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金融法(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1-13章全.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3153349 上传时间:2024-06-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法(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1-13章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金融法(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1-13章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金融法(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1-13章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金融法(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1-13章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金融法(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1-13章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思考与练习答案一、名词解释(略)二、判断题1、错 2、错 3、错4、错 5、错三、单项选择题1、A2、C3、D4、C5、B四、多项选择题1、ABD2、ABC3、BD4、ABCD5、ABCD五、思考题(略)六、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本案是储蓄存款被盗纠纷案件,主要涉及储蓄合同关系和侵权关系。张某主要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程序向银行索赔,也可以跟银行协商后以仲裁方式申请仲裁,还可以在犯罪嫌疑人抓获后以刑事附带民事方式向犯罪嫌疑人索赔。第二章 思考与练习答案一、名词解释(略)二、判断题1、错 2、对 3、错4、对5、对三、单项选择题1、A2、B3、C4、B5、D四、多项选择题1、ABC2、ABC3、

2、ACD4、ABCD5、ABCD五、思考题(略)六、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1)违法。因为根据人民银行法第30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担保。(2)违法。因为根据人民银行法第28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执行货币政策的需要,可以决定对商业银行贷款的数额、期限、利率和方式,但贷款的期限不得超过1年。(3)违法,因为根据人民银行法第35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有权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报送必要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其他财务会计、统计报表和资料,但无权要求报送存款和贷款方面的经营管理资料,因为银保监会对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上享

3、有法定监管责权,只有银保监会才有权力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报送经营管理资料。(4)合法。因为根据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可以为在其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5)违法。因为根据人民银行法第44条规定,在宣传品、出版物或其他商品上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的,人民银行应当责令改正,并销毁非法使用的人民币图样,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5万元以下罚款,所以本案中当地人民银行对甲印刷厂做出10万元的罚款是违法的。第三章 思考与练习答案一、名词解释(略)二、判断题1、错 2、错 3、错4、对5、错三、单项选择题1、B2、D3、B4、A5、D四、多项选择题1、ABD2、ABCD3、ABCD4、AD5、ABD

4、五、思考题(略)六、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1)根据商业银行法规定,设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申请人应当向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提交下列文件:申请书(申请书载明拟设立的分支机构的名称、营运资金额、业务范围、总行及分支机构所在地等),申请人最近二年的财务会计报告,拟任职的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证明,经营方针和计划,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的资料及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2)甲区分行设立过程存在违法事项,即市商行没有依法审慎审查甲区分行行长李某的任职资格。根据商业银行法规定,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的,不得担任商业银行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而李某背负巨额

5、债务,显然不能担任商业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3)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吊销甲区分行营业许可证是正确合法的。依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自取得营业执照之日起无正当理由超过六个月未开业的,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六个月以上的,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吊销其经营许可证,并予以公告。 第四章 思考与练习答案一、名词解释(略)二、判断题1、错 2、错 3、错4、错5、对三、单项选择题1、B2、D3、D4、B5、B四、多项选择题1、ABC2、BCD3、BC4、ABD5、BCD五、思考题(略)六、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银行可通过以下法律手段清收贷款:(1)对甲直接提起给付之诉。(2)对甲以明显不合

6、理低价出售资产给关联企业丙的行为、放弃对丁的到期债权的行为行使撤销权。因为合同法第条规定“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价格低价转让财产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行为。合同法司法解释二进一步规定“转让价格达不到交易时交易地的指导价或者市场交易价百分之七十的,一般可以视为明显不合理的低价”。本案中,甲以六折的价格转让万元资产给丙属于价格明显不合理,并且甲、丙两企业是关联企业,除非丙有证据证明自己出于善意,否则将认定其主观上存有恶意(即明知会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因而银行可以行使撤销权。同时根据合同法规定,因债务人放弃到期债务对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其免除行为。本案中,甲声称“

