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省永州市哈弗实验初级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三次画像巴金不久前画家俞云阶来看我,高兴地告诉我,他的问题解决了。我也替他高兴。我知道他讲的是给划为“右派分子”的错案现在得到了平反。他愉快地谈他的计划,他打算做不少的工作。我觉得他还有雄心壮志,他是一个一直往前看的人。送走他后,我还在想他的事情。去年九月香港文汇报的百花周刊上发表了他的短文三次为巴金画像。他讲的是我和他之间跟画像分不开的友谊。一九五五年十月的一天,当时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的负责人赖少其说要介绍一位画家来给我画像。这是我第一次看见他。我记得就在我楼下的客厅
2、里,他花了四个半天吧,我坐在椅子上打瞌睡,一点不觉得麻烦。油画完成了,我感谢他,把画挂在我的工作室的墙壁上。说实话,我并不喜欢这幅画像,但这只能怪我自己拿着书在打瞌睡嘛。对他本人,我倒有好感。以后我似乎就没有再看见他了。但是那幅油画像还挂在我的工作室里,直到文革开始,我等待造反派来抄家时,才把它取下,没有让造反派看见,因此它也给保存下来了。前年(一九七七)五月二十三日,我出席上海文艺界的座谈会,在友谊电影院门口遇见他,我高兴地同他握手,他亲切地微笑道:“我再给你画一次,好不好?”座谈会后,他有一天到我家来做客,他提出要再为我画一次像。我同意了。他还说:“你还是穿这件蓝布上衣,连胡子也不要刮。”
3、我按照约定的时间到他的家。坐了一个半小时,画完成了。那天是六月四日,他说:“就写五二三吧。”一个星期后他夫妇把油画像给我送来了,我们把这幅新画挂在我那间封闭了十年、两个月前才开锁的工作室的墙壁上。他看了看画,解释道:“你这是在五二三座谈会上控诉四人帮的罪行。”我觉得他说得好。这幅画像在我家里已经挂了将近两年,朋友们见它都说不像,说是脸长了些,人瘦了些。可是我觉得它表现了我当时的精神状态,我在控诉。但他似乎有不同的看法,过了几个月他又来向我建议,要给我再画一幅肖像,要画出一个焕发青春的老作家来。他的画完成了,送到肖像画展览会去了。我向他道贺,可是我仍然说,我更喜欢那第二幅油画头像。可我祝贺他成功
4、地画出了他的精神状态。他画的不一定就是我,更多的应当是他自己。我不过是画家的题材,在画面上活动的是画家的雄心壮志,他对我们这个时代、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深厚感情。那天云阶同志走后,我关上大门,在院子里散步,还在想他的事情。两年来同他的接触中我一直没有感觉到一九五七年给他投下的阴影,我始终把第三次肖像画上的笑容看做他自己衷心愉快的欢笑。(选自巴金随想录,有删改)14、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作者不喜欢画家第一次所画的像,其原因在于初次相识时,两人交情尚浅,作者对画家也没有什么好感。B、段中,画家要作者穿上文艺座谈会时的衣服来画像,并将画像的时间写成座谈会的日期,
5、意在强调画的特定意义。C、画家三次为作者所画的画像,其实描摹出的都并非作者巴金其人,而全然只是画家自己最真实的写照。D、尽管第二次的画像朋友们说并不像作者,但作者却说“更喜欢”,这是因为这幅画画出了作者当时的精神状态。E、这篇散文的构思颇具匠心,作者在叙事过程中采用插叙的手法,使不同历史时空中的事件交错,丰富了文章内容。15、从全文来看,画家俞云阶具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4分)答: 16、本文中,作者写了三次画像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探析。(6分)答: 参考答案:14、(5分)A C (A、“交情尚浅”“对他这个人也没有什么好感”的说法有误,其原因在于作者认为第一次画
6、像时自己的状态不佳,且文中说“对他本人,我倒有好感”;C、“都并非作者巴金其人,全然只是他自己最真实的写照”的说法有误,画家笔下呈现的既是作者也是画家自己精神状态的真实写照)(答对一项3分,答对两项5分)15、(4分)豁达:遭受不公平的待遇,能坦然面对;经历过后能将苦难放下。执着:多次为作者画像,体现了他对艺术创作执著追求。真诚:他热情对待朋友,与作者惺惺相惜。(一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如有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16、(6分)【要点】作者以三次画像为线索来组织文章内容,写人叙事;展现了作者自己不同时期的精神风貌以及画家的心态和艺术追求;呈现出两位艺术家心灵相通的深厚感情;表现了获得平反之后
