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1_000_kV特高压30...耐张塔地线支架高度取值研究_刘庆丰.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25077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_000_kV特高压30...耐张塔地线支架高度取值研究_刘庆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_000_kV特高压30...耐张塔地线支架高度取值研究_刘庆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_000_kV特高压30...耐张塔地线支架高度取值研究_刘庆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31000kV 特高压 30mm 重冰区水平耐张塔地线支架高度取值研究http:/ 电网设计第7期 DOI:10.13500/j.dlkcsj.issn1671-9913.2023.07.0031 000 kV 特高压 30 mm 重冰区水平耐张塔地线支架高度取值研究刘庆丰,莫咏衡,张 胜(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7)摘要:1000kV 特高压 30mm 重冰区水平耐张塔地线支架高度关系到导地线脱冰跳跃距离,地线表面场强大小以及防雷保护效果。采用电位系数法,导地线应力状态方程和不平衡张力计算理论,结合脱冰跳跃真型试验成果,从地线表面场强、防雷保护、脱冰

2、跳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计算,综合得出水平耐张塔地线支架高度取值。关键词:特高压;重冰区;水平耐张塔;地线支架中图分类号:TM7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9913(2023)07-13-04Study on the Height of Ground Wire Support of Horizontal Tension Tower in 1 000 kV UHV 30 mm Heavy Ice AreaLIUQingfeng,MOYongheng,ZHANGSheng(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Hunan Electric Power Design

3、 Institute Co.,Ltd.,Changsha 410007,China)Abstract:Thegroundwiresupportheightofthehorizontaltensiontowerinthe30mmheavyiceareaof1000kVUHVisrelatedtothedeicingjumpingdistanceoftheconductorandgroundwire,thesurfacefieldstrengthofthegroundwireandthelightningprotectioneffect.Inthispaper,theelectricpotenti

4、alcoefficientmethod,thestressstateequationofconductorandgroundwireandthecalculationtheoryofunbalancedtensionareusedrespectively.Combinedwiththeresultsoficingjumptest,thegroundwiresurfacefieldstrength,lightningprotectionandicingjumpareanalyzedandcalculated,andthegroundwiresupportheightofhorizontalten

5、siontowerisobtained.Keywords:UHV;heavyicearea;horizontaltensiontower;groundwiresupport*收稿日期:2021-07-18 第一作者简介:刘庆丰(1979),男,硕士,高级工程师,从事高压输电线路设计工作。0 引言1 000 kV 特高压交流线路是目前国内电压等级最高的交流线路,主要是解决跨区域长距离的电力输送问题,实现远距离的电力系统互联,提高区域间送受电能力。重冰区输电线路导地线覆冰严重,导地线或者导线间脱冰跳跃容易引起线路跳闸,甚至倒塔断线等故障,对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危害极大1。目前,国内重冰区特高压耐张塔

6、一般采用导线三角形排列的干字型耐张塔(以下简称“干字塔”),对导线水平排列的耐张塔(以下简称“水平耐张塔”)研究较少。水平耐张塔三相导线水平排列,水平相间距较大,脱冰跳跃下不易发生导线相间闪络。水平耐张塔结构受力较好,传力简单,运行经验成熟,塔重较常规干14http:/电 力 勘 测 设 计第7期字塔降低 8%左右,经济效益显著。水平耐张塔地线支架高度较干字塔小,脱冰跳跃下导地线间的接近闪络是薄弱环节,因此,有必要对水平耐张塔地线支架高度的取值开展研究。1 线路基本参数以某 1 000 kV 特高压重冰区线路为例,导线采用 8JLHA2/G3A500/45 钢芯铝合金绞线,分裂间距 400 m

7、m,地线采用 JLB20A240铝包钢绞线。导线最大使用张力安全系数为3.0,地线最大使用张力安全系数为 3.5。设计大风为27 m,设计覆冰为 30 mm。导地线特性参数表见表1所列,设计气象条件的组合表见表2所列,空气间隙取值见表 3 所列2。表1 导地线特性参数表导线型号计算截面积/mm2外径/mm单位质量/(kg/km)额定拉断力/N弹性模量/(N/mm2)线膨胀系数10-6/(1/)JLHA2/G3A-500/45532301 687204 90065 90020.3JLB20A-240238.76201601.8288 900 153 90013表2 重冰区设计气象条件的组合表工况

