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陕西省西安市交大附中分校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3279764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9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西安市交大附中分校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陕西省西安市交大附中分校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陕西省西安市交大附中分校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陕西省西安市交大附中分校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陕西省西安市交大附中分校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陕西省西安市交大附中分校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小题。东坡曾评陶潜饮酒其五诗云:“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此观点自东坡出,遂大行天下,附者甚多。然而笔者在翻阅文选时,见陶渊明杂诗二首中为“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主编文选的昭明太子也非泛泛之辈。昭明太子是梁武帝长子,即萧统,不仅身份显贵,而且文学修养较高。萧统编著书籍较多。他不仅为陶渊明作传,而且首次编纂了陶渊明集,亲自为其作序。可以说,如果没有萧统,陶渊明的诗很可能等不到气象兼备的盛唐就被埋没,更谈不上被后人尊崇了。因此说昭

2、明太子最懂陶渊明,读者恐怕也无多异议。故而从二人文学地位来讲,后者不遑多让东坡。从文献学的角度看,当以“望南山”为是。陶渊明的集子最初是萧统编辑,这个集子的原貌今天已不能见到,但萧统所编文选卷三十收了陶渊明的杂诗二诗,此诗即为其一,作“望南山”。唐欧阳询所编艺文类聚卷六十五辑录了这两句诗,也作“望南山”。直到北宋,苏轼见到的版本基本上都是“望南山”。从校勘学来说,苏轼没有举出自己所依的善本是哪一本,孤证不立。没有版本上的依据,字就不能随便改。苏轼认为改用“见”字,是因为渊明“采菊之次,偶见南山,境与意会”。“望”是有意为之,“见”是无意得之,趣闲景远,悠然忘情。有意无意之间,心境截然不同。事实

3、是否这样呢?这就需要结合陶渊明人生经历、时代背景及作品本身内容来分析。陶潜出身名门,青年时曾具雄心壮志,很有一番抱负。在晋末政治最动荡时期,他自愿地投身于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做了几番尝试,知道已不可为才毅然归隐。陶潜饮酒组诗的时代大背景是刘裕加紧篡位,晋朝将亡之时。陶潜曾任刘裕参军。当刘裕权势日上之际,有人劝他复出,再次投靠刘裕,而陶潜断然拒绝。从诗意来看,作者并不是仅仅对南山忽然一瞥。何以见得?从时间跨度来讲,山气早晚葱郁;从空间跨度来讲,飞鸟成群结队自远处回来,在观察过程中,作者从中悟到了不能言说的真。“鸟倦飞而知还”诗人借着眷恋山林的归鸟,用一种无比依恋的感情,表达了他对田园自由生活的向

4、往。盖渊明所谓真意,乃在一“归”字,飞鸟归还,人亦当知还。返归于自然,方为真正之人生。故而陶潜于南山,绝不是匆匆一瞥,因缘际会。南山实际上是陶渊明的精神归宿。综上所述,也应以“望”字为是。1、下列不属于苏轼认为“悠然见南山”更合乎情理的一项是( )A、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见”更能表现出陶潜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和超凡脱俗的情怀。B、“见”是无意得之,趣闲景远,悠然忘情,更符合苏轼心中对陶潜的精神世界的解读。C、苏轼认为“悠然望南山”是俗本的作为, 用“见”可改变此篇神气索然的美学风貌。D、苏轼的文学造诣很高,“见”是苏轼很慎重地考证众多文献版本所得出的结论。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5、 ( )A、陶渊明虽然是一个本性恬静的人,但也不是生下来就和名利完全绝缘的一个人,他是踏上仕途之后,才迷途知返的。B、直到北宁,苏轼见到的版本都是“望南山”,没有拿出确凿的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认为这样改动陶潜的作品是不严谨。C、“鸟倦飞而知返”,诗人借着眷恋山林的归鸟,表达出对他的精神归宿南山田园自由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D、从写作诗的时代背景来说,陶渊明写饮酒组诗是有目的性的,有可能就是表示自己坚决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的观点对苏轼同时代以及后代的文人影响很大,自从苏轼的观点一出,便大行天下,依附者众多。B、苏轼的观点受到多人的追

