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镇南中学2021年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儿子上树女真儿子苗壮爬树了。接到陈老师告状电话时,关婷婷差点把客人撂在半道,但她还是强忍着内心的焦急,把那一家三口送到职教城信息工程学校。收钱时,男人给了她一张50元纸币。她准备找零,男人说:妹子,算了吧,你也不容易。回去慢点开,别太着急。小孩子轻巧,上个树什么的,摔不下来,没事儿。她没心情听宽慰的话,开车往回蹽,儿子淘气不假,极富创意地爬树却是头一次。这会儿他没事吧?万一从树上摔下来,有个好歹,她没法活了!离婚时,男人是要儿子的。她没给。舍不得。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啊。儿
2、子那时才三岁,吚吚呀呀喊妈妈,奶声奶气。男人早晚得再找女人,她不能让儿子受后妈的气。车到学校门口,已经三点多了,她走小门,冲门卫师傅喊:我儿子爬树了!再不用二话,电动门马上闪开一条缝儿。进了校门,她就看到学校最里边靠近厕所二层小楼的地方,停了一辆红色的消防车,树底下已经铺上了气垫子,几个老师模样的人,还有戴头盔的消防队员,都在树底下站着,仰头往上面看。她心跳加速,堵到嗓子眼儿了。她急着往树底下跑,坡跟鞋跑着不利索,脚崴了一下,差点摔个跟头。趔趄了一下,接着往前跑。她看到了消防队员、校领导、陈老师,还有校医。陈老师冲她摆了下手,娃娃脸通红,脸蛋画浑儿,明显哭过:就等你了!我们说话都不好使,他说什
3、么不下来!你再不来,校长准备请消防队员站梯子上去了!气喘未定,站到气垫的边缘,仰头往树上看。树很高,树叶正浓,但她能看见儿子。儿子是树枝上很小的一团儿,那小团儿身子不动,两条腿偶尔晃荡一下,他晃荡一下树枝也跟着忽悠一下,马上就要折了的样子,她的心跟着就往嗓子眼儿外面拱一下。儿子随时可能掉下来。儿子像树上挂着一只不老实的穿了衣服的小猴子。那么高的树,他怎么上去的?她从来不知道儿子还会爬树。她小的时候,很多孩子会爬树,她虽然是个女孩子,也跟着起过哄。在岫岩老家,她跟着老家的孩子们爬树摘山梨,还跟着打枣、打核桃、掏鸟蛋。那时候她不知道爬树危险,也真没眼见身边哪个孩子从树上掉下来。她站在树下,清了清嗓
4、子,仰头看上面,想了一会儿,只憋出一句:壮壮,你晚上想吃什么?树上的两条腿不动了。一个很小很小的脑袋瓜往下探。儿子的声音听上去很小,像来自非常遥远的地方:妈妈,真是你呀?你交车了?还没呢,呆会儿交。吉野家双拼套饭行不?行。再加一杯饮料。行。妈妈我想自己下来。你行吗?行。但得把那个垫子撤掉。商量的结果是,可以把气垫撤掉,但大人们要站在树下,万一孩子掉下来,保证能够接住。安全第一!气垫撤掉了,她的心也快从嗓子眼儿蹦出来了,感觉自己站不住了,马上就要堆到地上。众人瞩目之下,一只穿着校服的小猴子,从树上噌噌噌就出溜下来了。身手灵巧、轻盈,从树上到树下,一气呵成,中间没有停顿,落地也很稳。吊在嗓子眼的心
5、一下子落下去了,她第一时间冲上去,一把将儿子拽到面前,手伸出去了,想狠狠扇他一记耳光,却在碰到儿子的脸时,变成了不太温柔的抚摸。儿子笑嘻嘻的:妈,说话算数,吃吉野家去吧!好像他没闯祸,是个有功之臣。不行,你得先跟老师们道歉,还得谢谢叔叔们!道歉。感谢。保证。那些在学校犯了严重错误、闯了祸的孩子和家长应该做的一系列事情,关婷婷和儿子一起又操练了一遍。从学校出来,离交车还有一会儿。她开车,带着儿子,就近又拉了一位客人。坐在吉野家,看对面儿子有滋有味吃双拼套饭,苗婷婷牙疼,一点儿胃口都没有。进了家门,看儿子换完鞋,把书包放下,她把脸一绷,厉声喊一句:跪下!儿子哆嗦了一下,扭头,惊恐地看着她,听话地跪
6、下了。为什么爬树?爬树好玩吗?知不知道危险?儿子一句话不说。晚上十点多,苗壮同学还是不说为什么爬树,也不跟她求饶。她去厕所两分钟,回来,发现儿子歪在地上,已经睡着了,哈喇子淌到地板上。她把儿子抱起来,放床上,眼睛潮呼呼的。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七天之后,苗壮同学又上树了,爬的是松树。一棵三百多年的大松树。这一次,关婷婷没有罚他跪下。像第一次爬树一样,苗壮同学仍旧不肯说为什么要从课堂上逃出来,为什么要爬上北陵公园的大松树。关婷婷不知道拿他怎么办。沈阳的冬天,不是一般的冷啊。冷也得上路。一个女出租车司机每天的生活,周而复始。她不怕冷,不怕累,但是,她怕手机铃声。苗壮同学三个月没爬树了。就在关婷婷认为
