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哲学历年试题汇总1. 尚同“尚”通“上”,“同”指同一或统一。墨子认为,在没有“正长”的原始时代,“一人一义,十人十义”,人们各以自己的是非为标准,故“厚者有斗,而薄者有争”,造成社会混乱。墨子主张“尚同”,“一同天下之义”,“一同其国之义”,要求人们都服从天子的思想和意志,做到“上之所是,亦必是之,上之所非,亦必非之。”天下百姓都要“上同于天子”,做到“上同而不下比。”这样,人们的思想才能统一,是非的判断才有标准,社会才会出现安定的政治局面。他又认为,天子“总天下之义,以尚同于天”,“天志”才是尚同的最高标准。否则,天子公侯就没有是非标准最终无法达到尚同的目的。2. 道统论儒家关于传
2、道系统的学说。唐代韩愈仿照佛教诸宗的法统,在原道中提出儒学之“道”的传授系统。他认为“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韩愈以孟子继承者自居。宋代朱熹将韩愈儒道传授系统的思想概括为“道统”,但把韩愈排除在外,认为上继孟子的是程颢和程颐。韩愈为了与佛教传法世系相抗衡,提出了儒家的道统说,把它作为民族文化发展的主线。在他看来,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仁义道德。“仁”是对人充满温情的关怀与热爱,始于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而推及他人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这种博爱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能得体适宜,就是“义”,由“仁义”出发向前走,就是“道”;切实具备
3、“仁义”,达到自足自乐的境界就是“德”。韩愈认为儒家的“道德”是以“仁义”作为内核的,而正是释、老二教所缺乏的。这就是儒家的“道”之统。这种“道统说”源于孟子。但韩愈的道统说更具影响,它唤醒了儒家沉睡的道统意识。自韩愈明确提出道统依赖,儒家学者在思考儒家与佛道两家的关系时,道统一直起着明确自我归属的作用。3. 万物皆备于我中国战国时期孟子的哲学命题。孟子尽心上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这段话的意思是,世界上万事万物之理已经由天赋予我,在我的性分之内完全具备了,如果反躬自省,诚实无欺,便会感到莫大的快乐。“万物皆备于我”是个唯心主义命题,但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中国
4、学术界尚有不同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孟子的哲学以心为万物之本,“万物皆备于我”,即备于我心,因此,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另一种看法认为,孟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天,“万物皆备于我”是天将万物备于我身,这是客观唯心主义。这个命题从属于孟子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4. 中体西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中学”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1861年,冯桂芬在
5、校邠庐抗议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最早揭示了这种思想。以后,谈洋务者以各种方式表达过。张之洞在1898年5月出版的劝学篇中对洋务派的指导思想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重申“旧学为体,新学为用。”20世纪初年,清政府推行新政,仍然奉行这一主张。它是封建主义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结合的产物,对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过较大影响。5. 原道中国唐代韩愈的政治思想和哲学理论的代表作。全文中心是反对佛老,发扬儒家正统思想,认为唯有孔孟之道是“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当”的治世良方;老子“去仁与义”、佛教“灭其天常”都与封建伦理纲常相违背,应当坚决禁绝。以仁义为“道”的内容,第一次提出儒家的
6、道统说,认为“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韩愈以继承孟轲的“道统”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原道批判佛老,提出“道统说”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但它宣扬“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的观点,论证君主对人民的统治和封建制度的合理性,对后世产生消极影响。6. 禅宗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以禅定作为佛教全部修习而得名。用参究方法彻见本有佛性为宗旨,亦称“佛心宗”。相传为菩提达摩(南朝宋末人)创立,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而分成北宗神秀、南宗慧能,时称“南能北秀”。北宗主张“佛尘看净”的渐修,数传后即衰微;南宗传承很广,成为禅
7、宗正统,以楞伽经、金刚经、大乘起信论为主要教义根据,代表作为六祖坛经。六祖慧能是禅宗的真正创立者,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是世界佛教史,尤其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慧能以后,禅宗广为流传,于唐末五代时达于极盛。禅宗使中国佛教发展到了顶峰,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禅宗佛学特点在于其高度的理性化,几乎完全没有神学气息。禅宗修持以定慧一体为特色。后世禅宗流入禅语机锋、呈口舌之辩,违反了禅宗的本意。禅宗强调心性的运用,以明心见性为宗旨,于中华气功学的理论和方法有巨大贡献。7. 三达德出自中庸,三达德即指“智”“仁”“勇”此三大品行。中庸告知