7、的艺术家的“雄心壮志”,折射出重获新生的文艺工作者的积极心态。(一点3分含观点和分析)。答对两点即可;如有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略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小题(8分)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
8、却更见风致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13、分别给这两段文字加上标题(不超过8个字)。(2分)_ _ 14、“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在这里打了个比方,“酣眠”在文中指什么?“小睡”又指什么?(3分)_15、“却
9、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画”改为“印”好不好?为什么?(3分)参考答案:13、月色下的荷塘 荷塘上的月色14、酣眠指满月的状态。小睡指月亮被淡淡的云笼罩着若明若暗,不能朗照的状态。15、不好;“画”,浓淡相宜,有动感(1分);而“印”则显得死板,不灵活(1分),且“黑影”与“倩影”本来也是在变化的(1分)。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是成熟于十七世纪的江南私家园林和明清的皇家园林。前者清隽婉约,后者精巧富丽,虽气象大不一样,却都是想让园子的主人置身于道家“清静无为”自然境界中,因而格局上大都错落有致,没有规整对称的布局。而西方近代古典园林的代表则是文艺复兴发展起来的
10、意大利造园和17世纪在法国发展起来的勒诺特尔式造园。尽管这两种相继产生的园林风格有着很大的不同,但布局相似,都采取了非常严谨的、对称的规则形状。事实上,西方人也有模仿自然、崇尚画意的园林,最著名的就是十八世纪产生于英国的风景式园林。而且这种园林受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接触到了东方的自然观。但是,同样是要模仿“自然”和“画意”,西方人却有自己的理解。黑格尔曾经说中国的园林艺术是一种绘画,虽然夸张了一点,却是真知灼见。山水画的画意在中国的造园家那里的确有着绝对的权威。崇祯四年吴江人计成在园冶自序中说:“不佞少以绘名,性好搜奇,最喜关仝、荆浩笔意,每宗之。”书中,计成也多次提到造园要遵循绘画的意境
11、。在他看来,五代的荆、关和元代的黄、倪等山水大家所创造的画意都是造园应该模仿的典范。把造园的艺术作为一个门类抬得最高的是李渔,他认为“变城市为山林,招飞来峰使居平地,自是神仙妙术,假手于人以示奇者也,不得以小技目之。”在他看来,“磊石成山,另是一种学问,别是一番智巧。尽有丘壑填胸,烟云绕笔之韵士,命之画水题山,顷刻千岩万壑,及倩磊斋头片石,其技立穷,似向盲人问道者。”在这里,李渔强调了造园是一种独特的技艺,画家不一定能用手摆出他自己的画意。但他断然没有怀疑过画家的眼睛,也没有再就造园艺术的特殊性讨论下去。不过,当这个问题传到欧洲人那里,意见就不是那么统一了。有关中国园林的知识在十八世纪中叶通过
12、各种方式传到了欧洲。英国建筑师钱伯斯爵士在中国建筑、家具、服装和器物的设计一书中用了四分之一的篇幅介绍中国的园林。他反对古典的规则式造园,也反对当时英国颇为风行的布朗式的自然风致园。布朗的造园善于使用成片的树林和湖泊、水流,极度的追求纯净优雅的自然风韵。但钱伯斯却认为,规则式的造园太雕琢,过于不自然,其创作态度是荒唐的;而布朗的自然风致园则是在不加选择和品鉴的抄袭自然,既枯燥又粗俗。他认为,花园里的景色应该同一般的自然景色有所区别,如果以酷肖自然作为评判完美的一种尺度,那么米开朗基罗的作品还不如真人蜡像。最好是明智的调和艺术与自然,取双方的长处,这才是比较完美的一种花园。而中国的花园在钱伯斯看
13、来正是值得西方人去模仿的典范。钱伯斯的观点在英国引起了很大的争论,造园家们也形成了两派:其一是布朗派;其二是如画派。“布朗派”的人强调造园与绘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比如:风景画中的前景对画家来说必不可少,在大自然中却总是不尽人意,从高处俯瞰险峻的山峦往往是大自然中最理想的风景,但绘画难以表现,而且自然风景比绘画的视野更为开阔。“如画派”的理论主张自然的艺术理想化,事实上就是把大画家洛兰等人的风景画意作为园林的范本来主张。他们赞赏画家们的风景画构思,认为园艺家要努力将其画中的意象再现于庭园之中,尤其是为了形成对比,哪怕是粗野和丑陋无比之物,都不妨吸收到庭院风景中来。显然,“如画派”的自然是经过绘画
14、处理过的自然。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应该模仿绘画成为“布朗派”和“如画派”争论的焦点。 (节选自周博追求“自然”与“画意”的中西园林)1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在十八世纪的欧洲,园林艺术有两个流派,一个是“布朗派”,一个是“如画派”。对这两个流派,钱伯斯都持反对的态度。B. 在文中,计成的引文强调造园要遵循绘画的画意;李渔的引文也认可造园要符合山水画的画意,同时强调造园是一种特殊的技艺。C. 钱伯斯认为,以完美来评判,米开朗基罗的人像雕塑,还不如真人蜡像。因此他主张,园林的景色不应该与一般的自然景色毫无区别。D. “布朗派”认为,造园与绘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不应将自然