7、儿子可能把上树这件事忘记了的时候,苗壮同学老毛病又犯了。手机响了。这一次,不是陈老师打电话。一个陌生的座机号码,里面的声音,却是儿子的:妈,我在派出所,警察叔叔让你马上过来一趟。儿子的声音很淡定,她却毛了,一路狂奔到派出所。儿子太有想象力了。大过节的,竟然约了一个同伴爬树玩,还是市中心的圣诞树。被训得狗血淋头,当着两个孩子的面。“你们作为监护人,怎么当的?!这叫扰乱公共秩序!知道不?!你们自己管不好孩子,可以找地方帮你们管!”中年警察眼睛通红,不知道是缺乏睡眠累的,还是让两个孩子气的。从小到大,关婷婷没听过这么重的话。关婷婷跟公司请了假。她得在家休息。血压高。头晕,迷糊。看不得街边的树。她躺床
8、上,学校王校医给她打电话,话委婉,关婷婷却听得懂。苗壮同学屡次三番上树,班主任有压力,校长有压力,教委都有压力了。孩子淘气到这份上,对学校的声誉有影响,有可能影响今后的招生吧。出于对苗壮同学健康成长的关心,作为校医,她建议关婷婷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爱上树真的是一种病、需要看心理医生吗?她从来没跟儿子说过自己也曾爬过树,是不是自己把爱上树的毛病传给了儿子?除了医生,她还能求助谁?原载长江文艺2014年第4期,有删改8下列关于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在开关特意安排了一个淘气爬树的孩子考不上重点中学,只能去学习修电梯的情节,巧妙说明了喜欢爬树的孩子不只一个,爬树应该是大多数男
9、孩子的天性;同时也加重了关婷婷对儿子前途的忧虑。B孩子上树,学校的老师们如临大敌,消防车都调来了,说明学校对孩子非常重视和关心。C老家、乡下对小孩上树并不阻拦,暗含着作者对今昔、城乡教育理念差别的反思,对当今教育观念与方式的质疑。D苗壮始终都不肯说出爬树的原因,“闯祸”后不以为然,我们从中可以感觉到若站在孩子的立场来看爬树,并不是一个什么问题。9小说语言极有表现力,试对下面句子作简单赏析。 众人瞩目之下,一只穿着校服的小猴子,从树上噌噌噌就出溜下来了。身手灵巧、轻盈,从树上到树下,一气呵成,中间没有停顿,落地也很稳。她第一时间冲上去,一把将儿子拽到面前,手伸出去了,想狠狠扇他一记耳光,却在碰到
10、儿子的脸时,变成了不太温柔的抚摸。10小说中关婷婷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11本文结尾“爱上树真的是病?也许真的应该带他去医院,听医生怎么讲?”如果你是心理医生,你会怎么对她(关婷婷)说呢? 参考答案:8B 9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儿子比作穿着校服的小猴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儿子身手敏捷的特征。用了细节描写(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对儿子又爱又恨的心理。10善良敬业,有职业操守。在家庭和工作出现矛盾时,她对乘客的妥协,难得可贵。善解人意。能尊重乘客的需求,包容理解儿子的天性,理解儿子给学校、社会各方面带来的麻烦。吃苦耐劳,独立有担当。单亲妈妈,勇敢担当,不怕冷,不怕累,靠开出
11、租车养活儿子。聪明有方法。救儿子时出巧招,化险为夷。无助脆弱。面对儿子爬树后的屡教不改、学校的建议,她有一个单亲妈妈的辛酸、无助与痛苦。 11阿姨,苗壮没有病,向往自由,热爱自然是儿童的天性。我们小时候都干过类似的事情。您不必过度焦虑。有时间多陪陪孩子,好吗? 8试题分析:B从小说的主旨来看,孩子爬树,本是一件小事,学校却如临大敌,说明僵化的学校教育模式完全不能站在孩子的立场来思考和对待这个事情。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9试题分析:这类试题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语句的含义和作用。对文章的语句的作用和意义进行鉴赏。 语言的特点。一般从准确简洁、清新明快、生