8、我们调节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间关系的“五达道”(天下通行的五种人际关系),而调节这些人际关系靠的是人们内心的品德和智慧,因而就有了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仁者不忧。它们是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来调节上下(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的。智仁勇依靠诚实、善良的品德意识来培植加固。8. 玄学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一般特指魏晋玄学。“玄”这一概念最早见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王弼老子指略说:“玄,谓之深者也。”玄学即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是一种研究“本末”、“有无”问题的宇宙本体论学说,其根本是探讨名教和自然的关系。以老庄思想为骨架,
9、同时又以道融儒,大多都是对老子、庄子、周易的思想进行发挥,人称“三玄”。9. 古兰经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是穆罕默德宣布的“安拉启示”的汇集。“古兰”一词系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宣读、诵读或读物,旧译为可兰经、古兰真经等,共30卷,114章。该经为阐述伊斯兰教教义和立法的首要依据,也是伊斯兰教的信仰学、法学、伦理学以至历史学等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基础。穆斯林认为它是“安拉的言语”和穆罕默德的最大奇迹,也是个人行为的准则。1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语出论语卫灵公篇,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此句的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
10、才是“仁”的表现。“恕”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意即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讨厌的事物,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11. 三法印三法印是释迦牟尼世尊自人生现实的生老病死问题中,研究其果,推察其因,所观察出的现实上的真理,也是佛教中用于印证是否是真正的佛教学说的三种标准,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11、或者加上“有漏皆苦”,亦称“四法印”。)诸行无常:按照佛教的缘起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迁流变化中间,没有常驻不变的事物存在。诸法无我:世界上一切存在均因因缘和合而成,没有独立不变的主体和主宰。涅槃寂静:指超脱生死轮回之外,而达到超脱世间的最高境界。“法印”的“印”就是印玺。国王的印玺可以证明文件的真实,有通行无阻的作用,借以比喻佛教的主要教义,也以符合“法印”而证明其为真正佛法,掌握了它便能对一切法通达无碍。12. 三纲五常“三纲”、“五常”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其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内容来源于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
12、,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则在此基础上,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做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五常”即仁(爱人行忠恕之道)、义(即行为的规范标准)、礼(封建的礼法制度)、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信(信守诚信),这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常”即恒常不变的意思。董仲舒认为,人类不同于其他生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这与
13、生俱来的五常之道。13. 格物致知中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之一,即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语出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东汉郑玄最早为“格物致知”作出注解,而自从宋儒将大学从礼记中独立出来与孔子、孟子、中庸并列成为四书之后,“格物致知”的意义也就逐渐成为后世儒者争论不休的热点议题。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是朱子对“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确的表述。“推及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对于朱熹的解释,我们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绝不糊涂。14
14、. 民胞物与北宋张载的伦理思想。意思是:民为同胞,物为同类。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他认为“气”为世界本原。人为物中一物,人同天地万物一样都源于“气”,人的本性也与天地万物的本性一样,从而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抽象命题。要求爱一切人如同爱同胞手足一样,并进一步扩大到“视天下无一物非我”。他的“民胞物与”思想主张将儒家伦理现实化为人们生活中的准则,表现了对人民的同情。同时,对于现代社会的建设特别是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简述张载民胞物与的思想是什么?张载区别了德性所知与闻见之知,主张大其心,而去体认天地万物。他认为“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大心的结果就是“性与天道不见乎有大小之别”。这
15、是一种很高远的人生境界。有了这种境界,就可以达到天人合一,也就能“视天下之物无一物非我”。这样就能胸怀宇宙,把天地万物都统一了起来,根本目的就是要解决人如何看待宇宙万物以及如何从宇宙的角度来看待个人与社会的问题。因为人和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因此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天地就是人的父母,人民和万物就是我的同胞兄弟。君主就是这个大家庭中的嫡长子,大臣就是辅佐长子管理家庭事务的宰相。从这样一种觉解上来看,人就会超越个人的利害,对道德义务有一种更高的意识。一切人物都是宇宙大家庭的成员,是“吾体”、“吾性”、“吾同胞”、“吾与”,所以我们尊敬年长者,抚育幼小孤弱者,都是我们对宇宙大家庭应该尽的道德义务。我们从