6、捧,有可能和苏轼的文学地位和不俗的文学修养有关,但作者并不以为然。C、文学修养较高的梁武帝长子萧统是最懂陶潜的作家,如果没有萧统,陶渊明的诗就有可能会被唐气象淹没。D、“望”从文献学和校勘学来看,更科学;从“作者人生经历”“时代背景”“诗意”来看,更合乎情理。参考答案:1、答案:D 2、答案:B3、答案:C2.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4分)苦菜花开于永军春风拂过,苦菜花开。那一株株可爱的小精灵,穿着绿裙,挺着脖颈,扬着金黄色的笑脸,尽情地炫耀着自己的快乐。清香弥漫,那似乎带着苦味的感觉顿时让我想起家乡漫山遍野满沟满坡的苦菜,想起那剜到母亲篓子里的或择洗干净放在菜板上的叶绿根白的苦菜。那是远

7、远近近的记忆,那是深深浅浅的记忆。我生长在“瓜菜代”的年代,野菜、草根、树皮、树叶、酒糟渣、观音土,凡是能充饥的东西,都“勇敢”地作过“穿肠过”的实验。至今我依然记得:树皮类只有榆树皮能吃,甜丝丝、黏糊糊的像地瓜枣;草根类只有茅草根能吃,可“进口”容易“出口”难,排泄时能憋死人;树叶类只有洋槐叶能吃,但会使人浮肿,那时我们村二百来户人家,一百多人得了浮肿病,我四岁的三弟,脸肿得像个皮球。那几年天灾加人祸,粮食没甚收成,野菜却疯长,饿极了的人们便扑向了野菜,什么麦蒿、七七菜、猫耳朵、疯狗草只要能吃、药不死人,剜到篮里便是菜。苦菜让我记忆深刻,不只是因为它生命力顽强,有土的地方就能生长;也不只是因

8、为它的完美奉献,根叶茎都能吃;更可贵的是,别的野菜过了季节就成了草,它却一枝独秀,过了春茬还有秋茬,鲜嫩时晒干,冬天用水一泡照样能吃。1962年的大年三十,我们一家五口人吃不起饺子,父母只能用干苦菜插渣(做菜豆腐,老家方言叫“插渣”)。除夕早上,娘泡上了半锅干苦菜,又泡了半碗留待来春做种子的黄豆。傍晚,当家家户户响起刀剁案板声,娘剁苦菜、爹磨豆,做了一锅苦菜渣。那飘着清香的尤物,馋得我们兄弟几个口水直流。大年夜,一家人围坐土炕上,每人盛了一大碗。那渣吃到嘴里,苦中有香,香中稍苦,对长年肚子里罕见油水的孩子来说,那感觉着实美不可言。这样的记忆留存了好些年。1974年秋,人民公社社员仍在温饱线上挣

9、扎,我参军了,就要离开父母了。娘问我想吃什么,我说,最想吃苦菜渣。可惜,这个时候苦菜太少了。无心的一句话,娘却上了心。第二天,晚饭时分,炕上放着一小盆苦菜渣。原来,头天夜里,娘就泡上了黄豆,翌日一大清早便拎着篓子出了门,满山坡里寻苦菜。弟弟告诉我,为了这顿苦菜渣,娘整整在坡里找了一大上午,沟沟坎坎寻遍了,两只小裹脚都磨起了泡。那天娘催促我趁热吃、多吃点,而我,筷子还没有动,泪水便盈满了眼眶。军旅生涯三十多载,一年两度黄花开。妹妹告诉我,打我参军之后,每当苦菜花开,娘都要上坡去剜苦菜,泡豆子插渣。年年如此。有好几次,老家有人到济南,娘还专门央人给我带一瓷钵呢。有一年三月,又是苦菜花开时,领导特批

