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继续教育研究 年第 期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和培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蒋成朱晶吴淑珍范新星(湖北工程学院 新技术学院;信息技术中心;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湖北 孝感)摘要: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教师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模式面临着课程设置不合理、培训形式单一、培训内容和方法陈旧等问题。为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需要根据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的内在需求,构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培训模式,即采用“分层分类”的课程设置模式、“以师带徒”的技能培养模式、“集中培训分散指导”的研修模式和“持续跟踪”的评估模式,建立专业化、个性化的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培训体系
2、,从而提升高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关键词: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能力培养;培训模式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指高校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够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发展变化着的综合能力,由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行为以及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所持有的主观认识所组成,是由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观念所决定的。高校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时所具有的教师教学能力具有层次性和结构性特征,这种层次性和结构性特征与高校教师的职业身份密切相关。高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必须加强对自身教学能力结构特征的认识,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掌握高
3、超的教学艺术和技巧。一、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特征(一)教学思想高校教师的教学思想是指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它是高校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所持有的理性认识,是高校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时所持有的价值取向,是高校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具体表现。高校教师的教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教育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学生学习所应达到的效果等。因此,作为高校教师首先要具有先进、正确、科学的教育思想。所谓先进,即具有高瞻远瞩性,能够看到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并为之做好准备;所谓正确,即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把正确的教育思想运用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所谓科
4、学,即具有较强的科学性,能够对事物有客观、准确的认识和把握。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来说,必须具有强烈、深厚、博大、新颖的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一个优秀的高校教师必须是一个充满智慧和人格魅力的人,同时还必须是一个胸怀宽广、宽容大度、富有理想和抱负、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一个没有先进思想指导和正确人生观指导的人,很难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取得成功。(二)教学态度教学态度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思想和态度,直接影响着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认识和评价,影响着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教育实践表明,学生对待教师的态度与教
5、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密切相关:当教师对学生抱有一种积极、宽容、开放、公正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时,他们才能以积极、友好和热情的方式对待学生;当教师抱有一种消极、冷漠、敌对和冷漠的态度时,他们往往会以敌对的方式对待学生。因此,高校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上的引导者、生活上的良师益友,要以良好的教学态度来影响学生。如果高校教师对自己所从事工作有强烈而明确的认识,那么其教学态度就会表现为:敬业奉献;爱岗敬业;热爱自己所从事专业;与自己专业相关或相近的其他学科都能进行交叉渗透;以积极进取、乐观向上、持之以恒的精神去工作。(三)教学行为教学行为是高校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它主要包括高
6、校教师所实施的教育教学行为。教学行为是高校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对自己所实施的行为加以规范和指导的一种能力,是高校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包括高校教师在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时的言语、表情、手势、动作等一切可以被人感知到的、可测量到的行为。(四)教学艺术教学艺术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才能和技巧。高校教师的教学艺术,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高超的教育教学技巧,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选择恰当的教育内容,使教育对象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获得有效的学习效果,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自己独特的个性表现出来的一种艺术行为,是一种综合了各种
7、能力的多方面能力。高校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不仅要具备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具有娴熟而灵活、生动而有创造性、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教学艺术。这种教学艺术表现为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教师特有的语言艺术、行为艺术和心理艺术等。高校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学艺术对于自己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五)教学技巧教学技巧是指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使学生获得最佳发展的一种能力。教学技巧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包括教
8、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控制能力、对学生的了解与判断能力、对教学内容与形式的选择与设计能力、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与运用能力以及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反馈能力等。作为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善于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和手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水平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既有较强实践能力又有较强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还有较高理论修养、知识结构较丰富完整的优秀教师。高校教师要想真正地成为一个优秀教师,就必须具有高超的教育技巧。教师只有将这些知识和技能综合起来,才能体现出教师在专业领域内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从而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六)教育理论水平教育理论水平是指教师在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和理
