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福建省龙岩市独山子第一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3280246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0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龙岩市独山子第一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福建省龙岩市独山子第一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福建省龙岩市独山子第一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福建省龙岩市独山子第一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福建省龙岩市独山子第一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福建省龙岩市独山子第一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礼乐相须以为用项 阳所谓礼乐,是指在国家、民族、群体、个人重要事件中与仪式相须为用的乐。礼记月令云:“凡用乐必有礼,用礼则有不用乐者”,所谓“礼乐相须以为用,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周公制礼作乐拉开国家制度下礼制仪式用乐三千载之帷幕。中国礼制在三千年间以五礼样态实施,即吉嘉军宾凶,每类礼制有多层级的仪式形态,有些只能在国家最高仪式中使用,有些可以上下相通地用于各种层级,因不同礼制类型而形成多种用乐风格,让人们在仪式用乐中感受和体味崇高、庄重、肃穆、豪

2、迈、缅怀、仁爱等多种情感,如此形成国家和民间具有体系化特色的礼乐形态。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礼仪用乐形态,中华文化为何将“礼乐文明”视为特色呢?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乐以审美、教育、娱乐、实用和社会多种功能,在仪式化乐的应用中使国人体味多种内涵。礼制仪式有多种类型、多种层级,与之相须为用的礼乐当然也有多类型、多层级、多种风格,如此构成礼乐形态的体系化。在仪式体系化用乐的礼乐观念下,历朝历代,当国家和社会走向稳定繁荣之时必定要建立自己的礼乐体系,诸如唐代开元盛世的礼乐体系即如此。当代文化建设中要不要承继传统礼乐观念并构建新的礼乐体系呢?答案是肯定的。既然礼乐文明体系化存在是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也是中华

3、民族数千年来积淀的深层精神内涵,我们何以不将它发扬光大呢?不可否认,传统礼乐文化中特别是某些高端仪式、仪轨的确过于繁琐,因此在建立中华礼乐文明新体系之时,应注意既体现民族特色又简洁明快;既要彰显国家意义,也考量民众多层次需求;既有高端“国乐”,亦要上下相通,在同一类型下分出层级,在不同类型下显现风格多样性。我们看到,国家在当下也有一些礼仪用乐,诸如颇具象征意义的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用乐,人民大会堂前迎接来宾用乐以及在一些庄重场合奏唱国歌等等,这些是国家礼仪用乐的一些基本需求。中华民族的礼乐观念是在数千年发展中动态形成的。当代文化建设中的国家礼制仪式用乐当然要体现时代风貌,在不同仪式中凸显民族特色

4、,显现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胸怀,吸收借鉴多民族甚至是外来文化元素,诸如乐队组合等。把握吉嘉军宾凶礼制仪式用乐的特点,在多类型、多层次、多风格中展现中华民族礼仪用乐之风采,使参与者在其中体味与感知,从精神上得到洗礼。(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6下列不属于当前建立中华礼乐文明新体系时注意点的一项是( )A. 当代文化建设中的国家礼乐文明新体系既要体现民族特色,又要提倡简洁明快。 B. 既要彰显国家层面的意义,也要考量不同层面民众的多层次需求。C既要有高端“国乐”,也要上下相通,在同一类型下分出层级,在不同类型下显现风格多样性。D传统礼乐文化中的某些高端仪式、仪轨过于繁琐,这是不可否认的。7下列理解和分

5、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周公制礼作乐拉开国家制度下礼制仪式用乐三千载之帷幕,在三千年间中国礼制是以吉嘉军宾凶五礼样态实施的。B中国礼制中的每类礼制都有多层级的仪式形态,这些仪式都可以在国家和民间各种层级之间通用,从而让人们在仪式用乐中感受和体味崇高、庄重等多种情感。C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乐以审美、教育、娱乐、实用和社会多种功能,在仪式化乐的应用中能够使国人体味多种内涵,所以中华文化将“礼乐文明”视为特色。D因为礼制仪式有多种类型、多种层级,所以与之相须为用的礼乐当然也有多种类型、多种层级、多种风格,如此才能构成礼乐形态的体系化。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礼乐

