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2-2013高二下语文期末试卷分析-.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3138534 上传时间:2024-06-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高二下语文期末试卷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2013高二下语文期末试卷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2013高二下语文期末试卷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2013高二下语文期末试卷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2013高二下语文期末试卷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2012-2013学年高二下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数据分析一、平均分分析:班级任课教师语文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1周文娟106.38(1)92.31(1)7.69(1)2彭国红96.78(6)80.00(6)0.00(3)3张蔡莹99.79(2)83.33(3)0.00(3)4张蔡莹97.90(4)81.25(5)0.00(3)5周文娟98.00(3)91.49(2)2.13(2)6彭国红97.19(5)83.33(3)0.00(3)年段99.4285.321.71试卷分析一、古诗文背诵默写部分:大部分同学这一知识点识记得较好

2、,文科比理科好,低分的同学较少;理科分化较大,出现了极低分的现象。答题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背诵不熟练,张冠李戴或脱漏:如,“去来江口守空船”的下句写成“唯见江心秋月白”。2、同音字代替的现象严重:如,“沧海月明珠有泪”中的“沧”写成“苍”;“此地有崇山峻岭”中的“崇”写成“丛”。3、书写不规范:如,“之”怎么看都像“亡”;“羁”字写得不清不楚。改进措施:1、加强学习小组之间的互帮互查,发挥科代表的作用,利用早读课,对易错字句作不断重复与强化的训练。2、教师对部分极差的学生抓落实,篇篇过关,字字牢记3、强调书写的规范,杜绝错别字。二、语文基础知识选择题部分:本题共5小题,10分,主

3、要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积累情况。学生答题情况不太好,大多数同学只能拿到6分。第2小题是考查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而这题错的同学特别多。第3小题是考查语意连贯的相关知识能力,学生在这题上失分也较严重。第4、5、6小题答题情况相对更好!改进措施:1、强化学生积累基础知识的意识,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字、词、句相关基础知识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去积累。2、结合练习进行强化训练。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印象。三、传记作品阅读部分:改卷整体印象:1、选择题:A、错误指出:学生在筛选信息和整合信息时,总是凭感觉入手,无法确定信息的方向和材料的正确把握。对于“E”的选项无法发现“完整生动

4、地再现了严复的一生及其所处的时代”的错误,因此选择这个选项很少,学生比较容易发现“A”选项的错误。B、答题技巧指导:重要信息的筛选和整合,需要正确地理解并择取、概括。应试阅读又要求依据试题的指向,找到相关的词语、句子、段落。在总体把握了解文意时,还要弄清作者是怎样把思想材料组合起来的,文中的关键性句子表达了什么意思。准确地筛选和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需要具备对书面语言敏锐的感知能力,有了较强的语感,阅读时就能迅速发现关键所在,进行有效的提取、剪辑、重组,这样组织起来的答案,一般都和标准答案较切近。2、简答题:A、指出不足:简答题中的要求是针对“文中写林琴南,对叙写严复起什么作用”这题很多学生就是

5、针对结构作用和内容作用入手,答到“对比”“反衬”“侧面烘托”等,而缺少对内容的概括。没有把握好“严复”的身份入手,通过身份体现了人物的性格品质和精神境界。因此很多学生只答好结构作用,而内容的概括无法准确把握。能答到严复身份,加上性格品质的相当少。对于“务实英勇”“对理性思想的追求”“对国民思想的启迪意义”根本无法概括出来。因此得分率很低。B、答题技巧指导:传记是记载人物生平或事迹的一类记叙文体,它的表现手法比较接近于小说。它往往是通过对传主的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来突出表现传主的人物形象和精神世界,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6、。传记作为写人的艺术,为了渲染人物个性,离不开记叙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达人物个性的细节。不写事件,传记无以表现人物;不写细节,作者无以使人物生动起来。因此阅读传记需要特别关注细节描写。作者通过传主的日常生活细节,折射出传主的思想观点,保持传主基本思想的整体性,各方面多角度地展现出传主的情感个性特征,使得传主的个性丰满而鲜活,使传主的生命历程更富有光彩,还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3、简答题:A、指出不足:本题属于探究类题目。答题时一定要注意答题步骤:观点引据论述小结。而很多学生没有提出适合自己答题的观点,只是在自我赏析似的答。无法答出需要的答案,很多同学出现简答题的两题答案基本一致,缺少答题的

7、理念。很多同学只答到“是现代文明的窃火者”“自立自强”而无法分析为什么这样?这样就显得答案过于单调而苍白了。B、答题技巧指导:探究要掌握正确的赏评标准和思维方法。一定的思想理论水平、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是我们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的准绳,没有客观正确的标准就难免人云亦云。同时要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要辩证地、历史地、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分析,不可以偏概全、求全责备、主观臆断。启示:传记的阅读要求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2分析传主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3理解作者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

