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nteractive packing users humanization 交互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姓名:杨钊学号:G100301045导师:李世国interactive packing users humanization 提纲:前言 一、设计风格定位 二、施工工艺 三、总结 interactive packing users humanization 摘要: 交互设计是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整合多门学科知识,以用户为中心, 研发有效、 易用、 使用户满意的界面和产品。交互设计在产品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也才起步。把人机交互的理论引入到全新的包装设计领域, 寻求包装设计和人机交互之间的结合点。本文期望通
2、过以用户为中心,可用性角色的交互设计方法使未来的包装设计更具科学性和人性化。关键词:交互;包装设计;用户;人性化。前言人机交互学 ( Human Computer I nter act ion, 简 称HCI) 1,源自计算机学科中最年轻的分支学科之一, 是一门关于设计和评估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系统,而使这些系统能够最容易地为人类所使用的学科。在工业设计领域,几位拥有社会学和人类认知学知识背景的专家,逐步把这套理论引入并延伸至日常生活用品设计之中。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计算机学家Donald A. Norman在其先后两篇著作The Desig n of Ever y day T hing s ( 设
3、 计心理学)2和Emotion Desig n ( 情感 设计) 3中为交互设计理论提供了大量翔实的以事实根据为基础的分析思路和概念模型,更进一步提出了设计中可用性和情感因素的相互关联性。HCI在计算机领域的发展和成就促发了一些设计和产品生产领域的企业, 像 IDEO、 Sw im、 苹果电脑公司、诺基亚公司、 飞利浦公司等对交互设计的关注和研究, 同时也有国内一流的设计学院象清华大学、江南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等陆续把交互设计从计算机领域逐渐扩展到工业设计领域 4。交互设计是一门特别关注以下内容的学科:1、 定义与产品的行为和使用密切相关的产品形式。2、预测产品的使用如何影响产品与用户的关系,以
4、及用户对产品的理解。3、探索产品、人和物质、文化、历史之间的对话。交互设计从“目标导向”的角度解决产品设计:1、 要形成对人们希望的产品使用方式,以及人们为什么想用那个这种产品等问题的见解。2、尊重用户及其目标。3、对于产品特征与使用属性,要有一个完全的形态,而不能太简单。4、展望未来,要看到产品可能的样子,它们并不必然就像当前这样。在使用各种网站、软件、消费产品及各种服务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同它们交互),使用过程中的感觉就是一种用户的交互体验。随着网络和新技术的发展,各种新产品和交互方式越来越多,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对交互的体验。当大型计算机刚刚研制出来的时候,可能为当初的使用者本身就是该行业的专
5、家,没有人去关注使用者的感觉;相反,一切都围绕机器的需要来组织,程序员通过打孔卡片来输入机器语言,输出结果也是机器语言,那个时候同计算机交互的重心是机器本身。当计算机系统的用户越来越由普通大众组成的时候,对交互体验的关注也越来越迫切了。因此交互设计(InteractionDesign)作为一门关注交互体验的新学科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产生了,它由IDEO的一位创始人比尔.莫格里奇在1984年一次设计会议上提出,他一开始给它命名为“软面(SoftFace)”,由于这个名字容易让人想起和当时流行的玩具“椰菜娃娃(CabbagePatchdoll)”,他后来把它更名为“InteractionDesign
6、”交互设计。从用户角度来说,交互设计是一种如何让产品易用,有效而让人愉悦的技术,它致力于了解目标用户和他们的期望,了解用户在同产品交互时彼此的行为,了解“人”本身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同时,还包括了解各种有效的交互方式,并对它们进行增强和扩充。交互设计还涉及到多个学科,以及和多领域多背景人员的沟通。通过对产品的界面和行为进行交互设计,让产品和它的使用者之间建立一种有机关系,从而可以有效达到使用者的目标,这就是交互设计的目的。 然而这些只是在产品设计领域的应用和研究, 把人机交互设计的思想、 理论和方法引入应用到包装设计中,在国内还是处于初步尝试阶段。作为工业设计分支之一的包装设计能够享用工业设计领
