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九溪乡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3280232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0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九溪乡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九溪乡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九溪乡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九溪乡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九溪乡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九溪乡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文,完成以下各题重读荆轲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妇孺皆知。但是今天大家都应该重读荆轲。史记 刺客列传中的 荆轲一节,是古代中国勇敢行为和清洁精神的集大成。那一处处永不磨灭的描写,一代代地 感动了哺育了各个时代的中国人。独自静静读着荆轲的故事,人会忍不住地想:我难道还能如此忍受吗?如此庸庸碌碌的 我还能算一个人吗?易水枯竭,时代变了。 荆轲也曾因不合时尚潮流而苦恼。与文人不能说书,与武士不能论剑。他也曾被逼得性情怪僻,赌博喝酒,远远地走到底层去寻找解脱,结交朋党。他和流落市井的艺人高渐离终 日唱和,

2、相乐相泣。他们相交的深沉,以后被惊心动魄地证实了。荆轲遭逢的是一个大时代。 他被长者田光引荐给了燕国的太子丹。田光按照“三人不能守密、两人谋事一人当殉”的铁的原则,引荐荆轲之后立即自尽。就这样荆轲进入了太子丹邸。 荆轲在行动之前,燕太子每日以车骑美女,恣其所欲。燕太子丹亡国已迫在眉睫,苦苦请荆轲行动。当秦军逼近易水时,荆轲制定了刺杀秦王的周密计划。 至今细细分析这个危险的计划,仍不能不为它的逻辑性和可行性所叹服。关键是“近身”。荆轲为了获得靠近秦王的时机,首先要求以避难的亡命秦将樊於期的首级,然后要求 以燕国肥美领土的地图为诱饵,然后以约誓朋党为保证。他全面备战,甚至准备了最好的攻 击武器:酒

3、淬的徐夫人匕首。 就这样,燕国的人马来到了易水,行动等待着实行。出发那天出现了一个冲突。由于荆轲队伍动身迟延,燕太子丹产生了怀疑。当他婉言催 促时,荆轲震怒了。这段刺客列传上的记载,多少年来没有得到读者的觉察。荆轲和燕国太子在易水上 的这次争执,具有着很深的意味。这个记载说明:那天的易水送行,不仅是不欢而散甚至是 结仇而别。燕太子只是逼人赴死,只是督战易水;至于荆轲, 他此时已经不是为了政治,不是为了垂死的贵族拼命;他此时是为了自己,为了诺言,为了 表达人格而战斗。此时的他,是为了同时向秦王和燕太子宣布抗议而战斗。那一天的故事脍炙人口。没有一个中国人不知道那支慷慨的歌。 但是我想荆轲的心情是黯

4、淡的。队列尚未出发,已有两人舍命,都是为了他的此行,而且都是为了一句话。田光只因为太子丹嘱咐了一句“愿先生勿泄”,便自杀以守密。樊於期 也只因荆轲说了一句“愿得将军之首”便立即献出头颅。在非常时期,人们都表现出了惊人 的素质,逼迫着荆轲的水平。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和他的党人高渐离在易水之畔的悲壮唱和, 其实藏着无人知晓的深沉含义。所谓易水之别,只在两人之间。这是一对同志的告别和约束, 是一个他们私人之间的誓言。直到后日高渐离登场了结他的使命时,人们才体味到这誓言的 沉重。就这样,长久地震撼中国的荆轲刺秦王事件,就作为弱者的正义和烈性的象征,作为一 种失败者的最终抵抗形式,被历

5、史确立并且肯定了。图穷而匕首现,荆轲牺牲了。继荆轲之后高渐离带着今天已经不见了的乐器筑,独自地 接近了秦王。他被秦王认出是荆轲党人,被熏瞎了眼睛,阶下演奏以供取乐。但是高渐离筑 中灌铅,乐器充兵器,艰难地实施了第二次攻击。不知道高渐离高举着筑扑向秦王时,他究竟有过怎样的表情。那时人们议论勇者时,似 乎有着特殊的见地和方法。田光向太子丹推荐荆轲时曾阐述说,血勇之人,怒而面赤;脉勇 之人,怒而面青;骨勇之人,怒而面白。那时人们把这个问题分析得入骨三分,一直深入到 生理上。田光对荆轲的评价是:神勇之人,怒而色不变。我无法判断高渐离脸上的颜色。 回忆着他们的行迹,我激动,我更怅然若失,我无法表述自己战

