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盘塘镇中学2020年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每小题3分,共9分。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
2、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
3、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7、对这段文字中“咬文嚼字”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指写作时过分地斟酌字眼,有讽刺的意味。B、指写作时反复修改文字,以求表达顺畅些或漂亮些。C、指写作时对文字斟酌锤炼,以便更好地表达思想情感。D、指写作时力求用典,力求文字的凝练、深奥。参考答案:7.C 8.C 9.D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9题大河遗梦李存葆豪雨倾泼过的盛夏,我故地重游,为的是重温大河的神
4、秘。但大河的“河府”里仍空空如也,一览无余。神秘与威严同在,神秘与大美共存。神秘是诱发人类不断追求的因子,大自然的神秘与壮美,也是我们这些困在水泥方块中的现代人那浮躁灵魂能得以小憩的最后一隅。黄河,断流的黄河,你失却了神秘便失却了威严,失却了大美,从而也使我们失去了一块偌大的慰藉心灵的栖息地黄河,面对断流的你,我深信,在你干涸的河床下面,仍有我们民族不竭的心泉。你那滞重的赭黄色的波涛,曾拉弯了多少纤夫的脊背,曾洗白了多少舵工的须发,曾嘶哑了多少舟子的喉头黄河,你分娩一切又湮没一切,你哺育一切又撕碎一切,你包容一切又排斥一切。因了你的存在,中华民族忧患意识的潮流与你不息的波涛一起翻卷,流过商周秦
5、汉,流过唐宋明清,直灌注入今人的心田。你使圣者垂思,你使圣者彻悟。黄河,老子从你怀抱里走出,这位睿智无比的老翁,仅用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便诠释了宇宙万物的演变,道出了多少“道法自然”的真谛黄河,庄子从你臂弯里脱出,这位枕石梦蝶的先哲,用外星人一样的耳朵,去闻听我们这颗星球上的天籁地音,用心灵去感受神秘的自然,那灿若云锦的辞章,那汪洋恣肆的著述,令今人读来扑朔迷离黄河,孔子从你的波涛中荡来,这位生前四处碰壁的老头儿,当今已被世界推为十大哲人之首,一部论语,曾被多少代统治者奉为“治国安邦平天下”的圭臬黄河,孟子从你黄土上站起,这位首先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大儒,把儒家学说推上极致,使孔孟之道,历两
6、千年誉毁而不衰黄河,我知道,只有你那气贯长虹的肺活量,才能让冼星海谱出那“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滂然沛然的乐意黄河,当今我们这个民族正处在历史大转型的紧要关口,我们需要黄河大米,需要黄河绒螯蟹,需要你三角洲上那素衣缟服的天鹅但我们更需要思想,需要智慧,需要精神王国的两大骄子哲学与诗。黄河,当我们的物质大厦遍地耸立时,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巍峨齐高。黄河,面对这个七色迷目、五声乱耳、连空气中也飘散着物化的浮嚣之气的世界,我不希望因了你的断流,而使我们这个民族的忧患意识消弥,让哲人停止思索;也不希望因了你的干涸,而使诗人关闭了那能催人奋袂而起的激情的闸门黄河,我还知道,是你的黄涛黄浪黄泥黄土塑
7、造了我们这个民族的风骨。你横向流淌北方的大野,你纵向雕刻了中国的性格。那带剑的燕客,那抱琵琶的汉姬,是你真正的儿女。你既能使“挑灯看剑”的赳赳武夫,高歌“梦回吹角连营”;也能使低吟“绿肥红瘦”的纤纤弱女,赋一曲“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绝唱黄河,你用黄水养育出青海高原那会唱花儿的娇娃,你用黄风抽打出内蒙草原那剽悍的骑手,你用黄浪冲刷出陕北那满脸都是鱼纹皱的坚韧农夫,你用惊涛铸成山东大汉那青铜色的胸膛,你狮子般的气概,赋予我军营士兵那钢铁般的神经;你一泻千里的奔放,注入我油田铁人那地火般喷突的豪情哦,黄河,我历史的河,我文化的河,我心灵的河!当我们这个黄皮肤的民族正把握命运的缰绳,紧攥时代的流
