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代话语环境中,“红色话剧”一般指反映革命斗争、民族解放、国家建设历程,塑造人民英雄形象,符合党和国家利益及其主流意识形态标准的话剧作品。其重要的社会功能之一,在于通过人物和情节传承红色基因、塑造民族与国家形象、弘扬时代精神。在大众艺术形式多元化,艺术受众思想水平与审美水平不断提升,人们思想差异性、多变性不断增强的当代,如果红色话剧的思想性和审美性得不到保证,甚至以扁平的角色和情节代替丰满的人物,以宣传口号代替富于人文关怀的思考,那么便很难完成红色话剧所承担的社会功能与社会价值。因此,如何在思想与艺术的维度上,创造出能够引发广大受众关注的话剧,让观众入耳、入心、入情,甚至愿意以之为引领和学习
2、的榜样,则是当代话剧创作考虑的重要问题与担负的责任和使命。话剧 毕德显 是国家一级导演仝斌执导的红色题材话剧。该剧以新中国著名电子学家、教育家,中国雷达工程专业的主要创始人,雷达和通信应用领域的杰出专家毕德显为主人翁,讲述了毕德显青年时期,面对国土沦丧,山河破碎,励志“科学救国”,赴美留学后,面对优厚的生活待遇,不为所动,毅然回国;回国后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生活上,面临多少困难,受到多少委屈,甚至遭受多少磨难和打击,仍初心不改,在雷达和通信的科研与教学领域,倾尽毕生心血,无私奉当代红色话剧的艺术真实与审美意蕴以话剧 毕德显 为例文/朱君杰摘要:毕德显 是一部以中国无线电通讯领域著名专家毕德显为主人
3、翁的红色话剧。该剧以非虚构的叙述形式讲述了毕德显跌宕起伏、感人至深的传奇人生。人物形象真实、丰满、生动。该剧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为基调,凸显以崇高为底色的审美意蕴,以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激发当代观众深切的共鸣。该剧对于艺术真实的塑造与审美意蕴的传达,对红色话剧的创作均提供了有益的反思、借鉴与参考。关键词:红色话剧毕德显艺术真实 审美意蕴DOI:10.13369/ki.ddxj.2023.04.011戏 剧 博 览55 献的故事。该剧中非虚构的人物塑造,融合了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艺术表现风格,从艺术真实与审美意蕴的双向维度,有效的实现了红色话剧的社会功能与价值。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话剧
4、毕德显 思想性与艺术性展开解析,以期对当代红色话剧的创作提出参考并求教于海内方家。一从创作论的层面来说,当创作者将毕德显这一类历史上著名人物作为叙述对象,那么非虚构的创作基调便显而易见是注定了的。创作者只能依托记述毕德显生平的相关史料展开创作。但问题是如何将历史史事升华为艺术真实,对创作者是一个巨大的考验。目前学界已经认识到,“非虚构”不仅是对于历史史事的再现性还原,其所表现的艺术真实,“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具有形而上的哲学意义上的理解,也有具体写作实践中的实际把握对象的存在是第一种真实,作者对它的认知是第二种真实,作者对认知的叙述是第三种真实,媒体对作者叙述的处理是第四种真实,读者对作品的
5、接受是第五种真实。”以此为分类依据,本文仅就其中第三与第五种真实作为切入点,对毕德显这一人物形象的艺术真实性略作辨析。在塑造毕德显这一类曾经在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正面历史人物的过程中,创作者想要凸显人物的伟岸和光辉几乎是可以水到渠成的。但从作者对认知的叙述层面,如何做到人物的传神、丰满、可信,避免陷入“十七年”时期普遍存在的,过分追求“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导致人物形象塑造过于扁平、虚假、高不可攀、甚至不食人间烟火现象而丧失艺术真实的情形;从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层面,如何让当代观众接受并相信这一人物形象的真实性,成为了创作者必须要面对的重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毕德显 的创作
