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四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3162046 上传时间:2024-06-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四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第五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阻塞,或在此基础上合并痉挛,以及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或梗死的一种心脏病。冠心病是全球性的重大健康问题。 疾病负担中,在男性为第2位,在女性为第3位--2006年WHO 中国及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老龄化、社会城市化及生活方式变化,该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在不断上升。 1979年,WHO将冠心病分为5型: ①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②心绞痛; ③心肌梗死; ④缺血性心肌病; ⑤猝死。 近10余年来分类: 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冠心病猝死。 慢性冠脉病: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正常的心绞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缺血性心力衰竭。 一、冠心病的分型、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典型心绞痛的特点: 1. 诱因 常由于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饱餐、寒冷或心动过速而诱发。 也可发于夜间。 2. 部位及放射部位 胸骨体上中段的后方/心前区, 常放射至左肩、内侧臂至小指及无名指,或至颈部、咽部、下颌骨。 少数可放射于其他不典型部位或放射部位疼痛更显著。 心前区疼痛范围如手掌大小、界线不清。 典型心绞痛的特点: 3. 性质 压迫、紧缩或发闷,有时有窒息和濒死感,疼痛可轻可重,重者伴焦虑、冷汗。 疼痛发作时患者不自觉停止原来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 4. 持续时间及缓解 疼痛出现后,常逐渐加重,1~5分钟而自行缓解,偶尔可长达15分钟,休息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而缓解。 急性心肌梗死突出的症状: 胸痛,疼痛较心绞痛更剧烈,呈压榨性或绞窄性,难以忍受,患者有濒死感,烦躁不安; 部位及放射部位与心绞痛相同,持续时间持久,多在半小时至几个小时或更长,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需要使用麻醉性镇痛剂。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和血清酶学的升高,一般并不困难。 二、 冠心病流行病学 1990年以来,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心血管病死亡率和死因构成比均居首位。 2015年,我国城市和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分别为264.284/10万和298.42/10万,心血管病死因构成比分别为,42.61%和45.01%。 全国33个省监测资料显示: 2013年心血管病死亡人数372.24万,比1990年增加46%, 其中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死亡人数分别增加91%、143.3%和18%。 根据生命损失年估计,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是我国人群死亡和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 三、 冠心病危险因素 (一)高血压 (二)血脂异常和高胆固醇血症 (三)超重和肥胖 (四)糖尿病 (五)生活方式 (六)多种危险因素的联合作用 (七)其他 (一) 高血压 高血压是发生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增高,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都随之增高。 血压愈高,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愈严重,发生冠心病或心肌梗死的可能性也愈高。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血压>160/90mmHg者,冠心病患病率高2.3倍;舒张压>94mmHg)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比正常血压者高3.6倍;高血压患病年龄越早,以后患冠心病的危险性越大。 (二) 血脂异常和高胆固醇血症 人群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成正比。 胆固醇在体内与蛋白质结合成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粥样斑块中胆固醇的主要来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冠心病的发生呈负相关。 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的年龄越早,今后发生冠心病的机会也越多。 (三) 超重和肥胖 肥胖是冠心病的易患因素。 肥胖能使血压和血清胆固醇升高。 国外有一项研究显示: 体质指数每增加10%,则血压平均增加6.5mmHg, 血清胆固醇平均增加0.48mmol/L。 35~44岁男性 体质指数增加10%,其冠心病危险性增加38%; 体重增加20%,冠心病危险性增加86%。 (四)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2~4倍,且病变更严重、更广泛、预后更差、发病年龄更早。 冠心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患冠心病的机会较无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高一倍。 (五) 生活方式 1.吸烟 烟中含有许多有害物质,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一氧化碳造成的缺氧,可损伤动脉内膜,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吸烟者冠心病死亡的危险性随着吸烟量的增加而增加,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戒烟者较吸烟者冠心病的死亡率低。 戒烟时间越长者,冠心病死亡率也越低。 2.饮食 冠心病高发地区人们的饮食中往往富含脂肪,尤其是肉和乳制品。 植物油和鱼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作用。 膳食纤维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3.身体活动 体力活动及体力劳动强度减少及下降,冠心病的危险度增加。 缺乏体力活动的人患冠心病的危险是正常活动量者的1.5~2.4倍。 (六) 多种危险因素的联合作用 冠心病是多种因素引起的,联合危险因素越多,动脉粥样硬化或发生合并症的可能性越大。 有研究显示,具有三种主要危险因素的个体(血清胆固醇≥6.46mmol/L,舒张压≥90mmHg,有吸烟史),其冠心病患病率与完全没有这三种因素的人相比高8倍,比具有两种危险因素者高4倍。 (七) 其他 冠心病家族史在其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独立的危险因素。 精神紧张、忧虑、时间紧迫感等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还不明确,但对已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可诱发其急性发作。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