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党组织书记围绕抓党建工作晒成绩、亮任务、谈思路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2篇各位领导、同志们:近年来,我街道严格对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用好党建引领“指挥棒”,聚焦建强组织、人才培育、产业发展、乡村治理,谱写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新乐章”。一、建强组织,奏响乡村振兴“主题曲”。一是思想建设,党建先行。制定街道关于常态化推进干部思想能力作风建设的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将思想能力作风建设与“强双基”“强村富民”等重点任务相结合,推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以思想能力作风建设推动重点工作落细落实。同时,结合主题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充分利用理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
2、主题党日、“共产党员网”等载体开展学习活动,并通过个人自学、集中研读、交流研讨等方式,进一步固信仰、强党性、提素质。二是选育管用,强化履职。认真实施头雁领航行动,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区级备案管理,按照“五个一批”方式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14名,积极实施村干部学历技能提升行动,鼓励3名村干部参加学历提升,修订街道村干部管理实施办法,多渠道开展培养教育,确保村干部管得住、干得好。三是建章立制,注重长效。认真执行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党费收缴管理等制度,积极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确保高标准严要求达到理论学习武装头脑、讲党课坚定理想信念、谈心谈话团结同志、调查研究解放思想、党员活动深入群众的目标
3、。截至目前,街道18个党支部全部完成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其中市级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2个、区级4个。二、人才培育,奏响乡村振兴“交响曲”。一是扎实开展“留雁”行动。组织开展返乡大学毕业生座谈会、乡贤人士交流会,鼓励外出大毕业学生人才建设家乡,组织16名“土专家”“田秀才”担任产业发展指导员,整合各类“引、育、用、留”人才政策资源,建立人才实训基地1个。2023年来,召开人才工作部署会3次,交流座谈会2次,党政领导到辖区企业、村(社区)走访慰问各类人才30余人次、与人才开展谈心谈话36次。二是优化后备人才队伍力量。从村“两委”主要负责人、驻村第一书记中确定一批结对帮带干部,确保每名后备干部
4、至少有2名联系帮带。同时,制定村级后备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培养方向、培养措施,坚持因岗施教原则,指导后备人才在岗位中开展相关工作。目前,共有村级后备人才16人。三是育强乡村振兴骨干力量。依托新时代学习大讲堂、街道党校,开展劳动技能培训2期,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3期,人才专题培训班1期,累计培训500余人。举办蔬菜养殖、畜牧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班3期,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才120人。同时,为16名考取本科院校的学子发放奖学金21000元,支持4名致富能手回乡创业,帮助5名农村实用人才发展果蔬种植、畜牧养殖业,提拔重用3名党政人才,为5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解决工作经费10000元。三、产业发展,奏响乡村振兴
5、“协奏曲”。一是创办“强村富民”工坊。充分抓住“强村富民”三年行动机遇,有效整合龙门坳村的资源优势,成立街道龙门坳村“强村富民”工坊,打造“实体型”村集体经济。截至目前,该工坊有效利用闲置土地300亩,实现营收30余万元,带动村民就近就业120余人次,发放务工工资4万元。二是立足产业发展。按照“五个统一”模式(统一产业规划、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品种选择、统一种植管理、统一订单销售),做精羊肚菌种植,由贵州省旺源辉食用菌有限公司牵头,以龙门坳村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村寨种植羊肚菌40亩。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运行模式,做实精品水果,常态化管理好400亩的沃柑、果冻橙、火龙果、香柚产业。通
6、过“党支部+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的合作模式,不断支持帮助九峰圣泉水厂、豆豉加工厂扩大规模、打造品牌。三是聚焦利益联结。通过“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82”(产业利润的80%用于脱贫户分红,20%用于村集体经济积累)“差异化”(根据分红资金、脱贫户总数、脱贫户家庭实际情况进行研判,每户分红金额不同)分红模式,将街道1107户脱贫户和59户监测户纳入产业分红。2024年以来,全街道累计实现销售额300余万元,发放务工工资26万元,村集体经济积累29万元。四、乡村治理,奏响乡村振兴“进行曲”。一是引导村民自治。坚持党风带民风,推行“一约四会”、“三务公开”制度,利用微信群、广播等
