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论全面抗战前期皖南地区的难童救济.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27578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全面抗战前期皖南地区的难童救济.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论全面抗战前期皖南地区的难童救济.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论全面抗战前期皖南地区的难童救济.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引言1937 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袁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袁 受难同胞纷纷向后方迁移袁形成了庞大的难民潮遥 皖南山区凭借其地理优势袁成为战时一个相对安全区袁 庇护了近百万难民遥在这批难民中袁儿童青少年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社会群体袁相较于成年人袁他们抵御危险的能力很脆弱袁更易遭受敌军残害遥这里的野难民冶是指抗战时期由于受到战火及自然灾害影响而流离失所尧生活困难的人袁野难童冶则是指难民群体中 15 岁及以下的人群遥 自 20世纪 90 年代以来袁学术界关于抗战时期难童问题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袁关注的内容大体涉及难童群体的构成尧难童救济的主体以及难童救济与教养措施等袁该问题的研究还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史

2、倾向遥 如阚玉香1曾对抗战时期大后方的难童教养特点进行过总结袁即政府救济机构为主导尧民间救济团体广泛参与曰教与养尧知识与技能并收稿日期院2022-08-31作者简介院严嘉晟渊1997要冤袁男袁浙江长兴人袁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袁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遥圆园23 年第 1 期巢湖学院学报晕燥援1熏圆园23第 25 卷 总第 178 期允燥怎则灶葬造 of 悦澡葬燥澡怎 University灾燥造援25 郧藻灶藻则葬造 杂藻则蚤葬造 晕燥援178DOI:10.12152/j.issn.1672-2868.2023.01.0员源论全面抗战前期皖南地区的难童救济严嘉晟渊安徽大学 徽学研究中心

3、袁安徽 合肥 230039冤摘要院南京保卫战后袁安徽中北部大部分地区相继被日军占领袁无数同胞沦为难民袁其中包括大量儿童遥 作为东南战场的重要后方袁皖南国统区面临着紧迫的难童救济问题遥 为此袁皖南国民政府设立了专门的救济机构袁颁布了相关救济法规与实施办法袁与民间各慈善组织和其他社会公益人士共同开展难童救济教养工作遥 尽管其中存在着许多不足袁但它仍不失为当时皖南地区儿童福利事业的一大进步遥 通过对相关档案材料的挖掘和分析袁以实证研究方法探讨全面抗战前期皖南地区的难童救济工作袁将有益于拓展安徽抗战史研究遥关键词院全面抗战前期曰皖南曰难童救济中图分类号院K265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员远苑圆原圆愿远

4、愿渊圆园23冤园员原园员员圆原员员On the Relief Effort for Displaced Children in Southern Anhui During the Early Periodof the Total Anti-Japanese WarYAN Jia-sheng渊Center for Hui Studies,Anhui University,Hefei Anhui 230039冤Abstract:After the Battle of Nanjing,most of the central and northern parts of Anhui province w

5、ere successivelyoccupied by the Japanese army.Countless compatriots became refugees,including a large number of children.Asan important rear area of the southeast battlefield,the southern Anhui KMT-controlled area was faced with theurgent issue of relief for displaced children.For this reason,the na

6、tional government of southern Anhui set up aspecial relief agency,promulgated relevant relief regulations and measures,and carried out relief and educationwork for children in need together with non-governmental charity organizations and charitable public figures.Although there were many shortcoming

7、s,the effort was still great progress in children welfare in southern Anhui atthat time.Exploring the relief effort for displaced children in southern Anhui during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TotalAnti-Japanese War by analyzing the relevant archives with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s,could expand the resea

8、rchon the history of Anhui Anti-Japanese War.Key words:the early period of the Total Anti-Japanese War;the south of Anhui Province;relief for displacedchildren112重曰注重难童思想道德教育遥 孙小群2则从社会救济尧儿童福利两方面探讨了武汉地区难童救济工作的影响袁认为武汉救济模式的最大特点是确立了这样一种认识袁即社会救济是一项重要的政府行为袁应该由政府负责实施遥 游海华3则将视角聚焦在东南地区的难童救济主体上袁分析了抗战时期该地区难童救济

9、机构的三个组成部分院半官方的社会团体尧民间社会团体以及国民政府办理的难民救济机构袁指出三个部分虽有性质之别袁但前两者大多与政府有着密切关系遥 此外袁河南尧广西尧广东尧浙江尧江西等省份或地区的难童问题也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遥 不过袁有关抗战时期安徽地区的难童问题袁仅有一些学者在讨论其他问题时有所涉及袁鲜有专门讨论遥 如汪锋华4在讨论抗战时期安徽教育问题时袁虽然对该地区的难童教育有所着墨袁但其关注的重点是在新桂系领导人对于皖省教育事业的整体性影响方面遥陈艳5对抗战时期安徽的难民救济机构做过论述袁并简要梳理了难童教养所在难童教养工作上所发挥的作用袁 但没有对难童救济问题展开全面分析袁以致难窥全貌遥