6、者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努力。其一,以写实的方式将毕德显的个人能力再现。拒绝神圣化、传奇化描写。笔者仅以第四章中,毕德显在图书馆为学生答疑的两段话为例,加以说明:“你们看,传统雷达使用的是扇形波天线,电磁波无法覆盖 360 度区域,这样的弊端也显而易见,(边说,边用手电演示)为了全方位覆盖,避免监测死角,在基座转动的过程中,对监测区域始终存在若干时间的盲区,于是,相控阵雷达就发挥了它的作用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只需不停地变换水滴滴入水面的时间,也就是不停的变换水波的相位,就能使叠加的水波不停的变换方向,这就是相控阵雷达不需要基座转动的原理。”编剧通过上述两段话,深入浅出的解释了相控阵雷达相比于传
7、统雷达的优势。这种表现方式是非常写实的,以至于笔者作为一个对大学教学较为熟悉的高校教师,在演出散场之后,都情不禁的和身旁的人分享道:“关于相控阵雷达原理我是听明白的。大学的课,应该上成这样。”和笔者一同观看该剧首演的是一名本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大二学生,该学生表示“如果所有专业课老师课程都能依照这个思路解释问题就好了,那确实会很有收获。”笔者与该学生并非同龄,又有不同的学科背景,我们都认为该剧这一情节确实可能真实的发生在课堂上,并且是一种有效的授课方式。那说明作者成功的让观众感受到了毕德显高超的教学水平,并且认同这种对于毕德显教学能力的描绘是真实可信的。相比于同样具有非虚构性质的“十七年”文艺作
8、品中,将英雄人物的能力神圣化的情况屡见不鲜,如杨子荣比座山雕的枪法高明;李向阳可以在敌人的后方来去自如的穿插作战,如入无人之境。这一“革命神话化”的过程,确实让传奇的英雄人物更富有震撼力和穿透力,但也很容易造成英雄人物的真实性缺失,从而使观众认为不可信。作者对于毕德显个人能力写实性再现,成功的完成了对于毕德显这一英雄人物个人能力的描绘,增加了观众对这一人物真实性的认可。其二,塑造平民化、“有瑕疵”、片面完美的英雄人物,避免“高、大、全”人物形象。在 毕德显 一剧中,作者塑造的毕德显这一人物,就其个人能力来说,除了戏 剧 博 览56 掌握精湛的无线电通讯知识之外,几乎并无长处。他没有圆滑的社交能
9、力,不懂得应对复杂并且不怀好意的社交场合,缺乏基本的政治敏感性,无论在美国求学期间,还是回国之后,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均不懂得自我保护。他不懂得照顾学生情绪,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批评不注重方式方法,激发了学生的怒气还浑然不觉,他甚至也没有很好地经营起自己的家庭,呵护好亲情,以至于儿子始终对自己持有不满情绪,并最终在文化大革命中彻底爆发。总而言之,作者所塑造的毕德显这一人物形象,非但不是一个如“十七年”主流艺术作品 南海战歌中的军长丁威扬;海滨激战 中的团长赵斌,英雄万岁 中的曾国光或是 万水千山 中的李有国一般,能处理好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全知全能,无所挑剔的完美英雄人物,反
10、倒除了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家国情怀,掌握高超的无线电通讯技能之外,在其他领域的表现跟普通大众是一样的,甚至还不如大多数普通人。这样一个“有瑕疵”的,在生活各个方面均具有普通人特征的英雄人物,才是更为真实的(因为完美英雄在人性的逻辑层面,并不具有可能性,有些缺点不存在的同时优点也就不存在了),更为观众所接受的。毕德显这一人物,可谓是当代社会思潮中“片面完美”英雄人物的典型代表。这类英雄人物,“在某一方面做的非常突出,突出到非常人所能及,但他们不是全部完美(事实上任何人也做不到)。”他们除了在自己最突出的领域有惊人表现外,其他各个层面均表现的和一般人别无二致。这类英雄在当代文艺作品中逐渐成为一个数
11、量众多的类型,早些年如 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亮剑 中的李云龙,近年来如 沉默的真相 中的朱伟,均是这一类人物的典型代表。这种片面英雄形象,因其真实性、丰富性、生动性和接地气的平民生活化而受到观众持久的喜爱。笔者认为,话剧 毕德显 的创作者,通过对于毕德显能力的写实性描写与“片面完美”的英雄人物塑造,成功的完成了毕德显这一人物形象的非虚构创作,避免了过于“理想化”的人物塑造导致的英雄人物“神化”或“传奇化”。让广大观众发自心底对这一人物形象的艺术真实产生认同。二无论是话剧,还是其他任何一种类型的艺术,其本质属性在于审美性。这并不是一个在艺术理论相对成熟的今天应该讨论的问题。就红色话剧而言,如果缺
