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普利桥镇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品尝家【美】莫里斯在某一家出售葡萄干布丁的商店里,一到圣诞节期间,就会陈列出许多这类美味的食品,琳琅满目,摆成一排供顾客选购。你可以挑选最合你口味的品种;甚至还允许顾客把各色布丁都尝完以后,才决定买什么或是否购买。我常常纳闷,这种对顾客的优待会不会被一些根本无意购买的人所利用。有一天,我出于好奇,就去问店里的那位女售货员,从她那儿我得知,事情正是如此。“举个例吧,有这么一位老绅士,”她告诉我,“几乎每个星期他都要来光顾一回,各色各样的布丁他都要尝 一点,尽管他从来什么也不
2、买,而且我怀疑他永远也不会买。我记得他从去年,甚至前年就开始是这样啦。噢,他要真的那么想尝,让他来好啦,欢迎品尝。我还希望有更多这样的商店,都可以让他分享一份。看来他确实需要,我想这些商店也不会在乎这点东西。”她还没说完,这时就有一位上了年纪的绅士缓步走近柜台,开始兴味浓厚地仔细察看眼前的这一排布丁。“你瞧,正说到他,那位老先生就到了。”女售货员轻声对我讲,“现在你只需在一旁观看就行啦。”她转身对那人说道,“先生,您尝尝这些布丁吗?您可以用这个匙子。” 这位老先生真如小说家笔下的人物,衣冠虽然破旧,却十分整洁。他接过匙子,便开始急切地一个接一个地品尝起各色各样的布丁来,偶尔也会停下来,从他那件
3、破旧外套的前胸口袋里,掏出一条破烂的大手巾,擦擦他红红的双眼。“这一种味道很好,”他宣称,当他尝另一种时又说,“这种也不错,只是稍欠松软。”自始至终都很明显, 他真心诚意地相信自己最终会从中挑选一种的。我确信,他一点也不觉得自己在欺骗商店。可怜的老头儿!大概 他已经家道破落。从前他也能够来选购他最喜爱的布丁,然后夹在腋下拿回家去。打他家境衰败以来,他就只能到商店里来品尝品尝味道了。圣诞节的各类商店里,生意兴隆,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这个老头儿矮小黑色的身影,在这种热闹的气氛中,显得非常不相称,甚是悲哀可怜。我突然动了恻隐之心,大发慈悲这种情形很多时候带来的不是欢乐,而是 痛苦。我走上前去,对他说
4、道:“请原谅,先生,我愿意为您买一个品种的布丁。如蒙赏脸笑纳,我深感欣慰。”他蓦地往后一退,仿佛被什么东西刺痛了似的,他那满是皱纹的脸孔一下涨得通红。“对不起,”他说,其神态之高傲,远非我根据其外表所能想像得出,“我想我与你并不相识。无疑你是认错人了。”他于是当机立断,转向售货员,大声说道:“劳驾把这一个替我包装一下,我要带走的。”他指了指最大的、也是最贵的一块布丁。女售货员惊讶地从架上取下那块布丁,开始把它包成一包。而他呢,掏了半天掏出一个破旧的黑色小皮夹子,点了点数,将几个先令和六便士的硬币放在柜台上。为了顾全体面,他竟然不得不买了一块最贵的布丁。这纯然 是打肿了脸充胖子,因为买下这块布丁
5、,就意味着他得在别的很多事情上省吃俭用地克扣自己。我这时多么希望 我能收回刚才那句不得体的话啊!我忽然觉得自己的心也像被针扎了一下,我只得自己默默走开,远离这可怜的人。“请到那边台上付款,”女售货员告诉他。他却好像没有听懂似的,老是要把钱塞到她手里。这就是我最后 见到和听到有关这位老人的情形。现在他再也不来那个商店品尝葡萄干布丁了。(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将故事安排在圣诞节的喜庆气氛中,衬托了老绅士的生活处境和遭遇,与鲁迅祝福中的环境设置异曲同工。B写“我”关于商店对顾客的优待会被一些人利用的担心被女售货员证实,意在批评当时社会中贪图小便
6、宜的不良风气。C文中“这位老先生真如小说家笔下的人物”一句,既突出了老先生落魄绅士形象的典型性,又使人物和故事真实可信。D老绅士老是要把钱塞到女售货员手里,是为了表明自己是有钱购买布丁的,同时也显示了其尊严受到伤害时的慌乱。5“我”称老绅士是“可怜的老头”“可怜的人”,从文中来看,“我”认为他“可怜”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3分)6从对待老绅士的态度和行为上看,女售货员和“我”两个人物形象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4B5家道破落;占便宜而不知羞;自尊遭遇伤害;维护自尊的方式,代价甚高。6同:善良,富有同情心。异:女店员有包容之心,懂得尊重他人,帮助时无声无息,多了一份理解和包容
7、。“我”狭隘消极,恶意度人;有居高临下的施舍心态,不尊重别人的感受。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6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物形象分析。从对待老绅士的态度和行为上看,女售货员和“我”两个人物形象的异同
