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整册.pdf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247544 上传时间:2024-06-26 格式:PDF 页数:79 大小:4.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整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整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整册.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整册.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整册.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 植物身体的奥秘 第一课 根里的抽水机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根的形态。2.知道直根系和须根系。3.了解根的作用。能力培养 1.通过对植物根部的观察,学习观察的要点。2.通过探究根的作用,学习运用模拟研究的方法探究根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神奇的植物世界,产生探索自然的欲望。2.培养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根的形态和作用等活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和运用模拟研究的方法。教学准备 完整植物的图片、不同根系的图片、根尖放大图片、不同环境中植物根系图及视频、废报纸、橡皮泥。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同学们,你们见过叔叔阿姨种小树苗吗

2、?为什么那些小树苗的根部都包着一些泥巴呢?问题 为什么要用泥巴保护根呢?根有这么重要吗?目的 联系生活中的情景,引出本课探究的主题。二、活动一:观察植物的根 导入 要了解根的作用,我们先来观察根的外形。出示带根的草、白菜和葱的图片。1 观察 各小组观察根的形态并记录其特征。交流 各小组进行汇报与交流。媒体 先阅读课本资料,然后看一段“植物的根系及其分布特点”视频。归纳 植物的根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延伸 出示一些植物的根,让学生判断这些根分别属于哪种根系,理由是什么。三、活动二:观察根系的分布 导入 出示大风吹,树枝摇的图片。讨论 大树不容易被吹走的原因是什么?观察 出示一些树根 1 树根 2

3、 图片,了解树根分布的情况。思考 植物能牢牢地“站稳”在地面上,确实是根的功劳吗?四、活动三:扎根土壤的秘密 导入 能设计研究植物是如何扎根土壤的方案吗?分组讨论实验方案。交流 各小组交流并完善实验方案。实验 分组实验,填写实验表格。交流 各组汇报实验现象。归纳 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五、活动四:毛茸茸的根尖 导入 出示根尖的放大图,介绍哪个部分是根尖,根毛长在什么地方。观察 各组选择一种植物的根尖图片,观察并画出简图。问题 你能用语言描述根尖的特点吗?猜一猜,这些毛绒绒的根尖有什么作用呢?六、拓展:不同环境里植物根 导入出示课本图中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示意图。问题 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有什

4、么特点?讨论 根据图片进行分析,为什么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会有这些生长特点呢?归纳 植物的根系生长特点与其生长环境有关。2 草原上的植物的根密密麻麻联成一个网状,既可以固定泥土,也可以使自己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而在沙漠中,由于沙子松散又缺少水分,所以植物的根系都十分发达,有的尽可能往地下伸长,有的尽可能向周围扩大,既可以较好地固定自己,又利于自己充分吸收水分。第二课 茎里的“运输网”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茎的形态。2.了解茎的一般结构。3.探究茎的作用。能力培养 1.通过观察茎的形态,进一步学习观察的方法。2.通过探究茎的作用,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并尝试推理。情感态度价值观

5、1.保持对植物的好奇心,产生继续探索自然的欲望。2.能尝试用间接法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培养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茎的形态和一般结构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方法和分析、判断能力。教学准备 变色花及其制作视频、不同形态的茎的图片、有断枝的图片、有关记录树干枝条的观察表。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插图。问题 波波发现了什么?3 彬彬认为茎里流出来的汁液是根吸收来的水分,大家觉得有道理吗?二、活动一:水在植物体内的流动 导入 出示课前老师做的“变色花”(或课本图)。猜想 花的红颜色是从哪里来的呢?观察 切开茎部,观察横截面。思考并记录。引导 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可能

6、重点会放在花是否变色的现象上。教学时应及时引导学生关注引起这个现象的原因,引导他们发现茎能运输水分这一功能。交流 各组汇报自己的看法。媒体 播放“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视频。归纳 茎能运输水分。引申 你会做一枝两色花吗?回家试做一朵两色花。三、活动二:探究茎的其他作用 导入 出示一些不同形态茎一 二 三 四 的图片。讨论 植物的茎除了能运输水分外,还有什么作用呢?观察 大风吹植物不倒的图片。归纳 茎还有支持作用。问题 为什么有人说“树怕剥皮”呢?阅读 出示有关茎运输养分的资料。讨论 如果有的树皮被环割了一圈,割得不太深,树皮会怎么样呢?割得不宽,又会怎么样呢?割得太宽,树皮又会怎么样呢?归纳

