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有效路径【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人们对建筑企业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进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本文主要是对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现状进行探讨分析,并根据相关企业的具体实际和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情况,提出改革传统低效的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模式,并提出了创新的原则和方案,从而建立建筑工程项目的有效质量管理和控制的措施。【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策略1 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现状分析1.1 管理模式不合理目前,我国建筑企业起步发展较晚,管理模式尚不够合理,从而使得相关建筑企业
2、的经济效益不高,调查显示,我国目前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还是沿用了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此外,通常情况下我国的建筑企业都是按固定的建制组织来进行项目施工管理,并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使得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无法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不可避免地造成资产利用率低下。1.2 管理方法的落后1.2.1 工期制定方面制定进度计划依靠以往积累的经验,“拍脑袋”定工期。编制方法只使用简单的横道图,而不使用先进的网络计划技术。1.2.2 人员素质方面研究表明,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下,甚至有许多是别的专业转过来的,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建筑企业的整体的素质。
3、同时,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特殊性决定其技术人员的流动性大,这样,不利于企业对其技术人员进行统一的技术业务培训,从而使得员工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因此有些技术方案难以实行,造成每个工程项目之间的质量差别非常大。1.2.3 施工控制方面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控制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得比较少,尤其是前馈控制和日常控制没有落实到具体的应用上。量化的控制手段更是不多见,采用的控制方法随意性非常大。1.3 组织形式不科学1.3.1 管理上高度集权地域性公司和各工程公司没有独立经营权,易导致决策不及时,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同时也难以调动各分公司的积极性。1.3.2 组织机构的设计不合理直线职能
4、制组织结构适用于产品固定的生产制造型企业,对于市场变化快、产品具有单件性的建筑业是不适用的。1.3.3 部门设置不科学一些建筑工程公司没有考虑新产品的开发和新事业的开拓而科学设置部门,工程公司中各部门多数按专业划分,每建设一个项目就要调动所有专业的工程公司,造成资源的浪费。1.3.4 用工制度不灵活由于建筑行业具有生产能力的不均衡性,在任务不饱满的情况下,企业也要承担大量固定工的工资,加重企业负担。1.4 施工材料供应缺乏系统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所谓的材料供应上突出的问题是不急需的材料被大量囤积,而急需的材料往往因为资金的原因不能及时进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大多数建筑公司的供应缺乏
5、系统管理,材料计划和仓储计划没有纳入进度计划体系中,材料的进场时间、数量和使用部位落实得不具体。如钢材、水泥等大宗材料,往往采取大批量进货的方式,这样既占用大量资金和场地,还容易造成材料损失和二次倒运。而且,当工程进度和工期变化时,材料供应计划难以得到相应的调整,造成大量暂时不用的材料涌入现场。由于资金被大量占用,一旦后续资金出现困难,工程项目的建设将受到影响。2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策略2.1 建立和完善新的管理模式建筑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具有阶段性、流动性、季节性和生产能力负荷的不均衡性,要求管理模式必须符合建设产品的特点。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应该借鉴国外科学的、成功的管理模式,结合我国
6、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进行调整。调整后的管理模式应当具有以下特点。2.1.1 建立具有弹性生产力、刚性产业结构和贴近市场等特点和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2.1.2 施工管理与施工作业职能分离,责任到人分工明确,确保每个员工都能遵守企业的施工项目管理条例。2.1.3 建立科学务实的项目计划手段和严谨有效的项目控制手段,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效率。2.2 观念的调整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阶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企业是以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任务,追求产值为目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传统经营观念必须转变。即,要将计划观念转变成市场观念、将产值观念转变成利润
7、观念、将行政指令管理观念转变成科学决策管理观念、将经验管理观念转变成科学技术管理观念、将因循守旧的观念转变成追求创新的观念。经营观念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只有树立科学的经营观念,适应新的经济形式要求,企业才能够不断发展壮大。2.3 组织机构的调整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的组织机构绝大多数都采用传统低效的直线职能制,然而这种结构形式适用于生产企业,不适用于建筑企业。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一种高效、新型的的组织体系,以便于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这种组织体系应满足以下要求。2.3.1 符合弹性生产力原则。总承包人的施工管理与作业职能分离,用工制度有弹性。从而总承包人可以根据建筑企业的实际
8、情况和工程施工的需要,将施工作业任务分包给专业化劳务公司,自身不配备固定的生产工人,只承担施工管理职能。2.3.2 符合刚性产业结构原则。随着企业与业主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这就要求相关建筑企业的总公司逐步实行跨地区经营并能直接与业主签订承包合同。专业化劳务公司不能流动,只能从总承包人手中分包施工作业任务。2.3.3 贴近市场的要求。如果采取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必然影响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还将加大企业负担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其组织机构的设置应符合贴近市场的要求,根据市场需求与市场规律来建立集权和分权相结合、机动灵活的组织机构。参考文献1 蒋伟,王亚兰. 浅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01) .2 李胡勇.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探讨j. 天中学刊, 2010(02) .3 刘仁斌,李鹏宇,李泽波,肖万喜. 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探讨j. 人力资源管理, 2010(06) .4 栾兆理. 浅谈工程项目施工管理j. 科学之友(b版), 2010(01) .5 辛洪波,许德秋. 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优化管理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04) .6 盛春雷,张新忠. 浅谈土木工程的施工管理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