6、相须以为用,大礼必有仪式,仪式必须用乐,在仪式中礼与乐是一个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从古到今都是这样。B唐代开元盛世的礼乐体系就是在唐朝走向稳定繁荣之时为自己建立的礼乐体系。C礼乐文明体系化存在是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也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积淀的深层精神内涵,所以,当代文化建设要将它发扬光大。D建立国家礼制仪式用乐体系,要体现时代风貌,要凸显民族特色,类型、层次、风格要多样化,使参与者从精神上得到洗礼。参考答案:6D(D项,答非所问,回答的是“传统礼乐文化”,不符合题干要求。)7B(以偏概全,原文说“有些只能在国家最高仪式中使用”。)8A(A项,“从古到今都是这样”错,礼记月令云:“凡用乐必有礼,用礼

7、则有不用乐者”。)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微信社交,我们是否被强关系绑架?李光斗过去,人们都说“谣言止于智者”、“三个臭皮匠凑成一个诸葛亮”,但是微信出现之后,谣言并没有止于“智者”。朋友圈里反而出现了很多似是而非的东西,有很多的谣言在传;微信时代,三个臭皮匠凑成之后,不仅没有出现“诸葛亮”,整体的智商反而比一个臭皮匠的智商还低。微信是一个强关系应用,微信上互相加为好友、互相认识的人,至少都是你通信录上的人。你为什么会加入一个群?是因为有人把你拉进来,你们有共同的朋友,有交集才能成一个群。中国社会是一个面子社会,敢于当面指出别人错误的,对于成年时代的微信用户来说少之又少。微信就像一个秀

8、场一样,当领导在上面引了首唐诗秀才艺的时候,尽管他引的是宋词,但是你不仅点赞,还会转。这就是娱乐化社会,大家抱着好玩的态度去面对,这种态度消解了人们对真相的追寻。熟人社会会进一步强化威权的力量,让人们不敢也不愿去质疑有社交优势的人。在微信时代,人们会发现海量的信息。比方说走失的小孩,一百个信息里头可能有99%是假的,只要打个电话就能核实,但是为什么不去核实,因为人们的思维变得简单了,尤其是看到好友转了的时候。互联网时代还有另一个特点就是你把大脑思考让渡给别人。睡醒时第一个摸的和临睡前最后一个摸的都是手机,这也源于手机的及时反馈。由于微信的出现,人们平均的睡眠时间减少了40分钟,现在谁能保证在卧

9、室里不放手机。因为有海量的信息,而且及时反馈,你可以进入到所有朋友的卧室。微信时代,因为全都是熟人,或者半生不熟的人,它进入了一个强关系社会。这个时候,各种各样的谣言反而“不胫而走”,谣言不是变少了,而是变多了。按理说在强关系社会,出于互相的信任,人们不会传播谣言,因为这有损于自己的信用。事实上却截然相反,谣言反而更厉害了。当然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它有好的一面,就是想粉碎谣言也变得非常容易,而不会像传统社会那样一个谣言会流传很久。谣言的流传时间不长,但是传播力也会非常强大。那么在这个时候就要呼吁大家要提防这种低智商社会的来临,我们还是要提倡独立思考,明辨是非,哪怕是熟人说的事,

10、哪怕是权威说的事,哪怕你的领导说的事。我们以前讲“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就是要多打几个问号,这样才能够提高整个社会的智商,明辨是非。互联网推动了进步,但是当你过于沉溺微信、沉溺于朋友圈的时候,就导致了一种社交变窄。当你的朋友圈里面天天都在传一些似是而非的心灵鸡汤,都在传似是而非的谣言,你就会陷入到一种精神焦虑,我们称之为互联网焦虑。所以到一定的时候,你是不是该清理一下自己的朋友圈了?总之,我们不能靠微信来了解社会,也不能靠它来管理,更不能靠它来学习。微信只是一个工具,是打开世界的一扇窗口,而非这个世界的全部。1. 下列对文章中“强关系”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微信是一个强关

11、系应用,微信上互相加为好友、互相认识的人,至少都是你通信录上的人。微信用户正是因为有共同的朋友,有交集才能形成一个群。B. 在微信时代,人们进入了一个强关系社会,谣言不仅没有变少,反而增多,谣言的流传时间不长,但是传播力也会非常强大。C. 微信社交的强关系应用特点,使人们的思维也变得简单了,消解了人们对真相的追寻,导致谣言泛滥。D. 微信社交的强关系应用,给人们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只要适时清理自己的朋友圈,就能避免被其绑架。2. 下列不属于微信社交带给人们的不利影响的一项是( )A. 各种各样的谣言不是变少了,而是变多了,谣言更厉害。B. 形成面子社会,人们不敢也不愿意质疑领导等权威。C.