16、事的道德活动,是对天地尽孝道而已。这样,我们就会超越贫富贵贱,保持一种安宁的心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对宇宙尽义务的事业中。张载的这一思想,被后来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所广泛认同,并鼓舞着他们以天下为己任,救民于水火,对他们的文化心理结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5. 海国图志中国著名思想家魏源的著作之一,是中国近代史学史上第一部较为详尽较为系统的世界史地著作。对于如何抵抗外国的侵略,有力地打击侵略者,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海国图志的全部内容,就是围绕“夷”这个中心,全方位地介绍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乃至宗教、文化、教育、风土等各种情况。海国图志的主旨是“师夷长技”,所以,如何
17、造西洋炮、造西洋船等近代军事科技资料,但凡能搜集到手的,无不汇聚书中,是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史学史上的一部杰作。它打破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文化价值观,摒弃了九州八荒、天圆地方、天朝中心的史地观念,树立了五大洲、四大洋的新的世界史地知识,传播了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别种文化样式、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拓宽了国人的视野,开辟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新风气。16. 墨家十事墨子一书的主体,主要讨论了十项基本的学说,称为“墨家十事”,集中体现了墨子的治世思想。这是墨家学派最基本的教义。这十项教义分别是: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其中,“兼爱”和“非攻”是墨家学说的核心;“尚贤
18、”是为政之本,从而实现“尚同”;以“节用”为本,“节葬”和“非乐”是其两个方面;“天志”、“明鬼”的思想主张重塑宗教信仰;“非命”则高扬力作精神,否认命定之说。17. 白马非马“白马非马”是公孙龙的成名命题。他说:“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白马论)“白马非马”是说“白马”的具体概念不同于“马”的一般概念。从概念的内涵来看,“马”之名是只命形不命色的;“白马”之名是既命形也命色的。所以“马”、“白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概念的外延来看,“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即“马”中是包括黄、黑马的,“白马”中不包括黄、黑马,从而在外延上
19、揭示了“白马”与“马”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公孙龙还指出,“马固有色,固有白马”,这就明确肯定了马中是包括白马的。由此表明,公孙龙从类的种属关系上,承认“白马是(包含于)马”这一常识命题,并确定“白马”与“马”的区别不是排斥和全异的关系,而是种概念和属概念的关系。根据公孙龙的分析,“非”在“白马非马”这一命题中只是作“有异”、“不等同”解,并不作“全异”、“不包含于”解。因此,“白马非马”这一命题也明确揭示了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18. 离坚白公孙龙子坚白论说:“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者,无白也。”“得其白,得其坚,见与不见谓之离。一二不相盈,故离。离也者,藏也。
20、”(引文依庞朴公孙龙子研究)按照人们通常的看法,一块坚硬白色的石头可称之为坚白石。但公孙龙却认为,用眼可能就不见其坚硬,只见其白色,用手摸则不见其白色。只觉其坚硬,所以只有白石或坚石而没有坚白石。坚、白两种属性是相互独立的,不能相互包容,因而是分离的,也就是“藏”起来。公孙龙承认事物的不同属性要通过不同的感观去感觉,认识到事物内部属性的差异。但是他把这种差异性看成是彼此孤立、互不相盈的,否定了事物的联系和统一性。19. 试述孔子礼与仁的关系孔子认为,仁是行礼的内在基础,礼是行仁的外在目的。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意即,为人而不仁,再好的礼也没有用;为人而不仁,再好的乐也没
21、有用。也就是说,人如果做不到仁,就不会自觉实行礼乐制度;反之,人如果做到了仁,就会将实行礼乐制度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这是从仁的角度讲,从礼的角度看也是如此。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在这段话中,孔子将仁与礼联系在一起,视听言动皆合于礼,就是仁。如果有人真的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他是仁人了。试论孔子“仁”学思想的要旨“仁”是孔子思想的中心观念,也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孔子在论语中多次讲到“仁”,但他一般不直接说“仁”是什么。我们可以通过孔子与当时人的对话体悟“仁”的多重意涵。(1)“爱人”为“仁”。孔子主张仁智双彰,以爱人为仁,知人为智。爱人、同情人、
22、关切人,是“仁”的主旨。需要指出的是,孔子和早期儒家所说的“爱”是有差等的爱,与墨子的“兼爱”有很大的不同。儒家的仁爱是以“亲亲”为起点,从孝敬父母等亲情扩大开来,推己及人。(2)“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即约束、克制自己,复礼是合乎礼。礼是一定社会的规范、标准、制度和秩序,用来节制人们的行为,调和各种冲突,协调人际关系。孔子特别重视礼,合于礼、实行礼的过程是人性化的过程,是“仁”的外在表现。(3)“忠恕”近“仁”。 “忠恕”是实行“仁”的方法,是贯穿孔子伦理学说的重要思想。“忠”要求积极为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要求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涉及社会生活诸多方面,行忠恕之道
