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论朱权前后期戏曲的同异.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27562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朱权前后期戏曲的同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朱权前后期戏曲的同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朱权前后期戏曲的同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 0 2 3年3月第2 2卷第1期滁 州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J o u r n a l o fC h u z h o uP o l y t e c h n i cM a r.2 0 2 3V o l.2 2N o.1收稿日期:2 0 2 2-1 0-1 5基金项目:南宁师范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Y C S W 2 0 2 2 3 9 1)作者简介:赵聪(1 9 9 8-),女,河南漯河人,南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文献学。论朱权前后期戏曲的同异赵 聪(南宁师范大学,广西 南宁5 3 0 2 9 9)摘 要:朱权的戏曲语言有着明显的崇雅反俗

2、的特点,这是明初杂剧骈俪化的一角。朱权的作品有明显的个人好恶,在戏曲中也处处可见作者借人物之口抒发自己的人生信念、价值追求。他的作品前后期都呈现出浓厚的说教理论与天命观。朱权经历靖难之役后,他的戏曲中主人公形象由传统的知识分子变成了修道之人,作品的主题也发生了变化,这些转变与他的人生遭遇,思想转变密不可分。关键词:朱权;戏曲;同异中图分类号:I 2 0 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6 7 1-5 9 9 3(2 0 2 3)0 1-0 0 9 0-0 5O nt h eS i m i l a r i t i e sa n dD i f f e r e n c e so fZ h uQ u a

3、 n sF o r m e ra n dL a t e rO p e r a sZ HAOC o n g(N a n n i n g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N a n n i n g5 3 0 2 9 9,C h i n a)A b s t r a c t:T h e l a n g u a g eo fZ h uQ u a n so p e r a sh a so b v i o u s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w o r s h i p i n ge l e g a n c ea n do p p o s i n

4、gv u l g a r i t y,w h i c h i s ap a r t o f t h ep a r a l l e l b e a u t yo fZ a j u i n t h ee a r l yM i n gD y n a s t y.Z h uQ u a n sw o r k sh a v eo b v i o u sp e r s o n a l l i k e sa n dd i s l i k e s,a n di tc a nb es e e ne v e r y w h e r e i nt h eo p e r at h a t t h ea u t h o

5、re x p r e s s e sh i s l i f eb e l i e f a n dv a l u ep u r s u i t t h r o u g ht h ec h a r a c t e r s w o r d s.H i sw o r k sb e f o r ea n da f t e rt h ep r e s e n t a t i o no fas t r o n gd i d a c t i ct h e o r ya n dt h ec o n c e p to fd e s t i n y.A f t e rZ h uQ u a ne x p e r i

6、e n c e dJ i n g n a nC a m p a i g n,t h e i m a g eo f t h eh e r o e s i nh i so p e r a s c h a n g e d f r o mt r a d i t i o n a l i n t e l l e c t u a l s t om e no fc u l t i v a t i o n,a n dt h et h e m eo fh i s w o r k sa l s oc h a n g e d,w h i c h w a sc l o s e l yr e l a t e dt oh

7、i sl i f ee x p e r i e n c ea n dt h o u g h t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K e yw o r d s:Z h uQ u a n;C h i n e s eo p e r a;s i m i l a r i t i e sa n dd i f f e r e n c e s 一、朱权戏曲的概述(一)朱权的人生经历朱权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出生显赫,皇家贵胄,天之骄子,但是身为皇子,难免会被卷入皇权斗争。年少时被分封为宁王,在大宁驻守明朝北部边防。朱权当时手握重兵,燕王朱棣谋反后用骨肉两不疑的苦肉计和平分天下