12、动形象、浅显质朴等方面思考。 语言的风格。有幽默、辛辣、自然和谐、含蓄、深刻等。语言的技巧。多从修辞角度思考。语言的作用。表达了什么意义,有何表达效果,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0试题分析:这种题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1)人物的身份、经历、教养、气质等;(2)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3)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4)作者对人物的感情倾向。人物形象结合文本用形容词概括出来。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1试题分析:本题为探究性题目,具有开放性,回答时
13、应在联系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题干中的条件和要求分析作答。只要能自圆其说,结合文章内容和自身体悟,言之成理即可。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2.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
14、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锚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节选自林黛玉进贾府) 1.这段文字的语言描写揭示了王熙凤怎么样的思想感情变化和性格特征?2.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人物怎么样的心理活动?参考答案:1.感情变化是:先作恭维,后表同情,再示关心。由笑转悲,再由悲转喜。性格特征是:善于察言观色,机变逢迎。2.既讨好了老祖宗,又在黛玉和
15、众人面前表现了自己在贾府的权势之大。3. 现代文阅读(14分) 静夜听风姜琍敏静夜听雨,仅仅这几个字,就赋予我们多少诗意!最是那温馨的春夜,淅淅沥沥的细雨,抚着恬怡的春梦、绿肥红瘦的江南,是何等美妙意境?静夜听风可就大不同了。如果说前者宛如丝竹悠悠、清泉淙淙,后者则浑似江河破堤、大漠飞沙。尤其是无雨的冬夜,听虎啸龙吟般朔风动地而来,门窗劈啪,雨蓬呻吟,耳畔嗖嗖如有利箭飞掠,心头瑟缩似万马狂踏,落英狼籍。那心境,无论如何是找不到一丝美感来的。何况晚来的风总给人以凄凉的暗示,静夜的喧嚣声不免让人心惊肉跳。所以,我们难听到对夜风的欣赏或讴歌。尤其是不眠的长夜或病痛的僵卧中,听萧萧风过,黯淡的心境更如
16、夏日雷雨将骤,飞沙走石,天昏地暗。 当然,也有例外的人。诸如我,每于无眠之夜听风,便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风似乎会吹开记忆之门,听不同的风声,如同听到久远而淡忘的歌声,会将不同的往事纷纷乱乱地勾陈于眼前,牵起种种沉溺的情愫,有时竟也因之温情绵绵甚或慷慨激昂。因为我与风,曾有过一段特殊的因缘。早年我下放煤矿,矿在太湖之中。按月休假。而休假前夜,总特别关注风情。因为交通全靠班轮,遇有级风便要停航。夜来无风,睡眠便稳,有风则忧不能行,常至不寐。而假毕前夜,心情又正相反,夜风越大越是窃喜,为可在家多呆一日也。由是对风的感情忽喜忽憎,可谓自私无理,却又大可理解。这也是矿上大多数人的一般心态,算是一种特色。
17、在矿上,我当过多年外线电工,常年在电杆甚至输电铁塔上爬上爬下。对风又别有一番敏感。高空作业,晴朗无风的日子总是顺利也舒畅得多。遇风,尤其是阴寒天,上得杆去冷而僵,不利索不说,危险也相对大些。杆顶的风比地上又格外尖利而硬朗,足可将尚未系上安全带的人吹落几十米外。所以我那时极厌风,而现在每听到某种风声,眼前常会活现杆上苦苦僵持的情景。不纯然是苦味,也有淡淡的自豪在心头。去年重回故地,见到我当年架起的电杆犹在那儿为人造福,那分感情更其甘洌。即使那时,在风中的电杆上,也有别人体味不到的独特情趣。那就是活干得顺手时,听那新扯起的四根长线,如琴弦般在风中铮铮放歌,嗡嗡有韵,奏出我的欢悦。人越高,如在几十米
