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指标研究成果:例1评价类目评价等级参照标准优良中差10987654321总体印象评价评价指标1. 教学目的和内容(0.26)目的明确,内容合适,学生喜欢2. 教学过程和方法(0.32)活动丰富,节奏适度,形式多样,全体参与,启发指导,方法灵活3. 教学能力和素养(0.22)语言生动,亲切自然,平等参与,调控组织,条理清楚,设计合理4. 教学效果和气氛(0.20)情绪浓厚,注意集中,思维活跃,活动热烈评估意见(资料来源:吴增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8.)例2夏海鹰(2004)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价出发,针对学生个体,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中学生心理健康
2、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评价工具或方法序号 指标(权数)序号 指标(权数)序号 指标(权数)A 认知(0.15)A1心理学的基本常识(0.3)A1.1个体生理的发生发展0.4书面测试、面试A1.2个体心理的发生发展0.3A1.3个体认知的发生发展0.3A2心理学相关学科的基本常识(0.3)A2.1生活经验常识0.4A2.2社会适应常识0.3A2.3人际交往常识0.3A3能力知识(0.4)A3.1学习策略知识0.5A3.2自我监控知识0.5B 情感(0.35)B1情绪(0.4)B1.1表达情绪0.4行为观察、心理测验、访谈B1.2控制情绪0.3B1.3宣泄情绪0.3B2情感(
3、0.3)B2.1学习情感0.3B2.2个性情感0.4B2.3社会情感0.3B3意志(0.3)B3.1独立性0.25B3.2坚定性0.25B3.3果断性0.25B3.4自制力0.25C 动作技能(0.2)C1知觉(0.2)C1.1动作、活动技能知识0.4现场作业、行为检查C1.2性质0.3C1.3用途0.3C2习惯(0.4)C2.1学习习惯0.5C2.2生活习惯0.5C3动作或活动机能的熟练程度(0.4)C3.1学习方法或学习策略的掌握程度0.3C3.2人际交往技巧应用的熟练度0.3C3.3焦虑与困扰的解除诀窍0.2C3.4挫折应用方法0.2D 个性(0.3)D1个性心理特征(0.3)D1.1能
4、力0.35心理测验、问卷调查、实验对照D1.2气质0.3D1.3性格0.35D2个性倾向性(0.3)D2.1需要0.3D2.2动机0.35D2.3价值观0.35D3自我(0.4)D3.1自我认识0.4D3.2自我控制0.3D3.3自我体验0.3(资料来源:夏海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问题探究.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例3叶一舵等(2003)认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五个方面,并提出相应的评价细则和评价标准,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评价项目评价细则权重评价标准教学目标15%目标明确0.05增进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发潜能,形成
5、良好的心理品质目标适当0.04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接受水平,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目标可操作性0.06可观察评定可培养训练教学内容15%现实性0.06着眼于绝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要和普遍存在的问题切合教师的实际教育能力综合性0.05综合运用跨学科的知识技能适度性0.04分量适当难易适当,由浅入深,自成系统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15%活动的组织形式0.04组织形式多样选择的当学生活动的方法0.07方法恰当,符合学生实际和教学要求多种方法综合运用教师指导方法0.04指导有方、其当教师讲授时减少,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学过程30%自主性0.15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从设计到评价全过程,参与活动的兴趣浓厚,主体性地
6、位突出和谐型0.06教师无条件积极关注、接纳学生,师生关系平等、民主,心理气氛活泼、和谐适度性0.04时间安排得当,节奏适中及时性0.05及时反馈并调控教学效果25%活动的面0.05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面广,参加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达活动的量0.05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总量与时间适宜活动的质0.15学生参与活动的投入程度高(注意力集中、思路活跃、活动主动)全体学生在心理和行为方面都有所改善(资料来源:叶一舵.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开明出版社,2003.)例4福州八中的谢维兴老师,总结了多年工作经验,根据前面所提出的评价对象,也拟了一份指标体系,仅供参考。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评价标准分数课程本
7、身30%课程标准10%主导思想5%是否正确与合理,是否符合时代的要求,是否符合现代教育观知识体系5%是否科学与实用,是否建立在对心理学知识综合运用的基础上课程设置20%教学目标3%切合本校实际和学生实际教学课时3%足够、合理教学时间3%科学、合理开课方式3%已被学生接受、适宜教材选用3%符合本校实际和学生年龄特点教学设备3%有专门的教师、音响设备、教学道具等教师资源2%根据学生数按一定比例配备课程实施40%教学组织22%教材内容8%适合学生特点、创新性、全面性、科学性、社会性教学方案8%互动、多样、及时、新颖、适时教学任务6%现实性、综合性、适度性教学过程18%教学模式6%学生为主题,参与的积
8、极性;教师为主导,引导适时课堂氛围6%平等、民主、融洽、和谐课堂管理6%学生自主管理、教师课堂驾驭能力强课程相关个体15%教师6%教学方面3%教学能力、教学态度、教学创造性和灵活性个人方面3%专业素养、责任心、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学生6%态度3%对课程感兴趣、参与积极、对课程的看法正确感受3%获得相应的体验和感悟学校领导3%重视、亲自负责、积极配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课程效果15%学生个体8%心理发展5%心理素质得到提升、心理困惑得到解决满意程度3%对自身的发展是否满意,心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学生群体7%班级氛围5%班级氛围良好、团队凝聚力增强、集体荣誉感增强学校氛围2%学校整体氛围和校园风气得到改观(资料来源:谢维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教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