7、植物的茎还有运输养分的作用。引申 莲藕的茎是哪个部分?长在地下的茎有什么作用呢?四、拓展:树干和枝条记录的秘密 导入 出示课本驱动页的图片。波波和琪琪有什么发现呢?问题 叶片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阳光呢?4 第三课 叶里的“加工厂”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2.理解没有太阳、没有植物地球上就没有生命。能力培养 1.通过对自然界中叶的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2.通过探究叶的作用,尝试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初步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对植物的好奇心,产生探索自然的欲望。2.认识保护植物的重要性。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叶和探究叶的作用,

8、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分析能力。教学准备 有关森林的照片、叶片不同排列的照片、光合作用的视频。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驱动页的图片。波波和琪琪有什么发现呢?问题 叶片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阳光呢?二、活动:观察叶片的排列情况 导入 出示课前拍摄的叶片排列照片。问题 这些叶片在排列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呢?交流 说说寻找到的叶片排列特点。讨论 叶片互相不遮蔽的意义。三、拓展:绿叶的作用 导入 植物没有叶片会怎么样呢?长期没有阳光照射,植物会怎么样?5 媒体 播放“光合作用的过程”视频。讨论 光合作用的水分、二氧化碳从何而来?阳光有什么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营养物质会输送到哪里?交流 绿

9、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放出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思考 有了光合作用,空气中的氧气会不会越来越多?第四课 花里“育婴房”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花的结构。2.探究花的作用。3.了解花的其他特征。能力培养 1.通过观察植物的花,继续学习观察和实验的方法。2.通过对花的结构的认识,尝试对观察和实验现象作出分析与解释。3.通过观察更多植物的花,学习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类。情感态度价值观 1.鼓励学生动手探究,体会科学研究的乐趣。2.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细心与耐心。3.欣赏和感受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花的结构,探究花的作用,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方法和推理能力。教学准备 各种

10、各样的花的图片、视频、桃花模型、“花的构造”视频、鲜花、镊子、“花的档案”样例。6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一些花的图片一 二 三 四。说说花的名称。问题 这些美丽的花藏有什么秘密呢?不同植物种类的花,结构是否相同呢?二、活动一:解剖花 导入 要更完整地认识植物的花,我们可以用解剖的方法去观察花的内部。怎样解剖一朵花呢?演示 出示一朵桃花模型。介绍解剖桃花的方法,提示要点,出示记录表格。在解剖前,教师应示范怎样使用镊子,怎样解剖白菜花(可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实验 按要求解剖白菜花和其他 23 种花,把花朵由外向内一层层解剖,相同的部分放在一起,然后观察各部分的形态和数量,做好记录。

11、交流 对花的解剖结果进行归纳,了解花的结构。媒体 播放“花的结构”的 视频。思考 认识什么是完全花,什么是不完全花。找出完全花与不完全花的区别。拓展 分辨常见的花,哪些是完全花,哪些是不完全花。三、活动二:寻找花里的“育婴房”导入 出示几种不同的花的实物。问题 这些花的雄蕊在哪里?雌蕊呢?(让学生指出来)交流 在解剖花的时候,你们有没有发现雄蕊和雌蕊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媒体 出示有关雄蕊、雌蕊的图片。实验 剥开雄蕊的花药,剖开雌蕊的子房,了解这些结构的作用。媒体 播放“开花的过程”视频。归纳 雌蕊里的子房就是植物的育婴房。植物的种子就是在这里发育成长的。四、拓展:给花建档案 导入 教师出示课前做

12、好的几种“花的档案”。问题 你喜欢哪份“花的档案”呢?为什么?7 交流“花的档案”一般应有哪些内容?制作 每组设计一份“花的档案卡”,并制作出来。展示 出示做好的“花的档案卡”,生生与师生之间相互点评。第五课 果实里的新生命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果实的结构。2.探究果实的作用。能力培养 1.通过了解果实的结构,掌握有计划、有条理的科学观察方法。2.通过探究果实的作用,尝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归纳。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自然界的奇妙无穷与多姿多彩,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与欲望。2.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共同进步。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果实的结构,探究果实的作用,掌握有计划、有条理的

13、科学观察方法和分析、推理、归纳的能力。教学准备 一些常见植物开花结果的图片、“果实是怎样形成”的视频、苹果等一些有代表性的果实、小刀、“寻找果实”计划表。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驱动页的图片。青葱的丝瓜架下,孩子们对着一个个刚结出来的小丝瓜感到很好奇:小丝瓜是由花变成的吗?问题 植物的果实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8 二、活动一:观察结果的过程 导入 出示一些植物由开花到结果的图片(图片已排好序)。问题 能说说这些植物的花发生了什么变化吗?猜测 猜测雌蕊、子房的作用。交流 说出植物的花在结果过程中的变化。归纳 果实是由花的子房发育形成的。三、活动二:果实里藏着什么?导入 出示桃、姜、萝

