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授课题授课题目:目:模块二模块二 焊缝组织与性能的控制焊缝组织与性能的控制 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教学大纲要求:焊接残余变形的种类和产生原因、减小和矫正焊接残余应力的方法。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1、了解熔池凝固的规律及焊缝化学成分不均匀的原因。2、掌握焊缝成分和性能控制的措施。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焊缝金属组织的调整及改善。难点:焊缝中的化学不均匀性。教 学内 容 备注 课题一课题一 熔池的凝固熔池的凝固 一熔池凝固的特点和规律一熔池凝固的特点和规律(一)熔池结晶的特点(1)熔池的体积小,冷却速度大 一般情况下焊缝中没有
2、等轴晶,只有在焊缝断面的上部有少量的等轴晶(电渣焊除外)。(2)熔池中的液态金属处于过热状态 由于液态金属的过热程度较大,合金元素的烧损比较严重,使熔池中非自发晶核的质点大为减少,这也是促使焊缝中柱状晶得到发展的原因之一。(二)熔池结晶的一般规律 1、熔池中晶核的形成 2、熔池中的晶核长大 二熔池结晶的形态二熔池结晶的形态(一)纯金属的结晶形态 1、正温度梯度(G0)2、负温度梯度(G0)(二)固溶体合金的结晶形态 下面仅按成分过冷的程度不同对结晶形态的影响进行讨论。(三)成分过冷对结晶形态的影响 1、平面结晶 2、胞状结晶 3、胞状树枝结晶 4、树枝状结晶 5、等轴结晶 (四)焊接条件下的熔
3、池结晶形态 实践证明,熔池中成分过冷的分布,在焊缝的不同部位是不同的,因此将会出现不同的结晶形态。在焊缝的熔化边界,由于温度梯度(G)较大,结晶速度(R)又较小,故成分过冷接近于零,所以平面晶得到发展。随着远离熔化边界向焊缝中心过渡时,温度梯度(G)逐渐变小,而结晶速度逐渐增大,所以结晶形态将由平面晶向胞状晶、树枝胞状晶(柱状晶区),一直到等轴晶发展。图 2-12 示意的表示了结晶形态的变化过程。在对焊缝 2 凝固组织的金相观察中,证实了上述结晶形态变化的趋势。1、焊接速度的影响 低速焊接时,在熔合线附近出现胞状树枝晶,在焊缝中心出现较细的胞状树枝晶。当焊接速度增大,熔池中心的温度梯度下降很多
4、,使熔池中心的成分过冷加大,因此快速焊接时,在焊缝中心往往出现大量的等轴晶;2、焊接电流的影响 当焊接速度一定,焊接电流较小(150A)时,焊缝得到胞状组织;增加电流到 300A时,得到胞状树枝晶;电流继续增大到 450A 时,出现更粗大的胞状树枝晶。三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不均匀性三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不均匀性(一)焊缝中的化学不均匀性 1、显微偏析 2、区域偏析 当焊接速度较大时,成长的柱状晶最后都会在焊缝中心附近相遇(见图 2-15)。使溶质和杂质都聚集在那里,凝固后在焊缝中心附近出现区域偏析。一般来说,杂质含量越高的区域,熔点越低。在结晶后期,在应力作用下,容易产生焊缝纵向热裂纹。除了焊接速
5、度较大,使结晶方向接近于垂直焊缝,易产生焊缝中心纵向裂纹外,存在下列情况,也会增加焊缝中心纵向热裂纹的产生倾向:1)焊缝中某些合金(一般是和铁可以形成共晶的元素)含量较高;2)焊接接头深而窄;3)焊缝中 S 杂质含量较高。3、层状偏析 试验证明,层状偏析常集中一些有害的元素(碳、硫、磷等),因而缺陷也往往出现在偏析层中。由层状偏析所造成的气孔见图 2-17。层状偏析也会使焊缝的力学性能不均匀。抗腐性能下降,以及断裂韧性降低等。(二)熔合区的化学不均匀性 1、熔合区的形成 母材与焊缝交界的地方并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区,即所谓熔合区。2、熔合区宽度 一般电弧焊的条件下,熔合区宽度=0.1330.1
6、5mm 对于奥氏体钢的电弧焊时,熔合区宽度=0.060.12mm 3、熔合区的成分分布 见图 2-19 课题二课题二 焊缝组织与性能控制焊缝组织与性能控制 一焊缝金属的固态相变一焊缝金属的固态相变 下面重点介绍低碳钢与低合金焊缝的固态相变形式与组织。(一)低碳钢焊缝的固态相变 1、低碳钢固态相变 低碳钢焊缝冷速对组织和硬度的影响见表 2-2 2、低合金钢焊缝的固态相变(1)铁素体转变 1)先共析铁素体(Proeutectoid Ferrite 简称 PF)2)侧板条铁素体(Ferrite Side Plate 简称 FSP)3)针状铁素体(Acicular Ferrite 简称 AF)4)细晶
7、铁素体(Fine Grain Ferrite 简称 FGF)应当说明,焊接条件下影响组织转变的因素很多,往往是多种组织同时存在,有时可能得到珠光体、贝氏体,甚至马氏体。上述四种形态的铁素体也不是低合金钢焊缝所独有,即使低碳钢焊缝也会有,只是比例不同而已。(2)珠光体转变 只有在冷却速度很低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少量的珠光体。重点讲解固态相变规律 3(3)贝氏体转变 (4)马氏体转变 1)板条马氏体 2)片状马氏体 低合金钢焊缝中可能出现的组织形态见表 2-3 二焊缝金属组织与性能的改善二焊缝金属组织与性能的改善(一)焊缝金属的固溶强化和变质处理 焊接时通过焊接材料(焊条、焊丝或焊剂)在金属熔池中加
8、入少量某些合金元素,使结晶过程发生明显变化,从而使晶粒细化的方法叫做变质处理。目前变质处理常用的元素有o、V、Ti、Nb、Zr、Al 及稀土元素。这些元素的效果已为大量实践所证实,并在生产中获得广泛应用。现已研制出一系列的含有微量元素的焊接材料。1、Mn 和 Si 对焊缝性能的影响 Mn-Si 含量对焊缝金属显微组织及韧性的影响见表 2-4 2、铌(Nb)和钒(V)对焊缝性能的影响 3、钛(Ti)、硼(B)对焊缝韧性的影响 (讨论影响原因)4、钼(Mo)对焊缝韧性的影响 5、稀土元素对焊缝金属性能的影响(介绍稀土一般知识)6、碲(Te)在焊缝中的作用 7、焊缝硬度与针状铁素体韧化作用的关系 试
9、验表明,低合金钢焊缝在一定硬度范围内(175225HV),针状铁素体的比例增加,才有利于提高焊缝的韧性,而硬度低于或高于这一范围,反而会降低韧性。应当说明,焊缝的固溶强化和变质处理,强韧化的机理是不同的。有的合金元素主要起到固溶强化(如 Mn、Si 等),有的主要起到变质处理作用(如 Ti、B、Zr、稀土等),而有的合金元素兼有以上两种作用(如 V、Nb、Mo 等)。(二)调整焊接工艺改善焊缝性能 1、调整焊接工艺参数 2、振动结晶 3、焊后热处理 4、多层焊 5、跟踪回火 6、锤击坡口或焊道表面 重点讲解各种元素对焊缝性能的影响机理 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调整焊接工艺对焊缝性能改善的机理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