8、速,去际会新世纪的大波时,断流,你怎么能断流呢?16、作者为什么说黄河断流“使我们失去了一块偌大的慰藉心灵的栖息地”?(5分)答: 。17、整合全文信息,分条陈述“历史的河”、“文化的河”、“心灵的河”的具体内涵。(6分)答:(1)历史的河: (2)文化的河: (3)心灵的河: 18、作者认为黄河塑造的“民族风骨”与雕刻的“中国性格”有哪些?请概括说明。(6分)答: 19、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A、本文以“断流”开篇,随即转入对已经失落的“民族不竭心泉”的追寻,结尾又反复诘问“断流,你怎么能断流呢”,失落之情成为贯穿始终的主线。B、“那带剑的燕客,那抱琵琶的汉姬,是你真
9、正的儿女”以慷慨悲歌、为民族大义不惜舍弃生命的燕客、远走异域的汉姬,形象地表现了黄河所塑造的“民族风骨”,有强烈的赞颂和自豪之情。C、全文以第一称为叙述主体,以第二人称呼告的形式展示抒情,叙述、论证、抒怀相融,拟人、排比、比喻交织,铺张扬厉,舒展自如,文字华美,情辞并茂,感人深切。D、最后一段的“断流”含义深刻,既指黄河本身的干涸、断流,也暗喻处于历史大转型时期的中华民族在致力于经济建设开放搞活的同时,万万不可失落民族精神。E、“你分娩一世又湮没一切,你哺育一切又撕碎一切,你包容一切又排斥一切”,是说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又曾频发水患而毁掉在这里发展起来的灿烂文明,因此作者对黄河有着既爱又恨的矛
10、盾心情。参考答案:16、因为黄河断流便失去了神秘、威严和大美,而失去的这些又正是现代人浮躁灵魂能得以小憩的最后一隅。17、(1)历史的河:黄河分娩、哺育、包容一切,激发了中华儿女千百年来各种丰富的感情,渗透着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2)文化的河:黄河造就了老比、庄子、孔子、孟子等圣者贤人,促生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磅礴的诗歌与乐意,奠定了中华文化的根基。(归纳出基本要点即可给分)(3)心灵的河:黄河是现代人心灵的栖息地;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不竭心泉,能激发忧患意识,促人思考,催人奋起。18、粗犷与细腻,阳刚与阴柔,剽悍与坚韧,豪迈而奔波。(语意相近即可)19、B、D(A、“失
11、落之情”说法不妥;C、本文是散文,“论证”说无理;E、“既爱又恨的矛盾心情”曲解了原文。)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天冬草吴伯箫(一)仿佛是从儿时就养成了的嗜好:喜欢花,喜欢草。喜欢花是喜欢它含葩时的娇嫩同初放时的艳丽芬芳。喜欢草则是喜欢那一脉新鲜爽翠的绿同一股蓬勃的氤氲。我还没见过灵芝,也伺候不了兰苣之类,坡野里丛生蔓延的野草而外,以冬夏常青为记,我喜欢天冬草。喜欢天冬草,要以初次见了天冬草的那次始。说来就须回瞩远远的过去了。那还是冬天,在一座花园的客厅里,围炉闲话的若干人中有着园主的姑娘。她是光艳照人的,像一朵春花,像夏夜的一颗星,所以还记得清楚。记得座边是茶几,隔了茶几摆
12、的是翡翠屏,是透剔精工的楷木如意,是漆得亮可鉴人的七弦琴。再就是那么几架盆栽了。记得先是细叶分披的长长垂条惹了我的注意,又看见垂条间点缀了粒粒滚圆的红豆,好奇,因而就问起座侧光艳的主人来:“是什么草?”“这文竹么?噢,叫天冬草。”“可是冬夏常青的?”“嗯,正是,冬夏常青的。”“结种子的吧?”“啊,结种子。这红豆就是。”“红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可就是这?”那边略一迟疑,微微红了脸,像笑出来了几个字似的说:“大概不是。”“种了就出吧?请摘我几颗。”就那样从水葱般的指端接过来,握了一把珊瑚色珠圆种子,天冬与我结了缘。于今,转眼已是十年了。望回去多么渺茫想来又多么迅速的岁月啊!w w w .x
