深化升华主旨,卒章显志等。本题中,结尾是一首歌词,而上文第三段提到“上的寺庙里,梵音袅袅,木鱼声声。缭绕的白云间,回荡着天籁般的歌声。可是,那歌中所唱,她此刻居然记不清了”,而结尾说“黎明中,她真真切切地听到了萦回在雪山上的歌声”,可见情节上前后形成呼应,开头“记不清”体现出人物本性的迷失,而结尾说“真真切切听到”,则体现本性回归;从人物形象上来看,上文所写的农村妇女参与贩卖婴儿的活动,而结尾所听到的歌声体现其淳朴善良人性的回归;从主旨上来看,“圣沽的雪山啊 离太阳近的地方 我追逐着飘扬的经幡 回到梦中的家乡”,歌词中的“回家”应该是指心灵的“回家”,彰显了小说的主题。【点睛】解答鉴赏人

12、物形象这类题目时,首先要明确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一般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前者主要是对人物进行语言、肖像、心理、动作、细节等进行描写,后者主要是借助其他人或物对人物进行衬托。从具体的做法来看,考生要从小说中圈出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相关语句,分析展示出的人物的特点,然后再看文中是否写到其他人物,这些人物与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是衬托还是反衬。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可以分四步走:一是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扬还是贬低,是颂扬还是讽刺;二是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助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三是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四是选择

13、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菜虎村东头有一个老汉,个儿不高,膀阔腰圆,卖菜为生。人们都叫他菜虎,真名字倒被人忘记了。这个虎字,并没有什么恶意,不过是说他以菜为衣食之道罢了。他从小就干这一行,头一天推车到滹沱河北种菜园的村庄趸菜,第二天一早,又推上车子到南边的集市上去卖。因为南边都是旱地种庄稼,青菜很缺。那时用的都是独木轮高脊手推车,车两旁捆上菜,青枝绿叶,远远望去,就像一个活的菜畦。一车水菜分量很重,天暖季节他总是脱掉上衣,露着油黑的身子,把绊带套在肩上。遇见沙土道路或是上坡,他两条腿叉开,弓着身子,用全力往前推,立时就是一身汗水。但如果前面是硬整的平路,他推得就

14、很轻松愉快了,空手走路的人没法赶过他去。也不知道他怎么弄的,那车子发出连续的有节奏的悠扬悦耳的声音,吱扭吱扭吱扭扭吱扭扭。他的臀部也左右有节奏地摆动着。这种手推车的歌,在我幼年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田野里的音乐,是道路上的歌,是充满希望的歌。有时这种声音,从几里地以外就能听到。他的老伴,坐在家里,这种声音从离村很远的路上传来。有人说,菜虎一过河,离家还有八里路,他的老伴就能听见他推车的声音。下炕给他做饭,等他到家,饭也就熟了。在黄昏炊烟四起的时候,人们一听到这声音,就说:“菜虎回来了。”有一年七月,滹沱河决口,这一带发了一场空前的洪水,庄稼全都完了,就是半生半熟的高粱,也都冲倒在地里

15、,被泥水浸泡着。直到九、十月间,已经下过霜,地里的水还没有退完,什么晚庄稼也种不上,种冬麦都有困难。这一年的秋天,颗粒不收,人们开始吃村边树上的残叶,剥下榆树的皮。到泥里水里捞泥高粱穗来充饥,有很多小孩到退过水的地方去挖地梨,还挖一种泥块,叫做“胶泥沉儿”,是比胶泥硬、颜色较白的小东西,放在嘴里吃。这原是营养植物的,现在用来营养人。那年我七岁,刚上小学,小学也因为水灾放假了,我也整天和孩子们到野地里去捞小鱼小虾,捕捉蚂蚱、蝉和它的原虫,寻找野菜,寻找所有绿色的、可以吃的东西。跟我们常在一起的,就有菜虎家的一个小闺女,叫做盼儿的。因为她母亲有痨病,长年喘咳,这个小姑娘长得很瘦小,可是她很能干活,