10、 因此袁研究抗战时期皖南地区的难童问题仍有必要袁它既可以拓展中国抗战难民史研究袁又可以丰富近代安徽地域史研究袁有一定的学术价值遥一尧皖南地区的难童人数估算在日军侵华战争的影响下袁安徽在这一历史时期处于人口总数的低谷院1936 年至 1946 年袁安徽省的人口增长率为-4.6%遥 抗战时期袁日军在安徽各地投弹尧屠杀所造成的遇难民众超过 13.3 万人6遥 此外袁抗战期间的九年黄灾使安徽黄泛区人口锐减袁死亡人数超过 40 万人遥 天灾人祸导致安徽境内逐渐形成数百万计的难民潮遥皖省各地难民的流徙状况十分复杂袁张根福依据叶安徽省善后救济调查报告底稿曳袁对全省敌踪所及之五十一县难民的流动与分布状况进行了

11、整理袁除向省外迁移的难民外袁省内迁移者可分三类院渊1冤迁至皖南尧皖西等省内国统区曰渊2冤迁入省内中小城市曰渊3冤迁至本县或邻县安全区域7遥其中安徽省内移入皖南者大多为野沿江各县人民之内徙冶袁 这一部分占了皖南地区难民人口的绝大多数袁也决定了皖南地区的难童大多来自于省内遥 省外迁入皖南的难民可分两类院野一为外省人民之避入曰一为估客行商之返籍遥 冶8皖南是周边地区灾民逃难的一个重要地区遥安徽南部的复杂地势成为吸引难民大量涌入的一个重要原因袁徽州山区的东尧南尧西三面分别与浙西尧赣北的低山丘陵连为一片袁组成了一道隔绝外敌的天然屏障袁野在抗战期间袁徽州地区的交通不便从劣势变成了优势冶9遥 在战时人口大规

12、模内迁的情况之下袁皖南地区的难童规模如何钥 由于缺乏直接的统计数据袁笔者只能根据全省难民人数及难童人口占比来大致推测皖省乃至皖南的难童数量遥据国民政府于战后调查整理的叶难民及流离人民数总表曳统计袁战时各省难民及流离人民总数达 9500 万人袁其中安徽省难民人数为 268.8 万10遥另据 1946 年善后救济总署安徽分署编印之叶善后救济曳第 1 卷第 1 期对当时皖省野无家可归人口冶的统计袁安徽全省有野无家可归人口冶300 万遥所谓的野无家可归人口冶在叶安徽省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曳中是被当做难民看待的袁这一数字较为接近叶难民及流离人民数总表曳的统计数据袁因而笔者认为袁270 万至 300

13、 万应是抗战时期安徽省难民人口总数的一个较为合理的数值区间遥依据善后救济总署安徽分署对野无家可归人口数冶的统计袁可整理得出皖南二十二县无家可归人口情况袁具体数据如表 1 所示遥 值得注意的是袁表中宁国尧太平尧石埭三县缺失野无家可归人口冶数据袁休宁尧歙县尧祁门尧黟县尧绩溪尧旌德六县的野无家可归人口冶数据为 0袁这与当时这些地区广泛存在难民的史实不符遥 抗战时期安徽省野未遭敌人窜扰而完整渊即未受战火直接影响冤者冶有九县袁恰好为宁国尧太平尧石埭尧休宁尧歙县尧祁门尧黟县尧绩溪和旌德淤遥 因而有理由推测袁所谓的各县野无家可归人口冶袁即是指直接产生于当地的无家可归者袁从他地流徙于此的人口则不计入本县的野无

14、家可归人口冶数遥 由此袁统计所得的皖南无家可归总人口数袁仅包含产生于皖南当地的难民数袁并未统计其他地区流徙至皖南的难民数遥 至于皖南的难民人口总数究竟有多少袁尚未有准确统计袁野有谓百万袁有谓不过卅万至四十万遥 冶8淤见安徽省档案馆尧蚌埠市档案馆编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要要要日本侵华在安徽的罪行曳袁第 1 页遥严嘉晟院论全面抗战前期皖南地区的难童救济113在此基础上袁再来估算该时期皖南地区的难童人数遥 孙彦魁11曾对抗战时期难民群体的年龄构成做过讨论袁他利用 1939 年 9 月湖南省振济会为遣送收容于湘西五县收容所之难民转送入川的有关资料袁得出 15 岁及以下少年儿童数占其总数的 33.7

15、%袁这一数据被相当多的学者所认可和引用遥 常云平和刘力12也对抗战时期的难民年龄结构进行过讨论袁 前者统计 15 岁及以下青少年占总难民数的 35.39%袁后者统计的这一数据为37.46%遥 结合孙彦魁的研究成果袁三项数据体现的难童人口比例都在 35%左右遥皖南地区难童数量占难民总数的比例为几何袁尚未有准确数据遥 不过袁笔者以 1942 年野歙县县府渊振济会冤关于难民调查登记清册冶的统计情况进行大致推测袁通过对 326 人的样本年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袁 可以发现院15 岁及以下青少年约占该难民群体总数的 31.3%13遥 综合以上数据袁笔者认为皖南地区难童群体人口数占该地区难民群体总人口的 3

