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企业经营咨询师5
一、单项选择(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第1 题:
成功的群体间工作绩效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B )。
A. 竞争
B. 协作
C. 人际关系
D. 个性差异
第2 题:
认为没有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是( B )。
A. 管理过程学派
B. 权变理论学派
C. 社会合作学派
D. 管理科学学派
第3 题:
管理的两重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它反映的是( B )。
A. 经济性和目的性
B. 必要性和目的性
C. 经济性和必要性
D. 有效性和经济性
第4 题:
指挥权指( B )。
A. 参谋职权
B. 直线职权
C. 职能职权
D. 直线——参谋职权
第5 题:
管理的核心是( D )。
A. 管理者
B. 被管理者
C. 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
D. 处理好人际关系
第6 题:
他人认为个体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应该作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是( C )。
A. 角色同一性
B. 角色知觉
C. 角色期待
D. 角色冲突
第7 题:
对组织结构中的集权和分权的关系处理得越是适中,就越是有利于组织的有效运行。这是( B )。
A. 计划工作的原理
B. 组织工作的原理
C. 领导的原理
D. 控制工作的原理
第8 题:
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 D )。
A. 物质追求
B. 精神需要
C. 指南
D. 心理基础
第9 题:
对相应职位上的管理者进行考评的主要内容是( C )。
A. 职务
B. 利益
C. 职责
D. 职权
第10 题:
下列反映的是总成本领先战略的典型案例是( D )。
A. 某公司设计产品技术特点、性能特点别具一格
B. 某厂集中优势发展某一领域产品
C. 冰箱企业花样不断翻新
D. 美国麦当劳快餐连锁店
第11 题:
以权力地位为中心的价值观是( B )。
A. 经济性价值观
B. 政治性价值观
C. 审美性价值观
D. 社会性价值观
第12 题: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 B )。
A. 理论性学科
B. 应用性学科
C. 实验性学科
D. 综合性学科
第13 题: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中的各事业部实行( B )。
A. 统一经营,独立核算
B. 独立经营,单独核算
C. 独立经营,统一核算
D. 统一经营,统一核算
第14 题:
从组织工作角度看,____是社会大生产保持统一性与协调性的内在需要。( C )。
A. 分工协作
B. 责权一致
C. 集权管理
D. 目标统一
第15 题:
组织行为学研究认为,在人的诸多个性品质之中,决定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印象的关键性因素是( B )。
A. 聪明能干
B. 热情
C. 刻苦认真
D. 有责任心
第16 题:
冲突较多,不太容易随机应变的群体是( D )。
A. 正式群体
B. 非正式群体
C. 同质群体
D. 异质群体
第17 题:
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是( B )。
A. 世界观
B. 人生观
C. 价值观
D. 态度
第18 题:
综合控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A )。
A. 确定衡量全部绩效的标准
B. 确定衡量全部绩效的方法
C. 确定控制工作应达到的目标
D. 确定综合控制运用的方法
第19 题:
领导性格理论认为,识别有效领导者的主要因素是( D )。
A. 领导者个人的作风
B. 领导者个人的素质
C. 领导者个人的领导艺术
D. 领导者个人的性格特征
第20 题:
组织中每个部门或个人的贡献越是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就越是合理有效,是指( B )。
A. 分工协作原理
B. 目标统一原理
C. 管理宽度原理
D. 责权一致原理
第21 题:
传统素质理论认为领导者的特性是( B )。
A. 理论学习
B. 生而具有的
C. 后天培养的
D. 经验得来的
第22 题:
企业采用防守型战略的组织结构,表现为( B )。
A. 职权相对分散
B. 高耸型
C. 管理比较宽
D. 特别重效率
第23 题:
在组织(结构)理论中,那种强调人际关系、信息沟通,强调人是组织的中心的理论是( B ) 。
A. 传统组织(结构)理论
B. 行为组织(结构)理论
C. 现代组织(结构)理论
D. 综合组织(结构)理论
第24 题:
影响分权程序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 )。
A. 决策的重要性
B. 组织的规模
C. 组织的历史
D. 组织的变动程度
第25 题:
最古老、最直接的控制方法是( D )。
A. 报告
B. 比率分析
C. 盈亏分析
D. 深入现场
二、多项选择(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第26 题:
计划工作的原理包括( ABCD )。
A. 限定因素原理
B. 许诺原理
C. 灵活性原理
D. 改变航道原理
E. 权责一致原理
第27 题:
麦克莱兰的激励需求理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 CDE )。
A. 安全需要
B. 生存需要
C. 成就需要
D. 权力需要
E. 社会需要
第28 题:
概括起来,我国优秀的领导者的素质应当包括( ABDE )。
A. 政治素质
B. 知识素质
C. 协调素质
D. 能力素质
E. 身心素质
第29 题:
双因素理论认为,企业中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可按其激励功能的不同,分为( AE )。
A. 激励因素
B. 心理因素
C. 生理因素
D. 社会因素
E. 保健因素
第30 题:
沟通中心学派的代表人物有( ACDE )。
A. 李维特
B. 赫伯特•西蒙
C. 韦弗
D. 香农
E. 纽曼
第31 题:
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谢恩归纳分类了人性的四种假设,即( ACDE )。
A. “经济人”假设
B. “个性人”假设
C. “社会人”假设
D. “复杂人”假设
E. “自我实现人”假设
第32 题:
领导者的影响力主要来源于职位权力与个人权力,其中个人权力包括( CE )。
A. 奖赏权力
B. 合法权力
C. 专家权力
D. 强制权力
E. 榜样权力
第33 题:
组织文化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 ABCDE )。
A. 文字和标识
B. 物质象征
C. 仪式
D. 实物形象和艺术造型
E. 语言
第34 题:
社会知觉包括( ABCD )。
A. 对他人的知觉
B. 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C. 对角色的知觉
D. 对因果关系的知觉
E. 对自我的知觉
第35 题:
冲突的来源主要有( ACD )。
A. 沟通因素
B. 群体因素
C. 结构因素
D. 个人因素(个人行为因素)
E. 激励因素
三、简答题(共1小题,每题5分,共5分)
第36 题:
简述气质差异的作用。
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同一般所谓的“脾气”、“秉性”相近。它在人参与的不同活动中有近似的表现,而不依赖于活动的内容、动机和目的.气质是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各种气质类型往往都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一面。许多行业,尤其是某些特殊的行业,对人员的气质行为有更高的要求。如果人们能够从事较适合其气质特征的工作,则能扩大气质类型积极的一面,而缩小其消极的一面。这样,就能更好地发挥人们的积极作用,从而保证工作的安全和效率的提高.因此,应当应用气质的差异,妥善地安排人们的工作。可以从人机关系,人际关系、思想教育等方面考虑应用气质差异。此外,要选拔和培训某些特殊专业的人员,也必须运用气质差异,以提高培训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