10、让我回家看看,我想给娘一个惊喜,事先没有打电话。不承想,一到村口,大老远看见娘站在那儿张望。我不解地问娘,您在这儿等谁?娘说,在等你。我说,您怎么知道我今日回来?娘说,这两天我左眼一直跳,寻思着你该回来了,好几天都上这儿望望,没想到你还真的回来了,夜来(方言:昨天)还让你嫂子插了苦菜渣呢!娘活了八十又四岁,找早逝的父亲去了。苦菜花又开了。娘啊,您在哪里?14.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对苦菜“远远近近、深深浅浅”的记忆。 15.请简要分析第段的表达特色。 16.请分析第段中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17.阅读全文,请探究本文的深刻意蕴。 参考答案:14.“瓜菜代”时期吃野菜特别是苦菜的深刻记忆;(1

11、分)年夜饭一家人吃苦菜渣的美好记忆;(1分)参军离家吃苦菜渣的感动记忆;(1分)军旅期间回家探亲吃苦菜渣的惊喜记忆。(1分)15.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从视觉、嗅觉的角度,形象生动写出了苦菜的可爱美丽。(1分)16.暗示又是一年苦菜花开,可母亲已不在了。照应题目,收束全文。深化了文章的主旨,由花及人,表达了对母亲的挚爱和缅怀之情。17.表现生命力顽强:苦菜“有土就能生长”,人在饥荒年代,凡能充饥的都“穿肠过” 。写出了亲情的美好,表达感恩之情:过年、送别、探亲吃苦菜渣、母亲做苦菜渣。表现人不应忘记过去:缅怀逝去亲人、回味艰苦岁月。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钥 匙(柏菁)他彻底失望了,

12、感到这个世界已经容不下他,过去的烙印将永远无法抹去。每天面对冷漠的面孔,不屑的眼神,没有人看得起他,他被这个世界彻底抛弃了,回不了头了,他心灰意冷,刚刚萌发的良知和善心又泯灭了。他想到了报复,他要报复这个世界,报复那些鄙视他的人。他在内心酝酿着复仇计划,用仇视的目光观察着出出进进的住户,等待时机,寻找机会。他是个盗窃犯,刑满释放后无处安身,几经周折,才被居委会安置到这个小区当保安,可小区居民大多知道他的过去,许多人投来鄙夷的目光,窃窃私语、指指点点,甚至下意识地躲着他,像躲瘟疫一样。他忍气吞声,一忍再忍,好长时间过去了,大家对他的态度依然如故,他的忍耐已达到了极限,实在忍无可忍了,干脆破罐子破

13、摔,他想到了报复的快感。他曾经是个手段很高明的窃贼,无论多么复杂的钥匙只要让他瞅上一眼,就能原样配制出来,他有时很自豪,认为自己很有天赋,天生就是做贼的材料。他想要大捞一把,然后远离这个让他痛心的地方。做出这样的决定后他反而轻松了许多,可是机会难得,人们的钥匙都是随身携带或装在手包里,让他瞧一眼的机会都没有,这让他很着急。今天的天气很糟,就像他的心情,乌云阴沉沉地压在头顶,让人喘不过气来,他感觉快要窒息了,他想吼叫、想爆发,他要撞破这个沉闷的世界。忽然,眼前一亮,仿佛冥冥黑夜透进了一束亮光,他的心也随之一亮。她来了,像一团洁白的云彩飘了过来,他的心情一下子敞亮了许多。近日来唯一让他欣慰的就是每

14、天能看见她,这成了他每天奢侈的享受。他听说她是小学教师,大家都称她白老师,刚刚搬来不久,带着一个上小学的儿子,高挑匀称的身材,五官端庄清秀,经常穿白色的连衣裙,走过大门目不斜视,高傲矜持得像个公主,在他心目中她简直就是天使,尽管她同其他人一样也从没正眼瞧过他一眼,但他依然每天盼望着能看见她。“您好,请帮我一个忙好吗?”她走到他面前问,声音甜甜的,像夏天的风轻轻吹过。他反而吓了一跳,愣了愣神,问:“你你是在叫我吗?”“对,我想请您帮个忙。”她走近一步说,“是这样,我们学校下午有活动,我不能按时回家,可我儿子早上忘带钥匙了,他回家进不了门,您看这天色又不好,我想把钥匙寄放在您这儿,让他回来到您这儿