8、。小说中塑造人物的手法主要正面和侧面,正面主要是肖像、语言、动作、心理,侧面主要是环境的烘托,对他人的影响以及他人的评价等,在文中找到这些句子进行归纳,可以找到到答案。答题时注意用文中的事实对性格进行解释分析。结合文本内容“他要真的那么想尝,让他来好啦,欢迎品尝。我还希望有更多这样的商店,都可以让他分享一份。看来他确实需要,我想这些商店也不会在乎这点东西”“女售货员轻声对我讲”分析可知,有包容之心,懂得尊重他人,帮助时无声无息,多了一份理解和包容。“我突然动了恻隐之心请原谅,先生,我愿意为您买一个品种的布丁。如蒙赏脸笑纳,我深感欣慰”,有居高临下的施舍心态,不尊重别人的感受;“我常常纳闷,这种
9、对顾客的优待会不会被一些根本无意购买的人所利用”,狭隘消极,恶意度人。共同点是两人都是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人。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特定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使特定生物在性状、营养或消费品质等方面满足人类需求的一门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的出现,最初是为了达到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特定生物体,观察生物体表现出的性状,进而揭示基因功能的目的。在科学家们的努力下,外源基因的导入技术由初试至成熟,经历了显微注射法、脂质体介导法、基因枪法、电击法、农杆菌介导法、体细胞核移植法等多代技术的发展。1983年,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转基因烟草的出
10、现,标志着世界上首个真正的转基因生物的诞生。而首例转基因食品,则是1993年投放在美国市场的转基因晚熟西红柿,它的出现也标志着转基因食品时代的到来。农业上,人口增长与粮食匮乏的矛盾日益尖锐。据推测,2025年全球人口将达80亿,这意味着粮食产量要比1990年提高80才能满足需求,而单纯寄希望于耕地面积的扩大和灌溉能力的提高是难以实现的,唯有改良和选育高产作物品种才能实现。而转基因作物在产量、抗逆性和品质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医学上,通过转基因技术实现治疗遗传性疾病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手段。1990 年,美国国立卫生院的科学家以反转录病毒为载体,把腺苷脱氨酶基因导入到一名患ADA缺陷症的女孩体内的淋巴
11、细胞中,使这个患者先天缺损的免疫系统趋于正常。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者以之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是转基因食品,而转基因成分通常是指食品中含有的外源基因以及由它编码的蛋白质。换言之,转基因食品未必都带有转基因成分,而不带转基因成分的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没有差异。目前转基因大豆的核心在于大豆作物中含有具有抗虫效果的BT蛋白,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负面作用,国家规定进口大豆只能用来榨油和作为饲料,而在榨油的过程中BT蛋白已经作为废渣等被去掉,食用转基因大豆油的实际成分,仅为从大豆中提炼出来的脂质,并不含BT蛋白。换言之,转基因大豆油与非转基因大豆油的化学成分完全一样。另一方面,BT蛋白的毒性也是相对
12、的。含BT蛋白的转基因大豆被昆虫吃下之后,BT蛋白与昆虫体内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产生毒性蛋白复合体,进而杀死昆虫。而人类并不存在这种特异性受体,所以即使人食用BT蛋白,体内也不会产生毒性物质。而且实际上,用细菌培养生产出BT蛋白,并作为生物农药喷洒到农作物上的做法,已施行了几十年,转基因只不过是让这种“绿色农药”的加工生产在植物体内自行完成而已。相比之下,非转基因大豆在种植的过程中,虽然没有转基因成分,但是受到害虫肆虐的影响,需要喷洒大量的农药,残留的农药化学成分对人体的危害性反而更大。 (摘自中国科学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转基因技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转基因技术作为一门生物技术,能使特定生