8、的谎言成功拉拢朱权才得以成功夺权。在这场皇权争夺之战中,朱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罪惟录 中记载当时“天下无不知借宁,无宁安得有燕”11 2 4 1,既可以见朱权在此事中的重要作用,也可看出事成后朱权会遭受到朱棣的猜忌与打压。“朱棣称帝之时,就是朱权幻想破灭之时”24 1,朱权受到帝王猜疑,被改封南昌,接着永乐元年被告有诽谤巫蛊事,幸无证据,躲过一劫,朱权的心也彻底冷了下来。被历史巨变裹挟的朱权经历了荣辱沉浮,一方面深受皇权争斗的戕害,另一方面为了打消朱棣的猜忌,不得已韬光养晦,以隐士自称。政治上的失意需要精神寄托,朱权痴迷于弹琴著书,大抵是言语容易授人以柄,只有通过这种隐晦的方09式才能光明正大

9、排解自己的失意。他在南昌笃心修道也是为了寻求解脱,远离政治纷争。最后困居南昌,了却余生。朱权从战功显赫,手握众兵的藩王,到不得已归隐的修道之人,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反而不平则鸣,在文学上成就斐然,也足以弥补他的的遗憾。(二)朱权的戏曲朱权在他的著作 太和正音谱 中罗列了自己的十二种杂剧,今仅有 卓文君私奔相如 冲漠子独步大罗天 两种收录在 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 与 孤本元明杂剧,其余皆已散佚。本文以 孤本元明杂剧 为底本来进行研究。卓文君私奔相如 是朱权对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和 西京杂记 进行改编,属于历史故事剧或者才子佳人剧,其创作时间按照夏写时的说法:“建文元年,周、代、湘、齐、岷五王相

10、继以 罪 废,一时之间,诸藩人人自危,燕王朱棣则整兵待发。当时的朱权似亦有一番雄心。卓文君私奔相如应为此时的作品”31 2 2。冲漠子独步大罗天 属于神仙道话剧,讲述冲漠子成仙的过程,写作时间为“公元1 4 0 2年,朱棣即帝位,约十年后,朱权又作 冲漠子独步大罗天 杂剧”31 2 3。其中冲漠子修道的地方是“匡阜之南,彭蠡之西”,他自己介绍是“濠梁人也,生于帝乡,长居帝京”,最后被封为“丹邱真人”,而朱权自号丹邱,显然此剧是朱权化名冲漠子以自己为主人公进行的创作,剧中“求至道,今三十余年矣”,大致可确定此时作者的年龄。(三)朱权戏曲前后期变化成因王国维在 人间词话 中将意境分为两类,其一是有

11、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48。明代孟称舜在 古今名剧合选序 中论述过:“学戏者不置身于场上,则不能为戏;而撰曲者 不 化 身 其 为 曲 中 之 人,则 不 能 为 曲”55 2 6。“戏曲文学的语言必须化为 曲中之人 的语言,中国剧诗在大体上贯彻了这个原则之时,诗人的主体仍然在客体中站出来顽强地表现自己,在客观中时露主观,带有浓郁的 主观诗人 的色彩”62 4 0。朱权的杂剧都极具个人色彩,戏曲更是一种沉浸体验的文学,创作者在生成人物形象时如女娲造人一般,将自己的思想投射进作品中人物,将自己想要施加的情感提炼出来,融入作品中,故而在作品中可见到真我。“朱权的确是一个主

12、体化倾向很强的作家,他应该属于那种创作中十分投入,将作品当作第二个自我来对待的那一类作家”21 0 51 0 6,他的戏曲和他的人生经历紧密相关,以遭遇人生转折点为分水岭,他的戏曲分为前后两期。卓文君私奔相如 和 冲漠子独步大罗天 正是他一前一后的作品,这也是朱权戏曲前期主人公是司马相如这样一个求取功名的知识分子,而到后期就变成了冲漠子这样追求长生的的修道者的原因。如果说朱权之前是恪守礼仪,有着雄心抱负的知识分子,之后就是清静无为,不愿踏足俗世纷争的修道者。二、相同之处(一)崇雅反俗的语言倾向元明戏曲有着明显的两种倾向:即俗化与雅化。朱权是戏曲雅化的支持者,所以他仅存的两部戏曲有着很明显的雅化