16、手脚利索,眼快;在这种生活竞争的场所,她常常大显身手,得到较多较大的收获,这样就会有争夺,比如一个蚂蚱、一棵野菜,是谁先看见的。孩子们不懂事,有时问她:“你爹叫菜虎,你们家还没有菜吃?还挖野菜?”她手脚不停地挖着土地,回答:“你看这道儿,能走人吗?更不用说推车了,到哪里去趸菜呀?一家人都快饿死了!”孩子们听了,一下子就感到确实饿极了,都一屁股坐在泥地上,不说话了。忽然在远处高坡上,出现了几个外国人,有男有女,男的穿着中国式的长袍马褂,留着大胡子,女的穿着裙子,披着金黄色的长发。“鬼子来了。”孩子们站起来。作为庚子年这一带义和团抗击洋人失败的报偿,外国人在往南八里地的义里村,建立了一座教堂,但这

17、个村庄没有一家入教。又过了不久,传说菜虎一家入了教。又有一天,母亲回到家来对我说:“菜虎家把闺女送给了教堂,立时换上了洋布衣裳,也不愁饿死了。”我当时听了很难过,问母亲:“还能回来吗?”“人家说,就要带到天津去呢,长大了也可以回家。”母亲回答。可是直到我离开家乡,也没见这个小姑娘回来过。我也不知道外国人一共收了多少小姑娘,但我们这个村庄确实就只有她一个人。菜虎和他多病的老伴早死了。现在农村已经看不到菜虎用的那种小车,当然也就听不到它那种特有的悠扬悦耳的声音了。1980年9月29日晨(节选自孙犁回忆性散文乡里旧闻)【注】文中所写的水灾发生于1920年,当时作者7岁。19 文中的菜虎是怎样的一个人

18、?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4分)20 文中第、段两次写到“悠扬悦耳的声音”在内容上分别起何作用?(4分)21 分析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4分)(1)离家还有八里路,他的老伴就能听见他推车的声音。(2分)“鬼子来了。”孩子们站起来。(2分)22 文章写滹沱河水灾、孩子挖地梨、挖野菜,菜虎送女儿入教等事,有何意图?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参考答案:19 卖菜为生的农民,(1分),质朴勤劳,能干活;(1分)手脚利索,眼快,受大家欢迎;(1分)关爱家人,疼爱女儿,却为生活所迫,忍痛送女儿到教堂。(1分)20 第一次,表现菜虎心情轻松愉快,对生活充满希望;以及菜虎一家祥和、自足的生活状

19、态。第二次,表达作者对菜虎和家乡生活的深切怀念。(4分)21 (1)运用夸张,表现了菜虎车声的悦耳(推车的轻松愉快)以及他们夫妻的心灵相通(心意相通、生活相知)。(2分)(2)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对这些外国人的厌恶之情。(2分)22说明自然灾害对农村造成的灾难之大,再现当时农民生活的艰难辛酸和命运的悲惨;反映了当时农村的衰残破败以及时代的动荡不安;表达作者对家乡人民的追忆、怀念、同情与热爱。(每点2分)(1922题意思对即可)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由低到高分别是劳务出口和自然资源出口、产品出口、知识产权的共享。随着“一带一路”

20、倡议的提出与实施,我国的对外合作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与知识产权共享相结合的形态。“一带一路”是我国站在全球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发起的共商规则、共建平台、共享资源,共同发展的联动倡议,合作共赢是“一带一路”倡议追求的长期战略目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单纯扩大中低端经济增长要素存在诸多局限性,只有坚持知识共享,才能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度合作,最终实现共享繁荣的目标。以技术要素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当今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技术附着于实物商品,并通过产品出口实现经济利润,产品的知识技术含量越高,其利润越大。我国在高铁、核电等基建领域以及5G通信、风电设备、多晶硅、光伏电池等新兴领域,已形成了一批具有核

21、心竞争力的技术,其中一些技术已经实现了从产品出口到知识产权共享的跨越。“一带一路”沿线一些国家与我国存在现实发展势差,以知识产权共享为关键的国际合作将占据重要地位。(摘自知识产权共享将占据关键地位,光明日报2018.12.26)材料二:2008年6月5日,我国颁布施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将知识产权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年来,我国修改完善了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成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法院和知识产权法庭到2017年,我国发明专利中请量达到138.2万件,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通过专利合作条约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受理量达到5.1万件,排名全球第二。知识产权制度的逐步完善,不仅能促

22、进技术迭代、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也标注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脚步。四十年间,外资企业成为中国知识产权制度不断完善的亲历者、见证人。最近,广受关注的苹果与高通公司专利诉讼在福州中级人民法院有了新进展。越来越多跨国企业在遇到专利纠纷时,选择到中国来寻求正义。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更彰显出外资企业对中国知识产权领域司法、执法的信心。也不可否认,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仍然任重道远。比如维权成本与侵权成本不匹配的矛盾如何解决?“洗稿”“伪原创”等打擦边球的侵权行为不时出现,对于这样隐蔽性强、取证难的侵权行为又该如何处理?在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进程中,这些问题亟待破解。(摘编自张凡保护知识产权,凝

