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恩来(1898.3.51976.1.8):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曾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一职。1925年8月8日,邓颖超与周恩来结为夫妻。从此,一生相伴50余年,不离不弃,相濡以沫,留下了为世人所传颂的佳话。1927年3月,在北伐的国民革命军临近上海的情况下,和陈独秀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成功。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后,于1927年8月1日,领导南昌起义;1928年在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后任中央组织部长、中央
2、军委书记。为发展在国民党统治区的秘密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一阶段的大部分时间内,他实际上是中共中央的主要主持者。1931年12月,离开上海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央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兼第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朱德一起粉碎第四次“围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对实际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起了关键性的作用。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成发动武力拘禁蒋介石的“西安事变”后,任中共全权代表与秦邦宪、叶剑英等去西安同蒋介石谈判,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促使团结抗日局面的形成。
3、抗日战争时期,他代表中共长期在重庆及国民党控制的其他地区做统一战线工作,努力团结各方面主张抗日救国的力量,并先后领导中共中央长江局、南方局的工作。他坚持国共合作,积极团结民主党派、进步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国际友好人士,制止反共逆流,克服对日投降的危险。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为制止内战率中共代表团同国民党谈判,并领导了国民党统治区内党的工作、军事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1946年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协助毛泽东组织和指挥解放战争,同时指导国民党统治区的革命运动。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6年一直担任国务院总理职务,19491958年曾兼任外交部长。在担任外交部长期间,出席日内瓦会议、亚
4、非会议等重要国际会议。他先后访问过亚洲、非洲、欧洲几十个国家,接待过大量来自世界各国的领导人和友好人士,为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做出了重要贡献。“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在极端复杂的特殊环境下,周恩来同志忍辱负重,苦撑危局,作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全力维护党和国家正常工作的运转,全力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尽一切可能减少损失。他为保护一大批领导干部和民主人士,恢复和落实党和国家的政策,作了坚持不懈的努力。他同林彪、江青集团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在挫败林彪、江青集团种种分裂和夺权阴谋活动中,起到了控制和稳定局势的重要作用。他为开拓外交新局面,实现中美缓和、中日关系正常化和恢复中
5、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做出了卓越贡献。1972年他被诊断出患有膀胱癌后,仍然坚持工作,并与“四人帮”进行了顽强的斗争。1974年,周恩来的病情已相当严重,据有关记录统计,周恩来在1974年1月到5月的5个月里共计139天的实际工作量为:每日工作12至14小时有9天,14至18小时有74天,19至23小时有38天,连续工作24小时有5天,只有13天的工作量在12小时以内。此外,从3月中旬到5月底的两个半月内,除日常工作外,周恩来共计参加中央各种会议21次,外事活动54次,其它会议和谈话57次。1974年6月1日,周恩来住进了位于北海公园西侧的解放军305医院。自6月1日住院,做了第一次手术,到197
6、6年1月8日逝世,共做大小手术13次,平均40天左右要动一次手术。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8岁。一生无子女和遗产,逝世后,根据其遗愿,遗体火化,骨灰洒到了全国的高山上和河流里。周总理勤奋工作,严于律己,关心群众,被称为“人民的好总理”。他以其过人的智慧,幽默的语言、无以复制的个人魅力得到了外国政要的敬重。他顾全大局,谦虚谨慎,实事求是、廉洁奉公,正直无私,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一、外国政要评价周恩来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对西方记者说:“你们认为我是难以对付的话,那你们就等着与周恩来打交道吧。”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中国如果没有毛泽东就可能不会燃起革命之火;如果没有周恩