7、方式宣传乡村振兴67次,召开院坝会21次、入户走访500余人次,进一步调动村民主人翁意识,引导广大党员群众积极配合。2023年以来,村民主动参与到村庄清洁、绿化、美化行动中达800余人次。二是强化综合治理。组织街道、村(社区)干部对辖内所有危旧房屋、残垣断壁底数进行全面摸排,建立工作台账,确保整治要求不减、标准不降,协调组织机械,对危旧房屋进行集中拆除,发动群众300余人次对房前屋后、村社道路、公共区域堆放的杂物、柴草进行清理,同时完善农户“门前五包”制度机制,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整体水平。三是提升德治水平。坚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评选出“文明家庭”、“孝、老、
8、爱、亲”先进模范22位,推进党员“积分制”管理,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发挥村民自治作用,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经验交流:以“亮晒比”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近年来,市直机关94个部门单位,400多个基层党组织主动作为,坚持党建引领,以“亮”字当头,“晒”字加力,“比”字提效,“亮晒比”整体工作呈现出脚步更实、步伐更快、相关制度更加定型的良好局面,促进基层党建和业务工作提质增效、创先争优、提档升级。一、抓统筹谋划市直属机关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突出“第一方阵”定位,在政治建设上立标杆、在担当作为上作示范、在服务保障上求实效。明确工作重点。立足职能职责,对基层党建“亮晒比”创先争优行动进行重点安排。工
9、委发挥市直部门单位牵头引领作用,细化具体任务,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加大推动力度。对重点环节、重点单位跟踪督办,切实解决工作不细不实问题。召开会议,交流市直单位“亮晒比”工作亮点。印发关于做好市直机关基层党建“亮晒比”创先争优行动制度成果推广借鉴工作的通知,对“亮晒比”制度成果进行推广借鉴。召开基层党建“亮晒比”创先争优行动现场观摩会,组织各级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参观了市委办等8个单位,集中交流工作经验和典型做法。加强督促指导。抓住关键少数、以点带面推动市直机关单位“亮晒比”工作全面提档升级。及时召开调度会,听取18个重点市直机关单位进展汇报,安排部署重点工作,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对工作进
10、展缓慢的单位开展实地督导,确保专项工作稳步推进,落实落地。二、抓载体运用实化“四个一”运用,坚持“墙上晒”。市直机关进一步细化实化“一栏一表一单一榜”运用,及时更新栏目内容,既晒亮点,也晒不足,让干多干少一目了然、干好干坏形成鲜明对比,做到人人有指标、个个有压力。强化日常调度考核,坚持“会议晒”。在工委推动下,市直机关逐步形成基层支部书记、部门环节干部党建、业务“双汇报”,开展党建、业务“双调度”。领导班子定期听取支部书记(环节干部)工作汇报,既讲党建,也讲业务,促进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互促共进。常态化开展擂台比武,坚持“登台晒”。各单位以党建述职和业务比武为抓手,选树典型、交流经验、
11、鞭策后进,推动各项中心工作提质增效。市信访局组织11个旗县市区信访系统投诉受理员开展业务比武、技能竞赛,极大提升了信访干部的业务技能;团市委组织11个旗县市区团委书记开展“党建带团建、共同亮晒比”擂台比武;市直属机关工委通过各单位层层“比武”、层层筛选,高质量组织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书记同台竞技、“擂台比武”。开展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坚持“赛场晒”。组织市直机关开展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演讲比赛、业务知识竞赛,以赛促学,强化理论武装,提升业务能力。三、抓务实为民市直机关坚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民生福祉“亮晒比”,在发展和保障民生中深化党建引领业务创新发展。持续深化“双报到”制度。工委
12、组织市直机关党员到包联社区和居住小区“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的形式,在文明城市创建、垃圾分类等活动中,亮明身份、晒出作为、比出风貌,激发广大党员干部踏实做事、为民服务的热情;与驻地社区成立联合党委,签订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推动一批为民实事项目落地落实。持续推动窗口部门提升服务质效。组织市直机关窗口单位工作人员亮明党员身份,主动接受监督;窗口单位推出服务质量红黑榜,以“亮”促优。市政务服务局在全市政务服务系统开展“六星一单位一代表”评选活动,建立加减“积分”机制,将评优评先、绩效工资与积分挂钩,起到了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效果。持续推动民生部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推动民生领域相关部门,紧
13、扣服务群众主责主业,着力在就业、养老、住房、医保、低保等民生服务方面拿出实招硬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市民政局聚焦“党建社会救助”品牌,认真履行“保民生、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职能,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完善,党建品牌的成色更足、内涵更加深厚;市自然资源局推动不动产转移登记+水电气暖联动线上过户,为群众节省办事时间。下一步,市直机关将聚焦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自治区“六个工程”深化落实举措,继续强化“一栏一表一单一榜”载体运用,加大“亮晒比”制度成果和优秀案例推广,把“亮晒比”与创建坚强堡垒“模范”支部相结合、与创建北疆模范机关相结合、与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进一步激发基层党建活力,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有力推动机关党建工作水平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