6、栗般的感受。 高渐离奏雅乐而行刺的行为,更与燕国太子的事业无关。他的行为,已经完全是一种不屈情感的激扬,是一种民众对权势的不可截止遏止的藐视,是一种已经再也寻不回来的、凄绝的美。(节选自张承志的清洁的精神)21.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荆轲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这表现了荆轲具有侠义的性 格,但文章同时认为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是不可能的。B. 荆轲为了获得靠近秦王的时机,出发前做了周密的准备:带上秦王一直想杀死的樊於期 的首级;拿上燕国的燕地督亢地区地图;藏有酒淬的徐夫人匕首。C. 高渐离其实心中也 知道刺秦是不会成功的

7、,但是他还是选择这样去做了,因为他要完成易水之畔荆轲的嘱托。D. 本文作者一再褒扬荆轲与高渐离。认为荆轲始终是为了诺言,为了表达人格而战斗;高 渐离是一种不屈情感的激扬。E. 作者要用文字告诉我们,他在挖掘一种精神,就是义士们勇敢、无畏、忠烈和高洁的精神。22. 文中为什么还写了荆轲性情怪僻,赌博喝酒,结交朋党等事?请简要分析。23. 文中说“荆轲和他的党人高渐离在易水之畔的悲壮唱和,其实藏着无人知晓的深沉含义”。这“深沉含义”是什么?24. 作者认为荆轲刺秦的故事的意义是什么?参考答案:21. BE 22. 一是说明荆轲也曾不合时尚潮流而苦恼。二是说明荆轲也是集高尚与卑琐为一身的普通人。 2

8、3. 易水河边荆轲与高渐离有个誓言,如果荆轲刺秦失败,之后高渐离承继荆轲之志,乘奏 乐之间隙,“举筑”行刺秦王。其实这是一种难以言明的凄绝的美。 24. 作者将荆轲刺秦的故事称为“古代中国勇敢行为和清洁精神的集大成”,是“弱者的正 义和烈性的象征”,“一种失败者的最终抵抗形式”。 2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文中为什么还写了荆轲性情怪僻,赌博喝酒,结交朋党等事”,这是考查文章安排材料的意图。先找出题干所涉及材料在文中的位置,在文章第三段,文中说“荆轲也曾因不合时尚潮流而苦恼。与文人不能说书,与武士不能论剑。他也曾被逼得性情怪僻,赌博喝酒,远远地走到底层去寻找解脱,结交朋党”,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9、是“荆轲也曾因不合时尚潮流而苦恼”,后面所说的事例是他“不合时尚潮流而苦恼”的表现,同时这些事件的叙述也让荆轲去掉了身上的“神化”,他身上不仅有高尚的一面,也有卑琐的一面,让人物的形象更为鲜活生动。2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这深沉含义是什么”,同时在题干中也给出了该词语的语境,“荆轲和他的党人高渐离在易水之畔的悲壮唱和,其实藏着无人知晓的深沉含义”,这是考查文中重点词语的内涵。先到文中找到荆轲和他的党人高渐离在易水之畔的悲壮唱和的内容,在文中第八段,“所谓易水之别,只在两人之间。这是一对同志的告别和约束, 是一个他们私人之间的誓言。直到后日高渐离登场了结他的使命时,人们才体味到这誓言的沉重

10、”,再结合后文所写高渐离“登场”“了结使命”的内容,即可知道,这“深沉的含义”是指荆轲与高渐离的约定,即如果荆轲刺秦失败,高渐离会承继荆轲之志,趁着演奏的间隙去行刺秦王,用作者的评价来说,是一种“凄绝的美”。24.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作者认为荆轲刺秦的故事的意义是什么”,这是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考生应先到文中圈出作者对荆轲刺秦这一事件做出评价的语句,第一段就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史记 刺客列传中的荆轲一节,是古代中国勇敢行为和清洁精神的集大成”,第八段“就这样,长久地震撼中国的荆轲刺秦王事件,就作为弱者的正义和烈性的象征,作为一种失败者的最终抵抗形式,被历史确立并且肯定了”,找到这些语句,