13、k b 1.c o m(二)在故都,毗连的书肆堆里,我曾有过一爿像样的书斋。屋里两三架书,桌一几一,数把杂色座椅。为粉饰趣味,墙上挂了几幅图画;应景儿跟了季节变化也在花瓶水盂里插几枝桃杏花,散乱地摆几盆担子上买的秋菊之类。虽说如此,那自春及冬称得起长期伴侣的却是一盆天冬草。提起那盆天冬草,也是有来历的。原初一个柔性朋友,脂粉书报之暇,很喜好玩那么几样小摆设,窗头床头放几棵青草红花。人既细心,又漂亮,花草都仿佛替她争光,赚面子,凡经她亲手调理出来的,无不喜笑颜开带一副欣欣向荣之气,她有一棵天冬草,就是早早替她结了累累红豆抽了长长枝条的。后来,这位朋友出嫁,屋里的花草就成了九霄云外的玩意了。未能忘
14、情,她才一一替它们另找了主,分送了朋友。结果我有的就是那盆天冬草。一则自己爱好,再则也算美人之遗,那盆天冬草,就在那一个冬天得了我特别的宠幸。梳理垂条,剪摘黄叶,那爱护胜过了自己珍藏的一枝羽箭。朋友来,总喜欢投主人所好,竭力称赞那天冬草,并将话远远牵到那前任的园丁身上,扯多少酸甜故事。因此,天冬草在朋友当中便有了另一番情趣。那绿条红豆间也就常常晃着一个渺不可企的美的影子了。今天卖花担上新买了一盆天冬草,又将旧衣服许多往事给倒了一回箱。实在说,这是多事的。你看,那伊人的馈赠呢?那好人儿呢?那一帮热得分不开的朋友呢?最怕吹旧日的好风啊!(三)现在,且将一盆天冬草摆下,书室里也安排个往日的样子吧。管
15、它外面偷偷挤来又偷偷挤去的是魑魅还是魍魉呢,进屋来好好收拾一下残梦要紧。敝帚千金,自己喜欢的就是异珍。出了门,尽管是千万个人的奴隶,关起门来,却是无冕的皇帝。有天冬草在,我便有壮志,便有美梦,便有做伴丽人;书,文章,爱情友谊也有,自己就是宇宙了呢。怎么样?小气的人啊,你瞧这天冬草!w w w .x k b 1.c o m人,往往为小人伎俩而愤慨,碰了壁便丧气灰心,其实干吗呢?木石无知,小人非人,为什么要希冀粪土里会掏得出金呢?与其有闲去盼黄河水清,乌鸦变白,不如凭了自己的力去凿一注清流养一群白鸽。烦人的事先踢开,且祷祝着心常青。有如座侧天冬草,并以天冬草红豆作证,给一切抑郁人铺衬一条坦荡的路吧
16、。1934年8月28日,万年兵营雨夜(选自吴伯箫散文,有删改)(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文章一开篇就把“花”和“草”进行了对比,突出了“我”对天冬草的喜爱之情;最后又以天冬草结尾,前后照应,结构完整。B“我”第一次见到天冬草,被其细叶分披的长长垂条和粒粒滚圆的红豆吸引,于是便向主人询问,并由此和天冬草结缘。C“那绿条红豆间也就常常晃着一个渺不可企的美的影子了”的意思是,和天冬草有关的人和事虽已远逝,但已成为美好的形象,常浮现在“我”的眼前。X k b 1 . c o mD文章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仿佛是从儿时就养成了的嗜好”“她是光艳照人的,像一朵春
17、花,像夏夜的一颗星”等。E综观全文,作者主要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通过写天冬草以及相关的人和事,寄托了自己的人生态度,简洁明快,令人感奋。(2)作者说“我喜欢天冬草”,请结合全文概括“我”“喜欢天冬草”的原因。(6分)答:_(3)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分析文章三部分之间的关系。(6分)答:_(4)有人说“管它外面偷偷挤来又偷偷挤去的是魑魅还是魍魉呢,进屋来好好收拾一下残梦要紧”体现了作者虚无、消极的人生态度。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探究。答:_参考答案:(1)BC(2)天冬草冬夏常青,富有生机。天冬草是美人所栽,美人所赠,是美的象征。在“我”失望、寂寞时天冬草能给“我”信心、希望、抚慰
18、。(每点2分)(3)一、二两部分运用了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第三部分运用了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一、二两部分是基础,在这两部分里,作者描写了天冬草的美好,为下文议论和抒情作了铺垫;第三部分是升华,作者通过天冬草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感悟。(4)这种观点不正确。在那个魑魅魍魉横行的社会,作者躲进自己的天地,收拾“残梦”,正体现了作者对美的执著追求和与丑恶的现实势不两立的精神,这种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的。人生有了梦,才会有追求,如果没有梦,才是最悲哀的人生。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 中国初定,尉佗平南