15、风景搬进园林中;而“如画派”则认为,园林应努力再现风景画的画意。1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近代古典园林的比较分析,指出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古典园林主流在审美追求上的不同之处。B. 文章以计成和李渔的相关言论,说明山水画的画意在中国造园艺术中的绝对权威地位,同时也印证了黑格尔的有关说法。C. 文章列举“布朗派”与“如画派”的造园艺术理论,以说明英国造园家们对古典园林的审美追求的不同看法。D. 文章通过对中西园林艺术不同审美追求的比较,论证了能否表现自然与画意是评判园林建造是否完美的标志这一观点。1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16、 中国古典园林崇尚格局的错落有致,而西方近代古典园林则追求布局严谨与对称,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西文化存在着差异。B. 西方园林受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虽然也模仿自然、崇尚画意,却有自己理解,这说明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借鉴往往不是全盘照搬的。C. 文中引用计成园冶自序来证实“山水画的画意在中国的造园家那里的确有着绝对的权威”,可见园冶是一部被认可的著作。D. 钱伯斯反对西方规则式和布朗式的园林,并认为中国的花园是值得西方人模仿的典范,这说明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成就要高于西方。参考答案:11. B 12. D 13. D1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
17、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对这两个流派,钱伯斯都持反对的态度”有误,从文中来看,第三段原句是“他反对古典的规则式造园,也反对当时英国颇为风行的布朗式的自然风致园”,文中并没有提及钱伯斯反对“如画派”。C项,“以完美来评判,米开朗基罗的人像雕塑,还不如真人蜡像”有误,原文说的是“如果以酷肖自然作为评判完美的一种尺度,那么米开朗基罗的作品还不如真人蜡像”,“如果那么”是假设关联词语,可见这里只是一种假设,并非钱伯斯认为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不如真人蜡像,而且也不是“以完美来评判”。D项,“布朗派认为,造园与绘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不应将
18、自然风景搬进园林中”错误,从文中来看,“布朗派”并不反对园林中的自然风景,他们只反对园林中再现风景画的画意,而主张简单地将自然风景搬进园林中。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
19、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比如C项,文中的表述是“如果那么”,这只是一种假设,而选项变成
20、“米开朗基罗的人像雕塑,还不如真人蜡像”,故错误;如A项,文中说的是“他也反对当时英国颇为风行的布朗式的自然风致园”,选项变成“对两个流派都反对”,故错误。1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论证方式、论证思路、论据和论点之间关系的把握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辨析。D项,“文章通过对中西园林艺术不同审美追求的比较,论证了能否表现自然与画意是评判园林建造是否完美的标志这一观点”错误,从文中来看,并非论证“这一观点”,文章只是借助对中西园林艺术不同审美追求的比较阐述了中西方园林的审美追求的相同与不同。1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
21、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D项,“钱伯斯反对西方规则式和布朗式的园林,并认为中国的花园是值得西方人模仿的典范,这说明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成就要高于西方”错误,不能因为钱伯斯的反对和提倡,就推断“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成就高于西方”。其一,这仅是钱伯斯的个人观点,并不一定能反映西方园林艺术的实际;其二,这仅是西方园林审美中的两种,并非全部;其三,即使钱伯斯