9、解上所达到的高度和深度。教育理论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观察、研究和分析,对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正确认识与科学评价,从而提出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思路,并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经验形成一定理论观点和教育思想。因为只有通过学习教育理论,才能更好地理解现代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课程观等现代教育观;只有通过学习教学理论,才能更好地理解现代教学论、教学法等现代教学论,才能更好地理解心理学、教育学等现代心理学;只有通过学习教育学,才能更好地了解教育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流派,从而对我国当前的教育学发展趋势有一个较为准确的把握。二、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和培训模式的构建必要性
10、 (一)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以综合性大学为主体、多科性大学和高职院校为补充的格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化,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任务越来越重。以高校为主体的高等教育体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教师在教学中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等多种重要的责任,在教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教师教学能力进行培养,可以有效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另外,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发展,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从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出发,提高高校教师教
11、学能力,有利于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和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而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的一种专业发展过程,是教师的基本职业要求。高校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参与者,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拓宽新视野、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因此,教师只有通过培训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继续教育研究 .,素质和能力,才能满足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又艰巨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总结,并结合高校教学实际不断地创新和改进。在这个过程中,高校教师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这就要求高校教
12、师必须具备较强的承受能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和挑战,并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三)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是学生的成长成才。在高校教师的日常工作中,如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其更好地成长成才,是每一位教师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直接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使其能够轻松自如地学习和理解,提高其学习效率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教师应该用正确的教育理念来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也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
13、方法的指导,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进而提高其综合素质。三、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原则(一)需求导向原则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教师自身的需求,而教师的需求来自社会、学校和学生。因此,高校要充分发挥教育教学能力的导向功能,面向社会需求和学生需要,为教师开展教学能力培训提供切实保障。学校要从实际出发,根据社会发展趋势、行业人才需求等情况制订培训计划和课程安排,设计科学合理的培训课程体系,根据教师自身发展需要和不同学科领域特点合理安排培训内容。要创新教学能力培养模式,搭建多种交流平台,积极开展交流研讨活动,通过不同领域之间的碰撞与交流,不断拓宽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思路,增强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针
14、对性和实效性。(二)以点带面原则在教师教学能力培养过程中,要注重以点带面的原则,注重选树在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典型,通过典型示范作用推动整个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工作。在具体实践中,要从学校层面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对在教师教学能力培养过程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要把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与教师个人事业发展相结合,在学校层面设立教师教学能力专项发展基金,对在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个人给予物质奖励;要把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与职称评聘结合起来,对表现突出、成效显著的教师给予职称评定加分等。(三)突出特色原则高校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坚持突出
15、特色原则,采取特色鲜明、灵活多样的方式和方法,不断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例如,可组织开展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三字一话”大赛、“四好一高”评选等活动,对优秀的高校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四)协同创新原则协同创新是一种重要的创新思维,强调的是合作和协同。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政府、企业、社会等方面的共同参与和积极配合。高校要与政府有关部门加强沟通联系,争取支持,共同搭建平台,形成协同创新机制。要与企业密切合作,将企业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引进到高校中,使高校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借鉴企业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从而不断提高高校教师教学能力。(五)科学考核原则科学考核原则是
16、指高校对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工作进行科学考核的原则,以形成对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有效激励,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科学考核原则包括两个方面,即考核主体要多元化、考核内容要全面化。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培训模式的构建(一)“分层分类”的课程设置模式在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的课程设置中,教师往往由于对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不知道培训什么、如何去培训,在选择培训项目时往往处于盲目状态。因此,在课程设置时应结合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需求特点,根据高校教师的学历水平、专业背景、教学年限以及所在学院(系)和课程性质等要素进行“分层分类”设置培训课程,从而提高教师参加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分层分类”的课程设置模
17、式以“知识技能”为核心,按照高校教师不同的学历层次、专业背景和教学年限等要素进行“分层分类”培训。高校教师的学历层次可以分为继续教育研究 .,博士、硕士、本科等三个层次,专业背景可以分为理科、文科和工科等三个方向。对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高校教师进行“分层分类”培训,可以根据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不同需求和不同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在课程设置上,高校教师参加教学能力培训应以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为目标,按照“分层分类”的课程设置模式进行课程设计。根据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专业背景和教学年限的高校教师群体特征,设置差异化的课程内容。在基础阶段,以“通识教育”和“学科知识”为核心内容;在专业