14、卜的实物。它们都是植物的果实吗?外形相似吗?内部构造一样吗?指导 介绍解剖桃的方法(横切、纵切)。在演示解剖方法时,要强调用刀安全。实验 学生按要求解剖桃、姜、萝卜,并观察内部构造。交流 汇报实验观察的结果。桃、姜、萝卜哪个是植物的果实,哪个不是?说说你的依据。归纳 果实是由种皮和种子构成的。资料 有关香蕉和无籽西瓜的资料。思考 荸荠、萝卜、甘薯是植物的果实吗?四、活动三:寻找植物的果实 导入 在哪里可以找到植物的果实?活动 到社区或郊外寻找植物的果实。指导 当校园中植物果实较多时,本活动可在校园内进行。如果校园中植物果实较少时,可以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公园、郊外进行。计划 分组制定一个简单

15、的“寻找果实”计划。提示学生计划应包括准备什么(如观察记录表、笔、工具);人员分工;注意事项(如安全问题、环保问题、纪律要求)。活动前要提醒学生不能随意品尝果实,以免中毒。调查 寻找植物的果实,并做好观察记录。9 要让学生做好观察、解剖记录,达到认识更多果实的目的。交流 在观察后,可让学生描述一种最喜欢的果实,强调作出全面的描述。各组汇报计划,教师点评。第六课 酸奶的秘密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细菌的形态。2.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3.认识细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4.了解病毒也是生物中的一类。能力培养 1.通过对细菌形态的观察,进行科学的比较与描述。2.通过制作酸奶的活动,培养提出问题、

16、猜测和设计对比实验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科学是不断地发展的,需要不断地学习。2.学习利用互联网搜集信息,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重点难点 根据现象推理判断,设计对比实验,通过对比实验理解酸奶的秘密是细菌(乳酸菌)的作用。教学准备 1、鲜奶,酸奶,清洁的容器、温度计、时钟、保温瓶、糖、锅及汤匙、(学生自己准备)。2、细菌、病毒的图文资料。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讲述故事情景(一天,波波和琪琪来到妍妍家坐客。)10 妍妍从冰箱里取出了酸奶来招待同学。她告诉同学,这些酸奶是她自己制作的。问题 大家是否知道,酸奶是怎样制成的呢?目的 创设活动情景,引出探究活动的问题。二、活

17、动一:动手制酸奶(回家做)导入 出示酸奶的制作材料。问题 酸奶是怎样做的呢?演示 向学生讲述酸奶的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布置学生课后完成制作过程。媒体 出示课本图。观察 注意观察鲜奶与酸奶在颜色、状态、气味、味道方面的不同。讨论 酸奶是用鲜奶制成的。鲜奶是如何变成酸奶的呢?在制作过程中,你认为最关键的一个步骤是什么?猜测 把自已的猜测写下来,并汇报交流。小结 酸奶中有一种微生物,在合适的条件下,这种微生物会使鲜奶变成酸奶。交流 各小组互相品尝课间餐的酸奶,说说酸奶的味道。讨论 是哪些条件影响了酸奶的味道呢?(鲜牛奶温度,加入酸奶的量,保温时间,其他添加物等。)设计 设计一个对比实验表,课后研究每

18、个条件对酸奶味道的影响。交流 针对课后对比实验结果,交流心得。目的 通过初步实验了解牛奶变成酸奶的过程,探究酸奶的成因。再次通过设计对比实验,认识到酸奶制作过程(乳酸菌繁殖)需要适宜的条件。三、拓展:细菌的模样 媒体 出示细菌示意图。指导 细菌广泛分布在土壤里、水中、空气中、家里、食物中。介绍 简要介绍细菌的特点。(如分布广泛,体积微小,身体结构简单,但繁殖很快。对人类来说有些细菌是有益的,有些细菌是有害的。)目的 了解细菌的特点。11 四、活动二:观察细菌的外形 媒体 出示乳酸菌等多幅典型细菌 一 二 三 的图片。指导 小小的细菌用肉眼是看不到的,但是到了电子显微镜下,它们的样子就能清晰地看