11、然后依据分值进行概括即可。2. 课外现代文阅读(14分)镜泊湖的黄昏 熊召政(1)黄昏有时是一个错误。譬如观飞瀑,黯淡的光线使你无法领略飞腾的气势;譬如草原上的故友重逢,天不假以阳光,无法纵马驰骋,只好入室把盏,醉里挑灯看剑了。但有时,黄昏又是一个不可复制的美丽。譬如暮霭降临时,桂子树下情人的相拥;譬如泛舟,泛舟在山环水曲的湖上。(2)如今我正在湖上,在镜泊湖的游船中,倚着舷窗,看夕阳在波浪中书写活泼的禅机。(3)还是让我们先来欣赏镜泊湖的黄昏吧!(4)用地质学家的说法,镜泊湖属于高山堰塞湖,海拔高度世界第二,仅比瑞士的日内瓦湖低了25米。所谓堰塞,就是被堵塞的河道。镜泊湖乃牡丹江的故道。造物

12、主却赶着青山打了一个滚,牡丹江被截断,只好改道而走。于是,一座美丽的高山湖泊,留在了长白山支脉张广才岭的腹部。(5)既是牡丹江的故道,镜泊湖便不像洱海、洪湖、太湖那样一片浩瀚,泛舟湖心,有横无际涯的感觉。它虽然有90公里的水域,但仍然曲折如河道,最窄处只有300余米。惟其曲折,我们才能见到别致生动的景色(6)下湖时,已经五点多钟,枕着山脊的夕阳,已经不再炽烈,你可以用肉眼去细细地观察它,看它像太极图一样散发的光晕。这最好的生命的蛋白质,在饲养着那一双旋转不息的阴阳鱼。被阴阳鱼啄剩的光粒,散散地洒落湖中,它们飘荡着、浮漾着,像金箔打造的浮萍。(7)游船入浦深深,船头向东,切开的是渐渐凝集的暮色。

13、两岸的青山,将葱茏投入湖中,孵化出翡翠般的大宁静。而船尾,那金箔般的浮萍,却是穷追不舍。船头的翡翠,船尾的金箔,在夕阳中穷极变幻。不知为何,这情景让我想起阮籍的诗句:“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我不明白,放逸与纵酒的阮步兵,为何心境如此苍凉。中唐的李商隐吟咏“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虽然含蓄一点,也是过分地感伤。这两位诗人,均生存于中国的禅宗诞生之前,尚不能借助禅家参透生命。(8)大凡美的东西,莫不都转瞬即逝。把握生命之内的东西,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就像我此刻站在船尾,眺望夕阳由猩红变成淡红时,我才真切地感到,生命的每一种境界,都是无法替代的历程。它既有色彩,也有温度。既是灿烂,也是淡泊。就

14、像这镜泊湖,成为河道时,它流得欢畅;堰塞成湖,它仍然逍遥。(9)不知不觉,三分之二的夕阳,已经沉入了山脊,剩下的半弯,似乎激情更为充沛,投放到水中的光晕,金灿灿的更为明亮。船尾的排浪中,水花更为璀璨。这最后的辉煌实在太美了。我突然想到应该拍下这一帧照片,于是揿下快门(10)刹那间,夕阳完全沉没,湖上的金光也骤然收尽。我捡拾刚才拍摄的湖波,取景框中的画面一出来,我蓦然发现:潋滟的金波中,有一尊完整的弥勒佛,正冲着我微笑。21、你怎样理解第(2)段加点词语“禅机”的内涵,请结合全文内容说明。(4分)22、请结合文章概括第(5)段中“别致生动的景色”的内容。(3分)23、阮籍和李商隐的诗句具有怎样的

15、特点?从原文中各选一个词语概括。作者为何要引用他们的诗句?(4分)24、最后一句“潋滟的金波中,有一尊完整的弥勒佛,正冲着我微笑”在文章中有何作用?(3分)参考答案:21、文中的“禅机”,是指镜泊湖的黄昏带给作者的启示:生命的每一种境界,都是无法替代的历程;把握生命之内的东西,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就像这镜泊湖,成为河道时,它流得欢畅;堰塞成湖,它仍然逍遥。22、(1)枕着山脊的不再炽烈的夕阳像金箔打造的浮萍;(2)船头两岸青山在水中翡翠般的倒影和船尾荡漾的金箔般的湖水变幻无穷;(3)沉入山脊只剩下半弯的夕阳在水中的光晕更加明亮,使船尾水花更为璀璨。(根据(6)(7)(9)段)23、苍凉;感伤。(

