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试论博州农村改水工程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3267333 上传时间:2024-06-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博州农村改水工程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试论博州农村改水工程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试论博州农村改水工程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试论博州农村改水工程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试论博州农村改水工程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试论博州农村改水工程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试论博州农村改水工程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摘 要】文章通过对博州农村改水工程进行实施调查,对其在饮水安全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思路与建议。【关键词】农村饮水;存在问题;解决思路;管理建议 一、改水工程实施规模及效益情况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简称博州)位于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的西南边缘,东西长 315 公里,南北宽 125 公里,总面积 2.7 万平方公里,管辖博乐市、精河县、温泉县和阿拉山口岸。博州农村改水防病工程经历了 3 期实施阶段,即 19951997 为第一期、19982000 年为第二期,20012005 年为第三期,到 2004

2、 年底,共建设改水防病工程 190 处,完成投资 7828.87 万元,受益人口达到 25.06 万人,牲畜达到 65.46 万头。博州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农村改水防病工程完成情况见表 1。表 1 博州 19952004 年农村改水防病工程完成情况统计表(单位:人、处、万元、头)图 1 博州改水防病受益人口曲线图 经历以上 3 个阶段近 10 年的农村改水工作,到 2004 年底,全州 344 个行政村,建设改水防病工程190 处,水厂 128 座,饮水井 89 眼,供水管网 2160.71km,水塔 69 座,受益人口达到 25.06 万人。解决农村饮水困难的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

3、巨的任务。农村饮水工程带给农民最直接的经济效益可用“两减一增”概括:一是减少取水费用(户均年节省拉水和挑水 45 个工日),二是减少介水疾病的医疗费用(解困户均年减少介水疾病的医药费支出 120 元),三是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了收入。二、改水工程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水质超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博州浅层地下水含氟量普遍偏高,从近几年 3 次对农牧区生活饮用水所取的 807 份水样理化分析,含氟量最低值为 0.2 毫克/升,最高达 18 毫克/升,水质含氟严重超过国家水质卫生标准的地区近 1 万平方公里;苦咸水主要分布在艾比湖周边的精河县托里乡、茫丁乡和阿合其农场,精河县地下水补给规律是由西、

4、南、东向北部的艾比湖方向流动,潜水矿化度由冲积扇上部的 0.5 克/升至艾比湖南岸的 50 克/升。2.工矿企业排污造成水源污染,博州糖厂及温泉县哈日布呼镇麻黄素厂,直接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液,造成博乐市达勒特镇的三个村队、温泉县哈日布呼镇塔秀乡等水源污染严重。3.1995 年以前修建的农村改水工程,大都开采浅层地下水作为水源,供水规模偏小,设施简陋,水质未经过消毒处理,水质普遍达不到卫生标准。4.水厂使用定时供水,不方便,农牧民饮用自家手压井汲取不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浅层地下水,对身体健康带来危害。(二)水源保证率、生活用水量及用水方便程度 博州水源保证率、生活用水量及用水方便程度方面不达标的人

5、口有 1.76 万人,占饮水不安全人口 16.62%,造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人口增长,用水量增加。从 1984 年开始进行改水防病到 2003 年的 20 年间,博州总人口(含兵团农五师)由 29.01 万人增加到 43.96 万人,增长 51.53,其中:农业人口由 21.92 万人增加到 30.30 万人,增长 38.23。人口的增长,造成农村原有水源不能满足现状需求。早期改水建设没有进行全面整体规划,随着集镇建设的发展,二、三产业的发展,现有供水设施和供水能力已无法满足用水需求。2.1995 年以前建设的改水工程因为各种原因损坏而使曾经受益的群众又重返饮水困难行列。3.偏远山区的

6、一些农牧民定居、半定居点,居住分散,经济基础薄弱,饮水工程一直未能建设,农牧民只能从河、渠中取水,夏季水源常受山洪污染,冬春季封冻断流,饮水十分困难。(三)饮水安全技术方面的问题 1.规划设计方面,当时为完成人畜饮水解困任务,工程建设只重视数量,而忽视工程的规模效益,致使村村有水厂,全州 344 个村队,从 1984 年至今共建设改水防病工程 268 处,设计供水规模过小,工程效益低。2.水厂制水工艺相对简陋,尤其是村级管理的水厂,消毒方式基本采用漂白粉类,有些还只是季节性和应急性消毒。1998 年州卫生防疫部门抽验的 135 处供水工程,都未开展经常性药物消毒,进行应急药物消毒的有 96 处

7、,占工程总数的 71.32%;有 29.68%的农村供水工程未进行任何消毒。根据州卫生防疫部门近年的抽样调查统计分析,博州饮水水质不合格率为 62.96%,有 10.61 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其中受高氟、高砷水威胁的有 6.36 万人,还有苦咸水、污染水等水质问题的困扰。(四)工程管理方面的问题 建设管理:在 1997 年前建设的农村改水工程,由于国家投入资金比例小,人均投资标准低,地方自筹资金比例大,项目建设大都由乡镇村队管理,工程建设没有执行“三制”,相当一部分工程由无任何资质施工企业或民工承建,施工质量存在一定的隐患;同时改水防病一期以前的改水工程管材没有统一招标,规格不统一,施工中存