19、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结箕踞见陆生。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 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籍 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 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君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 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
20、反覆手耳。”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 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 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复问:“我孰与皇帝贤?”陆曰:“皇 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 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 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 岖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 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曰: “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 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悦,拜为
21、太中大夫。(节选自说苑奉使)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至二世时,南海 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因稍以 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 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汉十一年,遣陆 贾因立佗为南越王。(节选自史记南越列传)注椎结:同“椎髻”,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 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B.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 姓新
22、/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C.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 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D.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 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箕踞,坐时两腿前伸,形如箕,是一种前倨后恭的表现。战国策?燕策三:“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B. 足下,敬词。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用。战国策?秦策二: “愿为足下扫室布席,幸无我逐也。”C. 剖符,符,凭信。古代分封诸侯或封赏功臣时,将符一分为二,一留帝王处,一授诸侯或功臣,称为“剖符
23、”。史记:“仆之先非有剖符丹 书之功。”D. 北面,面北,面向北。指臣服于人。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朝见 君主时是面向北的。史记?项羽本纪:“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 王”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陆贾极具政治才干。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随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成功游说尉佗归顺汉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为太中 大夫。B. 尉佗自傲自大。与陆贾会面时,他举止无礼,态度轻慢;认为自己 既有将相之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C. 尉佗亦能审时度势。他本为龙川令,受命于任嚣,代任南海尉,趁 天下大乱统一了南越;后听从陆贾
24、的劝导与建议,接受朝廷封赏,臣服于 汉王朝。D. 陆贾游说技巧高超。为说服尉佗,他从国力、军事等方面分析了对 方可能面临的情势,进而使其醒悟到只有遵从朝廷的约束才能保住切身利益。13. 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 且及身矣!(2)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参考答案:10. C 11. A 12. B 13. (1)现在您背弃本性,抛弃汉人的衣帽巾带,想要凭借小小的南越和大汉相对抗,成为 敌对国家,灾祸将要降临到您的身上了! (2)我没能在中原起兵,所以在这里称王;假如我身处中原,怎么就比不上汉王!10. 试
25、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首先应将句子回归文本,结合语境理解大意。做此题时一是要注意文句的连贯性,不割裂文句,保持句子的整体性。二要注意每句表达时的主语。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文学常识的把握情况。A “前倨后恭”应该改为“倨傲无礼”。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B根据原文“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B项中“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系无中生有。13.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能力。第一句中,重点的实词虚词:弃
26、反:背弃;捐:抛弃;以:凭借;且:将要。第二句中,重点的实词虚词:所以:的原因;出入:偏义复词,偏在“入”;非常:古今异义词,不一般的;岂:表反问,怎么。参考译文:陆贾跟随高祖平定天下,当时人们都称他是很有口才的说客,所以伴随在高祖的身边,常常出使各个诸侯国。在高祖刚把中国平定的时候,尉佗平定了南越,于是在那 里自立为王。高祖派遣陆贾带着赐给尉佗的南越王之印前去任命。陆贾到了南越,尉佗梳着一撮椎子一样的发髻,像簸箕一样地伸开两腿坐着,接见他。陆贾就此向 尉佗说道:“您本是中原人,亲戚、兄弟的坟墓都在真定。现在您背弃本性,抛弃汉人的衣帽巾带,想要凭借小小的南越和大汉相对抗,成为敌对国家,灾祸将要
27、降 临到您的身上了!况且秦朝暴虐无道,诸侯豪杰都纷纷而起,只有汉王首先入关,占据咸阳。项羽背叛盟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们都归属于他,可以称得上是强大无比。但是汉王从巴蜀出兵之后,征服天下,平定诸侯,杀死项羽,灭掉楚国。五年之间,天下平定。这不是人力所能办到的,而是上天辅佐的结果。现在大汉天 子听说你在南越称王,不愿意帮助天下人讨平暴逆,汉朝将相都想带兵来消灭你。但是天子爱惜百姓,想到他们刚刚经历了战争的劳苦乱离,暂且罢兵,派遣我授予 您南越王的金印,剖符为信,互通使臣。您理应到郊外远迎,面向北方,拜倒称臣。但是你却想以刚刚建立,还没有把人众收拢起来的小小南越,在此桀骜不驯。倘 若让朝廷知道了