16、1)表达了对他们两人不能借助禅宗参透生命的遗憾。(2)为下文写自己对人生态度的理解作铺垫。(或“和下文写自己对人生态度的理解作对比”)24、(1)含蓄地照应了文章第二段中的“禅机”;(2)表达了作者从镜泊湖黄昏中所获得的积极人生态度的喜悦;(3)深化了文章的中心。略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传 承卢生强草长莺飞的时节,细雨润物无声。路上,儿子越想越来气,这多大的事儿啊,害我又要牺牲个节假日。就这两天,电话里,父亲的语气似十万火急样,弄得儿子心烦意乱。父亲说:“你无论如何都得回趟家,就是天王老子找你也没用,我在家好好等着你呢。”儿子还在死磕:“爸啊,我真没时间啊,抽不开身呀。”“你小子

17、就别找借口了。不是规定的节假日吗?你能有什么事?你必须回来一趟!”父亲说得斩钉截铁。“爸,这多大的事儿啊,你就雇个人搭把手不就得了,何必非让我路途迢迢地赶一趟?”父亲生气了,声音高分贝地传过来:“你说什么?这么大的事你还说多大的事?我看你真的忘了本了。你小子轻飘飘了不是?你现在真就忘乎所以啊。臭小子,你得给我回趟家,否则我真的找你去了。”最近父亲与他通话,总是呛了火药似的,噼里啪啦一阵急风暴雨。儿子在想:我春风得意的事,怎么在父亲这儿就一股子嫉妒的味儿?哪儿不对劲儿呢?早年前,儿子对父亲还是言听计从,渐渐地,儿子羽毛渐丰,就不把父亲的话当回事了。特别是最近,儿子路途坦荡了,就有些飘飘然。儿子想

18、,再这么永远长不大,会被同事耻笑的。车子驶进老家的集市。儿子打电话问:“爸,家里都准备了没有?要不要我买现成的东西?”父亲回话:“早准备好啦,你们人回来就行了。”“爸,就我们俩去吗?”“怎么?你不带你媳妇回来?你儿子呢?”父亲颇感意外,满是失落。“嗨,我老婆回她爸那儿了,你孙子准备中考呢,在争分夺秒咧。”父亲想了想,只好说:“好吧,那就我们俩吧。”儿子说:“爸,我除了带我司机,还想雇个人帮忙,我怕就我们俩忙不过来。”“什么啊,这事你好意思雇别人干?说出去你不怕别人笑掉大牙啊?不妥不妥绝对不妥。”父亲坚决反对,头摇得似拨浪鼓。儿子觉得父亲太过迂腐守旧了,呵呵地笑道:“哎呀老爸,这有什么呀,这在我

19、们城里早就时兴让人代劳了。现在时代不同了,有钱能使鬼推磨哦。”“钱钱钱,你小子早晚掉进钱眼儿里去。”一提到钱,父亲特别激动,过于敏感了。儿子觉得好笑,心想:父亲许是一生清贫惯了,以至当儿子的每次送钱,父亲总是接得犹犹豫豫,总要盘问几许,好像儿子的钱沾了什么毒似的。父亲总说:“有口粗茶淡饭,有件布衣遮体就行了,人过日子,就得像山泉般清清爽爽地淌。”想着父亲的话,儿子摇摇头。儿子让司机把车停下,雇了个人,一起往家赶。他们来到一座“豪华”的坟茔前,周围杂草丛生。去年他们送的花圈、纸品虽然遗落了,但是那些骨架还傲然地竖在那儿呢。四个人齐动手,满头大汗。之后,父亲让儿子把祭品摆上,父亲说:“清明节不是有

20、国家规定的假日吗?人人都忙着回家祭拜祖先,你倒好,满嘴借口。我问问你,你能有什么事比这事还急?”儿子呵呵一笑。其实儿子就想跟城里人学,掏钱请人代劳。路途迢迢又难走,实在是懒得回来。父亲问:“臭小子,你不会忘了你爷爷生前是干什么的了吧?”儿子说:“怎么可能忘?不过呀,你这话都听得我耳朵生出茧子来了。我爷爷当年是公社书记呢。这不,每个清明节都有别人送的花圈。”父亲说:“是啊,你爷爷生前也是赫赫有名的,你看乡亲们为你爷爷造的坟就是不一样。告诉你,生前再怎样奢侈,终归是一撮黄土为伴,倒是名气源远流长,你看看,你爷爷的墓前,哪年少了别人的花圈?”儿子默默无语。“好名气是我们为官的根本啊,我们就求赤裸裸地