18、的铁塔上,那风越劲,“弦”上的音乐听来也越发清长动人,有时竟令我激动不已,操起大铁扳手,铿铿猛击粗长的银线,那气势,直若壮士临风,挥剑长啸大风歌!毕竟才20出头,意气方遒呵!而今雄风犹在,我这气势却哪去了?连梦中也找不见它,却常从铁塔上飞落,惊醒一身冷汗。只有静静深夜,听着当年一样的风声,才会拾到几分一样的心情。悲欤,喜欤?风吹来多少记忆?风吹走多少故事!而风逍遥自在,无影无踪,来复去,去又来。我呢,该向谁追索飘逝的生命?20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用两个词概括“静夜听风”的心境。(2分)21请根据第四段的内容,分两点概述我对风的复杂感情。(4分)22第五段末说:“悲欤,喜欤?”联系全文,作者为
19、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情?(4分)23请从修辞角度,评点第二自然段中划线文字的语言特色及其作用。(4分)参考答案:20(2分)凄凉(黯淡)、惊恐。21(4分)休假前后的风,常使“我”的感情忽喜忽憎。(意思对即可)野外作业时的风,既让“我”苦恼、厌恶,又让“我”欢悦、自豪(激动)。22(4分)因为现今的“我”失却当年的意气和豪情,因此感到悲。因为现今的“我”不用再经受当年那种忽忧忽喜的悲苦,因此感到喜。(意思对即可)23(分)运用比喻手法,具体、形象地写出了“静夜听雨”与“静夜听风”的迥乎不同。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静夜听风”与“静夜听雨”的迥乎不同。 运用了比拟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听雨时的心境。
20、答对修辞手法得1分,答对其作用意思的得1分。三点中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何充,字次道,庐江灊人,魏光禄大夫祯之曾孙也。祖恽,豫州刺史。父睿,安丰太守。充风韵淹雅,文义见称。初辟大将军王敦掾,转主簿。敦兄含时为庐江郡,贪污狼藉,敦尝于座中称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充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敦默然。傍人皆为之不安,充晏然自若。由是忤敦,左迁东海王文学,寻属敦败,累迁中书侍郎。充即王导妻之姊子,充妻,明穆皇后之妹也,故少与导善,早历显官。尝诣导,导以麈尾反指床呼充共坐,曰:“此是君坐也。”导缮扬州解会,
21、顾而言曰:“正为次道耳。”明帝亦友昵之。成帝即位,迁给事黄门侍郎。苏峻作乱,京都倾覆,导从驾在石头,充东奔义军。其后导奔白石,充亦得还。贼平,封都乡侯,拜散骑常侍,出为东阳太守,仍除建威将军、会稽内史。在郡甚有德政,荐征士虞喜,拔郡人谢奉、魏顗等以为佐吏。后以墓被发去郡。诏征侍中,不拜。改葬毕,除建威将军、丹阳尹。王导、庾亮并言于帝曰:“何充器局方概,有万夫之望,必能总录朝端,为老臣之副。臣死之日,愿引充内侍,则外誉唯缉,社稷无虞矣。”由是加吏部尚书,进号冠军将军,又领会稽王师。及导薨,转护军将军,与中书监庾冰参录尚书事。诏充、冰各以甲杖五十人至止车门。寻迁尚书令,加左将军。充以内外统任,宜相
22、纠正,若使事综一人,于课对为嫌,乃上疏固让。许之。徙中书令加散骑常侍领军如故又领州大中正以州有先达宿德固让不拜。建元初,出为骠骑将军、都督徐州扬州之晋陵诸军事、假节,领徐州刺史,镇京口,以避诸庾。顷之,庾翼将北伐,庾冰出镇江州,充入朝,言于帝曰:“臣冰舅氏之重,宜居宰相,不应远出。”朝议不从。于是征充入为都督扬、豫、徐州之琅邪诸军事、假节,领扬州刺史,将军如故。先是,翼悉发江、荆二州编户奴以充兵役,士庶嗷然。充复欲发扬州奴以均其谤。后以中兴时已发三吴,今不宜复发而止。充居宰相,虽无澄正改革之能,而强力有器局,临朝正色,以社稷为己任,凡所选用,皆以功臣为先,不以私恩树亲戚,谈者以此重之。然所昵庸
23、杂,信任不得其人,而性好释典,崇修佛寺,供给沙门以百数,糜费巨亿而不吝也。亲友至于贫乏,无所施遗,以此获讥于世。永和二年卒,时年五十五,赠司空,谥曰文穆。(节选自晋书何充传,有删节)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徙中书令/加散骑常侍领军/如故/又领州大中正/以州有先达宿德之人/固让不拜/B. 徙中书令/加散骑常侍/领军如故/又领州大中正/以州有先达宿德之人/固让不拜/C. 徙中书令/加散骑常侍领军/如故/又领州大中正/以州有先达宿德之人固让/不拜/D. 徙中书令/加散骑常侍/领军如故/又领州大中正/以州有先达宿德之人固让/不拜/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