15、拿好吗?”“这这当然行,只要您放心。”他很出乎意料,有点儿受宠若惊。“看您说的,这有什么不放心的。”她说,“都在一个院子里住着,那就麻烦您了”。她一脸的真诚,把钥匙递了过去,冲着他莞尔一笑,道声谢谢,仍像一朵洁白的云彩飘走了,只留下了淡淡的清香。他局促地接过钥匙,感觉心跳加速,有点儿心慌。他过去做过多少“活儿”,都镇定自若,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心慌过,他也搞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看着手中的钥匙,仿佛还带着她淡淡的体温,一股暖流从手中荡漾开来,直暖到心底,他全身的血液一下子沸腾了,多少天来的压抑一扫而光,心里轻松了许多。一阵清风吹过,乌云散去,太阳从云缝里直射下来,照着这把金光闪闪的钥匙。这是打开他

16、心锁的钥匙,他又仿佛看到了新生的希望。他昂起头长吁一口气,天,竟是那么蓝,有几朵洁白的云彩悠悠飘过。(选自小小说选刊2017年第9期)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自如地运用第三人称来叙写“他”的故事,特别是叙写“他”激烈的内心活动,吸引着读者一探究竟,叙事视角特别。B. 小说写“他”重心理活动无外貌描写,写“她”重外貌描写无心理活动,但都形象鲜明,个性突出。“她”的美深刻影响“他”的心理。C. “她”在“他”的转变中至关重要。“她”的有意目不斜视、高傲矜持,让“他”变坏;“她”的无意寄放钥匙、微笑道谢,让“他”变好。这样安排故事戏剧性更强。D. 小说情

17、节在客观叙述“他”的故事,直接展示“他”的心理活动基础上,加进了寄放钥匙的场景对话描写,避免了单调呆板,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和画面感。5. 小说有几处与天气有关的景物描写,结合情节内容谈谈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6. 亮闪闪的钥匙打开了他的心锁,也打开了我们的心扉,结合文本谈谈小说在人的改造上给我们哪些启示。参考答案:4. C 5. 烘托人物心情“乌云阴沉沉地压在头顶”烘托“他”的烦闷阴郁;“一阵清风吹过,乌云散去,太阳出来,天蓝云白”烘托“他”的轻松舒畅推动情节发展“乌云阴沉沉地压在头顶”“天气不好”推动着寄放钥匙情节的呈现衬托人物形象“洁白的云彩,悠悠飘过” “她像一朵洁白的云彩飘来又飘去,只留

18、下淡淡的清香”,衬托“她”的形象美通过天气景物的变化,烘托主人公的变化,强化小说主题前三条各,第四条如答有“设置人物活动时空,渲染气氛”可酌情给分 6. 从“她”看:真诚和信任,尊重和善良,在人的改变上作用巨大从“他”看:仇视和报复既害人又害己,不要老拿仇恨心理看世界,要懂得忍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懂得用欣赏的眼光看世界外因是辅,内因是主自我挣扎,自我救赎,自我唤醒,追求真善美永不止步从“他们”看:鄙视和冷漠,不屑和躲避,无助于人的改变,暖心的对待改变人。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她”有意不正眼瞧他,缺乏根据;“她”有意让“他”变坏,缺乏根据。5. 试

19、题分析: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景物描写的一般作用有: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或提供人物活动的典型场景,有时也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二、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三、展示人物性格。四、推动情节的发展。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六、奠定感情基调,为下文打铺垫。七、酝酿诗情画意,深化作品主题。本题就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回答。6.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探究性试题,答案比较开放,主要围绕文本内容展开,言之成理即可。首先审题,题干问“在人的改造上”,回答本题的时候就要结合文本中有关人的改造方面展开,比如文中的“他”由于人们对他冷漠、不屑、看不起他,使他产生报复的心理;而“她”一个小学老师对他的信任,又让