7、免除”丁的债务,而实际上是将债权改成了投资,此时如何认定其行为的性质需要综合各种情况进行分析。首先,我们应当审查甲企业投资行为的合法性,如果甲的投资行为没有违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其债转股行为是有效的,银行可依照前述对投资行为的处理方式对待。如果甲的投资行为不合法,其真实目的在于免除丁的债务,银行不仅可以行使撤销权,还可根据合同法第条的规定直接向次债务人丁企业行使代位权。(3)甲企业500万元的投资行为。本案中,甲的“投资”显然不是放弃债权,其行为的法律后果是形成了具有一定价值的股权。投资行为有时会造成损失或无回报,但不属于无偿转让财产,不能引起撤销权的行使。当然,此时银行可以通过追偿甲投资

8、所得的股份及其收益折抵贷款。第五章 金融担保法律制度(课后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略二、判断题1(错)2(对)3(错)4(对)5(错)三、单项选择题1( B )2( B )3( C )4( C )5( B )四、多项选择题1( ABC )2( ABCD )3( AB )4( ABCD )5( AC )五、思考题略六、案例分析题答案:(1)我国担保法规定,保证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若保证合同对保证范围另有约定的,则按照约定。本案中未约定保证范围,所以保证人应对上述全部债务承担责任。(2)担保法明确规定,在保证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的,应当取得保证人

9、书面同意,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让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本案中,甲公司转让债务的行为未经丙公司书面同意,所以丙公司不用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第六章 思考与练习答案一、名词解释(略)二、判断题1、对 2、错 3、对4、对5、错三、单项选择题1、B2、B3、A4、D5、C四、多项选择题1、ABC2、BC3、ABC4、ABCD5、AB五、思考题(略)六、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C、D、E三人无票据权利。因为根据票据权利取得的一般理论及票据法的规定,持票人取得票据权利需具备三个必备条件:(1)持票人取得票据必须给付对价,但因税收、继承、赠与可以依法无偿取得票据的,则不受给付对价的限制,但该持票人所享有的票据

10、权利不得优于其前手。(2)持票人取得票据的手段必须合法。以欺诈、偷盗或者胁迫等手段取得票据的,不得享有票据权利。(3)持票人取得票据时主观上应当具备善意。本案中,C以欺诈这种不合法手段取得票据,因而不享有票据权利;D明知C无票据权利而受让该票据,主观上属于恶意,因而也不享有票据权利;E是无偿方式获得票据,但因其直接前手D无票据权利,所以E也无票据权利。第七章 思考与练习答案一、名词解释(略)二、判断题1、错 2、对 3、对4、对 5、错三、单项选择题1、D2、C3、C4、C5、A四、多项选择题1、ABC2、ABD3、ABD4、ACD5、ABD五、思考题(略)六、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1)虚假陈

11、述行为。处罚:根据证券法第193条规定,发行人、上市公司或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披露信息,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三十万元以上六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本案中A公司应披露其与B公司的关联关系、其与C公司的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而A公司并未依法披露,应按第193条的规定对A公司及其责任人予以处罚。 (2)民事赔偿诉讼请求。证据:行政处罚决定或公告,或人民法院的刑事裁判文书;自然人王某的身份证明文件;进行交易的凭证等投资损失证据材料。 (3)揭露日:2017年6月4日,实施日:2014年3月14日;依据:虚假陈述司

12、法解释第20条,揭露日是指虚假陈述在全国范围发行或播放的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上,首次被公开揭露之日。实施日是指虚假陈述行为人首次实施虚假陈述之日。 (4)本案中王某的损失包括:投资差额损失,投资差额损失部分的佣金和印花税。损失计算依据:虚假陈述司法解释第31条:投资差额损失以买入证券平均价格与实际卖出证券平均价格之差,乘以投资人所持证券数量。具体金额:145.011000-38.052000=68910元,即68910元及相关佣金和印花税。第八章 思考与练习答案一、名词解释(略)二、判断题1、错 2、错 3、错4、错 5、错三、单项选择题1、B2、B3、C4、D5、D四、多项选择题1、AB

13、D2、ABCD3、BCD4、ABCD5、ABCD五、思考题(略)六、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违法。因为根据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第25条规定,期货公司不得未经客户委托或者不按照客户委托内容,擅自进行期货交易。而本案中期货公司擅自未将客户交易指令下达到期货交易所,违法了上述规定。第九章 保险法律制度(课后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略二、判断题1(对)2(错)3(错)4(对)5(错)三、单项选择题1( C )2( A )3( C )4( B )5( D )四、多项选择题1( ABCD )2( BCD )3( AC )4( ABC )5( AD )五、思考题 略六、案例分析题答案:(1)A公司提出赔偿的请求没有法