12、乏必要的审美意蕴,那么无论内容多么真实,主旨多么深邃,均是无法有效传达的。因此,要传达艺术作品的审美意蕴,必须基于创作对象和表达主旨,选择适合的艺术美形态加以有效表达。本文认为,话剧 毕德显 以崇高作为基本的美学表现形态,以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基调,为话剧 毕德显 有效的注入了审美意蕴。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文艺界自新中国建国以来一直争论不休的老问题,但这一问题放在阐释话剧 毕德显 的审美意蕴上来说,仍然具有启发意义。就话剧 毕德显 的情节而言,以现实主义为基调,并表现出昂扬的浪漫主义,甚至属于作者不自觉的创作表现。首先,话剧 毕德显 的现实主义基调
13、是不言自明的,这种类型的红色话剧不仅要求忠实于主人翁的真实人生经历,还要求真实的再现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社会风貌,深入而细致的观察社会现实生活和社会矛盾。其次,作为红色话剧的 毕德显 还鲜明的反映出了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通常来说,浪漫主义具有主观理想性、主体抒情话剧 毕德显 剧照戏 剧 博 览57 性、时代叛逆性以及民间话语性四项审美基本的要素。这四项基本要素,在剧中均有鲜明的表现。毕德显终其一生,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以极大的热情和理想主义精神投入到祖国无线电通讯领域的科研和教学中去,以倔强的叛逆精神反抗时代对民族的压迫。这无疑是主观理想性与时代叛逆性的集中体现。这种呼声也是百年以来广大人民群
14、众深切的诉求,是民间话语的发生。另外,在 毕德显 剧中大量台词和情节,是以“极富浪漫神采的感性语言和思想情感的自由流动性去直接表达无产阶级革命的崇高理想。”如在第二幕中毕德显在拒绝大卫,毅然回国时的一段台词:“我怕死吗?怕死就不会冒着战火从山东到昆明、从昆明到香港、从香港到美国。中华民族的儿女,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我们抱定必死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最近,华人电台经常播放这首音乐,这盘唱片来自中国。中秋佳节,是我今天送给你们的礼物。”这一类语言已经超出了写实性的现实主义范畴,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剧中的这类主观抒情语言,立足于真实人物,让人感受到的是直抒胸臆、汹涌澎湃的
15、力量和激情。这种外向的、奔突的力量很容易让人想到钱杏邨读冯宪章的诗时所言:“里面流动的热情,有如一把烈火奔迸的,热烈的情绪如一束不可抵抗的炬火,在全集的各处跳动着。这种力是极可宝贵的”就 毕德显 的创作而言,如果说现实主义的风格,让我们直面社会矛盾,直面旧中国民族压迫、国土沦丧、山河破碎的苦难,直面新中国立国之初一穷二白的处境;那么浪漫主义的创作,让我们感同身受的是主人翁不甘受人压迫,要以一己之力改造国家、振兴民族的勇气和决心。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风格共同作用下,使该剧呈现出“崇高”的审美意蕴。在这样的审美意蕴下,反抗、动荡、激越、雄浑等元素得以极大的彰显,让我们感受到人物以挑战者的姿
16、态傲然直面生活的艰难困苦,让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历历在目,激情燃烧的岁月喷薄而出。再如该剧第三幕对于“西军电”建校过程的叙述中,创作者使用了 军委工校校歌 响起,全体学员齐唱的方式,以昂扬激越的崇高风格,通过宏大叙事,描述出了西军电从无到有的建校历史。这样的描述方式一方面并没有弱化从无到有建校的艰辛,另一方面也突出了新中国建设者们筚路蓝缕,开家立业的壮志豪情。该剧首演时赢得了现场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依据笔者观察,几乎每一次掌声的爆发都是在崇高的审美意蕴作用下,将戏剧情节推向高潮的时刻。可见崇高的激越在表现红色革命文艺作品中,对于观众强大的穿透力。另外,虽然昂扬激越的崇高美是话剧 毕德显 的主要美
17、学形态,但在全剧中也不乏缠绵悱恻、细腻温柔的情感表达,这主要体现在毕德显与爱妻张乐仁的情感表达上。这并非是十七年时期“革命+恋爱”式生硬的情感描写,11?而是切实能够体现人物丰富内心的细腻与柔软。可以说话剧 毕德显 所调动的审美形态是丰富多元的,这也是该剧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元素之一。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这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精神相结合的艺术风格,在红色话剧这一类型的文艺作品中并非 毕德显 所独有,而是几乎具有普遍性的。尽管文艺理论界在长期以来,一再片面标榜红色文艺作品的现实主义传统,甚至在某些特殊的历史时期还公开表示要反对资产阶级的浪漫主义倾向,但不可否认的是,几乎红色文艺作品中所呈现出的诸多艺