7、域的知识方法,同时又由于自身设计领域和商业方面的特定限制而具有不同的要求和特色。然而正是由于包装设计的强烈商业特性和技术特性,往往忽视了对用户需求和行为的关注。因此, 本论文希望能够在包装设计和人机交互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 使得现代和未来的包装设计更加人性化和合理化。一、 用户体验是包装设计的核心 围绕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User- Centered Design, UCD) 5是交互设计的核心思想和方法, 简单地说, 在进行产品设计时从用户的需求和用户的感受出发, 围绕用户为中心设计产品, 而不是让用户去适应产品, 无论产品的使用流程、 产品的信息架构、 人机交互方式等, 都需要考虑用户的使
8、用习惯、 预期的交互方式、 视觉感受等方面。这一设计思想来自于人机工程学的以人为中心的思想6, 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来说, 产品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用户友好 ( User Friendly ) , 任何一件产品,不管人- 计算机界面(硬件界面, 软件界面)、 网络产品、 日常用品还是其他产品,都要在设计的过程中以人为中心。( 1) 对于包装设计来讲, 在包装生命周期的最初阶段, 包装设计的策略应当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基本动机和最终目的,而不能把包装作为产品的附庸和商业化的手段, 甚至本着一种用完即弃的思想进行粗劣设计,特别是随着现代包装功能的不断丰富和完善,用户对于包装的需求会有更新更高的要求, 在
9、包装设计的策略阶段对用户的了解、 用户需求的开发和研究势必对包装设计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 2) 在其后的包装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对用户的研究和理解应当被作为各种决策的依据。虽然在传统的包装设计过程中会有对消费者的定位设计, 但这种消费者定位往往只是对销售对象表层的调查和研究, 表层地了解用户设计喜好与深入分析用户的实际生活实态会获得完全不同的设计认知资料,这方面的缺失正是造成设计活动指向产生偏差的原因。而 UCD 强调的是开拓性的实地调查, 是在用户自己的环境中收集数据和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传统的被动观察不再是唯一的研究方法, 研究人员的个体体验和参与都是研究的一部份。所以这样一种从
10、消费者到用户的角色转换会扩展调查的广度和拓深调查的深度,从而发现比传统的定位设计更多的问题和需求。( 3) 同时,包装在各个阶段的评估信息也应当来源于用户的反馈。传统的包装设计过程没有涉及到包装后效果的评估,即使有也只是通过简单的市场销售调查问卷等形式,没有深入用户的环境以获取用户的反馈,从而导致很多的包装问题。或者是对于包装特定功能的过度关注,从而破坏包装产品的可用性。比如有的白酒容器注重通过开启结构上防伪而导致普通用户无法知晓开启的方式, 这种牺牲用户可用性的方式正是由于没有深入用户实际使用的环境, 没有得到用户反馈的信息而导致的结果。当然这也与包装设计者是不同方面的专家而没有得到有效地整
11、合所造成。包装结构设计师往往注重结构上的安全和合理性,包装材料工程师考虑的是新型材料的运用和保护功能的实现,包装设计师考虑的是外观上的美观,而交互设计师在包装设计环节的缺失是导致各方面专家各自为政的根本原因。通过交互设计使各方面专家整合是提升包装可用性的最终途径, 所以包装设计走向交互势必是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二、 包装设计以可用性 可用性是指当用户在特定的环境中使用产品完成具体任务时, 交互过程的有效性、交互效率和用户满意度。根据这样的定义,把可用性作为包装设计的原则和评估的手段会包括以下 3 个方面,在每个方面都有较高的水平,才具有高可用性。a交互的效率 交互的效率包括交互过程的安全性、 用
12、户绩效、 出错频率及严重性、 易学性和易记性等因素。对于包装设计来讲, 就是要求包装能够方便用户使用, 不会产生困惑,不至于因为设计上的原因影响包装易用性的原则。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高档白酒的包装,普通用户根本无法知晓开启的方法, 即使学会了,可能下一次就不记得怎么开启了。虽然包装的防伪功能是达到了,同时也是以牺牲了包装使用中的易学性和易记性为代价的。另外有些儿童药品的包装容器采用双层安全盖的结构,必须在开盖的过程中完成 2 个动作,先往下按压然后再旋转瓶盖才能打开。这样的过程对于成年人来说易学易记, 而对于儿童来讲不太容易掌握,从而起到防止儿童误食的安全性能。所以这样的包装交互效率是比较高