16、0%耀35%之间遥 若以上文推算的 270 万至 300 万作为抗战时期安徽省全省的难民总数袁则该时期安徽省全省约有难童人数 81万至 105 万遥 若以叶安徽省善后救济调查报告底稿曳为依据袁即皖南难民人口总数野有谓百万袁有谓不过卅万至四十万冶的话袁则该时期皖南地区最低约有难童 9 万至 14 万袁 最高则超过 35 万遥无论以何种数据为准袁数万乃至数十万难童集中于地狭人稠的皖南地区袁 应是一个客观历史事实袁这种状况对于当时后方社会的稳定以及难民救济工作都是不小的挑战遥二尧皖南地区的难童救济措施日军对难民儿童的迫害与毒害严重损害了儿童身心袁严重影响到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遥为此袁中央政府尧安徽省

17、政府及皖南地方政府对流徙在皖南的难民儿童实施了有计划的救济遥1.官方难童救济机构对于战时难童救济袁当时的国民政府是有所应对的遥 1937 年 9 月袁行政院颁布叶非常时期难民救济办法大纲曳袁 依此大纲设立非常时期难民救济委员会袁于南京设立总会袁于省及院辖市设立分会袁于各县市设立支会遥 遵照行政院训令及非常时期难民救济委员会的组织安排袁皖南及苏浙边境设野第三救济区冶袁并成立野非常时期难民救济委员会第三区分会冶袁负责对该地区难民暨难童的救济工作袁该区办事处设立于屯溪且直属中央袁负责相关地区难民的救护尧运送尧收容尧振济事宜遥为进一步适应战局需要袁国民政府根据 1938年 2 月行政院颁布的叶振济委员

18、会组织法曳袁设立振济委员会袁掌理全国振济行政事务遥 原非常时期难民救济委员会的相关机构和职能划归振济委员会袁安徽省各分尧支会也作相应调整遥 据国民县名总人口无家可归人口百分率县名总人口无家可归人口百分率泾县21163黟县6000宣城51010821绩溪9000芜湖3567220旌德6300广德1845429贵池3004214当涂3489627至德1171210南陵2523614太平81-宁国152-东流1012423郎溪1274233石埭51-繁昌1423626青阳1501812休宁16600铜陵1635433歙县35700合计406860015祁门8700巢湖学院学报114政府颁发叶各省振济

19、会组织规程曳第十二条袁安徽省振济分会第一次委员会议拟定并审议了叶安徽省各县振济会组织规程曳袁 决定在安徽各县设立振济支会袁各级振济会在难童及难民救济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14遥 截至 1939 年袁皖南各县均已建立起振济支会遥难童救济与教养是国民政府难民救济的重点遥 针对抗战时局的变化袁1938 年中央执行委员会社会部为协助政府救济被难同胞袁规定原则四项袁其中两项皆与难童救济有关院一是确立了保育难童为抗战期间慈善事业的工作重点之一袁二是规定各级党部应对政府难童保育事项予以协助15遥在中央引导下袁结合安徽省难童救济工作的实际情况袁1940 年 3 月袁皖省组建了安徽省立临时小学难童教养管理委员会袁并

20、颁行叶安徽省立临时小学教养难童暂行办法曳遥 该会以 6 至 14 岁的抗战军人遗孤和战区被难孤儿为主要服务对象袁其教养方针依据叶抗战建国时期难童救济教养实施方案曳等有关法令遥 此后袁难童救济教养被纳入安徽省政府的经常制度中5遥2.民间难童救济机构抗战以前袁安徽省民间存在许多公益性的慈善组织袁担负有部分难童救济的责任遥 全面抗战开始后袁由于日军的侵略和损毁袁大量民间慈善组织受到直接或间接的破坏袁工作陷于停顿遥 尽管如此袁在皖南地区各级政府的支持下袁仍有部分民间救济机构坚持灾赈救济事业袁其中就包括难童救济工作遥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和中国战时儿童救济协会是负责难童救济教养的民间慈善公益团体袁二者都以野

21、保育战时儿童冶为宗旨袁且都在皖省设有分会遥 其中袁中国战时儿童救济协会第三救济区作为中国战时儿童救济协会的在皖分会袁在难童救济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袁 该组织自 1938 年10 月起频繁刊登启事袁 向社会接收 远 至 员远 岁难童遥 收留难童将临时安置在分会所设屯溪临时教养院生活16遥宗教慈善团体红卍字会尧佛教会尧基督教会等在难童救济工作上功绩卓著遥 全面抗战时期袁皖南共计有红卍字会分会六处袁其下所属的慈善设施卍字小学尧 卍字医院与育婴堂发挥着教育尧救治与养护难童的作用17遥佛教徒肩负起了野救济众生冶的责任袁施行弘扬佛法尧救护难童尧宣传和平等各类爱国公益活动遥 皖南旌德尧青阳尧祁门尧歙县四县即设