18、阶段,以“实践技能”和“学科前沿”为核心内容;在高级阶段,以“创新能力”和“跨界能力”为核心内容。对博士、硕士等学历层次较高的高校教师而言,其教育教学内容更加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前沿性;对本科学历层次较低或非教育专业背景的高校教师而言,其教学能力提升则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跨学科知识体系。通过“分层分类”课程设置模式,既可以满足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需求,又可以满足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专业背景和教学年限的高校教师群体对于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差异化需求。(二)“以师带徒”的技能培养模式“以师带徒”的技能培养模式,即将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以师徒结对的形式传授给新入职的高校教师,形成新老教师相互学习
19、、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学习共同体,从而提升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具体来说,“以师带徒”的技能培养模式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以师带徒”有利于发挥传帮带作用。“以师带徒”可以为高校教师提供学习、交流和成长的机会,使其快速适应高校教学工作,激发教师主动学习教学方法和技能的积极性,提高其教学能力。同时,通过“以师带徒”可以实现传帮带作用的最大化。在“以师带徒”的技能培养模式下,高校教师不仅可以向资深教师学习教学经验、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还可以向青年教师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研究等。.“以师带徒”可以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通过“以师带徒”可以促进高校教师之间交流学习,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20、以师带徒”还有助于充分发挥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作用。高校教师在专业发展共同体中有共同的成长目标和发展愿景,可以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同时,通过“以师带徒”也可以帮助新入职高校教师迅速融入高校教学工作环境中,并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合作文化。.“以师带徒”有助于提升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在“以师带徒”技能培养模式下,新老教师共同成长、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新老教师通过师徒结对这种形式,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全面锻炼和提升。在“以师带徒”技能培养模式下,新老教师之间可以开展合作教学活动,通过师徒结对、集体备课、专题研讨、观摩教学等方式进行合作教学活动。此外,在“以师带徒”技能培养模式下,还可以开展结对帮
21、扶活动,由高校或培训机构选派优秀导师对新入职的高校教师进行帮扶指导,使其尽快融入高校教学工作中。(三)“集中培训分散指导”的研修模式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在培训中不断地反思和改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中,应采用“集中培训分散指导”的研修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流程:一是确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目标和需求,根据培训目标确定培训课程体系,并在培训过程中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内容调整;二是根据教师在培训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问题、困惑、需求等方面制订个性化的方案,并向学员发出邀请;三是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等方式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四是针对调查结果确定教学能力提升方
22、案,并向教师发出培训邀请;五是对所有参训教师进行集中授课和小组讨论。这种研修模式实现了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建构式学习的转变。一方面,集中授课可以使学员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另一方面,个性化方案的确定可以使学员根据自身情况制订自己的培训计划。在培训过程中,学员通过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式提升自己的能力。这种研修模式有利于打破以往单向灌输式学习模式,更有利于激发教师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意识。一方面,通过学员间分享与交流,教师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和经验;另一方面,学员也可以通过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式来获取知识和经验。这种研修模式可以使高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
23、思、总结与提升教学能力水平,从而提升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四)“持续跟踪”的评估模式建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培训模式,还需继续教育研究 .,要建立一种“持续跟踪”的评估模式,这种模式既能够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持续提升,也能够使培训效果得到长期、有效跟踪和评估。该模式的关键是要建立一种长期跟踪的评估机制,让培训主体在每一轮培训结束后都能够根据受训教师的反馈信息,针对其不足开展后续培训。比如,某高校针对新入职教师开展了为期半年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培训内容包括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教育心理学、管理学等课程。在培训过程中,该高校把受训教师分为三个层次,即新入职教师、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针对这
24、三个层次的受训教师,分别实施不同的培训内容:新入职教师主要讲授课程内容,而青年教师则需要讲授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研究方法与技术;骨干教师则需要讲授一些课程内容之外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培训机构还会对新入职教师和青年教师开展集中辅导与个体辅导相结合的督导形式。通过这种方式,该高校能够较好地实现对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跟踪和评估。参考文献:龚亮,黄小辉“互联网”时代成人高校教师的在线教学能力培养路径继续教育研究,():王向华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内涵、困境和培养路径领导科学论坛,():徐曦,杨莹,刘思洋基于教学能力培养的省属普通高校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工作的探索和实践 以西安医学院为例
25、现代职业教育,():刘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课程方案设计 以先进制造技术课程为例家具,():韩金明,等中小学体育教师武术教学能力职前培养的问题与建议 基于 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的调研教师发展研究,():罗恒,李美清广西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思考 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为切入点河池学院学报,():【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基于 理念地方高校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编号:);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理念下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解构与重构”(编号:);湖北工程学院教学研究项目“高校多媒体教室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编号:);湖北工程学院教学研究项目“基于翻转课堂的实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编号:)】【蒋 成: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高级实验师,教育硕士,研究方向:教育教学、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网络。朱 晶:湖北工程学院信息技术中心工程师,理学硕士,研究方向:教育技术、教育教学。吴淑珍:湖北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讲师,理学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教育。范新星:湖北工程学院信息技术中心讲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教育技术】(;,):,“”,“”,“”,“”,:;继续教育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