21、来,赤裸裸地去。在我们家,只有坦荡做事的人,百年后才能归位祖宗墓地。当年我刚升县长时,你爷爷就是这样告诫我的。”才升为区长的儿子,虔诚地给爷爷祭拜着(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题目“传承”是小说叙述的中心:爷爷把良好的家风传给父亲,父亲将其传给儿子,希望儿子很好地传承下去。B. 开头的景物描写表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与后文的“清明节”相呼应,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令背景。C. 儿子每次给父亲钱的时候,父亲“总是接得犹犹豫豫,总要盘问几许”,这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有点不放心,他唯恐这钱来路不正。D. 对于父亲无数遍地讲爷爷的事迹,儿子早已心生厌烦,

22、只是碍于孝道,唯恐父亲生气才特意装出喜欢听的样子。5. 小说中的“父亲”有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6. 小说结尾部分写父亲向儿子叙说爷爷的事情,这一情节安排有多重作用,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探究。参考答案:4. D 5. 正直坦荡。他每次接儿子给的钱,总要盘问清楚来历,教育儿子为官要坦荡。深爱家人。担心儿子走上歧路,多次给儿子讲自己父亲为官清廉的事情,教育儿子传承家风;见儿子媳妇、孙子没有回家祭祖,满是失落。脾气急躁。从父亲与儿子的对话中或多或少带点火药味儿可以看出,父亲脾气有点急躁。 6. 照应小说开头,揭示了父亲坚决要求儿子回家的真正原因,同时照应小说的标题“传承”,使人有豁然

23、开朗之感。点明小说主旨,表明要“传承”的是清廉、坦荡的家风。引出后文儿子态度的转变,前文儿子想要雇人帮忙祭祖,后文儿子“虔诚地给爷爷祭拜着”,儿子的这一转变使小说情节完整,结构严密。【4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D项,“儿子早已心生厌烦,只是碍于孝道,唯恐父亲生气才特意装出喜欢听的样子”有误,从儿子的语言“怎么可能忘”,当父亲讲到爷爷事情的时候儿子的反应“默默无语”,最后“才升为区长的儿子,虔诚地给爷爷祭拜着”,可见选项曲解文意。【5题详解】试题分析:

24、题干问的是“小说中的父亲有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这是考查人物形象。分析人物的形象特征,要抓住文中对人物语言、行为的相关描写,从相关描写中提取关键信息。如从父亲说“人过日子就得像山泉般清清爽爽地淌”和“在我们家里,只有坦荡做事的人,百年后才能归位祖宗墓地”可以看出,父亲正直坦荡;从父亲的话“我看你真的忘了本了。你小子轻飘飘了不是?”和儿子的话“你这话我都听得耳朵生出茧子来了”可以看出父亲深爱儿子,经常给儿子讲为官之道;从儿子说没有时间回家,父亲“语气似十万火急样”“天王老子找你也没用”可看出父亲脾气急躁。点睛:从具体的做法来看,首先要从小说中圈出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相关语句,以

25、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该人物的评价的语句,比如本文中对于“父亲”的言行举止的描写,有对父亲的语言的描写,也有对其行为的描写;找出这些描写,然后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6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小说结尾部分写父亲向儿子叙说爷爷的事情,这一情节安排有多重作用,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探究”。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小说结尾部分写父亲提起爷爷的事情,交代了父亲要求儿子回家祭祖的真正目的,即传承清廉、坦荡的家风,防止儿子走上邪路,这自然揭示了文章的主题,照应了文章的开头以及标题“传承”,同时也引出了儿子“虔诚地给爷爷祭拜着”的结尾,儿子