13、物体在性状、营养或消费品质等方面满足人类需求。B要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特定生物体的基因组中,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C在转基因技术中,外源基因的导入技术从显微注射法、脂质体介导法等发展到体细胞核移植法,从而步入成熟期。D转基因技术虽然以揭示基因功能为最初诉求,但是实质上人们达到的目的远远不止于此。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人口增长和粮食匮乏的矛盾日益加剧,在未来十几年内会变得更加尖锐,人口增长凸显粮食供求的紧张。B科学家用转基因技术帮助一名患ADA缺陷症的女孩修补了先天缺损的免疫系统,让人看到了转基因技术的医学价值。C若说转基因食品是指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者以之为原
14、料加工生产的食品,那么“转基因大豆油”就是转基因食品。D食用转基因大豆油是安全的,因为转基因大豆油的化学成分和非转基因大豆油的完全一样,并且其所含的BT蛋白对于人体是无毒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粮食危机在未来十几年间将会异常严重,而应对之策是改良和选育高产作物品种,如在很多方面有显著优势的转基因作物。B我们要科学对待转基因食品,并不是所有转基因食品都带有转基因成分或者对人类有负作用。C转基因大豆中BT蛋白的毒性有相对性,因为这种BT蛋白只有和昆虫体内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会产生毒性物质。D转基因大豆种植不需传统农药,而非转基因大豆却难以避免农药的残留,因此食用转基因大豆更
15、安全。参考答案:1C2D3D1C项,该项臆断外源基因的导入技术的发展阶段,文中并没有说导入技术什么时候步入成熟期。2D项,转基因大豆油是不含BT蛋白的,因此BT蛋白有毒无毒都不影响转基因大豆油的安全性。3D项,“非转基因大豆却难以避免农药的残留”太过绝对化,“食用转基因大豆更安全”说法错误。点睛:解答“小阅读”的基本思路:泛读全文采集有效信息比照题干要求判断选项正误。现代文阅读的选择题,在设置错误选项时,往往运用“似是而非”的手法,即在语言形式上靠近文本原句,而在表达意义上与原句悖离。综观历年高考试卷,我们可以发现,命题者将选项的干扰点基本设置在如下十大“雷区”,只要充分了解这些“雷区”的特点
16、,巧妙避开它们,就能大大提高得分率。1部分与整体;2已然与未然;3或然与必然;4先期与后期;5主要与次要;6原因与结果;7言此与言彼;8言多与言少;9客观与夸大(或缩小);10有据与凭空。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词,作为一种配乐歌唱的抒情诗体,它的兴起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产生可追溯到隋唐的“新声”(燕乐)或更早的汉魏乐府,直到晚唐、五代才逐渐摆脱按曲拍谱词的束缚,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新诗体。宋词的发展有它本身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北宋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的局面,统一全国,生产得到迅速恢复与发展,经济趋于繁荣。宋王朝在削平小国后,不仅俘其国主,掠其财富,而且将大批技艺高超的
17、乐工歌伎掳入京华,“四方执艺之精者皆籍中”(文献通考乐考)。宋太祖赵匡胤更在“杯酒释兵权”时,劝开国的武将们“多积金帛田宅以遗子孙,置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宋史石守信传)。在最高统治者的倡导下,许多达官显贵,或竞蓄歌伎,或流连坊曲,竞相填写新词,朝野上下,均以能词为荣。宋初的词人,作品主要是自然清新的小令。这期间,王禹偁的点绛唇,清隽旷远,优美明快;潘阆的酒泉子长忆观潮,胸襟空阔,雄杰俊逸,别饶韵致;林逋的作品,以及欧阳修的采桑子等清隽、疏朗、质朴、自然。它们或掀两宋词的帷幕;或开豪放词的先河,使人读之如闻空谷足音;或具有敦煌曲子词中某些民间词的风味,使人耳目一新。但是,无论内容或形式,对两宋以
18、及后来词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李煜和柳永的词作。李煜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词人之一,他精于书画,妙于音律,在文学方面具有特殊的才能。尤其是成为阶下囚后的词作,一空依傍,直抒胸臆,既短小明朗,又含意无穷,被称之为“神秀”之作(人间词话);艺术境界高大阔远,“足当太白诗篇,高奇无匹”(复堂词话),语言天成自然,流走如珠。他的词和曹雪芹的红楼梦、屈原的离骚一样,成了中国古代文化领域里最宝贵的遗产。李煜词在艺术结构和语言方面的成就,影响了宋代许多词人,范仲淹渔家傲气魄宏大,苍茫浑成的风格;柳永词大开大合,寄托感慨,意境深远的铺叙手法;苏、辛浑然一体,气象阔大的豪放词风;晏殊、欧阳修、李清照等语出明净,