24、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征士,文中指不就朝廷征辟之士人。魏晋时期征辟制并未完全废除。B. 士庶,“士”古指读书人;“庶”普通百姓。也可泛指人民、百姓。C. 社稷,土神、火神的总称。古代君主祭社稷,后用“社稷”代表国家。D. 谥,即谥号,是对死去的君臣等人,按其事迹给予的或褒或贬的称号。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何充出身门阀,为人儒雅正直。他祖父辈都是魏晋时高官,母亲妻子皆出身豪门;王敦谬赞其兄,身为下属的他毫不留情地揭穿谎言。B. 何充器量端正.颇得众臣之心。王导、庾亮都极力向皇上推荐他,认为他坚持操守.将来必定能够总领朝臣,成为老臣的副手。C. 何充官至宰相
25、,深受人们尊重。他临朝庄重,具有改革的才能,以国家为己任,选用官员,都以功臣为先,丝毫不讲私恩,受到人们的尊重。D. 何充酷爱佛教,却对亲友吝啬。他供养的和尚数以百计,浪费数亿而不吝惜;然而亲戚朋友贫困,却没有任何施舍馈赠,世人颇有微词。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苏峻作乱,京都倾覆,导从驾在石头,充东奔义军。(2)充以内外统任,宜相纠正。若使事综一人,于课对为嫌,乃上疏固让。参考答案:10. B 11. C 12. C 13. (1)苏峻作乱,京都覆亡。王导随皇帝在石头城。何充向东投并义军。(2)何充认为内外兼任,宜互相纠正。如果把职务加于一人之身,不利于考核,就上疏再三
26、推让。10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本题,“领军如故”状语后置句,“如故”是后置状语,二者不能分开。排除AC两项。“固让”与“不拜”是连续动作,不能分开。排除D项。划线句子大意是:调任中书令,加任散骑常侍,领军如旧。又领州大中正,因州有先达宿德之人,再三推让不就任。分析可知,B项断句正确。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
27、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C项,“稷”是谷神,不是火神。故选C。【12题详解】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C项,“具有改革的才能”分析错误,原文是“虽无澄正改革之能”,意思是“虽然没有改革的才能”。故选C。【13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
28、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的翻译:(1)“倾覆”,被颠覆;“从驾”,跟随皇帝;“东”,向东,名词作状语;“奔”,投奔。(2)“以”,认为;“综”,聚总,集合;“课对”,考核;“固”,坚持。【点睛】文言文翻译的方法: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参考译文: 何充,字次道,是庐江灊人,被光禄大夫何桢的曾孙。祖父何恽,是豫州刺史。父亲何叡是安丰太守。何充风韵儒雅,以文章道义著称。最
29、初召为大将军王敦的属官,后转任主簿。王敦哥哥玉含当时任庐江郡守,贪婪不守法,王敦曾在座中称道:“家兄在郡里一定很好庐江人士都称赞他。”何充正色地说:“我就是庐江人,所闻与此不同。”王敦默默无言。别人都替他担心,他自己安然自如。因此违逆了王敦,降为东海王文学。不久碰上王敦事败,多次升迁任中书侍郎。 何充就是王导妻子姐姐之子,何充的妻子是明穆皇后之妹,所以从小与王导友善,很早就历任显要职位。有一次到王导家,王导用佛尘指着床招呼他同坐,说:“这就是君的座位。”王导修缮扬州官署,回头说:“这正是为次道准备的。”明帝也与他很亲近。 成帝即位,迁任给事黄门侍郎。苏峻作乱,京都覆亡,王导随皇帝在石头城,何充