13、倾向。“明初是一个南戏沉寂、北杂剧盛行的时代,而杂剧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宫廷化。朱权和他的侄儿朱有燉则是名副其实的宫廷作家”21 0 21 0 3。朱权的戏曲理论是崇雅反俗,在 太和正音谱 中朱权将马致远位列第一,认为他的曲典雅清丽,而将关汉卿排第十,可见相较于通俗易懂的本色论,他主张语言的雅化,这也是明初戏曲骈俪化的体现,在具体创作中,朱权也是遵循这一原则。私奔相如 中也有较为通俗的语句,如相如弹琴中:“她心又怯,我情又劣”“可喜娘知疼热的姐姐,又撞着我这软厮禁不识羞的俫俫”,将相见欢时二人情感的炽烈表现了出来。另外剧中小角色院公的话和蜀中恶少出场时说的话都为市井之语:“不要胡做,带累我老屁骨

14、!”“我两个去买些酒吃,就打睃那科子一打睃”,这些民间俚语虽贴合剧中人物角色,但是借着底层人民和恶少之口道出,可见朱权以此为粗鄙之语,认为上不了台面。朱权的戏曲更多的是文雅的唱白,并且堆砌典故,一气呵成,如 卓文君私奔相如 第一折中司马相如感慨壮志未酬:“抱材艺若卞和泣玉,盼功名如吕望求璜。笑宁戚空歌陇亩,使传说空老岩墙。漫趑趄淹留岁月,空潦倒虚度时光。呜呼!荀卿老矣,哀哉颜子云亡。惜乎斯文道丧,嗟欤学业荒唐。我便似左丘明般立钦钦卓尔于春秋,到如今屠沽子气昂昂伟矣为卿相。笑煞我也苏秦刺19赵 聪:论朱权前后期戏曲的同异骨,叹煞我也孔子绝粮。”短短几句唱词,引用了卞和、吕望、宁戚、荀子、颜回、左

15、丘明等人的典故,是很典型的文人作曲风格,给人错金镂彩,字字珠玑之感,甚至在别的唱词中几乎达到了一句一用典的程度,但也给人理解唱词增加不少难度。如“想郦食其也曾卖酒在高阳,长沮氏也曾耦耕在陇亩,公孙弘也曾牧彘在长途”,用典繁密,用司马相如为谋生计洗涤器物,郦食其、长沮氏族、公孙弘也曾受困潦倒的事迹,来说明有志之士当下虽时运不济,但终将有所作为。冲漠子 中二真人为冲漠子去除酒色财气时说:“酒也,你把一个晋刘伶荷锸的将身弃,把一个李太白扪月而归,色也,你把一个吴夫差送得来家破身亡,把一个周幽王送得他倾圮社稷”,用排比句式列举人物典故,说明酒色财气迷惑人心,对人的危害,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一气呵成,显

16、得正义凌然。(二)顺应天命的天命观朱权对道教的追求贯穿他的整个人生,受老庄无为的生活态度的影响,他的戏曲也有道家气息,常常表现出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的倾向。卓文君私奔相如 第一折中司马相如落第后,引用了 淮南子 说:“性者所受于天也,命者所遭于时也。有其才,不遇其时,命也!太公何功?比干何罪,岂非命乎?只是我命自薄也呵。”司马相如将自己时运不济,才能被辱没归咎于天命,感叹自己命薄,此处也是借司马相如之口道出了朱权自己的天命观。第三折开头【梁州第七】中“盼功名如守株待兔,要求进若缘木求鱼,生纽得相如涤器,强教他卓氏当垆也。只是一时间命矣时乎”,认为夫妻二人的贫困只是暂时的时运不济。接着相如遇到了空

17、有满腹经文,“争奈命运不济”,卖柴为生的李孝先,在【牧羊关】中说:“俺两个都是乾坤一困儒,莫不是读书的一个该生受。哎!天呵!偏俺这秀才都遭困途”,将二人相似的困境放在一起,认为秀才都遭受困境,以此来抒发对命运不公的怨愤。此外卓王孙和茂陵老妇都梦到过象征夫妻二人的双凰,给剧情增加了神异色彩,也预示剧情的发展,说明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在 冲漠子独步大罗天 第一折开头,东华帝君谈论冲漠子道:“此人夙有道缘,此人日后功成行满,合登仙品”,按照此剧的说法,升仙除了自身要有修道的恒心外,宿命也是很重要的机缘。朱权以皇甫寿自况道:“我想天既生我,必有可延之道,何为自投死乎?贫道是以究造化于象帝未判之先,穷性命