12、 人们的思维变得简单了,把大脑思考让渡给别人。D. 使社会娱乐化,大家抱着好玩的态度去面对,这种态度消解了人们对真相的追寻。3. 下列选项中,关于摆脱微信社交中强关系绑架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提倡独立思考,明辨是非,对于微信里的信息保持谨慎的态度,要多打几个问号,力求追寻真相。B. 把微信当成一个工具,当做打开世界的一扇窗户,而不能把它当做世界的全部。C. 远离微信朋友圈,不看不转发朋友圈。D. 适时清理自己的朋友圈,避免陷入互联网焦虑。参考答案:1. D 2. B 3. C1. 试题分析:D“只要适时清理自己的朋友圈,就能避免被其绑架”说法过于肯定。2. 试题分析:B答非所问,不合

13、题干要求。3. 试题分析:C“远离微信朋友圈,不看不转发朋友圈”说法绝对化,不合文意。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对于“文化”的含义,众说纷纭,文化通常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它的价值系统。而文化自信是指一个民族基于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积极肯定、自觉珍惜而形成的一种对其坚守、传承和发扬的文化心理和行为取向。文化自信就其内涵而言,包含两重含义:一是作为一种文化类型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特质;二是作为这种文花类型的文化主体的文化性格。这就是说:文化自信是一种文化类型的精神特质和文化主体的自我担当的有机统一,它既关涉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关涉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文化,更包括我

14、们当下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然,作为统一的中华文化,它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同一种文化类型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合规律性发展的文化之链,但是它又存在着传统与现代,历史与当下,客体与主体的不同方面、不同内容和不同性质的区分。因此,我们要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就必须对这一概念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整体把握和理性对待。否则,就可能在所谓文化自信、繁荣文化的旗号下造成混乱。这种情况不是没有的,例如,现在的一些以宣传传统文化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一描写历史上某些著名的君主,他们似乎就成了充满人情味、忧国忧民的典范,是现代人应该无条件效法的。一些研究某个朝代历史的著作,则把这个朝代说得如何宽松、自由、高雅

15、以至尽善尽美,作者甚至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没有生活在那个朝代。这就完全违背了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研究新时期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特点,发展先进文化,创新传统文化,扶持通俗文化,引导流行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有害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的告诫。那么,在对待继承和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繁荣发展我们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两者的关系上,如何能够真正地做到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呢?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一方面我们要认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16、,是发展和繁荣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坚实根基;另一方面又必须以建设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别是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新文化,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文化支持和价值动力。(摘编自唐凯麟文化自信三题)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一个民族坚守、传承和发扬自己的民族文化,是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积极肯定、自觉珍惜。B. 新时期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是先进文化和传统文化,而不是通俗文化以及流行文化。

17、C. 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唯源泉就是代表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D. 我们必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前。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文化”和“文化自信”的本质特征作了概括说明。B. 对“中华文化”,文章侧重解说了它是一个有机整体,但又存在不同区分的特征。C. 文章以一些作家对古代某些帝王的描写为例,说明这些典范是现代人难以效法的。D. 结尾阐述了继承和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关系。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不同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它的价值

18、系统构成不同民族的文化,这是“文化”概念的一种理解,“文化”概念还有不同的解释。B. 一种文化类型的精神特质和文化主体的自我担当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这是对“文化自信”内涵的一种解说。C. 不管是以宣传传统文化为题材的文学和影视创作,还是研究某个朝代的历史著作,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 只要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就可以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新文化,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文化支持和价值动力。参考答案:1. A 2. C 3. D1. 试题分析:B项,“不是通俗文化以及流行文化”错,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二段,原文“扶持涌俗文化,引导流行文化”;C项,表述绝对化,选项对应