23、聚创新力量人民日报2018.6.5)材料三:近日,日本媒体被一则消息拨动了神经中国国际专利申请数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日本经济新闻直指,在日本技术立国的地位出现动摇的背景下,知识产权领域逐渐走向“中美两强”时代。日经中文网报道,3月2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2017年全球企业等申请国际专利的统计数据,中国申请专利数量增加13.4,成为唯一一个专利申请数增速为两位数的国家,达到48882项,超过日本的48208项,升至第二位。日本的申请数量增加了6.6,但以微弱差距位列第三。而占据首位的美国,去年申请数量为56624项。“中国正在成为知识产权强国是日媒关注这一消息时开门见山的看

24、法,而对于中国如何成为“强国”,内驱力从何而来,外界始终对中国保持着“强势围观”。日本经济新闻的最新报道提到,中国在“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提出“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目标,将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处罚力度,举全国之力改善知识产权市场环境。俄罗斯独立报3月初则援引经济分析师阿尔乔姆?杰耶夫的观点说,“中国目前遇到了贸易摩擦、全球爆发新危机等问题,中国不得不在迅速完成外部订单的同时,向主要贸易伙伴推广本国技术和产品。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激烈动荡的时局中保有安全感。”(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3.23)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在高

25、铁、核电等基建领域和5G通讯、风电设备等新兴领域,有一些技术实现了从产品出口到知识产权共享的跨越。B. 我国技术的迭代,产业转型的升级,对外开放的扩大,促进我国颁布施行一系列法律及对这些法律的修改完善。C. “一带一路”沿线的一些国家发展相对滞后,这是我国的对外合作呈现出与知识产权共享相结合的形态的重要原因。D. 苹果与高通公司专利诉讼选择在中国福州中级人民法院展开,反映出外资企业对中国知识产权领域司法、执法的信心。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在2017年企业申请国际专利数量增长率超过10,按照这样的速度,中国有望超过美国,升至专利申请数量的第一位。B.

26、 材料二和材料三都报道了中国在专利申请方面的成就,材料二还分析了专利保护的不足,材料三则引入了外媒的相关评价与分析。C. 我国对于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不断加大,释放了保护知识产权的决心和信心,正在成为知识产权强国。D. 我国出台“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将对解决知识产权方面“维权成本与侵权成本不匹配的矛盾”产生积极作用。6. 中国发展知识产权战略有何意义?请结合材料分条概括。参考答案:4. B 5. C 6. 有利于实现“一带一路”倡议构想,实现共享繁荣的目标;促进以技术要素为核心的知识产权的共享,有利于经济增长;促进技术迭代、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我国对外开放的脚步;增强外资企业对中国知识产

27、权领域司法、执法的信心;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有利于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改善知识产权市场环境;在贸易摩擦、全球爆发新危机等情况下保有安全感。【4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相关信息和分析概括的能力。此类试题主要考查准确理解文中素材运用的意图。首先仔细阅读各个选项,理解选项含义,然后找到文中与之相关的语句,进行比照辨析,最后根据题干要求确定选项。这就是常说的“比对法”。A项,理解区间是“我国在高铁、核电等基建领域以及5G通信、风电设备、多晶硅、光伏电池等新兴领域,已形成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其中一些技术已经实现了从产品出口到知识产权共享的跨越”;A正确。B项,颠倒因果。答题区间是材料二第二段中

28、“知识产权制度的逐步完善,不仅能促进技术迭代、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也标注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脚步”,表明“知识产权制度的逐步完善”是因,“促进技术迭代、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扩大对外开放”是果,而B项的表述把“技术的迭代,产业转型的升级,对外开放的扩大”当成了因,把“法律的颁布及法律的修改完善”当成了果,造成了因果颠倒。B错误。C项,理解区间是“单纯扩大中低端经济增长要素存在诸多局限性,只有坚持知识共享,才能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度合作,最终实现共享繁荣的目标”“一带一路沿线一些国家与我国存在现实发展势差,以知识产权共享为关键的国际合作将占据重要地位”;C正确。D项,理解区间是“最近,广受关注的苹果