19、到了。观察 引导学生边观察边用自已的语言描述每种细菌的形态。讨论 从形态上看,可以把这些细菌进行分类吗?交流 小组汇报自已如何分类,说明分类的理由。归纳 按基本形态分,细菌大致分为杆菌、螺旋菌和球菌3 种。媒体 播放“细菌和病毒”视频。讨论 细菌的样子与动植物有什么不同?第七课 发面的学问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2.调查生活中的真菌(霉菌和食用菌种类)及生长环境。能力培养 1.通过发面团实验,培养观察、比较、描述的能力。2.通过发面团实验,学习提出问题、猜测、设计对比实验的方法。3.通过调查生活中的真菌的活动,学习科学调查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20、1.建立大胆设想、大胆推理的信心。2.培养学生合作的团队精神。重点难点 通过发面团实验,学习提出问题、猜测、设计对比实验的方法。教学准备 1、面粉,酵母菌,碗,筷子,尺子等发面团材料及工具;2、酵母菌、霉菌、真菌的图文资料。12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问题 你见过发酵后的面团吗?(引导学生描述事实)什么使面团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目的 创设活动情景,引出探究活动的问题。二、活动一:发面团 导入 出示发面团的制作材料。问题 怎样发面团呢?演示 向学生演示发面团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布置学生课后完成制作过程。观察 观察面团发酵前后在颜色、大小、气味等方面有哪些不同。讨论 制作过程中

21、,你认为使面团发大的最关键一个步骤是什么?把自已的猜测写下来,并汇报交流。小结 原来是酵母菌的使面团发了起来。三、拓展:认识酵母菌 媒体 出示酵母菌实物(酵母粉)。指导 这是发面时添加在面粉里的酵母菌,仔细观察,并描述。观察 分小组观察酵母菌的外形特征(形状、大小、颜色、气味)。汇报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引导 引导学生留意发酵后的面团有酵母菌的气味。讲述 酵母菌是怎样使面团发起来的呢?出示酵母菌放大图。它是真菌的一种,和细菌一样,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它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可以把面粉中的一些淀粉分解。在分解过程中,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这就是发酵现象。问题 面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到哪里去了?

22、请根据发面团实验及酵母菌的作用进行分析。讨论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将结果填写在课本中。交流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并进行交流。目的 通过分析,进一步了解发面现象的产生原因。四、霉菌生长的环境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这些橘子和柿子发霉了。13 生活中我们常见到这种现象。说说看你还见到过哪些物体发霉?这些“霉”是什么样子的?讲述 出示一组霉菌的放大图片,简要介绍霉菌的特点。问题 通常在什么环境下物体容易发霉?讨论 分小组设计调查报告,设计实验。课后展开调查。交流 各小组展示调查报告。小结 在高温、潮湿、阴暗的环境下物体容易发霉。问题 关于真菌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媒体 播放“真菌”视频。上网 登陆“小学科学网

23、”或其他可信度较高的网站,搜集有关资料,并整理信息。交流 把自已整理好的图文资料传送到“小学科学网”上,与其他同学交流。第八课 电路的研究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认识简单电路。2.知道开关的作用。3.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4.认识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能力培养 1.经历用电线、电池、灯泡组成一个简单的闭合回路的活动过程,学会画电路的连接装置图。2.学会用简单电路图做实验记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造能力。3.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记录、整理、分析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和习惯。14 2.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并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和关注与科

24、学有关的社会问题。重点难点 经历观察、记录、整理、分析、比较等的研究,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和开关的功能,并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教学准备 小开关,电池盒,大号电池,小灯泡,灯座,导线,PP 胶片,不干胶,铜销钉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驱动页图片。问题 如果小金属环碰到金属丝,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目的 创设情景,引入活动主题。二、活动一:让灯亮起来 导入 出示实物:1 节电池连电池盒、2 个灯泡连灯座、4 段导线。问题 如果用1节电池让1个灯泡亮起来,可以怎样用导线连接?怎样画图表示?如果用 1 节电池让 2 个灯泡亮起来,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连接方

25、法?实验 各小组按步骤互相配合设计并制作电路,探究出现现象的原因。观察 不同的连接方法,出现了哪些不同的现象?交流 小组汇报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进行记录。引导 电路图的绘制要点。区别使用 2 个灯泡的串联、并联电路。三、活动二:开关加在哪里?导入 出示 2 个灯泡的并联电路、2 个开关装置、多条导线。问题 在 2 个灯泡的并联电路中,加几个开关才能分别控制灯泡的亮与灭?思考 开关加在哪里更好?实验 小组内学生互相合作进行探究,并记录连接的方法。交流 小组汇报探究结果,经过讨论后进行归纳总结。引导 如何使一个灯泡断路而另一个灯泡保持通路?多用几条导线试一试。如果先画个电路图会更显而易见。15 你