28、此事,挖掘烧毁你祖先的坟墓,诛灭你的宗族,再派一名偏将带领十万人马来到越地,那么南越人杀死你投降汉朝,就如同翻一下手背那么容易。” 尉佗听罢,于是立刻站起身来,向陆贾道歉说:“我在蛮夷中居住的时间长了,太失去礼节了。”接着,他又问陆贾:“我和萧何、曹参、韩信相比,谁更有德有才 呢?”陆贾说道:“你似乎比他们强一点。”尉佗又问:“那我和皇帝相比呢?”陆贾回答:“皇帝从丰、沛起兵,讨伐暴虐的秦朝,扫平强大的楚国,为整个天下的人兴利除害,继承了五帝、三王的宏伟业绩,统理整个中国。而中原的人口以亿来计算,土地方圆万里,处于天下最富饶的地域,人多车众,物产丰富,政令出于 一家,这种盛况是从开天辟地以来从
29、未有过的。而现在你的人数不过几十万,而且都是未开化的蛮夷,又居住在这局促狭小的山地海隅之间,只不过如同汉朝的一个 郡罢了,你怎么竟同汉王相比呢!”尉佗听了,哈哈大笑,说道:“我没能在中原起兵,所以在这里称王;假如我身处中原,怎么就比不上汉王!”于是就非常喜欢 陆贾,留下他和自己饮酒几个月。尉佗说:“南 越人中没有人值得(我)同(他)交谈,直到你来,让我每天都能听到过去从未听到的道理。”陆贾完成授予尉佗南越王封号的使命,使他向汉称臣,服从汉朝的管制约束。陆贾还朝之后,把以上情况向高祖汇报,高祖非常高兴,任命陆贾为太中大夫。南越王尉佗是真定人,姓赵。秦国兼并了六国,统一天下。到秦二世时,南海郡尉任
30、嚣得病将死,把龙川令 赵佗召来,任嚣当即向赵佗颁布任命文书,让他代行南海郡的职务。任嚣死后,尉佗趁此机会逐渐用法律杀了秦朝安置的官吏,而用他的亲信做代理长官。秦朝被消 灭后,赵佗就攻击并兼并了桂林和象郡,立自己为南越武王。汉高祖已经平定了天下,因为中原百姓劳顿困苦,所以汉高祖放过了赵佗,没有杀他。汉高帝十一年, 派遣陆贾去南越,赐予尉佗南越王的称号。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福寿,唐兀人。幼俊茂,知读书,尤善应对。既长,入备环卫,用年劳授长宁寺少卿,改引进使,升知侍仪使,进正使。出为饶州路达鲁花赤?,擢淮西廉访副使。入为工部侍郎,佥太常礼仪院事,拜监察御史,改户部侍郎,升尚书,出为燕
31、南廉访使,又五迁为同知枢密院事。至正十一年,颍州以贼反告,时车驾在上都,朝堂皆犹豫未决,欲驿奏以待命。福寿独以谓“比使得请还,则事有弗及矣”。于是决议调兵五百,遣卫官哈剌章、忻都、怯来讨之而后以闻。顺帝善其处事得宜,明年,改也可札鲁忽赤?。未几,出为淮南行省平章政事。是时濠泗俱已陷师久无功福寿至督战甚急而上游贼势甚汹涌,福寿乃议筑石头,断江面,守御有方,众恃以为固。十五年,迁江南行台御史大夫。先是,集庆尝有警,阿鲁灰以湖广平章政事将苗军来援,事平,其军镇扬州。而阿鲁灰御军无纪律,苗蛮素犷悍,日事杀虏,莫能治。俄而苗军杀阿鲁灰以叛,而集庆之援遂绝。及高邮、庐、和等州相继沦陷,而集庆势益孤,人心益
32、震恐,且仓库无积蓄,计未知所出,于是民乃愿为兵以自守。福寿因下令民多赀者皆助以粮饷,激厉士众,为完守计。朝廷知其劳,数赏赉焉。十六年三月,大明兵围集庆,福寿数督兵出战,尽闭诸城门,独开东门以通出入,而城中势不复能支,城遂破。百司皆奔溃,福寿乃独据胡床坐凤凰台下,指麾左右。或劝之去,叱之曰:“吾为国家重臣,城存则生,城破则死,尚安往哉!”达鲁花赤达尼达思见其独坐若有所为者,从问所决,留弗去。俄而乱兵四集,福寿遂遇害,不知所在,达尼达思亦死之。又同时死者,有治书侍御史贺方。达尼达思字思明。贺方字伯京,晋宁人,以文学名。事闻,朝廷赠福寿金紫光禄大夫、江浙行省左丞相、上柱国,追封卫国公,谥忠肃。(选自
33、元史列传第三十一)【注释】?达鲁花赤:蒙古历史上的一种职官称谓。 ?札鲁忽赤:蒙古和元朝的官名。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A知读书,尤善应对 善:善于、擅长 B比使得请还 比:比如、好像C讨之而后以闻 闻、使知道 D苗蛮素犷悍 素:一向、素来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A是时濠泗俱已陷师/久无功/福寿至/督战甚急/而上游贼势甚汹涌B是时濠泗俱已陷/师久无功/福寿至/督战甚急/而上游贼势甚汹涌C是时濠泗俱已陷师/久无功/福寿至/督战甚急而上/游贼势甚汹涌D是时濠泗俱已陷/师久无功/福寿至督战/甚急而上/游贼势甚汹涌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
