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页为著作的封面,下载以后可以删除本页!【最新资料 Word版 可自由编辑!】产品安全性管理规定依据ISO/TS16949:2002标准编制文件编号: ZC7.3-34编制: 日期:审核: 日期:批准: 日期:2006-03-01发布 2006-03-15 实施 聊城市人和轴承有限公司发布聊城市人和轴承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支持性文件产品安全性管理规定文件编号ZC7.3-24修改码A/0页码1/31、目的识别产品和过程的安全性,保证过程和产品的安全性,可靠地避免故障。2、适用范围适用于顾客和本公司确认的涉及安全性的产品/过程控制。3、职责3.1技检部负责产品安全性策划、识别。3.2生产车间负责对
2、涉及产品安全性的产品/过程进行标识和控制。3.3综合部负责产品安全性方面的培训。3.4销售部负责对有关产品安全性事宜与顾客联络,并负责制定产品安全性应急计划。4、工作程序4.1产品安全性策划和识别产品风险。4.1.1技检部负责将销售部提供的顾客所有的的资料进行核查,确定顾客提供的资料中有无涉及产品安全性的特殊性要求。4.1.2技检部负责将涉及产品安全性的特殊特性要求作为顾客的特殊要求在产品图上做“”标记,并记录于顾客特殊要求一览表。4.1.3在进行产品开发和过程策划时,生产部、技检部、针对产品安全性项目采用尽可能先进工艺技术和检测手段,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4.1.4项目小组在产品开发和过程策划
3、时必须进行FMEA分析、材料试验等识别潜在风险,所有可能风险和采用措施均须记录在FMEA分析报告、控制计划和相应作业指导书中。4.2人员资格和培训4.2.1综合部负责有关产品安全性方面培训,使产品安全责任原则在企业内众所周知,员工应了解:a)产品安全性的含义;b)对产品安全性控制的意义;c)公司所有涉及产品安全性的技术、管理文件的规定等。4.2.2 综合部负责所有涉及产品安全性方面工作人员的培训资料的保存和归档。4.3 生产过程控制4.3.1由技检部对影响产品安全性的过程进行能力验证,要求在批量认可/生产件批准聊城市人和轴承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支持性文件产品安全性管理规定文件编号ZC7.3-2
4、4修改码A/0页码2/3前Cpk1.33,批量生产6个月后Cpk1.67,过程能力不足时需进行100%检验。4.3.2对涉及产品安全性项目的测试设备,按实验室管理程序规定,精度应与公差范围相适应,并定期进行校验和保养,一年至少进行一次测量系统分析(以下简称MSA)测定其能力。4.3.3按仓库管理程序,在贮存时须保证先进先出原则,对使用期限有规定的产品须在产品标识上作说明并遵照执行。4.3.4由生产部按安全文明生产措施,并负责监督检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人身、财产安全。4.3.5由供销部制定所有涉及产品安全性的零件/产品的应急计划(补救和追回流入市场产品、限制损失),应急计划须考虑产品风险情况,且
5、在接受订单时与顾客商定或根据顾客的规范来确定。当发现发出产品有不合格时启动应急计划。4.4存档范围在发生涉及产品安全性质量问题时,为了证明本公司过程控制正常,而使责任转移或减轻责任,必须提供必要的过程控制记录,以作担保,对所有涉及到产品安全性的文件和记录须进行存档、标识和保存。4.4.1存档范围a) 生产工艺文件(过程流程图、FMEA分析报告、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b) 检验流程计划、检验指导书、检验记录、试验规程、测试报告等;c) 过程能力报告、控制图;d) 检测设备校准报告、MSA分析报告;e) 人员培训/资格记录和人员能力证明(如视力检查);f) 确认必须保存的安全数据表格;g) 涉及
6、产品安全性的各种管理标准、工艺规范。4.4.2涉及的安全性方面记录应从产品不再生产时开始保存15年,并对涉及到产品安全性项目的内容按指定符号“E”标识。4.4.3存档可用书面、胶片和磁盘等多处方式,确保信息保存可靠和查阅方便,检验资料要根据生产过程按批号归档保存。4.5供方控制4.5.供销部在向供方采购时,核实在采购合同、质量协议、技术协议中是否明确了该供方提供产品/服务涉及到的具体产品安全性项目,控制要求和因供方原因造成可能承担产品责任,在编制采购资料时须明确以上内容。聊城市人和轴承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支持性文件产品安全性管理规定文件编号ZC7.3-24修改码A/0页码3/34.5.2在进货检验和供方评审时,须注意核查供方是否执行采购文件。5.相关/引出程序、文件记录5.1相关/引出程序 产品防护管理程序 现场管理程序5.2相关/引出文件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办法5.3质量记录顾客特殊要求一览表6、本程序更改一览表序号更改通知单编号更改条款更改标记更改日期更改人附加说明本文件编制: 本文件审查: 本文件批准: 附件一产品责任流程表顾客发现问题销售公司判定是否本公司责任法律咨询销售公司通知顾客NOYESNOYES解 决解决措施 措施被接受与顾客讨论制定解决措施计划企划部评估风险程度组织各部门协商和处理与顾客联系提供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