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钻孔施工中坍孔.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3271229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钻孔施工中坍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钻孔施工中坍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钻孔施工中坍孔.偏斜.沉淀超厚的事故成因及预防处治论文上传:enee 留言论文作者:梁森诸您是本文第 392 位读者摘要:钻孔施工,因其所需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工期较短等优越性,已在我国公路及市政桥梁桩基施工中广泛采用。由于施工工艺的特殊性和工程的隐蔽性,其工程质量受施工人员技术素质、工作责任心及操作过程是否规范等因素影响,易发生坍孔、偏斜、沉淀超厚等事故。本文是我们对三种事故成因及预防处治的粗浅体会,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现场施工 事故处理 1 “常看”、“常补”防坍孔 在钻孔过程中,如孔内水位急剧下降,并有气泡伴生,同时,出碴量显著增加,钻机进尺不动

2、,钻机负荷明显增大,此时,应认定为坍孔。产生坍孔的原因,首先在于施工前地层情况分析不明,没有根据各地层地质资料采取相应施工方案,包括泥浆比重或泥浆粘度、胶体率等指标适时调配不当等。其次,孔壁水压不平衡和护筒埋置太浅漏水也可造成坍孔。 坍孔的预防在于“常看”、“常补”。“常看”就是要对各地层地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随时注意钻进情况,随时观察水位情况。“常补”,就是当钻进松散粉砂土或流砂中时,要及时补充较大比重、粘度的泥浆,甚至可补充投入掺片石或卵石的粘土。此外,要有专人负责补水,以保证钻孔内必要的水头高度。 坍孔发生后,如坍塌部位不深,可采取深埋护筒法继续施工,若坍孔严重,应立即回填密实后重新钻孔

3、。 2 “安好”、“调好”防偏斜 钻成孔偏离设计桩位或垂直度、倾斜度不符合标准,称为钻孔偏斜。其危害轻者使灌注桩施工时,钢筋笼吊入困难、安装无法到位,影响桩柱式墩台相位精度,重者严重影响桩的承载受力情况,造成事故隐患。 钻孔偏斜的原因一方面是钻机安装不妥,如底座基础不稳定,产生不均匀沉降,造成钻盘倾斜或钻杆变形,接头不正所致。另一方面则与地质情况有关,当遇有孤石、探头石时,当钻入地层软硬交替不断变化时,当在粒径大小悬殊的砂卵石层中钻进时,都可能发生偏斜。可见,钻孔偏斜的预防,“安好”、“调好”尤为重要。 “安好”就是要将钻机安装好。钻机的转盘、底座水平、起重滑轮轮轴、卡孔、护筒中心应安装在一条

4、竖直线上,同时要在钻机上安装导向架。“调好”就是要调整好。钻杆、接头要及时检查,及时调正;钻杆弯曲要及时调直;遇到复杂地质时,为防止抢进度盲目加压钻进使钻孔向软弱层倾斜,要及时调速。 钻孔偏斜后,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包括稳固基座基础;在偏斜处吊住钻锥反复扫孔;加填粘性土至偏斜处,待沉淀密实后再行钻进等。 3 “抽清”、“测明”防超厚 钻孔成形后,仅采用掏碴法、喷射法和加深孔底等来替代清孔,常常会造成孔底沉淀超厚。其危害在桩尖部使承载力降低,在桩身部则可能产生夹泥、夹层,甚至发生断桩。 造成上述的原因在于清孔方法简单不当。掏碴法只注意孔底的粗粒钻碴,而忽略了泥浆的相对密度。这样一来,后期灌

5、注混凝土时,过大密度的泥浆将沉淀至孔底;喷射清孔时,除对孔壁压力不好掌握易造成坍孔外,对孔底沉淀物也作用有限。而加深孔底,既不能清除孔底废碴,也不能降低孔内水中泥浆的相对密度,病灶依然存在。所以,清孔,采用抽浆清孔法为好。 抽浆清孔法的要点在于“抽清”和“测明”。“抽清,就是要有效降低孔内泥浆的相对密度,“清”只是相对而言。清孔后泥浆的相对密度要满足设计要求。“测明”,就是要在清孔后,分别从孔口、孔中部、孔底部提取泥浆,测定要求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要求。同时,应在孔底部放置取样盒,在混凝土灌注前再次取出以查孔底沉淀是否超厚,只有当孔底沉淀值小于规范要求时,方可进行混凝土灌注。 综上所述,钻孔施工中,切实加强质量管理意识,严格执行施工技术规范,不断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坍孔”、“偏斜”、“沉淀超厚”等事故,是完全能够有效防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