29、与高通公司专利诉讼在福州中级人民法院有了新进展。越来越多跨国企业在遇到专利纠纷时,选择到中国来寻求正义。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更彰显出外资企业对中国知识产权领域司法、执法的信心”。D正确。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和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此类试题重点在对文中观点的正误以及由此推理得出结论正误的考查,归纳内容要点错误类型主要有曲解文意、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偷换概念等;推理结论错误类型主要有过于绝对化、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混淆等。考查根据文本内容合理推论,将成为此类试题的主流方向。A项,理解区间在材料三第二段,推论表述正确;B项,对材料二和

30、材料三的理解分析正确;C项,“正在成为知识产权强国”错误,“中国正在成为知识产权强国”是日媒的看法,不能表明是客观现实,并且我国在“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才提出“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目标,此处是把可能性表述成了客观性;C错误。D项,对“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推论正确,“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出台“将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处罚力度,举全国之力改善知识产权市场环境”,当然对解决“维权成本与侵权成本不匹配的矛盾”产生积极作用。D正确。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通常是定向概括,注意审清题干,根据题干的相关要求抓关键词句筛选概括。答

31、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筛选重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归类。本题解题审题非常重要。题干要求结合材料概括“中国发展知识产权战略的意义”,也就是要结合所给的每一则材料从发展知识产权战略的价值和作用的高度去筛选。从材料一中的“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单纯扩大中低端经济增长要素存在诸多局限性,只有坚持知识共享,才能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度合作,最终实现共享繁荣的目标”可以筛选出“有利于实现一带一路倡议构想,实现共享繁荣的目标”;从“以技术要素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当今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中可以归纳出“促进以技术要素为核心的知识产权的共享,有利于经济增长”;从材料二的“知识产权制度的逐

32、步完善,不仅能促进技术迭代、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也标注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脚步”中可以概括出“促进技术迭代、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我国对外开放的脚步”;从“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更彰显出外资企业对中国知识产权领域司法、执法的信心”中可以概括出“增强外资企业对中国知识产权领域司法、执法的信心”;从材料三的“中国在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提出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目标,将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处罚力度,举全国之力改善知识产权市场环境”中可以概括出“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有利于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改善知识产权市场环境”;从材料三的最后一段可以概括出“在贸易摩擦、全球

33、爆发新危机等情况下保有安全感”。整理以上分析,便可得出答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首先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答题:抓住关键部位,联系整体揣摩。对新闻的中心内容而言,新闻的导语、文中陈述的事实文字等,都是关键部位,同时要认真思考文本全文的内容,概括时二者要有机结合。归纳层次要点,综合各层层意。逐层地、由多段意思向中心意思提炼。提取关键信息,重新组合。有些材料,没有明显的中心句,必须对每个独立句或对几个相对中重要的互有关联的句子的意义进行综合归纳概括,由点到面,归纳概括出要点。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3-8题(共21分)(甲)梁惠王曰:“

34、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

35、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乙)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

36、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3.下列各句加横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A.数罟不入洿池(密) 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查)C. 卒然问曰(同“猝”,突然 ) D. 今夫天下之人牧(统治者 )4下列划横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B. 河东凶亦然 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C.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不嗜杀人者能一之D.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水为之,而寒于水5 . 下列划横线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是( )A.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B.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C. 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D. 假舟楫者,非

37、能水也,而绝江河6. 下列特殊句式一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3分)A. 申之以孝悌之义 B.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7.下面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甲)文,孟子认为,对于社会混乱、哀鸿遍野的局面,不加以改变,却归罪于年成不好,这无异于拿刀杀人却归罪于兵器。 B. (甲)文,孟子层层深入,有力地阐明了使民归附的原因、道理和措施,显示了高超的讲话艺术。C. (乙)文,孟子“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和“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等言论,既概括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揭示了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但从文中可以看出,

38、孟子并没有把梁襄王列入“嗜杀人者”之列。D.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比喻说理的方法。甲文以五十步笑百步来做比喻,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执政者没有本质区别;乙文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8.翻译甲、乙两文中划横线的句子。(6分)(1)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2分)_(2)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4分)_参考答案:3.B (检:约束)4.D(D都可译为:比;A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修饰;B这样 的样子;C衬字,无实意 代词,它,指天下)5.C(A数作形,专一;B数作动,统一;D名作动,游水)6.D(ABC为介词

