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吗替麦考酚酯与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对比.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27601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吗替麦考酚酯与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对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吗替麦考酚酯与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对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吗替麦考酚酯与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对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当代医药论丛 2023 年 第 21 卷 第 12 期药物与临床107用药剂量与用药频率的增加还极易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这会给临床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目前临床上针对产后出血的治疗主张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一种前列腺素衍生类药物。该药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子宫的收缩功能,同时还可以有效扩张患者的宫颈。有研究指出,该药的药效时间较长,将其与缩宫素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提升相关临床治疗效果,并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加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的研究组患者其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凝血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血流动力学指标、炎性

2、因子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临床症状评分均优于常规组。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凝血功能指标,降低其临床症状评分、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升其生活质量与临床治疗效果。参考文献1贾爱玲.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腔填塞纱条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现代诊 断 与 治疗,2021,32(17):2750-2752.2张燕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卡前列甲酯栓在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体会 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17):151-154.3刘彦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水囊

3、压迫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21):126-127.吗替麦考酚酯与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对比胡钦凤(江苏省苏州市立医院本部肾内科,江苏苏州215006)摘要 目的:分析并比较吗替麦考酚酯与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苏州市立医院 2018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30 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研究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案为环磷酰胺联合激素,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方案为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激素。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24 h 尿蛋白定

4、量、血尿素氮、血肌酐(Scr)、补体 C3、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临床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在 24 h 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Scr 方面,治疗前组间各指标对比差异不显著(P 0.05),治疗后研究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 0.05)。(2)在补体 C3、IL-6、IL-8、TNF-方面,治疗前组间各指标对比差异不显著(P 0.05),治疗后研究组的 IL-6、IL-8、TN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补体 C3 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3)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 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60.0%(

5、P 0.05)。(4)治疗期间,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46.75%(P 0.05)。结论:与环磷酰胺联合激素相比,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更佳,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与细胞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 吗替麦考酚酯;环磷酰胺;激素;狼疮性肾炎;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593.2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629-(2023)12-0107-04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且常见的肾损伤,属于继发性肾小球病变,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蛋白尿及血尿等。狼疮性肾炎患者随着病情的持续进展可诱发肾衰竭及尿毒症,

6、本病也是系统性红斑狼疮致残及致死的主要原因1。药物干预是临床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主要方法,常规治疗药物为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环磷酰胺属于烷化剂,可调节免疫功能,但不良反应多发2。吗替麦考酚酯为免疫抑制剂,可预防肾小球硬化,改善肾功能,但关于其临床应用效果尚存在争议3。本研究回顾分析了 30 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分析比较吗替麦考酚酯与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8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30 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研究组(n=15)和对照组(n=15)。纳入标准:(1)

7、经病理检查得到确诊,且与美国风湿病学会狼疮性肾炎的诊断标准相符。(2)近期未服用治疗狼疮性肾炎的药物。(3)认知功能及意识状态均正常。排除标准:(1)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2)合并重度感染或其他危重疾病。(3)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研究组:男 9 例,女 6 例,年龄 35 72 岁,中位值(53.485.59)岁;病程 7 65 个月,中位值(36.444.29)个月。对照组:男 8 例,女 7 例,年龄 38 70 岁,中位值(53.575.63)岁;病程 6 67个月,中位值(36.384.33)个月。两组上述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对比,差异不显著(P 0.05)。当代医药论丛 2023 年

8、第 21 卷 第 12 期药物与临床1081.2方法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案为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每日固定时间口服环磷酰胺 2 次,单次服用剂量为0.4 0.5 g,服药 2 个月后调整剂量为每日口服 1 次,单次服用剂量为 1 g。激素治疗药物选用泼尼松,每日晨起口服 1 次,单次服用剂量为 0.8 1 mg/kg,连续服药 6 周后每周减量 5 mg,再用药 4 周后每周减量 2.5 mg,最终调整为维持剂量 10 mg/d,共用药6 个月。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方案为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激素,吗替麦考酚酯每日口服 2 次,单次用药剂量为 12.5 mg/kg,治疗期间监测患者的 24 h 尿蛋白定量,适