20、他放弃了报复的心理。真诚和信任,尊重和善良,在人的改变上作用巨大。仇视和报复既害人又害己,不要老拿仇恨心理看世界,要懂得忍。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懂得用欣赏的眼光看世界。本题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展开。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胡舜陟,字汝明,徽州绩溪人。登大观三年进士第,历州县官,为监察御史。以内艰去。服阕,再为监察御史,奏:“河北金兵已遁,备御尤不可不讲。”钦宗即位,又言:“今结成边患,几倾国家,自归明官赵良嗣始,请戮之以快天下。”遂诛良嗣。迁侍御中。奏:“夫孔子之后深知圣人之道者,孟子而已。愿诏东宫官遵旧制,先读论语,次读孟子。”高宗即位,舜陟论

21、宰相李纲之罪,帝不听。言者论其尝事伪廷除集英殿修撰知庐州时淮西盗贼充斥庐人震恐日具舟楫为南渡计舜陟至修城治战具人心始安。张遇自濠州奄至梁县,舜陟使毁竹里桥,伏兵河西,伺其半渡击败之。又请以身守江北,以护行宫。帝壮其言,擢徽猷阁待制,充淮西制置使。范琼自寿春 渡淮,贻书责赡军钱帛,舜陟谕以逆顺,琼乃去。自军兴后,淮西八郡,群盗攻蹂无全城,舜陟守庐二年,按堵如故,以徽猷阁待制知建康府,充沿江都制置使。寻罢,迁庐、寿镇抚使,改淮西安抚使。至庐州,溃兵王全与其徒来降,舜陟散财发粟,流民渐归。改知静江府,诏措置市战马。御史中丞常同奏舜陟凶暴倾险,罢之。后十八年,复为广西经略。以知邕州俞儋贪赃,为运副吕源

22、所按,事连舜陟,提举太平观。先是,舜陟与源有隙,舜陟因讨郴贼,劾源沮军事,源以书抵秦桧,讼舜陟受金盗马,非讪朝政。桧素恶舜陟,入其说,奏遣大理寺官袁柟、燕仰之往推劾,居两旬,辞不服,死狱中。舜陟有惠爱,邦人闻其死,为之哭。妻江氏诉于朝,诏通判德庆府洪元英究实。元英言:“舜陟受金盗马,事涉暧昧,其得人心,虽古循吏无以过。“帝谓桧曰:“舜陟从官,又罪不至死,勘官不可不惩。”遂送柟、仰之吏部。(节选自宋史列传一百三十七)【注】古代称遭母丧为内艰。归明是谓归服圣明之主。按堵:安定,安居。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言者论其尝事伪廷/除集英殿/修撰知庐州时/淮西盗贼充斥庐

23、人/震恐日具/舟楫为南渡/计舜陟至/修城治战具/人心始安B. 言者论其尝事伪廷/除集英殿修撰/知庐州时/淮西盗贼充斥/庐人震恐日具/舟楫为南渡/计舜陟至修城/治战/具人心始安C. 言者论其尝事伪廷/除集英殿/修撰知庐州时/淮西盗贼充斥/庐人震恐日具/舟楫为南渡计/舜陟至/修城治战/具人心始安D. 言者论其尝事伪廷/除集英殿修撰/知庐州/时淮西盗贼充斥/庐人震恐/日具舟楫为南渡计/舜陟至/修城治战具/人心始安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胡舜陟敢于谏言,见解独到。他在担任监察御史时,对边患和防御两以東言献策,指出边患的危害,请求诛杀赵良嗣。B. 胡舜陟重视读书,

24、维护纲常。他升迁为侍御史后,上书皇帝言明读圣贤之书的顺序,希望皇帝诏令东宫职官遵循纲常制度。C. 胡舜陟精于战术,善于指挥。他任庐州知州时,修城置办作战的器具,打败了淮西众多盗贼,人心才安定下来。D. 胡舜陟忠于皇帝,深受百姓爱戴。他请求镇守江北以保护皇帝,皇帝被感动;他死后,乡里百姓也为他痛哭以谢他的恩德。9. 把文章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先是,舜陟与源有隙,舜陟因讨郴贼,劾源沮军事。(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4)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姐,我为鱼肉,何辞为。参考答案:7. D 8. C