8、在一定的安装质量问题,给工程运行维修带来诸多不便,使部分工程没有到设计年限就报废或停运,造成二次改水,不仅浪费资金,也挫伤了群众改水的积极性。运行管理:一期防病改水工程,一是产权不明晰。水价未能按照制水成本核定计收,村级水厂不收水费或平摊电费,水厂缺少后期维护管理经费,得不到及时维护保养,工程效益衰退,有的难以为继,停产倒闭;二是供水成本偏高。农村改水受益区域分散,供水规模小,管线长,单位水量投资大,加上管网的老化、漏失率高,加重了运行管理费用,造成供水成本偏高;三是管理不到位。由于改水工程长期沿袭“国家建、集体管、群众用”的旧管理体制,干部群众喝“大锅水”思想严重,使得工程管理责任难以落实到

9、位,造成严重的失管现象;四是管网配套设施不完善。计量设施不到位,水费回收率低,不能保证工程正常的运行费用;五是管理人员工资普遍偏低,职工队伍不稳定,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行业管理:一是缺少政策扶持、农村改水很难市场运作。农村改水工程建设项目社会公益性强,经济效益差,没有优惠政策的扶持引导,社会资金或民间资本不会投向农村改水工程。如果完全靠各级财政投入,短期内无法解决,靠农民自行筹措而低收入的农民又无能力承担,吸引社会参与民间投入则缺少政策扶持引导。二是农村改水从规划、建设到运行管理缺乏统一有效的监督指导和相应的政策支持,部门之间难以形成合力,渠道不一的财政投入,不能同筹共济,影响政府履行解决农村

10、改水这一公益事业的职责,这也是目前农村改水工作开展缓慢的一个原因。三、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一)技术思路 改水工程设计必须由相应专业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要加强水源的可靠性论证和工程实施方案的审查,注重饮水安全和农村长远自来水发展相结合,对水源有保证、人口聚集的地区,应兴建集中供水工程,扩大原有供水工程的供水范围。要积极推行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加强管网配套建设,实行“三表制”、分水器,大力推广户外水表建设,提高农村改水工程建设质量和标准,保证工程长久发挥效益,提供安全的饮用水。(二)投资思路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民间资金投向农村改水工程。政府通过财政补助及减少税费

11、等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和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不同形式参与改水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农村改水工程市场化进程。发挥各级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提倡农村公益性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办法,调动农民筹资投劳的积极性,提供鼓励社会参与、民间资本踊跃投入的良好政策环境,建立起完善的多元化投入体系。(三)运行管理对策 改水工程管理要以保障农村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用水为目标,以提供优质的供水服务为宗旨,按照市场经济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与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达到工程良性运行。理顺产权关系,落实经营主体,是工程管理的核心问题。按照自治区水利厅关于加

12、强自治区农村(乡镇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意见的要求,采取专业管理与用水户参与式管理相结合的体制。根据工程类型的规模,按照 3 个有利于的原则:即有利于群众使用,有利于工程发挥效益,有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明晰工程产权,确定管理模式。一是对集中供水工程,组建专业供水管理组织。对以国家投资(包括县级投资)为主,跨乡镇多村联办的或规模较大的工程,主体工程所有权属国家所有,由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行使管理权,并组建供水管理站或公司,实行企业化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二是对以国补资金、群众自筹及社会资金共同投资建设的集中供水工程,按照投资比例确定股份,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供水管理站或公司,由供水站(

13、公司)负责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管理。三是对由国家补助、群众自筹投劳兴建的单村供水工程,所有权归受益村集体所有。四是由个人独资和企业实体兴建的工程所有权归个人和企业实体所有,联股兴建的工程所有权归股东所有,接受县(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指导。在全面落实工程管理主体的基础上,层层建立了管理组织,分级落实了管理责任,县(市)水利部门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四)行业管理建议 1.要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统一的行业管理部门,明确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统一管理农村供水工作。制定供水工程管理的政策、法规,加强对饮用水工作的指导和监督。2.建立统一的农村饮用水安全监测网络,定期、定时、定点对供水水源水质进行监测,

14、及时掌握供水安全状况,发现饮水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提供给管辖区政府,及时采取措施,保障饮水安全。3.农村供水企业或管理单位要建立起定期对水源水质、制水水质、配水水质等的检测制度,保证工程受益范围内生活饮用水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及要求。4.搞好农村饮水普查,制定合理的饮水安全规划,各县市水利局通过饮水现状调查,按照优化水资源配置,充分利用现有各种水利设施,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原则搞好本地区饮水安全规划,针对不同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兴建和改造农村供水工程,逐步使饮水安全达到国家制定标准。5.建立科学的水价政策和水费征收体系。合理制定工程水价和足额收取水费是确保工程发挥效益、良性运行最有力的经济手段。所有工程都要实行有偿供水、计量收费,独立经营、自负盈亏。水价要经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县级物价部门批准执行。供水单位要科学布设用水计量的总水表、供水点水表和入户水表,以表计量。在水源紧张的地方,要根据实际情况核定最高用水量,超过最高用水量的部分可以加价收费。水费收入要设专户管理,主要用于工程设施的管理、维修、更新、改造、集体福利基金等项开支。积极推行“水价、水量、水费”三公开,努力提高水费实收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