19、信息在原文第三段,由“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可知,应是重要源泉,而非唯一源泉;D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三段,原文的意思是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没有提到把哪一个放在前面。2. 试题分析:C项,“说明这些典范是现代人难以效法的”错。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二段,按原文意思,文章以一些作家对古代某些帝王的描写为例,应是说明对“中华文化”这概念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整体把握和理性对待,在所谓文化自信、繁荣文化的旗号下造成的混乱。3. 试题分析:D项,推断不当,原文最后一段“只有汶样”中的,“这样”指代的应是是“把继承和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繁荣发展我们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结合”,只有

20、一个方面,后面的结论就不一定成立。点睛: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尾段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找出答案。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参考答案:11、D(间:从小路。)12、C(A两个“以”都是介词,用。B两个“而”都是连词,表转折,却。C前一个“乃”是副词,才,就;后一个“乃”是副词,竟然。D两个“于”都是介词,在。)13、B(说明再遇入仕的方式和超人的武艺;说明再遇不计名利

21、,一心为国。)14、C(毕再遇的意思是宁肯死在抗金的战场上,也不死在逃跑的路上。)15、 (1)毕再遇犒赏士兵,用忠义激励他们,发兵逼近泗州城。(飨、薄,句意,3分)(2)夜间能照见虚实情况,白天看不见烟尘,他们已经败逃不敢追赶,军队就可以安全行进,没有危险。(迫、虞,句意3分)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庞晃,字元显,榆林人也。父虬,周骠骑大将军。晃少以良家子,刺史杜达召补州都督。周太祖既有关中,署晃大都督,领亲信兵,常置左右。晃因徙居关中。后迁骠骑将军,袭爵比阳侯。卫王直出镇襄州,晃以本官从。寻与长湖公元定击江南,孤军深入,遂没于阵。数年,卫王直遣晃弟车骑将军元俊赍绢八百匹赎焉,

22、乃得归朝。拜上仪同,赐彩二百段,复事卫王。 时高祖出为随州刺史,路经襄阳,卫王令晃诣高祖。晃知高祖非常人,深自结纳。及高祖去官归京师,晃迎见高祖于襄邑。高祖甚欢,晃因白高祖曰:“公相貌非常,名在图箓。九五之日,幸愿不忘。”高祖笑曰:“何妄言也!”顷之,有一雄雉鸣于庭,高祖命晃射之,曰:“中则有赏。然富贵之日,持以为验。”晃既射而中,高祖抚掌大笑曰:“此是天意,公能感之而中也。”因以二婢赐之,情契甚密。武帝时,晃为常山太守,高祖为定州总管,屡相往来。俄而高祖转亳州总管,将行,意甚不悦。晃因白高祖曰:“燕、代精兵之处,今若动众,天下不足图也。”高祖握晃手曰:“时未可也。”晃亦转为车骑将军。及高祖为

23、扬州总管,奏晃同行。既而高祖为丞相,进晃位开府,命督左右,甚见亲待。及践阼,谓晃曰:“射雉之符,今日验不?”晃再拜曰:“陛下应天顺民,君临宇内,犹忆曩时之言,不胜庆跃。”上笑曰:“公之此言,何得忘也!”寻加上开府,拜右卫将军,进爵为公,邑千五百户。河间王弘之击突厥也,晃以行军总管从至马邑。别路出贺兰山,击贼破之,斩首千馀级。晃性刚悍,时广平王雄当途用事,势倾朝廷,晃每陵侮之。尝于军中卧,见雄不起,雄甚衔之。复与高颎有隙,二人屡谮晃。由是宿卫十余年,官不得进。出为怀州刺史,数岁,迁原州总管。仁寿中卒官,年七十二。高祖为之废朝,赠物三百段,米三百石,谥曰敬。 (选自隋书列传第十五庞晃,有删节)注释

24、:箓:古代帝王自称其受命于天的神秘文书10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太祖既有关中,署晃大都督 署:部署B公能感之而中也 中:射中C犹忆曩时之言,不胜庆跃 曩:从前D见雄不起,雄甚衔之 衔:怀恨11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庞晃与高祖情感甚密的一组是( )奏晃同行射雉之符,今日验不命督左右公能感之而中也斩首千馀级高祖为之废朝A B C 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庞晃在攻打江南的时候曾经被捉,后来卫王派人把他赎了回来,回来后又侍奉卫王。B庞晃能识人,他见到高祖之后就看出此人非同一般,后来二人关系日渐密切。C高祖即位之后,庞晃得到了丰厚的赏赐,后来他跟从高祖