25、 9. (1)在此之前,胡舜陟与吕源有仇,胡舜陟因讨伐郴贼,弹劾吕源阻挠军事。(2)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使节)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物资,(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言者论其尝事伪廷/除集英殿修撰/知庐州/时淮西盗贼充斥/庐人震恐/日具舟楫为南渡计/舜陟至/修城治战具/人心始安”,这句话的含义是“言官说他曾经在伪朝廷做事,授胡舜陟集英殿修撰、庐州知州。当时淮西盗贼众多,庐人惊恐,每天准备船只做南渡的打算。胡舜陟到后,修城置办作战的器具,人心才

26、安定下来”,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言者”“其”“伪廷”“集英殿修撰”“庐州”“淮西盗贼”“舜陟”等,然后根据语法关系进行排除,“集英殿修撰”是官职,不能断开,排除AC项,“知庐州”,“知”名词做动词,做知州,意思是“做庐州知州”,应在“庐州”后断开,排除B项,故选D项。 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C项,“打败了淮西众多盗贼”错误,从文中来看,并未说他在淮西时跟盗贼作战,文章第三段说胡舜陟到后,修城置办作战的器具,人心才安定下来。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

27、,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考生可以先到文中找到C项对应的内容,考生可以借助“庐州”“淮西”快速找到设题的区域,从文中来看,并没有说他在淮西与盗贼作战。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

28、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先”,在之间;“是”,这;“隙”,仇恨;“沮”,阻挠。第二句中,“若”,如果;“以为”,把当作;“东道主”,古今异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古今异义,使者;“共”同“供”,供给;“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缺少的物资。第三句中,“所以”,古今异义,的原因;“亲戚”,古今异义,亲人;“去”,离开;“徒”,只;“者,也”,判断句。第四句中,“顾”,顾虑;“细谨”,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细枝末节;“让”,礼让;“人方为刀姐”,“方”,正,“为”,是;“鱼肉

29、”,古今异义,鱼和肉;“何为”,为什么呢。参考译文:胡舜陟字汝明,徽州绩溪人。大观三年进士及第,历任州县官,升为监察御史。因母亲去世服丧而离任。服丧期满,再任监察御史。上奏说:河北金兵已经逃走,防御尤其不能不重视。”钦宗即位,又说:“现在结成边患,几乎倾覆国家,从归明官赵良嗣开始,请求诛杀他以快人心。”于是杀了赵良嗣。升任侍御史。上奏说:“孔子以后深知圣人之道的,是孟子。希望下诏东宫官遵循旧例,先读论语,其次读孟子。”高宗即位,胡舜陟弹劾宰相李纲的罪过,皇帝不听。言官说他曾经在伪朝廷做事,授胡舜陟集英殿修撰、庐州知州。当时淮西盗贼众多,庐人惊恐,每天准备船只做南渡的打算。胡舜陟到后,修城置办作

30、战的器具,人心才安定下来。张遇从濠州迅速到梁县,胡舜陟派人毁掉竹里桥,伏兵河西,等他们到河的中间时出击将他们打败。又请求亲自镇守江北,以保护行宫。皇帝被他的豪言所感动,提拔胡舜陟为徽猷阁待制,任淮西制置使。范琼从寿春渡淮,送信索取供给军需的钱帛,胡舜陟以逆顺晓论他,范琼于是离去。从军兴以后,淮西八州,被群盗攻打蹂躏没有完整的城池,胡舜陟守庐二年,安定如故,以徽猷阁待制为建康府知府,任沿江都制置使。过了一年,改为临安府知府,又任徽猷阁待制,任京畿数路宣抚使。不久免职,升任庐、寿镇抚使,改授淮西安抚使。到了庐州,逃兵王全与同伙归降,胡舜陟分发钱财粮食,流亡的人渐渐回来。改为静江府知府,皇帝下诏胡舜