8、组合气温/风速/(m/s)覆冰/mm最低气温工况-1500年平均气温工况1500设计风速工况-5270设计冰厚工况-51530最高气温工况4000安装工况-10100大气过电压工况15100操作过电压工况1516.10表3 单回线路空气间隙推荐值工况组合绝缘子串悬挂方式空气间隙/m工频电压工况V串2.9操作过电压工况中相V串7.2(8.0)边相V串6.3带电作业工况V串6.7注:括号内数值为对上横担最小间隙值。跳线间隙考虑1.1倍系数。根据规程要求,山区单回路耐张塔地线对边相导线防雷保护角不宜大于-4,对跳线防雷保护角不宜大于 0,30mm 冰区导地线水平位移不小于 4.5 m。根据以上基本参

9、数和杆塔设计基本原则,绘制杆塔间隙圆,确定导地线水平布置尺寸。绘制出的塔头布置如图 1 所示,其中 H 就是本文需要研究取值的地线支架高度。25100251003320033200R6930R6930R6930R6930R7920R7920R7920R7920R8800R8800R880075,075,075,0H1060023685t注:尺寸单位为mm图1 水平耐张塔塔头布置2 地线支架高度取值塔头地线支架高度 H 需要满足三个要求,一是满足地线表面最大电场强度的要求,二是满足地线对导线防雷保护范围的要求,三是满足脱冰跳跃的要求。2.1 地线表面电场强度2.1.1 电线临界起晕电场强度参考

10、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3,导地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应满足地线表面最大电场强度 Em不超过临界起晕电场强度 E0的 80%的规定,即 Em/E0 80%。根据试验数据确立的皮克公式,对同轴圆筒及平行导线,电线临界起晕电场强度 E0计算公式见式(1)。E0=3.03m2/3(1+0.3/r)(1)式中:m 为电线表面系数,对于绞线一般可取0.82;r 为电线半径,cm。式(1)中,相对空气密度 计算见式(2)。tp+=-273102895(2)式中:为相对空气密度;p 为气压,Pa;t 为151000kV 特高压 30mm 重冰区水平耐张塔地线支架高度取值研究http:/ 电网设计第7期 气温,

11、。当 p=101.325103 Pa,t=20时,=1。2.1.2 电线表面最大电场强度1 000 kV 单回路线路由三相导线和两根地线组成,等效看作 5 根电线,三相导线定义为电线 1 电线 3,两根地线定义为电线 4 和电线 5,电线 1 电线 3 的电压为最大相电压,相位差120,电线 4 和电线 5 的电压和相位均为 0。根据麦克斯韦方程,可以得出式(3)。iu iijqa=(3)式中:iu为对地电压矩阵,kV;ij为电位系数矩阵,F/m;iq为等效电荷矩阵,C/m。电位系数矩阵由电线尺寸、电线平均高度和塔头尺寸确定:aii=1 ln 2hireq 20 (4)aij=1 ln d2i

12、j+(hi+hj)2dij 20 (5)式中:hi为电线 i 的平均高度,m;hj为电线 j的平均高度,m;dij为电线 i 至电线 j 的水平距离,m;req为电线的几何等效半径,m。参考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计算电线表面场强的计算方法主要采用马克特-门得尔法。就高压线路而言,电线之间及电线对地面的距离通常比电线直径大得多。因此,认为到电线上电荷位于电线中心的近似方法是实用的。电线表面最大电场强度 Em见式(6)。Em=1.05 2 qi 1+2(n-1)riS sinn10-1520 nri3(6)式 中:0为 空 气 介 电 常 数,0=1/(36109)=8.84210-12;

13、qi为电线等效电荷,C/m;ri为电线半经,m;n 为电线分裂根数;S 为电线分裂间距,m。通过式(3)式(5),可以求出每根电线的等效电荷 qi,代入式(6),求出每根电线的电线表面最大电场强度 Em。2.1.3 电线表面最大电场强度通过以上计算,得出不同地线支架高度下地线表面电场强度比值见表 4 所列。表4 不同地线支架高度下地线表面电场强度比值地线支架高度/mEm/E0(%)570666.3762.9从表 4 可以看出,地线支架高度不小于5 m 时,地线表面电场强度均不大于起晕场强的 70%,满足规范要求。2.2 地线防雷保护范围根 据 GB 5066520111 000 kV 架 空