22、有寺庙兴办公益慈善事业委员会袁以规范协调佛教包括难童救济在内的灾赈救济活动18遥基督教会是庇护难民的另一支重要力量袁许多沦陷或半沦陷地区的基督教堂成为了难民难童的重要庇护所19遥设于皖南休宁的屯溪育婴院袁是由当地绅商学界捐款袁在原受美资补助的美华儿童福利会所办之儿童福利机构的基础上袁于 1943 年成立的民间慈善组织遥 抗战期间屯溪物价飞涨袁生活升本居高不下袁无力抚养新生婴儿的贫苦难胞只得将刚出生的婴儿抛弃在街头巷尾袁因寒尧暑尧疫病折磨而死者甚众袁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遥 在舆论压力的推动下袁时任皖南行署主任张宗良牵头屯溪各界人士开会袁 倡议建立屯溪婴幼儿保育院渊后更名为屯溪育婴院冤淤遥 该院成

23、立后袁设址于屯溪福隆镇紫竹院巷 10 号袁 院长为基督教教牧张海民袁成立九年间野共收育婴儿 795 人袁其中领养318 人袁死亡 379 人冶20遥1938 年 6 月 27 日袁行政院振济委员会公布施行叶难童救济实施办法大纲曳袁野救济难童并施以适当之教养袁以培植民族幼苗袁增加抗战力量遥 冶大纲规定由振济委员会随时联络中华慈幼协会尧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总会尧战时儿童保育会尧中国战时儿童救济协会尧汉口市难民儿童教育委员会等民间慈善机关团体统筹实施难民儿童救济工作袁各团体应派员随同振济委员会各救济区特派委员至各战区附近接收难童21遥随着战区日广袁难童日众袁国民参政会第一次大会建议在各地增设孤儿

24、院袁加收阵亡军人子女及各地难童实施教养袁设立全国难童救济机关袁以资统筹而固国本遥 据此袁国民政府拟定叶抗战建国时期难童救济教养实施方案曳袁意欲计划性尧系统性地开展难童救济教养遥 其教养目标为院培育健全体格尧培成善良德性尧培养国家民族意识尧授予基本知识尧训练生活技能遥 该方案所陈列之教养方针着重培养难民儿童的民族意识袁锻炼其体魄和实用性生活技能袁如院园艺尧种植尧饲养家禽尧淤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屯溪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叶屯溪文史曳袁第 137 页遥严嘉晟院论全面抗战前期皖南地区的难童救济115简易化工尧简易木工尧缝纫技术尧烹饪等22遥此方案对于强化抗战时期中华儿童思想建设尧增强其生

25、存本领具有重要实际意义遥1938 年 10 月袁行政院核准施行叶抗战建国时期难童救济教养方案曳遥 野十年树木袁百年树人冶袁对难童提供较高质量的保育教养既是舆论要求袁也是大势所趋袁叶抗战建国时期难童救济教养方案曳被作为实施难童教养的政策性文件下发全国袁安徽省政府也在此基础上细化了难童生活及教育的各项标准遥1939 年 10 月袁安徽省政府抄发尧检发叶保健儿童衣食住暂行标准曳袁令皖南行署尧各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和各县县政府重视各教养保育院儿童衣食住三项情况袁切实依照标准予以保障遥 振济委员会规定各机关团体教养儿童衣食住及卫生暂行标准袁规定了食物标准尧衣被置办必须条件尧膳食管理办法尧卧室最低限度设备尧

26、厨房设置尧厕所设置及保持清洁办法尧卫生设备尧课室设备尧疾病儿童之处理九个方面的具体办法23遥各儿童教养所尧保育院等对于学校学级编制和课程分配也曾缺乏一定的遵循标准遥 设立科学规范的尧 抗战建国背景下的学级与课程制度袁有利于提升儿童受教育率袁培训因灾失学少年儿童的生产谋生技能遥 1940 年 9 月袁安徽省政府发布教民济字第 5808 号训令袁转发振济委员会编制的叶灾难儿童教养或保育院所学级编制及课程分配曳袁 要求各县属儿童教养所尧 保育院等遵照办理袁实施方案中教养目标及教养方案参照教育部规定的小学教育年期及课程标准拟定遥 课程标准中还规定了小学部尧职业班尧顽劣儿童特殊班尧各级班暑假补习的科目及

27、学习时间遥 文件以年龄和资质为标准将难民儿童大致分类袁不同类型的儿童所受的教养方式和教育目标各不相同袁野特对资质较差及年长失学难童袁训练生产技能袁以谋早日独立曰优秀难童教授基本学科袁俾能继续升学遥 冶对于其中最难以管教的儿童袁特设顽劣儿童特殊班袁顽劣儿童如经考验结束并切实与普通儿童相等袁可将其送入对应的普通学级学习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因材施教与实用主义的原则24遥1.设立难童教养所或保育所叶抗战建国时期难童救济教养实施方案曳规定袁除中央首先设立儿童教养院外袁各省尧市政府也应酌其财力分别筹设之遥 各县孤儿院尧孤儿所或育婴所亦当分别整理改进为儿童教养所或儿童保育所遥 由于战区及其邻近各省分地方经济