13、的。B交互的有用性和有效性 有用性和有效性是指包装能否实现一定的功能以及交互界面能否有效支持包装功能。现代包装随着生产方式和规模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功能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包装由最初的单纯保护商品的功能逐渐发展成为促销性的手段,同时具有方便运输、 方便储运、 方便使用等便利性功能,到现代的更加注重安全、 注重环保,甚至能为商品创造附加价值。随着互联网络、 纳米材料和智能化芯片等高科技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包装设计必定会出现更多的功能, 采用更为复杂的交互手段。比如未来可以有一种食品包装能够记载食品的营养信息和烹饪方法,在将其放入微波炉的时候能够通过微波炉的识别系统加载食品的搭配和
14、制作信息, 从而自动完成食品的制作和加工。c 交互在包装设计中所起的作用 用户对包装的满意度是高层次的需求, 这会涉及到用户的行为和情感 2 个方面的因素, 对应于设计活动过程中的功能和形式需求。从理论上讲,设计内容表达与用户生活内容需求的吻合度越高,设计实施的评价值就越高,反之则越低。然而在实际的设计活动中,并不存在理论上设计内容与生活内容完全的等同性。正是由于在用户了解上的不全面性才造成了这样的偏差。三、包装交互设计中的角色转换 传统的包装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没有从用户的角度考虑,而只是从设计的美观性视觉传达的有效性方面入手。即便是从用户的角度考虑,也只是设计师把自己假想成虚拟的用
15、户,而其考虑的问题和思考的角度都还是从设计师以往的经历和知识出发,所以在这样的过程中设计出来的包装会自然不自然地偏向设计师个人的喜好和习惯。而包装的设计和评估阶段都把用户纳入进来, 进行以用户为中心的包装设计和评估,就能够成功地把设计师向用户的角色进行转换。通过角色转换,同时通过以用户原型为基础所建的角色,包装设计者可以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 从而把设计者的注意力集中在用户需求和目标上,降低了设计者依靠自己的直觉或者管理者的凭空想象来设计包装的风险性; 包装设计中可以根据主要角色和次要角色来确定优先级; 对于包装设计的不同意见也可以依据角色来解决;角色还可以减少项目的花费和时间,比如包装的设
16、计可以不断地根据角色来评估, 从而可以减少昂贵的可用性测试数量。四、 总结 交互式包装这一概念目前还没有完整确切的定义,它的主要含义是指通过包装材料和包装手段的实施,使产品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一种紧密联系。这个概念的产生,进一步说明了包装与产品的关系,强调了包装是产品的一部分,甚至就是产品本身。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商品的种类更加繁多,包装的作用已远远超过传统包装的界定。现在消费者在关注产品本身的同时,也在体会包装本身的功用。 交互设计理论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尚属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本文把以用户为中心的交互设计思想引入到包装设计中来,把传统的包装设计中以设计者为中心的设计模式转换为以真正实际的
17、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模式;同时提出在包装的设计和评估阶段都应该以可用性作为原则在设计中必须同时满足可用性的 3 个方面,只有在有用性、 交互效率和用户对包装的满意度都有较高的水平,才具有高可用性; 另外还提出包装设计中的角色转换问题,试图从角色转换的角度达到真正的以用户为中心。交互设计必定能使未来的包装设计更具科学性和人性化,包装设计必将走向交互之路。交互式包装技术拓宽丁包装的领域,使包装不再仅仅局限于只是包裹产品,而是应该具有更多的功能。智能包装与创新设计的结合,可以得到更高档次的交互式包装产品。交互式包装技术的发展,改善了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满足现代流通系统的要求,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成为
18、目前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包装技术。参考文献:1 交互设计超越人机交互 M . 刘晓晖, 张景, 麦中凡, 译.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 2 NORM AN. 设计心理学 M . 梅琼, 译. 北京: 中信出版社,2003. 3 NORMAN. 情感设计 M .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4 胡克. 产品交互设计介绍 J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 ( 3) : 53- 55. 5 董建明, 傅利民, 沙尔文迪 . 人机交互: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和评估 M .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6 赵江洪. 人机工程学 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