22、反对这两种审美形式,也不能就说明它们的艺术成就就不如中国古典园林。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文言文阅读(20分)献之,字子敬。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怠,风流为一时之冠。年数岁,尝观门生樗蒱,曰:“南风不竞。”门生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献之怒曰:“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遂拂衣而去。尝与兄徽之、操之俱诣谢安,二兄多言俗事,献之寒温而已。既出,客问安王氏兄弟优劣,安曰:“小者佳。”客问其故,安曰:“吉人之辞寡,以其少言,故知之。”尝与徽之共在一室,忽然火发,徽之遽走,不遑取履。献之神色恬然,徐呼左右扶出。夜卧斋中而有偷人入其室,盗物都尽。献之徐曰:“
23、偷兒,青毡我家旧物,可特置之。”群偷惊走。工草隶,善丹青。七八岁时学书,羲之密从后掣其笔,不得,叹曰:“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尝书壁为方丈大字,羲之甚以为能,观者数百人。桓温尝使书扇,笔误落,因画作乌驳犊牛,甚妙。(晋书 王献之传)(注释:樗蒲:古代的一种游戏。)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工草隶,善丹青 善:善于、擅长 B、尝与兄徽之、操之俱诣谢安 俱:全、都C吉人之辞寡 寡:少 D、羲之密从后掣其笔 掣:抽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殆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B客问其故 此其志不在小C以其少言,故知之 故列
24、叙时人,录其所述。D因画作乌驳犊牛,甚妙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饮6、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3分)A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殆虽然在家终日闲居,但容貌举止仍不随便。B年数岁,尝观门生樗蒲,曰:“南风不竞。”他几岁的时候,常常去观察家里的门生玩樗蒲游戏,说道:“南面的形势不妙啊!”C、忽然火发,徽之遽走,不遑取履忽然发生火灾,徽之急忙跑出去,连鞋子都来不及穿上。D桓温尝使书扇,笔误落桓温曾经让他书写扇面,却把笔画写错了。7、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1)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5分)译文:(2)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6
25、分)译文:参考答案:4B(俱:一起、一同)5B(其中的,他的;A、即使;C、所以;D、于是、就)6C(A、即使终日在家闲居,举止容貌也不懈怠;B、尝,曾经;南风不竞,这局不行了;D、桓温曾经让他画扇面,他不小心下错了笔。)7(1)这就是求学的人不能不深入的思考谨慎的选取的原因。(“此”、“所以”、“学者”各1分,句意2分。) (2)本来是一位盖世英雄,然而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捕鱼砍柴,以鱼虾为伴侣 ,以麋鹿为朋友。(“安在”1分,“渔樵于江渚之上”1分,“侣”“友”各1分,语意通顺2分)参考译文:王献之字子敬。很小的时候就有很大的名气,超然洒脱,不受拘束,即使终日在家闲居,举止容貌也
26、不懈怠,他的风流洒脱成为当时之冠。在他几岁大的时候,曾经看门人玩樗蒱,说:“南风不竞。”(这局不行了)门人说:“这小孩是管中窥豹,时见一斑。”(讥笑他见识不广,随口乱说)王献之生气地说:“远的人有愧于荀奉倩,近的人有愧于刘真长。”于是就拂衣而去了。 他曾经和王徽之、王操之一起拜访谢安,两个哥哥都说一些生活琐事,王献之只是和谢安寒暄几句。他们出去之后,客人问谢安王氏兄弟谁优谁差,谢安说:“小的那个好。”客人问其中的原因,谢安说:“优秀的人说话少,因为他说话少,就知道他的优秀了。” 有一次,王献之和王徽之在一个房子里,家里失火。王徽之来不及穿鞋,急忙逃了。王献之面色不变,被仆人扶着走了出来。 有一