19、宛转天成的特色,都或多或少受到了他的影响。柳永是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他创制的慢词,风行天下,“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避暑录话)。无论“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萧瑟清晨,或是“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的暮霭初收,“怒涛渐息,樵风乍起”的秋浦江上,“霜风凄紧,关河冷落”的残照楼头,都情景交融,在景色描绘中凝聚着词人真实的离愁和身世之感。像柳永那样在创意和创调两方面同时做出巨大贡献的全才,在中国的词坛上是绝无仅有的。虽然苏轼以他那广阔的创作视野、丰富的想象力和自如的语言驾驭能力为宋词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但北宋的词坛却始终是婉约派的天下。这与宋时的社会环境有关。 “耽于安乐”,几乎是贯穿整个宋王朝多数君
20、臣的通病。因此,即使是在豪放词波澜衍漾,滚滚向前之时,婉约词仍能有长足的发展,并形成了姜夔、吴文英、王沂孙三大派,他们虽然风格迥然各异,但都宗周邦彦为师,讲究音律和锤炼字句。1下列对宋词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宋词虽源于隋唐的“新声”(燕乐)或更早的汉魏乐府,但直到晚唐、五代才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新诗体。B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抒情诗体,它的兴起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宋初的词作都是自然清新的小令。C宋词由小令发展到慢词,柳永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于景色描绘中凝聚着真实的离愁和身世之感,扩大了词的题材。D豪放派的词虽然有广阔的创作视野、丰富的想象力和自如的语言驾驭能力,但始
21、终没能一统词坛天下。2下列关于宋词兴起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的归纳,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北宋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的局面,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经济趋于繁荣。B宋王朝在削平小国后,将大批技艺高超的乐工歌伎掳入京华。C“耽于安乐”,几乎是贯穿整个宋王朝多数君臣的通病。D在最高统治者的倡导下,许多达官显贵,蓄歌伎,填写新词,均以能词为荣。3下列对“他的词和曹雪芹的红楼梦、屈原的离骚一样,成了中国古代文化领域里最宝贵的遗产”一句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李煜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词人之一,他精于书画,妙于音律,在文学方面具有特殊的才能。B代表李煜词最高成就的是他成为阶下囚后创作的
22、那些“一空依傍,直抒胸臆,既短小明朗,又含意无穷”的作品。C李煜虽为亡国之君,但无论是艺术成就还是思想境界都可与曹雪芹、屈原在文学史上并立。D李煜词在艺术结构和语言方面的杰出成就对宋词影响深远,无论是豪放派还是婉约派都曾从他那里吸收营养。参考答案:略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欧阳修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丐我以铭而葬焉。予未暇作。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谢氏铭为言,且曰:“吾妻故太子宾客谢涛之女、希深之妹也。希深父子为时闻人,而世显荣。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
23、,卒之夕,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然谢氏怡然处之,治其家,有常法。其饮食器皿,虽不及丰侈,而必精以旨;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所至官舍虽庳陋,而庭宇洒扫必肃以严;其平居语言容止,必怡以和。吾穷于世久矣,其出而幸与贤士大夫游而乐,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吾官吴兴,或自外醉而归,必问曰:今日孰与饮而乐乎?闻其贤者也则悦;否,则叹曰: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是岁南方旱,仰见飞蝗而叹曰:今西兵未解,天下重困,盗贼暴起于江淮,而天旱且蝗如此。我为妇人,死而得