14、律依据,因为其租赁法律关系已经结束,A公司对原来使用的轮船不再具有保险利益。(2)B公司提出的赔偿请求没有法律依据,因为其没有与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所以对轮船损失不能请求保险公司赔偿。(3)保险公司拒绝赔偿的法律依据是保险法的规定:“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法律上承认的利益”。因为A公司已经与B公司终止了租赁合同关系,虽然在保险合同的有效期内,但是投保人已经丧失了保险利益,不得请求保险公司赔付。同时因为B公司与保险人没有保险法律关系,所以也不能请求保险公司赔偿损失。第十章 思考与练习答案一、名词解释(略)二、判断题1、错 2、错 3、错4、对5、错三、单项选择题1、C2、A3、B4、

15、C5、C四、多项选择题1、ABCD2、ABC3、ABC4、ACD5、ABC五、思考题(略)六、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 邓某可以将300万元的离婚赡养费作为信托财产与受托人签订合同;受托人可以投资一些风险低的稳健的投资品;可以设立该信托的受益人是邓某。(答案可以视学生分析的具体情况确定) 第十一章 思考与练习答案一、名词解释(略)二、判断题1、错 2、对3、错4、错5、对三、单项选择题1、B2、A3、C4、C5、C四、多项选择题1、ABC2、ABCD3、ABCD4、ACD5、ABCD五、思考题(略)六、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 (1)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该合同为融资租赁合同。 (2) 甲公司可以向乙公

16、司追究违约责任。根据相关规定,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订立的合同,承租人享有与受领标的物有关的买受人的权利。(3)由甲公司承担。融资租赁合同的承租人应承担租赁期间租赁物的毁损、灭失的风险。(4)该维修费由甲公司承担。融资租赁合同的承租人应当履行占有租赁物期间的维修义务。 (5)租赁期间届满,承租人对租赁物一般有三种选择,即留购、续租或退租。在留购情况下,承租人取得租赁物的所有权。在续租和退租情况下,租赁物仍归出租人所有。第十三章 思考与练习答案一、名词解释(略)二、判断题1、错 2、错 3、错4、对 5、错三、单项选择题1、D2、B3、A4、B5、D四、多项选择题1、ABC2、A

17、BCD3、ABCD4、AD5、ABCD五、思考题(略)六、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本案中某控股集团构成集资诈骗罪。根据刑法第192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的,构成集资诈骗罪,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本案中,某控股集团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500多亿元,构成集资诈骗罪。对某控股集团应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无期徒刑,并处罚金。(实务中法院对某控股集团以集资诈骗罪判处罚金人民币1亿元;对其实际控制人丁某以集资诈骗罪等判处无期徒刑,剥

18、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50万元,罚金人民币1亿元。)分析本案时,应注意的是要分清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本案的陷阱就在于此。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相同之处在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也是一种非法集资的行为。但是,两罪之间有区别:首先,行为手段不同。集资诈骗罪使用的手段是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不使用诈骗手段。其次,行为目的不同。集资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以营利为目的。第十三章 思考与练习答案一、名词解释(略)二、判断题1、错 2、错 3、错4、对 5、错三、单项选择题1、D2、B3、A4、B5、D四、多项选择题1、ABC2、ABCD3、AB

19、CD4、AD5、ABCD五、思考题(略)六、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本案中某控股集团构成集资诈骗罪。根据刑法第192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的,构成集资诈骗罪,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本案中,某控股集团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500多亿元,构成集资诈骗罪。对某控股集团应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无期徒刑,并处罚金。(实务中法院对某控股集团以集资诈骗罪判处罚金人民币1亿元;对其实际控制人丁某以集资诈骗罪等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50万元,罚金人民币1亿元。)分析本案时,应注意的是要分清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本案的陷阱就在于此。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相同之处在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也是一种非法集资的行为。但是,两罪之间有区别:首先,行为手段不同。集资诈骗罪使用的手段是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不使用诈骗手段。其次,行为目的不同。集资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以营利为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