27、天半夜,王献之睡在书斋里,家里来了个小偷,把东西都快偷光了。王献之慢慢地说:“偷儿,那青毡是我家祖传的,就把它留下吧。”小偷被吓跑了。 王献之善于写草书、隶书,也很会画画。七八岁的时候学习书法,王羲之秘密地从后面拔他的笔,不能得到,赞叹说,“这个人以后一定会有很大名气!” 王献之曾经在墙上写一丈见方的大字,王羲之认为他非常出色,围观他写字的人有几百个。 桓温曾经让他画扇面,他不小心下错了笔,就顺着墨迹画了一头黑色的小牛,十分巧妙。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良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五世相韩故。良尝学礼淮阳
28、,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至博浪沙中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急甚。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项伯尝杀人,从良匿。后十年,陈涉等起,良亦聚少年百余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从之,行道遇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沛公入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为天下除残去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项羽至鸿门,欲击沛公,项伯夜驰至沛公军,私见良,欲与俱去。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乃具语
29、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良曰:“沛公诚欲背项王邪?”沛公曰:“鲰生说我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王也,故听之。”良曰:“沛公自度能却项王乎?”沛公默然,曰:“今为奈何?”良因要项伯见沛公。沛公与伯饮,为寿,结婚,令伯具言沛公不敢背项王,所以距关者,备它盗也。汉六年,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未尝有战斗功,乃言于高帝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良从上击代,出奇计下马邑,及立萧相国,所与从容言天下事甚众。良乃称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
30、仇强秦,天下震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学道,欲轻举。高帝崩,吕后德良,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之过隙,何自苦如此!”良不得已,强听食。后六岁薨,谥曰文成侯。及良死,子不疑嗣侯。(选自汉书 张良传)【注】厩(ji)将:主管马匹的军官。 缟素:白色的衣服。这里是朴素之义。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亡匿下邳 亡:逃跑B. 沛公乃还军霸上 军:驻军C. 沛公诚欲背项王邪 诚:诚然D. 鲰生说我距关毋内诸侯 内: 接纳12.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秦皇帝东游/至
31、博浪沙中/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B. 秦皇帝/东游至博浪沙/中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C. 秦皇帝东游至博浪沙中/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D. 秦皇帝/东游至博浪沙/中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良重情重义。张良年少时,不曾在韩国做官,但韩被灭之后,家人惨遭不幸,他用尽家产寻求刺客刺杀秦王报仇。B. 张良敢于劝谏。刘邦因宫室有数以千计的帷帐、狗马、珍宝、妇女,他想留下住在秦国。樊哙劝谏,刘邦没有听他的,后听取了张良的劝谏。C. 张良为官正直。汉高帝想要封他三万户人口的封地,张良因为自己没有功劳推辞,被封为留候
32、。D. 张良急流勇退。张良跟随皇上攻打代时,劝谏皇上封萧何为相,自己跟从赤松子出游,但后来遭到吕后的干涉。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2)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参考答案:11. C 12. A 13. C 14. (1)陛下采纳臣的计策,幸而有时还能有成效,臣希望把留地封给我就足够了,不敢接受三万户。(2) 现在(我)凭三寸舌头(或口才)做皇上的军师,封邑万户,位居列侯,这是平民(老百姓)最大的荣誉,对我已经足够了。【11题详解】试题分析:诚:果真。【12题详解】试题分析:“秦皇帝”和“博