9、当调整用药剂量。泼尼松用药方案与对照组患者相同,共用药 6 个月。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遵医嘱限制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每日摄入量为 0.8 1 g/kg),并以瘦肉等优质蛋白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减少钠盐的摄入,并适当进行户外运动。1.3疗效判定标准与观察指标(1)分别于治疗前、治疗 6 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 24 h 尿蛋白定量及血尿素氮、血肌酐(Scr)水平。采用双缩脲比色法测量24 h尿蛋白定量,采用二乙酰-肟法测定血尿素氮水平,采用魏氏法测定 Scr 水平。(2)分别于治疗前、治疗 6 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补体 C3、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

10、NF-)水平。采集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的外周静脉血 2 mL,以 3000 r/min 的转速离心处理后分离血清,采用免疫比浊法及配套的试剂盒测定补体 C3 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配套的试剂盒测定 IL-6、IL-8、TNF-水平。(3)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为显效、有效、无效。治疗 6 个月后患者的 Scr 水平恢复正常,24 h 尿蛋白定量 0.3 g,血清白蛋白 35 g/L,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则判定为显效;治疗 6 个月后患者的 Scr 水平升高幅度 15%,24 h 尿蛋白定量为 0.3 2.9 g,血清白蛋白 30 g/L,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则判定为有效;治疗 6

11、个月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未达到显效和有效的标准,则判定为无效。临床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 100%。(4)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4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23.0 软件计算各类数据,计量资料表示为sx,检验方法为 t,计数资料表示为%,检验方法为,如 P 0.05,则表示组间有统计学差异。2结果2.1两组治疗前后 24h 尿蛋白定量及血尿素氮、Scr 水平的比较在 24 h 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Scr 方面,治疗前组间各指标对比差异不显著(P 0.05),治疗后研究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 0.05)。详见表 1。2.2两组治疗前后补体 C3、IL-

12、6、IL-8、TNF-水平的比较在补体 C3、IL-6、IL-8、TNF-方面,治疗前组间各指标对比差异不显著(P 0.05),治疗后研究组的 IL-6、IL-8、TN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补体 C3 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详见表 2。表 1 两组治疗前后 24 h 尿蛋白定量及血尿素氮、Scr 水平的比较(sx)组别2 4 h 尿蛋白定量(g)血尿素氮(m m o l/L)S c r(m o l/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n=1 5)2.4 4 0.6 50.8 2 0.1 5*7.6 9 2.0 42.2 8 0.6 5*1 1 4.0 2 1 5.3 69

13、 0.0 4 3.5 5*对照组(n=1 5)2.5 2 0.6 11.2 5 0.3 8*7.7 5 2.0 93.1 4 0.8 9*1 1 3.9 8 1 5.2 79 8.7 9 6.9 2*t 值0.3 4 84.0 7 60.0 8 03.0 2 20.0 0 74.3 5 7P 值0.7 3 1 0.0 0 10.9 3 70.0 0 50.9 9 4 0.0 0 1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 0.05。表 2 两组治疗前后补体 C3、IL-6、IL-8、TNF-水平的比较(sx)组别补体 C 3(g/L)I L-6(p g/m L)I L-8(p g/m L)T N F-(p

14、g/m 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n=1 5)0.4 1 0.0 80.9 6 0.2 9*7.2 5 1.3 81.0 9 0.2 9*2 5.7 7 2.4 8 6.0 8 1.1 9*1 7.1 5 1.7 6 1.8 7 0.2 6*对照组(n=1 5)0.4 3 0.0 60.6 5 0.1 3*7.3 1 1.4 25.5 7 0.7 2*2 5.6 5 2.4 3 1 9.7 4 2.3 1*1 7.2 1 1.7 3 1 6.5 5 0.7 3*t 值0.7 7 53.7 7 80.1 1 72 2.3 5 30.1 3 42 0.3 6 00

15、.0 9 47 3.3 6 9P 值0.4 4 50.0 0 10.9 0 7 0.0 0 10.8 9 4 0.0 0 10.9 2 6 0.0 0 1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 0.05。2.3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的比较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 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60.0%(P 0.05)。详见表 3。2.4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治疗期间,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46.75%(P 0.05)。详见表 4。当代医药论丛 2023 年 第 21 卷 第 12 期药物与临床109表 3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的比较组别显效(例)有效(例)无效(例)总有效

16、率 例(%)研究组(n=1 5)9511 4(9 3.3)对照组(n=1 5)5469(6 0.0)值4.6 5 8P 值0.0 3 0表 4 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组别胃肠道不适(例)白细胞减少(例)转氨酶升高(例)不良反应发生率 例(%)研究组(n=1 5)1102(1 3.3)对照组(n=1 5)3227(4 6.7)值3.9 6 8P 值0.0 4 63讨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所导致的肾损害即为狼疮性肾炎。狼疮性肾炎属于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诱因为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复合物水平升高,肾小球内沉积过量的免疫复合物,进而诱发肾脏病变4。狼疮性肾炎患者多表现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