26、还见过哪些种类的开关?四、活动三:判断容易导电的材料 导入 出示一个带开关的简单电路,以及一些身边的小物品(如橡皮擦、铅笔杆等)。问题 把这些物品连接到电路里,灯泡会继续发光吗?思考 怎样利用这个简单电路判断身边的小物品容不容易导电?哪些材料容易导电?哪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实验 小组活动。设计实验,并按照设计的实验过程进行探究,并记录对各种物品的检测结果。交流 小组汇报探究结果,经过讨论后归纳总结。五、制作数学游戏机 准备 准备制作数学游戏机所需的材料和用具。媒体 出示课本图。问题 数学游戏机里隐藏了什么秘密呢?思考 数学游戏机背面应该怎样连接线路,才能让它能正常使用?设计 根据电路原理和公式的

27、连接需要,设计连接方式。制作 小组合作,根据设计进行制作,并尝试进行游戏。交流 小组汇报探究结果,交流连接方法。延伸 你还希望模仿这部数学游戏机,设计、制作什么游戏机呢?第九课 有趣的磁现象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 1.知道磁铁都有磁性和两个磁极。2.知道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3.知道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能力培养 1.通过探究活动,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16 2.通过设计实验,学习发现规律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实验中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2.在交流中培养与人合作的科学精神。重点难点 根据提出的问题,自主探究“磁铁磁性强弱”、“磁铁的两极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

28、”的规律,经历“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分析结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的活动过程。教学准备 条形磁铁,回型针,线,U 形磁铁等。活动过程: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问题 擦窗器为什么隔着玻璃还能相互吸着呢?引导 里面是不是有磁铁?目的 创设情景,引入活动主题。活动一 活动一:磁铁能吸起什么?导入 我们都知道磁铁有磁性。磁铁能吸起什么物体呢?问题 研究一下能被磁铁吸起的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实验 学生分组进行探究。交流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并交流结论。目的 通过实验操作,知道磁铁有磁性,能吸铁。活动二 活动二:磁铁哪个部分磁性最强?引申的问题 把一条磁铁截断,是否还会有两个磁极?导入 出示条形磁铁、一盘回形

29、针。问题 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磁铁哪个部分的磁性最强?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法。17 交流 交流实验方法,思考其他小组的方法的优缺点。实验 选择一个合理的方法进行实验。注意观察现象,并做好记录。汇报 实验后总结得出结论,分组汇报。目的 通过实验,知道磁铁两端磁性最强的部位叫磁极。活动三 活动三:两块磁铁的探究 引申的问题 如何判断生活中一些没有标记磁极的磁铁的两极?导入 我们知道,磁铁有两个磁极。这两个磁极叫什么?(南极和北极)问题 当两条磁铁的两个磁极相互靠近,会出现什么现象?讨论 分组讨论。有多少种磁极靠近的方式?在实验记录中进行记录。实验 根据各种磁铁组合进行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30、。讨论 根据实验现象,总结规律。引导 通过实验和讨论,找到磁铁靠近时出现的现象具有一定的规律:磁铁同性 极互相排斥、异性极互相吸引。拓展 拓展:擦窗器的结构 导入 出示实物(擦窗器,并演示使用方法)。问题 分析擦窗器用到了磁铁的哪些特性?里面可能有几块磁铁?能根据分析,把里面的构造画出来吗?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并记录。交流 汇报讨论结果,交流各组意见。演示 教师打开擦窗器,展示内部结构,并归纳总结。延伸 设计能更好地吸住、不易掉下来的擦窗器。活动四 活动四:隔物吸铁的探究 引申的问题 在纸(或木板、布块)与纸(木板、布块)之间隔开一定距离,还能不能吸铁?隔开多少距离就吸不住了呢?想一想为什么?

31、18 导入 磁铁隔着物体也能起作用吗?准备磁铁、回形针、不同材料做的薄板等实验材料。问题 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磁铁能隔着什么物体吸铁,记录实验结果。交流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进行交流。延伸 磁铁隔着不同材料板吸铁时,磁力的大小有区别吗?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实验 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实验。交流 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进行交流。拓展 研究磁力的大小 活动指引 在这个拓展环节中的实验设计可以通过教师的适当指导,在活动四的实验设计时同时进行。友情提示 教师在指导实验设计时应注意引导学生从定性实验到定量实验的过渡。指导学生观察磁铁在隔着某些材料吸引

32、铁质物体,磁力的大小是不是会改变时,可以用数吸引回形针个数的方法,因为此法最为简单易行。引申的问题 磁铁可以隔着多厚的纸(或木板、布块)吸铁?想一想为什么再厚些就吸不住了呢?问题 磁铁隔着不同材料板吸铁时,磁力的大小相同吗?设计一个实验才能证明你的猜想。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交流 汇报设计方案,交流后归纳出较合理的方法。实验 根据归纳出的方法进行实验。总结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活动五 活动五:哪里应用了磁?活动指引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学习到的关于磁铁性质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哪里利用了磁?磁的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很广泛,如电冰箱门封、磁性跳棋、塑料笔盒的盒盖、箱包的磁吸锁、铁皮黑板