23、就是爱人。就是以“仁”的方式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孔子之“仁”有不同的层次:高一层次的、作为人的最高标准、最高道德原则、最高精神境界和价值理想的“仁”,可以统摄作为社会普遍道德规范的、与义、礼、智、信并列的仁。“仁”有时是指“仁人”、“仁者”。仁者的境界,以至善的“圣”为最高。这种完美的仁人,在现实中是很难达到的。第二层次的仁人叫“成人”(全人)。这是具有现实性的,通过实践可以达到的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贤人。第三层次的仁人叫君子,是超越于自然人的道德人,即与小人儒相区别的君子儒。20. 简述孔子的思想孔子的思想强调情和理的同一,也就是人道原则和理性原则的统一。(1)孔子
24、思想的核心概念是“仁”,其基本思想是“仁”。 “忠恕”是实行“仁”的方法,是贯穿孔子伦理学说的重要思想。“忠”要求积极为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要求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涉及社会生活诸多方面,行忠恕之道就是爱人。就是以“仁”的方式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提出的达到“仁”的方法,作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既要自强不息,自己建功立业又要善于为人考虑,帮助他人成功,这是为仁的积极方面。他深刻地概括了人与人关系的根本原则,自己想立身和发展,也要同时帮助别人立身发展成功。(2)孔子主张:“立礼复礼、纳仁入礼、仁礼结合”。孔子认为在修身方面首先要学习礼
25、,不学礼无以立,同时礼也是治国的主要手段,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重要手段。“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倡导的一种道德行为和道德修养方法,意思就是要求克制自己,戒除放肆之心。“复礼”即是要求是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周代的礼仪规范制度,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以达到仁的境界。(3)“中庸”是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中庸”既是儒家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普遍方法论原则。“中”指适中,中和,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标准。“庸”有三义,一是平常,二是不易,三是用。在论语中处处可以体现孔子的中庸之道。例如,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是文质关系上的中道。孔子评论关雎
26、“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是哀乐情感表达的中道。中庸之道不是无原则地迎合所有人,绝不是滑头主义的“乡愿”。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中庸有“时中”的含义,要求与时偕行,与时代的要求相符合。(4)孔子在知行观上强调认识过程中间,需要多闻、多见,学和思结合,知和行统一,学以致用。据此,孔子对人加以区分,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和“困而不学”这样几类人。(5)孔子敬鬼神而远之,注重政治与人事。孔子并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强调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孔子一方面认为,命是人不可抗拒的外在力量,无可挽回的历史必然性,另一方面主张在命面前应保持积极
27、的态度,看重现世,提倡发挥主观能动性。21. 孟子的仁政的哲学基础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正因为人有“不忍人之心”,所以才能行“不忍人之政”。以“仁心”行“仁政”,这其中贯穿了孟子以道德理想转换和提升现实社会政治的治国理念。孟子提出了“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推恩准则:“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他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而主张“以德服人”的“王道”,指出统治者应当爱护百姓,只有不喜欢杀人的人才能统一天下。(1)“仁政”学说的目的是为民,仁政首先要解决民生问题。孟子明确提出“制民之产”的主张,认为人民只有在丰衣足食的情况下才不会胡作非为,并接受教化。君主应该让老百姓
28、有“恒产”,即给人民一定的土地使用权,人民有了“恒产”,才会有“恒心”,才能安居乐业。统治者还应该轻徭薄赋,省减刑罚,不随意侵夺农时,保证人民能够安定地生活。在这个基础上,统治者再向人民施以教化,使之上养父母,下和兄弟,“修其孝悌忠信”,最后就能达到天下大治。(2)孟子还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重要思想,在政治上主张以民为本,认为民心的向背是政治上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对历代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家影响很大,成为中国乃至东亚重要的政治资源。荀子“性恶论”的主要内容及其与孟子“性善论”的区别。荀子批评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了与之对立的“性恶论”的主张。他明确指出:“人
29、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认为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性”,而后天习得的则是“伪”。他认为孟子没有分清“性”和“伪”的区别,礼义是圣人制定的,人们通过学习和践行才能变为道德品质。荀子认为人在生理欲望方面有共同的地方,不论圣贤或暴君都是一样的:“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他把这些看成是人的本性,如果顺着这些生理欲望自然发展,社会将要大乱。因此,荀子提出了“化性起伪”的命题,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导情、化性而起伪,改变人性,造就治世,这是荀子的基本思路。他提出要“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即通过后天的教育,或通过国家刑罚与社会规范的制约,使人以理性支配感性,维护社会道德秩