18、于父母未生之始,出乎世教有为之外,清净无为之内,不与万法而侣,超天地而长存,尽万劫而不朽,似这等看起来,不是修真还是好呵”,这体现了朱权顺应天命的道家观念。朱权被发配封南昌后,远离京城,用修道来保全自身,选择相信天命,顺其自然,与世无争,过上了清静无为的生活,也算是达成了自我和解。(三)教化民众的理念 太和正音谱 的序言中朱权就表达了戏曲歌咏太平盛世,粉饰太平的作用,“礼乐之和,自非太平之盛,无以致人心之和也”71 1。“朱权作为统治阶级上层人物,为了巩固统治阶级集团的利益,主张戏曲必须有歌功颂德并为封建王朝粉饰太平而服务。在明代,戏曲的 教化功能 一度占有统治地位:教化第一、艺术第二,成为当

19、时的创作主流”82 2 2。“在儒家的价值体系中,道义是最高存在,可人富贵而己贫贱,毕竟要引起心理失衡,因此,它需要 高尚其志,需要以内化了的道义崇高感和 幸福感来寻 回心理意义 上的平衡。与儒家逆向而行,道家解决该问题的办法,是以低为高或削高就低。其中心内容则是 知足者富”91 1 5。冲漠子 引用 淮南子 中“天下有至贵,而非势位也;有至富,而非金玉也;有至寿,而非千岁也。原心返性则贵至矣,适情知足则富至矣,明死 生 分 则 寿 至 矣”的 话 语 来 劝 导 百 姓 知足常。文君私奔相如 为了达到教化百姓的目的,剧中的男女主人公几乎是道德上的完人,堪称楷模。朱权不容许二人有道德上的“污点

20、”,对剧情进行相应改编以塑造贤者的形象。第三折二人相会时文君自荐枕席说:“愿荐枕席之欢,以效于飞之乐”,相如回答道:“如果有眷恋之情,不若私奔归家,永为夫妇,以同偕老,不亦美乎?”可见相如对文君是真心爱慕,并非贪图对方美色,而是愿意和文君共度终生。在第三折当垆卖酒中将 史记 中记载的卓王孙见相如夫妻生活穷困便资助的情节删除,只保留夫妇荣归故里后卓王孙资助钱财仆人的情节,锦上添花容易,比不上雪中送炭。在此剧中卓王29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 0 2 3年第1期孙在夫妻二人艰难度日时没有给予帮助,这样的改编也洗脱了相如为了富贵而迎娶文君的嫌疑。另外较大的改动是将相如要求娶茂陵女子为妾的负心汉行为改

21、成相如坚守初心,矢志不渝,以证明相如对爱情的忠贞。在贫困时面对市井的流言蜚语,相如说:“却怕什么闲言浪语,端的是风流美眷属,怎不教我赤心相待”,富贵后遇到茂陵女子时虽动了求娶之心,但“适来文君作这首 白头吟,其中有妒忌之意,莫若舍之不然有负前盟”,可见司马相如怀有一颗赤子之心,是一个恪守儒家教义的君子,实属难得。值得注意的是朱权在本剧中反复提及“义”,第一折相如拜别父老乡亲时有两处提及“义”:【正云】“我如今将及四旬,还不遇也呵。”【外云】“古之贤人,贱为布衣,贫为匹夫。然而非礼不进,不义不受,今先生何求进之急也。”先讲述书生司马相如已经老大不小,却无所成,表达了人物的内心焦虑。接着作者借父老