17、的症状,并伴有蛋白尿、水肿等肾炎的典型症状。本病的病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需及早治疗干预,以控制疾病的进展5。临床上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主要方案为药物综合干预,常规用药方案为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泼尼松为典型的糖皮质激素,适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用药后可作用于机体结缔组织,阻断其增生,并可降低细胞膜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组胺及其他毒性物质的渗出,减少炎性因子的渗出量,进而达到抗炎及抗过敏的作用6。环磷酰胺为狼疮性肾炎的一线治疗药物,适用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其化学结构中羟基可结合 DNA,清除血清中部分 DNA-抗 DNA 复合物,减少其在肾小球内的沉积量,进

18、而实现对狼疮性肾炎的有效治疗。环磷酰胺的不良反应较多,患者用药后易出现胃肠道不适、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且此药的药物成分具有较强的性腺毒性作用,部分重症狼疮性肾炎患者用药后症状的改善效果不佳7。吗替麦考酚酯为新一代的免疫抑制剂,用药后可特异性抑制 T 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的增殖,并可抑制患者自身抗 DNA 抗体的合成,显著减少免疫复合物的合成量,进而可清除狼疮性肾炎的致病因素,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8。最新的药理学研究证实,吗替麦考酚酯可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母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阻断其增殖,进而可减轻肾脏损伤的程度9。与环磷酰胺相比,吗替麦考酚酯的药物毒性轻微,患者的耐受性较高。将吗替麦

19、考酚酯与泼尼松联合应用于狼疮性肾炎的治疗中,可协同增效,减轻肾脏的炎症反应,减少肾小球内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毒性轻微,患者的耐受性良好,其疗效及用药安全性均优于环磷酰胺联合激素10。本研究结果证实,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 24 h 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Scr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激素对狼疮性肾炎患者肾功能的改善效果优于环磷酰胺联合激素,这与曹红娜11的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是,24 h 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Scr 均为临床评估肾功能的常用指标,其水平与肾脏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吗替麦考酚酯为新一代的免疫抑制剂,与环磷酰胺相比其调节免疫的作用更佳,用药后

20、可阻断 T 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的增殖,减少肾小球内抗 DNA 抗体的沉积,并可修复损伤的肾脏血管,减轻肾损伤的程度,显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12。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补体C3、IL-6、IL-8、TNF-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提示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能显著减轻患者机体的炎症反应。补体 C3 由巨噬细胞及肝脏合成,属于血清中含量较高的补体,其水平与肾脏病变的严重程度成反比。IL-6、IL-8、TNF-均属于炎性因子,为狼疮性肾炎的特异性评估因子,若患者病情持续加重,则上述因子的水平会显著升高。与环磷酰胺联合激素相比,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可更有效地调节细胞因子

21、,显著强化抗炎、抗过敏及改善肾功能等作用,抑制多种炎性因子的合成途径。邓红颖等13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结论。曾瑜等14研究认为,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优于其他同类药物,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是,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作用机理更为全面,调节免疫作用更为显著,因此治疗效果也更佳。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与尹飞挺等15的研究结果一致。吗替麦考酚酯为新一代的免疫抑制剂,通过药物成分改良减弱了毒性作用,因此其不良反应更少。综上所述,与环磷酰胺联合激素相比,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更佳,可进一

22、步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与细胞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许东贤,谢飞.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泼尼松治疗狼疮性肾炎临床观察 J.中国药业,2022,31(24):83-86.2魏骐骄,王长燕,李冀,等.型或型狼疮性肾炎患儿环磷酰胺诱导治疗 3 和 6 个月后序贯吗替麦考酚酯的非随机对照试验 J.中国循证儿科杂当代医药论丛 2023 年 第 21 卷 第 12 期药物与临床110志,2019,14(5):327-331.3曹卫红.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泼尼松对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 IL-18、CXCL16、BIyS 水平的影响 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9):1389-139