24、君葬我,幸矣!其所以能安居贫而不困者,其性识明而知道理多类此。呜呼!其生也迫于吾之贫,而殁也又无以厚焉,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殁而得此,庶几以慰其魂,且塞予悲。此吾所以请铭于子之勤也。”若此,予忍不铭?(选自欧阳修全集,有删节)9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 浣濯:洗涤B君所交皆一时贤隽 贤隽:贤良隽永C庶几以慰其魂 庶几:或许可以D此吾所以请铭于子之勤也 所以: 的原因10以下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B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
25、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C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 D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谢氏与梅圣俞伉俪情深。谢氏去世后,梅圣俞多次请欧阳修为妻子写墓志铭,欧阳修虽不乐意,但终究被感动而写下了这篇铭文。B谢氏贤良淑德,治家有方。谢氏能使其丈夫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的变化而焦虑;其房舍整洁,衣服干净,言行和悦。C谢氏关注民生疾苦。西边战事尚未结束,国家更加困窘,盗贼在江淮地区
26、突然作乱,又发生旱灾、蝗灾,对此种种,谢氏嗟叹不已。D谢氏见识高明,懂得事理。她能安然面对贫困的生活而不感到困苦,并且十分关心丈夫与士大夫的交往,是名副其实的贤内助。12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卒之夕,殓以嫁时之衣。(5分)(2)其生也迫于吾之贫,而殁也又无以厚焉,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5分)参考答案:9B10C11A12 (1)谢氏二十岁嫁给了我,总共过了十七年就去世了,去世的时候,(我)用她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5分)【评分说明】“归”译为“出嫁”,“凡”译为“总共”,“殓”译为“入殓”、“把尸体装入棺材”,以上三处每译对一
27、处给1分;译出整句大意,语句通顺给2分,其中“殓以嫁时之衣”倒装句式1分;关键词翻译有错别字,不给分。(2)她生时受我的贫困所累,(或:她生时因我贫穷而受煎熬),而去世后也没有办法得到厚葬,(我)认为只有文字可以彰显她的不朽。(5分) 【评分说明】:“殁”译为“死”、“去世”或“逝世” ,“无以”译为“没有办法”、“没什么可以用来”,“著”译为“彰显”,以上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译出整句大意,语句通顺给2分,其中译出“迫于吾之贫”的句式给1分;关键词翻译有错别字,不给分9试题分析:“贤隽”这里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当宾语,应当翻译为“才德出众的人”,其中“隽”通“俊”。考点: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
28、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10试题分析:文言断句能力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断句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具体做法,可以找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找虚词(如句首语气词、句末语气词、句首关联词、句首时间词等),找对话(注意曰、云、言等词),找修辞(如对偶、反复之类),找固定结构(如“是以”、“以故”等),找对称句式。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1试题分析:“欧阳修不乐意”有误,原文第一段“予未暇作”,是说欧阳修没有空闲写,而不是不愿意写。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1
29、2试题分析:古文翻译要做到字字落实,把单音节词变成双音节词,不能把古汉语两个单音词,理解成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合成词。同时要注意补出省略成分,调整语序。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庆历四年的秋天,我的朋友宛陵梅圣俞先生从吴兴来看我,拿出他悼念亡妻的诗作,并悲伤地说:“我的妻子谢氏死了。”请我写一篇墓志铭来安葬她。我当时没有空闲写作。过了一年,他写了七八封书信来,书信中没有不提到给谢氏写墓志铭的。并且说:“我妻子是已故太子宾客谢涛的女儿、希深的妹妹。谢希深父子是当世名人,家世显赫。谢氏生于一个豪门大族,她二十岁嫁给了我,总共过了十七年就去世了,去世的时候,(我)用她出嫁时的