22、乡亲之口劝诫相如,不要为困顿而改节。月下私奔这场重头戏中的说教色彩很浓,相如走之前“望着你那尊堂行拜谢”,文君更是说:“请先生乘车,妾为之御。男尊女卑,理之常也;夫唱妇随,人之道也。今先生乘车,妾为之御,斯乃妇道之宜。虽于仓皇之际,焉敢失其义乎!”朱权第三次强调“义”,可见朱权将礼仪纲常刻在骨子里,作品中也一直贯穿着这种思想。二人私奔潜逃原本不合礼仪,但是让人物遵守礼仪规范,给私奔的行为披上伦理的外衣,使得私奔行为也不是不能被人接受。这样一来,此剧虽然讲述的是私奔这样为封建礼教所不容的事情,但是在朱权的笔下,礼仪成为二人私奔行为的遮羞布,并且是卓王孙与相如夫妇之间化解矛盾的利器。楔子中卓王孙在

23、事发后认为:“人于逼迫之际而不失其礼者,亦可谓贤矣”,卓王孙也因此没有让院公将两人绑回来,其后院公又说一遍二人守礼。至此全剧借乡亲父老、卓文君、卓王孙和院公之口,提及守礼的重要性,这说明礼义是剧中人物的共同价值准则,可见本文的主旨在于教化百姓。三、相异之处(一)对功名利禄从狂热追逐到冷漠批判 卓文君私奔相如 中司马相如说过“男儿不发狠,到老受贫困”,而主人公脱离贫困的解药便是走上仕途之路,所以剧中主人公迫切希望走上青云大道,如当垆卖酒中“盼功名如守株待兔,要求进若缘木求鱼”,将夫妻二人渴求功名的心态描绘出来。朱权在后期把修道作为自己的人生信仰,对世人勾心斗角,争名夺利充满了的厌恶。冲漠子独步大

24、罗天 第一、二折中充斥了大量对社会中蝇营狗苟的批驳,作者借二真人下凡对尘世的点评来警醒世人不要沉迷于物质享受,惟有修道方可超脱红尘。“尘世内皆溟溟,那其间看天荒何日醒”,作者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认为世人在红尘中迷茫而不知所求,浑浑噩噩度日,不知什么时候才能醒悟。“他则待竞利争名,狗苟蝇营,盼功名,恰似投河般奔井。趋富贵,若饮鸩吞羹”,用比喻幽默诙谐地将世人争名夺利的丑态叙述出来,表明超脱名利才是正道。【寄生草】中“你倒是他贪酒色如蝇竞血,为名利若蛾扑灯,人心毒似蛇蝎性,人情狡似豺狼幸”,是朱权在饱受人情冷暖,遭受小人构陷后表现出的对人性的失望,并将尘世中凡人受酒色财气的困扰与修道超脱方为

25、正途的道理讲述出来。作者连用多支曲子论述时光飞逝,朝代更迭,物是人非,只有求道方可长生的真理,如“想秦宫汉苑,今日都做了衰草牛羊之野矣”“迅指间兔走乌飞”,朱权的戏文中道尽了历史沧桑:王朝兴亡更替,昔日强盛今日衰败,功名富贵也如过眼云烟,惟有修道长生才是正道。私奔相如 与 冲漠子 中都有感叹时光流逝的句子,但是 私奔相如 中“我如今将及四旬,还不遇也呵”,司马相如感叹的是自己功业未成,面临的人生困境是仕途不顺,本质上还是表现了主人公对功名利禄的渴求,而与之相对,冲漠子 中的“韶华已半,时不待人”“人过一日,至死期转近一日”“今三十余年矣”“忆昔人间四十年,满头风雨受熬”等处反复提及时间,唯恐别

26、人疏忽,主人公冲漠子一心求道,所以他忧愁的便是何时能脱离苦海,成仙得道。这也体现出两者对功名利禄的不同态度,一个汲汲求取,一个是视若粪土。(二)主题、情节等其他方面的不同朱权前后期戏曲表达的思想主题完全相反,私奔相如 劝导民众读书求取功名,宣扬的是儒家正统思想,冲漠子 认为只有修仙才是唯一正道,是道家思想占主导。在题材上,一个是才子佳人,一个是神仙道教。在故事原型上,一个是历史39赵 聪:论朱权前后期戏曲的同异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一个是以自己为原型,虚构的冲漠子形象。朱权在 太和正音谱 中谈论了儒释道三教音乐演唱的特点,可看出他对道教与儒教的推崇态度:“道家所唱者,飞驭天表,游览大虚,俯视八极。