8、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探究,答题方法:观点+文本的材料+总结)四、诗歌鉴赏部分:(一)题要求:本次考试古典诗词阅读鉴赏,是要求阅读贯云石的双调清江引咏梅一曲,回答两个问题。(1)第一、二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2)全诗借咏梅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二)答题情况:从学生答题得分情况来看,6分题,文科班学生平均得分2.0分;理科班学生平均得分1.6分。很不理想。(三)存在问题:从总体看,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1、缺乏古典诗词阅读鉴赏必要的基础

9、知识,答题思路不明晰,不规范。由于古典诗词阅读鉴赏本身难度大,加上学生没有用心积累有关古典诗词鉴赏知识,再者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弱,结果失分了。如第(1)题几乎每位同学都能答出“拟人”,但有何作用却没人能答出。2、没有认真审题,造成答题角度失当。第(2)题问的是:全诗借咏梅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很多同学回答的是突出了梅花什么样的品质。答非所问。(四)应对措施:1、我们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审题、答题的指导与训练,教会他们答题的基本方法(不同的考查角度,不同的提问方式,有不同的思考步骤和答题方法)。只有熟悉了这些步骤和方法,才能准确全面地回答问题。给他们指出一条路,让他们有章可循。2、指导学生认真

10、读作品,帮助自己深入理解诗意,并进行纵向与横向联系(诗人自己与诗人之间,不同诗作与同一首诗前后之间)准确答题,做到知人论世。五、作文部分:(一)材料解读:本次作文试题为新材料作文,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作文材料如下:水从高原流下由西向东,流入渤海。渤海口的一条鱼逆流而上。它一会儿越过浅滩,一会儿冲过急流,穿过湖泊中层层的渔网,穿过湍急的壶口瀑布,越过山涧,挤过石罅,游上了高原。然而,它还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欢呼,瞬间却变成了冰鱼。若干年后,一群登山者在唐古拉山的冰块中发现了它,它还保持着游的姿势。有人认出它是渤海口的鱼。一位年轻人感叹说:“这是一条勇敢的鱼,它逆流而上,冲破重重困难,终

11、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地,虽死无憾。”一位老者叹息说: “这的确一条勇敢的鱼,然而它只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伟大的目标,它极端逆向的追求,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 这是一则寓言性质的新材料作文。材料本身分为两部分:首段生动形象地叙述了这条鱼逆流而上的经过;第二部分表面写年轻人与老者的言行,实则是两人对此事不同的认知与情感态度。据此,我们可以直接去把握第二部分的议论和关键词。年轻人对鱼的“感叹”寄寓着无限的赞美,其观点是“勇敢”到达“目的地,虽死无憾”。老者的“叹息”发出的显然是声声无奈,而其认为鱼“只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伟大的目标”,也就只能面临死亡了。进一步概括,两人其实都是在谈“勇敢精神”与“理想

12、目标”的问题。抓住这一关键点,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思想认识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写作角度与立意了。从肯定角度立意:可贵的探索精神,韧的赞歌,重在过程,挑战自我,挑战极限,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从否定角度立意:没有目标的探索是可悲的,不能盲目地追求,伟大的精神要与伟大的目标相结合,极端逆向的追求不可取,逆时代潮流而行者戒。如果从年轻人的角度看:可以支持其赞美的勇敢追求精神,因为理想栖息的地方,地狱也是天堂;也可以对其进行矫正或批评,因为在年轻的战场上,年轻却不应也不能轻狂。若从老者的角度思考:可以赞同老者既要有精神也要有目标的观点,因为一个人总是要仰望点什么,有目标才有方向,有目标才有动力,才能更坚强更执

13、著,有目标也才可能有成功,才会走得更长更远。一个民族亦是如此,要学会仰望星空,才会有未来。再深入来看,我们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都有勇往直前的勇气,有时只是由于灵魂迷失,才失去了自我,从而导致最后的极端与失败。当然,我们还可以对老者缺少的献身精神进行分析与讨论等。立意参考: 1. 渤海之鱼勇敢就勇敢在于它走出了固有的生存环境,选择了与祖辈不同的生命方式,它的行为是一种超越,是对本族群长期形成的生命状态的超越 2. 渤海之鱼虽然被冻成了“冰鱼”,但它保持着飞翔的姿势,将自己的美好形象定格于历史的相框中生命短暂,而精神永恒 3.渤海之鱼成了冰鱼,这结局是悲剧,但它的生命过程分外的精彩,一路过浅滩,