39、结构后置;D为定语后置)7.C(孟子把当时所有的统治者都列入了“嗜杀人者”之列)8. (1) (2分)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固定句式1分,句意1分)(2) (4分)如果有不嗜好杀人的(国君),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伸长脖子盼望着他。(“引领”“望”各1分)译文:孟子进见梁襄王,出来后,对人说:“(梁襄王)远远看上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有什么使人敬畏的地方。(见了我后)突然问道: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呢?我回答说:天下安定在于统一。谁能统一天下呢?我对他说:不喜欢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谁会归附他呢?我又回答:天下没有不归附他的。大王您知道禾苗生长的情况吗?当七八月间一发生干

40、旱,禾苗就要枯槁了。一旦天上乌云密布,下起大雨,那么禾苗就长得茂盛了。如果这样的话,谁能阻止它呢?而现在天下国君,没有一个不嗜好杀人。如果有不嗜好杀人的(国君),那么普天下的人民都会伸长脖子盼着他来。如果真能这样,人民归顺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谁又能够阻止得了呢?”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迁郎中。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钟乘传至府,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牒。钟佯不省,左右顾问,

41、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诘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钟乃蠲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凡忱所行善政,钟皆协办成之。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振荒之外,以代居间杂办及逋租。其为政,纤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伪。置纲运簿,防运夫侵盗。置馆夫簿,防非理需求。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先是,中使织造采办及购花木禽鸟者踵至。郡佐以下,动遭笞缚。而卫所将卒,时

42、凌虐小民。钟在,敛迹不敢肆,虽上官及他省过其地者,咸心惮之。钟虽起刀笔,然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振赡。有邹亮者,献诗于钟。钟欲荐之,或为匿名书毁亮。钟曰:“是欲我速成亮名耳。”立奏之朝。召授吏、刑二部司务。初,钟为吏时,吴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为吏部司务,遇钟有恩。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钟尝丁母忧,郡民诣阙乞留。诏起复。正统六年,秩满当迁,部民二万余人,走诉巡按御史张文昌,乞再任。诏进正三品俸,仍视府事。明年十二月卒于官。吏民聚哭,为立祠。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前后守苏者莫能及。明史卷一六-10.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

43、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待/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米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B. 至是钟数延见/执礼其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C. 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D. 至是钟效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足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迁,改官。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平调,二是升迁,三是降职。古代常

44、在迁的前后加字加以区别。如“左迁”“迁进”表示升迁:“迁调”“迁官”“转迁”说明调职;“迁谪”“迁削”“右迁”常指降职。B. 丁母忧,即遭逢母亲的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内不做官。C. 视事,就职治事。多指官员到任开始处理政事,也可理解为办公。D. 吏部,中国古代官署之一,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况钟到苏州一上任,就采取欲擒故纵的策略,严惩那些豪强猾吏,痛斥贪赃枉法和昏庸无能者,使得全府上下大为震动,从此全都奉法行事。B. 况钟在苏州为政期间,办事周密,执政为民,不仅下大力气惩恶扬普,而且

45、为老百姓减免赋税,深受老百姓的欢迎,老百姓把他当作神明看待。C. 况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吴江人平思忠对他有恩,况钟就多次拜见平思忠,深表谢意,对待平思忠礼节非常恭敬,并且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去侍奉平思忠。D. 况钟几次因故要卸任或离任,都被老百姓请求并经朝廷批准而继续留任,无论是前任还是后任,在廉洁奉公、勤政爱民方面,没有一个能比得上况钟的。13. 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1)钟乃蠲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2)钟虽起刀笔,然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振赠。参考答案:10. D 11. A 12. C 13. (1)况钟于是免除了繁重苛刻的赋役,定立教民条文,有不便于百姓的事情,立

46、即上书朝廷讲明。(2)况钟虽然出身于刀笔吏,却重视学校教育,礼敬文人儒士,贫寒之家的读书人大被他接济帮助。【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文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仆隶”是“无”的宾语,其后断,排除AC;“人”是“贤”的主语,其前断,排除B。故选D。句子翻译:到这时候况钟多次请见,对待他礼节非常恭敬,并且让他的两个儿子到自己属下作事,说:“并非我没有仆役,这是想借此报答您。”平思忠家素来贫寒,从来不靠旧交情而有所请托。人们称赞他们两人都是贤德之人

47、。【11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A选项“左迁表示升迁”错误;“右迁表示降职”错误。“左迁”表示降职。“右迁”表示升迁。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所以首先要理解文意,通过对比法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C选项“并且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去侍奉平思忠”错,原文“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