23、0.4任伟,樊丽娥.清热祛瘀益肾汤联合吗替麦考酚酯对狼疮性肾炎患者肾功能及 C 反应蛋白的影响 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5):759-761.5肖李艳,陈勇,王爱国.早期、足量应用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对增殖性狼疮性肾炎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12):58-61.6马志俊,李娅,金立民.百令胶囊联合吗替麦考酚酯胶囊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及对免疫学指标和血清 IL-18、IFN-的影响 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23):2533-2536.7雷雪姣,任莉,李栋.吗替麦考酚酯诱导后长期维持治疗对增生性狼疮性肾炎预后的影响 J.海南医学,2018,2

24、9(10):1372-1375.8龙涛,潘岳兰.狼疮性肾炎应用吗替麦考酚酯联合 醋 酸 泼 尼 松治疗的临床分析 J.医学美 学美容,2019,28(8):54.9关毅标,罗福漳,李艳华.环磷酰胺联合来氟米特对狼疮性肾炎患者 24 h 尿蛋白及血清 2微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J.中国当代医药,2022,29(10):10-13,19.10 王尚飞.益气滋阴祛瘀方联合注射用环磷酰胺对阴虚内热、瘀血痹阻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2,22(6):64-66.11 曹红娜.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分别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狼疮性肾炎患者的效果比较 J.中国民康医学,2022,34(17

25、):137-139,143.12 王健,石慧婧,李娜.环磷酰胺联合雷公藤制剂治疗狼疮性肾炎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清 CXCL166、RF、MMP-9 以及 TIMP-1 的影响 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1,20(10):1073-1076.13 邓红颖,丁新志,丁香.环磷酰胺联合他克莫司影响狼疮性肾炎患者 T 细胞和 IL-17 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1,20(16):1720-1723.14 曾瑜,夏航彪,韩雨梅.狼疮性肾炎应用他克莫司联合环磷酰胺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分析 J.医药前沿,2021,11(28):106-107.15 尹飞挺,孙洪芹.来氟米特联合环

26、磷酰胺与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效果 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13):4-7.112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报告及其临床合理应用分析冯兆松(建湖县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建湖224700)摘要 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并探讨促进其临床合理应用的措施。方法:选取 2020 年 11 月至 2022 年 2 月建湖县人民医院上报的 112 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所致 ADR 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性别、年龄、给药途径、ADR 发生时间、涉及药品、累及系统与临床表现、ADR 的发生原因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上,ADR 发生率较高的年龄段为 60

27、 岁和 10 岁,分别占 23.21%、20.54%;性别上,男女比例为 1.24:1;给药途径上,静脉滴注占 92.86%,口服占 4.46%,肌内注射占 1.79%,皮下注射占 0.89%;发生时间上,给药 1 h 发生 ADR 占 54.46%,给药 1 h 1 d 发生 ADR 占 21.43%,给药 30 d 发生 ADR 仅占 0.89%;药物品种上,共包括 13 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所占比例较高的为头孢曲松、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和头孢呋辛,分别占 25.89%、19.64%和 13.39%;累及的系统上,皮肤与附件占 48.21%,消化系统占 15.18%,全身占 10.71%,神

28、经及外周系统占 7.14%,心血管系统占 6.25%,其他系统所占的比例较小;发生原因上,用药时间过长占 24.11%,滴注速度过快占 23.21%,药物浓度过高占 21.43%,用药剂量过大占 12.50%,未能及时停药占 9.82%,未问清药物过敏史占 4.46%,用药前未进行皮试占 4.46%。结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所致 ADR 在老人和儿童中的发生率较高,静脉滴注是引起 ADR 的主要给药途径,且 ADR 多发生在给药 1 d 内,主要累及皮肤与附件、消化系统等,其中引起 ADR 的药物品种以头孢曲松、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头孢呋辛等为主。加强监管,明确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适应证,根据药敏

29、试验结果及患者的病情严格选药、给药,可减少 ADR 的发生。关键词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临床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 R96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629-(2023)12-0110-04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一种含有头孢烯成分的-内酰胺类抗生素,其对细菌细胞壁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破坏和阻止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快速有效地杀死细菌。此类药物具有较长的半衰期,生物利用度高,耐酸耐酶,药物毒性小,安全性高,临床效果突出,因此在各种感染性疾病的临床防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然而,随着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频率的逐年上升,临床上关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ADR)的报道也逐年增多。如何减少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ADR 的发生,使其在临床上得到更加合理的应用,是医院抗菌药物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 2020 年 11 月至 2022 年 2 月 112 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所致 ADR 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所致 ADR 的发生情况,并探讨促进其临床合理应用的措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我院 2020 年 11 月至 2022 年 2 月上报的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