30、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从这 事上)知道了。可是谢氏却安适自在(不嫌弃)。治理家庭,有她自己的办法,家里的饮食器皿,虽然不是很多,但(饭菜)一定做得精细又有味;我们的衣服不论旧的新的,都一定清洗得干干净净,并缝补得整整齐齐;所居住的房舍虽然简陋卑微,但一定把庭院洒水清扫得干净整洁;她的一言一行和日常起居,都很和悦从容。我在世上处于逆境中很久了,(但)出门得幸能与有道德有才能的士大夫交游,感觉愉快,进门就见到妻子安适的容貌,于是忘记了忧愁。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这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我经常与士大夫交谈,谢氏多从屏风后悄悄听我们谈话,过后,她对某人的才能、品德好
31、坏以及时事的得失都能作出评价,都评说得有条有理。我在吴兴做官,有时从外面喝醉了回来,她一定会问:今日和谁饮酒这么快乐呢?听说是与贤能的人饮酒,就高兴;如果不是,就感叹道:您所交往的都是当今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人,现在竟与这种人喝酒取乐了?这一年,南方大旱,她仰头看见飞蝗而感叹说:如今西边战事还没有结束,国家更加困窘,盗贼又在江淮地区突然作乱,而且天又大旱、飞蝗灾害又来。我作为妇人,死了还得能有夫君埋葬我,已经算是幸运的了!她之所以能安然面对贫困的生活而不感到困苦,是因为她见识高明而且懂得道理多才能如此。哎!她生时受我贫困所累,而去世后也没有办法得到厚葬,(我)认为只有文字可以彰显她的不朽。 而
32、且她的平生尤其懂得文章是最珍贵的;死后能得到这样的墓志铭,或许可以以此安慰她的灵魂,而且弥补我的悲痛。这是我经常向您请求为她写墓志铭的原因啊。”像这种情况,我能忍心不写吗?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4题(18分)大定岁丙午冬仲月,予由侍从出守汝南。既视事之明年,即州之北,得败屋数楹,旁穿上漏,不庇风雨,乃命枝倾补罅,仍其旧而新之,公余吏退以为燕息之所。两檐之外,左有笋石,屹然而笔卓;右有仙榆,蔚然而盖偃。每佳夕胜日,予幅巾杖屦,徜徉乎其间。至于倚苍壁而送飞鸿,藉清阴而游梦蝶,方其自得于言意之表也,心如坚石,形如槁木,陶陶然,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其为乐可胜计耶?予自是与木石有忘年莫
33、逆之欢,因榜其轩曰“三友”。客有过而问焉,曰:“窃闻吾子杜门屏迹,交亲解散,其所友者谁欤?”予指以告。客仰而叹俯而笑曰:“曩吾以子为达,今子之鄙至此乎!所谓笋石者,鳞皴枯燥,不任斤凿,此固无用之石也。所谓仙榆者,离奇卷曲,不中规矩,此亦不材之木也。人且贱而弃之,曾不一顾,子恶取而独友于是哉?”予曰:“嘻!若知其一,未知其二。向有牛奇章之嘉石,钱吴越之大树,则第以甲乙,衣以锦绣矣。予虽欲友,其可得乎?今以予谬人,与夫顽石散木,皆绝意于世,而世亦无所事焉,此其所以为友也。夫人情之嗜好,固不在乎尤物,而在乎适意而已。如谢康乐之山水,陶彭泽之琴酒,嵇康之锻,阮孚之屐。然必先得之于心,而后寓之于物,故无
34、物不可为乐。虽其所寓不同,亦各适其适也。子意以为何如?”客曰:“是则然矣,奈何木石无情,奚足以知子之区区如此?”予曰:“不然,人之遇物但患不诚果能以诚则生公之石可以点头玄奘之松亦能回指。幸无忽。”客愧予言,茫然自失,宜其有会于心者,乃相顾一笑而去。予因以是言而刻诸石。时丁未夏,四月望日。三槐王元老记。 取材于王寂三友轩记20.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任斤凿 任:承受 B. 曾不一顾 曾:竟C.仍其旧而新之 仍:仍然 D.奚足以知子之区区如此 区区:拳拳之心21.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予因以是言而刻诸石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B.予虽欲
35、友,其可得乎 吾其还也C.屹然而笔卓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徜徉乎其间 相与枕藉乎舟中22. 下面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人情嗜好“虽其所寓不同,亦各适其适也”,这与王羲之“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兰亭集序)所见略同。作者以木石为友,苏东坡则“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可谓各适其适。B. 作者说,夫人情之嗜好,而在乎适意而已,在议论中体现道家推崇无为超脱、随意自适的思想和独特的人生旨趣。C.三友轩记生动地再现了作者贬官以后“心如坚石,形如槁木”的情状,记述了甘与顽石、散木为友的心理。表面故作旷达,实则难掩郁郁不平之气。D.全文