33、浪沙中”均作前句的宾语。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秦皇帝”和“博浪沙中”均作前句的宾语。【13题详解】试题分析:推辞原因是“良未尝有战斗功”,并不是无功。【14题详解】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幸”“时”“封”“当”“以”“ 布衣”“极”的翻译。参考译文:张良字子房,他的祖先是韩人。张良当时年轻,没有在韩国做官。韩国灭亡后,张良家有三百家奴,弟弟死了都没有
34、发丧,而以全部的财产寻求刺客刺杀秦王,替韩报仇,因为他的父祖做过五代韩相。张良曾学礼于淮阳,在东面见到仓海君,发现一个大力士,做了重一百二十斤的铁锤。秦始皇帝东游,到达博浪沙的时候,张良和刺客一起埋伏刺杀秦皇帝,错误地击中副车。秦始皇帝非常生气,在天下大规模进行搜索,急于找到贼人。张良于是改换名姓,逃跑躲避在下邳。项伯曾经杀人,躲避在张良那里。十年后,陈涉等起义,张良也聚集一百多年轻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张良想去跟随他,走在路上碰到沛公。沛公正带领几千人攻占下邳,便跟随了沛公。沛公让张良做了厩将。沛公到达秦国,宫室有数以千计的帷帐、狗马、珍宝、妇女,他想留下住在那里。樊哙劝谏,沛公没有听
35、他的。张良说:“因为秦国无道,所以沛公能到这里。为天下除去祸害,现在应该以勤俭朴素来显示本色。现在刚入秦,就想着安于享乐,这就是所说的助桀为虐。希望沛公听从樊哙的话。”沛公就又回去驻扎在霸上。项羽到达鸿门,要攻打沛公,项伯夜里跑到沛公军中,偷偷地见张良,想和他一起逃离。张良说:臣答应韩王护送沛公,现在事情紧急,逃跑是不义的。便把这事告诉了沛公。沛公很惊讶,说:现在怎么办?张良说:沛公想要真的背叛项王吗?沛公说:有个小人对我说把持关口不让诸侯进来,并且可以在秦地称王,便听了他的建议。张良说:沛公觉得自己能打败项王吗?沛公沉默,说:现在该怎么办?张良就此请项伯来见沛公。沛公和项伯一起喝酒,为项伯祝
36、寿,结为亲家,让项伯向项羽详细说明沛公不敢背叛项王,把住关口的原因是提防别的强盗。这样后来项羽才作罢,此事在项羽传中。汉六年,封有功之臣。高帝说:子房的功劳是运筹帷幄,决定千里之外的胜利,自己在齐挑选三万户。张良没有过战功,于是对高帝说:开始臣是在下邳起家,和皇上在留相会,这是上天把臣托付给陛下。陛下采纳臣的计策,幸而有时还能有成效,臣希望把留封给我就够了,不敢接受三万户。就封张良做了留侯,是和萧何等一起受的封。张良跟随皇上攻打代,出奇计攻下马邑,劝皇上立萧何为相国,和皇上很自然地谈论天下很多事。张良说:家族里世世代代做韩相,等到韩亡,不吝惜万金财产,替韩向强秦报仇,震惊天下。现在凭三寸舌头做
37、皇上的军师,封邑万户,位居列侯,这是平民最大的荣誉,对我已经足够了。想放弃人间的事情,跟赤松子出游。于是学习道家的学说,想修炼成仙。高帝去世,吕后认为张良是有德之人,便强迫他进食,说:人生一世,像白驹过隙,为何使自己这样受苦!张良没有办法,勉强进食。六年以后死。谥号文成侯。到张良死后, 儿子张不疑继承侯位。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独孤信,云中人也,本名如愿。父库者,为领民酋长,少雄豪有节义,北州咸敬服之。信美容仪,善骑射。正光末,与贺拔度等同斩卫可孤,由是知名。以北边丧乱,避地中山,为葛荣所获。信既少年,好自修饰,服章有殊于众,军中号为独孤郎。建明初,出为荆州新野镇将,带新
38、野郡守。寻迁荆州防城大都督,带南乡守。频典二部,皆有声绩。贺拔胜出镇荆州,乃表信为大都督。从胜攻梁下溠戍,破之,迁武卫将军。及胜弟岳为侯莫陈悦所害,胜乃令信入关,抚岳余众。属太祖已统岳兵,信与太祖乡里,少相友善,相见甚欢。因令信入洛请事,至雍州,大使元毗又遣信还荆州。寻征信入朝,魏孝武雅相委任。及孝武西迁,事起仓卒,信单骑及之于泸涧。孝武叹曰:“武卫遂能辞父母,捐妻子,远来从我。世乱识贞良,岂虚言哉。”即赐信御马一疋,进爵浮阳郡公,邑一千户。寻除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先是,守宰暗弱,政令乖方,民有冤讼,历年不能断决。及信在州,事无壅滞。示以礼教,劝以耕桑,数年之中,公私富实。流民愿附者数万
39、家。太祖以其信着遐迩,故赐名为信。信风度弘雅,有奇谋大略。太祖初启霸业,唯有关中之地,以陇右形胜,故委信镇之。既为百姓所怀,声振邻国。又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赵贵诛后,信以同谋坐免。居无几,晋公护又欲杀之,以其名望素重,不欲显其罪,逼令自尽于家。时年五十五。(节选自周书卷十六列传第八)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频典二部典:掌管。 B咸慕信而侧帽焉侧:歪斜。C守宰暗弱暗:糊涂。 D乃表信为大都督表:上表举荐。5以下各组句子中,能表明独孤信被上级重用的一组是( )A与贺拔度等同斩卫可孤 乃