33、上压图片的小磁铁、打靶玩具中的磁性飞镖、门后防风磁吸、冰箱磁铁装饰、皮包或钱包上的磁铁扣、扬声器里的磁铁、磁性擦 19 窗器、磁性胸针等。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将调查结果分为几类,如文具类、家电类、生活用品类,或生活中、工业上、农业上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磁铁、磁现象等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有表述自己的经历和体验的愿望,这是教学的有利因素。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充分利用好学生的学习基础。通过交流让他们体会到磁铁与我们的生活非常贴近,从而激发起他们进一步研究的兴趣。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磁?调查 观察日常生活用品,记录应用磁的物品名称及其部位。交流

34、 汇报调查结果,了解磁的广泛用途。拓展 磁铁游戏 导入出示课本图片。问题 你能仿照波波的设计,也设计一个利用磁铁的游戏用具吗?你的磁铁游戏是怎样玩的呢?你用了哪些材料、怎样制作?你为什么会想到用这些材料制作呢?设计 学生分组设计并讨论设计的合理性。交流 学生汇报设计方案,其他组的学生可以置疑,以便设计组改良自己的设计。制作 学生分组按改良后的设计方案进行制作,教师及其他组同学可以共同参与评价。第十课 指南针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物体间的磁化现象。2.利用磁铁能指示南北的性质,制作简易指南针。3.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20 能力培养 1.通过研究磁化现象,培养根据研

35、究的目的设计实验的能力。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运用科学语言进行表述和概括的能力。3.通过制作指南针的实践活动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与同伴协作共同完成实验和制作任务。2.能倾听他人意见,积极表达个人见解。3.在活动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重点难点 能准确使用磁性、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指示南北方向等词汇来表述;培养解决怎样使磁铁沿着水平方向转动的问题的能力;通过制作指南针的实践活动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教学准备 塑料水槽、缝衣针、厚纸片、大头针、磁铁等。活动过程: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讲述彬彬他们郊游的故事。问题 为什么指南针能告诉我们方向呢?目的

36、引入活动主题。活动一 活动一:小磁船的探究 活动指引 本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知道磁铁有指示方向的特性。妍妍在想:“如果用普通的铁条代替磁铁,是不是会出现同样的现象?”(当然不会出现同样的现象)这段话的目的,不但是通过比较突出只有磁铁才有指示方向的特性,还是为下一活动“铁可以被磁化,而磁化的铁才能指示方向”作铺垫。取一个指南针,比较指南针与磁铁磁极所指的方向,将发现它们指示的方向是一致的。磁铁与指南针指向南方的都是南极(S),指向北方的都是北极(N)。“我的结论”参考答案:普通的铁不能指示方向;磁铁能指示方向;指南针是利用磁铁制成的。21 导入 出示制作指南针的材料和工具。问题 如何利用这

37、些材料和工具制作指南针?引导 引导学生合理地设计制作的方法。制作 按教师帮忙归纳的制作方法,各组分别制作指南针。评价 利用自己制作的指南针。找出自己的家所在的大致方向。活动二 活动二:制作指南针 自制指南针还有一些其他的简易办法:(1)加热铁丝法 材料:针、蜡烛、铁丝、冷水,透明塑料瓶、铁锥、细木棒。制作方法:用铁丝缠住缝衣针,然后放入火中烧红,之后马上放入冷水中冷却。你要记住了,浸入水中的时候一定要使针成南北方向,这样针才能变成小磁针。提醒学生要注意安全,别烫着!把塑料瓶剪去口,用铁锥在底部的中央扎一个孔,然后把细线一端拴在小磁针的中部,再把线从孔中穿过。倒立塑料瓶,使小磁针吊在瓶的中部。使

38、小磁针慢慢静止,这时你会发现,小磁针的一端指向的是南方,一端指的是北方。(2)扣子指南针 材料:钢针 2 根,子母扣的子扣(揿钮的子扣),有塑料顶帽的图钉,永磁铁。制作方法:用永磁铁对两根钢针进行磁化。把两根磁化好的钢针并行地穿过子母扣的子扣上的四个孔中。将塑料顶帽的图钉的针尖向上,把穿好钢针的子扣顶在图钉的尖端上,钢针可随子母扣一起灵活地转动。注意事项:图钉尖端要磨圆滑些,以保证转动灵活。把子母扣子扣的边沿弄成向凹面弯一些,以便穿针方便些。钢针的重心位置要调整到使指针能在水平面内灵活地转动为止。(3)浮力支承式指南针 22 材料:钢针,永磁铁,泡沫塑料一小块,刀片,碗,水。制作方法:用永磁铁