31、陟负贵买入战马,御史中丞常同上奏说舜陟凶暴奸险,罢免了他。后十八年,复职任广西经略。因邕州知州俞儋有贪脏行为,被转运副使吕源査出,事情牵连到胡舜陟,为提举太平观。在此之前,胡舜陟与吕源有仇,胡舜陟因讨伐郴贼,弹劾吕源阻挠军事,吕源写信给秦桧,告发胡舜陟受金盗马,非议朝政。秦桧早就讨厌胡舜陟,接受他的说法,上奏派大理寺官袁柟、燕仰之去核实治罪,过了二十天,胡舜陟拒绝认罪,死在狱中。胡舜陟有恩德,乡人听说他死了,为他痛哭。妻江氏向朝廷诉冤,皇帝下诏通判德庆府洪元英追究核实。洪元英说:“胡舜陟受金盗马,事情关联复杂,他深得人心,即使是古代的良吏也比不过他。”皇帝对秦桧说:“胡舜陟是从官,并且有罪也不

32、至于处死,勘官不能不惩处。”于是送袁柟、燕仰之到吏部(受审)。5. 文言阅读然五人之当刑也, 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 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 ,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

33、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重于社稷也。1.下面句子中加点实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发其志之悲哉 B. 视五人之死秦人视之不甚惜C.忠义暴于朝廷暴霜露,斩荆棘 D.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过故人庄2.下面句子中加点虚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佯狂不知所之

34、者 予之及于死者 B.谈笑以死 挟匕首以备不测C.其辱人贱行 列其名于大堤之上 D.不能容于远近 荣于身后3.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w例:安能屈豪杰之流A 买五人之脰而函之B 北亦未敢遽轻吾国C 草行露宿 D 李牧连却之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B. 一旦抵罪C.颜色不少变 D.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5.翻译文中划线句子(1)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_(2)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重于社稷也。_参考答案:1.D 2.C 3.D 4.B5.(1)在魏忠贤乱政的时候,能够不改变他们志向的大官,偌大的天下,有

35、几个人呢?(2)也借以说明死生的重大意义,一个平民对国家兴亡也是有重大作用的。6.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58题。(共15分)高进之,沛国人。父瓒,有拳勇,尝送友人之丧,丧反,友妻为土宦所掠,瓒救之,杀七人,而友妻亦刎颈死,遂亡命江湖。进之生十三年,母刘死,葬毕,走四方,求父不得,乃谒征北将军刘牢之。牢之高会,进之入幕,推上客而踞其坐,大饮嚼,一坐大惊。牢之揖客,问所长,进之曰:“善以计数中密事。”牢之问部下甲兵刍粮,进之布指算,不爽,乃辟行军司马。居五曰,进之曰:“刘公猜而不忍,怨而好叛,不去,必及祸。”遂去之。与下沛薛彤为友,因薛交檀道济,三人者,志义相合,刑牲盟生死。从道济征桓玄,败桓兵于

36、奔牛塘,事平,以功让道济。及围广固,进之作攻具,甚精巧,事平,授广固相。徐羡之、傅亮等谋废立,招道济,道济谋于进之,进之曰:“公欲为霍光乎?为曹操乎?为霍,则废;为曹,则否。”进之此时案腰间刀伺道济,有异言,则杀之。道济趋下阶,叩头曰:“武皇帝在上,臣道济如有异心,速殛之。”乃与进之定议,不为戎首,亦不相阻也。及谢晦反,兵锐,道济忧之,进之诈道济书致晦,与之连,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进之遂间道入江陵,扬言曰:“檀江州率重兵败谢晦于江中,斩其首以徇。”故晦党闻之解体,部下闭门拒之,事平,为司空参军。 后到彦之伐魏,知其名,乞与同行,进之告仆曰:“到公必败,吾言则惑军,否则及难。”遂请护粮,

37、乃免。道济晚年惧祸,其夫人刘遣婢问进之,进之曰:“道家戒盈满,祸或不免。然司空功名盖世,如死得所,亦不相负。”夫人泣语道济,道济意狐疑,亡何,被收,道济目光如炬,脱帻投地曰:“坏汝万里长城!”薛彤曰:“身经百战,死非意外事。”进之掀髯笑曰:“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君。此大宋之光。”坐地就刑,神色不变。进之无眷属,故无收其尸者。薛彤死后,其子负骨归葬。(节选自三十国春秋) 注:武皇帝:宋武帝刘裕。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进之布指算,不爽 爽:差错20081006 B志义相合,刑牲盟生死 刑:宰杀 C进之此时案腰间刀伺道济 伺:窥视 D道济趋下阶 趋:快6下