25、一块攻打突厥,杀敌一千多。D庞晃因为性格关系,与王雄、高颎关系不合,致使官职多年得不到升迁。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1)晃知高祖非常人,深自结纳。及高祖去官归京师,晃迎见高祖于襄邑。(4分) (2)复与高颎有隙,二人屡谮晃。由是宿卫十余年,官不得进。(4分) (3)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3分) 参考答案:10A(署:暂时代理)11B(皇上问庞晃当时说的还算不算数;高祖说庞晃能够感知到天意;此句说的是庞晃勇猛)12C(并非跟从高祖攻打突厥,而是跟从河间王杨弘)13(1)庞晃知道高祖不是一般的人,他就特意结交高祖。等到高祖卸任回

26、京城,庞晃在襄邑迎接拜见高祖。(“非常”、“及”、“于襄邑”介词结构后置各1分,大意1分。)(2)庞晃又与高颎有嫌隙,杨雄与高颎二人多次诬陷庞晃。因此做了十多年宿卫,官职得不到进升。(“有隙”、“谮”、“由是”、大意1分。)(3)哎,言语有穷尽但感情却没有终结啊,你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而,其各1分,大意1分)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范文正公集叙苏轼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

27、,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没;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其后三年,过许,始识公之仲子今丞相尧夫。又六年,始见其叔彝叟京师。又十一年,遂与其季德孺同僚于徐,皆一见如旧,且以公遗藁见属为叙。又十三年,乃克为之。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叙而传。然不敢辞者,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

28、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注

29、】 叙:通“序”,序言。韩、范、富、欧阳:指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吾得其为人得:知道B. 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恨:遗憾C. 又十三年,乃克为之 克:通“刻”,雕刻D. 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 游:交游,交往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与“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愿以十五城请易璧B私见张良,具告以事C犹不能不以之兴怀D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B. 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盖如饥渴/

30、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C. 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D. 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8此篇序言作者在如拉家常的叙述中表达了对范仲淹怎样的感情?(4分)答: 9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3分)译文: (2)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3分)译文: (3)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 (3分)译文:参考答案:5C 克:能够。6B 例句中的“以”为介词,把。A项,介词,用,那。C项,介词,因为。D项,副词,通“已”,已经。7C 这个句段主要

31、是赞扬范公对品德的追求,故“忠信孝悌”后应断开;后面是用比喻来形象说明,据此可知应在“盖如饥渴之于饮食”后断开;再根据对称句式,在“仁义礼乐”后断开。8对范文正公的倾慕敬仰;与范文正公十五年未见一面的遗憾;对范文正公逝去的沉痛悼念;对范文正公的功德进行歌颂。解析:此题考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可抓一些关键词句来理解,如“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不一见其面,岂非命欤”“以为平生之恨”“天下传诵”等。9(1)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他们了。(得分点:尽了,私、识)(2)如果能够在他的文章中挂名,来私自在他的门客的末流托名,难道不也是往昔的愿望吗?(得分点:自托、士、畴昔、岂

32、哉)(3)即使是执笔戏言,顺着本性写作,一定归结到这种天性。(得分点:虽、戏语、率)【参考译文】庆历三年,我刚刚童年进入乡校,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的老师看。我从旁边偷看,就能够诵读通晓文中的语句,我问先生文中称颂的十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先生说:“小孩子知道这些有什么用?”我说:“(如果)他们是天子,(我)就不敢知道;如果(他们)也是普通的人,我为什么就不可以知道他们呢?”先生认为我说的话奇特,就把这十一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我,并且说:“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是人中豪杰。”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他们了。嘉祐二年,我才来

33、参加进士考试,到京师,范公却(已经)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立好,我读碑文以至于流泪,说:“我知道了他的为人,十五年没有见到范公一面,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这一年(我)考中选士,开始被欧阳公所赏识,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他们都用对待国家精英的礼节对待我,说:“遗憾你没有结识范文正公。”这以后第三年,经过许郡时才认识了范公的次子现在的丞相范纯仁。又过了六年,才在京城见到范公的三子范纯礼。又过了十一年,就与他的幼子范纯粹一起在徐州当官,都是一见如故,并且把范公的遗稿(给我),嘱托我作序。又过了十三年,才能够写出它来。唉!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靠文章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留传。然而(我