34、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A福寿从小就才智过人,长大后,入宫充当禁卫军,朝廷授予他为长宁寺少卿,改任为引进使。曾出京担任饶州路达鲁花赤,也曾出京任燕南廉访使,又五次迁转任同知枢密院事。B至正十一年,颍州向朝廷报告贼人造反,当时皇帝正在上都,朝廷大臣都犹豫没有决断,福寿认为事情紧急,应先处理,再上报。于是商议决定调兵,派遣将领征讨。顺帝赞赏他处事恰当。C福寿改任江南行台御史大夫后,集庆有警报,阿鲁灰率领苗军来援助。事情被平定,因为阿鲁灰的军队没有纪律,经常做坏事,没人能管制,所以阿鲁灰被杀。对集庆的援助也就终止了。D集庆被大明的部队包围,福寿数次督兵出战。将所有的城门都关闭
35、,只打开东门以通出入,而城中的兵力已经支持不住了,城于是被攻破。官吏逃散,福寿仍在指挥着手下人作战。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福寿乃议筑石头,断江面,守御有方,众恃以为固。(5分)译文: (2)福寿因下令民多赀者皆助以粮饷,激厉士众,为完守计。(5分)译文: 参考答案:4B比:等到 5B6C是福寿任江南行台御史大夫之前集庆有的警报;阿鲁灰的死,从文中看与军队的不服从管教并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7(1)福寿便建议修筑石头城(堤坝),截断长江江面,他防守有方法,众人倚靠他认为这样很坚固(把它当做坚固的屏障)。(断,截断;恃,依靠、倚仗;以为,认为,把当做;每点1分,全句意
36、思2分。)(2)福寿于是下令百姓中有钱的都资助部队粮饷,鼓舞士兵,做好守城的打算。(赀,通“资”;激厉,鼓舞,激励;计,计划,打算。每点1分,全句的意思2分。)【参考译文】福寿是唐兀人。他从小就才智过人,懂得读书,尤其善于对答。长大后,入宫充当禁卫军,根据他任职年限和劳绩授予他为长宁寺少卿,改任引进使,晋升为正使,出任饶州路达鲁花赤,被提升为淮西廉访副使,入朝任工部侍郎、佥太常礼仪院事,任监察御史,改户部侍郎,升任尚书,出京任燕南廉访使,又五次迁转任同知枢密院事。至正十一年,颍州向朝廷报告贼人造反,当时皇帝正在上都,朝廷大臣都犹豫没有决断,想要由驿站上奏皇帝以待命。只有福寿说:“等到使者请示后
37、返回,那么事情就无可挽回了。”朝廷于是决议调兵五百,派遣卫官哈剌章、忻都、怯来征讨然后奏闻皇帝。顺帝赞赏他处事得宜,第二年,改任也可札鲁忽赤。不久他出任淮南行省平章政事。此时濠州、泗州都已失陷,部队长期没有功劳。福寿到任后,督战甚急,而上游贼兵的势力甚是猖獗,福寿便建议修筑石头,截断长江江面,他防守有方,众人倚靠他进行固守。至正十五年,福寿改任江南行台御史大夫。在此之前,集庆曾经有警报,阿鲁灰以湖广平章政事的身份率领苗军来援助。事情平定后,阿鲁灰的部队镇守在扬州。阿鲁灰领兵没有纪律,苗蛮素来凶暴,每日烧杀掳掠,没人能加以管制。不久苗军杀了阿鲁灰叛变,对集庆的援助也就终止了。等到高邮、庐州、和州
38、等地相继沦陷,集庆的形势更加孤单,人心更加恐惧,而且仓库里没有储备,福寿不知如何是好,于是百姓们便自愿当兵自己守卫城池。福寿于是下令百姓中有钱的都资助部队粮饷,鼓舞士兵,做好守城的打算。朝廷知道他的功劳,多次赏赐他。至正十六年三月,大明的部队包围了集庆,福寿数次督兵出战。将所有的城门都关闭,只打开东门以通出入,而城中的兵力已经支持不住了,城于是被攻破。各个衙门的官吏都逃散了,福寿于是独自坐在凤凰台下的胡床上,指挥着手下人。有人劝他离去,他呵斥道:“我是国家的重臣,城存则生,城破则死,我还往哪里去!”达鲁花赤达尼达思见他独坐在那里像是要有所作为,过去问他的决定,达尼达思留下没有离去。不久乱兵从四