36、语言朴素,物我两融,记叙、描写、抒情、说明于一体,意蕴深刻。23.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人 之 遇 物 但 患 不 诚 果 能 以 诚则 生 公 之 石 可 以 点 头 玄 奘 之 松 亦 能 回 指24.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曩吾以子为达,今子之鄙至此乎!(3分)夫人情之嗜好,固不在乎尤物,而在乎适意而已。(3分)参考答案:20C(依循)21B(难道/表商量语气,相当于“还是”;A项于是; 项表递进;D项介词,在)22D(“说明”改为“议论”)23人之遇物/但患不诚/果能以诚/则生公之石/可以点头/玄奘之松/亦能回指24从前我认为您很通达,(没想到)
37、现在您竟见识浅薄到如此地步!(3分)(重点译出“曩”“达”“鄙”)人的情感喜好,原本就不在于寄托的是否为珍奇之物,而在于是否能称心合意罢了。(3分)(重点译出 “尤物”“适意”)文言文译文金大定丙午年冬季十一月,我以侍从的身份离京任职汝南。我到任治事后的第二年,在州北寻得几间破屋子,四壁透风,屋顶漏雨,于是让人支撑倾斜(的地方),修补缝隙,依循它的旧貌来翻新它,在我公务余暇,小吏下班之后,把它作为休息的地方。(屋子)两檐之外,左有笋石,高耸而笔直;右有仙榆,长势茂密,枝叶横垂,大如伞盖。每逢美好时日,我束巾拄杖漫步石木之间。至于(有时)背靠着苍青的石壁而目送远飞的鸿雁,(有时)借一片清凉的树阴
38、而像庄周梦蝶,每当自己悠闲得用言语无法形容,内心就像盘石(笃定),身体就像枯木(沉静),闲适快乐得都不知道什么是我,什么是外物,那种快乐之情怎么能够计量得出呢?我从此和木石有了忘年知心的交情,于是命名(木石)之旁的屋舍为“三友轩”。有来访的客人(不解其意)而问我:“我私下里听说您闭门隐迹,亲戚朋友疏离,那和您做朋友的是谁呢?”我指着石木告诉(客人)。客人前仰后合地笑道:“从前我认为您很通达,(没想到)现在您竟见识浅薄到如此地步!笋石,有如鳞片般的皴痕,形体干枯,不堪斤斧雕琢,它原本就是无用的顽石。仙榆,盘绕弯曲,不合于规矩,也是无用的树木。常人尚且看不上并将它们抛弃,甚至不愿多看一眼,您怎么偏
39、偏把它们作为好友呢?”我说:“啊!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从前(唐人)牛奇章的美石,钱吴越的大树,(世人)就已经把(它们)置之高位,(给它们)穿上锦绣。我即便想与它们为友,哪里能做得到呢?现在我(这个)被贬受辱的人,和那顽劣的石头、无用的木头一样,都无意于世俗,也不想有什么作为,这就是我以它们为友的原因。人的情感喜好,原本就不在于寄托的是否为珍奇之物,而在于是否能称心合意罢了。但是一定是先在心里有所领会,之后再寄托在外物之上,所以没有什么外物不能够让人感到快乐。【正如谢灵运(袭封康乐公)寄情山水,陶渊明(曾做彭泽令)寓情琴酒,嵇康打铁,阮孚蜡屐,】虽然他们所遇到的事物不同,却都各自满意于能带给自
40、己快乐的事物。您的想法如何呢?”客人说:“(您所说的)这番话是对的。怎奈木石无情,哪里能够完全了解您这般诚挚的心意呢!”我说:“不是这样的,人对待外物,只怕不够真诚。如果能够以诚相待,那么生公讲经之石可以点头,玄奘之松也能够转向而指。希望您不要忽视啊!”客人对我所说的感到惭愧,怅然若失,(那些话)应当是让他内心有所领悟的,于是对视一笑(他)就离开了。我于是把这番话刻在这石崖上。丁未夏 四月十五日,三槐王元老记。6.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
41、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7下列各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五亩之宅B察邻国之政C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D无如寡人之用心者8与“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七十者可以食肉矣C则无望之民多于邻国矣D非我也,兵也9下面对文意的表述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让百姓按时栽种农桑,畜养牲畜,不随意耽误百姓农时,百姓就能免于饥寒,国君就能够称王天下。B孟子认为,如果想