30、向东投弃义军。后来王导逃奔白石,何充也得以回还。叛贼平定后,封都乡侯,拜授散骑常侍,出任东阳太守。接着被授予建成将军、会稽内史。在郡中很有德政,举荐处士虞喜,选拔郡人谢奉、魏额等作僚属。后因墓地被人发掘离郡。诏书征入任侍中,不就任。改葬完后,授予建威将军、丹阳尹。王导、庾亮都对皇帝说:“何充器量端正而有节操,得众人之心,必定能总领朝臣,做老臣的副手。臣死之后,希望能举荐何充为内侍,那么外誉协和,国家可以无忧。”因此加吏部尚书,进号冠军将军,又掌管会稽王军队。等到王导去世,转任护军将军,与中书监庾冰参与总领尚书事务。诏令何充、庾冰各以甲杖五十人到止车门。不久迁任尚书令,加左将军。何充认为内外兼任
31、,宜互相纠正,如果把职务加于一人之身,不利于考核,就上疏再三推让。(皇上)同意了。调任中书令,加任散骑常侍,领军如旧。又领州大中正,因州有先达宿德之人,再三推让不就任。 建元初年,出任骠骑将军、都督徐州扬州之晋陵诸事、假节,领徐州刺史,镇守京口,以避开庾姓诸人。不久,庾翼将要北伐,庾冰出镇江州,何充入朝,对皇帝说:“大臣庾冰身为国舅,宜任宰相之职。不应当远出。”朝廷议论不同意。于是征何充入任都督扬州、豫州、徐州之琅邪诸军事、假节,领扬州刺史,将军如旧。在此之前,庾翼尽数征调江、荆二州的编户奴充兵役,士族庶族纷纷哀号。何充想再征调扬州之奴来分担批评。后来因中兴时已经征调过三吴,现在不宜再征才停止
32、。 何充任宰相,虽然没有改革的才能,但是强劲有器量。临朝庄重,以国家为己任,他选用官员,都以功臣为先,不因私恩树立亲戚。人们谈论起来都因此很尊重他。但是他所亲近的人平庸纷杂。用人不当,而又爱好佛典,大修佛寺,他供给的僧人数以百计,耗费巨亿也不可惜。而亲友有的很贫穷,却不接济馈赠,因此受到世人的讥讽。永和二年去世,时年五十五岁。追赠司空,谥号叫文穆。5.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小题。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馀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
33、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
34、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10. 下面文中划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组是A. 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B. 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C. 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D. 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1
35、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孙膑以刑徒阴见 阴:暗中,私下里B. 膑辞谢曰 谢:推辞C. 田忌欲引兵之赵 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D. 孙子度其行 度:揣12.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孙膑原在魏国,因受迫害而沦为刑徒,后来他说服了齐国使者,得以逃到齐国,并帮助齐国取得重大的军事胜利。B. 在魏国攻打赵国时,田忌按孙膑所说趁机攻打魏国空虚的都城大梁,于是魏军果然去了邯郸,在桂陵与齐军交战,结果被打败。C. 马陵之战可以说是一场心理战争。孙膑紧紧抓住魏军凶悍勇猛,一向瞧不起被称为胆小怯弱的齐兵的心理,精心策划,巧设埋伏,终于计胜庞涓。D. 本文通过