28、凋敝袁许多地方难以按照规定设立相关难童救济机构袁行政院振济委员会拟定叶振济委员会各救济区设立临时儿童教养所暂行办法曳袁决定野为顾全实际需要起见袁在各省尚未能完全依照方案普遍于各县设立儿童教养或保育所前袁各救济区得适应事实上之需要袁暂设临时儿童教养所遥 冶22野今日之难童袁即将来国家桢干袁任其失学游浪袁殊碍国本遥 冶25皖南当局也切身意识到了施行难童教养的迫切性遥 1939 年春袁难民救济委员会第三区分会正式在皖南成立难童教养院袁并于当年 3 月 15 日举行开幕典礼遥 汪维鋕在典礼致辞中表示袁要给予难童升学机会袁培育其生活技能和家国意识遥 皖南行署代表邵之阴称院野难童教育应特别注意家国观念的灌

29、输遥 国家应爱护儿童袁儿童也爱护国家袁努力学习生产技能袁国家才能有收获遥 冶26依照国民政府所发上述文件的规定袁安徽省政府于 1940 年度整理了本省儿童教养所尧 孤儿院及育婴所遥 具体情况是院渊1冤桐城尧无为尧太湖尧寿县尧涡阳尧阜阳尧旌德尧贵池尧黄山等地共设临时儿童教养所九所袁收容难童一千五百名曰渊2冤省振济会补助成立舒城儿童教养所一所袁收容难童八十余名曰渊3冤石埭尧临泉托儿所袁潜山尧颍上灾童教养所袁旌德难童小学袁无为儿童保育所袁庐江育婴所袁祁门难童教育班袁共收容难童六百余渊以上组织由于名称与规定不符袁后均改组为教养所或保育所冤27遥2.开展难童收容叶难童救济实施办法大纲曳规定袁振济委员会应

30、联络各社会慈善团体举办难童救济事业袁开展难民儿童收容是难童救济教养工作的重要内容遥一方面袁上文提及的皖南地区官方或民间组建的各难童教养所和育婴所以及部分乡渊镇冤保小学或中山民校承担了相当的难童收容职能遥 以休宁县设立的暑期临时收容学校为例袁 该校于 1939年收容失学难童无家可归者一百余人28遥 另一方面袁以中国战时儿童救济协会及其分会为代表的各类社会慈善团体在难童救济收容中发挥了显著作用遥 在中国战时儿童救济协会的准备与筹设下袁屯溪临时难童教养院于 1938 年 10 月 7 日正巢湖学院学报116式开始工作袁首日入院难童即有十九名袁由宋隆澄任专员袁依据难童年龄对其实施分别教养29遥与此同时

31、袁中国战时儿童救济分会也为进一步招收难童进行宣传袁自当年 10 月起袁连续数月在叶前线日报曳中缝刊登接收难童启事遥 据启事详情袁远至 员远 岁难童将由该会送往屯溪临时难童教养院教养曰若有特殊情况袁父母可随时依照程序将其领回遥 教养院收容的难童袁在必要时将派员护送其至四川尧湖南一带安全地点所设的其他教养院教养16遥该会知悉浙江富阳尧义乌等县留有被灾难童三千余名袁遂派遣宋隆澄专员赴浙着手接收工作遥 据报道袁大致最少有四五百名难童可由浙江运往屯溪收容教养袁野俾战区灾童经适当教养与训练后袁能长成自立袁为一个良好国民冶30遥3.开展难童教育以 1939 年安徽省救济会在动委会第三次委员大会上的报告为例袁

32、皖南地方当年开展的难童教育工作如表 2遥工作项目具体内容请行署代办中山民校本会鉴于前方各县失学儿童骤增袁政府限于经济袁无法解决袁乃按月拨付一千元袁委托皖南行署代办中山民校二十所袁救济前方各县所感受之缺陷遥训练沦陷区青年按月由本会拨付三千元袁交总动委会袁作训练沦陷区青年之用遥补助屯小军兴以来袁难民麕集后方袁学童陡增袁原有小学袁无法收容袁乃各补助千元袁令分别建筑教室袁增加班次遥失学青年之补助沦区学生袁经证明清寒者袁每学期概补助膳费二十五元袁学杂费并函学校当局全面袁会款之用于此者袁计六千余元遥临中之筹立近自地方逃归青年袁络绎于途袁除一部分已考入各公私立中学由本会补助外袁尚有大部分各校无法安插袁现由会

33、推杨委员中明尧程委员中一等积极筹设临时中学遥由表 2 可见袁政府开展难童教育工作的形式与方法多样袁但开办难童学校袁给予难民儿童适龄教育袁是开展难童教育的最主要形式遥 就铜陵县的实际情况而言袁1940 年秋初袁铜陵地区办有难民收容所四所袁共收容难民三百三十多名袁其中难童至少约七八十名袁铜陵县难民收容所丁山俞总所及第三分所设有难童学校袁在籍学生四十余人遥 由于第一和第二分所距难童学校过远袁山地道路崎岖袁同时原有校址规模较小袁仅有教室一所且员额已满袁以致野该两分所难童二十余名未能入学袁终日嬉戏袁不仅养成种种恶劣习惯袁兼属有碍身心之发育冶袁 故第三区救济分会计划添设难童学校分校于曹村难民收容所第二分所