40、表信为大都督B从胜攻梁下溠戍,破之 少相友善,相见甚欢C咸慕信而侧帽焉 故赐名为信D胜乃令信入关,抚岳余众以陇右形胜,故委信镇之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孤信。是云中人,原来的名字叫如愿,他从小雄武豪迈有操节义气,北州的人都敬重佩服他。太祖因为他的威信远近闻名,所以赐名为信。B独孤信容貌俊美,善于骑马射箭。因为北部边境混乱,他逃避到中山,得到葛荣的任用。独孤信喜欢修饰自己,服饰的色彩和众人不同。C独孤信有较高的为政才能,在秦州任职时,果断处理各种事务宣传礼义教化,鼓励农业生产,在几年时间里,公家私人都富足起来,愿意归附的流民有几万户。D独孤信风度弘雅,有奇谋大略
41、,他的名望很高,受到了邻国和士民的敬重,但因和赵贵同谋而获罪被免官,但最终被逼自尽。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武卫遂能辞父母,捐妻子,远来从我。世乱识贞良,岂虚言哉”(5分) (2)晋公护又欲杀之,以其名望素重,不欲显其罪,逼令自尽于家。(5分) 参考答案:4B(侧:歪戴)5D(ABC和题意不符)6A(“他从小雄武豪迈有操节义气,北州的人都敬重佩服他”说的是他父亲)7(1)“武卫将军竟能够辞别父母,抛弃妻子儿女,从远方前来跟随我。时世混乱就能看出忠良,这岂是假话呀。”(遂:竟;捐:抛弃;妻子:妻子儿女;远:从远方;各1分,句意通顺1分)(2)晋公宇文护又想杀死他,因为他的
42、名望向来很高,不想使他的罪行张扬出来,逼着让他在家中自尽。(欲:想,以:因为;素:向来;显:使动用法,使张扬;各1分,句意通顺1分)参考译文:独孤信,是云中人,原来的名字叫如愿。他的父亲库者,为领民酋长,从小雄武豪迈有操节义气,北州的人都敬重佩服他。独孤信容貌俊美,善于骑马射箭。正光末年,他和贺拔度等人一起斩杀了卫可狐,因此而知名。因为北部边境混乱,他逃避到中山,得到葛荣的任用。独孤信年少,喜欢修饰自己,服饰的色彩和众人不同,军中称他为独孤郎。建明初年,他出任荆州新野镇将,兼新野郡守。不久升任荆州防城大都督,兼任南乡郡守。他连续掌管二郡,都有声望政绩。贺拔胜离京镇守荆州,就表奏独孤信任大都督。
43、他跟随贺拔胜进攻梁国的下湲戍,攻克,升任武卫将军。到贺拔胜的弟弟贺拔岳被侯莫陈悦杀害,贺拔胜就命独孤信进入潼关,安抚贺拔岳留下的兵众。正好太祖已经统领了贺拔岳的军队,独孤信和太祖是同乡,小时俩人就友好,见面后非常高兴。太祖趁机命独孤信到洛阳请示事情,抵达雍州,大使元毗又派独孤信返回荆州。不久朝廷征召独孤信入朝,魏孝武帝对他非常信任。到孝武帝西行迁徙时,事情发生得很突然,独孤信单骑在泸涧追上了他。孝武帝赞叹说:“武卫将军竟能够辞别父母,抛弃妻子儿女,从远方前来跟随我。时世混乱就能看出忠良,这岂是假话呀。”当即赐给独孤信御马一匹,晋爵为浮阳郡公,食邑一千户。不久独孤信任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此
44、前,秦州的长官昏庸懦弱,政令荒谬违背常理,百姓有冤情诉讼,长年不能决断。到独孤信抵达州中任职后,各种事务得以处理,没有积留的。他宣传礼义教化,鼓励农业生产,在几年时间里,公家私人都富足起来,愿意归附的流民有几万户。太祖因为他的威信远近闻名,所以赐给他的名为信。独孤信风度弘雅,有奇谋大略。太祖刚开创基业时,只有关中一带的地方,因为陇右地势险要,所以派独孤信去镇守那里。他受到了百姓的敬慕,声威震动邻国。独孤信在秦州,曾因为打猎到了傍晚,骑马疾奔进城,他的帽子稍稍倾斜。到了第二天早晨,戴帽子的官吏百姓,都仰慕独孤信而将帽子斜戴着。他就是像这样受到了邻国和士民的敬重。赵贵被诛杀后,独孤信因为同谋而获罪
45、被免官。过了没多久,晋公宇文护又想杀死他,因为他的名望向来很高,不想使他的罪行张扬出来,逼着让他在家中自尽。当时他五十五岁。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略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B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C“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D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参考答案:CA感情色彩不当,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多用于贬义,句中用于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