38、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高进之善于计谋的一组是 ( ) (1)与下沛薛彤为友,因薛交檀道济 (2)事平,以功让道济 (3)及围广固,进之作攻具,甚精巧 (4)为霍,则废;为曹,则否 (5)进之诈道济书致晦,与之连 (6)遂请护粮,乃免A(1)(2)(4) B(2)(3)(5) C(1)(3)(6) D(4)(5)(6)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进之十三岁时,母亲去世,后父亲因救朋友的妻子而杀人,亡命江湖,进之四处寻父不得,便投奔征北将军刘牢之。B高进之初次拜谒刘牢之,态度倨傲,但刘牢之仍然以礼相待;由于他具有测算隐秘之事的特长,被刘牢之任命为行军司马。C檀道济自称为朝

39、廷的“万里长城”,是因为他忠于刘宋王朝,曾经平定桓玄的叛乱,拒绝参与徐羡之、傅亮等废立宋帝的阴谋。D高进之、薛彤、檀道济三人志义相合,结为生死之交,最终檀道济为朝廷所收,高、薛二人也慷慨赴死。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檀江州率重兵败谢晦于江中,斩其首以徇。”故晦党闻之解体,部下闭门拒之,事平,为司空参军。_ (2)进之掀髯笑曰:“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君。此大宋之光。_参考答案:5 D 6 D 7 A 8 见译文参考译文:略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 请各写一个跟上句成语结构相同的成语。(3分)(1)塞翁失马, 。(1分)(2)雪中送

40、炭, 。(1分)(3)破釜沉舟, 。(1分参考答案:答案示例:(1)叶公好龙,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完璧归赵,愚公移山,八仙过海。(主谓)(2)锦上添花,雾里看花,纸上谈兵。(偏正)(3)卧薪尝胆,厉兵秣马,乘风破浪。(并列。写成“连动”也可以)8. 在下面横线处各补上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形成完整的排比句。(6分)人要懂得尊重自己,尊重自己所以不苟且,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要懂得尊重别人, , _ ;人要懂得尊重自然, , _ 。参考答案:尊重别人所以不狂妄 不狂妄所以有修养 尊重自然所以不胡为 不胡为所以有理性9. 仿照下面句子的句式,以“时间”为本体,再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41、4分)时间好比一位诗人,他能引导我们领略人生的诗意。_,_;_,_。参考答案:示例:时间如同一把利剑,它将帮助我们开辟锦绣的前程。时间有如一名哲人,它能引导我们攀登理想的高峰。略10.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组是( )面对这份不虞之誉,这位衣着朴素的东北老人捋一捋胡须,面带微笑地回答前来采访的新闻记者:“只是举手之劳,每个人遇到都会这样做的。”地处中国西南的峨眉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其巍峨磅礴,重峦叠嶂,山山有奇景,十里不同天,真是巧夺天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阅读习惯,不同的书有不同的阅读方法。面对一本好书,相信深度阅读一定会让我们读者从中获得作者的一得

42、之见。这家公司之所以能够从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取得不俗的业绩,完全得益于公司董事长敏锐的眼光、非凡的魄力和扎实的干劲。在本次全国教育改革发展论坛上,王教授的发言直击时弊,颇具前瞻性,对于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而言,可谓是空谷足音,引起很大反响。2018年12月29日,安顺迎来了近年来的一场大雪, 雪花洋洋洒洒,大地白茫茫一片。A. B. C. D. 参考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其测试重点是:一感情色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含义,注意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不虞之誉:虞,料想;誉,称赞。没有意料到或意想不到的赞扬。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制成,形容人的技艺十分高超。这里是指自然景观,使用错误。一得之见: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一点肤浅的见解。谦虚的说法。不能用来说作者的见解,使用错误。脱颖而出:形容本领全部显露出来。空谷足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也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错,这里应是“纷纷扬扬”。故答案为C。【点睛】解答成语题可以从语境角度,用逻辑关系与词语对应解题;从词义角度,用提取语素与词义轻重解题;从用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