34、附近袁野以重战时教育袁而利难童身心正当发展冶31遥据图 1 铜陵难童学校分校日程表显示袁铜陵计划所设难童分校的课程安排与时间安排较为合理袁自上午 7:30 至下午 4:30袁不仅教授国语尧算数尧常识尧书法等文化课程袁还培养学生的劳作能力和国家公民意识袁同时也安排体育操练与课外活动袁以裨益身心遥祁门县难童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的家国意识袁开学之日便向学生及家属开展讲演袁告以孩童院野我们是被万恶的日本鬼赶出来的袁我们是被难的小朋友袁不能在家乡好好的上学袁现在都应该进难童学校遥 等求好了学袁练好了身体袁将来定要从敌人手里夺回我们的故乡袁并且要把敌人打出中国去噎噎冶32演讲向小朋友们道明了遭遇如此惨状的原因

35、袁表现了难民儿童与日本侵略者之间的国仇家恨袁鼓励孩童通过努力向学实现自我提升袁改变个人与国家的命运袁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与家国情怀遥三尧皖南地区难童救济工作的意义和局限难童救济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袁是抗战救亡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遥 皖南各项难童救济政策及措施的实行袁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袁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遥全面抗战时期皖南地区的难童救济与以往传统的官方或地方乡绅主导的野垂怜冶野慈善冶之举以及民间或宗教团体零散发起的义举不同袁是严嘉晟院论全面抗战前期皖南地区的难童救济11733一场统合了官方与民间尧 自上而下的救济活动遥具体言之袁其历史意义如下遥首先袁救济了数以万计的难民儿童袁挽救了无数濒

36、于破碎的家庭遥 在全面抗战时期袁数万难童流离于皖南袁他们或是丧命于日军的炮火曰或是离散于兵荒袁沦为孤儿曰或是饥寒交迫袁挣扎在生死线的边缘遥 皖南各地政府尧社会人士的救济不仅为难童提供了相对安全的居住环境袁满足了维持其基本生活所需之饮食袁而且还为其开展了适龄的文化知识与生活技能教育袁并注重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意识袁从而使难童有条件在战火中成长袁实现人生命运的改变遥 不仅如此袁难民儿童获得妥善的照顾袁不但使众多家庭免于破碎袁还减轻了难童亲属的生活负担和心理压力遥其次袁提升了民族凝聚力袁稳定了战略后方袁促进了全民族抗战胜利的实现遥 全面抗战时期包括皖南在内的全国难童救济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袁统合

37、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救济活动遥 行政院振济委员会成立之初袁国民政府即任命许世英尧杜月笙尧黄文植尧曾镕浦尧林康侯等十一人为振济委员会委员袁孔祥熙为委员长袁其中既有孔祥熙等政界权柄袁又有许世英等拥有救灾赈济经验的慈善专家袁还有杜月笙一类的社会名流遥 安徽省振济会负责人为安徽省省长李品仙兼任袁各县振济支会大多也由各县县长负责袁政府是皖南难童救济的主要力量遥 在各级政府的主导下袁各地纷设儿童保育所尧儿童教养所等机构袁以便为难童提供救济教养袁民间公益慈善组织和宗教团体也纷纷参与其中遥 参与难童救济的主体广泛袁表明社会各界已经对这项事业形成了共识袁并给予了相当程度的重视遥 这在某种意义上又会有利于救济工作的开

38、展袁并为抗战事业凝聚了人心袁维持了后方社会的稳定遥再次袁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福利体系建设现代化遥 从安徽省水灾救济总会袁到安徽省救济会袁再到非常时期难民救济委员会第三区分会和安徽省及各县振济分尧支会袁大量难民暨难童的产生虽是国家与民族苦难的现实写照袁却也倒逼行政机关演化出一套趋于现代化的社会福利体系袁以适应现实需要遥 各级振济会承担了相当的救济难童的职能袁同时自上而下地颁布与施行各类难童救济法案与实施办法尧实施标准袁逐步搭建起一套更加适应社会现实需要的儿童福利体系遥1942 年安徽省民政厅成立社会科袁正式接管皖省社会行政业务袁社会科第三股掌理包含难童救济在内的社会救济与社会福利遥 此后袁皖南休宁

39、尧歙县尧宣城尧广德尧南陵尧泾县六县先后设立社会科袁宁国尧郎溪尧祁门尧绩溪尧黟县尧旌德尧贵池尧至德尧青阳尧太平尧石埭十一县于民政科增设科员袁专职巢湖学院学报118办理社会业务遥 政府单位与民间慈善团体在抗战期间充分交流互动袁建立起政府主导尧社会参与的救济模式遥 至抗战结束后袁虽然振济委员会等公私机关先后裁撤袁各机关原属难民教养设施转为社会部管理袁但是在战时所建立起来的一套管理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现代社会福利体制建设奠定了必要基础遥最后袁提升了妇女的社会地位遥 抗战时期无数巾帼英雄投入到这场民族解放运动中来袁难童救济教养离不开各地妇女救国会尧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总会尧战时儿童保育会等其他社会各