7、来,就会烧成灰烬。”联合国前秘书长哈马舍尔德:“与周恩来相比,我们简直就是野蛮人。”印度尼西亚前总统苏加诺:“毛主席真幸运,有周恩来这样一位总理,我要是有周恩来这样一位总理就好了。”前苏联总理柯西金在会见日本创价协会会长池田大作时说:“请你转告周总理,周总理是绝顶聪明的人,只要他在世一天,我们是不会进攻的,也不可能进攻的。”二、勤于学习,报效国家1911年底,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给学生讲怎样立志。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你为什么读书?”于是有人回答说:“是为了家父读书。”有人回答:“为明礼而读书。”也有人说:“为
8、光耀门楣而读书。”当魏校长点名要周恩来回答是,坐在后排的周恩来站起来,庄重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出众的学生,非常高兴。他示意让周恩来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三、顾全大局,相忍为党1934年10月,由于李德、博古执行王明“左”教条主义路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长征前一切准备工作均由以李德、博古、周恩来三人所主持的最高三人团决定,博古负责政治,李德负责军事,周恩来负责督促军事计划的实施。长征前的很多重任压在了他的肩上,在干部走与留问题上,周恩来坚持毛泽东等同志随中央红军长征,并坚决反对将年高体弱伤病的领导同志分散到野战部队去,为党
9、保存了一批重要领导干部。湘江战役使红军损失惨重,人数锐减至3万人。1935年,在召开的遵义会议上,博古代表政治局作了第五次反“围剿”的报告,侧重从客观上为军事失败辩解,力图推卸责任。周恩来代表军委作副报告,侧重从主观上指出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并主动承担了责任,做了自我批评,同时,他批评了博古、李德的错误。周恩来在会上作自我批评,起了特殊作用。周恩来的发言批判了“左”倾错误,促进了遵义会议对“左”倾路线的纠正。毛泽东曾对贺子珍说:“如果周恩来不同意,遵义会议是开不起来的。”四、严格要求家属:1949年6月,周恩来把侄女周秉德从天津接到他当时的住处北京丰泽园。周秉德从天津来的时候,只带了两条裙子,比
10、较单薄,也没有替换的衣裤。卫士长知道后,就骑车带着她到王府井做了两身衣服。过了不久,周恩来看到她穿了一身蓝色新衣裤就问,周秉德说是卫士长叔叔给她买的。过了几天,蓝色衣裤拿去洗,周秉德换上了那套黄色的衣裤。这次又让周恩来看到了,他严肃的问:“怎么又买了一身衣服。”周秉德说,上次叔叔给我买了两身。周恩来听后,很严厉地说“浪费!”当时国家经济困难,实行的是供给制,干部及家属的衣物都由公家统一发放。周秉德这两身衣裤都是公家支出的费用。周恩来说,他不是吝惜给她买裤子的钱,钱是国家的钱,不能浪费乱花,国家的每一分钱都要用到广大百姓身上。周秉德大概十三四岁的时候,有一天清早,她坐在院里的藤椅上看书。忽然周恩
11、来走出来,严厉地批评她:“警卫员叔叔一早就在打扫院子,你怎么能一个人坐在这里什么活都不干。”羞得她满脸通红。五、生活简朴周恩来出国访问,内衣破了送到我驻外使馆去补,去洗。当大使夫人抱着这一团衣服回来时,伤心得泪水盈眶,她怒指着工作人员道:“原来你们就这样照顾总理啊!这是一个大国总理的衣服吗?”总理的衬衣多处打过补丁,白领子和袖口是换过几次的,一件毛巾睡衣本来白底蓝格,但早已磨得像一件纱衣,瞪大眼睛也找不出原来的纹路。这样寒酸的行头,当然不敢示人,更不敢示外国人。所以总理出国总带一只特殊的箱子,不管住多高级的宾馆,每天起床,先由我方人员将这一套行头收入箱内锁好,才许宾馆服务生进去整理房间。总理在
12、中南海西花厅一直住了25年。这座老平房又湿又暗,多次请示总理都不准维修。终于有一次工作人员趁总理外出时将房子小修了一下。周恩来年谱记载:1960年3月6日,总理回京,发现房已维修,当晚即离去暂住钓鱼台,要求将房内的旧家具(含旧窗帘)全部换回来,否则就不回去住。工作人员只得从命。六、不搞特殊化周恩来夜间常在人民大会堂开会、接见、处理国际事务或国内大事。按当时制度规定,夜里11点以后,可以吃夜餐。夜餐两菜一汤,有夜餐补助,每级干部补助多少钱有明确标准,按这个补助标准,夜餐实际上可以不交钱。可是,总理因为白天休息夜里办公,在人大会堂吃夜餐,坚持照白天的标准,交8角钱。总理喜欢和群众一道吃饭。在田间地
13、头,他与农民一道吃饭;在工厂矿山,他与工人一道吃饭;在招待所、饭店,他喜欢和服务员一道用饭唯一的一次搞特殊化,还是因为牙齿松动,犹豫再三才说出的“特殊”要求:“把我碗里的米饭煮的软一些吧。”七、作风清廉有一次,总理在北京饭店接见外宾。接见结束后,总理感到有些饿,就跟值班卫士张永池说:“有点饿了,咱们吃点便饭吧。”吃完一算帐,两元八角。可是,张永池忘了给钱,追在总理后边上了车。还没坐稳,总理就问:“给了钱没有?”在得知张永池忘记给之后,总理非常生气,连忙让他回去付钱,并大声训道:“要会算经济帐,公私算分明,不然怎么行?”八、外交智慧:1、“中国的妓女在我国台湾省。”一次记者见面会上,一位西方记者
14、问周总理:“请问总理先生,现在的中国有没有妓女?”不少人纳闷:怎么提这种问题?大家都关注周总理怎样回答。周总理肯定地说:“有!” 全场哗然,议论纷纷。周总理看出了大家的疑惑,补充说了一句:“中国的妓女在我国台湾省。”顿时掌声雷动。2、“这个手帕再也洗不干净了!”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一个美国记者先是主动和周恩来握手,周总理出于礼节没有拒绝,但没有想到这个记者刚握完手,忽然大声说:“我怎么跟中国的好战者握手呢?真不该!真不该!”然后拿出手帕不停地擦自己刚和周恩来握过的那只手,然后把手帕塞进裤兜。这时很多人在围观,看周总理如何处理。周恩来略略皱了一下眉头,他从自己的口袋里也拿出手帕,随意地在手上扫了几
15、下,然后把这个手帕扔进了痰盂。他说:“这个手帕再也洗不干净了!”3、“我们都背叛了我们各自的阶级。”有一次,周总理应邀访问苏联。在同赫鲁晓夫会晤时,批评他在全面推行修正主义政策。赫鲁晓夫却不正面回答,而是就当时敏感的阶级出身问题对周总理进行刺激,他说:“你批评的很好,但是你应该同意,出身于工人阶级的是我,而你却是出身于资产阶级。”言外之意是指总理站在资产阶级立场说话。周总理只是停了一会儿,然后平静地回答:“是的,赫鲁晓夫同志,但至少我们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我们都背叛了我们各自的阶级。”4、派克钢笔。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8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