26、祭祖这一态度的转变表明家风确乎已经传给了儿子,使文章情节完整。点睛:小说结尾的设题方式有如下几种:这篇小说的结尾令人印象深刻,请赏析它的妙处。谈谈你对这篇小说结尾的看法。有人说这篇小说的结尾很震撼人心,有人说还是去掉结尾好。你认为怎样更好?为什么?可以从如下几个角度回答理由:情节角度:陡生波澜,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震撼人心。与前文的内容/伏笔照应,使情节连贯/基调一致。主题角度:深化主题+结合内容具体分析(讽刺,揭露)。手法角度:戛然而止,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情感角度:悲剧性结尾,(与形成强烈的对比)震撼人心,有极大的感染力。喜剧性结尾,符合主人公的意愿,给人以愉悦、和谐之感。二、

27、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新项目小题。王廷,字子 正,南充人。嘉靖十一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苏州知府,有政声。累迁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三十九年,转南京户部右侍郎,总督粮储。南京督储,自成化后皆 以都御史领之,至嘉靖二十六年,始命户部侍郎兼理。及振武营军乱,言者请复旧制,遂以副都御史章焕专领,而改廷南京刑部。未上,复改户部右侍郎兼左佥都御 史,总督漕运,巡抚凤阳诸府。时倭乱未靖, 廷建议以江南属镇守总兵官,专驻吴淞,江北属分守副总兵,专驻狼山。遂为定制。淮安大饥与巡按御史朱纲奏留商税饷军被诏切让给事中李邦义因劾廷拘滞吏部尚书严讷为廷辨始解。转左侍郎,还理部事。

28、以通州御倭功,加俸二级。迁南京礼部尚书,召为左都御史。奏行慎选授、重分巡、谨刑狱、端表率、严检 束、公举劾六事。隆庆元年六月,京师雨潦坏庐舍,命廷督御史分行振恤。会朝觐天下官,廷请严禁馈遗,酌道里费,以儆官邪,苏民力。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徐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齐恨,遂摭齐康疏语论阶,阶引疾去。廷因发齐奸利事,言:“齐前奉命赏军宣大,纳盐商杨四和数千金,为言恤边商、革余盐数事,为大学士阶所格。四和抵齐取贿,踪迹颇露。齐惧得罪,乃借攻阶冀自掩。”遂下齐诏狱。给事中周芸、御史李纯朴讼齐事,谓廷、恺阿阶意,罗织不辜。诏夺恺职,廷斥为民。巡抚四川都御史曾省吾言:“廷守苏州时,人

29、比之赵清献。直节劲气,始终无改。宜如毛恺例复官。”诏以故官致仕。十六年,给夫廪如制,仍以高年特赐存问。明年卒,谥恭节。(节选自明史王廷传,有删改)【注】恺,即毛恺。10. 下列对文中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淮安大饥/与巡按御史朱纲奏/留商税饷军/被诏切让/给事中李邦义因劾廷拘滞/吏部尚书严讷为廷辨/始解/B. 淮安大饥/与巡按御史朱纲奏留商税饷军/被诏切让/给事中李邦义因劾廷拘滞/吏部尚书严讷为廷辨/始解/C. 淮安大饥/与巡按御史朱纲奏/留商税饷军/被诏切让给事中李邦义/因劾廷拘滞/吏部尚书严讷为廷辨/始解/D. 淮安大饥/与巡按御史朱纲奏留商税饷军/被诏切让给事中李邦义/因劾廷拘滞/

30、吏部尚书严讷为廷辨/始解/11. 下列对文中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户部”是六部之一。六部即中央行政机构中,吏、户、礼、兵、刑、工各部的总称。户部管户籍、财经以及掌学校、科举之事。B. “漕运”是指利用水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运输粮食的目的是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C. “隆庆”属于年号,“隆庆元年”指该帝王即位第一年。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开始使用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D. “谥号”是指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王廷

31、历任要职,颇受重视。王廷考取进士之后,先后担任重要职务。其中改任为南京刑部后,还没上任,又被改任户部右侍郎兼任左佥都御史。B. 王廷为官一职,恪尽职守。调任南京礼部尚书、左都御史时,上奏皇帝推行慎选授、重分巡、谨刑狱、端表率、严检束、公举劾等六事。C. 王廷正直敢言,体恤百姓。皇帝要接受天下百官的朝拜,王廷奏请皇帝严禁馈赠,斟酌道里的费用,以惩治官场中的邪恶之人,恢复民力。D. 王廷坚守节操,赢得人心。巡查四川的都御史曾省吾向朝廷进谏,评价王廷这个人耿直有气节,坚守节操,应该像毛恺一般恢复官职。13. 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徐阶子璠居间。