40、界妇女同志的不懈努力遥 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在抗战初期联系宋霭龄尧李德全尧谭祥等人组成野妇女顾问团冶袁成立专事难童救济的难童委员会遥宋美龄说院野我们妇女也是国民的一份子袁虽然我们的地位能力和各人所能贡献的事项各有不同袁但是各人要尽量地贡献她的力量来救国遥 什么地方有适合我们的工作袁我们就得争先恐后地来担任遥 冶34皖南广大妇女群体走出庖厨袁投身到包括救济难民儿童在内的社会事业中去袁不但是对难童苦难命运的解放袁也是对妇女自身的解放遥皖南地区的难童问题引发了广大社会人士的关注袁当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袁但由于各方面原因袁当地的难童救济工作依然存在着局限性遥第一袁对难童的教养难以达到预期效

41、果遥 一方面袁 部分地区的难童学校办学条件不理想袁实际的办学情况与理想状况相距甚远曰另一方面袁许多难童的生活状况不佳袁难及相关文件规定的生活标准遥如此局面与有关部门的行政效率低下和经费的缺乏不无关系遥 第三区救济分会祁门县难童学校的筹备过程就折射出这种现状遥 该校校长王梁甫曾向第三区救济分会谈及院野因工作逾月袁尚未奉到钧会办法钤记及经费袁因之一切校务均无从着手噎噎工作殊多不便遥 噎噎所有钤记尧难童书籍尧开办费及四月份经费噎噎不能再事延宕遥 冶由于缺乏经费支持袁该校校舍尧操场和教具皆由校方筹借所得遥 此外袁学校开学后一度未能筹得课本教学袁每天只能教儿童唱抗敌歌曲或自由谈话袁后因各家长要求发书上课

42、袁才设法向县政府借来短小课本若干册暂用33遥 至于难民儿童的生活状况袁皖南地方报纸有所描述院野各县难民大多在自生自灭之中袁过着流浪生活袁虽有极少数被收容于难民所袁但所中经费是靠着救济分会所发放的少数赈款暂时支持袁一旦赈款告罄袁便将发生问题遥 冶35有力谋生的成年难民过得尚且窘迫袁身小体弱的难童袁其生活状况更近于衣不蔽体尧食不果腹遥 另有报道称袁休宁县隆阜难民第一收容所难童小学一度出现野各生衣衫单薄尧不堪御寒冶36的局面遥县名祁门县黟县歙县难童人数15 人15 人80 人收容地点右横街谢家祠黟县难民收容所祁门县西北门外家属观点难童家属对于子女均有存亡与共尧不欲使其离开教养之观念遥此次抗战为争求国

43、家民族之生存袁难民虽极颠沛流离袁尚未暴露怨恨遥 对于政府接收难童亦极感激袁但在未至紧急时不愿与自己儿童离开遥甚深遥将来处置随同父兄疏散袁并由本府派警护送遥依照奉颁皖南各县招待难民办法第二条二三两项之规定袁随同家属转送婺源县遥在必要时移送安全地带遥被灾孤儿及可离开其家属难童人数无因慈爱伟大袁在未至紧急时均不愿离开遥大多不愿离开家属遥备注此间难民大都为流动性质袁此去彼来袁随其家属遥 如转移合并登照遥严嘉晟院论全面抗战前期皖南地区的难童救济119第二袁难童收容工作难以开展遥 尽管中国战时儿童救济协会等团体在皖南做了很多收容难童的努力袁但就对祁门尧黟县尧歙县三县的难童调查情况来看袁集中收容教养难童的工

44、作似乎并不顺利袁这从表 3 可窥一斑遥据调查表内容可知袁三县难童的家属均不愿与儿女分离袁各地的处置方式都是默许家属的态度袁 这无疑增添了各难童救济单位的工作难度遥面对此类的现实困境袁中国战时儿童救济协会第三救济区接收难童专员办事处请求皖南行署袁分令皖南各县政府对难童教养工作多行宣传劝导院野难民对于子女或溺于痼爱袁以致牵连困苦袁或不明真况袁顿呈观望怀疑遥 若一旦再遭灾祸袁则受害实不堪设想遥 阴特再申本会宗旨袁务恳饬属广为宣传袁善为劝导袁俾一般难民乐将其子女委托本会收容袁本会无不尽最大之努力培养遥 此国家之命脉袁民族前途实利赖之遥 冶38难童家属不愿将子女送往相关难童救济机构的情况极为普遍袁难童收