14、趟急流,穿渔网,躲水鸟,过山涧,挤石罅,上高原,览冰川,美在过程人生亦如此,短暂中追求过程的精彩辉煌。4.渤海之鱼虽然精神可嘉,但方向错误,任性随情,为一时的激情所促,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这启发我们,立志要适合自身的条件,不要盲目奋斗 5.挑战自我是可以的,但不要走极端,适可而止才是智慧的人生策略假如渤海之鱼到达一定的高度后审视前途,稍作停息,休整锻炼,待体能恢复、能力提高后再作更高远的追求,就不仅能够延长生命,而且可能游得更远。 (二)评分建议1、42分切入(审题立意正确、文体符合要求,能围绕观点展开论证)2、偏离材料题旨立意的-36分以下3、完全脱离材料立意的-30分以下4、文体不符合要求的-

15、30分以下5、只例不证(以例代证)的-40分以下6、立意新颖,中心论点正确,分论点明晰,逻辑清楚,论据充实,语言流畅, -可给高分7、采用递进式结构逐层深入论证的可比采用并列式结构的分数略高8、字数每少50字扣1分,因字数不够,影响文章的内容及结构的酌情扣分9、错别字每个扣1分,扣满5分封顶;没有拟作文题目的扣2分(三)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1、审题不准确:从年轻人和老人发表不同的观点的角度,提出论点:用不同的眼光看问题;任何事物都有多面性,看事物要多角度观察;年轻真好;对话。忽略了材料的整体性而注重个别词句,观点为:困难铸就辉煌;磨难是一笔财富;逆境出要才;打开挫折那扇窗;愈挫愈勇;逆水行舟

16、,有志乃成;像渤海的那条鱼,积极面对困难,摆脱困境简单的套题,如:谈成功;成功来之不易;谈信念;谈选择;要适时放弃与本次考试毫无关联的作文也出现了:互联网的利与弊。不知是不会写,还是恶作剧,以考验老师的判断力,而且还写满了800字。2、观点表述不确切生造词语,如:立根而求变新用记叙文的标题,如成功之路;对话观点出现自己造的字如,全面开花,做一条闯“鱼缶”的鱼观点不明确,如,我们要学习那种精神,磨炼一颗勇敢的心。到底是哪种精神?3、论证或逻辑混乱,或简单堆叠例1:逆流而上分论点一:即使赛跑的道路上困难重重,也毅然选择坚持,选择逆流而上分论点二:即使训练的过程无比艰辛,也毅然选择坚持,选择逆流而上

17、分论点三:即使坚守的道路曲曲折折,也毅然选择坚持,选择逆流而上例2:实现理想要让勤奋作桨,坚持作船,自信作风帆目标是基础;目标是引路人;目标是指引灯例3:中心论点:适时放弃,收获另一种美丽分论点一:适时放弃,绽放人生光芒分论点二:适时放弃,珍惜自己拥有的分论点三:适时放弃,寻找正确道路例4:题目上:对话第一部分:从年轻人和老人发表的观点中看出老年人年轻过,拼搏过,经历过风雨第二部分:希特勒很聪明,但误入歧途,钱学森有爱国精神产,毅然回国才能见彩虹第三部分:很多事情经历过才能对话。各部分之间没有任何逻辑关系,可以说是把风马牛不相及的内容来一个大拼凑。4、文体特征不鲜明: 散文化的表达和散文化的结

18、构:题目:争渡,争渡,执着人生何处分论点一:执着恬静,为生活而乐-论据:陶渊明分论点二:执着著作,为命运喝彩-论据:司马迁分论点三:执着历史,为未来鼓掌-论据:仲尼厄而作春秋5、过分追求文采,而忽略了引用材料与观点的契合,论证观点也不明确如:有学者分析过大部分诗人的人生结尾都是不得志的,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现象,无非是精神上的高度远远超出了实际的高度,他们有着“商略昏雨”的清新气氛,“采菊东篱下”的悠然静谧,胸怀“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于一粟”的旷大胸襟,亦或是“草木本有心,何求美人折”的孤芳自赏,不求知遇。这些令人称赞的广阔胸襟,不得不让人佩服,但实际上,他们生命的最终却是以抑郁不得志或是归隐山间