14、输电线路设计规范,杆塔上两根地线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地线与导线间垂直距离的 5 倍。根据防雷保护角要求塔头布置,两根地线间的水平距离为 50 m,地线支架高度不应低于50/5=10 m。另外,由于特高压杆塔两根地线水平间距较大,还需校核两根地线是否能联合保护中相导线。根据 GB/T 500642014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4,杆塔顶部的两根地线支架可以等同两根避雷针,因此,两根等高避雷线的保护范围如图 2 所示。地线1地线2hD/5.5Ph00D图2 两根等高避雷线的保护范围参考 GB/T 500642014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两避雷线间各横截面的保护范围应由通过

15、两避雷线及保护范围边缘最低点 O 的圆弧确定。O 点的高度按下式计算:h0=h-D/(4P)(7)式中:h0为两避雷线间保护范围上部边缘最低点的高度,m;D 为两避雷线间的距离,m;h 为避雷线的高度,m;P 为高度影响系数,h 30 m,P=1;30 m h 120 m,P=5.5/h;h 120 m,P=0.5。为满足两根等高避雷线可以联合保护中相导线,要求 h0必须大于中相导线对地高度。16http:/电 力 勘 测 设 计第7期根据杆塔规划成果,水平耐张塔呼高范围是60 72 m,计算地线支架取 16 m 时,不同呼高下,两根地线对中相导线的联合防雷保护情况,见表 5 所列。表5 30

16、 mm冰区水平耐张塔中相导线防雷保护计算结果呼高/m地线支架高度/m地线高/m地线间距/m高度系数保护高度/m是否满足要求60167649.60.63161.71满足63167949.60.61964.43满足66168249.60.60767.15满足69168549.60.59769.88满足72168849.60.58672.62满足根据防雷保护范围计算结果,当 30 mm 水平耐张塔最高呼高为 72 m 时,地线支架高度取16 m,两根地线对中相导线的防雷保护刚好满足要求。因此,为了中相导线满足防雷保护要求,30 mm 水平耐张塔地线支架高度不小于 16 m。2.3 脱冰跳跃计算分析由

17、于自然脱冰具有偶然性,难以长期连续自动监测,目前国内大多使用计算机模拟手段,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导线的脱冰跳跃幅度。由于输电线路外部覆冰环境的复杂性,计算机模型很难准确模拟输电线路脱冰时的实际情况,为此,有关科研院所开展导线脱冰跳跃真型试验,对模拟导线脱冰进行跳跃试验研究,测量各种典型工况下导线跳跃幅度、导线跳跃频率和导线张力变化,为脱冰跳跃计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脱冰跳跃试验采用重物释放的办法来模拟导线脱冰,通过模拟各种工况导线脱冰情况,测量出导线跳跃幅度以及导线张力变化等物理量,分析最严重的脱冰工况,为线路设计和脱冰跳跃计算的理论模型提供依据。脱冰跳跃档距组合按连续多档考虑,中间一

18、档导线脱冰,两侧导地线未脱冰,导地线覆冰厚度相同,脱冰率重冰区取 80%。根据试验结果,得出导线脱冰跳跃高度公式如下:Hc=0.9f(2-L/1 000)(8)式中:Hc为导线脱冰跳跃高度,m;f 为脱冰前后导线弧垂差,m;L 为脱冰档距,m。假定连续五档六塔的耐张段作为计算模型,如图 3 所示,其中 1#和 6#杆塔为耐张塔,其他塔为直线塔,耐张塔采用水平耐张塔,地线支架高度为 16 m。脱冰档1#2#3#4#5#6#图3 连续五档脱冰跳跃导线模型假设初始情况下导地线覆冰厚度相同,均为 30 mm,1#耐张塔相邻的第一档导线发生脱冰,其他档不脱冰,脱冰气温取 0,脱冰风速取 10 m/s,脱