18、术特话剧 毕德显 剧照戏 剧 博 览58 责任编辑:刘 纯征,均高度契合了浪漫主义的理念风格。因为从红色文艺的内在逻辑来说,革命性题材要求揭露社会现实矛盾,并高扬理想主义,将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以崇高的审美形态加以呈现。因此,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紧密结合,是红色文艺作品永恒的创作方法,如何在这种有机的结合状态中谋求新的创新方式,以赢得观众历久弥新的审美愉悦,则是我们文艺工作者应该进一步思考的话题。别林斯基认为,戏剧是艺术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李叔同也认为,“演戏一事,关系于文明至巨。”12?红色戏剧,应当以其迷人的艺术魅力,“对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给予最热情的赞颂,对一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
19、斗的拼搏者、一切为人民牺牲奉献的英雄们给予最深情的褒扬。”13?话剧 毕德显 通过非虚构的叙述方式,生动传神的描述了毕德显这位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着力为国家培养科技人才,倾注毕生心血实现“科学救国”的传奇英雄人生。以浪漫的理想主义精神高歌猛进,又以细腻优美的情感沁人心田,丝毫没有十七年时期部分红色文艺作品中扁平化、脸谱化、过分说教的问题,而是从真实出发,从历史出发,从最深刻的人文关怀出发,把握时代脉动,领悟人民心声,以深沉的情感和隽永的艺术表现力,实现当代观众与历史上的人民英雄共情,使主人翁毕德显一心为国、无私奉献、九死不悔的精神深切感动了广大观众群体。注释:宋宝珍.红色经典的戏剧路径与艺术特征
20、.中国文艺评论.2021 年第 4 期,第 22 页。阮南燕.英雄塑造与红色基因的历史传承“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话剧英雄形象研究.未来传播,2021 年 8 月,第 91 页。丁晓原.非虚构文学的逻辑与伦理.当代文坛,2019 年,第5 期。在抗日战争中,因为军事训练和武器装备的原因,敌后武装单兵作战能力远比日军逊色;按照 林海雪原 故事发生的年代,杨子荣只是一个入伍两年左右的战士,而座山雕是一个作战经验丰富,并且有过和强敌交手战绩的土匪头目,因此,李向阳、杨子荣枪法远胜敌军的描写,很可能出自艺术加工。蓝爱国.解构十七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 58 页。尹韵松.从“高、大、
21、全”到片面完美兼论典型人物报道的时代内涵.电视研究,2007 年第 11 期,第 9 页。申燕.“十七年”英雄主义戏剧的人物形塑.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 年 8 月,第 186190 页。马新国.论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美学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 年第 3 期。宋剑华.光荣与梦想论 20 世纪中国革命文学浪漫主义的表现特征.中州学刊,2002 年第 2 期,第 81 页。钱杏邨.作品论.上海:沪滨书店,1929 年,第 106 页。11?龙慧平.革命信仰的通俗化书写“革命+恋爱”小说的叙事策略.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1 年 3 月。12?李叔同.李叔同文集 杂谈卷.北京:线装书局,2018 年,第99 页。13?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21 年 12 月 14 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年。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戏 剧 博 览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