36、马陵道智斗庞涓的故事,充分表现了孙膑过人的智谋和卓越的战略战术思想。他的兵法为后世传诵。13. 阅读第二题的文言文,翻译画线句子。(1)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2)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参考答案:10. B 11. C 12. B 13. (1)善于作战的人顺着事情的发展趋势向有利的方面加以引导。(2)和他的轻骑兵一道,两日的路程并作一日追赶。10. 试题分析:本题可根据实词断句法。即在读懂全文,了解所点断文章的大致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找名词与动词来组句,先断开能断的句子。如果是叙述性的文章,就要弄懂故事的基本情节;若有人物对话,就要弄清谁与谁对话,讲的什么话。如是说理性文章,则要弄明白谈了哪些
37、问题,表明了怎样的观点。同现代汉语语法一样,古文中的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代词),谓语多是动词,主语、谓语与宾语是句子的主干,而谓语是句子的核心。因此,抓住谓语动词,分析动词与它前后词语之间的关系,就能正确断句。本句标点为: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11. 试题分析:C之,动词,到。12. 试题分析:B“去了邯郸”不对,是离开了邯郸。13. 试题分析: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
38、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参考译文:齐国使者来到(魏国都城)大梁,孙膑以受刑囚犯的身份暗中求见齐使。齐使认为孙膑与众不同,就私下用车把他载到齐国。齐将田忌赏识孙膑,像对待客人那样对待他。这以后,魏国进攻赵国,赵国危急,向齐国请求救兵。齐威王要让孙膑担任统帅,孙膑推辞说:“受过刑的人不可以(担此重任)。”齐王于是让田忌担任统帅,而让孙膑担任军师,坐在有篷盖车中,为齐军出谋划策。田忌要率领齐军到赵国去,孙膑说:“现在魏赵两国交战,魏国的精兵必定全部用在国外,老弱残兵在国内疲惫不堪;您不如率兵快速直奔大梁,占据它的交通要道,冲击它的真正空虚之地,魏国就一定会舍弃赵国而前来自救,这样,我们就可以一
39、下子解除赵国被围的局面,同时削弱魏国的力量。”田忌听从了孙膑的建议,魏军果然撤离了赵国都城邯郸,与齐军在桂陵打了一仗,结果齐军大败了魏军。又过了十三年,魏与赵联合攻打韩国,韩国紧急向齐国求救。齐王派田忌为将前往救韩,直奔大梁。魏国大将庞涓听到了消息,就撤离韩国回头追击齐军,但此时齐军已奔西而去。孙膑对田忌说:“他们赵、魏、韩的军队一贯自视强悍勇猛而看轻齐军,齐军一直被认为胆怯;善于作战的人顺着事情的发展趋势向有利的方面加以引导(既然魏兵认为齐兵胆怯,齐兵就伪装胆怯逃亡,诱使魏兵上当)。让齐军进入魏地后筑供十万人吃饭用的灶,第二天筑供五万人吃饭用的灶,第三天筑供三万人吃饭用的灶。”庞涓率军连追了
40、三天,非常高兴,说:“我本来知道齐军胆小,进入我国仅三天,齐军中的逃亡者就超过了一半。”于是丢下步兵,和他的轻骑兵一道,两日的路程并作一日赶,追击逃奔的齐军。孙膑估计庞涓的行程,傍晚将到达马陵。马陵一带道路狭窄,道旁有许多障碍,可埋伏军队。于是(派人)剥去一大树的树皮,露出白色木质部分,在上面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同时让善于射箭的一万齐兵弓弩手夹道埋伏,约定说:“日暮时分见到举火的就一齐射箭。”庞涓果然在当夜到达被剥去树皮的大树下,见白色木质上写有字迹,就点燃火把照看那些字。未等读完上面的字,齐军就万箭齐发,魏军大乱,互相失去了联系。庞涓自知自己的计谋已经用完了,军事行动失败的趋势不可扭
41、转,就割脖子自杀了,(临死时)说:“终究让那小子成名了!”齐军于是乘胜将庞涓的军队彻底打败,俘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也因此名显天下,世上流传他的兵法。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徐文长传明袁宏道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亦饮