27、志在冲漠之上,寄傲宇宙之间,慨古感今,有乐道徜徉之情,故日道情。儒家所唱者性理,衡门乐道,隐居以旷其志,泉石之兴”74 9,朱权前期身为皇子,为了维护皇权,对儒教持支持态度,故而在前期作品创作中选用了司马相如这样一个成功的知识分子形象以激励天下读书人,并教化民众,要恪守儒家伦理道德。在他的前半生,朱权对封建礼教是深信不疑的,这点在他后来受到兄长朱棣骨肉不疑言论的蒙骗中可看出,所以朱权在他前期的戏曲中歌颂知识分子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追求。私奔相如 的故事情节是广为流传的甚至有点俗套的:贫困的书生司马相如怀才不遇,赴京求仕,途中投宿临邛巨富卓王孙家。闻卓女文君新寡,貌美而多才艺,于是相如弹 凤求凰

28、曲以挑之。文君为之动情,当晚亲自驾车,与相如私奔。二人归成都,家贫无以为生,乃复至临邛开酒肆,相如涤器,文君当垆。武帝读相如 子虚赋,极赞赏,遂遣使征聘。陈皇后因失宠,也命使臣携千金请相如作赋。相如奉命开通蜀道,文君随行,路遇茂陵女,相如欲娶为妾,文君作 白头吟 诗止之,乃罢。至成都,太守、县令迎于道,卓王孙备宴庆贺,全家尽释前嫌,团圆尽欢。在南昌度过后半辈子的朱权选择“神隐”,修道养生,交往道士,修建道宫,撰写大量道教相关的书籍,自号涵虚子、丹邱先生,臞仙,将求道之心得到发扬,展现自己的天分。冲漠子 便是这时写成的,故而以修道为主题。冲漠子 故事情节是冲漠子夙有仙缘,东华帝君命纯阳真人和紫阳

29、真人下凡点化冲漠子,二真人帮助他拴缚住心猿意马,去除酒色财气,斩三尸,与他服用一粒金丹,教授他养婴儿姹女的道理,赠予冲漠子 悟真篇,助他识破玄机,并装扮成渔樵渡其过河,在船上以狂风骤雨试炼他的道心,最终冲漠子得道成仙,受封为丹邱真人,可以永居天府,不入红尘。主人公遭受磨难后成仙,达成自己的愿望。一颗道心在人间经历打磨,从红尘中飘飘来,去往清净之地,大梦一场,如历三生,在游历红尘后舍弃欲望,回归纯粹。作者向我们讲述的不仅仅是虚构中自己得道成仙的过程,更是讲述了自己的心境体验,人都是滚滚红尘中来,不知去往何处,朱权将道家所说的大罗天作为自己的最后归宿,或许是想告诉读者自己的人生感悟。私奔相如 和

30、冲漠子 一个是讲述男女家庭伦理,一个是表达对功名富贵的反思与求道的理想追求,这一前一后的两个作品都极能代表朱权当时的思想认知。相如文君那样才子佳人的故事承载了朱权年少时期对于爱情的理想构造,而道家得道成仙的故事则是经历人生坎坷,被迫成熟后朱权对自己人生的规划与精神寄托。参考文献:1查继佐.罪惟录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 0 0 6.2姚品文.朱权研究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 9 9 3.3夏写时.朱权评传J.上海:戏剧艺术,1 9 8 8(1).4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 0 1 8.5孟 称舜;王 汉 民,周 晓 兰 编 集 校 点.孟 称 舜 戏 曲 集M.成都:巴蜀书社,2 0 0 6.6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 9 8 9.7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 9 5 9.8韩骏.读 太和正音谱 浅谈元曲教化功能说J.河北:科技风,2 0 1 5(1 0).9韩东育.中国传统“平衡论”的前提假设与反假设J.吉林:社会科学战线,2 0 0 4(1).49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 0 2 3年第1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