19、告终,让人惋惜的同时,也让人得到了精神只是引你走向成功的秘密武器,但精神是难以到达成功彼岸的。(不可否认,作者有一定的文化积累,但作者是想肯定精神高度还是想否定精神高度?“商略昏雨”的清新气氛,属于写景的范畴,与精神高度联系密切吗?)6、不会合理地驾驭论据,论证观点:(1)堆砌论据,缺乏深入的分析:观点: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胜利的曙光一定会愈来愈近,紧接着列举了北魏孝文帝、毛泽东、李娜的论据(2)论据不能服务于观点:观点:我们要学习那种精神,磨炼一颗勇敢的心。论据中汶川地震中母亲用娇小的身躯保护了怀中的婴儿,结论是,没有什么比母爱更伟大的了,母亲的精神一直会激励我们一直向前。这与“磨炼勇敢的心

20、”有何关系?(3)论据极不简洁,叙述累赘,有冲淡文体特征之嫌如,花大量笔墨叙述肖复兴、肖铁父子俩的故事7、低级错误较多:1、字数不够,甚至有同学才写200多字2、题目未写3、题目上出现错别字4、卷面涂改5、字迹难辨(四)改进措施:学生在写作议论文时,存在思路混乱、材料陈旧、论证乏力、语言干瘪等不足,严重影响了得分。 对于议论文来说,文章的思路并不需要太复杂,关键是要清晰。学生在写作议论文时,首先要破题,让文章的中心凸显出来,然后围绕中心,先问一个“为什么”,再说一个“怎么办”。这样就可以避免审题时打“擦边球”,使论证逻辑严密,文章思路清晰。在文章的显眼位置,考生还要着力打造主旨句,让文章的骨架

21、立起来。因此教师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要加强化以下训练内容:1、破题。使文章的中心便明确。2、理清思路。先问一个“为什么”再分解理由,或一正一反,理由充分。再说一个“怎么办”,学会辩证分析,凸显理性光芒。3、给论证性的语段加导入句。或名言导入,或理性阐释,避免事例叠事例,使语段开合有度。4、广泛收集材料,深化议论素材,有效分析材料,挖掘说理深度。六、文化经典孟子阅读:12、(1)选择题正确率不高,主要原因有学生没有很好的翻译作品中的句子,对“会计”的古今异义不理解,而是笼统的理解成“当好会计就好了”。(2)这题是三题简答题目答得相对比较好的一题,同学们基本上可以答出为什么要做官,不是为了金钱,但是

22、没有进一步分析具体情况,答案不够完整。13、(1)这题选择题是做的最好的大部分同学都能达到,不能因为困难而降低学校目标。(2)这题答得是相对最差的一题,学生不能把握“中道而立”的意思,同时也缺少联系实际,这一点特别明显,在八百多学生中有联系实际的不超过五十个,所以以后这种题目老师要加强训练。14、(1)答题不规范,多字或者漏字,一日暴之,就只写日暴之,寒之者,写成,退而寒之等(2)这题,多部分同学都会答得来,但是答题不完整,有的只写四个字,坚持不懈。错误原因分析:1、对语段的内容不理解,答题凭感觉。2、题目不看清楚,没有按题目要求答题。3、在不理解情况下,乱答题,把所知道的内容全部填写进取,如

23、13题很多同学写因材施教,仁政,善心等风马牛不相及的内容。14题写人需要锻炼,不能迷失方向,要勤于思考等。改进措施:1、 多让学生阅读,理解句子的意思。2、 督促学生认真完成练习,许多题目是练习中做过的,而我们的学生却是觉得很陌生,说明平时作业中的态度是很不认真的。3、教会学生在做题中学会变通,根据题目要求答题。七、文学名著复活阅读:1517题文学名著复活考情分析:共15分,15、16题选择题,17题为简述题考情分析:1、文科平均分12.14、理科平均分11.62、15题正确选项为A、C,50%考生选B、C。失分很严重。3、17题简述题,大多学生背功好,吃透老师发的材料,答得较好,平均分在4.

24、5左右,我评卷时答案以材料为准,恕不赘述。存在问题及建议:1、学生临时抱佛脚背答案的情况严重,真正看完名著的学生不多。2、督促学生看书,按时、定量、定期检查读书笔记或自设问答题。八、课外文言文阅读:(一)答题情况:1、理科575份答卷,平均分10.58分;2、文科300份答卷,平均分10.67分;3、第18-20题选择题答题情况较好,大多能做对两题以上;4、第21题翻译题存在问题部分学生的“直译”意识不强,翻译时不能忠于原文,只是译出大意;部分学生对实词“奇”的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的用法没有翻译出来;部分学生实词“固”的翻译用误,如:顽固、本来、一律、固然等;部分学生实词“辞”的翻译用误,如:辞退、离开或漏翻译等。(二)改进措施1、加强翻译训练,强化“直译”意识;2、多阅读课外文言文,加强实词的归纳积累;-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