39、对两根钢针进行磁化。把一小块 2 厘米 2 厘米 2 厘米的硬泡沫塑料做成如图所示的形状。底面呈一个正方形(2 厘米 2 厘米),上一半用刀片切成棱锥状,把磁化好的钢针水平地穿在棱锥上。在碗里盛满水,然后把做好的装置放在水面上。钢针和硬泡沫塑料就能在水面上自由转动,当它静止时,就能指示南北方向了。泡沫塑料块可以用塑料瓶盖或软木塞代替。也可用玉米秆的芯制作。(4)悬挂式指南针 材料:钢针,泡沫塑料块,圆珠笔芯,书,线,小纸片(4 厘米 5厘米),永磁铁。制作方法:把两根磁化好的钢针平行穿在黄豆大小的硬泡沫塑料块上。在塑料块上穿一根细线,悬挂在圆珠笔芯的一端。圆珠笔芯的另一端用对折的小纸片夹紧,纸

40、片插在竖立的书的装订线一侧,紧贴装订线,作为支架。使塑料块连同钢针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钢针在静止时,就能指示南北方向了。准备 大小不同的几块条形磁铁、发泡塑料块、水槽、指南针、铁条等。导入 出示课本图。按课本中的方法做成多艘“磁船”。将“磁船”放入水槽中的水面上。问题 用手拨动各艘“磁船”,待其静止下来后,可以发现什么规律?思考 如果用普通的铁条代替磁铁重复做此实验,会出现同样的现象吗?用指南针与“磁船”相比较,你又发现了什么?实验 学生分组按步骤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交流 各组汇报和交流实验结论。目的 知道指南针利用了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的特性。资料:指南针 23 第十一课 神奇的电磁铁 教

41、学目标:科学知识 1.知道电能产生磁。2.探究电磁铁与磁铁的异同。3.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4.了解电磁铁的应用。5.学会制作电磁铁。6.使学生初步学会设计加强电磁铁磁性的实验。能力培养 1.通过制作电磁铁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和探究能力。2.通过探究电磁铁磁性大小的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活动中培养乐于与人合作的精神。2.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3.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兴趣和能力。教学准备 铁钉、电线、大头针、电池等。教学过程:导入 出示电磁起重机图片。

42、问题 看了这张图片后,你想到了什么?或者你想知道些什么?目的 学生提问题,导入后续活动主题。活动一 活动一:电磁起重机为什么能吸铁?引申的问题 电能产生磁,磁能产生电吗?24 导入 先出示图片(电磁起重机的内部装置);再出示材料(干电池、导线、铁钉、大头钉等。)“介绍电磁起重机”。问题 电磁起重机的内部有哪些装置?你能利用电池、导线、铁钉这些材料做个模拟电磁起重机吗?制作 学生分组制作电磁起重机,并尝试用它吸起铁制的大头针。交流 各组讨论、汇报实验结果。交流并记录电磁起重机能吸铁的原因。引导 老师适当引导导线缠绕方法及小技巧。目的 知道电磁起重机通电产生磁性,所以可以吸铁。活动二 活动二:电磁

43、铁与磁铁 导入 出示磁铁和电磁铁。电磁铁与磁铁一样,都能吸引铁。问题 电磁铁是否也像磁铁一样具有磁性?设计 设计一个实验,研究电磁铁是否也有磁极。媒体 出示课本图。交流 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进行实验,并将发现填写在课本的实验记录表里。小结 像磁铁一样,电磁铁也具有磁极。如果把导线连接电池正负极的两端互换,电磁铁的极性也会改变。磁铁的磁极不能改变。活动三 活动三:让电磁起重机的“力气”更大活动指引 本活动用了“让电磁起重机的 力气 更大”这一任务驱动学生设计和实施实验,改变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有些学生可能设想要把多节干电池串联使用,或者是把线圈绕成多层重叠,教师应及时肯定,并用备用的电池和导线帮助他

44、们解决材料不足的困难。活动完成后,教师要选择下列三种类型的设计进行总结:1.用增加线圈匝数的方法来增强磁性的。25 2.用增强电流的方法增强磁性的。3.既增加线圈匝数、又增强电流来增强磁性的。让学生评议一下,哪一种设计效果最好?导入 铁能电磁起重机的力气有多大?活动 出示电磁铁、一盒回形针。观察电磁铁能吸起多少回形针。问题 如果要增加电磁铁的磁性,你有什么办法?设计 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实验 尝试增加线圈匝数来增强磁性。尝试增强电流的方法增强磁性。尝试同时增加线圈匝数和增强电流来增强磁性。小结 电磁铁的磁性可以通过增加线圈匝数和增强电流来增强。第十二课 能量极其形式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 1