30、序,达到天下出于治、合于善的目标。荀子的“性恶论”和孟子的“性善论”是有区别的。“性恶论”否定了天赋道德观念的存在,强调道德礼仪的外在规范性。孟子提出“四端”说,强调仁义礼智为我所固有,非由外铄,重视道德自律与自觉。这是二者最大的区别。但二说并非完全不可相容,正如张岱年指出的,孟子的“性善论”是认为仁义礼智四端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特质,而荀子的“性恶论”是认为人的道德行为必须加以训练才能获得。孟子所注重的,是性须扩充,荀子所注重的,是性需改造。可以说,孟子是理想主义者,荀子是现实主义者。22. 试述从先秦到两汉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和主要形态(1)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主
31、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与任意刑杀,主张统治阶级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己。政治上主张改良,认为可以“损益”旧的章法。(2) 战国时期孟子思想的发展: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虐民”、“暴民”。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轻徭薄赋。这些主张在战国纷争的时代,无助于实现国家统一,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3) 西汉董仲舒的新儒学成为统治思想: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于百家,建立起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还增
32、加了“大一统”等思想,不仅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补充)(4) 宋代的儒学理学:特点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集大成者朱熹认为,理是第一性的,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5) 明朝理学走向极端王阳明的心学:创立背景:明朝中期,社会动荡不安。目的:“破心中之贼”,维护封建统治。主要观点: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
33、,以“致良知”,即恢复内心固有的封建道德观念,忍受封建统治的压迫。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走到了极端。明清时期统治者为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愚民政策,培养忠实奴仆,采取八股取士的办法,科举考试在四书五经内命题,文体为呆板的八股文,使得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6) 维新变法时期儒家思想出“新意”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把孔子打扮成变革的先师,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根据,以减少变法阻力。(7) 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受到抨击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为复辟帝制摇旗呐喊。新
34、文化运动的主将们提出了“打到孔家店”的口号,把斗争矛头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宣传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新道德,这就严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23. 简述儒家与墨家的主要差异(1)所谓儒家是中国学术思想中崇奉孔子学说的学派。它的创始人是孔子。儒家学派以“仁”为学说核心。在天道观上,儒家宣扬“畏天命,畏圣人之言”,同时又对神灵崇拜作淡化处理,把超自然的信仰放到了现实人事的从属地位。在历史观上,它标榜“信而好古”,每每试图恢复“周公之礼”,将捍卫三代典章文物当做自己的神圣使命,同时亦不排斥对不符合时代潮流的礼俗政令加以适当的变通修改。在修身治国方面,它设计出一套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的发展人格
35、和安定邦家的方案,为巩固政教体制提供了切实可循的途径。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指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儒学在当时成为“显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2)所谓墨家是中国学术思想中崇奉墨子学说的学派。它的创始人是墨子。墨子的学说对当时的思想界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家学派是儒家学派的主要反对派。墨家学派在政治上代表的是广大小生产者、小私有者阶层的利益。墨子的学说,如“天志、明鬼”等仍脱离不了殷周的传统思想,但赋以了“非攻、兼爱”的内容,以反对儒家的“天命
36、”和“爱有差等”的思想。他的“非攻”的思想反映了当时人民反对掠夺战争的意向。他提出“非乐”、“节用”、“节葬”的主张,反对当权贵族的“繁饰礼乐”和奢侈享乐的腐朽生活。他意识到了劳动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提出强调重视生产和“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的主张。在政治上,他主张改善劳动者和小生产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提倡“必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者得治”,并且提出“尚贤”和“尚同”的观点,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对于知识和逻辑等问题,墨子有较深的研究,制定了作为认识真理准则的“三表”,并且提出了“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的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真正的知识不在于知其名,而在于知其实。另外墨