42、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就必须做到粮食与鱼鳖吃不完,材木不能用得尽。C对于社会混乱、哀鸿遍野的局面,不加以改变,却归罪于年成不好,这无异于拿刀杀人却归罪于兵器。D本段文字从实行王道谈起,层层深入,有力地阐明了使民归附的原因、道理和措施。1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共8分,每题4分)(1)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参考答案:7.D D项的“之”是取独。其它三项中的“之”为助词。8.C 例句与C项均为状语后置句。A项为宾语前置句;B项为省略句,“以”后省略“之”;D项为否定判断句。9.A 这仅仅是“王道之始”的条件,“称王天下”还需要“谨庠序之教,申之
43、以孝悌之义”这些条件。10.(1)如果细密的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2)认真地办好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导老百姓。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格_,_。_,_,_,_。它要求一个人应有高尚的道德追求 勇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是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 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 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律A. B. C. D. 参考答案:D【详解】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
44、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因为一个人有了句中的“高尚的道德追求”,才能够做到句中的“勇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正因为能够勇于承担句中的“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才能够做到句中的“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因为能够“有高尚的道德追求”“勇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够做到句中的“自尊、自爱、自强、自律”。
45、为此,该题第二个句号前的四道横线上应依次填上。而则是对“人格”的介定,其中介定范畴,介定内涵。为此,该题第一个句号前的两道横线上应依次填上。故选D。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极端天气在近几年频发,原因之一是因为我们过分注重发展经济而忽视保护环境,从而导致生活的环境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B“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与否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C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政府一直奉行尽量和平谈判,但不放弃武力保护的主张,表现出了对历史遗留问题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D中国新一届政府成立后,加大了惩治腐败的力度,查处了一批位高权重的腐败分
46、子,这表明中国的事情完全可以在中国解决。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此类题要注意培养语感,熟悉常见病句的设错方式。A句式杂糅。“原因之一是因为”杂糅,可删去“因为”。;B两面失衡,“与否”两面与“促进”一面不符;C搭配不当,“奉行主张”不能搭配,“奉行”应改为“主张”。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9. (4分)提取下面这句话的主干。(4分)根据记者11日从此间举行的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准备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得的消息,本届亚运会开幕式将在场地选择和舞美设计两方面实现史无前例的突破。_参考答案:(亚运会)开幕式实现突破。(4分)略10.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流感高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