34、)不敢推辞的原因,(是)从在八岁知道敬重爱戴范公,到现在已经四十七年了。那三位豪杰都能够跟从他们交游,而范公唯独没有结识,我认为是平生的遗憾;如果能够在他的文章中挂名,来私自在他的门客的末流托名,难道不也是往昔的愿望吗?古代的君子,像伊尹、太公、管仲、乐毅这些人,他们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谋略,都本来在乡野之中就确立了,不是做官后学习的。淮阴侯在汉中见汉高帝,评论刘邦、项羽的长短,谋划取得三秦,像在手掌上比画,等到辅佐汉高帝平定天下,汉中的言论,没有一样不得到实现的;诸葛孔明隐居茅庐之中,与先主(刘备)评论曹操、孙权,谋划攻取刘璋,依靠蜀地的资本,争夺天下,终身不改变他的见解。这难道是道听途说尝试

35、着做而侥幸成功的吗?范文正公在天圣年间,为母亲守孝,就已经有了心忧天下实现太平的心愿,所以写万言书来送给宰相,天下人都传诵它。到了他被任用为将领,被提拔为执政,考查他一生所做的事情,没有超出这本书的。他对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像饥渴的人对于饮食,想要片刻忘记都不可能。像火的热,像水的湿,是他的天性有不得不这样的地方。即使是执笔戏言,顺着本性写作,一定归结到这种天性。所以天下人相信他的真诚,争相师从他、尊崇他。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 (附加题)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某社区办公室大门贴出这样一则告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即将开始,希望本社区各住户密切配合

36、工作人员开展这项工作,否则,责任自负。材料二:该项工作开展后,不少媒体都在报道人口普查遭遇入户难的问题。原因多种多样,有人认为其中一个问题可能就出在此类的告示上。(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3分)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150字左右)(7分) 参考答案:(1)人口普查工作遭遇入户难事出有因。(意思对即可)(3分)(2)示例:人口普查遭遇入户难的问题是难免的,其中有些问题也是情有可原的,诸如有人住多套房、出外谋生、旅游、出差、工作忙等等,但绝不能排除“否则,责任自负”这类威胁性语言种下的恶果。可能有些当事人因反感而产生抵触,故意不予配合。如把这类语言改成“多谢您的支持

37、与配合,祝您全家快乐!”等用语,人们还是会想尽一切办法乐于配合的。(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有理亦可)(7分)8. 下面一句话有语病,请找出来并作修改。(2分)团购是一种通过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介传递团购邀约,进而将众多消费者联合起来,以加大与商家的谈判能力,来求得最优的价格。修改方法:_ 参考答案:(2分)成分残缺,应在“来求得最优的价格”后加上“的消费模式”。略9.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我国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危机多发的情况下,各种思想和言论难免_,我们一定要擦亮双眼,仔细辨析。受叙利亚紧张的安全局势的影响,叙利亚难

38、民纷纷穿过叙利亚北部的边境,涌入伊拉克库尔德人控制地区,大量人员进入可能_,专家表示伊拉克安全局势令人担忧。中国人强大的购买力让国外人震惊,中国旅游团常被国外当地媒体冠以“疯狂购物游客团”的称号,如今,旅游纪念品往往_,使中国旅游者的消费行为悄然改变。A. 鱼目混珠泥沙俱下鱼龙混杂 B. 泥沙俱下鱼目混珠鱼龙混杂C. 鱼龙混杂泥沙俱下鱼目混珠 D. 泥沙俱下鱼龙混杂鱼目混珠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泥沙俱下:指在江河的急流中泥土和沙子随着水一起冲下。比喻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

39、表达运用E。10.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这场变革一定会因为不被理解而引起一些人的抵制甚至非议,特别是当触动到某些集团的利益的时候,可能还会受到猛烈的攻击。B. 他们相信麦当劳餐食是人们日常所需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科学的配料设计,并按照科学的烹饪方法制作出来的,是具有“现代性”象征的食品。C. 近代以来随着航海技术和交通的发展,不同文化接触和互动的地域距离障碍变得越来越近。D. 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勉,推陈翻新,时时追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参考答案:D【详解】此题考核考生辨析病句的能力。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