37、子的教育思想是“艰苦实践,服从纪律”,提出“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教育目的。(3)此外,儒墨的一个重要差异在于“仁爱”与“兼爱”的区别。儒家的“仁爱”是一种有差等的爱,如对父母的爱与对兄长的爱不同,对自己父母的爱与对别人父母的爱不同。儒家主张从亲情出发,推己及人,即把对父母兄弟的爱层层外推,逐渐扩充到对宗族、国家和社会的爱。其中“亲亲”之爱是最真实、最浓厚的,所以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墨子的“兼爱”则是爱无差等,它要求人们抛却血缘和等级差别的观念,爱人如己。用墨子的话说,就是“视人之国若视其之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以此达到“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
38、臣父子皆能孝慈”的理想社会。24. 比较老子与庄子思想的异同世以“老庄”并称,庄子和老子都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的思想继承于老子,因而二人的哲学在认识论、古代物理学和形而上学的道论等方面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在社会观、政治观和理论体系上又有极大的不同。(1)老子的“道”是他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道”是天下万物的主体,具有生成论的意义,当然也具有超越性。何为道?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四章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这里的“夷”、“希”、“微”都是对道的超越性的描述。道是“无状之状”,“无象之象”,“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老子认为,道先于天地而
39、生,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道所创造的,道是天下万物之母。因此老子的道具有生成论和超越性的意义。庄子关注的重点不再是“道”的生成论意义,而更多地关注“道”的普遍性。在他的哲学思想里,“道”更多的是一种普遍存在体,它是在世界上无处不在的。庄子知北游中说:“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在姊稗、在瓦甓在尿溺”(2)老子思考问题的重点还在于社会之乱。从社会角度,从社会治乱之角度立论而观人,老子突出人之自然,从而强调“虚心”。庄子立论之出发点则是个体之人。庄子虽然肯定人之自然,但他更推崇和强调的是,人之自由。老子思想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社会之人,其所
40、关注的是国家安定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庄子关注的是人之自由,是精神的自由。庄子出身于没落的奴隶主贵族,曾为漆园吏,因对现实不满不久归隐。庄子认为,自由自在是为人处事的理想境界。为了达到这一境界,必须与物“无待”,即摆脱与周围事物的对立、依赖关系,而做到“无待”的关键是“无己”,即在矛盾的双方中把自己的一方消除,如庄子在逍遥游中写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25. 评述战国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发端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儒墨之争,于战国时期形成蔚为大观的诸子纷争的局面。所谓“诸子百家”,其实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等。“百家争鸣”时期的文化思想,
41、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哲学的源头活水。其中涉及到得核心范畴有:天人关系(天道观本原和人道观人生哲学)、古今关系(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变迁关系,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关系)、知行关系(认识的来源、认识的过程、求知的方法)、名实关系(名称与现实概念、实在之间的关系)。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他的理论核心是“仁”,而体现“仁”的制度或行为准则是“礼”。儒家学派在孔子以后发生分裂,至战国中期孟子成为代表人物。其主张是复古倒退的,当时许多国王都认为不合时宜。儒家的代表人物还有荀子。荀子名况,时人尊他为荀卿。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墨子的主张和儒家是争锋相对的,反对世卿世禄制度,主张尚贤,任用官吏要重视才能,
42、打破旧的等级观念,使“官无常贵,民无终贱。”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老子的哲学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转化的途径是“守静”。政治上提倡“无为而治”。“无为”是指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为所欲为。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庄周。庄子的哲学主张追求“无待”的逍遥自由的精神境界。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法家学说强调“法”(即法律、法令,要求臣民必须遵守)、“术”(即权术,是君王控制驾驭臣民的手段和策略)、“势”(即权势,包括地位和权力,是君临臣民的客观条件)。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主张“势术法”三者并用,三者皆为帝王之具,不可偏废。主张人性恶,趋利避害是法度赏罚并用的人性论前提,倡导无为而治。君子任由大臣自为,自己掌握赏罚大权。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斗争的激烈和复杂。虽然流派很多,但阶级阵线非常鲜明,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对整个中国古代文化都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