42、其下,不肯留钱。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一军股栗。有沙门负资而秽,酒间偶言于公,公后以他事杖杀之。其信任多此类。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一日,饮其乡大夫家。乡大夫指筵上一小物求赋,阴令童仆续纸丈余进,欲以苦之。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气韵遒逸,物无遁情,一座大惊。文长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超逸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阳和力解,乃得出。既出,倔强如初。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皆
43、拒不纳。当道官至,求一字不可得。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梅客生尝寄余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诗奇于字,字奇于文,文奇于画。”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哉!悲夫! (节选自徐渭集?附录)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 信:任凭 B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 饵:招待 C阴令童仆续纸丈余进,欲以苦之 阴:暗中 D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
44、佯:假装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B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C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D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徐文长未能得志,于是寄情山水,游历北方,
45、并以诗作记游抒怀。他写文章才思敏捷,意韵刚健飘逸;书法风格刚柔相济,富有情趣。 B徐文长有才略,好出奇谋,深得胡公信任,参与军中机密。然而多次科举失利,晚年愤慨更深,狂疾益甚,最终心怀怨愤而死。 C胡公统率重兵,威震东南,深为将士敬畏。有个和尚却依仗财势,在酒筵上对胡公出语不敬,后来胡公借其它事将他以杖刑处死。 D石公认为古今文人忧愁困苦没有比得上徐文长的;梅客生认为徐文长不仅是个奇才,更是个奇人;作者认为徐文长的一生无所不奇。7、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3分) (2)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阳和力解,乃得出。(3分) 参考
46、答案:4、B(诱捕) 5、C6、C(“在酒筵上对胡公出语不敬”有误,应是“和尚行为不轨,徐文长在喝酒时偶尔对胡公提起”。)7、(1)文长都大声地呵斥,把他们看做奴才,以和他们结交为耻辱而不往来,因此它的名声没有流传出越地。(2)他后来因猜忌而杀死他的后妻,被逮入狱,判处死刑。张阳和极力斡旋解救,他才得以释放。附:文言文翻译文长是山阴的秀才,乡试多次未能中举。他性格直爽,无拘无束。总督胡宗宪知晓他的才能,聘请他做幕客。文长与胡宗宪约定:“如果要我做幕客,必须用接待宾客的礼节,不规定时间,让我能够自由进出。”胡宗宪都答应了他。文长于是穿葛布衣服,戴黑色头巾,拱手行礼入坐,放言畅谈天下大事,旁若无人。胡宗宪非常高兴。那时胡宗宪统率诸路军队,威振东南,部下将士晋见都是跪着说话,匍匐进退,不敢仰视;而作为下属的一个秀才,文长却傲然自得,随心行事,任意谈笑,丝毫没有畏惧顾虑。 文长对自己的才能谋略非常自负,喜欢出奇谋妙计,谈论军事大多得其要领。凡是胡宗宪所用来诱捕汪直、徐海等盗寇的计谋,都和他慎密商议,然后付诸实行。文长曾经在一座酒楼上喝酒,有几名军士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