32、(2)四和抵齐取贿,踪迹颇露。齐惧得罪,乃借攻阶冀自掩。参考答案:10. B 11. A 12. C 13. (1)给事中张齐,曾经巡视边关,接受过商人的钱财。事情刚刚败露,就暗中求助徐阶的儿子徐璠从中斡旋。(2)杨四和否认张齐收受贿赂,踪迹显露。张齐惧怕被治罪,于是借攻徐阶谋求掩饰自己。10. 试题分析:原句标点为:“淮安大饥,与巡按御史朱纲奏留商税饷军,被诏切让。给事中李邦义因劾廷拘滞,吏部尚书严讷为廷辨,始解。”11. 试题分析:户部管户籍财经,掌学校、科举之事的是礼部。点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

33、、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户部管户籍财经,掌学校、科举之事的是礼部。12. 试题分析:“以儆官邪”意为用来警告戒备官场的邪恶。13.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翻译。尝:曾经,贾人:商人,阴:暗中,居间:从中斡旋,抵:否认,冀:谋求,自掩:掩饰自己,齐惧得罪:被动句。参考译文:王廷,字子正,南充人。嘉靖十一年(1532)考取进士。授任户部主事,改任御史。历任苏州知府,颇有政绩声誉。升任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三十九年转任南京户部右侍郎,总理粮食储备。南京的粮储督理,自成化元年(1465)以后均由都御史领命,到嘉靖二十六年才开

34、始指令户部侍郎兼任。等到振武营的军队叛乱,舆论要求恢复旧制度,于是让副都御史章焕专门领命,改派王廷去南京刑部。王廷还没上任,又被改任户部右侍郎兼任左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凤阳诸府。当时倭寇骚乱还没有肃清。王廷建议派遣江南地方镇守总兵官,专门驻防吴淞,江北的属地分派的副总兵,专门驻防狼山。于是成为定制。淮安发生大饥荒,他与巡按御史朱纲奏请留下商税做军队的粮饷,被皇帝下诏严厉申斥。给事中李邦义于是弹劾王廷不知道变通,吏部尚书严讷替王廷辩护,才得解脱。转任左侍郎,仍然负责户部事务。因为在通州抗击倭寇的功绩,增加二级薪俸。调任南京礼部尚书,左都御史。上奏皇帝推行慎重选官授职、重视分区巡察、认真办理刑

35、狱、端正表率、严格检查与约束、公开举荐与弹劾等六件事。隆庆元年(1567)六月,京都雨大成灾毁坏房舍,皇帝指令王廷督促御史分别进行赈灾、抚恤。正赶上皇帝要接受天下百官的朝拜,王廷奏请皇帝严禁馈赠,斟酌道里的费用,以戒备官场的邪恶,恢复民力。给事中张齐,曾经巡视边关,接受过商人的钱财。事情刚刚败露,就暗中求助徐阶的儿子徐璠从中斡旋,徐璠推辞不见他。张齐怀恨在心,于是摘取齐康奏疏中的话弹劾徐阶,徐阶称病引退。王廷便揭发张齐的奸诈好利的劣迹,进谏:“张齐先前奉命赐赏宣、大的军队,接受了盐商杨四和的几千两银子,替他宣扬抚恤边地商人、革除以后的盐课等事,被大学士徐阶阻止。杨四和否认张齐收受贿赂,踪迹显露

36、。张齐惧怕被治罪,于是借攻徐阶谋求掩饰自己。”皇帝便将张齐打入诏狱。给事中周芸、御史李纯朴为张齐的事申诉,称王廷、毛恺阿谀徐阶,给无辜者罗织罪名。诏令剥夺毛恺的官职,将王廷贬斥为民。巡抚四川的都御史曾省吾进谏“:王廷任苏州太守的时候,人们将他与赵清献相提并论。耿直有气节,始终没有更改。应该像毛恺一般恢复官职。”诏令他就原官职退休。万历十六年(1588),供给的粮食如定制,仍旧以其高寿特赐慰问之情。第二年去世。谥号恭节。5. 阅读荆轲刺秦王节选,完成下列小题。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