45、容工作的困难情景也不仅仅是个别慈善救济团体所面临的遥 如经旌德县难民救济支会调查袁当地难童人数甚众袁 计有难童四百九十八人袁但难童家属野爱护子女袁情感甚深袁阴甘刻苦袁不愿家属分散袁故亦绝阴阴卖儿女情事冶39遥 结果仅有四十余难童可以离开家属袁由救济单位安排集中教养遥 又据调查统计袁在 1938 年底袁浙江永康尧绍兴及安徽旌德尧宣城尧太平等地计有难童约二千三百八十八名袁野但因难童家属家族观念甚深袁是以接收事宜袁进行殊感困难冶40袁可赴屯集中教养者袁仅二百六十一名遥 难民儿童教养工作难以进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院在主观上袁难童与亲属之间亲情深厚袁尤其是在抗战艰难困苦之时袁亲情血浓于水袁更加难以割舍遥

46、另外袁难童家属对当局的救济政策缺乏理解袁对政府缺少信任袁以至于难童救济工作者感叹难童家属野不明真况袁顿呈观望怀疑冶40袁迫需政府广为劝导遥在客观上袁是因为难民群体流动性强袁 难以长时停留在固定地区袁不利于救济机构长期实施教养遥 前文所引野中国战时儿童救济协会第三救济区安徽省歙县难童调查情况冶 就提及院野此间难民大都为流动性质袁此去彼来袁随其家属遥 冶37第三袁 许多救济部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腐化遥 抗战时期的皖南各救济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袁同时其工作时常经手大量资金和紧俏物资袁因而极易滋生腐败遥 皖南行署为了杜绝此类情况袁曾通令各县严禁挪移赈款以作他用院本署前以各县长对于振济事宜袁率多因循玩忽

47、袁甚或将所领振济专款抑留不发袁任意挪移袁曾经通饬严禁在案遥 乃近据报告袁其能认真办理者固不乏人袁而玩忽赈务尧挪用赈款情事袁仍复不免遥 似此弁髦法令袁漠视难民疾苦袁殊堪痛恨浴 特再严申前令遥 嗣后各县领得赈款袁务须依照规定用途袁妥速办理遥 噎噎如敢故违袁一经查出袁定予严惩不贷遥41尽管上级政府三令五申袁但依然不乏腐败分子铤而走险袁仅 1940 年一年袁泾县县政府就接到两起难民举报收容所主任假公济私的案件遥 一是泾县救济支会副主任赵梅元腐败案院野支会救济事宜袁均仰副主任赵梅元主持办理遥 渊赵梅元冤大权在握袁为事专持旧习袁官僚大言压迫噎噎接公妄贪袁寄发振款不妨袁留作分乡旅费冶袁结果就是青年难民野既经

48、不能留养袁只得各奔生路袁所谓逼迫为敌顺民冶袁其余力壮者只能砍柴补贴家用袁无力者则经营小本生意袁勉强度日袁野惟老弱妇孺等袁除吃讨外袁只有坐以待毙冶42遥 二是泾县救济支会驻茂办事处第四难民收容所主任王俊德假公济私案院 该所难民联名举报王俊德假公济私的行径要要要其一袁勾结同事袁私吞救济经费袁私购货物袁囤积居奇曰其二袁逼迫难民搬离收容所袁自谋生路曰其三袁将慈善机关汇来药品袁留作店中门市另售袁视难民生命如草芥曰其四袁假作账目袁抗拒审查袁欺上罔下43遥 赵梅元尧王俊德的腐败行径在当时绝非个例袁这些贪腐蛀虫将慈善事业转变为谋私生意袁给包括难童救济在内的社会福利事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遥四尧结语全面抗战前期皖

49、南地区的难童救济工作袁在起初是卓有成效的院有关政府迅速建立起一套自上而下的救济机构袁并且大力支持民间慈善公益团体的工作袁使其重焕生机遥 各项救济法案尧规章和条例的颁布袁也使该项工作趋于制度化尧体系化袁近代社会福利体系在此过程中得以演化和发展遥 然而袁随着通货膨胀尧官员腐化尧难民人数增多尧救济资源供应不足等问题日益严重袁皖南地区的难童救济效果大打折扣遥就同时期其他地区的难童救济情况而言袁皖南的难童救济工作与之存在诸多共性遥 如都以保存抗战力量袁争取抗战胜利为目的曰多采用政府主导尧社会参与的救济模式曰多注重教养结合袁从巢湖学院学报120文化尧品德尧技能三个维度着手难童教育曰都发生在全面抗战的大背景

50、下等等遥但是袁各地的难童救济工作与皖南地区相比也有其特殊性遥 如陕西省聚集的难童大多来自河南尧山西尧河北等邻近的外省地区44曰广东省则由于省政府主席夫人吴菊芳任振济委员会儿童教养院院长袁因而广东省儿教院在该省难童救济事业中的表现尤为突出袁其影响力远大于保育院45曰四川省的难童救助则主要依托战时儿童保育会展开46遥 与武汉尧重庆尧西安等中西部大城市以及西南大后方不同袁作为敌后区与国统区交界之处的皖南袁难童的来源相对单一袁主要来源于安徽本省袁尤其是长江沿岸各县遥 此外袁中国战时儿童救济协会相较于皖南其他的民间慈善组织袁在难童救济教养工作上发挥了更多的作用遥总体而言袁皖南地区难童救济的各项方针政策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