39、面八方围上来,福寿于是被杀害,尸体下落不明,达尼达思也被杀害。另外同时被杀害的,有治书侍御史贺方。达尼达思字思明。贺方字伯京,是晋宁人,文章学问在当时很有名。福寿死难的消息奏闻朝廷,朝廷赠福寿为金紫光禄大夫、江浙行省左丞相、上柱国,追封卫国公,谥号为忠肃。6.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22分)吾彦,字士则,吴郡吴人也。出自寒微,有文武才干。身长八尺,手格猛兽,旅力绝群。仕吴为通江吏。时将军薛珝杖节南征,军容甚盛,彦观之,慨然而叹。有善相者刘札谓之曰:“以君之相,后当至此,不足慕也。”初为小将,给吴大司马陆抗。抗奇其勇略,将拔用之,患众情不允,乃会诸将,密使人阳狂拔刀跳跃而来,坐上诸将皆
40、惧而走,唯彦不动,举几御之,众服其勇,乃擢用焉。稍迁建平太守。时王濬将伐吴,造船于蜀,彦觉之,请增兵为备,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 吴亡,彦始归降,武帝以为金城太守。帝尝从容问:“孙皓所以亡国者何也?”曰:“吴主英俊,宰辅贤明。”帝笑曰:“君明臣贤,何为亡国?”彦曰:“天禄永终,历数有属,所以为陛下擒。此盖天时,岂人事也!”张华时在坐,谓彦曰:“君为吴将,积有岁年,蔑尔无闻,窃所惑矣。”彦厉声曰:“陛下知我,而卿不闻乎?”帝甚嘉之。 迁雁门太守,时顺阳王畅骄纵,前后内史皆诬之以罪。乃彦为顺阳内史,彦清身率下,威刑严肃,众皆
41、畏惧。畅不能诬,乃更荐之,冀其去职。迁员外散骑常侍。帝尝问彦:“陆喜、陆抗二人谁多也?”彦对曰:“道德名望,抗不及喜;立功立事,喜不及抗。” 会交州刺史陶璜卒,以彦为南中都督、交州刺史。重饷陆机兄弟,机将受之,云曰:“彦本微贱,为先公所拔,而答诏不善,安可受之!”机乃止。因此每毁之。长沙孝廉尹虞谓机等曰:“自古由贱而兴者,乃有帝王,何但公卿。若何元干、侯孝明、唐儒宗、张义允等,并起自寒役,皆内侍外镇,人无讥者。卿以士则答诏小有不善,毁之无已,吾恐南人皆将去卿,卿便独坐也。”于是机等意始解,毁言渐息矣。k*s5u 初,陶璜之死也,九真戍兵作乱,逐其太守,九真贼帅赵祉围郡城,彦悉讨平之。在镇二十余
42、年,威恩宣著,南州宁靖。自表求代,征为大长秋。卒于官。选自晋书吾彦传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抗奇其勇略 对 感到惊奇B.彦清身率下,威刑严肃 率领C.乃更荐之 改变D.陆喜、陆抗二人谁多也 优秀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此盖天时,岂人事也 B. 抗奇其勇略,将拔用之后当至此,不足慕也卿以士则答诏小有不善,毁之无已C. 蔑尔无闻,窃所惑矣 D. 以君之相,后当至此所以为陛下擒 前后内史皆诬之以罪9、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唯彦坚守/大众攻之
43、不能克/乃退舍礼之。B、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C、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D、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彦虽出身寒微,但面对突袭,他举几御之,英勇无比,陆抗提拔了他,众人没有谁不服的。B.吾彦在回皇帝问话时客观指出陆抗和陆喜的不足,但陆抗的两个儿子陆机和陆云因而心生怨恨,总
44、是诋毁吾彦,后来在长沙孝廉尹虞的劝导下,才消除了对吾彦的恨意。C.吾彦清身率下,威刑严肃,众人都畏惧他。顺阳王畅纵使骄纵也不能诬蔑他,而且举荐他到其它地方当官。D.孙皓不接纳吾彦的建议而导致了吴国的灭亡,但武帝问吾彦吴国为何亡时,他却说“吴主英俊,宰辅贤明”,可见他对先主的忠诚。11、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8分) 乃会诸将,密使人阳狂拔刀跳跃而来,坐上诸将皆惧而走(4分) 彦本微贱,为先公所拔,而答诏不善,安可受之(4分) (2)在文章中找出两个表现吾彦武干的例子。(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2分) 参考答案:7、答案:B。 解析:(率:作表率)8、答案:B。 解析:(代词,都代指“吾彦”A、反问语气;陈述语气;C、所+动词,构成所字结构;所+以,表原因; D、介词,凭借;连词,因而)9、答案:A。10、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