45、.知道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2.知道电、光、热、声、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能力培养 1.通过实验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实验、制作的能力。2.通过各种思考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与交流表达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等例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重点难点 经历观察、实验记录、整理信息、逆向思考等的研究,建立“能量”和“能量的表现形式”的概念。26 教学准备 气球、橡皮筋、木板小车等实验材料、视频影片等,有关各种形式的能量的图片、资料等。教学过程: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同学们,很多美丽的小村庄里有着各种大大小小的水车,大家知道水车为什么会转动吗?问题 是什么让水车转动起来呢?(答河

46、水)不流动的湖水也能够让水车转动起来吗?目的 创设活动情景,引出探究活动的问题。讨论:是什么使下图中的物体动起来的?活动一 活动:让小车动起来 活动指引 本活动是要学生利用一些简单的物品,让小车动起来。可以有多种方法使小车动起来。例如利用帆架在车上,使车可以利用风能使小车动起来;把气球吹胀,放在车尾,然后把气球放气,气球吹出的气流形成的反冲的能量使小车向前运动;用钉子把橡皮筋固定在桌子上,另一头固定在车上,牵动小车,把橡皮筋拉长,放开手,橡皮筋的弹力(储存在橡皮筋里的能量)会使小车前进;把橡皮筋的一头固定在车上,另一头卷在车的车轴上,橡皮筋的弹力(储存在橡皮筋里的能量)也会使小车前进。活动后,

47、应让学生小结是利用了什么形式的能量使小车动起来,使之感受到使小车动起来的能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导入 (展示实验用的小木车)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可以给这个小车一点能量让小车动起来吗?可以用什么办法呢?讨论 学生观察实验材料,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实验设计。引导 我们要注意每一种让小车动起来的办法有什么不一样。实验 各小组根据实验设计进行制作活动,观察并记录。27 交流 各小组进行汇报与交流。目的 通过观察实验制作活动,学生在观察中风、磁、电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知道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讨论:在下面的这些现象中,存在着哪些形式的能量?讨论:能量普遍存在,假如缺少某种能量,世界会怎样呢?资料:

48、核能 第十三课 能量的转换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 1、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2、知道水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和电能。能力培养 1.通过资料收集活动,培养学生查阅书刊、网络、及其他信息源的能力。2.通过各种讨论、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与交流表达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 1.培养学生乐于学以致用的兴趣。2.培养学生关心新事物的精神。重点难点 经历“让小水轮转起来”、“发电的实验”等两个活动观察、讨论、归纳、判断等研究,认识能量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教学准备 关于课文配图以及有关发电站的视频影片、模型、图片等,并准备好两个活动的材料以及活动记录纸等。活动过程:情景引入 问题情景 28 在山上俯视一座水

49、电站,观察到水流从高处飞泄下来后,由此产生了疑问:“水冲下来,怎么就能产生电呢?”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展开下面一系列的学习。课文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见过水力发电站吗?你知道水力发电站里有哪些设备吗?”学生对水电站的发电设备了解比较少。课本出示了一张水力发电站的模拟结构图,包括主要的构成部分:涡轮机和发电机。水力发电站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它是利用水位差(势能)产生的强大水流所具有的动能进行发电。这个过程中能量被转化,水流的能量被传递给涡轮机里的涡轮机叶片,涡轮机叶片的转动带动传动轴转动,使发电机转子转动产生电磁感应,从而使发电机发出电。为了证实这个过程,课文又提出一个问题:“有了涡轮机和发电

50、机等设备,就能发电了吗?”引出探究活动来。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水能不能使叶片转动,另一个是转子转动能不能发电。课本接着就安排了两个活动让学生进行探究。导入 问题 他们在参观什么地方?为什么水冲下来就会产生电?引导 出示水电站的课本图,观察水电站的内部构造。目的 产生研究能量转换的兴趣,尝试制造水电站的小模型进行研究。活动一 活动一:让小水轮转起来 活动指引 制作一个小水轮所需要的材料包括一根轴、一个安装叶片的轮轴和六片叶片。安装小水轮的步骤如下:(1)把六片叶片分别插入轮轴中的凹槽中;(2)把轴穿过轮轴中间的小孔。这样一个小水轮就做成了。如何用水流让小水轮转动起来?可以把做好的小水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