40、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另外,还要考虑到我们平时的表达习惯,日常用法等。A项,语序不当,应该是“非议甚至抵制”;B项,成分残缺,在“日常所需”之前添加介词“根据”; C项,搭配不当,“障碍”应该是变得越来越小。故选D。【点睛】常考的病句类型为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解答此类题目,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语感检查法。辨析病句,可以依靠预估,一般说来,按习惯的说法觉得别扭的地方,常常是有语病的地方,

41、病句类型中的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意重复都可用此法;主干枝叶法,按照先找句子主干,再看句子枝叶的步骤来确定病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都可用此法;类比检查法,就是仿造一个结构类似的句子同原句作比较,如果仿写句子有问题,则说明原句不正确;逻辑分析法,就是从事理上分析句子,看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前后语句是否呼应等;寻找标志法,就是抓住病句中一些明显得语言标志。六、写作(60分,共1题)1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课堂上,老师让大家讨论什么是“获得感”。甲同学说:“获得感是得到的让人感到满足,必须有所建树。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样的风流人物开疆立业,

42、兴国安邦,这就是获得感。”乙同学说:“功业容易消逝,思想才能永恒。像司马迁、马克思、恩格斯等人著书立说,发展理论,彪炳千秋,才是获得感。”丙同学说:“获得感不一定是伟人的专利,我们拥有幸福的家庭,有健康的身体,看到美丽的风景,尝到美味的佳肴,这就是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丁同学说:“获得感既是个人的事,也是国家的事,老百姓的生活好了,有梦想,有尊严,才能有获得感。”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作文,不少于800字。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感受自然感受自然,提炼收获春的使者已来到青城,感受着寒意犹存略带温馨的风。清早,在广阔的麦田上

43、,农民弯腰播种,晶莹的汗珠从面颊滑落。我不禁感慨:“一年之季在于春,一天之际在于晨。”辛勤的农民正是我们的榜样,我们更应抓住这金子般宝贵的春光,投身到紧张充实的学习和工作当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真理。 来到滴水岩公园,看到欢快流淌的溪水,在奔跑、歌唱,最使我振奋的是溪水在大石块中冲通了一个石洞,快速的从石中涌过成为公园的一大奇观。在感叹自然鬼斧神工的造物本领之时,未尝也不被溪水坚忍不拔的永往直前的精神所折服。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并不夸大,只要我们抓住目标,不懈奋斗,不畏惧一切艰难险阻,加之等待与时日必将收获成功,正如小溪在石洞中欢快的奔流而过。 当秋天来临,百花收敛了笑容,雁阵行 无数

44、的落叶,无数的枯枝,使人感到一丝凄凉和寒意。其实,细细品味就不难发现其中充满了光和热及伟大的奉献。枯枝被人们当作木柴可取暖烧饭,把自己内部的太阳能和生物能恩赐给人类,不惜自己变为灰烬;落叶归根,经过自然的神奇之手又转化为树木来年生长的最佳肥料,即使藐小也要献出自己最后的力量啊!伟大的奉献精神,自然界中最崇高伟大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认真去学习? 竹年断,其节不毁,不屈的气节。芝麻开花节节高,永攀高处。 自然,伟大的造物者,时刻都在给予我们无限的启迪,带给我们深刻的道理,只要你去观察去感悟就一定会有收获。 风华正茂的少年,正如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是祖国的未来,是新世纪的接班人,我们应拥有春一样的

45、生机盎然的气息,无限的省略,有着火一样的热情,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奉献精神,学会积累,明白时间的价值,自身的重要性,把自己融入自然,时常品味大自然这本耐人寻味的无字书,提高修养,陶冶情操!试题分析:作答本次作文,要先了解什么是“获得感”。“获得感”原表示获取某种利益后所产生的满足感,乃是基于“获得”而产生的心理感受。没有获得,便一定没有获得感;但有了获得,却未必一定产生获得感。所以,“获得感”不仅是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既有看得见的,也有看不见的。另外,要明确“获得感”有别于“幸福感”,它是是实实在在的得到,甚至是可以衡量的,当下的中国,“获得感”更加贴近民生、体贴民意。这种“获得感”,一般来说能够转化为幸福感。传统意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