19、冰率取 80%。根据设计规程要求,脱冰跳跃情况下,导线与地线动态校验距离为应满足工频电压间隙 2.9 m+分裂圆半径 0.5 m=3.4 m,导线与地线静态校验距离应满足操作过电压间隙 6.3 m+分裂圆半径0.5 m=6.8 m。根据导地线应力状态方程5以及不平衡张力的计算公式6-8,可以求出脱冰前和脱冰后导地线弧垂值,再利用导线脱冰跳跃高度公式,可以分别计算不同脱冰档距下的导地线静态和动态接近距离,结果见表 6 所列。表6 不同脱冰档距下的导地线静态和动态接近距离m脱冰档距静态接近距离动态接近距离50011.15.885509.914.66008.963.826508.383.677008

20、.313.6从表 6 可以看出,当脱冰档距达到 700 m时,导地线动态接近距离最小为 3.6 m,大于工频电压间隙 3.4 m 的要求值,导地线静态接近距离最小为 8.31 m,大于操作过电压间隙 6.8 m的要求值。3 结论通过对地线表面最大电场强度、防雷保护范围、脱冰跳跃三方面开展计算研究,地线支架(下转第22页)22http:/电 力 勘 测 设 计第7期下坚实基础;2)从多维度、全业态角度出发,全面分析智能输电的综合经济效益,形成有效的量化评估方法和机制;3)强化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以业务需求为导向,持续开展创新研究,不断丰富智能输电业务模式。参考文献1 王庆红.智能电网研究综述J.

21、广西电力,2009,32(6):1-6.2 杨宇全,杨磊.智能电网发展研究综述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2(5):52-55.3 刘雪锋,尹泓江,李阳斌,等.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管理平台设计与系统开发J.电子制作,2020(22):83-84.4 刘雪锋,王耀平,杨金海,等.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研制及其通信组网应用J.电子制作,2020(21):91-92.5 马小敏,王超,袁志,等.基于气象参数聚类分析的高原地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电源选择J.四川电力技术,2020,43(5):5-10.6 李德海,何红太.低温环境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可靠性分析及提升J.黑龙江电力,2020,42(3):224

22、-228.7 梁兴,严居斌,尹磊.基于红外图像的输电线路故障识别J.电测与仪表,2019,56(24):99-103.8 宋亮亮,杨毅,范栋琛,等.基于改进学习矢量量化神经网络输电线路故障识别技术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583-590.9 卢志博.基于深度学习的输电线路部件检测与故障识别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20.10 王海强.高压输电线路重要部件典型故障特征融合与识别算法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工业大学,2021.11 陈柏元.电力输电线路故障分类方法及其应用研 究D.重庆:重庆理工大学,2018.12 张慧莹.输电线路绝缘子识别与故障状态检测技术研究D.西安:西

23、安工程大学,2018.(编辑 魏俊)(上接第16页)高度主要受防雷保护和脱冰跳跃控制,结论如下:1)地线支架高度不小于 5 m 时,地线表面电场强度均不大于起晕场强的 70%,满足地线表面最大电场强度 Em不超过临界起晕电场强度 E0的 80%的要求;2)地线支架高度为 16 m,杆塔呼高72 m 时,两根地线对中相导线的防雷保护刚好满足要求;3)当脱冰档距达到 700 m 时,水平耐张塔地线支架高度为 16 m 时,导地线动态接近距离最小为 3.6 m,导地线静态接近距离最小为 8.31 m,导地线动态和静态接近距离满足间隙距离要求。综上所述,建议 30 mm 重冰区水平耐张塔地线支架高度取

24、 16 m。参考文献1 陆佳政,蒋正龙,张红先,等.湖南电网2008年冰灾技术分析J.湖南电力,2008,28(3):1-9.2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1 000 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6652011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3 张殿生.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4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GB/T 500642014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5 邵天晓.架空送电线路的电线力学计算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6 周坤,彭建春.输电线路不平衡和断线张力计算与分析J.湖南电力,2009(3):9-11.7 刘庆丰.输电线路不平衡张力分析和计算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6,26(1):93-95.8 刘庆丰.微地形对输电线路不平衡张力的影响J.电力建设,2011,32(10):38-40.(编辑 魏俊)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