37、,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12. 与例句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又前而为歌A.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B. 秦兵旦暮渡易水C. 发尽上指冠 D. 越国以鄙远13. 选项中的“而”与例句中“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荆轲和而歌A. 又前而为歌B. 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C.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进D.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14. 与“太子及其宾客知其事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 孔子云:“何陋之有?”C.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 群臣侍殿上者,

38、不得持尺兵15. 对选段句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子和宾客 “白衣冠”送行,说明这是生离死别,以示任务重大和艰巨。B. “变徵之声”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歌声,营造了悲怆的氛围。C. “复为慷慨羽声”由悲哀转向激昂,同仇敌忾,给壮士以信心和力量。D. 这个场面描写,是全文情节的高潮。16. 翻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参考答案:12. D 13. B 14. D 15. D 16. 太子丹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服戴着白帽子来送行。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例句“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A项“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修饰

39、封(装),表动作行为的工具。B项“旦暮”,名词作状语,在旦夕间。C项“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方。D项“鄙”,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作边邑。所以选D项。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例句中“荆轲和而歌”的“而”,表修饰。A项“而”,表承接。B项“而”,表修饰。C项“而”,表并列。D项“而”,表转折。所以选B项。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式。例句“太子及其宾客知其事者”,为定语后置句。A项“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判断句。B项“孔子云: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句。C项“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被动句。D项“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定语后置句。所以选D项。15.

4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墓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D项,全文的情节高潮应该是刺秦部分。1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本句中得分点为:“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句;“白衣冠”,穿着白衣服戴着白帽子。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

41、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到易水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高渐离敲着筑,荆轲和着节拍唱歌,发出变徵的声音,众宾客都流着眼泪小声地哭。荆轲又上前作歌唱道:“风声萧萧悲鸣啊易水彻骨寒冷,壮士这一离去啊就永远不再回还!”又发出悲壮激昂的羽声。众宾客都睁大了眼睛,头发都向上竖起顶住了帽子。于是荆轲就上车离去,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42、遂与鲁肃俱诣孙权。亮见权于柴桑,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 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43、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敝,闻追豫州, 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选自资治通鉴赤壁之战)1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B. 海内大乱将

44、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C. 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D. 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1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豫州”,刘备曾在豫州担任过行政长官故称,这种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的方法是古代的惯例,例如陶渊明世称陶彭泽,韩愈世称韩昌黎。B. “中国”,此指中原地区。在古代,汉族多在黄河南北建都,并不断扩大活动范围,因而称黄河中下游为“中国”,

45、与 “中华”“中州”等词含义相同。C. “北面”,古代君主面朝南坐,臣子朝见君主则面朝北,所以对人称臣称为北面。另外,卑幼拜尊长,弟子行敬师之礼,皆面向北行礼,也称 “北面”。D. “君”,本文是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君的本义是君主,即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也可用于夫妇之间的尊称。1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段写形势危急,诸葛亮到东吴劝说孙权联刘抗曹,在分析了曹、刘的情况后,坚定孙权抗曹的意志。B. 诸葛亮善于外交辞令,不卑不亢,他直言曹军的强大,也不讳言刘备打了败仗,采用激将法成功游说孙权抗曹。C. 面对心怀疑虑的孙权,诸葛亮说曹

46、操已是强弩之末,不堪一击,刘备以逸待劳,必将击溃曹军,打消了孙权的顾虑。D. 诸葛亮的一番劝说之后,本就又不甘心臣服于曹操的孙权,终于坚定了孙刘联盟的决心,开始与臣下谋划抗曹事宜。2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 (2)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参考答案:17. D 18. A 19. C 20. (1)如果抵抗曹操的事情不成功,这就是天意,怎能再成为曹操的属下呢?(2)荆州的民众之所以归附曹操,(是因为)被他的武力威势所逼,不是发自内心的顺服。【17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

47、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比如本题,“将军起兵江东”的意思是将军(您)在江东起兵。句中“将军”作主语,“起兵江东”作谓语。句意完整,语法合理,所以应在其前后停顿,排除A、 B、 C项。疏通语意为:现在)天下大乱,将军(您)在江东起兵,刘豫州在汉南招收兵马,与曹操共同争夺天下。现在曹操削平大乱,(中

48、原)大致已稳定,(他)于是攻破荆州,声威震动天下。故本题选D项。【18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A项,昌黎是韩氏郡望,而非韩愈的任官之地。故本题选A项。【19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